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自动结构计算集合: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 格式:xlsx
- 大小:18.60 KB
- 文档页数:5
单桩竖向水平承载力计算下面将详细介绍单桩竖向水平承载力的计算方法:1.确定桩的几何参数:-桩顶标高:桩顶到地面的高度。
-桩底标高:桩底到地面的高度。
-桩直径或边长:桩的横截面形状的尺寸。
-桩长:桩入土的深度。
2.获取土的力学参数:-弹性模量:土的刚度。
-泊松比:描述土的体积变化特性。
-有效内摩擦角:土的内摩擦特性。
3.计算桩的截面面积:-若桩为圆形,则桩的截面面积为π*(桩直径/2)²。
-若桩为方形,则桩的截面面积为桩边长²。
4.计算桩的侧阻力:桩的侧阻力主要由土与桩侧壁之间的黏聚力和摩擦力组成。
根据桩侧壁土与桩的总应力沿桩身线方向的分布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计算:-上部非弹性阶段:计算侧阻力随桩的侧位移的增大而线性增加的过程。
-上部弹性阶段:计算侧阻力随桩的侧位移的增大而指数增加的过程。
-下部非弹性阶段:计算侧阻力随桩的侧位移的增大而线性增加的过程。
5.计算桩的端阻力:桩的端阻力主要由土与桩底之间的黏聚力和摩擦力组成。
根据桩底土与桩的总应力分布特点,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计算:-上部非弹性阶段:计算端阻力随桩的竖向位移的增大而线性增加的过程。
-上部弹性阶段:计算端阻力随桩的竖向位移的增大而指数增加的过程。
6.计算桩的抗滑性能: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可能发生滑动和倾覆。
根据桩体与土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计算出桩的抗滑性能。
7.计算桩的平衡方程:各个阶段的侧阻力、端阻力和抗滑性能综合起来,可以得到桩的平衡方程。
通过求解平衡方程,可以得到桩的竖向水平承载力。
总结起来,单桩竖向水平承载力的计算涉及桩的几何参数、土体力学参数和水平荷载的作用等因素。
通过计算桩的侧阻力、端阻力和抗滑性能,并求解桩的平衡方程,可以得到桩的竖向水平承载力。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构件编号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 计 者_____________ 校 对 者_____________一、设计资料1.桩信息: 桩类型:预制方桩 计算方法:根据建筑桩基规范查表 桩顶标高:bg =0.80m 桩长:l =10.00m 桩径:d =1.50m淤泥质土5.00新鲜岩5.00碎石8.00土层顶标高2.土层信息:土层参数表格3.设计时执行的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以下简称 桩基规范二、计算结果1.桩在土层中的相对位置由于桩端持力层为岩石,所以按嵌岩桩计算2.桩端底面积及周长u = 1.50×4 = 6.00mA p = 1.50×1.50 = 2.25 m23.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根据规范5.2.11用公式如下Q uk = Q sk + Q rk + Q pk = u∑ζs i q s i k l i + uζs f rc h r + ζp f rc A pQ sk = 6.00×(0.70×152.40×5.80) = 3712.46 KnQ rk = 6.00×0.1400×40000.00×4.20= 141120.00 KnQ pk = 0.5000×40000.00×2.25 = 45000.00 KnQ uk = 189832.47 Kn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189832.47Kn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94916.23Kn。
灌注桩竖向和抗拔承载力计算
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它以灌注混凝土为主要材料,通过在地下钻孔的同时往孔中灌注混凝土,形成与地基土一体化的结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灌注桩主要用于承受纵向荷载和抗拔荷载。
1.桩身自重:桩身自重与桩长成正比,可以通过计算桩身总体积乘以混凝土比重来得到。
2.桩端摩擦阻力:桩端部分与周围土体之间存在摩擦阻力,可以通过摩擦力计算公式来计算。
常见的摩擦力计算公式有查特伍德公式、弗谢特公式等。
3.桩端端阻力:当桩端直接承受地基土的作用力时,桩端产生的阻力称为端阻力。
常见的端阻力计算公式有比索公式、摩擦桩法等。
4.动力触探法:动力触探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动力触探测试数据来推算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的方法。
灌注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土体承载力:抗拔承载力的计算需要考虑桩与周围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采用土壤力学中的极限平衡法来进行计算。
2.摩擦力:抗拔承载力中的摩擦力是指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作用力。
摩擦力可以通过摩擦阻力计算公式来计算。
3.继发拔桩:当桩的抗拔承载力不足以支撑所受荷载时,会发生继发拔桩现象。
继发拔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需要考虑桩基底土的破坏形态以及土体的变形特征等。
灌注桩的竖向和抗拔承载力计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监测来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桩端承载力计算书计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和本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计算过程:桩型:干作业钻孔灌注桩(d<桩基竖向承载力抗力分项系数:γs=γp=γsp=2桩类别:圆形桩直径或边长d/a=600mm截面积As=.4m周长L=第1土层为:新近填土,黄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20Kpa层面深度为:0m; 层底深度为:5m土层厚度h= 5 m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1极限侧阻力Qsik=L×h×qsik×ψL=1.×5 ×20×1= KN第2土层为: 粉细砂,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55Kpa层面深度为:5m; 层底深度为:7m土层厚度h= 2 m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1极限侧阻力Qsik=L×h×qsik×ψL=1.×2 ×55×1= KN第3土层为:粉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50Kpa层面深度为:7m; 层底深度为:10m土层厚度h= 3 m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1极限侧阻力Qsik=L×h×qsik×ψL=1.×3 ×50×1= KN第4土层为: ⑧1泥质砂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100Kpa层面深度为:10m; 层底深度为:13m土层厚度h= 3 m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1极限侧阻力Qsik=L×h×qsik×ψL=1.×3 ×100×1= KN第5土层为: ⑧2泥质砂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140Kpa层面深度为:13m; 层底深度为:16m土层厚度h= 3 m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1极限侧阻力Qsik=L×h×qsik×ψL=1.×3 ×140×1= KN总极限侧阻力Qsk=∑Qsik= KN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2500KN极限端阻力Qpk=qpk×As=2500×.4= KN总侧阻力设计值QsR=Qsk/γs= 1017 KN端阻力设计值QpR=Qpk/γp= 353 KN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Qsk/γs+Qpk/γp= /2+ /2= 1370 KN──────────────────────────────────────────。
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估算表2,A2,A2计算公式: Ra=q pa×Ap+u p∑(q sia×L i)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
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
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动别人。
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任,而不是“权力”。
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
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
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
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砼等级边长或直径(mm)周长Up(m)桩端标高(绝对标高)桩顶标高(绝对标高)桩长(m)有效桩长(m)单桩自重GpC803501.400-18.42.62120.933.44层底绝对标高承台下桩土层厚度(m)承台下桩埋深(m)层底绝对标高承台下桩土层厚度(m)承台下桩埋深(m)层底绝对标高承台下桩土层厚度(m)承台下桩埋深(m)地表(孔顶) 3.433.45 3.41填土①0 2.230.270.27 2.150.350.35 1.810.690.69粉质粘土②1150.70.53 1.7 1.970.45 1.7 2.050.21 1.6 2.29粉砂②3400.6-2.87 3.4 5.37-2.553 5.05-3.19 3.4 5.69淤泥质粉质粘土③200.7-6.57 3.79.07-6.5549.05-6.59 3.49.09淤泥质粘土④1250.8-11.074.513.57-14.55817.05-14.197.616.69粉质粘土⑤1-a 450.8-17.07619.57-16.55219.05-17.69 3.520.19粉砂⑤27020000.65-23.07 1.3320.9-23.85 1.8520.9-24.690.7120.9粘土⑤3-1558000.8-30.7700-25.9500-26.7900粉质粘土⑦17020000.7-32.0700-31.9500-32.9900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⑦2-110060000.65-41.8700-41.8500-36.59000000000孔号端阻力fp桩端极限阻力Rpk=fpAp Σfsili 桩侧总极限摩阻力Rsk=UpΣfsili Rk=Rsk+Rpk 端阻比ρp =Rpk/Rk桩端阻力分项系数γp总侧摩阻力分项系数γs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d=Rsk/γs+Rpk/γp Σλifsili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设计值R'd=UpΣλifsili/γs+Gp J22000245.00711.10995.541240.540.197 1.118 1.788775.93517.77486.49G2*******.00645.00903.001148.000.213 1.136 1.798717.86462.03437.71TYC32000245.00625.20875.281120.280.2191.1421.801700.39456.31432.71J22000350.00888.881244.431594.430.220 1.143 1.802996.79G22000350.00806.251128.751478.750.237 1.164 1.812923.61TYC32000350.00781.501094.101444.100.2421.1711.815901.60桩基单桩承载力计算表1J2G2TYC3桩型选择2截面积Ap (m^2)承台底标高(绝对标高)0.123注: 1.请用户输入白色底框内数值,无该项则不需输入数值。
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估算表2,A2,A2计算公式: Ra=q pa×Ap+u p∑(q sia×L i)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
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
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动别人。
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任,而不是“权力”。
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
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
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
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计算过程:桩型:大直径灌注桩(清底干净)桩基竖向承载力抗力分项系数:γs=γp=γsp=1.65桩类别:圆形桩直径或边长d/a=1000mm截面积As=.78539815m周长L=3.1415926m第1土层为:不计阻力土层,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0Kpa层面深度为:.0m; 层底深度为:1.4m土层厚度h= 1.4 m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1极限侧阻力Qsik=L×h×qsik×ψL=3.1415926×1.4 ×0×1= 0 KN第2土层为:淤泥,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10Kpa层面深度为:1.4m; 层底深度为:-12.1m土层厚度h= 13.5 m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1极限侧阻力Qsik=L×h×qsik×ψL=3.1415926×13.5 ×10×1= 424.115001 KN第3土层为:粘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26Kpa层面深度为:-12.1m; 层底深度为:-21.6m土层厚度h= 9.5 m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1极限侧阻力Qsik=L×h×qsik×ψL=3.1415926×9.5 ×26×1= 775.9733722 KN第4土层为:粘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50Kpa层面深度为:-21.6m; 层底深度为:-28.2m土层厚度h= 6.6 m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L=1极限侧阻力Qsik=L×h×qsik×ψL=3.1415926×6.6 ×50×1= 1036.725558 KN总极限侧阻力Qsk=∑Qsik= 2236.8139312 KN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280KN极限端阻力Qpk=qpk×As=280×.78539815= 219.911482 KN总侧阻力设计值QsR=Qsk/γs= 1355 KN端阻力设计值QpR=Qpk/γp= 133 KN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Qsk/γs+Qpk/γp= 2236.8139312 /1.65+ 219.911482 /1.65= 1488。
单桩承载力计算(DZCZ-1)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设计校对审核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 本文简称《抗震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本文简称《桩基规范》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Q - HRBF400; R - HRBF500-----------------------------------------------------------------------1. 设计资料1.1 桩土关系简图1.2 已知条件(1) 桩参数承载力性状端承摩擦桩桩身材料与施工工艺干作业钻孔桩截面形状圆形砼强度等级 C30桩身纵筋级别 HRB400直径(mm) 350桩长(m) 4.000是否清底干净√端头形状不扩底(2) 计算内容参数竖向承载力√考虑负摩阻ㄨ受压桩桩身承载力√是否考虑压屈影响否成桩工艺系数ψc 0.75纵筋抗压作用折减系数ψs 0.90 水平承载力√允许水平位移(mm) 10.0轴力标准值(kN) -100.000永久荷载控制√地震作用√桩顶约束情况铰接桩身配筋 0.7纵筋保护层厚(mm) 60抗拔承载力ㄨ抗拔桩桩身承载力ㄨ软弱下卧层ㄨ考虑地基液化全考虑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 6度设防(0.05g)1.3 计算内容(1) 单桩竖向承载力(2) 受压桩桩身承载力(3) 单桩水平承载力2 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2.1 单桩竖向承载力(1) 竖向极限承载力侧阻计算序号地层名称地层厚度液化折减极限侧阻力本层侧阻(m) 系数Ψl qsik(kPa) (kN) =======================================================1 粘性土 0.90 1.0000 59.50 58.882 砾砂 3.10 1.0000 59.50 202.81 ======================================================= Σ 261.695 侧阻: Qsk=261.69 (kN)端阻计算q pk×A p=950.0000×0.0962=91.40 (kN)最后端阻Qpk=91.40(kN)(2) 竖向承载力特征值5.2.2及5.2.3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 ——安全系数,取K=2。
桩身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构件编号_______________设计人_______________校对人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一、设计资料1.桩信息: 桩类型:水下冲(钻)孔桩 桩长:l =24.50m 桩径:d =1.00m 桩顶标高:bg =-5.20m2.土层信息:土层参数表格3.设计时执行的规范 建筑桩基规范(JGJ94-2008)二、计算结果1.桩周土层信息 30000180001600100001500土层顶标高2.桩周长u及底面积A p计算u = 1.0000⨯π = 3.1416 mA p = 0.5000⨯0.5000⨯π=0.7854 m23.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根据“桩基规范(JGJ94-2008)”5.3.5用公式如下Q uk = Q sk + Q pk = u∑φsi q sik l i + φp q pk A p由于桩的直径大于800mm,因此侧阻力与端阻力要分别乘以尺寸效应系数φsi、φp。
计算土的总极限侧阻力Q skQ sk = u∑q sik l iφsi = 3.14⨯(60.00⨯6.30⨯0.93+40.00⨯1.60⨯0.96+60.00⨯16.60⨯0.93) = 4199.42 kN计算总极限端阻力Q pkQ pk = q pk A pφp = 0.00⨯0.79⨯0.9283 = 0.00 kN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uk计算Q uk = Q sk + Q pk = 4199.42 kN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R a计算根据桩基规范JGJ94-2008 5.2.2条规定R a = Q uk/γsp = 4199.42/2.00 = 2099.71 kN。
5.2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5.2.1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N K< R (5.2.1-1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N Kmax W 1.2R (5.2.1-2 )2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N E K< 1.25R (5.2.1-3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NE Kma W 1.5R (5.2.1-4 )式中2――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平均竖向力;N max――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最大竖向力;NE k――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平均竖向力;N EkmaX―一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最大竖向力;R――基桩或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5.2.2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确定:R = Q k/K (5.2.2 )式中Q k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安全系数,取K = 2523 对于端承型桩基、桩数少于 4根的摩擦型柱下独立桩基、或由于地层土性、使用条件等因素不宜考虑承台效应时,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取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 值。
5.2.4对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摩擦型桩基,宜考虑承台效应确定其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上部结构整体刚度较好、体型简单的建(构)筑物; 2对差异沉降适应性较强的排架结构和柔性构筑物; 3按变刚度调平原则设计的桩基刚度相对弱化区; 4软土地基的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5.2.5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不考虑地震作用时 R= R a + n c faA (5.2.5-1 ) 考虑地震作用时R= R a + Z a n c f akA /1.25 (5.2.5-2 ) A= (A — nA ps )/n(5.2.5-3 )式中 n c ――承台效应系数,可按表5.2.5 取值;f ak ——承台下1/2承台宽度且不超过 5m 深度范围内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按厚度加权的平均值;A ――计算基桩所对应的承台底净面积;As -------------为桩身截面面积;A ――为承台计算域面积。
灌注桩单桩
竖向承载力
回目录
计算
根据桩径按内插法计
算工程桩桩身配筋率
(0.30%~0.65%)0.360%
工程桩桩身最小配筋
值1811.29
φ12根数(As=113)17
φ14根数(As=154)12
φ16根数(As=201)10
φ18根数(As=254)8
试桩桩身最小配筋As=[Quk-0.65*fc*Ap*(1-3%)]/fy=6479.38(mm2)
φ16根数(As=201)33.00
φ18根数(As=254)26.00
φ20根数(As=314)21.00
φ22根数(As=381)18.00
φ25根数(As=491)14.00
锚桩兼做工程桩时单
桩抗拔承载力
Rd'=(λ*∑Qsik)/γs + Gp=1574.95
λ为抗拔承载力系数,一般取0.5~0.6
γs为桩的抗拔承载力分项系数,取1.6
Gp为桩的自重,地下水以下扣除浮力,
浮力分项系数1.2
锚桩桩身最小配筋As'=Rd'/fy=5249.84(mm2)
φ16根数(As=201)27.00
φ18根数(As=254)21.00
φ20根数(As=314)17.00
φ22根数(As=381)14.00
φ25根数(As=491)11.00
回目录
39.50
14.30
纵筋间距135
纵筋间距191
纵筋间距229
纵筋间距287
纵筋间距69.46
纵筋间距88.16
纵筋间距109.15
纵筋间距127.34
纵筋间距163.73
Gp=(25-
10*1.2)*
Ap*∑
lsi=258.11kN 纵筋间距84.90
纵筋间距109.15
纵筋间距134.84
纵筋间距163.73
纵筋间距2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