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电力运行情况统计数据第四部分-输变电设施

2015年电力运行情况统计数据第四部分-输变电设施

2015年电力运行情况统计数据第四部分-输变电设施
2015年电力运行情况统计数据第四部分-输变电设施

四、2015年全国电网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断路器、架空线路等13类输变电设施运行可靠性指标

13类输变电设施包括:架空线路、变压器、断路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避雷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全封闭组合电器、电缆线路、母线。

(一)全国电网13类输变电设施统计数量情况

2015年全国共有37个省级电网企业及所辖384个地市级供电公司(含所属发电厂、检修公司、超高压公司)向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报送了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线路、变压器、电抗器等十三类输变电设施的可靠性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电网参与可靠性统计的十三类输变电设施数量见表4-1。

注:上表中统计数量单位:架空线路、电缆线路为百公里,其它设备为台(段)。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第1章电力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2007年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经初步核算,200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四季度增长11.2%。分产业增加值情况见下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三次产业增加值总量的49.22%。 表1-1 2007年各产业增加值情况 1、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企业效益提高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5%(12月份增长17.4%),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8%;集体企业增长11.5%;股份制企业增长20.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7.5%。重工业增长19.6%,轻工业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1%。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29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7%,增幅同比上升6.0个百分点。39个工业行业全部实现盈利。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68.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1.4%,化工行业增长51.5%,煤炭行业增长49.1%,钢铁行业增长47.2%,电力行业增长39.0%。

2、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加快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7414亿元,增长25.8%,加快1.5个百分点(12月份16809亿元,增长19.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825亿元,增长19.2%。在城镇投资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466亿元,比上年增长31.1%;第二产业51020亿元,增长29.0%;第三产业64928亿元,增长23.2%。分地区看,与上年同比,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1.0%,中部地区增长34.0%,西部地区增长28.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加快8.4个百分点。 3、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 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回落1.5个百分点;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加快0.8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非金融机构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 4、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贷款增加较多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40.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7%,回落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5.3万亿元,增长21.0%,加快3.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30334亿元,增长12.1%,回落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36323亿元,比上年多增4482亿元。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53878亿元,比上年多增4599亿元。全年投放现金3262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21亿元。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依然存在,价格上涨压力加大,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新的一年,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指导思想,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促进结构

2019年中国电力行业运行分析

2019年中国电力行业运行分析 一、电力工业运行分析 2019年,全社会发电量732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其中水电发电量130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火电发电504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核电发电34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风电发电40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太阳能发电22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5%。 2019年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68.87%,水电占17.77%,风电发电量占5.54%,核电发电量占4.76%,太阳能发电占3.06%。 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22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7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用电量493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第三产业用电量118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2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 我国电力工业发电装机容量稳步增长,从2010年的96641万千瓦增长至2019年的201066万千瓦。电力发电装机结构不断调整,朝着新能源的方向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传统水电及火电装机容量增速放缓,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比重不断缩小。火电装机占比从2010年的71.48%下降至2019年的 59.21%。 2020年,受疫情影响,经济稳中有变,国内方面,地产投资放缓或将影响钢铁、建材等行业开工率;国际方面,虽然中美摩擦有所缓解,但外部环境仍较为复杂严峻,经济面临继续下行压力,用电量增长不确定性增大。

二、电力市场化交易活跃,电改仍是大势所趋 2019年月,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21771.4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30.1%。 电力市场化交易活跃,电改仍是大势所趋。我国发布了多项促进电改的政策,经营性电力用户的发用电计划原则上全部放开。2019年6月出台的《关于全面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的通知》要求全面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经营性电力用户是指除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行业电力用户以及电力生产供应所必需的厂用电和线损之外其他的所有电力用户),电力市场化进一步放开。

电力工业运行情况简析

更多资料请访问.(.....)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中电联发布2011年1-8月份 电力工业运行情况简要分析 时间:[2011-09-18 ] 根据电力行业2011年1-8月份统计数据分析,发用电量增速逐月略有回落,水电出力持续下降,火电出力持续增加。全国月度用电量规模与上月基本持平,第二产业月度用电量环比略降,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环比增加

较多;制造业用电稳定增长,四大重点行业用电增速有所趋缓;西部地区各省用电量增长较快。跨区送电保持较快规模,8月份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增速继续回落。电力投资稳步增长,电源投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水电、核电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新增装机规模与上年同期基本相当,但火电新增装机规模、新开工规模以及在建规模同比继续减小,东中部地区装机容量增速低于发用电量增速。 一、电力消费情况 1、月度用电量规模与上月持平,并实现平稳增长 1-8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12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分月来看,8月份用电量4343亿千瓦时,与7月份基本持平,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月降低2.7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增速回落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基数影响。总体来看,月度用电量仍在平稳增长的轨道。 2、8月份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较快 1-8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706千瓦时,同比增长4.7%,其中,8月份同比增长2.07%。1-8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234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74.6%,比上年同期降低7.7个百分点;8月份用电量31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高于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增速0.33个百分点。1-8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33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其增长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2.9%,比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反映出第三产业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的持续拉动作用;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7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8月份,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比上月增加43亿千瓦时和81亿千瓦时,均是用电量最多的一个月。 3、8月份工业用电量增速略有回落,日均制造业用电量高位稳定 1-8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230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9.6%和12.1%。8月份,工业用电量3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6.7%和9.9%,轻工业用电增速已经连续4个月低于10%,重工业用电月度增速略有回落。 1-8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17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8月份,制造业日均用电量为74.1亿千瓦时,已经连续5个月超过70亿千瓦时,我国制造业用电量总体呈现出高位稳定增长的态势。

2015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2016年1月1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55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用 电量4004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第三产业用电量7158亿千瓦时,同比增 长7.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2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201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969 小时,同比减少349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621小时,同比减 少48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329小时,同比减少410小时。 2015年,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2974万千瓦。其中,水 电1608万千瓦,火电6400万千瓦。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2015年) 全年累计 指标名称计算单位 绝对量增长率(%)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555000.5 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1020 2.5 第二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40046-1.4 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39348-1.4 轻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6729 1.3 重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32620-1.9 第三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71587.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亿千瓦时7276 5.0 全口径发电设备容量万千瓦15067310.4其中:水电万千瓦31937 4.9 火电万千瓦990217.8 核电万千瓦260829.9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315-4.0全国线路损失率% 6.60.0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小时3969-349

其中:水电小时3621-48 火电小时4329-410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亿元409111.0其中:水电亿元782-17.0 火电亿元139622.0 核电亿元560 5.2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亿元460311.7发电新增设备容量万千瓦1297424.2其中:水电万千瓦1608-26.2 火电万千瓦640033.6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万千伏安21785-2.6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千米33152-7.8注:全社会用电量指标是全口径数据,电源、电网基本建设投资为纳入行业统 计的大型电力企业完成数。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显示: 2015年全国发电量为56184亿千瓦时,累计同比下降0.2%。与2014年相比,累计同比增速由正转负。 其中,火力发电量为421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8%,占全部发电量的74.94%;水力发电量为99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占全部发电量的17.73%。对比发电量、用电量来看,两者一直处于相对均衡状态,无太大差距。 从历史数据来看,2009-2014年全国发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且从图3可以看到,2009-2013年期间的环比增速较快,2013年以后增速收缓,2015年发电量增速首次减少为负,为-0.2%。

中国电力行业运行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93066955.html, 中国电力行业运行报告 作者: 来源:《财经界》2009年第08期 一、电力基本建设和电力生产 1装机容量和新增生产能力呈稳步上升趋势 从装机容量增加看,一季度,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生产设备容量76609万千瓦,同比增长10.6%。其中,水电14551万千瓦,同比增长19.3%;火电60121万千瓦,同比增长8.2%;核电884.60万千瓦,与去年持平。 一季度,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49.06亿元,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011.45万千瓦。其中水电137.73万千瓦,火电821.40万千瓦,风电50.23万千瓦。电网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72.34亿元,电网建设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602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832千米。 2发电生产降幅趋缓,火电设备利用率大幅下降 一季度,全国发电量779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降幅比去年四季度收窄4个百分 点。其中,水、火、核电分别完成962、6544、140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24%和下降 6.1%、3.6%。截至3月份,全国发电量已连续6个月同比负增长(扣除春节因素),为历年来首次。据国家电网旬报统计,自3月上旬日均发电量达到93.7亿千瓦时、实现同比正增长后, 中旬开始日均发电量同比、环比均又持续小幅下降。 受需求下降、产能大幅上升以及实施节能调度共同作用,发电设备尤其是火电设备利用率大幅下降,一季度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1009小时,同比下降151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100小时,同比下降186小时,下降幅度历年少见。 二、电力需求和消费情况 1用电继续呈下降态势,但降幅逐步收窄 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81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其中,一、二、三产和城乡 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分别增长5.1%、-8.2%、7.4%、9.9%,增幅同比分别回落4.1、20、7.8

电力工业运行情况简析(doc 7页)

电力工业运行情况简析(doc 7页)

更多资料请访问.(.....) ../temp/...../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 中电联发布2011年1-8月份 电力工业运行情况简要分析 时间:[2011-09-18 ]

根据电力行业2011年1-8月份统计数据分析,发用电量增速逐月略有回落,水电出力持续下降,火电出力持续增加。全国月度用电量规模与上月基本持平,第二产业月度用电量环比略降,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环比增加较多;制造业用电稳定增长,四大重点行业用电增速有所趋缓;西部地区各省用电量增长较快。跨区送电保持较快规模,8月份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增速继续回落。电力投资稳步增长,电源投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水电、核电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新增装机规模与上年同期基本相当,但火电新增装机规模、新开工规模以及在建规模同比继续减小,东中部地区装机容量增速低于发用电量增速。 一、电力消费情况 1、月度用电量规模与上月持平,并实现平稳增长 1-8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12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分月来看,8月份用电量4343亿千瓦时,与7月份基本持平,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月降低2.7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增速回落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基数影响。总体来看,月度用电量仍在平稳增长的轨道。 2、8月份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较快 1-8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706千瓦时,同比增长4.7%,其中,8月份同比增长2.07%。1-8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234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74.6%,比上年同期降低7.7个百分点;8月份用电量31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高于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增速0.33个百分点。1-8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33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其增长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2.9%,比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

售电公司运营与市场分析报告

河北售电运营与市场现状分析 通过对售电行业和市场的了解与学习,研习售电市场规则、联系电厂与用 电企业客户、了解市场行情、学习政府文件、收集整理行业资料、与业内人士沟通等,对于售电市场运营有了粗浅的认识。 第一部分售电市场整体概况 通过对于售电市场的全面了解,找准自己企业在市场的定位,做到能扬长避 短,掌握好参与市场经营的切入点 ■售电公司的市场作用 售电公司参与市场的基本方式,一方面作为市场交易主体,从电力批发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中购买电能量;另一方面,作为零售商,向中小电力用户出售电能量。 中小电力用户考虑到其用电需求规模和技术支持水平情况,一般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参与电力批发市场。在市场化环境下,售电公司将成为中小电力用户的有效代表,在整个电力市场运行过程中,售电公司充当中小电力用户和电力批发市场之间的媒介,帮助中小电力用户避免直接面对电力批发市场中的价格波动;另外,售电公司代表中小用户参与电力批发市场,将中小用户的需求反映在电力批发市场的供需环境中。 综上所述,售电公司参与电力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两点: 第一是如何通过各种营销策略,获取更多的终端电力用户,为自己确定一个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 第二是如何通过各种购电策略,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风险购买足够的电力来满足自己的客户群体用电需求。其中产生的售电收益和购电成本的差额,即是售电公司的利润所在。 ■售电公司类型及利益主体分析 售电公司按资源背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电网资产型售电公司、电厂 窗口型售电公司、用户窗口型售电公司、独立的售电公司

电网资产型售电公司:从电网公司剥离出来的供电局,此类企业可以在自身已有的优势上,通过扩大经营区域,同时通过电力交易中心向发电厂直接采购电量,并给电网缴纳过网费而扩大盈利。 电厂窗口型售电公司:隶属发电企业中央或地方能源集团(五大发电集团等),直购电试点时,发电企业已经具备了售电功能,通过给电网缴纳过网费,甚至自己建设电网,直接向用户售电,扩大盈利空间。 用户窗口型售电公司:包括大型用电企业(如中石化、河北敬业集团等)、高新园区、供水热气等公共服务行业、节能服务公司等,这些企业和民间资本结合拿到售电牌照,可为自己所属集团定向提供购售电服务,下游用电客户源充足。这类企业众多,情况差异较大,不确定性高。 独立的售电公司:纯社会资本组建的售电公司,不具备行业经验,但拥有超前的市场意识,希冀在电力(甚或能源)改革大潮中觅得商机。 没有发电厂或用电大户背景的独立售电公司在电力市场中生存,需要规则给 予一定的用户资源或对购电方采用较为严格的电量偏差考核制度,使专业的售电公司有发挥其优势的空间,获得存在的意义,以此保持市场的活跃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解读: 其中前三类售电公司具有既得的利益基础,在某些资源方面具备先天优势,其中以电网背景的售电公司优势最为明显。 可编辑

电力行业运行分析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电力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1) 第一节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1) 一、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 (1) 二、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 (1) 三、1-3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9% (3) 四、3月消费同比增长12.6% (5) 五、对外贸易数据有所改善 (6) 六、CPI同比上涨2.1%,PPI同比下降1.9% (7) 七、信贷处于高位,货币环境相对宽松 (9) 第二节电力政策分析 (11) 一、工信部重推两大节能环保工程实现工业节电1% (11) 二、电监会并入新能源局电改走势尚未可知 (11) 三、国家发改委调整产业目录,加快海上风电发展 (12) 四、国务院确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3) 第三节电煤市场分析 (13) 一、各煤种部分产地价格下降 (13) 二、煤炭库存及运价 (14) 三、国际动力煤价格普涨 (15) 第四节来水情况分析 (17)

第二章2013年3月电力行业运行分析 (19) 一、用电市场情况 (19) 二、发电量情况 (21) 三、电力投资与建设 (23) 四、电力供应与销售情况 (24) 五、月评:水电增发火电出力恢复 (25) 第三章电力相关行业分析 (26) 第一节化工行业 (26) 一、生产情况 (26) 二、价格情况 (27) 第二节钢铁行业 (27) 一、4月钢材价格振荡下行 (27) 二、钢铁生产水平偏高,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27) 三、钢材库存快速上升,对钢材价格走势形成较大压力 (28) 第三节有色金属 (29) 一、产品产量 (29) 二、产品价格 (29) 三、月评 (32) 第四节建材行业 (32) 一、产量情况 (32) 二、价格情况 (33) 第五节相关产业影响分析 (34)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 2015年,电力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转变发展理念,着力践行能源转型升级,持续节能减排,推进电力改革试点,加大国际合作和“走出去”步伐,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社会能源利用提质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电力投资较快增长。2015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2]8576亿元,比上年增长9.87%。其中,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936亿元,比上年增长6.78%,占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总额的45.90%;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4%,其中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完成投资464亿元,占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的比重10%。在电源投资中,全国核电、并网风电及并网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6.07%、31.10%和45.21%;水电受近几年大规模集中投产的影响,仅完成投资789亿元,比上年下降16.28%;常规煤电完成投资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3%;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比重为70.45%,比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 加快城镇配电网建设改造。贯彻落实《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年全国安排城网建设改造专项建设基金130亿元,带动新增投资1140亿元;安排农网改造资金162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82亿元。 电力工程建设平均造价同比总体回落。2015年,因原材料价格下降,燃煤发电、水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电网建设工程单位造价总体小幅回落,回落幅度分布在1.5—5%区间内。风电工程单位造价小幅上涨1.57%。 新增电源规模创历年新高。2015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13184万千瓦,是历年新投产发电装机最多的一年。其中,水电新增1375万千瓦,新增规模比上年减少805万千瓦,新投产大型水电站项目主要有四川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4台机组合计260万千瓦、云南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3台机组合计180万千瓦和云南金沙江梨园水电站1台60万千瓦机组,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广东清远3台机组合计92万千瓦;火电新增6678万千瓦(其中燃气695万千瓦、常规煤电5402万千瓦),新增规模较上年增加1887万千瓦,全年新投产百万千瓦级机组16台;核电新投产6台机组合计612万千瓦,分别为辽宁红沿河一期、浙江秦山一期、福建宁德一期、福建福清一期、海南昌江一期以及广东阳江各1台机组;新增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分别为3139万千瓦和1380万千瓦,均创年度新增新高。在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为49.73%。 截至2015年底,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在建电源规模1.82亿千瓦,同比增长25.35%。 电源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1525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62%,增速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其中,水电31954万千瓦(其中抽水

历年世界各国GDP排名 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人口及外汇储备统计数据

历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人口及外汇储备统计数据 (一)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人口及外汇储备统计数据 1949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179.56亿美元(50年国家外汇储备:1.57亿美元)人口5.42亿 195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276亿美元[679亿](外汇储备:1.08亿美元)人口5.75亿 196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467亿美元[1149.3亿](外汇储备:0.81亿美元)人口6.73亿 197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3位:916亿美元[2252.7亿](外汇储备:0.88亿美元)人口8.30亿 1978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5位:2683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67亿美元)人口9.63亿 198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3332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2.96亿美元)人口9.87亿 199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0位:3638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10.93亿美元)人口11.43亿 1995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6913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735.97亿美元)人口12.11亿 200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080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655.74亿美元)人口12.67亿

2001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1592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2121.65亿美元)人口12.76亿 200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237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2864.07亿美元)人口12.85亿 2003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14099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4032.51亿美元)人口12.92亿 2004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9787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6099.32亿美元)人口12.99亿 2005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5位:22564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人口13.09亿 2006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4位:26448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人口13.10亿 2007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3位:29330亿美元/预测(汇率按7.8计算)(国家外汇储备:12020亿 (二)历年世界各国GDP排名 1970——2009世界GDP排名197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除苏联外,按当时汇率) 01----美国--------1,0255亿美元 02----日本----------2068亿美元 03----西德----------2037亿美元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上半年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发布时间:2020-07-20来源:国家能源局大中小 7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一览表 指标名称单位6月 同比增长 (%)1-6月 累计 同比增长 (%)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6350 6.133547-1.3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7612.93738.2第二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4412 4.322510-2.5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4334 4.222116-2.4第三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10377.05333-4.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亿千瓦时82514.35331 6.6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193622 5.3其中:水电万千瓦--31614 2.7火电万千瓦--119906 3.8核电万千瓦--4877 6.2风电万千瓦--2165912.4全国供电煤耗率克/千瓦时--302.6-3.6*全国供热量万百万千焦--268221 4.2全国供热耗用原煤万吨--15857 3.6全国供电量亿千瓦时--28765-2.5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小时--1727-107*

其中:水电小时--1528-145* 火电小时--1947-119* 核电小时--351990* 风电小时--1123-10*全国发电累计厂用电率%-- 4.6-0.08▲其中:水电%--0.30.01▲ 火电%-- 5.8-0.08▲电源工程投资完成亿元--173851.5其中:水电亿元--39925.3 火电亿元--183-31.9 核电亿元--156-1.5 风电亿元--854152.2电网工程投资完成亿元--16570.7 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3695-378*其中:水电万千瓦--412230* 火电万千瓦--1632-62* 核电万千瓦--0-125* 风电万千瓦--632-277*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万千伏安--10894-2344*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千米--14566-1726* 注:1.全社会用电量为全口径数据,全国供电量为调度口径数据。2.“同比增长”列中,标*的指标为绝对量;标▲的指标为百分点。

2019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概况

2019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概况 1、电力行业整体运行现状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电力行业发展迅速,装机容量、发电量及用电量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我国近年来电力装机增长显著,国内发电总装机容量由2008年末的7.9亿千瓦增至2019 年末的 20.1 亿千瓦。 2008-2019年末我国发电装机容量 受装机规模不断提升的影响,我国发电量由2008年度的3.45万亿千瓦时增至2019年度的7.33万亿千瓦时。

2008-2019年我国发电量 受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第二产业及服务业用电量快速增长,高新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影响,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由2008年度的3.44万亿千瓦时增加至2019年度的7.23万亿千瓦时。 2008-2019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

2、新能源发电行业运行现状 (1)装机情况 我国风电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1986 年,我国第一座并网运行的风电场在山东荣成建成,从此并网运行的风电场建设进入了探索和示范阶段,风电发展的初始阶段,我国风电场装机规模及单机容量都相对较小。1996 年,我国风电场进入扩大规模建设阶段,风电场装机规模及单机容量显著增长,最大装机容量达到 1,500kW。2003年 9 月,国家发改委出台《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风电场建设进入规模化及国产化阶段。2006 年,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法》,风电正式进入大规模开发应用的阶段。2010 年,经过多年爆发式增长,我国开始出现明显的弃风限电现象。2013年起,弃风现象出现好转。2015 年,受风电标杆电价下调影响,风电项目出现明显抢装潮,新增装机规模明显。 2008-2019年末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前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 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 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 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 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 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17年已将达 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17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 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17年9月,三峡电 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17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 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17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 组21台,是世界上拥有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提高到69.43%,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已经提高到2017年的10.31 万千瓦。在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装机容量中,供热机组容量比重为22.42%,比上 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三、电网建设不断加强。随着电源容量的日益增长,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建设得 到了不断加强,电网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输变电容量逐年增加。2017年,电网建设步 伐加快,全年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41457千米,变电设备容 量27756万千伏安。2017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39.94万千米, 比上年增长11.29%;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7.62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19.40%。其中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电压等级的跨区、跨省、省内骨干电网规模增长较快,其回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6.64%和25.97%。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电力工业运行情况简析(doc7页)

电力工业运行情况简析(doc 7 页)

■更多资料请访问?(??…) ? ? /temp/ ........ 更多企业学院:...... /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Shop/40. shtml 版》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Shop/38. shtml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Shop/39. shtml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 /Shop/4L shtml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Shop/44. 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 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Shop/49. shtml 院》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Shop/42. 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Shop/43 - shtml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Shop/45. shtml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Shop/46. 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Shop/47. shtml 中电联发布20“年-8月份 电力工业运行情况简要分析 时间:[2011-09-18 ]

根据电力行业2011年1 -8月份统计数据分析,发用电量增速逐月略有回落.水电岀力持续下降,火电出力持续增加。全国月度用电量规模与上月基本持平,第二产业月度用电最环比略降,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童环比增加较多;制造业用电稳定增长,四大重点行业用电增速有所趋缓;西部地区各省用电量增长较快。跨区送电保持较快规模,8月份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增速继续回落。电力投资稳步增长,电源投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水电、核电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新增装机规模与上年同期基本相当,但火电新增装机规模、新开工规模以及在建规模同比继续减小,东中部地区装机容量增速低于发用电量增速。 一、电力消费情况 1、月度用电量规模与上月持平,并实现平稳增氏 「8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1240亿干瓦时,同比增长11.9%e分月来看.8月份用电量4343亿千瓦时,与7月份基本持平,同比增长9.1%, 增速比上月降低2.7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增速回落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基数影响。总体来看,月度用电量仍在平稳增长的轨道。 2、8月份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较快 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706千瓦时,同比增长4.7%,其中,8月份同比增长2.07%o 1-8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23439亿干瓦时,同比增长11.8%,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74.6%,比上年同期降低7.7个百分点;8月份用电量3158亿干瓦时,同比增长9.4%,高于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增速0.33个百分点。1 -8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3365亿干瓦时,同比增长14.6%,其增长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2.9%,比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 反映出第三产业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的持续拉动作用;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3730亿千瓦时,同比増长11?4%。8月份,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比上月増加43亿千瓦时和81亿千瓦时,均是用电量最多的一个月。

历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人口及外汇储备统计数据

历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人口及外汇储备统计数据 (一)?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人口及外汇储备统计数据 1949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179.56亿美元(50年国家外汇储备: 1.57亿美元)人口5.42亿 195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276亿美元[679亿](外汇储备:1.08亿美元)人口 5.75亿 196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467亿美元[1149.3亿](外汇储备:0.81亿美元)人口6.73亿 197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3位:916亿美元[2252.7亿](外汇储备:0.88亿美元)人口8.30亿 1978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5位:2683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 1.67亿美元)人口9.63亿 198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3332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2.96亿美元)人口9.87亿 199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0位:3638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10.93亿美元)人口11.43亿 1995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6913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735.97亿美元)人口12.11亿 200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080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655.74亿美元)人口12.67亿

2001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1592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2121.65亿美元)人口12.76亿 200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237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2864.07亿美元)人口12.85亿 2003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14099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4032.51亿美元)人口12.92亿 2004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9787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6099.32亿美元)人口12.99亿 2005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5位:22564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人口13.09亿 2006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4位:26448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人口13.10亿 2007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3位:29330亿美元/预测(汇率按7.8计算)(国家外汇储备:12020亿 (二)历年世界各国GDP排名 1970——2009世界GDP排名197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除苏联外,按当 时汇率) 01----美国--------1,0255亿美元 02----日本----------2068亿美元 03----西德----------2037亿美元 04----法国----------1470亿美元 05----英国----------1236亿美元

电力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目录表索引

一、电力产业整体经营状况分析 1.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行性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我国近几 年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电力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 律,客观上要求电力要适度超前发展。电力产业的基础性地位,决定 了电力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经济发展 和电力发展都有周期性,电力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投产运行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只有超前发展,使电力系统具有必要的备用容量和足够的输配电能力,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对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和发展阶段判断的失误,前几年经济紧缩时期,较大幅度的减少了对电力产业的投入,电力产业需要适当超前发展的原则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结果导致了2003年以及今年以来较严重的用电短缺。2003年,全国有22个省(市、自治区)电网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电力供应紧缺局面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态势来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电力需求仍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缺电问题还会不时呈现。 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极为密切,具体表现为发电量增长率和GDP 增长率高度正相关。从图1来看,自2000年以来,电力弹性系数已经连续4年超过了1,2003年发电量 增长15.3%,GDP 增长为9.1%,则电力弹性系数高达1.68。我国电力 弹性系数超过1实际上已经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从九十年代的小于1变成了大于1,这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增长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对电力需求更快的增长。电力弹性系数的明显上升,体现了在新一轮高增长周期中市场 主导下结构升级的特征,是一个工业发展由轻纺工业主导的阶段转变 为由重化工业的新阶段。我国自2001年以来的这一轮经济增长,重化工业时代的到来已经初露端倪,重化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着上升,由此必然带动对电力的更快的需求。所谓重化工业泛指生产资料的生产,包括能源、机械制造、电子、化学、冶金及建筑材料等工业。现代意义的重化工业是资金和知识含量都较高的基础原材料产业,还包括电力、

全国一季度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 分析预测报告 (2011年1季度)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二〇一一年四月

目录 一、2011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1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继续增加。2 (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快2 (三)市场销售稳定增长,汽车、家具等住行类商品销售有所降温3 (四)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上涨较快3 (五)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出现季度逆差4 (六)货币供应增速回落,新增贷款继续趋缓4 二、2011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5 (一)电力消费情况5 (二)电力供应情况17 (三)电网输送情况35 (四)全国及各地区供需形势39 (五)电力投资完成情况39 (六)电力行业经济效益41 三、2011年后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46 (一)宏观经济及市场环境分析46 (二)电力需求预测47 (三)电力供应能力分析及预测48 (四)电力保障能力及风险因素的分析预测49 (五)电力供需形势预测51 四、当前电力供需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52 (一)加大电煤等电力生产要素的协调,做好迎峰度夏期间供应保障工作52 (二)积极应对“十二五”期间可能出现的电力供需偏紧势头53 (三)加快电网建设,加快电价改革步伐54 (四)加大运行监测和协调力度,做好平衡调剂工作55

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 分析预测报告 (2011年一季度) 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明显回升,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逐月提高,仍然是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稳步增长;化工、建材、有色冶炼行业月度用电量与上年最高水平基本相当,3月份钢铁冶炼行业用电量又创新高。发电量增速逐月回升,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火电投资略有增长,清洁能源投资快速增长,占电源投资的比重持续提高;新增装机容量比上年同期略有减少,3月底装机规模9.7亿千瓦左右;受电煤供应及运力紧张等因素影响,1月份全国供需矛盾比较突出,2、3月份部分地区有电力供应缺口。市场煤价高位运行导致火电厂经营异常困难,中部和东北地区火电厂亏损严重,影响电力供需平衡。 后三个季度,全国电力消费需求将保持总体旺盛,全年用电量预计在4.7万亿千瓦时左右,增速比2010年有所回落;全年清洁能源发电继续加速,火电新增规模小于上年,预计新增发电装机容量8500万千瓦左右,小于年初预计,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0.4亿千瓦,机组结构继续优化。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偏紧,部分地区持续偏紧,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与上年基本持平,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有所上升。 一、2011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开局良好。经国家统计局初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