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综合提高训练(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综合题提升训练 (62)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9小题,共580.0分)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以上的水域,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
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
由于温度差异,秋冬季节对虾从渤海沿海向黄海南部深水区洄游。
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
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分析秋冬季节渤海沿海和黄海南部深水区温度出现差异的原因(3)推测虾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4)针对渤海对虾资源减少的现状,请你说出促进渤海对虾发展的措施。
2.我国某地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考察家乡的河流水文状况,并结合所学的水循环原理进行分析。
下面是他们查阅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绘成的家乡某河流域特征示意图(图甲)和①②两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径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图乙)。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1)在图甲中画上箭头表示使该区域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的水循环类型。
(2)表示图甲中②水文站流量变化曲线的是图乙中的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④处近年来时有咸潮发生,其发生的季节大多在______季。
(5)图中③⑥处近年来地下水减少,说明与⑤处生态环境的关系。
(6)图中⑦处地下水易受人类污染,说明其自然原因。
3.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地质构造与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乙处地质构造为______,丁处地质构造为为______;丙处形成地貌为______;丁处地形形成原因______。
(2)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______,图中④环节是______。
章末整合提升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______ ■教材P54读图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河流的补给可能来自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水体。
2.在洪水期,河流水位较高,河流水补给湖泊水。
在枯水期,河流水位较低,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______ ■ 教材P55〜56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
⑵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而降水却逐渐减少等自然因素有关。
(3) 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上中游地区过度引用黄河水等人为因素有关。
(4) 人类可以通过统一调配水资源、植树造林等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______ ■教材P57读图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在北半球相反,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这是地转偏向力、盛行风和海陆轮廓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在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绕南极向东流的西风漂流和向西流的南极环流。
3•在北印度洋,受季风的影响,洋流在冬季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在夏季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______ ■教材P58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从北向南依次是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2.画图略。
提示:中低纬度流向为北顺南逆,中高纬度为北逆南顺。
3.(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相反。
(2)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
第三章第一节水循环题组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进陆地水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着水循环的各个环节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读“亚马孙河流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亚马孙河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A.水汽输送B.下渗C.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3.关于亚马孙河流域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A.植物蒸腾作用减弱B.下渗减少C.地下径流增加D.地表径流增加通州行政副中心率先在北京建设海绵城市试点。
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4.两种水循环模式中( )A.“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B.“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地下水储量C.“海绵城市”增加了城市地表排水量D.“海绵城市”提高了城市抗旱防涝能力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图中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各环节会造成影响,下列对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6.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A.海陆间大循环B.跨流域调水C.水库D.地下水补给湖水下图为甲湖泊区域水循环示意图。
历史上甲湖泊曾经是一个水浅面积大、水温较附近深水湖高的湖泊,湖水几千年来从未干涸。
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湖泊却突然消失,被称作“死亡之海”。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图示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A.陆地内循环B.海上内循环C.海陆间循环D.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8.甲湖泊干涸过程中,其湖水主要进入( )A.岩石圈B.水圈C.大气圈D.生物圈9.若该地区地壳相对稳定,则导致甲湖泊干涸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植被破坏B.降水减少C.气温升高D.人口剧增读三种水循环简单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1节水循环(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三大类水循环都必不可少的环节除降水外,还有( )A.①B.②C.③D.⑤2.若甲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则下列水循环环节水量可能增加的是( )A.①B.②C.③D.④1.D 2.A[第1题,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地表径流,②为地下径流,③为下渗,④为降水,⑤为蒸发。
水循环三大类型为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不存在下渗③和径流①②,除降水外,三类水循环都存在蒸发⑤。
故D正确。
第2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甲地植被破坏,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减弱,会导致下渗量③减少,在降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地下径流②减少,地表径流①增多。
故A正确。
] (2021·某某某某高一期中)2019年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于8月10日凌晨在某某温岭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
读海陆间循环模式图,回答3~4题。
3.该台风参与了( )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陆地内循环D.不能确定4.下列最能代表台风“利奇马”登陆某某的环节是( )A.a B.b C.c D.d3.B 4.C[第3题,该台风从海洋到陆地,主要参与了海陆间循环。
第4题,台风“利奇马”登陆某某的环节就是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图中c代表水汽输送。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5~7题。
5.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D.影响我国的冬季风6.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B.④C.⑤D.⑥7.下列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④它对地表太阳能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5.C 6.C 7.A[第5题,①表示把海洋上空的水汽通过大气运动带到陆地上空,即水汽输送环节,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从而实现水汽输送。
第一节水循环【基础巩固】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据此完成1~3题。
1.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B.地下水C.湖泊水D.冰雪融水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百川东到海”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C.陆地内循环D.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循环3.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是水循环环节中( )A.蒸发B.地表径流C.降水D.下渗解析:第1题,“黄河之水天上来”反映的是黄河水的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所以A项正确。
第2题,“百川东到海”反映通过径流把陆地水输送到海洋,属于海陆间循环,故A项正确。
第3题,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北方,是对地表径流施加的影响,故B项正确。
答案:1.A 2.A 3.B4.打深井取水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水汽输送B.降水C.地下径流D.下渗解析:深井水属于地下水,打深井取水直接影响地下径流。
答案:C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a、b、c、d、e分别表示(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6.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④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第5题,读图,受太阳辐射的作用,海洋水经过蒸发(e)变为水汽,在高空通过水汽输送(a)到达陆地上空,经过大气降水到达陆地,陆地水一部分通过地表径流(b)回到海洋,一部分经下渗(c)形成地下水,然后通过地下径流(d)回到海洋,完成水循环。
地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三章章末总结提升word版含解析[知识网络]参考答案:①陆地水②水资源③洋流④海陆间循环⑤海上内循环[触摸高考]主题一世界陆地热量的收支状况1.2021年日本大地震招致的核走漏曾经影响到多个国度,据此回答(1)~(2)题。
(双选)(1)核走漏物质随洋流分散,以下国度受其影响较大的能够是()A.加拿大B.马来西亚C.墨西哥D.阿根廷(2)上述国度受影响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以下表示图相符的是()解析:第(1)题,2021年日本大地震招致的核走漏,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核走漏物质随北太平洋暖流向东分散,离开北美洲沿岸主要影响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故答案选AC。
第(2)题,加拿大西海岸纬度较高,水温较低,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等温线向北凸出,对应选项C。
墨西哥西海岸纬度较低,水温较高,洋流为加利福尼亚暖流,等温线向南凸出,对应选项D。
故答案选CD。
答案:(1)AC(2)CD主题升华影响世界海面热量收支的主要要素陆地与大气之间普遍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流,是大气的主要水源与热源。
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因此,影响世界陆地热量收支的主要要素是纬度要素、洋流、天气状况等。
(1)纬度要素: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海面取得的太阳辐射越多,其散布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2)天气状况:赤道地域因高温多雨,海面蒸发量要小于回归线附远洋域。
高纬度因海水结冰,释放热量多,支出大于支出。
(3)洋流:洋流主要是促进不同纬度间海水热量的交流,从而使高、低纬度间海水热量收支到达平衡。
主题二河水补给2.读某河流水文站平均流量进程线补给类型联系图,完成(1)~(2)题。
(1)假定该河流位于我国,最有能够是()A.西南地域B.西北地域C.西北地域D.华北地域(2)补给类型a、b、c、d区分是()A.时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B.浅层地下水时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C.雨水冰川融水浅层地下水时节性积雪融水D.冰川融水时节性积雪融水雨水浅层地下解析:从图中看流量的曲线图,1~4月只要地下水补给,5月末尾变多,有时节性积雪融水,6、7、8三个月流量迅速添加,包括冰川融水和雨水,9月末尾水量大规模增加,表达在内陆地域,能出现这种状况的只要我国西北地域十分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不多,但也有雨水补给,尤其是天山北坡,遭到西风和极地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综合拔高练核心素养练一、选择题野外进行登岛求生训练时,可以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1所示;图2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定成下列问题。
1.图1获取淡水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径流2.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A.日出前后B.中午前后C.日落前后D.午夜前后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面两题。
3.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①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水量1月份较小4.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C.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D.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⑤和⑥的水量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2015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16个城市开始试点。
“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
下图为“海绵城市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增加下渗B.减少蒸发C.增加地表径流D.减少地下径流6.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综合题7.分析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来自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
监测显示的青海湖水体面积为4 321.07平方千米,水位为3 193.8米。
与2005年相比,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了70.82平方千米,水位上升了0.35米。
专家分析指出,在中国政府和群众努力之下,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从水循环的蒸发及水汽输送等环节入手,蒸发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参与,水汽输送也需要太阳辐射能参与,故图中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源于太阳辐射能。
2.【答案】C【解析】森林砍伐,导致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图中①为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④为地表径流,⑥为地下径流。
3.【答案】B【解析】南水北调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北方,改变了地表径流,图中③为降水,④为地表径流,⑤为下渗,⑥为地下径流。
4.【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a为水汽输送;b、g为降水;c、h为径流;d、e、f为蒸发、植物蒸腾。
海陆间水循环依次包括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陆地降水、径流等环节。
5.【答案】C【解析】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季风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大气降水的季节分配与其所处的气候类型有关;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6.【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看出趵突泉水位持续降低,可能是由于今年春季降水偏少,地下水得不到补充,也可能由于人类用水过度,南部山区植被破坏严重,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位降低与南水北调没关系。
7.【答案】C【解析】从水循环示意图可以看出趵突泉补给区位于南部区,若补给区受到污染,泉水的水质就会变坏;同时南部山区降水量的大小也会影响趵突泉水位的高低;城市地面硬化,不会导致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图中所示径流为地下径流,地下径流量大,不会导致城市内涝。
8.【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修垸工程为地表水利工程,直接影响地表径流,故D选项正确。
9.【答案】C【解析】平垸工程即扒坝还湖,使得耕地面积减小,湖泊面积扩大。
洞庭湖面积扩大,使得湖泊调蓄洪峰的作用増强。
C选项正确。
10.【答案】B【解析】除了平垸工程,洞庭湖区还可以通过退耕还湖来缓解洞庭湖区“人与水争地”的矛盾。
故选B。
11.【答案】D【解析】从题干的叙述中可以得知,海绵城市可以增加地表下渗,这就减少了地表径流,D选项正确。
阶段提升课专题1 塑造地貌的外力作用1.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2.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地貌表现:(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
因此,上游多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形成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生暑假旅游期间在两地拍摄的甲、乙地貌景观图。
完成(1)(2)题。
(1)通过研究性学习发现,形成甲、乙两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化作用、风力沉积B.海水沉积、风力侵蚀C.海水侵蚀、风力沉积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2)下列有关乙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貌仅分布于干旱地区B.该地盛行西北风C.迎风坡的坡度比背风坡陡D.迎风坡坡形下凹【解析】(1)选C,(2)选B。
第(1)题,根据甲图中反映的信息,图中标注的海洋,说明甲景观是海水差异侵蚀形成的地貌,乙图中景观是新月形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的结果。
第(2)题,新月形沙丘的地貌不仅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在一些湿润地区的沿海地区也存在,只要有风力和沙源都有可能产生;根据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的特性,可以看出该地盛行西北风;迎风坡坡形上凸,背风坡坡形下凹。
专题2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选“点”:,等深线密集的海以防崩续表2.选“线”:(1)公路、铁路。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公路。
图中公路选线为EHF。
(2)引水路线。
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
图中①线更合理。
(3)输油、输气管道。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管道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下跟踪检测1.(2018·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课时作业)下图示意水圈的构成。
关于陆地上各种水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水储量大于地下淡水储量B.土壤水的分布范围比地下淡水广C.冰川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D.冰川是人类直接利用的主要水资源解析:选C 河水储量远小于地下淡水储量;地下淡水的分布范围比土壤水广;冰川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人类直接利用的主要水资源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019·广东佛山一中高一周末作业)下图为我国两条河流水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黄河不同于闽江的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D.湖泊水3.黄河的年径流量小于闽江,主要原因是黄河( )A.流域面积小B.流域内年降水量小C.地形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解析:第2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因此其上游存在冰雪融水补给;闽江流域海拔较低,且纬度位置较低,无冰川和积雪分布。
第3题,河流年径流量的大小主要与流域面积的大小、支流多少和流域内年降水量的大小有关。
黄河的流域面积远大于闽江,黄河主要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流域内年降水量较小,而闽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流域内年降水量较大。
答案:2.B 3.B(2019·广州综合测试)下表是我国干旱区多年平均水汽输送统计表,据此完成4~5题。
年输入总量/107 t各边界输入总量所占比例/% 年输出总量/107 t各边界输出总量所占比例/%东南西北东南西北14.78 0 16.6 54.8 28.6 12.86 96.2 3.0 0 0.8 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5.我国干旱区年盈余的水汽主要储存于( )A.河流B.湖泊C.冰川D.土壤解析:第4题,据分析,影响我国干旱区水汽输入的最主要气流是盛行西风,而盛行西风的主要水汽源地是大西洋。
第5题,影响我国西部干旱地区的盛行西风,受高大山地阻挡,在山区形成较多降雪,这些降雪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冰川资源,C对;我国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河湖稀少,土壤墒情也较差,A、B、D错。
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从流量曲线图可以看出,河流流量与雨量呈正相关,可以推知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故选A项。
2.【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河流汛期在夏季,汛期较长,年降雨量在800 mm以上,根据河流汛期及降雨量可以判断可能位于我国东南地区。
故选D项。
3.【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①曲线相对平缓,②则相对多变。
假设①早于②,则原因可能是观测站上游开荒种田面积扩大,导致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若②早于①,则原因可能是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或者大面积植树造林,调节下游流量的能力增强。
可以推知①应该晚于②,观测站上游地区修建了大坝,使得①径流量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大坝修建之前的②的变化幅度。
故选C项。
4.【答案】D【解析】根据水循环原理,⑦、⑤分别为地下径流、地表径流,泉水属于地下径流,A项错误;①⑧⑨为蒸发,②④为大气降水,③为水汽输送,⑥为下渗,B项错误;⑨⑧④表示陆地内循环,C项错误;水循环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D项正确。
5.【答案】B【解析】泉群出现停喷是地下水减少所致,地下水来自地表水的下渗,地下水的减少主要是由于降水较少,补给不足,同时,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不足也是主要原因,A、C项错误,B项正确;该地为水资源调入区,不是调出区,D项错误。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的判读。
根据文字材料,该河位于北半球,1月份该河上游径流量小,7月份该河上游径流量大。
说明该河上游径流量受气温影响大,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川融水。
下游地区2月份径流量大,8月份径流量小,即下游主要是在冬季补给,故可能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所以该河上游和下游水源的主要补给方式分别是高山冰川融水和雨水补给。
故选C项。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判读。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河下游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故该气候区河流大多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少量是内陆水循环。
单元提升专练第三章专题1 水循环图一、水循环景观示意图下图中①~⑨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选项,与图中③环节相吻合的是( )A.黄河入海流B.沙尘暴C.台风登陆D.伏旱2.城市地面大面积硬化,水循环的部分环节会发生改变,其中( )A.⑤增加B.⑦减少C.⑧增加D.⑨减少【解析】1选C,2选B。
第1题,黄河入海流为地表径流;台风登陆为水汽输送;沙尘暴、伏旱为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征,与水循环无关。
第2题,城市地面大面积硬化,水循环下渗环节受阻,从而使⑦、⑧减少,⑨增加。
城市地面大面积硬化,使蒸发、蒸腾作用减弱,⑤减少。
二、水循环变式图(2021·丹东高一检测)泾惠渠是从陕西省泾阳县泾河仲山口引水的自流灌溉工程(引水主要用于农作物灌溉),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
读泾惠渠灌区水循环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渠首引水主要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 )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地下径流D.河流4.泾惠渠灌区引河水灌溉( )A.改变了降水的季节变化B.增大了灌区地下水位变化幅度C.增大了灌区原有的水循环强度D.改变了灌区的水循环类型【解析】3选B,4选C。
第3题,由图分析可知,渠首引水主要利用的是河流水,而河流属于地表径流环节。
水汽输送和渠首引水没有直接关系。
渠首引水利用的不是地下径流。
河流不是水循环的环节。
第4题,灌溉不会改变降水的季节变化。
引河水灌溉补充地下水,使干旱时地下水水位不至于下降太多,减小了灌区地下水位变化幅度。
引河水灌溉后,水资源增加,会使得灌溉区原有的水循环强度增强。
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不受人类活动影响。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表示陆地内循环的是( )A.a-b-d-fB.b-d-fC.a-b-c-i-nD.a-b-d-h-o6.长江水源补给量最多的过程是( )A.a-b-c-iB.a-b-c-g-kC.a-b-d-h-lD.a-b-d-j【解析】5选B,6选A。
第三章第一节综合提高训练核心素养练一、选择题野外进行登岛求生训练时,可以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1所示;图2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定成下列问题。
1.图1获取淡水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径流2.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A.日出前后B.中午前后C.日落前后D.午夜前后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面两题。
3.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①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水量1月份较小4.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C.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D.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⑤和⑥的水量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2015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16个城市开始试点。
“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
下图为“海绵城市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增加下渗B.减少蒸发C.增加地表径流D.减少地下径流6.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综合题7.分析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来自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
监测显示的青海湖水体面积为4 321.07平方千米,水位为3 193.8米。
与2005年相比,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了70.82平方千米,水位上升了0.35米。
专家分析指出,在中国政府和群众努力之下,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1)青海溯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2)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
考点水循环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
据此完成下题。
1.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
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3.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4.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6.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9.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保护生物多样性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调节局地小气候专题强化练三水循环2016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2016年12月25日在泉州举行,本次大会以“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海内外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
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明显( ) A.下渗B.地表径流C.降水D.水汽输送2.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 A.美化城市环境B.增加下渗量C.调节小气候D.保护生物多样性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下题。
3.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秘鲁首都利马及其周边山区很少下雨但浓雾天气较多,以前当地居民被迫从数千米以外的河流取水。
近年来有人提出用捕雾网雾中取水。
据此回答下题。
4.捕雾网干预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水汽蒸发B.大气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序号代表水循环环节。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A.植物截留、陆面蒸发散发、河川储蓄、地下水储蓄B.陆面蒸发散发、植物截留、河川储蓄、地下水储蓄C.地下水储蓄、陆面蒸发散发、河川储蓄、植物截留。
D.陆面蒸发散发、植物截留、地下水储蓄、河川储蓄6.与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关联性最强的是( ) A.①环节B.②环节C.③环节D.④环节答案与解析核心素养练一、选择题1.C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水的蒸发,有塑料薄膜上的降水,塑料薄膜上水的径流,没有水汽输送,C选项正确。
2.B获取淡水最佳时段是薄膜上气温和薄膜下气温相差最大的时段,温差最大水汽凝结最多,图中显示,在中午前后膜上膜下的温差最大,此时膜下气温高、蒸发旺盛,水汽上升遇到较冷的膜就会在膜上凝结,B选项正确。
3.C环节①表示水分蒸发,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因此东亚地区环节①水量7月份较大;环节②表示降水,南亚地区1月份为冬季,降水量较小;环节③表示地表径流,地中海地区7月份为夏季,降水少,环节③水量较小;环节⑥表示植物蒸腾作用,开普敦位于南半球,1月份为夏季,环节⑥水量较大。
故C选项正确。
4.C 目前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是③(地表径流)环节;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环节③水量的空间变化;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⑤和⑥的水量。
故C选项正确。
5.A通过材料及图示可以看出,海绵城市建设借助的一些措施可以增加下渗,增加蒸发,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A选项正确。
6.B由题目中的信息“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可以得知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增加下渗,增加她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拦截部分水体,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缓解城市淡水不足、雨季内涝的问题,减轻热岛效应,但对城市的用地紧张几乎没有缓解作用。
B选项正确。
二、综合题7.答案(1)陆地内循环(2)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造成冰川退缩、入湖水量增大;流域内实施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如保护植被,植树种草)。
解析第(1)题,青海湖地处内流区,其径流不能流入海洋中,故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
第(2)题,从自然、人为两个方面考虑: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与冰川加速融化、入湖水量增大及湖区生态环境改善有关。
五年选考练1.D由所给地形图可知,贝加尔湖为外流湖,湖水更新主要通过河流流出和流入来实现。
贝加尔湖的湖水深度大,水量巨大,但只有表层湖水因海拔高而从河流流出,大部分水体都无法流出,故整体湖水更新缓慢。
2.C判断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盐湖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与出湖水量(蒸发量)相差不大,则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相当;而材料中告之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故C正确。
3.A图中四处,唯有坡面海拔最高、坡度最大,降水后,绝大部分雨水快速转化为地表径流,流向其他地势较低处.而在坡面存储水量最少,故此处可供蒸发的水量最小,则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坡面,故A项正确。
4.B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会使流入湖泊的径流量减小,带入的营养物质也会减少,则C项错误;因入湖水量减少,则必然使盐湖面积缩小,故B项正确,A项错误。
湖水盐度已经饱和,不会增大,D项错误。
5.B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地表水下渗。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下渗量减少,A项错误;下渗量减少,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B项正确;森林对降水变率影响不大。
6.C 森林植被对降水量影响不大,①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坡面径流减少,②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③正确: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加,④正确。
选择C项。
7.D由“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可知,忽略蒸发,降水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多,故两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
读图可知,透水岩层向乙河流域倾斜,导致部分甲河流域的坡面径流渗到乙河流域从而汇入乙河,故甲河径流量减少,乙河径流量增加。
8.B从图中可以看出,组成种植土层和砂层的颗粒物质较小,雨水下渗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对下渗雨水的净化作用较强,B选项正确。
要注意的是:对下渗雨水起净化作用的必须是颗粒较小,颗粒间空隙较小的物质。
9.C从材料中可知,“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因此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控制雨洪、利用雨水,C项正确。
专题强化练三水循环1.B图中显示,城市降雨主要通过分流井进入沉淀池,还可以通过调蓄池经净化处理回收利用,很显然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地表径流。
2.B图中显示,城市降雨主要通过分流井进入沉淀池,再经过小溪流入荷花池,而荷花池可以增加下渗量及蒸发量,从而大大减小地表径流量,起到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
3.D在种植土层上部铺设树皮覆盖层,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因此能起到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D选项正确。
4.B捕雾网是将大气中的凝结水(雾)凝结成更大的水滴形成液体水,影响的是水循环环节中的大气降水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