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调风道系统余压校核水力计算

空调风道系统余压校核水力计算

空调风道系统余压校核水力计算
空调风道系统余压校核水力计算

风路系统水力计算

风路系统水力计算 1 水力计算方法简述 目前,风管常用的的水力计算方法有压损平均法、假定流速法、静压复得法等几种。 1.压损平均法(又称等摩阻法)是以单位长度风管具有相等的摩擦压力损失 m p ?为前提 的,其特点是,将已知总的作用压力按干管长度平均分配给每一管段,再根据每一管段的风量和分配到的作用压力,确定风管的尺寸,并结合各环路间压力损失的平衡进行调整,以保证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的差额小于设计规范的规定值。这种方法对于系统所用的风机压头已定,或对分支管路进行压力损失平衡时,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2.假定流速法 是以风管内空气流速作为控制指标,这个空气流速应按照噪声控制、风管本身的强度,并考虑运行费用等因素来进行设定。根据风管的风量和选定的流速,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进而计算压力损失,再按各环路的压力损失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不宜超过15%。当通过调整管径仍无法达到要求时,应设置调节装置。 3.静压复得法(略,具体详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之11.6.3) 对于低速机械送(排)风系统和空调风系统的水力计算,大多采用假定流速法和压损平均法;对于高速送风系统或变风量空调系统风管的水力计算宜采用静压复得法。工程上为了计算方便,在将管段的沿程(摩擦)阻力损失m P ?和局部阻力损失 j P ?这两项进行叠加时, 可归纳为下表的3种方法。 将m P ?与 j P ?进行叠加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名称 基本关系式 备注 单位管长压力损失法(比摩阻法) 管段的全压损失 ) (2 222j m e j m P l p V l V d P l P P ?+?=+= ?+?=?ρζρ λ P ?——管段全压损失,Pa ; m p ?——单位管长沿程摩擦阻力,Pa/m 用于通风、空 调的送(回)风和排风系统的压力损失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当量长度法 2222ρ ζρ λV V d l e e = 风管配件的当量长度 λζ e e d l = 常见用静压 复得法计算高速风管或低速风管系统的压力损失。提供各类常用风管配

鸿业暖通-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目录 目录 目录 (1) 第 1 章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2) 1.1 功能简介 (2) 1.2 使用说明 (3) 1.3 注意 (8) 第 2 章分段静压复得法 (9) 2.1 传统分段静压复得法的缺陷 (9) 2.2 分段静压复得法的特点 (10) 2.3 分段静压复得法程序计算步骤 (11) 2.4 分段静压复得法程序计算例题 (11)

鸿业暖通空调软件 第 1 章 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1.1 功能简介 命令名称: FGJS 功 能: 风管水力计算 命令交互: 单击【单线风管】【水力计算】,弹出【风管水力计算】对话框,如图1-1所示: 图1-1 风管水力计算对话框 如果主管固定高度值大于0,程序会调整风系统中最长环路 的管径的高度为设置值。

第 1 章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如果支管固定高度值大于0,程序会调整风系统中除开最长 环路管段外的所有管段的管径的高度为设置值。 控制最不利环路的压力损失的最大值,如果程序算出的最不 利环路的阻力损失大于端口余压,程序会提醒用户。 当用户需要从图面上提取数据时,点取搜索分支按钮,根据 程序提示选取单线风管。当成功搜索出图面管道系统后,最 长环路按钮可用,单击可以得到最长的管段组。 计算方法程序提供的三种计算方法,静压复得法、阻力平衡法、假定 流速法,可以改变当前的选项卡,就会改变下一步计算所用 的方法,而且在标题栏上会有相应的提示。 计算结果显示包含搜索分支里面选取的管段的一条回路的各个管段数 据。 1.2使用说明 1.从图面上提取数据 单击按钮 2.从文件中提取数据(如果是从图面上提取数据则这步可以跳过) 单击按钮 从打开文件对话框从选取要计算的文件,确定即可。

风系统水力计算

风道的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是通风系统设计计算的主要部分。它是在确定了系统的形式、设备布置、各送、排风点的位置及风管材料后进行的。 水力计算最主要的任务是确定系统中各管段的断面尺寸,计算阻力损失,选择风机。 3.2.1 水力计算方法 风管水力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等压损法 该方法是以单位长度风道有相等的压力损失为前提条件,在已知总作用压力的情况下,将总压力值按干管长度平均分配给各部分,再根据各部分的风量确定风管断面尺寸,该法适用于风机压头已定及进行分支管路阻力平衡等场合。 (2)假定流速法 该方法是以技术经济要求的空气流速作为控制指标.再根据风量来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和压力损失.目前常用此法进行水力计算。 (3)静压复得法 该方法是利用风管分支处复得的静压来克服该管段的阻力,根据这的断面尺寸,此法适用于高速风道的水力汁算。 3.2.2水力计算步骤 现以假定流速法为例,说明水力计算的步骤: (1)绘制系统轴测示意图,并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通常把流量和断面尺寸不变的管段划为一个计算管段。 (2)确定合理的气流速度 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对系统有很大的影响。流速低,阻力小,动力消耗少,运行费用低,但是风管断面尺寸大,耗材料多,建造费用大。反之,流速高,风管段面尺寸小,建造费用低,但阻力大,运行费用会增加,另外还会加剧管道与设备的磨损。因此,必须经过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合理的流速,表3-2,表3-3,表3-4列出了不同情况下风管内空气流速范围。

时应首先从最不利环路开始,即从阻力最大的环路开始。确定风管断面尺寸时,应尽量采用通风管道的统一规格。 ⑷其余并联环路的计算 为保证系统能按要求的流量进行分配,并联环路的阻力必须平衡。因受到风管断面尺寸的限制,对除尘系统各并联环路间的压损差值不宜超过10%,其他通风系统不宜超过15%,若超过时可通过调整管径或采用阀门来进行调节。调整后的管径可按下式确定 225 .0''? ? ? ????=P P D D mm 式中 'D ——调整后的管径,m ; D 一原设计的管径,m ; P ?——原设计的支管阻力,Pa ; 'P ?——要求达到的支管阻力,Pa 。 需要指出的是,在设计阶段不把阻力平衡的问题解决,而一味的依靠阀门开度的调节,对多支管的系统平衡来说是很困难的,需反复调整测试。有时甚至无法达到预期风量分配,或出现再生噪声等问题。因此,我们一方面加强风管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减少阻力平衡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要重视在设计阶段阻力平衡问题的解决。 (5)选择风机 考虑到设备、风管的漏风和阻力损失计算的不精确,选择风机的风量,风压应按下式考虑考虑 L K L L f = m 3/h P K P f f ?= Pa 式中 f L ——风机的风量,m 3 /h ; L ——系统总风量,m 3 /h ; f P ——风机的风压,Pa ; P ?——系统总阻力,Pa ; L K ——风量附加系数,除尘系统L K =-;一般送排风系统L K =;

9.水系统水力计算

9 空调水系统方案确定和水力计算 9.1 冷冻水系统的确定 9.1.1 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 9.1.1.1 双管制、三管制和四管制系统 (1)双管制系统夏季供应冷冻水、冬季供应热水均在相同管路中进行。优点是系统简单,初投资少。绝大多数空调冷冻水系统采用双管制系统。但在要求高的全年空调建筑中,过渡季节出现朝阳房间需要供冷而背阳房间需要供热的情况,这时改系统不能满足要求。 (2)三管制系统分别设置供冷、供热管路,冷热回水管路共用。优点是能同时满足供冷供热的要求,管路系统较四管制简单。其最大特点是有冷热混合损失,投资高于两管制,管路复杂。 (3)四管制系统供冷、供热分别由供回水管分开设置,具有冷热两套独立的系统。优点是能同时满足供冷、供热要求,且没有冷热混合损失。缺点是初投资高,管路系统复杂,且占有一定的空间。 9.1.1.2 开式和闭式系统 (1)开式水系统与蓄热水槽连接比较简单,但水中含氧量较高,管路和设备易腐蚀,且为了克服系统静水压头,水泵耗电量大,仅适用于利用蓄热槽的低层水系统。 (2)闭式水系统不与大气相接触,仅在系统最高点设置膨胀水箱。管路系统不易产生污垢和腐蚀,不需克服系统静水压头,水泵耗电较小。 9.1.1.3 同程式和异程式系统 (1)同程式水系统除了供回水管路以外,还有一根同程管,由于各并联环路的管路总长度基本相等,各用户盘管的水阻力大致相等,所以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好,流量分配均匀。高层建筑的垂直立管通常采用同程式,水平管路系统范围大时宜尽量采用同程式 (2)异程式水系统管路简单,不需采用同程管,水系统投资较少,但水量分配。调节较难,如果系统较小,适当减小公共管路的阻力,增加并联支管的阻力,并在所有盘管连接支路上安装流量调节阀平衡阻力,亦可采用异程式布置。 9.1.1.4 定流量和变流量系统 (1)定流量水系统中的循环水量保持定值,负荷变化时可以通过改变风量或改变供回水温度进行调节,例如用供回水支管上三通调节阀,调节供回水量混合比,从而调节供水温度,系统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自控设备,缺点是水流量不变输送能耗

空调水管水力计算

一、空调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1、力求水力平衡; 2、防止大流量小温差; 3、水输送符合规范要求; 4、变流量系统宜采用变频调节; 5、要处理好水系统的膨胀与排气; 6、解决好水处理与水过滤; 7、切勿忽视管网的保冷与保温效果。 二、冷冻水、冷却水管的计算 1、压力式水管道管径计算 D=103πνL 4(mm ) 公式中 L------水流量(m 3/s ) v-------计算流速(m/s ) 一般水管系统的管内水流速可参考表13-12的推荐值取用 表13-13选择。 2、直线管段的阻力计算 Δh=d l λ×2 2v ρ=R ×l 式中Δh---长度为l (m )的直管段的摩擦阻力(Pa ) λ---水与管内壁间的摩擦阻力系数; l----直管段的长度(m ); d----管内径(m ); ρ----水的密度(kg/m 3),当4℃时为1000kg/m 3 R-----长度为1m 直管段的摩擦阻力(Pa/m ) 三、空调设备流量计算 由Q=CM ΔT 可得出:M=Q/C*ΔT (Kg/S ) Q-----空调制冷或制热量(Kw ) C-----水的比热容,4.2KJ/Kg*℃ ΔT---进出空调设备的供回水温差,ΔT =T G -T H 四、风机盘管选择 1、计算室内空调冷负荷Q (W ),简单依单位面积指标及经验估算。 2、考虑机组的盘管用后积垢积尘对传热的影响,对空调冷负荷要进行修正,冷负荷应乘以系数a 仅冷却使用 a=1.10 作为加热、冷却两用 a=1.20 仅作为加热用 a=1.15 3、依据空调冷负荷选择风机盘,一般按中档运行能力选择。 4、校核风量:L=) (3600s n h h Q -ρ L-----风机盘管名义风量(m 3/h )

风系统水力计算.docx

3.2风道的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是通风系统设计计算的主要部分。它是在确定了系统的形式、设备布 置、各送、排风点的位置及风管材料后进行的。 水力计算最主要的任务是确定系统中各管段的断面尺寸,计算阻力损失,选择 风机。 3.2.1水力计算方法 风管水力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等压损法 该方法是以单位长度风道有相等的压力损失为前提条件,在已知总作用压力的情况下,将总压力值按干管长度平均分配给各部分,再根据各部分的风量确定风管 断面尺寸,该法适用于风机压头已定及进行分支管路阻力平衡等场合。 (2)假定流速法 该方法是以技术经济要求的空气流速作为控制指标.再根据风量来确定风管的 断面尺寸和压力损失.目前常用此法进行水力计算。 (3)静压复得法 该方法是利用风管分支处复得的静压来克服该管段的阻力,根据这的断面尺寸,此法适用于高速风道的水力汁算。 3.2.2水力计算步骤 现以假定流速法为例,说明水力计算的步骤: (1)绘制系统轴测示意图,并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通常把流量 和断面尺寸不变的管段划为一个计算管段。 (2)确定合理的气流速度 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对系统有很大的影响。流速低,阻力小,动力消耗少,运行 费用低,但是风管断面尺寸大,耗材料多,建造费用大。反之,流速高,风管段面 尺寸小,建造费用低,但阻力大,运行费用会增加,另外还会加剧管道与设备的磨 损。因此,必须经过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合理的流速,表 3-2 ,表 3-3 ,表 3-4 列出了不同情况下风管内空气流速范围。 表 3-2 工业管道中常用的空气流速(m/s) 建筑物类管道系统的 风速靠近风自然通机械通机处的极限 别部位 风风流速吸入空气的百叶 0- 1.02-4 窗 吸风道1-22-6 辅助建筑支管及垂直0.5-1. 2-510- 12风道5 水平总风道 0.5-1. 5-8 近地面的进0.2-0.0.2 -

三种中央空调系统风道水力计算方法

三种中央空调系统风道水力计算方法 如同学过流体力学的人都做过流体分析一样,做过中央空调系统的人都熟悉水力计算,也害怕水力计算。水力计算基本上是中央空调设计计算里面最繁杂的计算之一。很多设计过程中的中央空调风道水力计算,都是采用的经验公式或者估算值,下面制冷快报就为大家介绍几种中央空调风道系统水力计算的方法。 风道的水力计算是在系统和设备布置、风管材料、各送、回风点的位置和风量均已确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风道水力计算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各管段的管径(或断面尺寸)和阻力,保证系统内达到要求的风量分配,最后确定风机的型号和动力消耗。 风道水力计算方法比较多,如假定流速法、压损平均法、静压复

得法等。对于低速送风系统大多采用假定流速法和压损平均法,而高速送风系统则采用静压复得法。 1.假定流速法 假定流速法也称为比摩阻法。先按技术经济要求选定风管的风速,再根据风管的风量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和阻力。这是低速送风系统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 2.压损平均法 压损平均法也称为当量阻力法。这种方法以单位管长压力损失相等为前提,在已知总作用压力的情况下,取最长的环路或压力损失最大的环路,将总的作用压力值按干管长度平均分配给环路的各个部分,再根据各部分的风量和所分配的压力损失值,确定风管的尺寸,并结合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的平衡进行调节,以保证各环路间压力损失的差值小于15%。该方法适用于风机压头已定,以及进行分支管路压损平衡等场合。 3.静压复得法 静压复得法的含义是,当流体的全压一定时,风速降低,则静压增加,利用这部分“复得”的静压来克服下一段主干管道的阻力,以确定管道尺寸,从而保持各分支前的静压都相等,这就是静压复得法。此方法适用于高速空调系统的水力计算。

采暖系统水力计算汇总

在《供热工程》P97和P115有下面两段话:可以看出对于单元立管平均比摩阻的选择需要考虑重力循环自然附加压力的影响,试参照下面实例,分析对于供回水温60/50℃低温热水辐射供暖系统立管比摩阻的取值是多少?

实例:

附件6.2关于地板辐射采暖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天正暖通软件辅助完成) 6.2.1水力计算界面: 菜单位置:【计算】→【采暖水力】(cnsl)菜单点取【采暖水力】或命令行输入“cnsL”后,会执行本命令,系统会弹出如下所示的对话框。 功能:进行采暖水力计算,系统的树视图、数据表格和原理图在同一对话框中,编辑数据的同时可预览原理图,直观的实现了数据、图形的结合,计算结果可赋值到图上进行标注。 快捷工具条:可在工具菜单中调整需要显示的部分,根据计算习惯定制快捷工具条内容;树视图:计算系统的结构树;可通过【设置】菜单中的【系统形式】和【生成框架】进行设置; 原理图:与树视图对应的采暖原理图,根据树视图的变化,时时更新,计算完成后,

可通过【绘图】菜单中的【绘原理图】将其插入到dwg中,并可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标注;数据表格:计算所需的必要参数及计算结果,计算完成后,可通过【计算书设置】选择内容输出计算书; 菜单:下面是菜单对应的下拉命令,同样可通过快捷工具条中的图标调用; [文件] 提供了工程保存、打开等命令; 新建:可以同时建立多个计算工程文档; 打开:打开之前保存的水力计算工程,后缀名称为.csl; 保存:可以将水力计算工程保存下来; [设置] 计算前,选择计算的方法等; [编辑] 提供了一些编辑树视图的功能; 对象处理:对于使用天正命令绘制出来的平面图、系统图或原理图,有时由于管线间的连接处理不到位,可能造成提图识别不正确,可以使用此命令先框选处理后,再进行提图; [计算] 数据信息建立完毕后,可以通过下面提供的命令进行计算; [绘图] 可以将计算同时建立的原理图,绘制到dwg图上,也可将计算的数据赋回到原图上; [工具] 设置快捷命令菜单; 6.2.2采暖水力计算的具体操作: 1.下面以某住宅楼为例进行计算:住宅楼施工图如下:

鸿业暖通_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目录 目录 (1) 第1 章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2) 1.1 功能简介 (2) 1.2 使用说明 (3) 1.3 注意 (8) 第2 章分段静压复得法 (9) 2.1 传统分段静压复得法的缺陷 (9) 2.2 分段静压复得法的特点 (10) 2.3 分段静压复得法程序计算步骤 (11) 2.4 分段静压复得法程序计算例题 (11)

第 1 章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1.1功能简介 命令名称:FGJS 功能:风管水力计算 命令交互: 单击【单线风管】【水力计算】,弹出【风管水力计算】对话框,如图1-1所示: 图1-1 风管水力计算对话框 如果主管固定高度值大于0,程序会调整风系统中最长环路 的管径的高度为设置值。

如果支管固定高度值大于0,程序会调整风系统中除开最长 环路管段外的所有管段的管径的高度为设置值。 控制最不利环路的压力损失的最大值,如果程序算出的最不 利环路的阻力损失大于端口余压,程序会提醒用户。 当用户需要从图面上提取数据时,点取搜索分支按钮,根据 程序提示选取单线风管。当成功搜索出图面管道系统后,最 长环路按钮可用,单击可以得到最长的管段组。 计算方法程序提供的三种计算方法,静压复得法、阻力平衡法、假定 流速法,可以改变当前的选项卡,就会改变下一步计算所用 的方法,而且在标题栏上会有相应的提示。 计算结果显示包含搜索分支里面选取的管段的一条回路的各个管段数 据。 1.2使用说明 1.从图面上提取数据 单击按钮 2.从文件中提取数据(如果是从图面上提取数据则这步可以跳过) 单击按钮 从打开文件对话框从选取要计算的文件,确定即可。 3.选择要计算的方法,设置好相应的参数 静压复得法: 是最不利环路最末端的分支管(不是从最 后一根支管)的风速。

水力计算说明书

水力计算说明书 一.风管水力计算 风管压力损失计算的根本任务是解决如下两个问题: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确定好设备布置、风量、管道走向等之后,应经济合理地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以保证实际风量符合设计要求;计算系统总阻力,以确定风机的型号及相应的电机;计算风机及相应电机是否满足要求。 本设计中,风管压力损失计算根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风管计算方法来确定。水力计算的方法及步骤如下: (1)计算步骤: ①绘制空调系统轴测图,并对各段风管进行编号,标注。 ②设定风管内的合理流速。 ③根据各风管的风量和选择的流速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计算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④与最不利环路并联的管路的阻力平衡计算。 为了保证各送风点达到预期的风量,必须进行阻力平衡计算。一般的空调系统要求并联管路之间的不平衡率应不超过15%。若超出上述规定,则应采用下面几种方法使其阻力平衡。 ①在风量不变的情况下,调整支管管径; ②在支管断面尺寸不变情况下,适当调整支管风量; ③在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在支管加平衡阀。 (2)系统总阻力的计算 计算风管的压力损失:通过对风管的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的计算,最终确定风管的尺寸。 ①矩形风管截面积: 3600 ×= V L S 其中:L 为风管的流量,单位:m3/h V 为风管假定的流速,单位:m/s ,本设计中取V=9m/s ②沿程压力损失: L R P m m =Δ 其中:R m 为单位长度的比摩阻, Pa/m L 为管长,m

③局部压力损失: 2 ρξp 2 m v = 其中:ξ为局部阻力系数; ρ为空气的密度,kg/m 3 ν与ξ对应的风道断面平均速度,m/s 。 ④风管的压力损失 s j m P P P P ΔΔΔΔ++= 其中, s P Δ为风系统设备阻力,Pa 。 (2)计算最不利环路的压力损失 计算结果如下: 各机组出口送风管管径汇总 风管管径 空调机组 楼层 设备型号 送风量m3/h 制冷量KW 机组管径 长*宽 实际流速 覆盖区域散流器个数 负一层 KBG50-4 8623.8 135 630*320 11.13 9 KBG80-6 8623.8 135 800*320 10.65 9 KBG120-4 11498.4 180 1000*400 9.98 12 KBG70-4 7665.6 120 800*320 10.45 8 KBG70-4 5749.2 90 630*320 11.09 6 KBG80-4 8623.8 135 800*320 10.87 9 KBG60-4 5749.2 90 630*320 11.02 6 KBG80-4 5749.2 90 630*320 10.78 6 KBG70-4 7665.6 120 630*320 10.34 8 KBG70-4 7665.6 120 630*320 10.75 8 KBG70-4 7665.6 120 630*320 10.35 8 KBG100M-4 14373 225 1000*400 9.57 15 KBG140-4 14373 225 1000*400 9.43 15 KBG70-4 7665.6 120 630*320 10.57 8 KBG70M-4 4791 75 630*320 11.01 5 一层 KBG120-6 15264.2 229.6 800*400 12.02 14 KBG120-4 15264.2 229.6 1000*400 11.93 14 KBG80-4 9812.7 147.6 1000*320 10.83 9 KBG80-4 11993.3 180.4 800*320 11.59 11 KBG80-4 10903 164 630*320 12.45 10 KBG80-4 9812.7 147.6 800*320 10.37 9

风管的水力计算

风管的水力计算 1、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管段长度和风量 2、选到管段1-2-3-4-5-6为最不利环路,逐步计算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管段 1-2: 摩擦阻力部分: L=2300,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0.88Pa,?Pm1-2=0.88*2.3=2Pa 局部阻力部分: 该段的局部阻力的部件有双层百叶送风口、渐扩口、弯头、多页调节阀、裤衩 三通 双层百叶送风口:查得ζ=3, 渐扩口:查得ζ=0.6 弯头:ζ=0.39 多页调节阀:ζ=0.5 裤衩三通:ζ=0.4,V=3.47m/s 汇总的1-2段的局部阻力为=(3+0.6+0.39+0.5+0.4)*1.2*3.47*3.47/2=35.3Pa 所以1-2段的总阻力为:35.3+2=37.3Pa 管段2-3: 摩擦阻力部分: L=2250,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1.0Pa,?Pm1-2=1.0*2.25=2.25Pa 局部阻力部分: 该段的局部阻力的部件有多页调节阀、裤衩三通 多页调节阀:ζ=0.5 裤衩三通:ζ=0.4,V=4.34m/s

汇总的2-3段的局部阻力为=(0.5+0.4)*1.2*4.34*4.34/2=10.2Pa 所以2-3段的总阻力为:2.25+10.2=12.5Pa 管段3-4: 摩擦阻力部分: L=8400,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1.33Pa,?Pm1-2=1.33*8.4=11.2Pa 局部阻力部分: 该段的局部阻力的部件有四通:ζ=1,V=5.56m/s 局部阻力=1*1.2*5.56*5.56/2=18.5Pa 所以管段3-4的总阻力 为:11.2+18.5=29.7Pa 管段4-5: 摩擦阻力部分: L=1100,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0.93Pa,?Pm1-2=0.93*1.1=1.023Pa 局部阻力部分: 该段的局部阻力的部件有70?防火阀、静压箱 70?多页调节阀:ζ=0.5,V=5.56m/s 静压箱的阻力约30Pa 局部阻力=0.5*1.2*5.56*5.56/2+30=39.25Pa 所以管段4-5的总阻力 为:1.023+9.25+30=40.25Pa 管段5-6: 单层百叶风口:ζ=3,V=3.17m/s 静压箱的阻力约30Pa 局部阻力=3*1.2*3.17*3.17/2+30=48Pa 所以管段5-6的总阻力为:48Pa 机外余压=机外静压+机外动压=沿程阻力+局部阻力+风管系统最远送风口的动压 =37.3+12.5+29.7+40.25+48+1.2*3.47*3.47/2=175Pa 机外静压=机外余压-设备出口处的动压

风管的水力计算

1、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管段长度和风量 2、选到管段1-2-3-4-5-6为最不利环路,逐步计算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管段1-2: 摩擦阻力部分: L=2300,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0.88Pa,△Pm1-2=0.88*2.3=2Pa 局部阻力部分: 该段的局部阻力的部件有双层百叶送风口、渐扩口、弯头、多页调节阀、裤衩三通 双层百叶送风口:查得ζ=3, 渐扩口:查得ζ=0.6 弯头:ζ=0.39 多页调节阀:ζ=0.5 裤衩三通:ζ=0.4,V=3.47m/s 汇总的1-2段的局部阻力为=(3+0.6+0.39+0.5+0.4)*1.2*3.47*3.47/2=35.3Pa 所以1-2段的总阻力为:35.3+2=37.3Pa 管段2-3: 摩擦阻力部分: L=2250,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1.0Pa,△Pm1-2=1.0*2.25=2.25Pa 局部阻力部分: 该段的局部阻力的部件有多页调节阀、裤衩三通 多页调节阀:ζ=0.5 裤衩三通:ζ=0.4,V=4.34m/s 汇总的2-3段的局部阻力为=(0.5+0.4)*1.2*4.34*4.34/2=10.2Pa 所以2-3段的总阻力为:2.25+10.2=12.5Pa 管段3-4: 摩擦阻力部分: L=8400,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1.33Pa,△Pm1-2=1.33*8.4=11.2Pa 局部阻力部分: 该段的局部阻力的部件有四通:ζ=1,V=5.56m/s

局部阻力=1*1.2*5.56*5.56/2=18.5Pa 所以管段3-4的总阻力为:11.2+18.5=29.7Pa 管段4-5: 摩擦阻力部分: L=1100,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0.93Pa,△Pm1-2=0.93*1.1=1.023Pa 局部阻力部分: 该段的局部阻力的部件有70℃防火阀、静压箱 70℃多页调节阀:ζ=0.5,V=5.56m/s 静压箱的阻力约30Pa 局部阻力=0.5*1.2*5.56*5.56/2+30=39.25Pa 所以管段4-5的总阻力为:1.023+9.25+30=40.25Pa 管段5-6: 单层百叶风口:ζ=3,V=3.17m/s 静压箱的阻力约30Pa 局部阻力=3*1.2*3.17*3.17/2+30=48Pa 所以管段5-6的总阻力为:48Pa 机外余压=机外静压+机外动压=沿程阻力+局部阻力+风管系统最远送风口的动压 =37.3+12.5+29.7+40.25+48+1.2*3.47*3.47/2=175Pa 机外静压=机外余压-设备出口处的动压 =175-1.2*5.56*5.56/2=156.5Pa 风管不平衡率的计算: 风管4-7-8的总阻力为: 管段8-7: 摩擦阻力部分: L=2300,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0.89Pa,△Pm1-2=0.89*2.3=2Pa 局部阻力部分: 该段的局部阻力的部件有双层百叶送风口、渐扩口、弯头、多页调节阀、裤衩三通

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在《供热工程》P97和P115有下面两段话:可以看出对于单元立管平均比摩阻的选择需要考虑重力循环自然附加压力的影响,试参照下面实例,分析对于供回水温60/50℃低温热水辐射供暖系统立管比摩阻的取值是多少?

实例:

附件6.2关于地板辐射采暖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天正暖通软件辅助完成) 6.2.1水力计算界面: 菜单位置:【计算】→【采暖水力】(cnsl)菜单点取【采暖水力】或命令行输入“cnsL”后,会执行本命令,系统会弹出如下所示的对话框。 功能:进行采暖水力计算,系统的树视图、数据表格和原理图在同一对话框中,编辑数据的同时可预览原理图,直观的实现了数据、图形的结合,计算结果可赋值到图上进行标注。 快捷工具条:可在工具菜单中调整需要显示的部分,根据计算习惯定制快捷工具条容;树视图:计算系统的结构树;可通过【设置】菜单中的【系统形式】和【生成框架】进行设置; 原理图:与树视图对应的采暖原理图,根据树视图的变化,时时更新,计算完成后,

可通过【绘图】菜单中的【绘原理图】将其插入到dwg中,并可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标注;数据表格:计算所需的必要参数及计算结果,计算完成后,可通过【计算书设置】选择容输出计算书; 菜单:下面是菜单对应的下拉命令,同样可通过快捷工具条中的图标调用; [文件] 提供了工程保存、打开等命令; 新建:可以同时建立多个计算工程文档; 打开:打开之前保存的水力计算工程,后缀名称为.csl; 保存:可以将水力计算工程保存下来; [设置] 计算前,选择计算的方法等; [编辑] 提供了一些编辑树视图的功能; 对象处理:对于使用天正命令绘制出来的平面图、系统图或原理图,有时由于管线间的连接处理不到位,可能造成提图识别不正确,可以使用此命令先框选处理后,再进行提图; [计算] 数据信息建立完毕后,可以通过下面提供的命令进行计算; [绘图] 可以将计算同时建立的原理图,绘制到dwg图上,也可将计算的数据赋回到原图上; [工具] 设置快捷命令菜单; 6.2.2采暖水力计算的具体操作: 1.下面以某住宅楼为例进行计算:住宅楼施工图如下:

空调风系统水力计算书[详细]

空调风系统水力计算书 一、 计算依据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风系统基本参数: 气温(℃): 20 ; 大气压力(Pa): 843.8 ; 管材:薄钢板; 绝对粗糙度(米米):0.16;干管推荐流速上限(米/s):10. 干管推荐流速下限(米/s):4..;支管推荐流速上限(米/s):6.; 支管推荐流速下限(米/s):2.;运动粘度(米^2/s):1.57E-05 二、 计算公式 1. 沿程阻力(Pa) 2 2 v d l P m ρλ??=? 2. 局部阻力(Pa) 2 2 v P j ρζ? =? 三、 计算结果 1、 PFY.B3(1)-1排风系统 1.1 根据地下室空调风管平面图,该风系统最不利环路的水力计算如下: 负二层排风管(PFY.B2(4)-1)水力计算表

1.2 风系统阻力计算 对于地下负二层排风管(PFY.B2(4)-1): P=沿程阻力+局部阻力+末端风口阻力+消声器阻力=64.7+180.1+30+50=324.8Pa 风机压头校核:324.8*1.1=357Pa<400Pa,风机选型满足要求. 2、XF.(2)C1-1新风系统 2.1根据空调风管平面图,该风系统最不利环路的水力计算如下: 商业C新风管(XF.(2)C1-1)水力计算表 2.2风系统阻力计算 商业C新风管(XF.(2)C1-1): P=沿程阻力+局部阻力+消声器阻力=19.7+202+50=272Pa 风机压头校核:272*1.1=299Pa<300Pa,风机选型满足要求. 3、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计算 (1)计算公式 W S=P/(3600×ηCD×ηF) 式中:W S—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W/(米3/h)]; P—空调机组的余压或通风系统风机的风压(Pa); ηCD—电机及传动效率(%),ηCD取0.855; ηF—风机效率(%),按设计图中标注的效率选择. (2)计算结果 选取PFY.B3(1)-1系统为例,则W S=P/(3600η)=500/(3600*0.855*0.75)=0.22

鸿业暖通-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目录 目录 (1) 第 1 章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2) 1.1功能简介 (2) 1.2使用说明 (3) 1.3注意 (8) 第 2 章分段静压复得法 (9) 2.1传统分段静压复得法的缺陷 (9) 2.2分段静压复得法的特点 (10) 2.3分段静压复得法程序计算步骤 (11) 2.4分段静压复得法程序计算例题 (11)

第 1 章风管水力计算使用说明 1.1功能简介 命令名称:FGJS 功能:风管水力计算 命令交互: 单击【单线风管】【水力计算】,弹出【风管水力计算】对话框,如图1-1所示: 图1-1 风管水力计算对话框 如果主管固定高度值大于0,程序会调整风系统中最长环路 的管径的高度为设置值。

如果支管固定高度值大于0,程序会调整风系统中除开最长 环路管段外的所有管段的管径的高度为设置值。 控制最不利环路的压力损失的最大值,如果程序算出的最不 利环路的阻力损失大于端口余压,程序会提醒用户。 当用户需要从图面上提取数据时,点取搜索分支按钮,根据 程序提示选取单线风管。当成功搜索出图面管道系统后,最 长环路按钮可用,单击可以得到最长的管段组。 计算方法程序提供的三种计算方法,静压复得法、阻力平衡法、假定 流速法,可以改变当前的选项卡,就会改变下一步计算所用 的方法,而且在标题栏上会有相应的提示。 计算结果显示包含搜索分支里面选取的管段的一条回路的各个管段数 据。 1.2使用说明 1.从图面上提取数据 单击按钮 ESC返回/ 请选择要计算的单线风管或双线风管中线的远端: 选取合适的单线风管或者双线风管中线以后,程序返回到主界面。 2.从文件中提取数据(如果是从图面上提取数据则这步可以跳过) 单击按钮 从打开文件对话框从选取要计算的文件,确定即可。

空调冷冻水和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简便方法

Ξ λρv 2 放入大气.水系统管路水力计算是系统正确设计和 优化的基础. 糙度有关 ,即 λ = f ( Re , K/ d) 式中 : Re —雷诺数 , Re = vd/ν =ρvd/μ; ν—水的运动粘滞系数 , m 2/ s ; 1 空调水循环管路水力计算的原理 水管路将流量和管径不变的一段管路称为一个 l ρv p y =λ = R (1可采用柯列勃洛克公式3和阿里特苏里公 式中 :p y —计算管段沿程阻力损失 , Pa ; λ—沿程阻力系数 ,无因次量 ; 1 2 51 l —直管段长度 , m ; 供 吸压 冷 第 20卷第 3期 2004年 9月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 eijing Institu te of Civil Eng. and Architecture Vol. 20 No. 3 Sep . 2004 文章编号 :1004 - 6011 (2004) 03 - 0001 - 07 空调冷冻水和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简便方法 许淑惠 , 罗文斌 (城市建设工程系 ,北京 100044) 摘 要 :根据空调水系统的计算原理 ,在不同管径下按不同流量把空调冷冻水和冷却水管路水力计算中 的比摩阻绘制成计算表 ,应用该计算表能快速、准确、方便进行空调水系统管路水力计算 ;采用具体实 例 ,说明空调水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简便方法. 关键词 :冷冻水 ;冷却水 ;水力计算 中图分类号 : TU83 文献标识码 :A 一个完整的中央空调系统有三大部分组成 , 即ρ—水密度 , kg/ m 3 ; 冷热源、热与供冷管网、空调用户系统.空调水系 v —水速度 , m/ s ; 统包括冷冻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冷冻水系统是把 R —单位长度沿程阻力损失 ,又称比摩阻 , 冷热源产生的冷或热量通过管网输送到空调用户的 Pa/ m .冷水管采用钢管或镀锌管时 ,比摩阻一 系统 ;冷却水系统是整个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般为 100 Pa/ m ~ 400 Pa/ m ,最常用的为 他以水作为冷却剂将冷凝器、收器、压缩机放出的 250 Pa/ m . 热量转移到冷却设备 (冷却塔、却水池等)中 ,最后 R = (2) d 2 沿程阻力系数λ与流体的流态和管壁的相对粗 空调水系统的管路水力计算是在已知水流量和 推荐流速下 ,确定水管管径 ,计算水在管路中流动的 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确定水泵的扬程和 流量. μ—水的动力粘滞系数 , Pa ?s ; K —管壁的当量糙粒高度 , m ; 空调冷冻水闭式系统管路 K = 0. 2 mm ,开式系 统管路 K = 0. 5 mm ;空调冷却水系统管路 K = 0. 5 mm. 空调水循环管路 ,管道设计中采用较低水流速 , 计算管段 ,计算管段沿程阻力损失 ,即 流动状态一般处于紊流过渡区内 ,沿程阻力系数λ 2 d 2 进行计算 ,即 = - 2 lg ( + ) (3) λ 3. 7 d Re λ d —管道直径 , m ;λ = 0. 11 ( K + 68 ) 0. 25 (4) d Re 收稿日期 :2004 - 09 - 22 基金项目 :建设部计划科技项目 (032111) 作者简介 :许淑惠 (1966年—) ,女 ,工学硕士 ,副教授 ,热工流体教研室.

风路系统水力计算

风路系统水力计算 1水力计算方法简述 目前,风管常用的的水力计算方法有压损平均法、假定流速法、静压复得法等几种。 1?压损平均法(又称等摩阻法)是以单位长度风管具有相等的摩擦压力损失八Pm为前提的,其特点是,将已知总的作用压力按干管长度平均分配给每一管段,再根据每一管段的风 量和分配到的作用压力,确定风管的尺寸,并结合各环路间压力损失的平衡进行调整,以保证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的差额小于设计规范的规定值。这种方法对于系统所用的风机压头已 定,或对分支管路进行压力损失平衡时,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2?假定流速法 是以风管内空气流速作为控制指标,这个空气流速应按照噪声控制、风管本身的强度,并考虑运行费用等因素来进行设定。根据风管的风量和选定的流速,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进而计算压力损失,再按各环路的压力损失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 相对差额,不宜超过15%。当通过调整管径仍无法达到要求时,应设置调节装置。 3?静压复得法(略,具体详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之11.6.3) 对于低速机械送(排)风系统和空调风系统的水力计算,大多采用假定流速法和压损平 均法;对于高速送风系统或变风量空调系统风管的水力计算宜采用静压复得法。工程上为了 计算方便,在将管段的沿程(摩擦)阻力损失八Pm和局部阻力损失Pj这两项进行叠加时, 可归纳为下表的3种方法。 将比P m与也Pj进行叠加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名称基本关系式备注 管段的全压损失 丸V2p “ V2p用于通风、空△P—^PmlPPj- c |Y c - ^PmlMPj) d e 2 2调的送(回)单位管长压力损风和排风系 失法(比摩阻法)也P――管段全压损失,Pa;统的压力损 失计算,疋最Ap m――单位管长沿程摩擦阻力,Pa/m常用的方法 r常见用静压 ,扎V2P厂V2P |e _复得法计算 d e 2 2高速风管或当量长度法低速风管系 ..“d e 〔e =匚一统的压力损

空调管道的水力计算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由于其黏性剪切力及涡流地存在,不可避免地会消耗一定地机械能,这种机械能地消耗不仅包括了流体流经直管段地沿程阻力,还包括了因流体运动方向改变而引起地局部阻力. 一、阻力地基本知识 (一)沿程阻力 流体流经一定管径地直管时,由于流体内摩擦力而产生地阻力,阻力地大小与路程长度成正比地叫做沿程阻力.流体在水平等径管中稳定流动时,阻力损失表现为压力降低,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式中λ——摩擦系数,它与流体地性质、流速、流态以及管道地粗糙度有关.与雷诺数和管壁粗糙度ε有关,可实验测定,也可计算得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影响阻力损失地因素很多,比如流体地密度及黏度;管径,管长,管壁粗糙度;流体地流速等.利用公式可表示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利用这些因素之间地关系,可以将公式()变成: () 该公式地特点是将求阻力损失问题转化为求无量纲阻力系数问题,比较方便.同时将沿程损失表达为流速水头地倍数形式比较恰当.因此,该公式适用于计算各种流态下地管道沿程阻力.流体为层流时,;湍流时是及相对粗糙度地函数,由实验或查表得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但对于湍流流体而言,目前尚无完善地理论方法对其进行求解,需采用一定地实验研究其规律. (二)局部阻力 局部阻力流体地边界在局部地区发生急剧变化时,迫使主流脱离管道边壁而形成漩涡,流体质点间产生剧烈地碰撞,由于实际流体粘性作用,碰撞中地部分能量会不断地变为热能而逸散在流体之中,从而使流体地机械能减小.局部阻力损失产生于某些局部地方,比如管径地改变(突扩、突缩、渐扩、渐缩等),方向地改变(弯管),再者装置了某些配件(阀门、量水表等).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局部阻力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当量长度法和阻力系数法. 当量长度法 流体流过某管件或阀门时,因局部阻力造成地损失,相当于流体流过与其具有相当管径长度地直管阻力损失,这个直管长度称为当量长度,用符号表示.采用这种计算方法就可以用直管阻力地公式来计算局部阻力损失.进而计算管路时,可将管路中地直管长度与管件、阀门地当量长度合并在一起计算,如管路中直管长度为,各种局部阻力地当量长度之和为,则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地总阻力损失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风管系统最不利环路水力计算

风管系统最不利环路水力计算 1最不利管路的压力损失 二层商场主要风管 绘制最不利环路的轴测图,标出各段标号、长度、流量、管径。镀锌钢板粗糙度K取0.01。列表计算压力损失,校核空调机组的余静压。 相关计算公式及依据如下: 当量管径=2 * 管宽 * 管高 / (管宽+管高); 流速=秒流量/管宽/管高*1000000; 单位长度沿程阻力由流速,管径,K查设计手册阻力线图; 沿程阻力=管段长度 * 单位长度沿程阻力; 局部阻力系数根据局部管件的形状查设计手册; 动压=流速^2 * 1.2/2; 局部阻力=局部阻力系数 * 动压; 总阻力=沿程阻力+局部阻力。 备注:各部件局部阻力系数,查《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表5-2及相关资料。 送风口:ξ=0.79(有效面积90%)手动对开多叶调节阀ξ=0.28 弯头(不变径):ξ=0.29 蝶阀(全开):ξ=0.3 弯头(变径):ξ=0.35 分流四通ξ=3 分流旁三通:ξ=0.45 分流直三通(变径):ξ=0.1 分叉三通(变径):ξ=0.304 法兰:ξ=0.3 分叉三通(不变径):ξ=0.247 导流片:ξ=0.45 电动调节阀:ξ=0.83 防火阀:ξ=0.3 静压箱:ξ=1.0 软接:ξ=1.0 裤衩三通:ξ=0.75 消声器ξ=2.0

表 5-5 风管水力计算 序号 风量 (m^3/ h) 管 宽 (m m) 管 高 (m m) 管 长 (m ) ν (m/ s) R (Pa/ m) △ Py △ (P a) ξ 动 压 (P a) △ Pj (P a) △ Py+ △Pj △ (Pa) 1 700 25 20 4. 5 4 1 4 0.3 9 3 6 2 1400 32 20 4. 5 6 2 7 0.3 22 7 14 3 2100 50 20 2. 2 6 1 3 0.3 2 20 7 9 4 4200 63 40 4. 2 5 0 2 3 13 39 40 5 8400 10 00 40 4. 2 6 1 2 3 20 61 63 6 12600 10 00 50 4. 2 7 1 3 3 29 88 91 7 17000 12 00 50 4. 2 8 1 3 3 37 11 1 114 8 20000 14 00 50 14 8 1 10 0.3 4 38 13 23 小计66400 42 34 13. 26 32 8 362 机组余压500Pa 所以满足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