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对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82.01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力发展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09-05-05T17:25:00.797Z 来源:《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马瑞秋

[导读]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蕴含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摘要:黑龙江省旅游资源蕴含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对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健全旅游市场运行机制,完善旅游管理体系;完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推动旅游业转变增长方式;提升旅游产品体系建设等具体措施。关键词:旅游业资源优势管理体系优化结构支柱产业Develops the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urism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vigorouslyMa RuiqiuAbstract:Heilongjiang Province,rich tourism resources,development potential.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conditions and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a sou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for the tourism market,improve the tourism management system;Improve tourism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To promote the tourism industry change the mode of growth;Upgrade tourism products such as system measures.Keywords:TourismResourcesManagement systemOptimizing the structurePillar industries【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1-0105-03旅游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能耗低、环境污染小、吸纳就业人员多、产业关联度高、创造附加值能力强等特点,以其特有的旺盛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越来越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以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目标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大力发展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基础条件黑龙江省的旅游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具体来说有“八大”:一是大森林。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3 6%,居全国首位,形成了天然的大氧吧和生态绿色屏障,特别适宜康体养生、避暑度假;二是大冰雪。冰雪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可以大做文章;三是大界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条大界江,长达2300多公里,在各边境省区独一无二,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四是大湖泊。全省大大小小640个湖泊星罗棋布,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等天地造化,风韵奇秀;五是大湿地。434万公顷湿地面积占全国八分之一,而且种类多样,多彩多姿、风貌独特;六是大熔岩。作为第四纪火山多发区,我省境内有16个火山群,80多座火山,五大连池的火山地貌,被国内外地质学家称为“打开的地质教科书”;七是大油田。大庆油田是开展新兴工业旅游的一块重要招牌;八是大农场。我省垦区有110多个农牧场,既可以感受到农业的现代化,还可以激励人们大力弘扬“北大荒精神”。我省的这八大优势,既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现实基础,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2.黑龙江省旅游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全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努力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旅游竞争力为核心,积极探索并实施旅游业创新体系工程,适时调整、完善宣传方式和促销策略,加快旅游资源整合进程,强化旅游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旅游全行业持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6656 3万人次,同比增长25.6%;旅游业总收入429.3亿元,同比增长22.3%。但同时,我省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2.1旅游宏观政策、管理体制有待健全,管理力度需要加强。2.1.1旅游产业政策需要调整。我省现有的旅游业政策,已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主要表现在:①旅游产业政策滞后于旅游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区域性的产业扶持政策尚未出台,缺乏投资、融资、科技、引进外资、税收等方面的配套优惠政策,如在科技政策上,未能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高科技投入旅游业;又如旅游饭店水电价格,始终没有享受应有的扶持待遇;②需要进一步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实施倾斜政策,充分发挥旅游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③旅游业发展基金匮乏。为使旅游业能够持续、有序、健康的发展,我国很多省、市建立了旅游业发展基金,我省旅游业发展基金薄弱,与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要求不适应。2.1.2旅游行业管理有待完善和加强。旅游管理机构条块分割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旅游资源管理政出多门,没有形成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经常性管理机制。在外资开发旅游景区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法规或疏于管理,致使开发商不按规划建设,在风景名胜区兴建违章宾馆、饭店等,造成了挡景、压景等现象。旅游经营市场 “坑、骗、欺、宰”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黑龙江旅游业的形象。此外,由于缺乏相关配套措施,我省旅游资源遭受破坏、旅游环境遭受污染等现象日趋严重。2.2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低,缺少亮点。由于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全省除太阳岛、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镜泊湖、五大连池、扎龙保护区及金上京博物馆等外,旅游区(点)大多数属于浅层次开发,低水平经营。滑雪场、度假村、水上漂流等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缺少全年开放的冰雪及其它主题公园,森林公园缺乏特色,水库开发雷同,东北民俗旅游没有规模和深度,农业旅游开发滞缓,工业观光尚未起步。全省旅游景区(点)数量虽不算少,但普遍规模小、档次低,缺少精品与亮点,吸引力差。2.3旅游市场狭窄,冬火夏旺春秋淡。黑龙江地处我国东北边陲,距国内东部和南部地区主体客源市场较远,游客空中进入交通费用较高,铁路进入耗时多,旅游季节性较强。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黑龙江冬季冰雪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热点,夏季休闲避暑也小有名气,春秋两季天气变化剧烈,城市环境质量较差,天然景观少,旅游活动不活跃。国内客源以省内居民为主体,在入境游客中,俄、日、韩及东南亚客源占80%以上,西欧、北美较少。2.4旅游六要素缺少特色、缺乏精品,影响接待水平。“住、食”方面看,省内主要城市住宿、饮食设施数量和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基本可满足市场需求,但大部分县(市)的旅游住宿设施尚未摆脱“招待所、大车店”模式,餐饮单调,缺少鲜明地方特色;“行”的问题较多,旺季买票难,大多数县(市)的旅游主干路和次干路可进入性较差;在“游”的项目上,引人入胜的旅游区(点)较少;“购、娱”缺乏地域性,丰富的原材料和文化项目有待于加工和深度开发。旅游纪念品缺乏,品种单一,尚未形成标志性的旅游纪念品,没有形成规模。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升华,缺少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的娱乐精品和固定的旅游表演场馆。

3.大力发展黑龙江省旅游的基本思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旅游工作大局,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规模和素质,壮大旅游支柱产业,实现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资源合理保护和永续利用的关系,实现全省旅游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国际化进程,加强区域联合,发展大旅游,培育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全面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实施精品战略,重点开发建设具有国际性、地域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旅游精品,不断提高产业素质,把我省逐步建设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知名的冰雪旅游与避暑旅游度假胜地。

4.大力发展黑龙江省旅游的对策建议4.1健全旅游市场运行机制,完善旅游管理体系。4.1.1推进旅游法制和标准化建设,完善我省旅游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大力组织实施《黑龙江省旅游条例》,进一步修订地方旅游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认真宣贯《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员管理条例》、《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管理办法》。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要素的统一规范和质量标准。4.1.2进一步完善旅游行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旅游部门行业管理的职能作用。以《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规范旅游行政执法行为,逐步建立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积极推动边境旅游通行证的使用,加强对资源开发的保护和管理,增强对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