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6
《燃烧与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2. 利用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火灾案例,引发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思考。
2. 讲解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4. 实验演示:进行燃烧与灭火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5. 案例分析:分析火灾原因,引导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预防火灾和正确灭火,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7.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2. 评价学生对灭火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3. 评价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验和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
5. 评价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员或火灾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火灾预防和应对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站或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开展火灾预防宣传活动,让学生参与社区火灾预防工作。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燃烧与灭火》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火焰、可燃物、灭火器等。
3. 案例资料:火灾案例、火灾预防宣传资料。
4. 教学课件:燃烧与灭火的动画或图片。
九、教学安全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学生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
2. 使用灭火器时,确保学生正确操作,避免误伤。
教案《燃烧和灭火》.doc一、教学目标1.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会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评价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觉得手绢被火点着以后会怎样?【学生回答】可能会被烧坏、被烧黑了。
【教师提问】老师要给大家变个小魔术能使手帕烧不坏,大家信不信?【教师演示介绍】我将酒精和水混合,把一块棉布手绢浸入其中,用镊子夹出来轻轻拧干,现在将其在酒精灯上点燃,好,同学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轻轻抖动手绢),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呢?【学生回答】手绢表面迅速燃烧起来,熄灭后,手绢并没有烧坏。
【教师提问】手绢为什么没有被烧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燃烧与灭火这节课,学过之后就能解释这一魔术啦。
环节二:新课讲授1.灭火的原理【教师提问】首先请大家来完成一组实验,利用桌上的器材剪刀、罩并采用不同的方法熄灭燃着的蜡烛。
【学生活动】吹灭、罩上、剪刀剪掉烛芯。
【教师提问】采用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够灭火?【学生回答】“吹”其实是降低了温度,“罩烧杯”其实就是隔绝了氧气,“剪刀”是移走了可燃物。
【教师提问】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用到了哪些灭火的方法呢?请看书P122至123思考以下问题:①野炊过后你是怎么灭火的?②熄灭酒精灯时应该怎么办?③森林失火,一般怎么灭火?④扑灭房屋着火,消防员一般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灭火?【学生回答】①往木材上覆盖沙子或者浇水;②盖灭;③伐木,设置隔离带;④水。
【教师提问】请根据不同的原理将这些方法分类并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学生回答】①“盖”、“沙子”、“罩”:隔绝氧气;②“吹”、“湿布”:降低温度;③“伐木”:移走可燃物。
灭火的原理:隔绝氧气、降低温度、移走可燃物。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燃烧和灭火是第七单元的首节,它在这一单元有起头的作用,将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个里程碑,本节课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
燃烧这一概念在生活中先生曾经有所感悟,我们在学习氧气性质时,观察了木炭、硫、红磷的燃烧。
可以说这节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可以让先生对燃烧的概念明朗化,同时也能够培养先生必要的灭火措施和从火灾中安全逃生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预防火灾安全的心思预备。
让尽量减少火灾发生落到实处,同时也是一堂很好的德育教材。
(二)先生分析九年级先生曾经有了必然的自学能力,经过以往的实验先生也多多少少对燃烧和灭火有了必然的认识。
同时,他们也有了必然的合作实验能力,经过他们本人的动手操作加上老师的知识拓展,使他们真正懂得利用火、防火、和逃生方法。
(三)教学环境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先生情况和学校的实践情况,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并将部分先生的实验器材带到多媒体教室进行必要的实验探求,从而锻炼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③经过活动和探求,培养先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在先生体验科学探求过程中,培养先生思想能力,分析成绩、解决成绩的能力,进步先生的科学素养。
2.过程和方法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
②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景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学习对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建立安全认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一)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二)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求和逃生技巧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二)教学环节设计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对物资的燃烧都曾经很熟习了,当你遇到这类情况,你会怎样办?播放影片《紫日》剧中三位主角在茫茫大草原上忽遇大火逃生的情形。
教案《燃烧与灭火》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了解燃烧所需的条件。
2.培养学生安全使用火源的意识,掌握基本的灭火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燃烧的基本原理2.燃烧所需的条件3.灭火的方法4.实验操作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如蜡烛、火焰等,引导学生思考燃烧的原因和条件,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燃烧的基本原理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燃烧过程中,燃料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能量。
3.讲解燃烧所需的条件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能发生。
4.讲解灭火的方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灭火的方法,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燃料等。
5.实验操作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燃烧现象,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点燃蜡烛、观察火焰等。
6.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安全使用火源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注意防火。
四、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灭火的方法。
2.观察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分析其燃烧的原因和条件。
3.设计一个灭火实验,验证灭火方法的可行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灭火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意外。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燃烧与灭火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燃烧现象和灭火原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实验操作也涉及到安全问题,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一、实验操作的重要性1.直观了解燃烧现象: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亲眼观察到燃烧的过程,如蜡烛的火焰、木柴的燃烧等,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燃烧现象。
燃烧与灭火教案第一篇:燃烧与灭火教案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简单原理。
(2)认识常见的消防标志,并知道标志的使用范围(3)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观察、实验探究、控制变量等方法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控制变量对比法在化学探究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整合教学仪器:教师用具:(1)多媒体(2)实验仪器:500 mL烧杯一个,250ml烧杯两个,大试管3支,薄铜片酒精灯,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简单装置一套,镊子, 火柴, 餐巾纸, 药匙,(3)实验药品:热水,白磷,红磷,酒精(70%),学生用具:酒精灯,250ml烧杯两个,沙子,坩埚钳,玻璃片,剪刀,水槽;火柴,煤块,木条,蜡烛两根,教学创新点:1.以魔术引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2.燃烧条件探究中设计的实验“铁棒上的纸条加热不能燃烧”,增强学生的好奇心3.学生探究灭火原理过程,以图片投影方式展现,让每位学生都可以看到别人的做法,多角度思考,取长补短4.板书设计,“火”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火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化学反应。
在化学大事记中,燃烧?【学生举例】天然气燃烧,蜡烛燃烧,煤燃烧。
【图片展示】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师提问:结合这些物质燃烧时的现象,大家给我说说,燃烧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是燃烧?【投影】燃烧:一般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师提问:有发光、放热现象一定是燃烧吗?举例说明【创设情境】在生活中我们还常碰到以下的一些现象,如野炊时,要点燃篝火必须先要用纸片进行引燃;在燃烧过程中,如果树枝压得太紧,火容易熄灭;在熊熊燃烧的篝火下面,泥土却“安然无恙”,如何来解释上述现象?提出问题:物质的燃烧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说说你的猜想。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能够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使学生树立防火安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
(2)灭火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酒精灯、蜡烛、火柴、小木条、小煤块、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酒精、水、湿布、沙子等。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火灾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灭火,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燃烧与灭火。
(二)讲授新课1、燃烧的定义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蜡烛燃烧、木材燃烧等,引导学生总结出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1)提出问题: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进行猜想: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提出燃烧可能需要的条件,如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等。
(3)实验探究:实验一:分别在空气中点燃小木条和小煤块,观察现象。
实验二:将一支蜡烛点燃,然后用烧杯罩住,观察现象。
实验三:将分别蘸有酒精和水的小棉花团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灭火,应该如何破坏燃烧的条件?(2)结合生活实例,如用水灭火、用灭火器灭火等,总结出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课堂练习通过一些与燃烧和灭火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探求燃烧的条件的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归纳得出燃烧的条件。
2、学习运用自动探求的方法,设计实验,归纳得出灭火的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成绩,使先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
2、加强日益生活中的防范灾祸的认识,并留意采取安全的措施。
【教学重点】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
1、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运用。
2、培养先生提出成绩、分析成绩、解决成绩的能力。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探求教学、小组讨论
【教学器材】
实验仪器:镊子、烧杯、试管、气球、橡胶塞、打火机、坩埚钳、剪刀实验药品:红磷、白磷、碳酸钠、稀盐酸、水、蜡烛、酒精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燃烧与灭火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火灾案例,引起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关注。
2. 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了解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3. 灭火的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掌握灭火的三个原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灭火器材的使用演练,提高学生的灭火技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正确判断火灾原因和选择灭火方法。
3. 学生能够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掌握火灾逃生的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科学》或《化学》。
2.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酒精灯、水、灭火器等。
3. 案例资料:火灾案例、灭火实例等。
4. 课件:燃烧与灭火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5. 灭火器材:灭火器、灭火毯等。
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燃烧与灭火知识的理解。
3. 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以真实火灾案例为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运用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了解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2. 灭火的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掌握灭火的三个原理。
3. 灭火器材的使用:组织学生进行灭火器材的使用演练,提高学生的灭火技能。
4. 火灾逃生:讲解火灾逃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八、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消防安全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博物馆,了解火灾历史和灭火技术的发展。
3. 开展火灾逃生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燃烧与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掌握灭火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安全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2. 灭火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水、灭火器等。
2. 教学课件:燃烧与灭火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3. 教学案例:火灾案例资料。
教案一、导入新课1. 利用火柴、蜡烛等物品,引导学生观察燃烧的现象。
2. 提问:你们知道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吗?二、探究燃烧的条件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燃烧的条件。
2. 教师演示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
三、学习灭火的方法1. 教师讲解灭火的方法,如:水灭火、灭火器灭火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灭火的方法。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体验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火灾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六、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作业布置1. 绘制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结构图。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效果。
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九、课后拓展1. 学生调查身边的火灾隐患,提出整改措施。
2. 学生参观消防博物馆,了解消防历史与文化。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
2. 同伴评价:评价他人的表现。
3. 教师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灾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关注。
《燃烧与灭火》初中化学课程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和灭火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分类;2.掌握燃烧反应的化学式及其特点;3.学会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应急措施;4.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燃烧的概念和分类;2.燃烧反应的化学式及其特点;3.灭火的基本方法及应急措施;4.火源扑灭实验。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2.实验法:通过火源扑灭实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燃烧和灭火,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燃烧反应的化学式及其特点;2.灭火的基本方法及应急措施;3.如何进行火源扑灭实验。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提问学生已有的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1)燃烧的概念和分类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即有机物通过与氧气反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燃烧方式,燃烧可以分为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两种。
明火燃烧是指能够看到明显火焰的燃烧过程,如燃烧木柴、纸张等物品时观察到的火焰;隐火燃烧则是指没有明显火焰的燃烧过程,这种燃烧方式通常伴随着黑烟或白烟的产生。
(2)燃烧反应的化学式及其特点在燃烧反应中,一般有机物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这个过程可以用化学式表示: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 能量这种反应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从而将固体物质转化为气态物质和能量。
燃烧反应会受到温度、氧气含量、反应物质的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3)灭火的基本方法及应急措施灭火的基本方法包括窒息法、绝热法、隔离法和抑制法。
窒息法是利用二氧化碳、惰性气体等物质减少氧气含量,从而使火焰熄灭;绝热法是利用水和泥等物质将燃烧区域阻隔,从而减少氧气的供应;隔离法是将燃烧区域隔开,防止火势蔓延;抑制法则是利用化学反应来抵消火焰的热量和自由基,从而达到熄灭火焰的目的。
在应急措施方面,当发现火情时,要立即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并拨打火警电话;尽可能将火源扑灭或避免火灾的蔓延;及时撤离。
初中化学教案《燃烧与灭火》教案名称:燃烧与灭火目标学生年龄段:初中学生学科:化学学习目标:1.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燃烧过程;2.掌握常见物质的燃烧特性和燃烧产物;3.理解灭火的方法和原理;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记录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燃烧的基本原理2.燃烧的过程和条件3.燃烧的类型和示例4.燃烧产物及其危害5.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步骤:Step1: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如火灾事故,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燃烧?燃烧的过程是怎样的?Step2:燃烧的基本原理教师向学生介绍燃烧的基本原理,包括燃烧所需条件(燃料、氧气和着火源)以及燃烧的两个基本过程(初燃和持续燃烧)。
Step3:燃烧的过程和条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燃烧的过程和条件。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燃烧的过程,了解一个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
Step4:燃烧的类型和示例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燃烧,如明火燃烧、隐火燃烧、爆炸等,并举例说明。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不同类型燃烧的特点。
Step5: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教师向学生介绍燃烧的产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烟雾等,并讲述它们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燃烧的产物。
Step6: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灭火的原理和常用灭火方法,如物理方式灭火、化学方式灭火和隔离方式灭火。
Step7:实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通过灭火器进行灭火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灭火的过程。
Step8: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燃烧与灭火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掌握基本的灭火知识。
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燃烧的原理和过程,掌握常见物质的燃烧特性和燃烧产物,理解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体验燃烧和灭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记录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等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燃烧与灭火的重要性。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②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③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②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1.燃烧条件2.灭火原理教学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对比实验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展示各类燃烧的图片,学生发现其共同点[学生]都在燃烧[教师]燃烧可以给人心灵带来光明、温暖,如今燃烧也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创造了许多的财富;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幸和灾难。
燃烧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如此大的影响,本节就来好好探究有关燃烧和灭火的问题,更好的利用燃烧为人类服务。
[板书]7.1 燃烧与灭火[教师]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见过许多燃烧的场面,对燃烧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氧气、可燃物......一、燃烧的概念和条件[教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我们马上用实验探究,燃烧到底需要什么条件,请同学们联想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并思考老师的提问(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板书]一、燃烧的条件演示实验:步骤: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300mL热水,并放入一硬纸圈住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
讨论与交流并回到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2)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4)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学生]讨论回答......得出结论: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的出发点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本节课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尝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思考,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解决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在最近发展区与现有发展水平的转化过程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微课,通过“我预习我知道”、“我质疑我勇敢”、“我释疑我进步”、“我探究我明了”、“我查阅我提升”五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从而实现“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接触到了燃烧,脑海里已经对燃烧的定义有了模糊的印象,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不难完成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归纳与理解。
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对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对于学生在微课学习中产生的疑问,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探究进行解疑,而在前面的课程中已涉及了大量的探究实验,这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基础。
三、学习内容分析鉴于本课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且难度不大的特点,本节课以翻转课堂的模式,利用微课突破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微课中设计的问题情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启发,从而生成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对本课题基础知识的完善和提升。
本节课设计选择其中学生可能有疑惑的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演示实验,自主实验等形式来解决学生的疑惑。
四、教学目标1.通过微课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在微课学习中对燃烧和灭火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释疑解惑,培养科学品质。
6.1《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燃烧和灭火》是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灭火的原理、促进燃烧的方法以及爆炸是如何发生的等知识简介。
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我担任的教学班的学生基础较好,绝大部分同学具备合作完成探究实验的能力,而且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实验探究有浓厚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三.教法分析本节课依据新的课程理念,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为出发点,用如下教学方法:1.情境激学法:根据学情分析,创设“魔术表演”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实验探究教学法:采用实验探究法,始终以实验为导向,指导学生认识化学实验的作用:观察→思考→结论。
4.小组合作的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生之间分工、协作的必要性。
四.学法分析结合上述教法选择,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观察法2、实验探究学习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4、比较、分析、归纳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反思评价”的科学实验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设计思想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灭火的原理和燃烧的条件展开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
《燃烧和灭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
2. 灭火的方法: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燃烧和灭火》。
2. 教学课件。
3.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水、灭火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火灾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关注,导入新课。
2. 学习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讨燃烧需要的条件,总结出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
3. 学习灭火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了解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三种灭火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火灾案例,让学生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判断火灾原因和提出灭火措施。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燃烧和灭火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燃烧的条件:1. 可燃物2. 氧气3. 达到着火点灭火的方法:1. 隔绝氧气2. 降低温度3. 隔离可燃物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评价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燃烧和灭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安全意识:通过课堂讨论和行为观察,评价学生安全意识的变化。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消防知识和灭火技能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站或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3. 开展火灾逃生演练,训练学生在火灾发生时的应急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课程介绍与目标•燃烧原理及过程分析•灭火方法与技术应用目录•火灾预防与应对措施•安全意识培养与责任担当•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目标燃烧与灭火基本概念燃烧灭火课程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掌握燃烧的基本条件、灭火的方法和原理,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灭火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防火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01020304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燃烧原理及过程分析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030201燃烧三要素燃烧过程及特点燃烧过程燃烧特点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是燃烧现象的三个基本特征。
不同类型燃烧现象自燃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源的情况下,由于本身内部的物理或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燃烧现象,如白磷自燃。
爆炸灭火方法与技术应用常见灭火方法及原理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抑制法1 2 3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灭火器的保养方法其他灭火器材的使用与保养灭火器材使用与保养实施演练按照计划进行演练,注意安全和秩序,确保演练效果。
制定演练计划根据场地、人员、物资等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物资准备等。
评估与总结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完善灭火方法和技术应用。
实际操作演练火灾预防与应对措施火灾原因分析电器短路、过载煤气泄漏易燃物品管理不当人为纵火预防措施010204定期检查电器线路,避免短路、过载使用煤气时保持通风,定期检查煤气管道易燃物品远离火源,分类存放加强防火意识,杜绝人为纵火03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液体火灾及固体物质火灾断电灭火切断电源后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期火灾扑救技巧窒息灭火冷却灭火报警方法拨打119火警电话,说明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燃烧物质等情况到附近消防队报警或按下火灾自动报警按钮熟悉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保持冷静迅速撤离引导他人一起疏散,帮助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01020304安全意识培养与责任担当增强安全意识,遵守规章制度了解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雾的危害,学会在危险环境中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