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319.00 KB
- 文档页数:5
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平面控制测量是根据工程建设要求,结合测区的具体情况,设计平面控制点的位置和平面网的布设形式,选用适当的作业方法和仪器、制定平面控制作业计划,依据测量技术规范,结合测区自然地理、人文经济状况,综合应用测量知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平面控制测量实施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案及人、财、物保障措施。
一、平面控制网的等级确定确定平面控制点具体点位,首先需要确定平面控制网的等级。
传统的平面控制网布设采用由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逐级控制、逐级加密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为满足测图、工程建设及特殊工程需要,平面控制点必须有足够的精度和合适的密度。
二、导线的基本图形导线的基本图形主要有附合导线、闭合导线、导线网等。
2P 2Mβ1AβS 1P 2P 3S n+1Bn nS βNβn附合导线3n P P MS n βn+1βnβ1A β2S 2P 2S 1闭合导线支导线MACOBNCBAD D D D D 12341D 5导线网三、平面控制点密度根据《城市测量规范》,导线测量的技术指标如下:1.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者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0.7倍;2.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 3.光电测距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1.5倍,但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6cm 。
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城市测量规范》)等 级 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km 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DJ1 D J2 D J6 一级 3.6 0.3 ±5 ±15 — 2 4 ±n 10 1/14 000 二级 2.4 0.2 ±8 ±15 — 1 3 ±n 16 1/10 000 三级 1.5 0.12 ±12 ±15 — 1 2 ±n 24 1/6 000 图根≤1.0M±301±n 601/2000n 为导线的角数在实际布设导线时,依据对应的导线等级平均边长,布设导线点。
测量控制方案一、控制网的布设⑴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A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遵循下列原则: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因地适宜,且适当考虑发展,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B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做下列选择: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C平控制网形式:根据桥梁跨越宽度、地形条件,可布设如下形式:选择控制点要求:尽可能使桥轴线作为三角网的一个边,提高桥轴线精度。
或将桥轴线的两个端点纳入网内,间接求算桥轴线长度。
交会角不致太大或太小(图形刚强),地质条件稳定,视野开阔, 便于交会墩位。
控制点要埋设标石,刻有“十”字的金属中心标志。
当兼作高程控制点使用时,中心顶部应为半球状。
控制网基线精度:高于桥轴线精度2~3倍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经济因素,采用导线布置控制网,等级为四级。
精密导线的布置形状平面控制测量中精度导线的布置形状一般为:直伸形,曲折形, 闭合环形和主副导线环形等。
三角大地四边双大地四边三角⑵控制网布设应考虑的因素布设控制网时,可利用桥址地形图,拟定布网方案,并仔细研究桥梁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进行踏勘选点。
点位布设满足以下要求:①图形应简单②控制网的边长一般在0.5~1.5倍河宽的范围内变动。
③使桥轴线与控制网紧密联系。
④所有控制点不应位于淹没地区和土壤松软地区,尽量避开施工区、堆料区及受交通干扰区。
便于观测和保存二、现场测量控制现场放线时候要注意复测,放完线通过拉距离及换人测量等避免出错,而且还要通过下面所述的控制现场测量成果精度。
某风电场工程平面高程测量控制网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风电场工程平面、高程测量控制网施工方案旨在通过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和实施,保证风电场各项工程建设达到设计要求,并为后续风电机组的安装、调试和运维提供准确的空间位置和高程数据。
二、控制网布设原则1.布设原则:根据工程平面布置尽量选择具有稳定土质的地表平整区域。
2.控制网精度:位置精度不大于1cm,高程精度不大于2cm,并考虑不同地形地貌对控制网精度的影响。
3.控制网密度:根据工程的复杂程度和要求,合理选择控制网的布设密度,以满足后续工程测量需求。
三、控制网布设方案1.主控制网布设:施工风电场的总平面控制网布设,采用观测点累次复测的方法,通过闭合差控制,保证风电场整体位置精度。
(1)测站选址:选择地势较高、土质稳定的区域作为测站选址,保证观测点不受地形起伏和土壤变化的影响。
(2)基准点选择:选择公认的国家基准点作为控制网的基准点,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控制网密度:对于较大的风电场工程,可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合理增加控制网的密度,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次级控制网布设:根据风电场具体情况,采用多次观测和复测的方法,建立次级控制网,用以控制风电场内部的工程平面、高程和偏差。
(1)观测方案设计:根据风电场内各个子区域的特点,制定观测方案,合理布设观测点,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数据处理:针对观测数据,进行精确处理,计算得到各个工程平面的位置和高程数据。
(3)控制点的设置:在风电场的每个子区域内,根据观测点的位置精度要求,设置控制点,用于后续测量的平差和校核。
四、施工方案1.准备工作:组织施工人员和测量设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任务分工,进行现场勘测和布设控制网的前期准备。
2.主控制网施工:根据主控制网布设方案,在选定的测站上,依次进行测量观测、数据处理和控制点设置等工作。
3.次级控制网施工:根据次级控制网布设方案,在风电场各个子区域内,依次进行测量观测、数据处理和控制点设置等工作。
咱们平时说的控制网主要有首级网和加密网,首级网就是设计院做的控制网,一般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并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网来加密,以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
这样就存在一个加密网了,加密网的成果是有施工单位自己选点,埋点,以及测量,报监理单位复核、批准方能使用。
控制网又分为平面网和高程网,设计院要先提供一部分控制点给施工单位,设计交桩点有CP0,CPI,CPII,JY点,还有SM水准点,其中CP0,CPI,CPII是坐标点,JY点和SM点是高程点,是高程基准。
当然为使用方便CP0,CPI,CPII也可以带高程,作为高程点使用,这些设计单位提供的点位和成果就是咱们后续施工的加密网测设的依据。
加密网是又咱们自己施测,所以咱们主要就是要做好加密网:1、选点:点位选择要沿线路两侧布设,点位置不能离线路太远也不能离线路太近,太远了施工放样时不方便,太近了,在施工过程当中容易被破坏。
平面和高程网要在施工范围外50-100米为宜。
当然,客专上要求做沉降观测,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沉降观测的基准网也就是高程都是沿线路红线附近埋设。
特别是路基段,高差太大,沿着红线附近埋设为了方便沉降观测时不用转站太多,在300米左右一个点,桥上和隧道里面可能更长一点。
平面网要看有什么仪器测量,使用GPS测,还是直接用全站仪测。
用GPS测量时要保证相邻的一对点能通视,还有视野要开阔,周围不能有遮挡,附近不能有大面积水域。
用全站仪测量时要保证前后两个点都要通视的原则。
相邻两个点位之间要保证300米左右为宜,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2、埋点:埋点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考虑埋设深度,像咱们这边冻土层较深,埋的点位深度要达到1米8,方能保证冬天施工时控制点的稳定。
3、测设:高程用电子水准仪测量,测量数据仪器自动记录,每一测站自动提示超限与否,最后要注意往返程不超限方可。
平面用GPS 测量比较简单,但要注意,测量过程当中不能随意开关机。
测量控制网的布设与精度设计方案1)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线,包括建筑物的主轴线,其测距精度不低于1/20000,测角精度不大于82)标高控制网闭合差为6Jnmm(n为测站数)或20J1mm(1为测线长度,以km 为单位)。
3)布网原则: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布网原则,控制桩选在安全、易保存且相邻点之间通视良好的位置。
1.场地平面控制网的测设业主提供10个坐标控制点及水准点(G1至G10)。
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我们使用其中的G3、G4、G5为基准点,引入现场三个转点控制桩,严格闭合后根据本工程特点做出本工程主轴线6轴、∏轴、15轴、20轴、24轴、29轴、35轴、40轴、46轴、G轴、M轴、R轴等距轴线10米的控制桩,要求埋深1m。
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并作标记,测定其高程作为工程定位放线的依据。
控制桩点用钢管围栏保护。
四个角点构成的矩形控制网闭合校核后(需要进行首级验收)采用内分法加密成主轴线测量控制网,网点设在基坑边界线外侧,距主轴线10米,其中网点均与控制网平行排列。
首级控制网点的布置位置要求便于通视,施测简便易于操作,便于查验。
尽量避免复杂的施测方法。
测角中误差5”,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0,相邻两点间的距离误差要控制在2mm以内。
为保证控制网的精度,在土方施工阶段每10天对控制网进行一次校核,在基础施工阶段每15天进行一次校核,结构主体施工期间,每60天进行一次校核。
在校核后若发现桩点位移超限时,应及时修正桩点的坐标值。
在施测面上应根据具体情况,可对控制网进行局部临时加密,以便于用常规方法进行细部测量。
平面控制点经我方质检部门验收并经监理复测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2.场地标高控制网的测设2.1.布网原则:1)该建筑场地至少要设置4个水准点,且应闭合合格。
2)整个场地内,每东西或南北相距IOOm左右要有水准点,即在场地内任何地方安置水准仪时,都能同时后视到2个水准点,以便使用。
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一、引言工程控制网是指为了建筑施工、地表变形监测、地质灾害监测等工程项目而布设的一种精密级的测量控制网络。
它是采用一定数量、布设规律、具有一定精度和控制功能的控制点构成的平面或立体的空间网;广泛应用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位置、方位、高程、形变等测量,具有工作精度高、工作量大和覆盖面积广等特点。
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测绘工作的精度和效果。
因此,合理的布设方案是保证工程测绘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
本文将就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进行详细论述。
二、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 经济原则:布设控制网应力求在实现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勘探工作量。
2. 可靠原则:控制网应予以通盘考虑,尤其是应该重点布设在各种影响因素较大地方,如易发地震、易滑、易沉、易涌、易积压、易掏挖、易决口等地段。
3. 合理原则:在布设控制网时,必须因地制宜,确保控制网的布设与实际工程的要求相适应。
4. 传递性原则:控制网点应布设得尽可能密集与均匀,以满足控制传递的需要,减小传递误差。
5. 临时性原则:在需要连续和及时传递的大型或幅员较广的工作中,还应设置临时性控制网。
三、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工作1. 掌握工程控制网点的分布地理位置以及海拔高程。
2.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工程控制网布设的具体指标。
3. 选择合适的控制点分布方式,如六边形布设、三角形布设、环形布设等。
4. 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工作特点和计划任务,合理确定控制网的密度和布设范围。
5. 利用高精度的技术手段进行控制网点的基准建立和测量,保证控制点的精度和稳定性。
6. 建立工程控制网工作台账,记录控制点的情况,包括建立时间、观测资料、计算结果等。
四、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1. 控制网点的选择在工程控制网的布设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控制网点。
选择控制网点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因素: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工程设施、实际监测需求等。
控制网点的分布应该尽可能均匀、密集,以满足控制传递的需要,并减小传递误差。
施工平面布置图及布置说明1.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并针对本工程实际现场施工及进度要求进行相应的施工平面布置,场地较小,对施工场地合理布置,具体原则是:1、首先要保证施工区与一期住宅区及北边天骄超市的完全隔开,人流车流完全隔离,保证互不干扰,新增设临时建筑和材料堆放场地,要不影响今后施工,根据各施工阶段情况,合理布置施工道路,保证材料运输道路通畅,施工方便。
2、充分利用甲方在天骄超市侧已修建的三层楼房,不足部分就地解决。
3、根据不同施工阶段重点,各阶段总平面布置作适当调整,使其与各时期的施工重点相适应。
4、中小型机械的布置要处于安全环境中,要避开高空物体打击的范围。
5、材料堆放尽量设在垂直运输机械覆盖的范围内,以减少发生二次搬运。
6、临电电源、电线敷设避开人员流量大的楼梯及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被坠落物打击的范围,电线尽量采用暗敷方式。
1.2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1.2.1现场施工布置和临时办公的布置尽可能地利用已建的临时设施,不足部分按其使用要求适当补充,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根据公司的CIS手册要求,所有现场管理严格按照公司的《现场管理手册》执行,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并采用隔断、油漆画线、标志板等方式表示不同区域的使用功能。
1、临时办公室:利用基地北侧前期已建的的三层圆弧建筑的二、三层作为现场临时办公室,业主办公室、会议室,监理办公室设于二层,总承包方办公室布置于三层。
总承包方办公室包括项目经理室、技术总负责人室、安装项目经理部、财务组、项目和约组、技术组、机电安装组、质量管理组、安全管理组、施工管理组。
2、工人住宿:利用基地北侧前期已建的的三层条形建筑的二、三层做职工宿舍。
一层部分设职工食堂。
1.2.2现场出入口及道路根据施工现场现有布置的情况,在正对现有河北大道侧布置了大门,并且设置警卫室,是材料以及人员的主要入口。
按照文明工地的要求,对于重载车道,道路采用C20混凝土建筑,铺设©14@200钢筋网,道路混凝土厚20cm,下铺10cm道渣。
5 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5.1 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土石方开挖→垫层施工→底板防水→底板施工→侧墙、顶板施工→防雷接地工程→防水工程→管廊内装饰工程→土石方回填5.2 施工测量5.2.1 控制点复测(1)平面控制网测设接收到设计单位移交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成果后,进行施工控制网复测和加密的准备工作。
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及施工控制网的布设联合进行。
(2)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①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②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设控制点,前视后视距离保证一致;③施工控制网根据工程规模及建筑物施工放样的要求确定;④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选点;⑤对控制点进行保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5.2.2 水准导线测量(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为保证主路线及其他建筑物施工的竖向精度要求,在施工区域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水准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点位一致。
(2)依据现场设计单位给定的水准点布设施工高程控制网。
根据设计单位给定的水准点,在现场适当部位引测加密水准点,形成一条附合水准路线。
在整个施工区域建立高程控制网,作为道路及建筑物高程控制的依据。
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
5.3 施工降排水5.3.1井点降水根据设计图纸及地勘报告,本工程桩号N0-015~N4+60段、N5+20~N6+10段、N6+60~S0+60段和控制中心段N6+10~N6+60段需进行井点降水,降水井设置在路基两侧开挖边线以外3m位置,降水井深度14~20m,间距13.5m。
降水井具体布置形式及结构详见《汉州路北段深沟槽施工专项方案》。
5.3.2集水明排(1)截(排)水明沟:在基坑坡顶距开挖边线2.0m处设置截水沟,在坡脚设置排水沟,截(排)水沟为0.3m*0.3m矩形断面土沟。
积水通过排水沟汇集于集水坑内,以防止基础被浸泡,保证干地施工条件。
工程测量中平面控制网测设
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图布置;
(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桩位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
(1)由于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根据总平面图利用全站仪(测角1”,测距1+1PPM),从高级起算点在场区布测一条十字型导线,然后采用极坐标法,定出建筑物纵横两条主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
(2)管廊的平面控制应与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同时进行,并要进行相互校核。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构筑物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控制网的技术指标。
一、工程测量相关标准规定(一)平面控制测量1、一般规定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2、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制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2、导线测量1、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且宜联测2个已知方向。
(2)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
(3)结点间或结点与已知点间的导线段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2、导线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
(2)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
(3)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
(4)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
(5)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
3、三、四等点应绘制点之记,其他控制点可视需要而定。
4、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1)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泡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级仪器不应超过1格,6″级仪器不应超过1.5格。
(2)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大于1″,2″级仪器不应大于2″。
(3)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10",2″级仪器不应超过15″,6″级仪器不应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