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与气候学 简答题系列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13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中,大气压力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帕斯卡(Pa)B. 百帕(hPa)C. 千帕(kPa)D. 标准大气压(atm)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B. 海洋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D3. 热带气旋在哪个气压带形成?A. 赤道低压带B. 副热带高压带C. 极地低压带D. 极地高压带答案:A4. 以下哪种云属于低云族?A. 高积云B. 层积云C. 卷云D. 雨层云答案:B5.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太阳辐射增强B. 大气污染C.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D. 地球轨道变化答案:C6. 气象学中,风向是指什么?A. 风的起点B. 风的去向C. 风的来向D. 风的速度答案:C7.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天气现象?A. 霜冻B. 龙卷风C. 火山爆发D. 雷暴答案:C8. 世界上最长的纬向气候分类带是什么?A. 热带B. 亚热带C. 温带D. 寒带答案:C9.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气候系统?A. 大气圈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答案:C10. 气象学中,相对湿度是指什么?A.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饱和水蒸气含量的比值B.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总气体含量的比值C.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露点温度的比值D.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气温的比值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气象学中,一天中气温最低值通常出现在________。
答案:日出前后12. 根据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北半球的风向会向右偏,南半球的风向会________。
答案:向左偏13. 气象学中,降水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________的深度。
答案:无渗漏条件下,水平地面上降水的14. 气象观测站通常将一天分为四个主要观测时段,分别是02时、08时、14时和________。
答案:20时15. 气候类型中,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干夏。
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
1. 什么是气象学和气候学?
答: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天气变化规律的学科。
气候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周围的大气环境长期变化规律的学科。
2. 气象常规观测项目有哪些?
答:气象常规观测项目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等。
3. 什么是气候系统?
答:气候系统是由地球大气、海洋、陆地表面、冰冻层、生物圈等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系统。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
4. 什么是温室效应?
答: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太阳辐射热能后向地面放散的过程,使得地表温度升高的现象。
5.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火山喷发、地球轨道变化等;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工业发展、森林砍伐、能源消耗等行为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
6. 什么是全球变暖?
答: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温度变暖的现象。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
7.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答: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测,提高适应能力,减轻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共20分。
)1.干空气:2.水汽压:3.降水:4.大气逆辐射:5.位温:6.雾:7.气团:8.温带气旋:9.赤道辐合带:10.气候变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20分)1.气温直减率的数值是 , 干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是。
2.1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mm水银柱高度,等于 hpa.3.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是由太阳辐射和太阳辐射两部分构成的。
4.干绝热直减率的数值是 , 等温大气的压高方程的表达式为。
5.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科里奥利力)只能改变空气运动的 , 而不能改变它的运动。
6.大气中的水汽凝结物有两大类, 一类是 , 另一类是。
7.饱和水汽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的。
高温时空气的饱和水汽压 , 低温时空气的饱和水汽压。
8. 是我国有名的辐射雾区;我国高原地区迎风坡上,常见的雾属于雾。
9.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 , 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
10.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的热力因子形成的, 白天形成风;夜间形成风。
二. 读图解答: (10分)读下面的图, 回答如下问题:1.此锋是暖锋还是冷锋?2.在当地, 此锋来临时是什么天气?在当地, 此锋过境时是什么天气?在当地, 此锋过境后是什么天气?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 共30分。
)1.为什么暴雨总是发生在暖季?。
2.霜和霜冻有什么区别?3.雾形成的条件有哪些?4. 降水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5.气候系统的结构分哪几部分?6.气团按照地理原地分为哪几类?四、论述题(共20分。
)针以当前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当采取何种对策? (从气候变化的历史事实、当前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和气候变化对策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共20分。
)1.干空气: 大气中除了固、液态微粒及水汽以外的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
2.水汽压: 指大气压强中的水汽分压。
3.降水: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者固态水。
4.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中方向指向地面的这一部分大气辐射。
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一章1.名词解释气象学:研究大气现象和过程(大气组成、范围、结构、温度、湿度、压强和密度等),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变化,并直接或间接用于指导生产实践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气候学:研究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它既反映平均状况,也反映极端情况,是各种天气的多年综合。
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气象要素是指表示大气属性和大气现象的物理量,如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云量、降水量、能见度等等。
2、简答题(1)大气结构及各层特点?1.对流层①气温随着高度而降低。
平均0.65℃/100米由于对流层主要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②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乱流运动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2.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5km)①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加在平流层内,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有上升,自25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明显上升,到平流层顶可达-3℃左右,平流层这种气温分布的特征,主要是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强烈吸收。
②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③水汽、尘埃含量很少3.中间层(平流层顶到85km)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降低:顶界温度可降至-83℃-113℃,几乎成为大气层中的最低温。
其原因是这里没有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而氮和氧等气体所能吸收的波长更短的太阳辐射又大部分被更上层的大气吸收了。
因此,这里的气温随高度是递减的。
②有相当强烈的垂直运动:4.暖层(中间层顶到800km)①温度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据探测,在300km高度上,气温可达1000℃以上,这是因为所有波长<0.175μm的紫外线辐射,都被该层中的大气物质所吸收的缘故。
②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5.散逸层(外层)(800km高度以上的大气层)整个大气层的最外一层,是大气圈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没有明显的边界。
这一层的气温也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1. 气象学研究的是()。
A. 气候现象的起因和变化规律B.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C. 大气中的天气现象和过程D. 地球大气层的组成和结构2. 下列哪个是气象学中用来描述大气热力状态的重要物理量?()A. 气压B. 温度C. 相对湿度D. 风向3. 气象学中用来量化大气湿润程度的物理量是()。
A. 温度B. 风速C. 露点温度D. 气压4. 气候学是研究()的科学。
A. 短期天气变化B. 中期气候变化C. 长期气候变化D. 季节气候变化5. 咸阳地区的气候属于()。
A. 寒冷季风气候B.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1. 大气温度与海拔高度成正比,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也会升高。
()2. 雨量是指单位面积内降水的量,常用单位为毫米。
()3. 露点温度是指空气饱和时的温度。
()4. 在副热带高压区,空气下沉,天气晴朗,湿度较低。
()5. 季风是由于气压的分布差异而形成的,常见于近赤道地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题)1. 请解释什么是台风,并简要描述其形成和发展过程。
2. 什么是气候变化?列举至少两个气候变化的迹象。
3. 简要解释气压和风力之间的关系。
4. 简述温暖前线和冷锋之间的天气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5. 什么是反气旋?它的气象特征是什么?6. 请解释什么是静稳天气,它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什么影响?7. 什么是云核?它对云的形成有何重要作用?8. 请解释什么是电闪雷鸣,并简要描述其产生的原理。
9. 简述地球自转对风的产生和风向的影响。
10. 简要解释什么是洋流,列举至少两个重要洋流,并描述其运动规律。
四、应用题(每题20分,共4题)1. 某地一天的气象数据如下,请根据数据回答以下问题:温度:25°C相对湿度:80%风速:6米/秒降水量:无降水a) 请计算出露点温度。
b) 请判断当前天气可能是晴朗、多云、阴天还是雨天。
简答题1、 试推导虚温的公式,并说明虚温的意义,推导公式1-10,1-12。
【答】:如果以P 表示湿空气的总压强,e 表示其中水汽部分的压强(即前述的水汽压),则P-e 是干空气的压强。
干空气的密度(d ρ)和水汽的密度(w P )分别是TR e P d d -=ρ T R e w w =ρ 式中w R 为水汽的比气体常数,K g J K g J R R w w ./4615.0)./(18/31.8*===(w μ为水汽分子量=18g/mol )。
d dw d w w R R R R 608.1.**===μμμμ 因为湿空气是干空气和水汽的混合物,故湿空气的密度ρ是干空气密度d ρ与水汽密度w ρ之和,即)378.01(608.1)(608.1Pe T R P T R e e P T R e T R e P d d w d w d -=+-=+-=+=ρρρ 将上式右边分子分母同乘以P e 378.01(-),并考虑到e 比P 小得多,因而2)378.0(Pe 很小,可以略去不计,上式可写成 )378.01(P e T R Pd +=ρ )378.01(P e T R P d +=ρ 上式为湿空气状态方程的常见形式。
如果引入一个虚设的物理量——虚温(υT ),即 T P e T )378.01(+=υ 由于T Pe )378.01(+恒大于1,因此虚温总要比湿空气的实际温度高些。
引入虚温后,湿空气的状态方程可写成 υρRT P =虚温的意义是在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面密度时,干空气应有的温度。
推导公式1-10: Pe q 622.0= 因为wd w m m m q +=;由气体状态方程T R M PV *μ= 可得T R eV m w w *μ=;T R Ve P m d d *)(μ-=;TR PV m m w d *μ=+;所以 TR V e P T R eV T R eV q d w w***)(μμμ-+==P e w μμP e 622.0= 同理推导公式1-12:eP e -=622.0γ e P e e P e TR V e P T R eV m m d w dw d w -=-=-==622.0)(**μμμμγ 2、 推导υT = (1 + 0.61γ) T ,其中γ为混合比。
气象与气候知识点汇总一.名词解释(5道*3分)1.天气:从时间尺度上讲,天气是指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2.天气系统: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3.气候:指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4.气候系统:是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陆地表面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物理系统。
5.小气候:是指由于下垫面结构不均一性所引起的小尺度的近地层局地气候。
6.大气气溶胶粒子:大气中悬浮着的许多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
7.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放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8.太阳常数:就日地平均距离来说,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m2面积内,1min内获取的太阳辐射能量。
9.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中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谓太阳辐射光谱。
10.一个大气质量:在地面为标准气压时,太阳光垂直投影到地面所经路线中,单位截面积的空气柱质量。
11.地面差额辐射:某段时间内单位面积地表面所吸收的总辐射和有效辐射的差值。
12.大气之窗:地球辐射中波长8.5-11微米波段的辐射几乎没有为大气所吸收而能全部透过并进入太空,好像大气为这个波段打开一个窗子。
13.位温:把各层中的气块循着干绝热的程序飞到一个标准高度1000hap处,这时所具有的温度称为位温。
14.大气稳定度:气块收到任意方向的扰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15.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和未饱和的湿空气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
16.绝热过程:绝热过程是一个绝热体系的变化过程,即体系与环境之间无热量交换的过程。
17.逆温:对流层中由于低,由于地面辐射冷却,空气平流、冷却、空气下沉增温,空气流混合等原因引起的气温岁告诉增高而上升的现象。
18.露点:当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过饱和时,水汽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凝结的温度。
答案:1、简述干洁空气的概念及其主要成分。
(答案)1、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
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 %以上。
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
2、虚温含义,它可直接测量吗? (答案)2、在等压条件下,当干空气具湿空气密度时之温度即称为虚温,由此可知其代表干空气的温度,一般由Tv 表示。
定义虚温的用意在于,湿空气的分子量会随环境水气量改变而改变,使气体常数(R)成为变数,而较难正确计算出来。
为使计算方便,所以利用干空气的气体常数来计算,因此定义虚温来代替湿空气的温度,如此就不用考虑变动的气体常数了,亦即可以处理掉复杂的水气效应,由此可知,虚温为水气的函数。
因为实际观测环境大气所得的温度为湿空气温度,而所使用的气体常数为干空气气体常数(R),所以实际上状态方程(P= p RT)(其中R=R*/md)并不成立(因为其使用干空气气体常数(R),而温度却用湿空气的),所以为使其成立需使用虚温(即干空气之温度),如此才可使R与T均为干空气之值。
由于虚温与实际观测之温度误差不算大(仍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因此目前大多数的人仍直接利用实际观测之温度来代替虚温。
Tv=T+W/&其中T为实际大气温度,W为饱和混合比值。
表示虚温与实际温度之差距,等于露点温度所在的饱和混合比数值的六分之一。
6、当气温为25 °C,气压为1080hPa,相对湿度f=65 %时,求e (水汽压)、E (饱和水汽压)、d (饱和差)、a (绝对湿度)、q (比湿)。
(答案)6、25 C 时,饱和水汽压E=31.668,f=e/E, _则e=fE=65%*31.668=20.5842d=E-e=31.668-20.5834=11.0838,a=289*e/T=289*20.5834/(25+273)=19.9625 q=0.622*e/P=0.01197、若相对湿度f,气压p不变,增温时,绝对湿度a和比湿q前后是否相同?(答案)7、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水汽压E要增大,而f不变,所以水汽压e 也要增大,q 是比湿,q=0.622e\P ,P 不变,e 增大,所以q 要增大。
气象学与气候变化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气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气象B. 地球大气的物理过程和变化C. 地球地壳的运动和变化D. 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2. 气候是指某个地区在相当长时间内的什么情况?A. 天气的变化B. 大气层的厚度C. 气温的波动D. 年降水量和气温的统计数据3. 气象预报主要通过什么手段进行?A. 地面气象观测站的观测数据B. 卫星遥感和气象雷达C. 数值模型和气象雷达D. 大气压力和风速的测量4. 下列哪项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A. 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B. 太阳活动引起的太阳辐射变化C. 大气层中水蒸气和云量的变化D. 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5. 气候模型是利用什么方法来模拟和预测气候变化?A. 数值模拟法B. 实验观测法C. 统计分析法D. 经验推断法二、填空题1. 气候系统中主要的能量输入源是________。
2. 恒温层的顶部高度大约为________。
3. 当植被覆盖率减少时,地表的________能力会减弱。
4. 南极洲的冰盖主要储存在________上。
5. 常用的超长期气候观测变量有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气象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 什么是温室效应?简述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 请列举至少三种减轻气候变化的措施,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4. 解释一下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5. 请描述气象观测中常用的主要仪器和方法。
四、论述题请就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 结语 -以上是气象学与气候变化考试试题的内容,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形式,综合测试了对气象学和气候变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认真思考并回答每个问题,相信您对气象学和气候变化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注:本文仅作为范例,实际文字内容应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书写。
《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1、简述干洁空气的概念及其主要成分。
(答案)2、虚温含义,它可直接测量吗? (答案)3、从大气组成推导大气摩尔质量u=? (答案)4、体积相同、P和T相同的干湿空气重量是否一样? (答案)5、P=1010hPa,e=10hPa,t=27 ℃,求 Tv(虚温)。
(答案)6、当气温为25 ℃,气压为 1080hPa,相对湿度f=65%时,求e(水汽压)、E(饱和水汽压)、d(饱和差)、a(绝对湿度)、q(比湿)。
(答案)7、若相对湿度f,气压p不变,增温时,绝对湿度a和比湿q前后是否相同? (答案)8、对流层的特征如何,为什么? (答案)9、臭氧层形成过程及其作用怎样? (答案)10、某地两时刻f,p相同,当TI>T2时,a,q是否相同? (答案)11、简述静力学方程成立的条件、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答案)12、什么是地面总辐射,与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相比有什么变化? (答案)13、分别涂为黑白色但性质相同的两个物体,在露天下其夜间与白天的表面温度是否相同? (答案)14、温度为20 ℃的气块在 r=-0.1 ℃ /100m 的大气中绝热上升或下沉 500m后的温度是多少? 这时气块周围的气层温度是多少,气层是否稳定? (答案)15、求地气系统的短波反射率为0.7时,地气系统的平均平衡温度 (设此系统对长波而言是黑体) 。
(答案)16、为什么云层存在会使白天气温降低,夜间气温升高? (答案)17、同为睛夜静风,清晨但较干燥地区夜间的降温幅度一般总比湿润地区大,这是为什么?(答案)18、假定地球的行星反射率=0.3,地球处于辐射平衡状态时的等效黑体温度应为多少?(答案)19、大气中除贴地层γ,γd外,很少出现γ<γd情况,为什么?(答案)20、大气的特殊量T、Td、(T-Td)各有什么含义?(答案)21、大气保温作用与温室效应是一回事吗?(答案)22、静力不稳定与潜在不稳定有什么不同。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教学要点及试题:绪论重点: 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所研究对象2.本学科与其他部门地理、区域地理学的关系●气象(meteor):●气象学(meteorology)运用物理学原理和数学物理方法,研究发生于大气中一切物理性质、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大气学科。
●气象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大气一般的组成、范围、结构及各种要素等;●(2)大气现象的发生、发展及能量来源;●(3)探求大气现象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4)将大气现象中的规律应用于实践。
●●气候:某地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下,某时段内(一般指30年以上)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
●天气与气候简析。
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况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1.气候和天气关系密切,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二个不同概念:● a. 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的具体状态。
●例如:三亚市某日的最高气温30°C,最低气温20°C ,午后有雷阵雨●● b.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例如:在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某市年平均气温为25°C,昆明四季如春,这些都属于气候现象。
●●气候学研究任务:●气候系统及其组成:●大气的物质组成:(1)干洁空气、(2)水汽、(3)固态、液态颗粒●什么是气溶胶(Aerosols),其分布特征和作用是什么?●大气的圈层组成及各圈层特点●饱和水汽压(E)与温度(t)按指数规律变化。
●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比湿(q)●混合比(γ)●露点(T d)当●风(wind)●云:●降水变率●空气状态方程:●虚温:T v,●思考题:1.某气象台站测得某日某时f=40%,t=15℃,p=1000hPa,求该时段的e、d、a、q、γ值。
2.北纬30°处有一座海拔1000m高的山,试分析该山地坡麓与山顶在上、下午不同时间各气象要素(T、p、e、E、f、t d)的分布及山南与山北的差别。
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一、填空题:1.太阳表面的温度为,地球每年从太阳上获得的热量,仅为太阳热量的。
2.在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以上,都在不停地以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这种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
3.电磁波的范围是,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4.地面和大气辐射的波长为,属于长波辐射。
最大放射能力对应的波长是 um。
5.物体的r、 、d之间关系是,分别代表物体的能力。
6.太阳辐射最大放射能力所对应的波长是,属于光,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是。
7.大气上界的太阳常数是。
8.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有三种被削弱的方式9.大气层中主要的吸收物质是,且具有吸收特性,仅占太阳辐射的 %。
10.氧气最强的吸收带属于部分。
11.臭氧最强的吸收带属于部分,而且还吸收属于部分。
12.天空出现白色是因为多。
13.地表面辐射能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14.地面有效辐射的公式是,影响因素有。
15.地面辐射差额的公式是,白天为值,气温,夜晚为值,气温。
纬度愈低,Rg >0的时间愈。
16.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随纬度而逐渐减小,在辐射差额为0,在辐射差额小于零。
17.“大气窗”对地表起到作用。
18.烟幕预防霜冻的原理是。
19.大气辐射差额是值,说明大气的热能是亏损。
20.高低纬间有水平气流的运动,是由于引起的。
21.传导是依靠分子的热运动将从一个分子传给另一个分子。
22.辐射发生于间、间,是最重要的热量交换方式。
23.对流是重要途径。
24.乱流是热量交换的重要方式。
25.潜热交换主要是在中起作用。
26.泊松方程是,此公式表明,干绝热变化中气压降低温度呈。
27.干空气任一高度处的温度表达式是,其中温度递减率是。
28.大气稳定度是指使具有或返回原来位置的或。
29..当γ<0时称,γ=0称,这样的大气层结是。
30.条件性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条件是,对于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是,对于饱和空气则是。
31..不稳定能量的类型有。
32.气温随时间的变化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其中周期性变化有。
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题4 分)反气旋:反气旋是指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的水平空气涡旋,也是气压系统中的高压。
北半球反气旋中,低层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南半球反气旋则呈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产生于热带洋面.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称为飓风,飓风的名称使用在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使用的近义字是台风.台风具有季节性和旋转性,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对建筑或人员会造成一定损毁伤害。
海陆风: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
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
海陆风的水平范围可达几十公里,铅直高度达1~2公里,周期为一昼夜。
风力以下午为最强。
山谷风: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称“谷风(valley breeze)”;到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山风(mountain breeze)”。
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
山风比谷风风速小一些。
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由于城市地区水泥、沥青等所构成的下垫面导热率高,加之空气污染物多, 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又因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向外围递减。
在近地面温度图上,城市的高温相对于郊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季风: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热力反映有所差异引起的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系,称为季风。
并伴随有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
锋面气旋:由锋面与地面气旋结合在一起形成。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41题,每题1分,共41分)1.我国主要受( )气团影响.A、冰洋B、赤道C、变性D、热带正确答案:C2.就整个地-气系统来讲,辐射差额的多年平均值()。
A、为0B、为正C、为负正确答案:A3.地球上各种形式的总水量约有_____是冻结的。
A、3.15%B、4.15%C、2.15%D、1.15%正确答案:C4.全球海洋中,热带气旋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是。
A、东北太平洋B、西北太平洋C、西北大西洋D、东北大西洋正确答案:B5.“大气的温室效应”中起作用的是()A、水B、大气逆辐射C、CO2D、尘埃正确答案:B6.北太平洋副高压夏季分裂为西太平洋副高和东太平洋副高,其中西太平洋副高季节活动规律明显,其强度,位置。
A、夏强冬弱、夏南冬北B、冬强夏弱、冬南夏北C、夏强冬弱、夏北冬南D、冬强夏弱、冬北夏南正确答案:C7.地转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因此,等压线越密集,地转风速A、越小B、不变C、不确定D、越大正确答案:D8.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时空分布是由太阳与地球间的( )决定的,又称天文辐射。
A、实际距离B、天文位置C、万有引力D、平均距离正确答案:B9.描述最高温和最低温所处月份是否与一般规律(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相等使用的气温标准是()A、年温相时B、气温日较差C、气温年较差D、大陆度正确答案:A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冬季为冷源B、大陆冬季为冷源C、海洋夏季为热源D、大陆夏季为冷源正确答案:B11.气压一定时,气温越高,则单位气压高度差。
A、不变B、无法确定C、减小D、增大正确答案:D12.北半球夏季副高的强度比冬季( ).A、不一定B、大C、小D、一样正确答案:B13.赤道与极地间的热量输送形式有( )A、显热输送B、蒸发C、涡旋输送D、环流输送正确答案:A14.()的降水是阵性的。
A、卷层云B、积雨云C、高层云D、层云正确答案:B15.我国太阳辐射年总量最高地区是()A、青海B、黄河流域C、新疆D、西藏正确答案:D16.厄尔尼诺现象形成时,西太平洋( )A、海水上翻B、气候干旱C、海平面不断抬升D、海平面不断下降正确答案:C17.公式中Q+q表示的总辐射包含( )A、地面长波辐射B、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C、发向宇宙的长波辐射D、到达地表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正确答案:D18.能造成雷暴阵性降水的云是。
心空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简单题)目录气象学名词解释及简单题汇总 (1)气象学与气候学(名词解释、填空、判断、简答) (8)气象学与气候学(提纲版) (25)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重点 (31)气象学名词解释及简单题汇总名词解释1.气温直减率:平均而言,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则下降约0.65°C,这称为气温直减率,也称气温垂直梯度。
(P13)2.行星边界层:在对流层内,顶部为l~2km高度的摩擦层也叫行星边界层。
(P14)3.露点: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的条件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P21)4.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因发射辐射而损耗的能量得到一定的补偿,因而对地面有一种保暖作用,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保暖作用或温室效应。
(P46)5.大气的保温效应: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因发射辐射而损耗的能量得到一定的补偿,因而对地面有一种保暖作用,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保温效应或温室效应。
(P46)6.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发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地面有效辐射。
(P46)7.干绝热直减率:对于干空气和未饱和的湿空气来说,气块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称干绝热直减率。
(P59)8.逆温: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的现象。
(P66)9.冰晶效应:水滴会因不断蒸发而缩小,冰晶会因不断凝华而增大。
(P82)10.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P113)11.暖性高压:高压中心为暖区,四周为冷区,等压线和等温线基本平行,暖中心与高压中心基本重合的气压系统。
(P114)12.地转风: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的等速直线水平运动。
(P120)13.梯度风:当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时,除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外,还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P121)14.气团:指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湿度和大气稳定度)水平分布比较均匀、垂直分布相似的大范围的空气团。
气象学与气候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第一章名词解释1气象:2气候:3天气:4气温垂直递减率:5大气污染:6标准大气压:7饱和水汽压:8饱和差:9相对温度:问答题1.何谓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气候和天气有什么区别?2.大气成分中,二氧化碳、臭氧的分布和作用。
3.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哪几层?分层原则?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特征。
4.同温同压下干湿空气哪个重?为什么?虚温的意义和原理。
5.为什么城市地区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要高一些?第二章名词解释1.辐射:2.辐射光谱曲线:3.太阳常数:4.大气逆辐射:5.地面有效辐射:6.辐射差额:7.气温较差:8.热赤道:9.等温线:10.水平气温梯度:11.大气稳定度:12.干绝热直减率:13.湿绝热直减率:问答题1.大气辐射和地气辐射的区别?2.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如何被减弱的?3.为什么说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不是太阳而是地面?4.分子散射和粗粒散射有何差异?举例说明。
5.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是怎样一种情况?总辐射的分布怎样?6.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怎样体现?7.气温随时间的变化及其原因?8.气温的水平分布如何?9.热赤道是怎么一回事情,为什么?10.各种逆温的概念、形成及其特点。
11.大气稳定度的判断。
第三章名词解释1.雾:2.霜:3.露:4.雾凇:5.混合冷却:6.露点:7.霜冻:8.降水:9.暴雨:10.云滴雨滴:11.贝吉龙过程:12.凝结潜热:升华潜热:13.饱和水气压:14.实际水汽压:15.饱和差:16.相对湿度:问答题1.用分子运动解释水相变化。
2.饱和水汽压与哪些因素有关?用分子运动论加以说明。
3.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有哪些?作用如何?4.霜和露的形成条件。
5.雾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6.云的形成条件。
7.积状云、层状云和波状云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指示意义。
8.云滴增长的物理过程有哪些?具体机制如何?9.人工降雨的原理。
10.影响蒸发的因素。
第四章名词解释1.气压:2.单位高度气压差:3.单位气压高度差:4.深厚系统:5.浅薄系统:6.地转偏向力:7.气压梯度:问答题1.单位气压高度差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关系怎么样?2.气压场的基本形势有哪些?3.气压系统的空间结构如何?4.大气质量在空间重新分配的原因5.何谓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和摩擦层平衡风。
气象气候学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气象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地球的物理过程B. 大气中的物理过程C. 海洋中的物理过程D. 地球表面的化学过程答案:B2. 气候类型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纬度B. 海拔C. 地形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气象观测的基本要素?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土壤pH值答案:D4. 什么是锋面?A. 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的边界B. 冷气团和冷空气的交汇处C. 暖气团和暖空气的交汇处D. 冷气团和冷空气的分离处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潜在影响?A. 海平面上升B.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C. 农作物产量增加D. 冰川融化答案:C二、填空题1. 气象学中的“气压”是指_________。
答案: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2. 气象学中,风向是指风的_________。
答案:来向3. 气候类型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可以分为_________大类。
答案:五4. 气象学中,降水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_________的总和。
答案:降水5. 气象学中,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的_________。
答案:比值三、简答题1. 描述什么是季风气候,并简述其特点。
答案:季风气候是一种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类型,主要特点包括夏季湿润、冬季干燥,有明显的季节性降水分布,以及温度变化相对温和。
2. 解释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并简述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答案: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域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它会导致全球气候模式的变化,如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某些地区降水量异常等。
四、论述题1. 论述气象卫星在现代气象学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气象卫星是现代气象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实时气象数据,包括云图、温度分布、风速等。
这些数据对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灾害预警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气象学与气候学简答题系列简答题系列05年1、简述大气的垂直结构及其特点答: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①对流层特点:a.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
平均而言,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下降0.65℃b.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②平流层特点:a.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有上升b.到30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受地面温度影响很小,特别是存在大量臭氧能够直接吸收太阳辐射。
③中间层特点: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b.有相当强烈的垂直运动④热层特点: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高b.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其电离的程度是不均匀的⑤散逸层特点:a.大气粒子经常散逸至星际空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很少变化2、简述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答: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气体及其悬浮其中的液体和固态杂志所组成①臭氧:大量的吸收太阳紫外线,使臭氧层增温,影响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从而对地球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形成起着重要重要。
②温室气体CO2、CH4、N2 :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少,却能强烈的吸收地面辐射,同时又向周围空气和地面放射长波辐射,使空气和地面增温的效应③大气气溶胶粒子:散射、漫射和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减少地面长波辐射的外溢,对地面和空气温度有一定影响。
④液体微粒:以云、雾形式出现,不仅使能见度变坏,还能减弱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⑤H2O: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3、为什么晴朗的天空是蓝色的,而早晨和傍晚的太阳呈红色答:1)晴天,主要是空气分子有选择地对波长较短的蓝色、紫色光进行散射,使天空呈蔚蓝色。
2)早晨和傍晚的太阳呈红色:①太阳高度不同,太阳光通过大气厚度不同;②大气层愈厚则大气的吸收、散射、反射作用也愈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少;③太阳高度越小,日光垂直投射时穿过的大气质量就越大;④日出,日落时,日光通过的大气质量数最大,短波光散射增强,红色光在太阳光的比例增加。
简答题系列05年1、简述大气的垂直结构及其特点答: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①对流层特点:a.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
平均而言,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下降0.65℃b.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②平流层特点:a.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有上升b.到30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受地面温度影响很小,特别是存在大量臭氧能够直接吸收太阳辐射。
③中间层特点: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b.有相当强烈的垂直运动④热层特点: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高b.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其电离的程度是不均匀的⑤散逸层特点:a.大气粒子经常散逸至星际空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很少变化2、简述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答: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气体及其悬浮其中的液体和固态杂志所组成①臭氧:大量的吸收太阳紫外线,使臭氧层增温,影响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从而对地球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形成起着重要重要。
②温室气体CO2、CH4、N2 :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少,却能强烈的吸收地面辐射,同时又向周围空气和地面放射长波辐射,使空气和地面增温的效应③大气气溶胶粒子:散射、漫射和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减少地面长波辐射的外溢,对地面和空气温度有一定影响。
④液体微粒:以云、雾形式出现,不仅使能见度变坏,还能减弱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⑤H2O: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3、为什么晴朗的天空是蓝色的,而早晨和傍晚的太阳呈红色答:1)晴天,主要是空气分子有选择地对波长较短的蓝色、紫色光进行散射,使天空呈蔚蓝色。
2)早晨和傍晚的太阳呈红色:①太阳高度不同,太阳光通过大气厚度不同;②大气层愈厚则大气的吸收、散射、反射作用也愈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少;③太阳高度越小,日光垂直投射时穿过的大气质量就越大;④日出,日落时,日光通过的大气质量数最大,短波光散射增强,红色光在太阳光的比例增加。
4、什么是地面有效辐射,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地面放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影响因素:地面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云况5、简述全球海平面温度的分布特点答:1、赤道地区气温高,向两极逐渐降低,北半球,等温线7月比1月稀疏2、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大致凸向极地,而夏季相反,南半球因陆地小,等温线比较平直,遇到有陆地的地方,等温线也发生与北半球相类似的情况3、最高温度带并不在赤道上,而是冬季在5°— 10°N处,夏季移到20°N左右4、南半球无论冬夏,最低温度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仅夏季最低温度出现在极地,冬季最冷地区出现在东部西伯利亚和格陵兰地区6、写出标准坐标中大气运动方程的分量形式以及连续方程7、论述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答:(动力作用)①对冷空气的屏障效应。
冬季,青藏高原阻挡住南下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纬度相当的印度半岛北部低;夏季,青藏高原对北上暖湿气流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一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这就是形成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青藏高原阻滞作用还波及到对流层中层。
②气流遇山绕流形成冷暖平流。
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碍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在背风坡汇合。
③(动力作用)冬季,青藏高原地面的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气温偏低,是冷源;夏季,青藏高原的地气系统是热源。
④青藏高原由于它与四周大气的热力差异,形成了青藏高原季风。
06年1、分析气温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及成因答:(1)日变化A.一天中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有一个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原因:地温的高低并不直接决定于地面当时吸收的太阳辐射的多少,而决定于地面储存热量多少。
正午以后,地面太阳辐射虽然开始减弱,但得到的热量比失去的热量还是多些,地面储存的热量仍在增加,所以地温继续升高,长波辐射继续加强,气温也随着不断升高。
由于地面的热量传递给空气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随后气温便逐渐下降,一直下降到清晨日出为止。
B.高纬地区气温日较差比低纬地区小原因:高低纬太阳辐射差异,低纬>高纬(2)年变化A.一年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中高纬度大陆以7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B.气温年较差有低纬向高纬增加,以同纬度的海陆相比,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上大得多2、利用地表辐射差额方程,分析地表辐射差额的影响因子对地表辐射差额的影响答:地面辐射差额:某段时间内单位面积地表面所吸收的总辐射和有效辐射之差值Rg =(Q+q)·(1—a)— Fo①太阳总辐射影响因子:太阳高度角、云量、大气透明度、地面反射率越高越多越好越高太阳总辐射(Q):↑↓↑↓②有效辐射的影响因子:地面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云量3、简述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答:大气环流:全球范围的大尺度大气运动,水平尺度数千千米,垂直尺度10km以上,时间尺度1—2日以上①太阳辐射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分布,形成单圈环流②地球自转作用,形成三圈径向环流,同时在近地面形成三风四带③下垫面的非均匀性,海陆分布,高大地形形成大气活动中心,高空槽脊,使大气环流复杂化④地表摩擦作用加深了大气环流的复杂性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途径及其影响效应答:1)化石燃料利用及农业和工业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气候效应: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对降水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2)人类活动排放导致大气中气溶胶浓度的变化气候效应:大气中气溶胶增加可以影响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过程导致①散射的太阳辐射量改变,造成地球平均温度变化②大气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大气层温度增加③减少地表的太阳辐射收入,造成地表温度较低④导致地面反射率增大,引起地面变冷3)人类社会的发展改变土地利用形式和下垫面的性质气候效应:①改变地面的反射率,影响地面的辐射差额②改变地面的热容量和水分储存,影响下垫面温度变化③由于以上改变了地面和大气间的显热和潜热交换,影响了气温和大气水分④改变下垫面的粗糙度,影响地面风的大小,对大气降水产生一定影响4)城市化改变局地气候效应气候效应:①混浊岛效应:城市污染物质比郊区多,凝结核远多于郊区,云量多,日照时数少②热岛效应:人为热的影响,气温高于郊区③干岛和湿岛效应:城市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白天低于郊区,夜间高于郊区④雨岛效应:城市风速小,局地差异大,有热岛环流07年1、分析云量对地表辐射差额的影响Rg =(Q+q)·(1—a)— Fo答:①云的增大作用:云量↑,有效辐射↓,Rg↑②云的减弱作用:云量↓,总辐射↓,Rg↓白天或夏天(特别是低纬地区),云的减弱作用强于增大作用,云量增多,Rg减少夜间或冬天(特别是高纬地区),云的减弱作用弱于增大作用,云量增多,Rg增多2、辐射雾和平流雾形成的有利条件分布有哪些?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答:辐射雾:地面辐射冷却使贴地气层变冷形成的特点:地方性有利条件:①充足水汽②晴朗少云③风力微弱④大气层结稳定平流雾: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逐渐冷却而形成的特点:范围、厚度大,持续时间常有利条件:①下垫面与暖湿空气温差大;②暖湿空气湿度大;③适宜的风向和风速;④层结较稳定3、假如没有了太平洋,世界气候以及我国气候分别会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答:(1)海水储存大量的热量,使地球气候温度不至于太高。
海水的热容量很大,在全球热量平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海水具有良好的投射能力,能使太阳辐射传输到较深的海水。
(2)海水能释放大量热量,使得地球气候不至于太冷,海水通过对流混合作用,使下层温度较高的海水上升到海面,加热了海面的大气,海水通过洋流,将低纬度高温的海水输送到高纬度。
高纬度温度较低的海水输送到低纬,从而降低了低纬度海水温度,升高了高纬度海水温度,调节气候。
(3)海洋能溶解大量温室气体,地面温度不至于上升太高(4)海洋温度异常,使产生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沃克环流(5)海洋是地球气候循环水汽的来源,对全球的降水起着决定性作用,热带风暴,副热带高压带是主要的海洋向大陆输送水汽的天气系统。
(6)海水的湍流混合作用,使海洋表面和下层海水进行热量交换,减缓了海洋表面温度的极端变化。
冷暖洋流对南北纬度之间海水和大气热量交换起着重要作用,调节全球气候。
08年1、简述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规律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答:1、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性活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冬季位置最南,夏季最北,从冬到夏向北偏西移动,强度增大;自夏至冬则向南偏东移动,强度减弱。
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最大的一个天气系统。
副高的季节性南北移动并不是匀速进行的,而表现出稳定少动、缓慢移动和跳跃三种形式,而且在北进过程中有暂时南退,在南退过程中有短暂北进的南北振荡现象。
同时,北进过程持续的时间较久、移动速度较缓,而南退过程经历时间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2、西太平洋副高是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最大的一个天气系统。
在它控制下将产生干旱、炎热、无风天气。
西太平洋副高是向我国输送水汽的重要天气系统。
平均而言,每年2—5 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6 月份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7 月中旬雨带移到黄河流域,而江淮流域处于高压控制下,进入伏旱期,天气酷热、少雨,如果副高强大;控制时间长久,将造成严重干旱。
副高南侧为东风带,常有东风波、热带风暴甚至台风活动,产生大量降水,因此7 月中旬后,华南又出现一次雨期。
从7 月下旬到8 月初,主要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带。
从9 月上旬起副高脊线开始南撤,降水带也随之南移。
2、简述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答:A对环流的影响1、对近地层环流的影响:夏季大陆为低压,海洋为高压,气流由海洋吹响陆地;冬季大陆为高压,海洋为低压,气流由陆地吹响海洋。
2、对西方扰动的影响:使平直气流产生槽脊波动B对气温的影响1、海面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于陆面2、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地,冬季相反C对大气水分和降水的影响1、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海面上的空气湿度大于陆地2、对雾的影响:海洋多平流雾,陆地多辐射雾3、对降水的影响:①对流雨:陆地上主要出现在夏季午后,海洋上出现在冬季夜间②地形雨:陆地上③锋面雨与气旋雨:海洋多于陆地3、空气上升为何冷却?又为何发生凝结?答:空气的冷热程度只是一种现象,它实质是上是空气内能大小的表现。
当空气获得热量时,其内能增加,气温也就升高;反之,空气失去热量时,内能减少,气温也就随之降低。
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下,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此时的空气称为饱和空气,达到最大水汽压,超过这个限度,水汽就要开始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