第07章_图D
- 格式:ppt
- 大小:818.50 KB
- 文档页数:26
第7章 涡度、散度与垂直速度涡度、散度与垂直速度,是天气分析预报中经常使用的三个物理量。
在天气学教科书(例如:朱乾根等,2000)与动力气象学教科书(例如:吕美仲与彭永清,1990)中都有详尽介绍。
本章内容,主要取材于朱乾根等的教科书。
§7.1 涡度的表达式涡度是衡量空气质块转运动强度物理量,单位为s 1。
根据右手定则,逆时针旋转时为正,顺时针旋转时为负。
从动力学角度分析,根据涡度的变化,就可了解气压系统的发生和发展。
更确切地说,我们这里的涡度是指相对涡度,其表达式为:w v uz yx k j i∂∂∂∂∂∂=Λ∇ 3V k yu x v j y w z u i z v y w )()()(∂∂-∂∂+∂∂-∂∂+∂∂-∂∂= k j i ζηξ++= (7.1.1)其中)(3k w j v i u ++=V 是三维风矢。
虽然涡度是一个矢量,但在天气分析中,一般却只计算它的垂直分量,亦即:相对涡度垂直分量或垂直相对涡度ζ。
ζ的表达式为:yu x v ∂∂-∂∂=ζ (7.1.2) 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分析预报中说的涡度ζ,其全称应是垂直相对涡度。
将式(7.1.2)变微分为差分,得:yu x v ∆∆-∆∆= ζ (7.1.3)§7.1.2 相对涡度ζ的计算方法犹如风矢有实测风与地转风一样,相对涡度ζ有实测风涡度o ζ与地转风涡度g ζ两种。
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计算方法。
1. 实测风涡度o ζ计算方法用实测风计算涡度时要按照式(7.1.3)所列各项分别进行。
首先把实测风分解为u 、v 分量,然后分别读取图7.1.1所示的A 、C 点的u 值和B 、D 点的v 值,最后代入式(7.1.3)即得O 点的涡度:y u u x v v C A B D o ∆--∆-=ζ (7.1.4)图7.1.1 计算物理量用的正方形网格(朱乾根等,2000)2. 地转风涡度g ζ计算方法假若实测风与地转风相差很小,那么,便可用地转风代替实测风,并可根据地转风公式直接从高度场(或气压场)求算相对涡度。
第7章 涡度、散度与垂直速度涡度、散度与垂直速度,是天气分析预报中经常使用的三个物理量。
在天气学教科书(例如:朱乾根等,2000)与动力气象学教科书(例如:吕美仲与彭永清,1990)中都有详尽介绍。
本章内容,主要取材于朱乾根等的教科书。
§7.1 涡度的表达式涡度是衡量空气质块转运动强度物理量,单位为s 1。
根据右手定则,逆时针旋转时为正,顺时针旋转时为负。
从动力学角度分析,根据涡度的变化,就可了解气压系统的发生和发展。
更确切地说,我们这里的涡度是指相对涡度,其表达式为:w v uz yx k j i∂∂∂∂∂∂=Λ∇ 3V k yu x v j y w z u i z v y w )()()(∂∂-∂∂+∂∂-∂∂+∂∂-∂∂= k j i ζηξ++= (7.1.1)其中)(3k w j v i u ++=V 是三维风矢。
虽然涡度是一个矢量,但在天气分析中,一般却只计算它的垂直分量,亦即:相对涡度垂直分量或垂直相对涡度ζ。
ζ的表达式为:yu x v ∂∂-∂∂=ζ (7.1.2) 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分析预报中说的涡度ζ,其全称应是垂直相对涡度。
将式(7.1.2)变微分为差分,得:yu x v ∆∆-∆∆= ζ (7.1.3)§7.1.2 相对涡度ζ的计算方法犹如风矢有实测风与地转风一样,相对涡度ζ有实测风涡度o ζ与地转风涡度g ζ两种。
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计算方法。
1. 实测风涡度o ζ计算方法用实测风计算涡度时要按照式(7.1.3)所列各项分别进行。
首先把实测风分解为u 、v 分量,然后分别读取图7.1.1所示的A 、C 点的u 值和B 、D 点的v 值,最后代入式(7.1.3)即得O 点的涡度:y u u x v v C A B D o ∆--∆-=ζ (7.1.4)图7.1.1 计算物理量用的正方形网格(朱乾根等,2000)2. 地转风涡度g ζ计算方法假若实测风与地转风相差很小,那么,便可用地转风代替实测风,并可根据地转风公式直接从高度场(或气压场)求算相对涡度。
第七章薄膜的形成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差异与薄膜形成过程中的许多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在讨论薄膜结构和性能之前,先研究薄膜的形成问题。
虽然薄膜的制备方法有许多种类,薄膜形成的机制各不相同,但是在许多方面,还是具有其共性特点。
在本章中,我们以真空蒸发薄膜的形成为例进行重点讨论。
§7-l 凝结过程薄膜的形成一般分为凝结过程、核形成与生长过程、岛形成与结合生长过程。
凝结过程是薄膜形成的第一阶段。
凝结过程是从蒸发源中被蒸发的气相原子、离子或分子入射到基体表面之后,从气相到吸附相,再到凝结相的一个相变过程。
一、吸附过程一个气相原子入射到基体表面上,能否被吸附,是物理吸附还是化学吸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固体表面与体内在晶体结构上一个重大差异就是原子或分子间的结合化学键中断。
原子或分子在固体表面形成的这种中断键称为不饱和键或悬挂键。
这种键具有吸引外来原子或分子的能力。
入射到基体表面的气相原子被这种悬挂键吸引住的现象称为吸附。
如果吸附仅仅是由原子电偶极矩之间的范德华力起作用称为物理吸附;若吸附是由化学键结合力起作用则称为化学吸附。
固体表面的这种特殊状态使它具有一种过量的能量称为表面自由能。
吸附现象使表面自由能减小。
伴随吸附现象的发生而释放的一定的能量称为吸附能。
将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气相原子除掉称为解吸,除掉被吸附气相原子的能量称为解吸能。
因为从蒸发源入射到基体表面的气相原子都有一定的能量。
它们到达基片表面之后可能发生三种现象;(1)与基体表面原子进行能量交换被吸附;(2)吸附后气相原子仍有较大的解吸能,在基体表面作短暂停留后再解吸蒸发(再蒸发或二次蒸发);(3)与基体表面不进行能量交换,入射到基体表面上立即反射回去。
用真空蒸发法制备薄膜时,入射到基体表面上的气相原子中的绝大多数都与基体表面原子进行能量交换形成吸附。
将吸附过程用能量关系表示时可由图7-1说明。
当入射到基体表面的气相原子动能较小时,处于物理吸附状态,其吸附能用Q p表示。
第七章断面标注及图纸修饰工具在实际工程的断面图中,常常需要标注距离、高程、水位、坡比,有时还需要绘制标尺、米格等,“断面CAD”系统中提供了许多标注形式,完全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本手册只讲述长度标注、高程标注、坡比标注等三种标注形式,以及标尺和米格的绘制,角度标注、对齐标注、直径标注、半径标注、引线标注等标注形式可以参考AutoCAD2002的有关章节。
第一节长度标注可按下述任何一种方法激活“长度标注”命令:1.从“断面标注”工具条中选择“长度标注”图标,如图7-1所示。
图7-1从“断面标注”工具条中执行“长度标注”命令2.从“断面标注”下拉菜单中选择“长度标注”命令,如图7-2所示。
3.在“command:”提示符下,键入DIMLINEAR并按空格键或Enter键。
4.在“DIM:”提示符下,键入hor(水平尺寸) 或ver(垂直尺寸)并按空格键或Enter键。
激活“长度标注”命令后,“断面CAD ”系统提示:command:dimlinearFirst extension line origin or press ENTER to select(第一条尺寸界线的起点或按Enter键选择):指定一个点后“断面CAD ”就用此点作为第一条尺寸界线的起点(原点)。
这一点可以是一条直线的端点、对象的交点、圆心点或者是一个文字对象的插入点。
可以在对象自身上选择一点。
“断面CAD”给出对象和尺寸界线间的距离,它就是尺寸标注变量DIMEXE的值,该值可随时被改变。
给出了起点(原点)后,“断面CAD ”系统提示:Second extension line origin(第二条尺寸界线的起点):在第二条尺寸界线的开始处指定一点。
图7-2 从“断面标注”菜单条中执行“长度标注”命令通过指定两个点响应了长度标注命令后,接下来的选项是动态的水平或垂直尺寸标注。
如果用户选择了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点,则向该水平线的上方或下方拖动光标,将会出现一条灰色的标注线,“断面CAD”系统假设用户是希望画一条水平的标注线。
图7-2-36 驾驶员侧车门控制单元、电动摇窗机开关、车内中央闭锁开关(1-14)电路图E39-后电动摇窗机锁止开关E40-左前电动摇窗机开关E53-左前电动摇窗机开关(驾驶员控制)E55-右后电动摇窗机开关(驾驶员控制)E81-右前电动摇窗机开关(驾驶员控制)E150-车内中央闭锁开关(驾驶员控制)J386-驾驶员侧车门控制单元L53-摇窗机开关指示灯泡S37-电动摇窗机保险丝,在8位置继电器架上T10L-10针插头,黑色,在左A柱处(2号位)T16b-16针插头T29a-29针插头V147-驾驶员侧电动摇窗机电机-连接线(30a线),在后线束内-螺栓连接点(30A号火线),在继电器板上图7-2-37 驾驶员侧车门控制单元、闭锁单元、左前闭锁“安全”警告灯(15-28)电路图F220-驾驶员侧的闭锁控制单元K133-中央闭锁系统(带安全功能)的警告指示灯T8c-8针插头,黑色,在驾驶员侧的闭锁单元上W31-左前门灯T10 L-10针插头,黑色,在左A柱处(2号位)-左A柱接地点-连接线,在驾驶员侧车门线束内-CAN总线的A线(高位),在底盘线束内-CAN总线的B线(低位),在底盘线束内-接地连接线,在后线束内-接地连接线,在驾驶员侧车门线束内图7-2-38 驾驶员侧车门控制单元、后视镜调节开关及驾驶员侧后视镜的加热器(29-42)电路图E43-后视镜调节开关E48-后视镜调节转换开关L78-后视镜调节开关照明灯E10e-10针插头,在后视镜调节开关上E10L-10针插头,黑色,在左A柱处(2号位)T12-12针插头V17-驾驶员侧后视镜调节电机V121-驾驶员侧后视镜复位电机V149-驾驶员侧后视镜调节电机Z4-驾驶员侧后侧镜加热器-连接线,在驾驶员侧车门线束内-连接线,(30a),在后线束内图7-2-39 左后车门控制单元、闭锁单元及左右电动摇窗机(43-56)电路图E52-左后电动摇窗机开关F222-左后闭锁控制单元(图中开关处于车门打开的位置)J388-左后车门控制单元L53-摇窗机开关指示灯泡T5e-5针插头T6e-6针插头T8t-8针插头,黑色,在左B处T18a-18针插头V26-左后电动摇窗机电机W33-左后门灯-左B柱接地点-连接线,在左后车门线束内图7-2-40 右前车门控制单元、闭锁单元及右前门灯(57-70)电路图F221-右前闭锁控制单元J387-右前车门控制单元S14-14号保险丝,10A,在保险丝架上S38-38号保险丝,15A,在保险丝架上T8d-8针插头,蓝色,在右前闭锁单元上T10f-10针插头,蓝色,在左A柱处(6号位)T10w-10针插头,黑色,在右A柱处(3号位)T29b-29针插头W32-右前门灯-右A柱接地点–螺栓连接点(30c号火线),在继电器板上-连接线,在仪表板线束内-连接线,在右前车门线束内-接地连接线,在右前线束内图7-2-41 右前车门控制单元、右前电动摇窗机开关及右前后视镜加热器(71-84)电路图E107-电动摇窗机开关(在右前车门上)E53-摇窗机开关指示灯泡T5f-5针插头,在电动摇窗机开关上T10w-10针插头,黑色,在右A柱处(3号位)T12a-12针插头,黑色V25-右前后视镜调节电机V122-右前后视镜复位电机V148-右前电动摇窗机电机V150-右前后视镜调节电机Z5-右前后视镜加热器-连接线,在右前车门线束内图7-2-42 右后车门控制单元、闭锁单元、右后电动摇窗机及右后门灯(85-98)电路图E54-右后电动摇窗机开关F223-右后闭锁控制单元J389-右后车门控制单元L53-摇窗机开关指示灯泡T5g-5针插头,在右后电动摇窗机开关上T6f-6针插头,在右后闭锁控制单元上T8u-8针插头,黑色,在右B柱处T18b –18针插头,在右后车门闭锁单元上V27-右后电动摇窗机电机W34-右后门灯-右B柱接地点-连接线,在右车门后线束内-连接线(a线),在后线束内-连接线(30a号火线),在后线束内图7-2-43 前车内顶灯、阅读灯及遮阳板和化妆镜照明灯(99-112)电路图F147-驾驶员侧化妆镜照明灯接触开关F148-右前化妆镜照明灯接触开关T10o –10针插头,淡绿色,在左A柱处(3号位)W-车内顶灯W11-左后阅读灯W12-右后阅读灯W14-右前化妆镜照明灯W20-驾驶员侧化妆镜照明灯-连接线,在车内灯/车门接触开关线束内-连接线,在车内灯线束内–连接线(30a),在底盘线束内-左A柱接地点-接地连接线,在车内灯线束内图7-2-44 舒适电子中央控制单元、行李箱照明灯(113-126)电路图E5-行李箱照明灯开关J285-组合仪表控制单元J393-舒适电子中央控制单元T10f-10针插头,蓝色,在左A柱处(6号位)T23-23针插头,在舒适电子中央控制单元上W3-行李箱照明灯-至转速信号线,在仪表板线束内-左B柱处接地点-连接点(行李箱照极),在后线束内-(CAN1)-CAN总线的A线,在底盘线束内-(CAN2)-CAN总线的B线,在底盘线束内-连接线(30a),在底盘线束内-舒适系统接地点,左侧搁脚空间接地点-接地连接点,在左后线束内(分出)-接地接点,在左后线束内(分出)图7-2-45 舒适电子中央控制单元、行李箱盖闭锁装置(127-140)电路图F15-后风窗加热开关F218-行李箱盖中央闭锁开关T6c-6针插头,在左A柱处(11号位)T10f-10针插头,蓝色,在左A柱处(6号位)T10L-10针插头,黑色,在左A柱处(2号位)T10o-10针插头,淡绿色,在左A柱处(3号位)T23-23针插头,在舒适电子中央控制单元上V53-用于中央闭锁的行李箱盖电机Z1-后风窗加热器D-点火开关S6-保险丝6,5A-正板连接线,在仪表板线束内-风窗加热连接线,在仪表板线束内-接地连接点,在左后线束内(由分出)图7-2-46 舒适电子中央控制单元、加油盖遥控开启开关(141-154)电路图D-点火开关L104-摇控闭锁开启开关的照明灯R-收放机T8-8针插头,在收放机上T1a-单针插头(安全气囊信号),棕色,左右A柱处的A位T10f-10针插头,蓝色,在左A柱处(6号位)T10o-10针插头,淡绿色,在左A柱处(3号位)V155-油箱盖开启电机E204-油箱盖开启开关T4-4针插头,黄色-连接线,在仪表板线束内-至K线-连接点,在底盘线束内-右B柱处接地点-连接线(58d),在地板线束内-接地连接点,在左后线束内(由分出)-在右后线束内(由分出)图7-2-47 新鲜空气鼓风机、空调开关、环境温度开关、空气循环控制阀(1-15)电路图E9-新鲜空气鼓风机开关E35-空调开关E184-新鲜空气和循环空气开关F38-环境温度开关(小于等于5℃)K84-空调警告灯K114-新鲜空气和循环空气开关警告灯L16-新鲜空气控制照明灯N24-带保险丝的新鲜空气鼓风机串联电阻S225-保险丝,在保险丝架上S236-保险丝,在保险丝架上T4a-4针插头,在串联电阻上T8a-8针插头,在新鲜空气和循环空气开关上T9a-9针插座,在中央电器板上,红色,接393继电器T6g-6针插头,在新鲜空气鼓风机开关上V2-新鲜空气鼓风机V154-新鲜/循环空气板定位电机-连接点(58d),在仪表板线束内-连接点(75a),在仪表板线束内-连接点(X),在仪表板线束内-接地连接点,在仪表板线束内(由分出)-螺钉连接点,(75x火线),在继电器板上图7-2-48 空调控制单元、空调电磁离合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16-29)电路图G17-环境温度传感器J220-发动机控制单元J285-组合仪表的控制单元J314-空调切断控制单元,在13位置继电器架上的4号位(398继电器)N25-空调电磁离合器T2a-2针插头T10k –10针插头,灰色,在左A柱处(14号位)T(16+3)-19针插头,在发动机室的控制单元防护罩内(3号位)T80-80针插头,在发动机控制单元上T32b-32针插头,绿色,在仪表板线束内-连接点(75x火线),在仪表板线束内-连接点(环境温度表),在仪表板线束内-连接点(过热灯开关),在仪表板线束内-接地连接点,在仪表板线束内(由分出)图7-2-49 锁止二极管、风扇继电器(30-43)电路图E15-后风窗加热开关J26-散热风扇继电器,在13位置继电器板上1号位上(373继电器)J28-过热/空调锁止二极管J220-发动机控制单元S14-14号保险丝,10A,在保险丝架上T6-6针插座,黑色,在右B柱边上(不挂在上面)T6h-6针插头,黑色,在后风窗加热开关上T10d-10针插头,棕色,在发动机室防护罩内的左侧(2号位)T10k-10针插头,灰色,在左A柱处(14号位)T(16+3)-19针插头,橙/红色,在发动机室防护罩内(3号位)T80-80针插头,在发动机控制单元上T9b-9针插座,在中央电器板上,棕色(空位)-正极连接线(30),在仪表板线束内-连接点(转速信号),在仪表板线束内-连接点(转速信号)2,在仪表板线束内-螺栓连接点(30c号火线),在继电器板上-接地点,在继电器板附近(左A柱)-接地连接点,在仪表板线束内(由分出)-接地连接点,在仪表板线束内(由分出)图7-2-50 空调压力开关、风扇热敏开关、风扇继电器和风扇(44-57)电路图F18-散热风扇热敏开关F129-空调压力开关J279-散热风扇1档速度继电器(红色)在附加继电器架上(214继电器)J280-散热风扇2档速度继电器(棕色)在附加继电器架上(370继电器)N39-散热风扇的串联电阻S42-保险丝,40A,黄色,在附加继电器架上S51-保险丝,5A,红色,在附加继电器架上T2b-2针插头,在发动机室的左前侧T4-4针插头,在发动机室的左前侧T10k-10针插头,灰色在左A柱处(14号位)V7-散热风扇-接地点,在继电器板边上(在A柱)-接地连接点,在空调压缩机线束内螺栓连接点2(30B号火线),在继电器板上-螺栓连接点(75x火线),在继电器板上图7-2-51 收放机(1-14)电路图D-点火开关J285-组合仪表的控制单元R-收放机R11-天线R24-天线放大器S237-保险丝,20A,在保险丝架上T1-单针插头T8-8针插头,黑色,在收放机上T32a-32针插头,蓝色,在组合仪表上T32b-32针插头,绿色,在组合仪表上-连接线(86s),在仪表板线束内-连接线(30s),在仪表板线束内-连接点(转速信号),在组合仪表线束内-接地连接点,在仪表板下的中央左侧-螺栓连接点2(30B号火线),在继电器板上图7-2-52 收放机、前扬声器(15-28)电路图R-收放机R21-左前扬声器,在左前车门上R23-右前扬声器,在右前车门上T4-4针插头,黑色,在右A柱处T4a -4针插头,黑色,在右A柱处T4b-4针插头,黑色,在右A柱处T4c-4针插头,黑色,在右A柱处T8-8针插头,黑色,在收放机上(电源)T8a-8针插头,棕色,在收放机上(输出)T8c-8针插头,黑色,在左A柱处(4号位)T8d-8针插头,黑色,左右A柱处(7号位)-连接线(58d),在仪表板线束内-连接线(K诊断线),在仪表板线束内图7-2-53 收放机、后扬声器(29-42)电路图R-收放机R15-左后扬声器,在左后车门上R17-右后扬声器,在右后车门上T4-4针插头,黑色,在右A柱处T4b-4针插头,黑色,在左A柱处T6f-6针插头,红色,在左B柱处T6d-6针插头,红色,在右B柱处T8a-8针插头,棕色,在收放机上(输出)T8c-8针插头,黑色,在左A柱处(4号位)T8d-8针插头,黑色,左右A柱处(7号位)附录(1)正面(253B 30A 红色4240A 红色515A棕色3130A 绿色53A 30A 红色4、左A柱T2a黄色T4黄/紫色S2-10A S4-5A S5-10A S6-5A S7-10A S12-10A S13-10A S14-10A S15-10A S18-10A S19-10 S20-15A S21-15A S22-5A S23-5A S24-25A S25-30A S26-30A S28-20A S29-20A S31-15A S32-20A S33-15A S34-15A S36-15A S37-20A S38-15A S39-15A S40-25A。
第七章通风空调系统的施工方法、程序说明和附图第一节系统概况1、水系统本站制冷系统设于制冷机房,设置2台螺杆式冷水机组和相应的冷冻水泵和冷却塔及冷却水泵,冷却塔置于活塞风亭的绿化带内。
冷冻水泵采用管道式水泵,冷冻水管经设备层,送至各大小系统的组合式空调机组、柜式空调器及风机盘管,冷冻水系统末端设备回水管装有电动比例二通阀,通过回风温度(新风空调器则通过送风温度)调节水量的变化,冷水机组主机进出水总管间设有压差旁通阀,风柜及风机盘管的冷凝水管接入就近地漏。
2、车站轨道排风系统本系统轨顶排风管与站台下排风管均采用土建风道,通过集中风室把轨顶和站台下的排风道连起来,利用分设在两端环控机房内的风机进行排风。
3、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本系统采用双风机全空气系统,组合式空调器分设于车站两端设备用房内,各自负责一定区域的负荷。
空调运行工况根据室外,新风值与送风值,回风焓值的对比采用小新风、全新风、全通风三种运行工况。
6、车站设备管理区通风空调系统本系统共分多个小系统,各小系统分别供设备管理用房的通风空调服务.第二节空调水系统一、施工准备1、空调水施工主管必须熟悉空调水系统管网布置图和技术要求,有关规范、规程、了解管网工艺流程及施工工艺,按《技术交底制度》对施工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
2、根据施工进度,空调水施工主管作出管材、管件计划,由有材设门进行采购。
3、管材、管件到工地后,材料员应按材料进场规定报驻地监理进行验收,核对其规格、数量、镀锌质量等,并作记录,然后入库标识。
并把验收结果向空调水施工主管汇报。
确认合格才能使用。
阀门进场时要进行抽查试压试验,对于工作压力大于 1.0MP及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阀门,逐个进行强度和严密性检验,对需要送检材料,进行见证抽检及通知质检站进行监督抽检.。
4、质安员对施工机具按《施工机具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5、对工人进行技术、安全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工地施工。
二、管材选用管径DN≤80的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管径DN>80采用无缝钢管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