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要点探析

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要点探析

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要点探析
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要点探析

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要点探析

摘要:在改扩建公路设计中,路线设计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路线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改扩建公路的桥隧、人工构造物、路基、路面等的设计,因此路线设计是改扩建公路设计中的核心。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的要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改扩建;路线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公路路线设计是公路建设之本,公路建成后,对公路沿线今后的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自然景观、环境协调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公路路线的设计是否合理将对该区域以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而对于改扩建公路,路线设计是在原有公路基础上进行的,在设计中既不能完全脱离原有公路,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原有公路,仅仅是完成对原有公路的拓宽设计,而是认真调查,结合实际,制定出经济、合理的路线设计方案。

一、公路线形设计

改建公路选线时应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行车安全、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和施工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择一个最佳的路线通过方案。改建路线的选线还应与城镇规划相协调,在能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6 d20一2006)(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下,尽量不拆迁房屋等建筑物。改扩建公路由于原有公路经过一定年份的使用,路线

探讨改扩建公路路线的设计要点

探讨改扩建公路路线的设计要点 发表时间:2019-11-15T10:27:16.18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作者:赵安 [导读] 如今,越来越多的公路面临改扩建,而改扩建中的路线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扩建后的使用效果。 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公路面临改扩建,而改扩建中的路线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扩建后的使用效果,因此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结合以往经验,积极总结在路线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从而保证设计质量。基于此,以下对改扩建公路路线的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改扩建;路线设计;设计要点 引言 随着我国大力投资建设公路交通设施,贯穿城乡的公路网已经基本形成,然而,一些早期的公路项目却逐步落后于社会发展,甚至难以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所以,针对旧公路进行恰当的改扩建必不可少。旧公路的改扩建与新建公路存在较大不同,旧公路已经被限定在特定的地质水文条件下,原有的路线走向、主要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等均会对改扩建造成影响。 1改扩建公路设计的具体原则 改扩建公路时,总体方案有许多不同形式,例如双侧拼接和分离、单侧拼接和分离,以及混合加宽。不同的方式适合应用在不同的区域,例如,双侧拼接+局部分离方式通常适合应用到平面山区区域;单侧加宽则适合应用在山岭重丘地区的公路。对公路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且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最大限度对既有公路进行应用原则,并且要对各项技术指标内容进行综合考虑与分析,确保公路路线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改善交通环境。改扩建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期间,要将安全性予以高度重视,针对安全性问题进行科学评价,针对潜在的隐患和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且要针对解决措施进行探讨,确保交通的安全性。针对原有公路中绕行距离长、发展冲突大、影响因素多的各项路段,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新路线,从而提高公路线路的合理性,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2原公路路线存在问题分析 2.1街道间隔较短 现代城市经济与功能体系的不断完善受传统地方规划影响,通常在公路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到城市如今的发展现状,因此就极易造成城市内街道间隔较短,极易出现车流汇聚或堵塞的状况,自然难以满足大车流通行的需要,同时也为后续城市经济体系的持续构建造成了阻碍。因此,根据地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改扩建设计过程中,必须根据城市分区与交通需求对道路通行状况进行重新规划,确保将改扩建工程经济成本消耗降到最低,且满足车辆通行安全性的要求,才能为后续城市经济交流平台的构建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2.2桥梁质量存在问题 桥梁是现代道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枢纽,对于引导车流、分散车流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与旧公路类似,早期的桥梁结构与工程品质并不能有效满足现代社会的交通需求,甚至因为长期的超负荷运营而产生裂缝、坍塌等问题。若重新进行翻修或搭建支架,一方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2.3路基病害较多 原有城市公路体系构建寿命较长,在水土环境变动等多方面影响下,路基已经难以满足大荷载运输的需求,甚至部分地区地下环境已经出现空洞与岛状冻土等情况,如果无法及时解决以上问题,就极易对车辆通行造成影响,甚至引发交通用事故。另外,在公路路线设计工作中,设计者必须根据场地状况展开设计,在判断路线设计是否符合城市交通功能需求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借助岩土质量的等报告分析可能对道路整体性与质量性造成的影响,以便为后续改扩建工程的开展提供数据保障。 3改扩建公路路线的设计要点 3.1线形设计调研 线形设计是整个旧公路改扩建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证交通运输安全的关键要素。设计人员在制定改扩建旧公路路线方案之前,必须对其建设基本情况、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准确识别出旧公路在长期运营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病害、交通问题以及其他不利因素。针对安全事故频发、交通易堵塞路段和车辆通行风险较多的路段,设计人员应加强现场勘查,综合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改扩建旧公路的路线设计也应提前将上述原因纳入考虑范围,积极采取各种解决方法,若无法从根本上予以妥善处理,也要尽量规避。全面而系统的线形设计调研是改扩建旧公路路线设计的基础,也是其首要步骤。 3.2确定科学设计路线规划方案 改扩建公路线路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于设计方案以及最终线路的确定应当在大量实地考察和对各项数据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各项因素进行综合,从而得到一个最佳的设计方案。改扩建公路线路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各方的需求,不仅要改善交通现况,而且要确保交通本身的安全性,同时要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气候,以及当地居民和政府的实际需求,综合各项因素,最终确定改扩建方案。 3.3纵面线形拟合设计 竖曲线中的坡度、坡长以及行车视距等因素均对于车辆安全通行具有重要影响。与平面线形不同,在竖曲线上通行的车辆主要表现于平动和法向转动。通常情况下,车辆经过纵向坡道时会在力的作用下逐渐增加速度,这也是引发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对此,设计人员应选择纵面拟合法。第一,把旧公路两侧存在的各种构造物作为路线设计的基本参考点,同时,使用分段拟合与分幅拟合两种设计方法。第二,根据旧公路的地理情况,以宁填勿挖为基本准则,将公路路线的纵向线性设计得较为平缓。第三,公路交通管理局为保证行车安全,往往会设置可通行车辆的最高高度,出于符合限高要求与构造物制约的考虑,公路的竖曲线必须保有3s及以上的路程。 3.4改扩建公路横断面设计分析 改扩建公路横断面设计应根据其使用要求和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水文和材料情况等)结合施工方案进行设计,应既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合理。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拦截,并结合路基排水和附近农田灌溉综合考虑,做好排水设计,使之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在横断面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原有公路两侧现状,确定采用单侧加宽还是双侧加宽。一般来讲路面单侧加宽较好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只对原有公路的一侧进行开挖或填筑路基。但如果老路两侧都有林带或者不便于拆迁的电

公路总体布局—路线设计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 公路总体布局——路线设计 1、公路路线与地形类别 公路路线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平原区路线、丘陵区路线和山岭区路线,其特点如下: 1) 平原地路线 因平原区的地面高差变化微小,其平面线形可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尽量避免采用长直线或小偏角,但不应为避免长直线而随意转弯,在避让局部障碍物时要注意线形的连续、舒顺。 纵面线形应结合桥涵、通道、交*等构造物的布局,合理确定路基设计高度,纵坡不应频繁起伏,也不宜过于平缓。 2)丘陵区路线 选线活动余地较大,应综合考虑平、纵、横三者的关系,恰当地掌握标准,提高线形质量。设计中应注意: (1)路线应随地形的变化布设,在确定路线平、纵面线位的同时,应注意横向填挖的平衡。横坡较缓的地段,可采用半填半挖或填多于挖的路基;横坡较陡的地段,可采用全挖或挖多于填的路基。同时还应注意纵向土、石方平衡,以减少废方和借方。 (2)平、纵、横三个面应综合设计,不应只顾纵坡平缓,而使路线弯曲,平面标准过低;或者只顾平面直捷、纵坡平缓,而造成高填深挖,工程过大;或者只顾工程经济,过分迁就地形,而使平、纵面过多地采用极限或接近极限的指标。 (3)冲沟比较发育的地段,汽车专用公路和二级公路可考虑采用高路堤或高架桥的直穿方案;三、四级公路则宜采用绕越方案。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 丘陵地形包括微丘和重丘,它们介于平原和山岭间,其特点是宽脊低岭,山形或聚或散,迂回曲折,地面起伏多变,相对高差较大。根据地形起伏大小丘陵地区路线分为:微丘区路线和重丘区路线。 微丘区路线的平面线形应充分利用地形处理好平、纵线形的组合,不应迁就微小地形,造成线形曲折,也不宜采用长直线,造成纵面线形起伏。 重丘区的路线选线活动余地较大。 3)山岭区路线 山岭地区山水相隔,山峦重叠,山高坡陡,谷深流急,地形曲折复杂,但山脉水系清晰。山岭地区路线一般以顺山沿河布设,必要时横越山岭。按路线通过部位的地形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种线形。 (1)沿河(溪)线:沿河(溪)线是沿河谷两岸布线,设计中应处理好河岸选择、线位高低和跨河地点三者间的关系。 (2)越岭路线:主要指翻越岭顶的线形,在设计时,应结合水文地质情况处理好垭口选择,过岭标高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线方案三者间的关系。越岭路线的纵坡应力求均匀,平均纵坡及纵坡长度应严格遵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一般不应设置反坡。 (3)山脊路线:当路线走向与分水岭方向一致,且分水岭平面不迂回曲折,各垭口间的高差也不过分悬殊时,可采用山脊线。选线时应处理好控制垭口、侧坡选择以及控制垭口间的平均坡度三者的关系。 2、公路路线总体设计要点 路线基本走向应根据指定的路线走向(路线起、终点和中间主要控制点)和公路等级,及其在公路网中的作用,结合铁路、航运、空运、管道的布局和城镇、工矿企业、资源状况以及水文气象、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由面到带,从所有

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的几点体会

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的几点体会 摘要:通过扩宽升级改造旧路是提高区域之间通道通行能力的经济、快速、合理和有效方法。通常改造后道路平面基本沿着旧路走向,横断面由道路性质和通行能力要求而定,而纵断面具有较大的优化设计空间,但目前国内对改扩建项目并没有专门的规范供设计者参考。该文结合若干道路大修工程经验,谈谈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的平、纵、横断面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由于道路交通量增长、旧路面老化、高度城市化难于选择新线路方案等诸多原因,利用道路改扩建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已成为区域道路网络升级的重要方式。然而,改扩建道路与新建道路存在诸多差异,依据工程实践经验和技术理论,本文将对道路改扩建工程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路面结构之设计要点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平面线形设计 在旧路调查及相关资料基础上,改扩建时需兼顾工程经济和道路运营安全,灵活运用技术标准,尽量充分利用旧路。 旧路改扩建利用段落应遵循“单侧拼接(拓宽)为主,局部分离为辅”的原则。对于线形抬高段落,可采取完全拟合利用旧路平面线形,采用单侧拼接(拓宽)方式;对于平曲线半径过小,曲线间直线长度过短或者线形组合不良的段落,可进行线形优化调整,并针对旧路的不同现状,采取不同的平面线形调整方案。 1 消除老路几何线形的安全隐患 对于旧路交通事故多发地段,应研究分析其原因从而在改扩建中完全消除这些隐患。 (1)例如旧路为二级公路,其平面线形某处存在半径为R=1050m、R=250m 右偏同向平曲线,中间夹直线长190 m。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以下简称《路规》),此段同向平曲线夹直线最小长度不能满足6 (设计车速80 km /h,应为480m) 要求,故视线诱导不好,视距不良,同时半径R=250m路段内经常发生交通事故。根据《路规》及运行速度理念,把该路段线形改造为11 50、450m 的卵形曲线,经路线透视图及视距检验,视线诱导良好,并满足视距要求。线形改造详见图1、2。 图1 旧路原有线形(右偏同图2 旧路改建后线形(卵形曲线)(单位:m)

道路路线设计

浅谈道路路线设计 一、摘要 从狭义上来说,道路运输是指汽车在道路上有目的地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车是必不可少的,道路在该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由于道路运输的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机动灵活、运输方便、适应性强、商品流通周期短、资金周转快,可实现“户到户”的直达运输,运输损耗少的特点,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出现,运输速度显著提高、运输量增大,道路运输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将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道路运输的发展先于世界各国。然而在当今社会,我国的公路运输体系远远落后发达国家,并且还存在着以下几大问题: 1、数量少(公路通车总里程少、公路密度偏低)。 2、公路网等级低、高等级公路少、路面质量差、标准低。 3、东西部差距较大,平原区与山区差别大。 4、通行能力低(通行能力大、运营效益高的公路主骨架未形成)。 5、服务水平低(公路运输服务不满足要求)。 二、关键词 原则、要求、结构组成、设计 三、正文 (一)线形设计原则 公路的线形设计本着“安全、先进、经济、环保、美观”的总体设计思想,路线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 1、灵活应用曲线为主的平面线形以适应地形,减少对自然破坏,提倡环保设计。 2、重视平面、纵面与地形横断面的结合,部分困难路段可采用分离式路基。 3、本着“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少拆房屋、方便群众、保护环境、保护古迹”的原则,尽量减少对社会人文环境的破坏。 4、结合沿线城镇发展规划,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合理确定路线走向。既要适当选用较高技术标准,也要合理控制投资。 5、行驶力学上的要求是基本的,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对高速路应尽量满足。 (二)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 1、应根据公路等级及其使用任务和功能,合理利用地形,正确使用标准,确保线形的均衡。 2、路线设计中对公路的平、纵、横3方面应综合设计。 3、路线设计应保持线形的连续性。 4、线形设计应与当地的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5、路线设计应避免穿过地质不良地区。 6、干线公路应避免穿过城镇,应遵循便民而不扰民的原则。

公路工程路线设计要点及思路分析余贤元

公路工程路线设计要点及思路分析余贤元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路建设工程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 而人们对于公路建设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了设计人员能够在路线 设计时不仅能够考虑到公路路线的便捷性与实用性,还要考虑到其安全性和协调性。在本文之中,首先对公路路线设计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 了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公路选线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对我国公路路线设计的从业人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线设计;要点;思路 引言: 公路建设往往与生态环境、地区经济发展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而公路路线 设计则是公路建设的核心所在,与公路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也就要求了公路设计人员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时能够对路况信息和施工建设地 点的实际情况加以科学调研,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优化,提升公路路线的设计 质量。 一、公路路线设计之中的问题 (一)不良路段路基稳定性问题 在公路路线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要能够对不良路段的设计要点加以把握, 从而使路基的稳定性得到全面提升。一般来说,不良路段的路面结构层厚度较低,而一般公路路段的填方高度不足,导致路面的基层往往会长期处在湿度过高的状 态之下,导致公路建设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不良路 段公路设计时,必须遵循我国当前相应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提升路 基填土的高度,并对不良路段的纵坡加以调整,使路基的标高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从而使过田路段的高度能够比原始地面要高。在抬高路面之后,还要选用强度和 力学性能符合公路通行需求的填料来提升不良路段路基的稳定性,使公路工程的 使用寿命得到全面的提升[1]。 (二)旧路改建中的边坡塌方问题 对于公路建设而言,旧路改建工程有着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注意到多种问题。而对于公路旧路改建之中,最容易遇到的就是边坡塌方问题,有些公路工程的旧 路改建往往会出现旧路降坡过多的情况,而在施工之中,往往会因为多种因素导 致较大裂缝以及下滑塌方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起交通中断等多种问题。这也就 要求了公路路线的设计人员能够对旧路改建中的边坡塌方问题加以足够的重视, 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使路基标高与原旧路面保持一致,使边坡稳 定性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如果公路路段邻近悬崖或者滑动的高边坡,那么应该在 设计之中采用最大纵坡的设计形式,以不降低原设计标准为基本要求,将坡脚设 计改为抬坡脚不降坡顶设计,并在平面上对平曲线半径加以合理调整,进而使大 规模滑坡现象得到避免,降低开挖土方的数量,提升了工程的总体进度。 (三)公路与村庄交叉路段的设计 对于公路路线设计而言,道路交叉设计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道路交叉 口设计必须根据沿线不同等级的公路交叉情况进行设计,并要能够使车流量满足 从村庄的支路到次道再到主道的基本原则。在设计过程之中,应该根据村庄路口 的高程来控制公路的高程,防止出现村道路纵坡增大的情况[2]。 二、公路路线设计的要点 (一)安全性原则

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的几点建议

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的几点建议 摘要:当前很多道路已经远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为了确保社会经济可持 续稳定发展,确保道路的通畅,需要对道路改扩建工程高度重视。对于道路改扩 建工程而言,除了能显著地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还可以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交 通运输严重拥堵的现象。道路改扩建工作,与道路的重建相比较,明显降低投资,提高了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扩建道路;路线设计;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道路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社会经济飞 速发展的需要,除新建公路之外,对原有的旧的道路的改建和扩建也已经迫在眉睫。通过改扩建旧的道路,可以利用较少的资金投入,发挥出较大的效果,使原 来旧的道路通过改扩建,改善交通状况,减少交通拥堵,满足日益发展的道路交 通的需要。 一、改扩建道路设计的特点和要求分析 基于改扩建道路系统的特殊性,在整体优化分析过程中,必须按照固定的操 作形式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下面将对改扩建道路设计的特 点和要求进行分析。 1.改扩建道路设计特点。(1)平面设计特点。道路在具体扩建过程中受到多 种因素的制约,容易出现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道路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在具体 设计阶段,需要明确平面设计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相关规范,在对 原有道路进行合理设计的基础上,满足周围环境的基本要求,强化沉降路基的基 本设计形式,保证路基的稳定性。由于要提升扩宽后道路体系的承载力,所以必 须按照固定的原则进行设计,避免出现设计不合理的情况。(2)平整度设计特点。在扩建道路的时候,平面地形的布设是重要影响因素,需要在原有护理基础 上对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不断强化平整度设计形式,避免出现纵断 面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充分考虑到平面地形的设计形式,达到布设合理的目的。 2.改扩建道路设计要求分析。(1)路线走向要求。道路走向是影响改扩建道 路基础建设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干预因素的不良影响,需要在现有发展基础上 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确定路线的基本走向。此外,需要在现有发展体系的基础 上考虑到铁路、航空及管道布局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地形、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要 求对其进行合理优化设计,从而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考察后,最终确定合理的路线方案。路线走向要符合地域性设计形式,结合地区发展形势,确定道路的基本走向。道路走向设计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 因素,在整体设计阶段要考虑到干预因素的影响,最终确定合理的设计形式。(2)路线设计要求。基于改扩建应用形式的影响,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必须明 确其设计要求,从路线实际设计形式入手,合理应用设计指标和设计形式,以达 到理想的设计效果。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设计出合理、有效的界面,就要按照 固定的设计原则,详细分析具体设计点,以满足道路设计需求。路面设计要遵守“质量第一”的原则,道路扩建本身比较复杂,必须按照固定的设计原则进行,尽 量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起到强化管理职能、优化设计体系的作用。 二、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的几点措施 对于设计改扩建道路路线而言,其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每一种要素对 设计产生的影响,其中包含工程造价的高低、施工的难易程度、周边地质的状况、原有路线的走向以及原有道路的使用状况等等,所以,在改扩建道路路线设计的

公路路线设计要点

公路路线设计的要点探析 摘要:公路路线线形是公路的骨架,路线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 着整个公路路基、桥涵、交叉、沿线设施等构造物的规模和投资,同时,对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经济和车辆的通行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路线设计是公路交通安全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要点,重要性,解决措施 abstract: highway route is the frame of highway alignment, route design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whole highway roadbed, bridges, cross, along the scale and athletic facilities invest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vehicle driving safety comfortable, economic and vehicle capacity has played a decisive role, good route design is the basic guarantee of highway traffic safety. keywords: highway route, design points, importance, solu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公路路线设计是公路建设之本,公路建成后,公路线形将是长 期存在的,对公路沿线今后的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自然景观、环境协调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公路路线的设计是否合理将对该区域以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1 公路路线设计的重要性

公路路线选线原则及设计要点分析

公路路线选线原则及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公路建设越来 越多。公路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公路选线和设计工 作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论文主要对公路选线 及设计工作的原则、加强公路路线设计的意义、公路路线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路路线;选线原则;设计要点 引言 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公路作为人类社会中的 重要构成部分,其建设也经历了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从最初的确定路线方案再 勘察工程地质情况的“选线地质原则”,到如今充分考虑环境敏感点、环境保护要 求确定路线走向,再勘察走廊详细的地质情况对路线进行调整的“环境选线原则”。环境选线原则的普及,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在思维层面上的“大跃进”,前人在具 体的研究上取得了大量的工作成果,但是当前我国各地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在工作 前期对环境保护因素的考虑上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对环境选线原则下 的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1高速公路的环境选线原则 环境选线原则是高速公路在设计线路时依托的准则规范,近年来国家越来越 强调交通建设一定要以环境选线作为重点。环境选线是指高速公路在设计基本走 向时把人文环境、地理环境都要包含在内进行考虑,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 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地研究,在 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环境选线原则要多方面考虑地表 环境,因为地表环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林地、山地、湿地等多种,在高速公 路路线设计时要因地制宜,灵活处理。 2加强公路路线设计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加强公路路线设计的首要意义是有利于 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通过科学合理的选线设计,可以提高公路弯度和坡度的 合理性,进而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视距,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另外,加强公 路路线设计,还可以有效减少车辆行驶的盲区,降低行车的危险系数,保证行车 安全。(2)有利于减少对土地和环境的破坏。加强公路线路设计工作,还有利 于减少对土地和环境的破坏。首先,提高公路线路设计的科学性,可以有效避免 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对周围景区的影响;其次,提高公路线路设计的合 理性,还可以有效避免对土地的破坏,进而缓解我国的环境现状。 3环境选线要素 (1)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原有的地形地貌,尽可能顺应原有地形变化建设,保 证公路路线贴近于自然条件,以此来减少工程中的挖方、填方,保证公路能够融 入地形中;(2)在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前,要加强地质勘查工作,考虑地质问题 是否会导致原有的生态环境被破坏。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重点、难点是在查明拟 建地不良地质条件的情况下,实现环保选线理念的体现,需通过高精度的勘察方法,合理地对线路进行调整,规避可能会发生的恶性事件;(3)要充分考虑到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根据行业相关要求、地方规范、国家规 范合理进行避让,或者在关键位置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4)避免过多占 用水田、耕地、天然林、经济林地等,我国人均耕地少、天然林保有量少,此类 资源应该尽量避免占用;(5)尽量规避居住地,减少交通带来的大气污染、噪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试卷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试卷 【171781】的答卷 【试卷总题量: 9,总分: 100.00分】用户得分:40.0分, 大中小| 打印| 关闭| 用时711秒,未通过字体: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设计速度60km/h公路,一般情况可采用的最大纵坡坡度为: A.4.5% B.5.0% C.5.5% D.6.0%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2.公路服务水平分为: A.3级 B.4级 C.5级 D.6级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3.设计速度100km/h时的停车视距要求为: A.210m B.180m C.160m

D.110m 用户答案:[C] 得分:10.00 4.承担主要干线功能的公路,应选用: A.高速公路 B.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 C.一级公路 D.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道题】 1.以下属于公路沿线设施的有: A.收费站 B.服务区 C.避险车道 D.降温池 E.客运汽车停靠站 用户答案:[ABC] 得分: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4道题】 1.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上可设置收费站。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10.00 2.公路与铁路交叉时,新建项目应首选铁路上跨的方式。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10.00 3.各等级公路的几何设计,应主要满足所有设计车型的通行条件。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10.00 4.采用运行速度检验时,相邻路段运行速度之差应小于20km/h。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0.00 【171781】的答卷 【试卷总题量: 9,总分: 100.00分】用户得分:60.0分, 大中小| 打印| 关闭| 用时814秒,通过字体: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设计速度60km/h公路,一般情况可采用的最大纵坡坡度为: A.4.5%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要点解析

市政道路路线线形设计要点解析 发表时间:2019-09-11T11:59:01.1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郭景昆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市政道路的施工建设已经不断攀升至了新的高度。 惠州市道路桥梁勘察设计院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市政道路的施工建设已经不断攀升至了新的高度。在市政道路路线的设计规划中,一定要综合各个道路所在区域的实际地域情况和地形地貌来进行考虑和设计,从而确立道路路线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本文主要探讨了有关市政道路路线的相关设计原理,并说明了相关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线设计;设计原则 引言 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之中如果出现任何的问题,不仅能使得通车的舒适性能下降,还会使得驾车人员甚至乘车人员形成视觉上的干扰,导致了通车的安全性也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出现重大交通事故。不过,就目前来说的现实情况依然是很多相关的设计人员并没有对其产生重视,没有认识到其的重要意义,所以在设计时只考虑到了道路的通行速度,而没有顾及到驾车者的视觉要素,甚至最重要的地形地貌因素也并未考虑在其中对于市政道路来说,它的主要设计重点就是线形设计,一个正确的设计可以保证驾车者和乘车者的良好视觉感受,而且还可以确保市政道路的不断畅通,避免出现过多的交通问题。 一、市政道路的线形设计主要组成 设计人员在开展线形设计的相关工作时,一定要把各种因素考虑进去,把如市政道路的途径上的某些桥梁和建筑个体与其他潜在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进去。在考虑这些因素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到红线规划,具体来说,一般的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切实依据现状来开展规范设计,这是设计工作的基本内容。除此之外,要深入的实时实地的侦查勘探相关的科研内容,确立制定合理的策略,把对市政道路有所干扰或者遮挡的建筑进行合理的改造或者不断调整设计的线形来减少干扰物对道路造成的影响。其次,为了保证某个城市具有良好的美学性色彩,设计者就应该在设计市政道路上考虑到线形内容。具体分析,就是要认真的、全面的分析相关地形和排水等要素,保证线形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体现出自然的魅力所在。作为一个城市的最有意义的关键性建设,市政项目的整体美感就决定了这个城市的整体面貌的好坏。所以在不断地设计完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其的美观程度。 二、线性设计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中,就宏观层面来看,市政道路的设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任何问题的存在,相反,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些看到一些不利的因素影响到了市政道路的设计与应用。 (一)设计过于单调问题 我国市政道路的设计问题一直都是过于单调,许多元素无法真正的融合。现如今,开展道路设计的线形设计的主要依据仍然是车速,这样会出现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首先,无法确保线形得到高度一致;其次,取法保证我们需要的设计要素都能融合起来,另外还有预估的车速往往与现实行驶时的车速相同,存在着很大的距离。综上所述,设计者一般都无法确保干扰线形的建筑和自然环境与线形设计之间的协调,此时就会是线形设计出现间断,无形之中就会造成驾车者和乘车者的心理受到压迫,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以致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总体面貌。 (二)设计过于墨守成规 我国市政道路的设计者都是固守规定,无法正确使用制定的规范的。由于我国国家的土地面积十分广阔,每个地区、每个区域都会有其不同的地形地貌,所以其相关的要素也并不完全相同,虽然说我国目前的设标准基本相同,但是在具体执行的时候也要根据其所在区域的特点而具体设定,不能盲目的死守一个规则。当前的真实情况就是我国很多市政道路的设计者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上述问题的出现,在开展设计工作时,一味地墨守成规,盲目顺从规则规定,虽然说这一举动符合要求法规法则,但是并不合理。 (三)线形设计的设计与安全不具有同步性 现如今,我国的相关技术人员在设计线形线路时,根本无法确保线形设计环节和安全的研究保持一致状态,大多数的应对之策是采取事后补救的处理方式,预防开展工作的不合理进行。在目前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不断与线形设计保持连续、不间断,很多指标的参数基本都是明确的,设计者要求在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而对于上述可选择的一些标准,例如舒适性和安全性等,在具体的设计操作中就应该灵活多变。但是,有些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之中,为了突出美观却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导致交通事故的不断出现。 三、线形设计的有关问题及解决策略 我国市政道路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安全措施的相关分析。因为安全是所有工程的最基本考虑因素,没有任何一个道路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是不考虑安全的。设计者必须及时考虑到驾车者的安全,更应该考虑到施工者在进行道路施工时的安全。所以在设计线路的过程中,设计者的图纸必须还应该备注工人的施工方式。进行直线设计时一定要考虑直线的具体长度,通过进行有效的道路安全设计帮助驾车者进行有效、安全的行驶时视线的调整,提升驾驶员在行驶道路中的安全。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的根据设计的标准要求和一些技术规范准则上进行相关选择,确保道路行驶时,相邻车辆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进行调整。此外,在设计者不断地设计过程中,不能使线形偏角过小或者发生改变,因为如此一来就会使得驾车人产生视觉上的疲劳,即疲劳驾驶的产生,进而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出现交通事故。在我们不断的开展有关市政道路的相关设计工作时,一定要把长度问题考虑在内,如果一段直线的长度过长的话,也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等情况,导致驾车人的警惕性逐渐下降。为此,我们能在不断开展设计工作时,一定要灵活的开展。在市政道路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进行多方面考虑,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纵断面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相关的技术要求去合理的挑选竖曲线和纵向的相关坡度。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两点的重要性,更是因为其是设计的主要基础。这样才能确保相邻车辆的驾车者的视力距离可以随意调整,进一步保证了驾车者以及乘车者的人生安全。在进行竖线的相关设计时,一定不能使竖曲线持续存在。而且,在进行设计横断面的有关工作时,一定要保证其道路的宽度和排水系统的设置是否合理,只有经过这几步之后才能保证通行的安全性。 结束语 在不断发展的今天,道路工程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为了不断推出精品项目,确保城市拥有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一定要认真开展线形设计工作。具体来看,就是在要进行市政线路的设计时,认真执行相关规定,合理使用技术,确保驾车者和乘车者的舒适安

路线总体设计图及公路用地图绘制

第九章路线总体设计图及公路用地图绘制 9.1路线总体设计图绘制 菜单:绘图——绘制总体布置图 命令:ZTT 总体设计图功能用于分侧别、分段落地绘制路线总体布置图,包括绘制路基边线、示坡线、坡口坡脚线以及边沟排水沟外边缘线等。自纬地系统V4.6版起已能够自动分跨径和角度标注桥涵构造物等。对话框参见图9-1所示。 图9-1 绘制总体图时,一般要求用户必须完成横断面设计并输出土方数据文件(程序需从中提取路基填挖方情况以及两侧坡口坡脚到中桩距离等数据)。 首先选择“绘图位置”左侧或右侧,需要时点亮“路基边线绘制”按钮,根据总体图的出图比例指定“示坡线绘制步长”。若需要标注边沟和排水沟的排水方向,可以点亮“标注排水方向”按钮,根据需要指定“箭头长度”。如果项目中已经输入桥梁和隧道的信息,可以选择“扣除桥梁范围图形”和“扣除隧道范围图形”。再输入“路幅宽度变化分段区间”的起始桩号和终止桩号,点按“计算绘图”按钮,开始在当前图形窗口绘图。 注意:绘图过程中所用起讫桩号及路幅变化均使用对话框中的数据,而没有直接使用路幅宽度文件(*.wid)中的数据。而在总体图绘制完成后,用户可使用“构造物标注”命令进行桥涵等构造物的标注。 新版软件中因为已经记录了每一断面的三维数据,所以还可以准确地在总体图中的填挖方边坡线中分层表示护坡道和多级碎落台的信息。 9.2公路用地图绘制 菜单:绘图——绘制公路用地图

命令:ZDT 对话框如图9-2所示。 “公路用地图”功能与“路线总体图”相似,用于分侧别、分段落地绘制公路用地图(占地图),同样需在横断面设计完成并输出了土方数据文件后才可进行。用地图中的路基边线是根据当前项目的路幅宽度文件*.wid进行绘制的。 纬地系统的土方数据文件*.TF中,同时记录了每一横断面设计完成后左右侧坡口、坡脚到中桩的距离和挡土堰外边缘(或排水沟外边缘)到中桩的距离,绘图时系统自动读出以上数据。系统支持“桩号及宽度”、“点位坐标”等多种用地图标注方式,标注内容的“字体高度”也可由用户控制。 纬地系统新版增加了对用地图中标注桩号的自动取舍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来控制图中标注桩号的疏密,减少用户修改工作量。为了保证桩号取舍不影响用地图变化位置桩号的标注,系统通过以下两个给定条件采用智能搜索判断的方式对标注桩号进行取舍: 条件一、标注桩号间距:用户在标注桩号取舍间距的编辑栏输入一个间距值(单位以米计),表示小于该间距值的桩号不在图上标注。但同时需满足条件二的取舍要求。 条件二、桩号取舍可忽略位置宽度最大误差:即图9-3中所示B1宽度,单位以米计,一般可设置1-3米。如果图中任一桩号的B1值在用户设置的最大误差之内,则该桩号按照条件二可不标注(反之则标注该桩号),但系统还要根据条件一设置的桩号间距判断是否标注该桩号。 关于桥梁和隧道范围内用地图的绘制,用户可以定义桥梁隧道范围内用地图的生成方式,桥梁与隧道范围的用地图有三种处理方式可供选择: ①桥梁范围占地宽度=路基宽度+附加用地。用户只需输入左右侧的附加占地宽度就可以。 ②桥梁范围使用横断面占地宽度。用户需注意生成土方文件的桥隧横断面图的正确性。 ③不标绘桥梁范围。用户可以选择不绘制隧道范围的用地图。 输入“绘图区间”的起始桩号和终止桩号,点按“计算绘图”按钮,系统根据以上设置自动在当前图形窗口绘出用地图。

市政道路路线设计的要求及其要点分析

市政道路路线设计的要求及其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21T11:22:28.5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唐晓峰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水平的进步,为了满足出行所需和社会更高的交通要求,必须要对道路实施扩建。反过来,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善也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因此,完善交通运输系统,按需求对道路实施改扩建是十分必要的。 太仓市水利市政设计有限公司苏州市 2154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水平的进步,为了满足出行所需和社会更高的交通要求,必须要对道路实施扩建。反过来,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善也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因此,完善交通运输系统,按需求对道路实施改扩建是十分必要的。市政道路要在尽可能降低成本投入的情况下,在符合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道路进行改造,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道路的基础性功能。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线设计;要求与要点 1.道路建设中路线设计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的设计,在整体的工程项目中,它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市政道路存在的必要性以及运行的安全性、合理性,与此同时,道路设计水平在沿线道路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的发挥中都有着重大影响。在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私人轿车的占有量不断增加,道路行车的速度不断提高,道路路线的设计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满足和应对社会的发展。在道路改扩建工程中,它的设计原则要考虑多方多面的因素,综合顾虑地形、自然条件、投入运行时的经济性和驾驶员、乘客在行驶过程中多种个人需求和舒适感。所以,市政道路建设中的路线设计工作,其重要性无可争议。 2.市政道路路线设计中的基本要求 道路建设中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路线走向的要求,其次是线形设计的要求,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即相互制约又互相联系,相辅相成。 2.1 市政道路路线走向的要求 市政道路路线的走向,需要根据道路等级和制定路线来确定,并充分考虑到地形地质,还要考虑到其在路网中的作用,参考原有道路的车流量和交通状况,并结合铁路、管道等的布局和水文、气象、地形等自然条件以及城镇、企业等状况,制定出所有可能的方案,再从中选出最优的方案进行实施。 2.2 市政道路路线设计的要求 市政道路路线设计应该在符合技术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当地地形地貌,并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结合地形、地质、水文以及其后等自然条件的特点,并充分考虑到美观、农业、绿化等方面的需求。 3.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市政道路总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设计是道路建设中的核心,改扩建的每一道工序都是围绕总体设计展开的。但目前许多建设人员对总体设计不够重视,认为将各项设计和思路简单叠加就能形成整体的设计,无法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去设计道路,导致的结果是各项工程之间的连续和衔接出现问题,工程建设的随意性较大,工程量增多,内容更加复杂,甚至费力不讨好,市场出现不必要的资本投入。 3.2 市政道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道路改扩建路线设计中,原有道路的路线走向是市政道路的指导,但由于原有道路路线的设计指标和要求通常比较低,已经满足不了现今的指标要求,因此需要对例如小半径、回头曲线等不可合理的路段进行拆除,寻求新的道路走向,而这就可能会对周边的城镇、农田和企业等造成影响,甚至出现增加隧道、桥梁等大工程。因此,在市政道路路线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解决原有道路存在的不良状况的问题,也要充分考虑到新的道路设计不能出现新的后续问题,以免后患,尽可能避免大规模地影响周边的经济产业和居民生活。 4.市政道路路线设计的思路探究 4.1 做好市政道路路线设计前的资料收集和调查 调查和收集相关的路线设计所需要的资料是进行道路改扩建路线设计之前一项必须熬进行的工作。其中就包括了对原有道路的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因为市政道路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在原有道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对原有道路的所有组成要素和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分析,包括道路沿线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状况、地质状况以及道路路基的沉降现象等,只有对原有道路设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合理科学地完善。还包括了市政道路的平均以及最大车流量、交通状况以及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等。 4.2 注重整体,着眼实际 对于市政道路来说,很重要的一项要求就是要完善周边地区道路的整体布局。在设计阶段,相关人员要从原有道路所在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多样地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并以优化周边地区的交通网络为设计目标,统筹全局。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包括了平面以及纵横段面的设计。平面线形设计的原则是:能直则直,能曲则曲。在实际情况中,这些线形设计要贴合当地的地形需要,也要考虑到行车的安全性,从各方面思考选用哪种线形,确保各类线形的均衡、协调与连续,防止线形出现突变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线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改扩建后的道路对周边居民和城市带来的不利的影响;纵断面的设计更多的要考虑实际的情况。因道路路线改扩建为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可以对原有道路的纵断面进行有效利用,但是也要根据实际路段情况进行取舍,比如,对于丘陵、山地一带的纵断面一般不予以保留,因为这些地段的显露大多存在线形差,坡度高,难以进行有效利用的现象;对于横断面,要充分根据地形地貌来进行设计。例如山地、丘陵地带的横断面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护面工作,尽量不使用半填半挖的断面。除此之外,安全性的考虑,美观绿化的要求,是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是在进行整体设计时必不可少的要求。 4.3 道路改扩建路线设计要具备灵活性 在对市政道路路线进行设计之前,建设人员需要对原有道路路线设计的科学性、技术性、安全性以及是否达到指标要求等进行评估,还要对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改扩建路线设计。对于原有道路中符合路线线形技术指标的路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予以保留,进行有效利用,减少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而针对不能利用的道路路线,需要进行拆除,寻求新的路线规划。

广乐高速公路复杂气象及艰险山区路线总体设计思路

广乐高速公路复杂气象及艰险山区路线总体设计思路 摘要:本文针对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北段因穿越气象复杂的南岭山脉,存在技术标准低、通行能力小,以及在雨、雪(冰)、雾等特殊气象条件下还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等问题,在其粤境复线工程——广乐高速公路技术标准的选用时,提出高标准、大通道的总体设计思路。在严格遵循复杂山区规划、地质、环保和工程选线的基础上,积极引入高寒山区气象辅助选线及安全选线的理念,解决了梅花至乐昌越岭段中的高寒山区特殊气象灾害和长大纵坡带来的 行车安全问题,以及路线穿越大瑶山和石门台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环保问题,有力保障了国家南北交通大通道的畅通。 关键词:京港澳高速公路,长大纵坡,复杂气象、运营安全、自然保护区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hong kong and macao highway north yue boundary for the complex through nanling mountains, there are technical standard low traffic capacity, small, and in the rain, snow, fog (ice), and other special weather conditions also has the big traffic safety, in its yue boundary multiple tracks-wide le highway technical standard when choosing, put forward the high standard, the overall design thought passage. strictly follow the complex in mountainous area planning, ge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