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常见中药饮片的混淆掺伪现象与鉴别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3.67 M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学习材料——

常见中药饮片的混淆掺伪现象与鉴别方法

李峰

一、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与意义

(一)基本概念

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2.中药材:是取自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原料药,简称为“药材”,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据统计,迄今为止中药种类的总数量已近13000种。

3.中药饮片: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制,制成符合临床医疗需要的加工品称之为饮片,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传统特色之一。

4.中成药:是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包括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等多种剂型。

5.正品:凡是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中药来源的品种均为正品。

6.优质品:完全符合或超过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和质量各项指标的中药商品为优质品。

7.代用品:因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与正品相似而被代用的中药商品称为代用品。

8.伪品:凡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或者以它种药材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9.劣品:虽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所规定的中药来源品种,但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的中药均为劣品。

10.混淆品:因中药品种的混乱、名称相同或形状相似等原因引起混淆现象的中药商品,称为混淆品。

(二)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与意义

中药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材及其饮片在临床上应用,绝大多数是以复方和中成药的形式入药,其中中成药所需的原料药占全部中药饮片的70%以上。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或制剂的药品,为了适应中药临床治病、防病及制药的需要,中药饮片有生品和制品之分,每种中药材的饮片规格少则一、二种,多则四、五种,由此可见,中药饮片品种繁多。如半夏,有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竹沥半夏、半夏曲等。

对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就是保证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两条原则是中药研究、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准绳。中药饮片鉴定的意义就是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提

供科学依据、为中药的生产和使用提供质量标准和鉴定方法、为中药研究的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撑。由此可见,中药饮片在中医药研究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中药的鉴定,只有把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鉴定方法与特征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鉴定的目的。

(三)中药饮片鉴别的常用方法

中药饮片鉴别常用的方法以中药的性状鉴别和传统的经验鉴别为主。主要应用人的感官,采用手摸、眼看、鼻嗅、口尝、辅以耳听及水试和火试等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颜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主要工具有放大镜,紫外光灯、酒精灯、水、烧杯等。它简便易行,无论场地,即可进行,鉴别时可运用植动物分类学、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鉴别。中药材大多来源于植物,特别是同科同属的植物器官形态相近,炮制后往往外表形态、颜色近似,不易区分,容易发生混淆,另外还经常出现假冒掺伪现象,给饮片的鉴别增加了难度,例如,用纸丝染色充西红花,用紫苏子充菟丝子,月季花当玫瑰花使用,苏木当降香使用等,所以鉴别中药饮片的品种真伪、优劣,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特征是中药师中药调剂员的基本功,有必要提高执业中药师鉴别中药饮片的能力。

二、常见中药饮片掺伪与鉴别

1.山药

【正品来源】薯蓣科薯蓣的根茎。

【混淆或掺伪品】木薯大戟科木薯根的切片。

【主要鉴别特征】山药断面粉性粗糙,颗粒状,散有浅棕色点状维管束;木薯断面粉性细腻,有时有裂隙,黄棕色点状维管束放射状排列。

2.土茯苓

山药木薯

【正品来源】百合科光叶菝葜的根茎。

【混淆或掺伪品】菝葜百合科菝葜根茎的切片。

【主要鉴别特征】土茯苓断面为浅红色;菝葜断面为棕红色。

土茯苓菝葜

3.山豆根

【正品来源】豆科越南槐的根及根茎。

【混淆或掺伪品】土山豆根(豆科植物华东木蓝等)的根及根茎。

【主要鉴别特征】山豆根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皮部色泽深于木部,味极苦;木蓝断面皮部与木部均为黄白色,色泽相近,味苦。 4.天花粉 【正品来源】葫芦科栝楼或双边栝楼的根。

【混淆或掺伪品】葫芦科长萼瓜蒌的根。 【主要鉴别特征】该品与正品十分相象,特点苦味明显,直径较小,断面粉性细腻,近皮部纤维性明显,有时呈浅红色,粉末显微镜下观无石细胞。

5.防风 【正品来源】伞形科防风的根。

【混淆或掺伪品】伞形科竹节前胡、田葛蒌子的根。前者又名西防风。

【主要鉴别特征】防风根头部有细密环纹和棕褐色毛状物,习称“蚯蚓头”,外皮灰棕色,紧缩而不易脱落;似败油气浓,味微甘;西防风根头部环纹不明显,上端无棕褐色毛,香气浅,味微甘或淡;田葛蒌子皮浅棕色,易脱落;香气浓,味辛.

6.麦冬

【正品来源】百合科麦冬的块根。按产地不同,商品有浙麦冬与川麦冬之分。

【混淆或掺伪品】山麦冬百合科湖北麦冬的块根。 【主要鉴别特征】麦冬纺锤形,两端尖,木心可抽出。山麦冬长椭圆形,两端圆钝,木心不易抽出。

显微特征:横切面内皮层细胞壁,麦冬呈均匀性加厚;而山麦冬则为内壁及侧壁加厚。 山豆根土山豆根

天花粉长萼栝楼根

防风防风西防风

浙麦冬川麦冬山麦冬

7.何首乌

【正品来源】蓼科何首乌的块根。

【混淆或掺伪品】白首乌萝摩科耳叶牛皮消的块根。

【主要鉴别特征】何首乌全体红褐色,故名赤首乌。横断面可见云锦状花纹,气微,味微苦涩。白首乌表面黄白色,断面白色,无异型维管束云锦花纹。

8.明党参

【正品来源】伞形科明党参的根。 【混淆或掺伪品】伞形科川明参的根。

【主要鉴别特征】明党参横切面皮部仅见数圈白色的细环纹,其环纹与韧皮射线等宽,味淡;川明参横切面皮部可见数圈白色的粗环纹,其环纹粗于韧皮射线之宽,味甘。

9.秦艽 【正品来源】龙胆科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根。

【混淆掺伪屏】龙胆科的西藏黑秦艽。

【主要鉴别特征】伪品表面有黑色胶状物。

10.柴胡

【正品来源】伞形科柴胡或狭叶柴胡带根茎的根。前者习称“北柴胡”,后者习称“南

柴胡”。

【混淆掺伪品】伞形科小叶黑柴胡及锥叶柴胡的根。

【主要鉴别特征】1.外表棕色至黑色,顶端有毛状叶鞘纤维,上端可见环纹。质脆,易折断,具败油气。①南柴胡茎较细小,茎基多为1个,根上端环纹明显,皮孔突出较多,多呈棕色。②锥叶柴胡茎较粗壮,茎基多个,根上端环纹不明显,皮孔突出较少,多呈黑色。

2.外表浅棕色或黑色,顶端无毛状叶鞘纤维,上端无环纹。气清香,非败油气。①北柴胡表面浅棕色,顶端仅残存茎基,质韧。②小叶黑柴胡表面黑色,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绿色叶鞘,质脆。 何首乌白首乌 明党参川明参

秦艽西藏黑秦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