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944.00 KB
- 文档页数:103
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插针前洗手并戴好手套,保持操作无菌。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避免静脉曲张或肿块区域。
-注意静脉穿刺点周围的皮肤消毒。
-观察心率、血压以及局部静脉区域是否出现红肿、疼痛等异常。
并发症处理:-输液过程中如发生疼痛、局部红肿等情况,需停止输液,拔针处理,并及时给予局部冷敷。
-如果静脉穿刺点出现渗血或血肿,应立即停止输液,选择合适的压迫方式进行处理。
-如果输液速度过快导致静脉破裂,应及时停止输液,并做好引流、局部处理和进一步护理。
2.插尿管并发症预防:-使用无菌技术操作,并注意术前洗手和戴好手套。
-确保尿道口清洁,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注意插入尿管角度,避免出现损伤尿道等情况。
-定期更换导尿管,并注意固定尿管,防止滑脱。
并发症处理:-如果患者出现尿液排不出或排尿困难的情况,可以采取刺激尿道的方式促使排尿,如温水冲洗或按摩尿道。
-如果尿液排出含量明显减少或无尿液排出,可能是导尿管被堵塞,需及时更换导尿管或予以清理。
-如发现导尿管脱落或移位,应立即重新插入,并进行固定。
3.针刺并发症预防:-操作前洗手并戴上手套。
-选择合适的针头尺寸,避免过大或过小导致的刺痛或渗血。
-针头插入时要快速、准确,并控制好插入的角度和深度。
-在抽取或注射液体时注意是否顺利,防止发生血管破裂等情况。
并发症处理:-如果患者感到疼痛或出现渗血,需及时停止操作,拔针处理,并用纱布进行外敷。
-如果发生血管破裂,应立即拔针,固定局部,并及时进行处理。
-如出现局部肿胀、红肿、疼痛等症状,可能是注射部位感染或过敏反应,需及时处理。
4.护理转运并发症预防:-确保转运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包括固定好床位、准备好必要的设备、保持通畅的通道等。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平卧位、半卧位等。
-注意转运途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并发症处理:-如果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意识改变等情况,应及时停止转运并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医护人员在患者接受治疗或检查时必须进行的操作,而在这些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并发症。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医护质量,预防和处理这些常见并发症非常重要。
下面将针对常见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处理规范的介绍。
1.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预防规范:-确保穿刺部位清洁,采用无菌技术;-检查输液管道是否通畅,防止发生压力伤害;-谨慎选择输液液体,避免发生过敏反应;-确保输液滴速调节正确,避免过速过慢;-定期更换输液袋和输液管,防止细菌感染。
并发症处理规范:-若发生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观察和处理;-若发生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应停止输液并及时报告医生;-若发生外渗或血管穿破,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新的静脉通路;-若发生肢体麻木或触觉异常等症状,应及时评估神经损伤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若发生急性过敏反应或休克,应立即停止输液,予以抗过敏药物和抢救措施。
2.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规范:-采用无菌技术进行导尿操作,减少感染的风险;-遵循正确的导尿原则,确保导尿管的正确放置;-注意保持导尿通畅,定时排尿;-定期更换导尿袋和导尿管。
并发症处理规范:-若发生尿液反流或外渗,应检查导尿管是否阻塞或脱落,及时处理和更换导尿管;-若患者出现腹部疼痛、膀胱灼热感、发热等症状,应及时观察和处理;-若患者出现血尿、尿液浑浊、腹胀等症状,应及时观察和处理;-若患者出现尿液减少或停止排尿,应检查导尿管是否被阻塞,及时处理。
3.高压氧治疗:并发症预防规范:-仔细评估患者的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避免不适当的治疗;-确保高压氧舱内的安全性和无菌性;-确保患者的氧气供应的稳定性;并发症处理规范:-若患者出现头痛、耳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减少治疗时间或压力,同时观察和处理;-若患者发生失去意识、抽搐、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实施抢救措施。
以上是对于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育英儿童医院护理部第一节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一、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1. 原因(1)擦洗口腔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动作粗暴,止血钳夹碰伤黏膜及牙龈,尤其是患肿瘤进行放疗的病人和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更易引起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
(2)为昏迷病人牙关紧闭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方法欠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牙龈损伤、出血。
(3)漱口液温度过高,造成口腔黏膜烫伤。
(4)患有牙龈炎、牙周病的病人,操作时触及患处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
2. 临床表现口腔黏膜损伤可有局部充血、出血、水肿、炎症、疼痛、溃疡形成;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牙龈出血持续不止。
3. 预防和处理(1)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尤其是对放疗及血液病病人,防止碰伤黏膜及牙龈。
正确使用开口器,对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张口。
(2)操作中加强对口腔黏膜的观察,发生口腔黏膜损伤者,应用多贝尔液、呋喃西林或0.1%~0.2%双氧水含漱。
溃疡面用锡类散等喷敷,必要时用洗必泰漱口液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效果较好。
(3)若出现口腔出血者,可采用局部止血,如明胶海绵。
必要时进行全身止血治疗,如肌肉注射安络血、止血敏,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4)漱口液应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口腔黏膜。
二、窒息1. 原因(1)为昏迷病人或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棉球过湿或遗留在口腔内,漱口液流入或棉球进入呼吸道内,导致窒息。
(2)有义齿的病人,操作前未将其取出,操作时脱落入气管,造成窒息。
(3)为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造成擦洗的棉球松脱,掉入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窒息。
2. 临床表现病人呼吸困难、缺氧、面色发绀,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3. 预防及处理(1)为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应采取侧卧位,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并在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一、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注射操作(1)皮下注射: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注射针头和注射部位,注射前清洁皮肤,并且确保注射部位无出血。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局部感染、出血等。
当发现皮肤有红肿、疼痛等症状时,应即刻变通护理措施并做好相应处理。
(2)肌肉注射: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并避开神经和血管。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血肿、感染、肌肉损伤等。
当注射部位发生疼痛、红肿以及肌肉无力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处理。
(3)静脉注射: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和采用无菌操作。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血栓、静脉炎、药物反应等。
当发现患者出现发热、肿胀、疼痛、静脉堵塞等症状时,应立即处理。
2.导尿操作(1)女性导尿: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消毒导尿器置入口和注射用处女膜。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尿道感染、尿道损伤等。
当患者出现尿液异常、排尿困难等症状时,应进行相关检查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男性导尿: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导尿管和避免损伤尿道。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尿道损伤、尿液滞留等。
当发现尿液异常、尿液渗漏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并处理。
3.静脉穿刺操作(1)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和使用无菌技术。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血肿、静脉炎、出血等。
当发现穿刺部位有异常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2)动脉穿刺: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避免损伤血管。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出血、血肿等。
当患者出现出血、血肿、局部压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处理。
4.管道护理操作(1)气管插管: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插管尺寸、正确插入管道并定位。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误吸、肺炎等。
当发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处理。
(2)导管置入: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导管尺寸和避免感染。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导管堵塞等。
当发现导管出现感染、渗漏等症状时,应及时处理。
常见护理操作技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要点导管相关并发症-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I)的预防:- 在插入导管前,要进行彻底的手卫生,并采用无菌技巧;- 定期更换导管并消毒导管插口;- 每天检查导管周围有无红肿、渗出物或感染迹象。
- 尿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维持尿管通畅,避免堵塞;- 定期更换尿袋,避免尿液逆流;- 每天检查尿管是否有漏尿、发红或感染迹象。
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 遵守插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 维持患者口腔清洁;- 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过滤器和呼吸机口腔导管。
- 气胸的处理要点:- 及时观察患者出现的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确认气胸诊断后,及时进行胸腔穿刺或胸腔引流。
药物相关并发症- 维生素K拮抗剂(维他命K拮抗剂)相关出血的预防和处理要点:- 严密监测INR值;- 根据INR值调整药物剂量;- 若出现出血,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 镇痛药物(如吗啡)相关呼吸抑制的处理要点:- 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 在给予镇痛药物时,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皮肤相关并发症- 压疮的预防:- 定期翻身和活动病人,减少长时间压迫;- 维持皮肤清洁和保湿;- 使用合适的床垫和轮椅垫。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 定期更换导尿管,避免长期使用;- 每次插入尿管前进行无菌技巧操作;- 维持尿路通畅,注意个人卫生。
以上是常见护理操作技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要点,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加强观察和细心呵护,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中心静脉导管(CVC)置入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预防感染:事先洗手,并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使用消毒剂消毒相关部位,穿过皮肤时保持无菌。
处理方法:发现感染症状时,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拔除导管。
2.血肿:注意穿刺针的进程,不得过度推进。
处理方法:轻微的血肿自行吸收,严重者需进行引流或压迫止血。
3.心包填塞:按照解剖标志进行穿刺,避免伤及心脏或心包。
处理方法:怀疑心包填塞时需立即拔除导管,给予补液、补血及撤离病房等支持性治疗。
4.气胸:及时发现和治疗导致气胸的原因,如开放性气胸需立即紧急处理。
处理方法:导管在气胸的一侧需拔除,给予氧疗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措施。
5.血栓形成:进行导管置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血液凝固功能的评估,同时每天检查导管是否堵塞。
处理方法:发现血栓形成时,给予相应的抗凝治疗。
6.穿刺部位出血:术前事先止血,术后加压包扎并压迫至止血。
处理方法:大出血时进行留置止血带,必要时还需行手术处理。
二、气管插管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食管插入:进行气管插管时应提前进行食管袖套检测,避免食管插管。
处理方法:若发现插管时困难,需立即中止插管,并通过其他方法解决通气问题。
2.牙齿损伤:在插管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口腔内的牙齿。
处理方法:若发生牙齿损伤,可以及时记录,并安排口腔科进行修复。
3.支气管痉挛:进行气管插管前,可给予患者气管扩张药物,避免支气管痉挛。
处理方法:插管后若出现支气管痉挛,需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治疗。
4.双肺误插:插入气管插管时要选择合适的插入深度,防止误插至右主支气管。
处理方法:如果发现插管的位置不对,需及时调整插管位置。
5.肺不张:插管后要调整合适的通气参数,避免导致肺不张。
处理方法:如果发生肺不张,需及时给予气管吸痰、翻身或极端情况下拔管。
三、尿管置管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泌尿系感染:尽量选择一次性尿管进行置管,且术前进行适当的泌尿道消毒。
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和不良反应。
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损害,因此,及时和正确地处理这些并发症对于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1.导尿并发症:导尿时可能发生尿道创伤、尿道感染等并发症。
处理方法包括:-尿道创伤:立即停止操作,使用无菌纱布按压创伤部位,给予必要的止痛药物,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尿道感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导尿,定期更换导尿管,保持导尿处的清洁,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2.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输液时可能发生静脉炎、皮下渗漏等并发症。
处理方法包括:-静脉炎:当出现红肿、疼痛、温度升高等炎症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部位,给予必要的抗感染治疗和局部处理。
-皮下渗漏:当发生渗漏时,立即停止输液,将渗漏液用无菌纱布吸干,更换输液部位,必要时给予局部处理。
3.气管插管并发症:气管插管时可能发生误吸、气胸、喉头水肿等并发症。
处理方法包括:-误吸:立即停止操作,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拍背、吸痰,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的重新操作或采取其他气道管理措施。
-气胸:当发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操作,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可能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气。
-喉头水肿:当喉头水肿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可能需要给予激素、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4.呼吸机操作并发症:呼吸机操作时可能发生感染、气道压力损伤、吸痰困难等并发症。
-感染:严格执行呼吸机操作的无菌原则,注意呼吸机管道的清洁和消毒,保持呼吸机周围环境的洁净,必要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气道压力损伤: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避免气道压力过高或过低,定期检查气道黏膜和口腔,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吸痰困难:定期吸痰,注意吸痰的方法和时间,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给予吸痰刺激物或药物。
在处理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时,护士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护理。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第一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概述:皮内注射法(intradermic injection)是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旳措施。
注射剂量小,不得超过1滴量,约相称于0.1ml。
重要用于药物过敏试验、疼痛治疗及局部麻醉旳先驱环节。
注射部位:①药物过敏试验:取毛发、色素较少旳,且皮肤薄旳部位,一般取前臂中段内侧,此处易于注射和识别。
②配合镇痛治疗:在有关旳穴位上进行。
③防止接种:常选择三角肌下缘等部位注射,如卡介苗、百日咳疫苗等。
④局部麻醉旳先驱环节:在对应部位旳皮肤上进行。
二、并发症(一)、疼痛1、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惊(2)、老式进针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
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扯破样疼痛。
(3)、配置旳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旳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性旳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手法欠纯熟。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肤,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防止及处理(1)重视心理护理,向病人阐明注射旳目旳,获得病人旳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注射用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精确配置药液,防止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旳刺激。
(3)、改善皮内注射旳措施:①在皮内注射部位旳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旳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小朋友病人让其家眷按上述措施配合),同步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直至局部直径约0.5cm旳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旳发生。
②采用横刺进针法(其注射方向与前臂垂直)亦能减轻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旳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用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纯熟掌握注射技术,精确注入药量(一般是0.1ml)(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旳针头进行注射。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指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操作,包括插管、导尿、换药等。
这些操作都存在一定风险,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规范。
一、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1.感染:保持操作环境清洁,使用无菌技术操作,定期更换输液器和输液管,及时观察病人的输液部位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2.静脉炎:遵循静脉输液操作原则,及时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更换输液部位,预防炎症的扩散。
3.液体超负荷:严格按照医嘱执行输液速度,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4.气栓:注射液体时,移除注射器内的气泡,注意静脉畅通,避免气栓的发生;快速插管时,注射液体前先引流空气。
二、导管置入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1.感染:操作者需洗手、戴手套,使用无菌技术,切忌过度解剖皮肤,避免导管污染。
2.出血:应用化验检测,了解患者的血液凝血机制情况,避免在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的情况下进行导管置入。
3.导管脱落或外拔:注重固定导管,并定期检查导管的固定情况,如发现松动应及时重新固定,防止导管脱落或外拔。
4.空气栓塞:在导管插入前,引流空气,防止气体进入导管。
三、机械通气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1.气压损伤:严密监护患者的气道阻力和压力,避免过度充气,选择适当的气压和潮气量。
2.气胸:定期观察患者的胸部X线片,了解肺脏情况,同时留意患者是否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3.气管插管误吸:保持导管通畅,避免导管脱出,及时清洗患者的口腔,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误吸。
以上只是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的一部分,具体操作中还会涉及更多的并发症。
医护人员要定期接受职业培训,了解相关操作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保障患者的安全。
同时,在操作中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业务学习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在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然而,错误的操作或未考虑到潜在的并发症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因此,护士应该具备全面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以正确有效地操作,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中心静脉导管插入:-血管穿破:在插入导管时,可能会意外穿破周围血管,导致出血。
处理方法:立即用无菌物质包扎敷料进行压迫止血,并及时通知医生。
-气胸:导管插入过程中,可能会意外刺破肺部,导致气胸。
处理方法:立即通知医生,协助进行胸腔引流。
-感染:操作不洁净或无菌操作不到位,可能导致感染。
处理方法:加强手卫生,及时更换敷料,观察是否有发热等感染迹象。
2.气管插管:-牙齿损伤:在插入气管插管时,可能会损伤患者的喉部或口腔组织。
处理方法: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咳嗽、呛咳:插管过程中,可能引起患者的咳嗽或呛咳。
处理方法: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如有需要,给予支持性护理措施,如吸痰等。
-气管狭窄:插管不当或插管尺寸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气管狭窄。
处理方法: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调整。
3.尿管插入:-尿道创伤:插入尿管时,可能会损伤患者的尿道组织,导致出血。
处理方法:停止插入过程,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感染:未注意无菌操作或护理不到位,可能导致尿路感染。
处理方法:加强手卫生,及时更换导尿管,观察是否有尿液异常,如发热等。
4.动脉穿刺:-出血:穿刺动脉时,可能会导致出血较多。
处理方法:立即用无菌物质包扎敷料进行压迫止血,并及时通知医生。
-血管损伤:穿刺时,可能会损伤血管壁,导致血管狭窄或血栓形成。
处理方法:及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在学习护理技术操作及处理业务时,护士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加强与老师或专业人士的交流与学习。
此外,要密切关注相关的文献和指南,了解最新的操作方法和处理原则。
还应加强自身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和技能。
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护士能够更好地运用护理技术操作,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1.静脉输液并发症:a.渗漏:造成局部水肿和疼痛。
处理规范是立即停止输液并更换输液管、贴好穿刺点。
b.血栓形成:可引起深静脉血栓,严重时可引发栓塞。
处理规范是停止输液并及时给予抗凝治疗。
c.感染:可导致局部感染、败血症等。
处理规范是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管,并进行输液口的消毒。
2.气管插管并发症:a.气胸:造成胸腔积气,导致呼吸困难。
处理规范是立即用胸腔穿刺管抽气,以减少胸腔积气。
b.喉痉挛:造成呼吸困难。
处理规范是迅速停止插管操作,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c.喉水肿:造成呼吸困难。
处理规范是迅速停止插管操作,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并考虑拔管。
3.鼻胃管并发症:a.感染:出现红、肿、热、疼痛等症状。
处理规范是拭洗口腔鼻腔,消毒后更换新的守护垫。
b.呼吸困难:可能是管道堵塞或放置位置不正确。
处理规范是检查管道是否通畅,适当调整管道位置。
4.导尿并发症:a.尿道创伤:可能由于过分用力或操作不当造成尿道创伤。
处理规范是停止导尿操作,及时就医。
b.导尿相关尿道感染:可能导致尿路感染。
处理规范是停止导尿操作,更换导尿管,并进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5.注射并发症:a.刺伤血管或神经:可能导致出血或神经损伤。
处理规范是停止注射操作,给予适当止血治疗。
b.引起组织坏死:可能由于药物浓度过高或过量注射导致。
处理规范是停止注射操作,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和护理。
在处理这些并发症时,护士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判断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并将情况及时报告给医生。
此外,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并定期接受培训和学习新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操作能力。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护理技术操作是医护人员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包括静脉输液、皮肤护理、导尿、吸痰、血糖监测等。
在进行这些护理技术操作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1.静脉输液:并发症:局部刺痛、淤血和皮下浸润。
处理方法:-局部刺痛:如果患者出现局部刺痛,应立即停止输液,检查输液部位是否漏液,如果有漏液应更换输液管。
如果没有漏液,可以调整输液速度或更换输液部位。
-淤血:当静脉淤血时,应检查输液针是否插入血管导致给药超过了饱和点,可尝试重新插针或向淤血区域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扩散。
-皮下浸润:出现皮下浸润时,应停止输液,将输液管插入新的静脉通道并进行冷敷,以缓解组织水肿和疼痛。
2.皮肤护理:并发症:皮肤损伤、感染和过敏反应。
处理方法:-皮肤损伤:创面渗血严重时,应及时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压迫,血止住后再进行处理,可使用适量的无菌纱布覆盖,避免摩擦和刺激。
-感染:在进行皮肤护理操作前,应洗手并戴上手套,保持操作环境清洁。
对于已有感染的皮肤,应选择适当的护肤品,避免刺激和感染加重。
-过敏反应:如果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护肤品,洗净皮肤并观察是否有进一步的过敏症状。
如有需要,可给予抗过敏药物。
3.导尿:并发症:尿路感染、尿液逆流和尿道损伤。
处理方法:-尿路感染:在导尿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并注意戴好手套。
导尿过程中避免在导尿管与封闭袋之间的连接处污染,定期更换导尿袋,并保持尽量少摇晃,以减少细菌传播。
-尿液逆流:定期检查导尿管的通畅性,如有尿液逆流现象,应及时更换导尿管。
-尿道损伤:导尿过程中注意轻柔操作,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型号和尺寸的导尿管,以减少尿道损伤的发生。
4.吸痰:并发症:氧饱和度下降、气管异物堵塞和呕吐。
处理方法:-氧饱和度下降:在吸痰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一旦出现下降,应立即停止吸痰,给予患者氧气吸入,并观察氧饱和度的回升情况。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规范引言: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常常进行的一项工作,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和预防这些并发症,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做好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规范进行讨论。
一、静脉输液引起的并发症1.静脉炎:处理方法包括停止输液、更换穿刺点、加强局部护理、给予抗生素等治疗,对症处理疼痛、红肿等症状。
预防规范包括严格手卫生、穿刺点消毒、使用无菌包装的输液器材、注意输液插管的固定,并定期更换。
2.脱血:对于中心静脉导管脱落,应立即停止输液,固定导管,按照相关处理规范重新插入,必要时应早期进行超声定位检查。
3.血栓形成:处理方法包括停止输液、更换输液通路、给予抗凝治疗等。
预防规范包括术前检查相关血凝指标、术后早期活动,适当使用抗凝药物等。
二、导尿造成的并发症1.尿道创伤:处理方法包括及时停止导尿、修复尿道损伤、给予抗感染治疗等。
预防规范包括术前进行尿道相关器械的消毒,操作时应注意轻柔,避免过度牵拉。
2.尿路感染:处理方法包括及时更换导尿管、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加强个人卫生等。
预防规范包括术前进行尿培养和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严格手卫生和导尿器材消毒操作规范。
三、压疮的处理及预防1.压疮处理:对于已经形成的压疮,首先应停止进一步的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给予合适的敷料进行伤口的覆盖。
对于严重的压疮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2.压疮预防:预防方法包括定期翻身,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尽量减少长时间的压力,选择合适的床垫和座垫,合理饮食,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等。
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注意减少皮肤摩擦,避免扯动皮肤,选择合适的床位或座位等。
四、气管插管的并发症1.插管困难:处理方法包括适当调整插管姿势,使用插管辅助器械等。
预防规范包括术前评估和准备,根据情况合理选择插管的大小和类型,避免过度推动插管等。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进行的常见操作,如静脉输液、留置导尿管等。
这些操作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为了保护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并遵循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的规范。
下面是一些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静脉输液1.感染预防:-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保持操作区域洁净。
-消毒皮肤,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避免多次穿刺。
-定期更换输液系统,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输液管。
2.过量输液预防:-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病情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输液速度和总量。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检查尿量、血压等指标,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3.局部压痛、渗血预防:-注意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避免肌肉和神经的损伤。
-注射针头插入皮肤后,缓慢推进,避免快速穿刺。
-穿刺后,及时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如有渗血,可用纱布进行轻压。
二、留置导尿管1.尿路感染预防:-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保持操作区域洁净。
-导尿管插入前,消毒尿道口,避免细菌污染。
-导尿管插入后,固定好导尿管,避免滑动和刺激尿道。
2.滞留尿预防:-导尿管插入后,合理固定,并保持导尿管通畅。
-观察尿量,定期检查导尿管有无堵塞,及时处理。
3.尿失禁、溢尿预防:-导尿管插入后,及时排空袋中的尿液,避免尿液积聚。
-导尿管使用期间,避免尿袋被拉扯或压迫。
三、疼痛治疗1.定位准确:-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位,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在注射前,确定注射部位无明显炎症、皮肤损伤等。
2.注射技巧:-使用干净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细菌感染。
-缓慢注射,避免药物过快进入组织。
3.注意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心率等,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四、造口护理1.感染预防:-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包括使用干净的手套、无菌棉签等。
-定期更换造口袋和造口垫,保持干燥清洁。
2.皮肤刺激预防:-使用适合患者肤质的胶布或固定带,避免过紧或过松。
3.造口周围皮肤保护:-使用皮肤保护剂,如润肤露,定期清洗周围皮肤。
v1.0 可编辑可修改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宿迁市第三医院护理部二〇一五年九月一日制订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目录第一章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9)1、疼痛2、局部组织反应3、注射失败4、过敏性休克5、其他并发症二、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12)1、出血2、硬结形成3、低血糖反应4、其他并发症三、肌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14)1、疼痛2、神经性损伤3、局部或全身感染4、其他并发症四、静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16)1、药物外渗性损伤2、血肿3、静脉炎4、其他并发症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一、周围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 (19)1、发热反应2、急性肺水肿3、静脉炎4、空气栓塞5、疼痛6、导管堵塞二、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24)1、误入动脉2、静脉穿刺失败3、其他并发症三、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 (26)1、静脉炎2、导管堵塞3、液体渗漏4、皮下血肿5、其他并发症第三章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29)二、过敏反应 (30)三、溶血反应 (31)四、循环负荷过重(急性左心衰) (32)第四章抽血法操作并发症一、动脉穿刺抽血操作并发症 (33)1、皮下血肿2、穿刺口大出血3、穿刺困难二、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36)1、皮下出血2、晕针或晕血第五章口腔护理法操作并发症一、口腔黏膜损伤 (38)二、窒息 (38)三、口腔及牙龈出血 (39)四、恶心、呕吐 (40)第六章鼻饲法操作并发症一、鼻胃管鼻饲法操作并发症 (40)1、腹泻2、胃食管反流、误吸3、便秘4、鼻、咽、食管黏膜损伤和出血5、胃潴留6、血糖紊乱7、水、电解质紊乱二、留置胃管鼻饲法操作并发症 (45)1、声音嘶哑2、呃逆3、咽、食管粘膜损伤和出血三、完全胃肠外营养操作并发症 (46)1、糖代谢紊乱2、代谢性酸中毒3、电解质紊乱四、胃肠减压术操作并发症 (50)1、引流不畅2、声音嘶哑3、吸入性肺炎4、低钾血症五、造瘘口管饲法操作并发症 (54)1、感染2、造瘘管堵塞3、腹泻4、便秘5、水、电解质紊乱6、食物反流第七章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一、无效吸氧 (59)二、氧中毒 (60)三、气道黏膜干燥 (61)四、二氧化碳麻醉 (61)五、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62)六、吸收性肺不张 (63)七、肺组织损伤 (63)八、其他并发症 (63)第八章雾化吸入法操作并发症一、感染 (64)二、呼吸困难 (64)三、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65)第九章备皮法操作并发症一、皮肤损伤 (66)第十章冷敷法与热敷法操作法并发症一、冷敷法操作并发症 (67)1、局部冻伤2、全身反应二、热敷法操作并发症 (68)1、烫伤第十一章导尿术操作并发症一、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 (69)1、感染2、血尿3、膀胱感染4、膀胱痉挛二、导尿管留置法操作并发症 (71)1、尿路感染2、尿潴留3、引流不畅三、导尿术操作并发症 (74)1、尿道粘膜损伤2、尿路感染3、尿道出血4、误入阴道第十二章洗胃法操作并发症一、急性胃扩张 (77)二、上消化道出血 (78)三、窒息 (79)四、咽喉、食管黏膜损伤、水肿 (79)五、吸入性肺炎 (80)六、虚脱及寒冷反应 (80)七、胃穿孔 (81)第十三章灌肠法操作并发症一、肠道粘膜损伤 (82)二、肠出血、肠破裂 (82)三、虚弱 (83)第十四章吸痰法操作并发症一、低氧血症 (83)二、呼吸道黏膜损伤 (84)三、心律失常 (86)第十五章心脏胸外按压操作并发症一、肋骨骨折 (87)二、损伤性血、气胸 (89)第十六章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管术后护理操作并发症一、气管插管术后护理操作并发症 (90)1、声门损伤2、气管插管脱出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操作并发症 (93)1、气管内套管阻塞2、气管套管脱出或旋转第十七章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一、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95)二、肺不张 (98)三、呼吸道堵塞 (99)四、呼吸道堵塞 (100)五、呼吸机依赖 (100)六、腹胀 (101)第十八章置管术操作并发症一、三腔二囊管操作并发症 (102)1、食道黏膜损伤2、呼吸困难或窒息3、拔管后再出血二、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 (105)1、血肿2、导管感染第十九章血液净化中心并发症处理流程一、热源反应 (107)二、空气栓塞 (107)三、溶血 (108)四、透析器破膜 (108)五、体外循环管路或透析器凝血 (108)六、低血压 (109)七、失衡综合征 (110)八、透析器反应 (110)九、肌肉痉挛 (110)十、高血压 (111)十一、心律失常 (111)十二、心力衰竭 (111)十三、头痛 (112)十四、恶心和呕吐 (112)十五、胸痛和背痛 (112)十六、皮肤瘙痒 (113)第二十章光照疗法操作并发症一、发热 (113)二、腹泻 (114)三、皮疹 (115)四、青铜症 (115)五、呕吐 (116)六、皮肤破损 (116)第二十一章换血疗法操作并发症一、感染 (117)二、溶血反应 (118)三、心力衰竭 (119)四、空气栓塞 (120)第一章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疼痛1.原因(1)病人精神紧张、恐惧。
(2)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疼痛。
(3)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特征的痛觉。
(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鲐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
(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
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
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3.预防及处理(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
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在皮内注射部位的上方,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按压(儿童病人请其家属按上述方法配合),按皮内注射法持针刺入皮内,待药液注入,至局部直径约O.5cm的皮丘形成,拔出针头后,方将按压之手松开,能有效减轻皮内注射疼痛。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如选取前臂掌侧中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更具有敏感性。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通常是O.1ml)。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给予止痛剂对症处理;发生晕针或虚脱者,按晕针或虚脱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1.原因(1)药物本身对机体的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如疫苗注射)。
(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药量过大。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已污染的注射器、针头。
(4)皮内注射后,病人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局部发生变态反应。
2.临床表现注射部位有红肿、疼痛、瘙痒、水疱、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
3.预防及处理(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或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局部皮肤瘙痒者,嘱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三】注射失败1.原因(1)患者躁动、不合作,多见于婴幼儿、精神异常、无法正常沟通者。
(2)注射部位无法充分暴露。
(3)操作欠熟练:如进针角度过深或过浅;针头与乳头连接欠紧密导致推药时药液外漏;进针用力过猛,针头贯穿皮肤。
(4)注射药物剂量欠准确,如药液推注量过多或不足。
2.临床表现无皮丘或皮丘过大、过小,药液外漏,针口有出血现象。
或皮肤上有二个针口。
3.预防及处理(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
(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充分约束和固定。
(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
(4)提高注射操作技能,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
(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四】过敏性休克1.原因(1)注射前未询问病人的药物过敏史。
(2)病人对注射的药物发生速发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2.临床表现由于喉头水肿和肺水肿,可引起胸闷、气急、呼吸困难。
因周围血管扩张而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口唇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
因脑组织缺氧,可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皮肤过敏症状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
3.预防及处理(1)皮内注射前必须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如有过敏史者则停止该项试验。
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2)在皮试观察期间,嘱病人不可随意离开。
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异常不适反应,正确判断皮试结果,结果为阳性者不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除外,可采用脱敏注射)。
(3)注射盘内备有O.1%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洛贝林注射液等急救药品,另备氧气、吸痰机等。
(4)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组织抢救。
1)立即停药,协助病人平卧。
2)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
症状如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肾上腺素O.5ml,直至脱离危险期。
3)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
呼吸受抑制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
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喉头水肿引起窒息时,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
4)按医嘱将地塞米松5~10mg或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 mg或苯海拉明40mg。
5)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
如血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如为链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可同时应用钙剂,以10%葡萄糖酸钙或稀释1倍的5%氯化钙溶液静脉推注,使链霉素与钙离子结合,从而减轻或消除链霉素的毒性症状。
6)若心跳骤停,则立即进行复苏抢救。
如施行体外心脏按压、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等。
7)密切观察病情,记录病人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和尿量等变化;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的效果,为进一步处理提供依据。
【五】其他并发症1、虚脱(详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P10)2、疾病传播(详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P12)二、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出血1.原因(1)注射时针头刺破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