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天津高考作文
- 格式:docx
- 大小:19.15 KB
- 文档页数:13
2004天津高考作文
【篇一:2004年高考天津卷作文指导】
天津卷
[作文题目]
有一个木匠到山里选木材,看到一些奇形怪状的树根,觉得没用就
走了。后有一位根雕艺术家发现这些树根后,如获至宝,将这些树
根雕成了有价值的艺术品。
请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由话题“材与非材”中的“材”,我们所联想到的是另一个“才”即“人才”。
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这个问题其实是相当复杂的。从这个角度
来看他不是人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不仅是人才,而且是不可
多得的人才;从这个方面看他是人才,但从另外一个方面去看,他
又不是人才。越王勾践是人才吗?从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志向
来看,他是个人才;但从他逼死文种、气走范蠡的行为来看,他又
是一个忘恩负义、心胸狭窄的小人。晏子是人才吗?从他两次出使
楚国,维护了齐国尊严的举动来看,他是个人才;但从他设计“二桃
杀三士”的毒局的行为来看,他又是一个妒贤忌能、心地歹毒的小人。时迁是人才吗?从他在几场战争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来看,他是个人才;但从他偷鸡摸狗的不端行为来看,他只是一个跳梁小丑而已。(见例文3)
其实,关于“材与非材”或“才与非才”的问题,古今许多作品都有记载,现实中也有所反映。一匹马在奴隶人眼里是劣马,在伯乐眼里
是良马,这是韩愈《马说》里的内容。一快石头在村人眼里是丑石,在天文学家眼里是陨石,这是贾平凹《丑石》里的内容。一个叫韩
寒的中学生,在老师的眼里是好几门功课不及格的差生,在新概念
作文大赛评委的眼里是写作天才。正如材料里的树根一样,在木匠
眼里它是一堆没用的东西,在根雕艺术家眼里却成了宝贝。关键是
看我们用什么标准去衡量他们。(见例文1)
木匠认为树根“非材”,是因为他用的是实用的功利的眼光;根雕艺
术家认为树根是“材”,是因为他用的是审美的眼光。罗丹说过:“这
世界并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所处的社会,像木匠
一样用实用功利的眼光来看人或看事物的不在少数,这同市场经济
条件下人们急功近利的心理大有关系。但仅有实用功利的眼光是不
行的。我们还要运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各中美好的
东西。从这个角度切入,也可以写出文章的。(见例文2)
[范文引路]
例文1 由树根的遭遇想到的
引子
有一个木匠到山里去选木料,看到一些奇形怪状的树根,觉得没用
就走了。后有一位根雕艺术家,发现这些树根后,如获至宝,将这
些树根雕成了非常有价值的艺术品。——材料中如是说
一
有一个牧民,养了一大群马。其中有一匹马特能吃,“一食或尽粟一石”。牧民以为这匹马这般会吃,力气肯定很大。于是一整天让它拉
磨驮货。孰料这马不仅食量大,脾气也大。任你怎么抽打,就是不
上磨道不拉车,且振鬣长嘶,似有满肚子的委屈。忽一日,来了一
位相马人,人称“伯乐”。伯乐一眼看出此马非凡马。拉到郊外一测试,果然驰骋如飞。一时间在马的世界里名声大噪。——韩愈的
《马说》如是说
二
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块人称“丑石”的石头。它说圆不圆,说方不方。没有棱角,也没有平面。既不能用来砌墙脚,也不能在上面下
象棋。于是就被搁置路旁。小孩子偶尔会爬上去玩,每每从上面摔
下来。不是摔坏了手脚,就是磕掉了门牙。“这石头丑死了!”村里
人纷纷说。一天,村里来了一位天文学家。他一眼看出这丑石不是
凡石,乃是天外来客——陨石。于是“丑石”进了博物馆,身价自然
成百上千地往上翻。——贾平凹的《丑石》如是说
三
有一所学校,有一个学生,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看课外书,成绩自然
不理想,考试时往往好几门挂红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理所当然
地把他当作差生来对待。没想到这小子参加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却获得了一等奖。复赛迟到要补赛的他,一挥而就的一篇《杯中窥人》,令评委们拍案叫绝。高中尚未毕业的他,居然退学写起了小说。《三重门》《零下一度》艺惊四座,令人对他刮目相看。——
韩寒的遭遇如是说
小结
树根还是那堆树根,马还是那匹马,石头还是那快石头,韩寒还是
那个韩寒,为什么前后的遭遇截然不同,其价值也天差地别呢?关
键在于人们心目中“材”与“非材”的标准不同。用这个标准去衡量是“非材”,换一个标准去衡量不仅是“材”,而且是不可多得的“材”。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说不清、道不明。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材”与“非材”的标准定得宽泛一点呢?
例文2 用美的眼光去发现美
这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
一堆本来可以造就成不朽的艺术品的树根,被木匠认为“没用”而抛
弃了。木匠上山,选的是“可用”之材,要么作柱,要么作栋,再不
当用,也要作椽。这堆奇形怪状的树根做得了这些吗?做不了。难
怪木匠要叹息“没用”而离它们远去。
作为木匠,他衡量木头是否有用的标准就是“实用”。其实,只要我
们把视野稍微扩大一些,便可发现,像木匠这样用“实用”的眼光来
看待事物的人还不在少数。找对象首先看他(她)家是否有钱,评
判学生首先看他的考试分数多少,结交朋友首先看他(她)是否有
利用价值……市场经济体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人们形成
了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观念。
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我们承认人要生存,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方面
的问题。讲究一点实用,追求一点功利,本也无可厚非。但我们的
目光不能只盯在“实用”和“功利”上。人为万物之灵,理应有除物欲
之外的更高层次的追求。除了“实用”的眼光外,我们还要有审美的
眼光。
用审美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可以发现许多美的东西,可以造就许
多可造之才。根雕艺术家用审美的眼光发现了树根身上的美,把它
们雕刻成了非常有价值的艺术品;钟子期用审美的耳朵听出了俞伯
牙演奏的乐曲中的美,两人成了“高山流水”的知音;蔡元培用审美
的眼光发现了行伍出身的沈从文文才的美,使沈从文成了北大著名
的教授。
一堆树根在根雕艺术家的手里成了有价值的艺术品,一匹平常的马
在伯乐眼里成了千里马,一块石头在天文学家眼里成了陨石,这一
切都因为发现者用的是“审美”的眼光,而不是世俗的“实用”的眼光。给我,给我一双审美的“慧眼”吧!为了奇形怪状的树根不被抛弃,
为了千里马不“骈死于奴隶人之手”,为了这世界上的美不再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