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的城市空间演变及特质

  • 格式:doc
  • 大小:889.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的城市空间演变及特质

摘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瓷都——景德镇因陶瓷而生,陶瓷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自宋至清不断演变扩大,陶瓷经济发展是景德镇城市空间演变的原因。城市的特质是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沉淀积累下来的特色城市文化和地域特征相结合所产生的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陶瓷文化和精神,这一城市特质贯穿于景德镇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关键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城市空间演变特质

一、景德镇历史文化及地域特征

1、历史文化

景德镇是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外著名的“瓷都”,与广大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景德镇市域春秋时属楚东境,秦为九江郡番县辖地,汉属豫章郡鄱阳县。东晋时称新平镇。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新平县。镇为县属,因在昌江之南,故又称为昌南镇。八年撤县,开元四年(716年)复置,县治设在新昌江口,故称新昌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名浮梁。镇先后隶于新昌、浮梁县。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并沿用至今。元代,浮梁县一度升为州,镇属州。明代州又改称为县,此后景德镇在行政上一直属县辖区。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并且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陶瓷艺术”已经深深植入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中,从居民的主流审美取向到地方艺术特色都是以此为架构的。2、地域特征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

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

婺源县毗连。景德镇属丘陵地带,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

从城市形态变迁来看,因为地势地貌的缘故,城市空间大多因地貌起伏而呈自由状分布。加上景德镇是我国传统手工业城市的代表,由于瓷器生产需要大量的水为原料,因此形成了以“昌江河”沿岸为依托,以生产和运输为目的手工业作坊群落。大量的手工业者在此生产居住,辅之以部分管理机构、行业协会,这座城市就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因此,从景德镇传统城市格局来看,“体量小巧,布局自由”是这座城市沿袭了千百年的基本特色。另一方面,由于和古徽州毗邻,因此景德镇的建筑风格传承了徽派古建筑的风格。传统民居建筑一般具有尺度体量小、造型轻巧、体态玲珑、粉墙黛瓦等特色。

二、历代景德镇城市空间分布

1、宋代以前景德镇城市空间

宋代以前,景德镇就已开始建镇,但是这一时段是初建时期,城市的规模形态小,浮梁县仍是以广大农村地区为主。此时,昌南镇瓷业就已初具规模,但是瓷窑坯坊多分散。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窑址主要分布在镇区和郊区浮梁县的南河、东河一带出产瓷石、林木的山区,以湖田、白虎湾最为集中。湖田、湘湖、塘下、黄泥头、白虎湾的窑场附近成为村市。镇区在宋代以前并无大的发展,从分散的瓷窑遗址和稀薄的堆积层可以看出,瓷业以家庭手工业作坊为主,聚落形式仍以乡村聚落为主,村市是以乡村为中心而建立商品贸易关系,街市尚在形成。

2、宋元景德镇城市空间

这一时期景德镇城镇化进程明显,镇街区

已具有一定规模。从烧窑遗址看,宋初,大都

分布在镇区和浮梁境内的东河、南河。北宋后

期及其稍后,产地主要有镇区、南市街、湖田、

小坞里、湘湖几处。遗址堆积很厚,面积也大。

如南市街至柳家湾约3里,南市街遗物分四处

堆积,总面积达数万平方米。柳家湾主要堆积

山有3座,总面积约万余平方米。南宋瓷业进

一步发展,宋代后期景德镇瓷业相对集中,镇

宋景德镇镇区范围

区、湖田、湘湖、南市街、瑶里等地形成瓷业集镇。昌江中游东岸瓷业集散功能增强,窑场密集,吸引了镇区以外的窑场、人口向城区靠拢,这时已经形成沿河建窑、沿窑成市的格局

了。沿河窑场交汇处形成陶瓷产品交易市场,又是烧制陶瓷的原燃料及人民生活日用品集散地。

3、明清景德镇城市空间

明代,景德镇已跻身于全国著名的都会之列,成为一座单一手工业的城市了,据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卷首的景德镇图所示,景德镇城市的格局是以御窑厂为中心逐步形成的。明代,景德镇的街区北起里市渡,南到小港嘴,东达马鞍山,西滨昌江,隔水与长芗都的三闾庙相望。街区自里市渡至小港嘴长约八里。这座城市从空间上看,成狭长的条带状。东依山,西临水,东西两向难以扩展,街区只好向南北方向延伸,主要街道与昌江平行,成南北向,其间有垂直于昌江的横向街道,成方格形街弄系统。明代后期景德镇的镇区和街区范围与乾隆《浮梁县志》所示的大致相同,较之嘉庆略小,基本上形成了近代景德镇镇区和街区的格局。清代,在明代城市的基础上空间有所扩大,瓷窑由北向南移动,人口和街市也相应变化。茶园塘、窑墩上、墩头上曾是瓷窑堆放窑柴、制作匣坯的地方,后废弃南迁变成居民弄巷。街市已“自观音阁江南雄镇坊至小港嘴,前后街计十三里”,并且陈家街、十八桥等地代替了正街的繁荣。

清.嘉庆景德镇全图

三、城市空间演变的原因

1、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景德镇城市空间演变的基础。景德镇位于黄山、怀玉山与鄱阳湖的过渡地带,总体走向为东北至西南向。地势四周高,中间零星分布的河谷盆地,以低山丘陵为主。宋代景德镇瓷业已初步发展,除了镇区,郊区与浮梁县东河、西河、南河一带窑场较为集中。此地山林茂密,拥有丰富的原料、燃料,

历史上盛产高岭土的高岭就位于南河支流

南岸。宋代后期,东河、西河一带窑场开

始没落,而南河附近窑业发展更加繁荣。

在地里位置上,东河一带地势比较高,在

受地理条件影响的同时又受环境气候的影

响。根据季节的不同,河流水位出现高低

变化。景德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

景德镇城市沿昌江及其支流分布

季降水量大,水位深,适宜船运;而秋冬季降水量小,水位浅,不利于船舶运载。景德镇运输原材料、燃料、成品瓷器等都是以河运为主,因此在交通条件不便利的情况下,东河一带窑场向镇区和南河一带集中。河运是这个城镇的动脉,直接影响城镇空间的分布。

2、皇权政治目的

皇权政治目的是景德镇城市空间演变的推动力。元代,统治者就在景德镇设置了浮梁瓷局,是统辖全国贡瓷的惟一官方管理机构。明代设立御器厂,御窑直属皇室,是皇室系统,由皇帝直接派人管理,督陶官即是委派专门负责管理御器厂的官员。御器厂建造在珠山上,因为地理位置较高,避免水患,且风水形势好,珠山遂成为御器厂的镇山。御器厂作为皇权象征,在城市空间的发展中必然也处于主体地位,以珠山为中心,郊区和边远地区民窑逐步围绕聚集。明代后期,窑场绵亘约1.5公里,形

成一个庞大的窑场建筑群,以御窑厂为中心的城

市格局逐步形成。这种城市格局,易于管理和控

制散布全镇的民窑。在官匠中缺少某些工匠的情

况下,御器厂为了解决矛盾而“多雇民匠”。明代

后期,景德镇有数以万计的民窑佣工。“官搭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