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会计法规的案例分析共2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23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建筑材料的生产和销售。
公司自成立以来,经营状况一直良好,但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经营压力增大。
为了逃避税收,公司负责人李某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虚构业务,非法逃税。
二、案件经过2019年,某税务局在例行检查中发现该公司存在疑点,随即对该公司进行深入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该公司存在以下违法行为:1. 虚开发票:公司通过虚构业务,开具大量虚开发票,用于抵扣实际业务中应纳税额。
2. 逃税:通过虚开发票,公司减少了实际应纳税额,逃避了相应的税款。
3. 漏税:公司未按规定申报税款,存在漏税行为。
在调查过程中,公司负责人李某承认了上述违法行为,并表示愿意接受处罚。
三、法律分析1. 违法行为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申报、缴纳税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逃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逃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本案中,某公司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逃避了相应的税款,其行为已构成逃税罪。
2.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在本案中,某公司逃税数额较大,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案例分析1. 虚开发票行为的危害虚开发票行为严重扰乱了税收秩序,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同时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法律风险。
本案中,某公司通过虚开发票逃避税款,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还可能对公司的长远发展造成影响。
2. 会计人员在防范虚开发票中的作用会计人员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防范虚开发票行为的重要力量。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我国某市某企业会计人员李某因涉嫌虚开发票、偷税漏税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经过调查,李某在担任该公司会计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虚开发票金额达数百万元,偷税漏税金额近百万元。
此案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成为一起典型的会计法律案件。
二、案件分析1. 违法行为分析(1)虚开发票李某在担任该公司会计期间,为谋取私利,虚构业务内容,虚开发票数百张。
虚开发票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四)虚开发票...”。
李某的行为构成了虚开发票违法行为。
(2)偷税漏税李某在担任该公司会计期间,采取隐瞒收入、虚列支出等手段,偷税漏税近百万元。
偷税漏税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案件原因分析(1)道德沦丧李某在担任会计期间,为了个人私利,丧失了职业道德,违反了法律法规,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2)监管缺失该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监管缺失,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李某的违法行为。
这暴露出企业在内部管理、内部控制方面存在漏洞。
(3)法律意识淡薄李某在违法行为发生过程中,对法律法规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其违法行为的产生。
三、案件启示1. 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决抵制违法行为。
2.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监督,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防范违法行为的发生。
3.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使员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第1篇一、引言会计职业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的重要职责。
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企业为追求非法利益,采取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
本文将以某企业偷税漏税案为例,分析会计职业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会计职业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借鉴。
二、案例背景某企业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生产、销售电子产品。
自成立以来,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当地知名企业。
然而,在2018年,该企业因涉嫌偷税漏税被税务机关查获。
经调查,该企业自2015年起,通过虚构业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隐瞒收入,偷逃国家税款。
三、案例分析1. 案件调查过程税务机关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对某企业进行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税务机关依法调取了该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相关资料,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
经调查,某企业存在以下违法行为:(1)虚构业务:该企业虚构与上下游企业的业务往来,将实际收入纳入“其他应付款”科目,隐瞒收入。
(2)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该企业通过虚构业务,开具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税款。
(3)隐瞒资产:该企业将部分资产转移至关联企业,减少自身资产,从而降低税负。
2. 违法行为定性及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某企业的行为属于偷税行为。
税务机关依法对该企业进行了以下处理:(1)追缴偷逃税款:税务机关依法追缴了某企业偷逃的税款及滞纳金。
(2)处以罚款:税务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对某企业处以罚款。
(3)移送司法机关:税务机关将某企业的违法行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 会计职业法律法规在案例中的应用(1)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
本案中,某企业会计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为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
(2)会计准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会计法规》案例1、资料:万民公司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
2002年12月,公司总经理针对公司效益下滑、面临亏损的情况,电话请示正在外地出差的董事长。
董事长指示把财务会计报告做得漂亮些,总经理把这项工作交给公司总会计师,要求按董事长意见办,总会计师按公司领导意图,对当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了技术处理,虚拟了若干笔无交易的销售收入从而使公司报表由亏变盈,经诚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报出,2003年4月,在《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中,当地财政部门发现该公司存在重大会计作假行为,依据《会计法》及相关法律,并分别下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
万民公司相关人员接到行政处罚告知书后,均要求举行听证会。
在听证会上,有关当事人作了如下陈述:公司董事长称:“我前一段时间出差在外,对公司情况不太了解,虽然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但只是履行会计手续,我不能负任何责任。
具体情况可由公司总经理予以说明。
”公司总经理称:“我是搞技术出身的,主要抓公司的生产经营,对会计我是门外汉,我虽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那也只是履行程序而已。
以前也是这样做的,我不应承担责任,有关财务会计报告情况应由公司总会计师解释。
”公司总会计师称:“公司对外报出的财务会计报告是经过诚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他们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诚信会计师事务所应对本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责任。
”要求:根据我国会计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分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在听证会上的陈述是否正确,并分别说明理由。
解析:(1)在分析董事长的陈述是否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时,应紧扣《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会计责任的规定,并强调指出,这一规定不因单位负责人当时是否在场而改变,更何况该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实际上由董事长授意指使的。
(2)在分析总经理的陈述是否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时,应指出总经理和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一样,都是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能以不懂会计专业相推脱。
第1篇(一)案情简介甲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该公司在2013年至2016年间,为了虚增收入和利润,采取了一系列非法手段。
具体表现为:1.虚构销售收入:甲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构预收款等方式,虚增销售收入,使公司收入和利润大幅增加。
2.虚构成本费用:甲公司通过虚构工程进度、虚构原材料采购等手段,虚增成本费用,从而降低利润。
3.隐瞒关联交易:甲公司与关联方之间进行大量关联交易,但未按规定披露,隐瞒了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
4.违规提供担保:甲公司为关联方提供担保,但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二)法律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公司进行关联交易,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并依法披露。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公司编制、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真实、完整、及时。
3.《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应当披露交易的基本情况、交易价格、交易对手方等信息。
二、案例分析(一)甲公司违法行为分析1.虚构销售收入:甲公司虚构销售合同、虚构预收款等手段虚增销售收入,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使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不真实、不完整。
2.虚构成本费用:甲公司虚构工程进度、虚构原材料采购等手段虚增成本费用,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使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不真实、不完整。
3.隐瞒关联交易:甲公司与关联方之间进行大量关联交易,但未按规定披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
4.违规提供担保:甲公司为关联方提供担保,但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
(二)甲公司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将被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将被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甲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利润逐年下降。
为了达到逃避税收的目的,甲公司采取虚开发票的手段,进行逃税活动。
2018年,税务机关在对甲公司进行税收检查时,发现甲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存在以下违法行为:1. 虚开发票:甲公司通过虚构交易事实,开具了大量的虚开发票,涉及金额共计人民币5000万元。
2. 隐瞒收入:甲公司在账目中隐瞒了部分销售收入,导致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低于申报数额。
3. 采取虚假记账:甲公司在账目中采取虚假记账手段,将部分费用支出归入成本,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二、法律法规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案例分析1. 甲公司虚开发票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属于偷税行为。
税务机关有权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 甲公司隐瞒收入、采取虚假记账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属于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行为。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业务。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范围逐渐覆盖全国多个城市。
然而,在2018年,该公司被当地税务机关查处,涉嫌虚开发票,引发了广泛关注。
二、案件经过1. 线索发现2018年初,当地税务机关在对该公司进行日常税务检查时,发现其开具的发票存在异常。
经进一步调查,税务机关发现该公司存在大量虚开发票的行为。
2. 调查取证税务机关对该公司进行了深入调查,调取了大量的财务凭证、合同、银行流水等证据。
经过分析,发现该公司存在以下违法行为:(1)虚构业务,开具虚假发票。
该公司在未实际发生业务的情况下,虚构销售合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进项税额。
(2)接受虚开发票。
该公司明知某些供应商开具的发票为虚开发票,却仍然接受,用于抵扣进项税额。
(3)隐瞒收入。
该公司部分销售收入未入账,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掩盖实际收入。
3. 案件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税务机关对该公司涉嫌虚开发票的行为进行了定性。
经审理,该公司虚开发票金额巨大,涉嫌偷税。
三、案件处理1. 行政处罚税务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该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
具体如下:(1)没收该公司虚开发票所得款项。
(2)对该公司处以虚开发票金额5%的罚款。
(3)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 刑事追诉鉴于该公司虚开发票金额巨大,涉嫌偷税罪,税务机关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经公安机关侦查,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等涉嫌偷税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四、案件启示1.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企业应加强会计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确保财务行为的合规性。
2. 规范发票管理企业应规范发票管理,严禁开具虚假发票、接受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
3. 强化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防止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企业(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
2019年,甲公司因涉嫌虚开发票被当地税务机关查处。
经调查,甲公司自2017年以来,通过虚构业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骗取国家税收优惠,涉及金额达数千万元。
甲公司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员因涉嫌虚开发票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案例分析(一)违法事实1. 虚构业务:甲公司通过虚构进出口贸易业务,将虚假的购销合同、发票等材料提交给税务机关,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
2.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利用虚假的购销合同、发票等材料,向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将发票用于抵扣进项税额。
3. 骗取税收优惠:甲公司通过虚开发票,将虚假的出口业务纳入申报范围,骗取国家出口退税。
(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一)虚开发票的;(二)伪造、变造发票的;(三)非法购买发票的;(四)非法提供发票的;(五)其他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以虚假的购销合同、发票等材料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案件处理1. 税务机关依法对甲公司虚开发票的行为进行查处,追缴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2. 公安机关对甲公司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员涉嫌虚开发票罪立案侦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3. 人民法院依法对甲公司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员涉嫌虚开发票罪进行审判,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并处罚金。
三、案例启示1. 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不得虚开发票、骗取税收优惠。
2. 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企业(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甲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然而,在2018年,甲公司因涉嫌虚报成本,被当地税务机关查处。
经过调查,甲公司虚报成本金额巨大,严重影响了国家税收收入和市场经济秩序。
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会计法、税收征管法、刑法等。
二、案件事实1. 虚报成本行为甲公司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以下方式虚报成本:(1)虚构业务,将实际发生的业务成本虚报为其他业务成本;(2)将部分应计入成本的费用,如差旅费、招待费等,计入其他科目;(3)将部分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入成本,而未计入资产减值准备;(4)将部分应税收入不计入收入,从而少缴税款。
2. 虚报成本的影响甲公司虚报成本金额巨大,导致以下后果:(1)少缴税款:甲公司虚报成本导致少缴税款数百万元;(2)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甲公司虚报成本,使其他企业处于不公平竞争地位,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3)损害国家利益:甲公司虚报成本,损害了国家税收收入,影响了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三、法律分析1. 会计法相关条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单位应当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和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四十条规定:“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虚报成本、虚列支出、虚增资产、虚减负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税收征管法相关条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第四十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企业(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建筑材料的销售。
甲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然而,在2018年,甲公司被税务机关查处,涉嫌虚开发票。
经过调查,甲公司虚开发票的金额高达500万元,涉及多家企业。
二、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甲公司虚开发票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开发票。
”甲公司虚开发票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税收秩序,还侵害了其他企业的合法权益。
2. 虚开发票的原因甲公司虚开发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利益驱动。
甲公司为了增加销售收入,提高业绩,不惜采取虚开发票的手段。
(2)监管不力。
甲公司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对发票管理不够严格,导致甲公司虚开发票的行为得以长期存在。
(3)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甲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发票开具、保管、使用等环节缺乏有效监管。
3.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四十条规定:“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案中,甲公司虚开发票的金额高达500万元,已构成犯罪。
4. 案件处理结果经调查,甲公司虚开发票的行为构成犯罪,被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
同时,税务机关依法追缴了甲公司虚开发票的违法所得。
三、启示与建议1. 加强发票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发票管理制度,对发票开具、保管、使用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 提高法律意识。
企业应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防止因不了解法律而触犯法律。
3. 加强税务监管。
税务机关应加强对发票管理的监管力度,对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4. 建立诚信经营体系。
企业应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企业(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商品批发业务。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甲公司业绩逐年下滑。
为了提高业绩,甲公司总经理李某决定采取虚开发票的手段,虚构销售收入,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二、案件经过2019年,税务机关在对甲公司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1. 虚开发票:甲公司通过虚构业务,向其他企业开具了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增了销售收入和进项税额。
2. 隐瞒收入:甲公司部分销售收入未开具发票,也未进行账务处理,导致少申报税款。
3. 虚列成本:甲公司虚列了大量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等成本费用,进一步降低了利润。
税务机关经过调查取证,依法对甲公司作出了以下处罚:1. 补缴税款:甲公司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共计人民币1000万元。
2. 罚款:税务机关对甲公司处以罚款人民币200万元。
3. 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对李某予以行政处罚。
三、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1. 虚开发票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照规定开具、取得发票的;(二)未按照规定保管发票的;(三)未按照规定开具、取得、保管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四)虚开发票的。
本案中,甲公司通过虚构业务,向其他企业开具了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增了销售收入和进项税额,属于虚开发票行为。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税务机关对甲公司作出了罚款的处罚。
2. 隐瞒收入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照规定申报纳税的;(二)隐瞒、谎报应纳税收入或者应纳税额的;(三)未按照规定报送有关资料的。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案例分析案例一某企业结束内审出具内审报告后,又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出具了审计报告。
一周后得知政府审计部门还要来企业审计,经理很不高兴:“都成了三堂会审了!这不是加重企业负担吗?事务所审过了还不够吗?”要求:谈谈你对该经理说法的看法。
案例二某某药公司在编制××年财务报表时,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把本该作为费用处理的2128万元税金转入产成品成本,留待下年处理,将公司亏损虚构为盈利1995万元。
b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某药公司编制的××年盈利预测文件进行审核。
该所未能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履行职责,在没有对被审核单位盈利预测的基本假设、所选用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等基本要素作出书面评价的情况下,即出具盈利预测审核意见书,对投资者和社会公众产生了严重的误导作用。
而且该所在对某某药公司××年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公司违反国家财务规定,将亏损虚报为盈利1995万元,但该事务所对上述虚假陈述予以掩盖,出具了含有严重虚假内容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要求:请从会计核算基本要求、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角度对某药公司和b会计师事务所上述有关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案例三某上市公司200 X年存在以下情况:12月25日,公司投资部与丙企业签定协议,将子公司乙企业转让给丙企业。
公司拥有乙企业55%的股份,协议以1.8亿元的价格转让。
同时,公司投资部与丙企业签定了补充协议,规定本公司于次年四月底以相同价格购回已出售的乙企业股份。
此补充协议仅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投资部经理和会计部经理4人知晓。
同年12月28日,丙企业支付了全部购买价款,并办理了股权转让手续。
股权转让时,公司对乙企业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900万元,公司据此于当年确认了出售乙企业的股权投资收益1.51亿元。
次年2月底,公司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驻公司进行年报审计,公司将与丙企业签定的补充协议单独锁入保险柜中,也未将有关情况向注册会计师介绍,注册会计师签发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企业(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进出口业务。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该公司经营状况日益下滑。
为了追求利润,公司部分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勾结,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虚增公司收入和利润,从而骗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二、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本案中,该公司部分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勾结,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虚增公司收入和利润,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
2. 违法后果(1)税务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本案中,该公司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骗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应被追究税务处罚。
(2)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虚报注册资本,骗取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险金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案中,该公司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骗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涉嫌构成诈骗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会计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会计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的;(二)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的;(三)隐匿、故意销毁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的;(四)违反本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业务。
2017年,甲公司因涉嫌虚开发票被当地税务机关稽查。
经查,甲公司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通过虚构业务、虚假申报等手段,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共计1000余份,涉及金额达2亿元。
税务机关依法对甲公司进行了查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究。
二、案件分析1. 违法行为分析甲公司虚开发票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虚构业务。
甲公司在没有实际交易的情况下,虚构业务内容,向下游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
(2)虚假申报。
甲公司在申报增值税时,隐瞒实际销售额,虚报销售额,从而减少应纳税额。
(3)虚开发票。
甲公司利用虚构的业务和虚假的申报,向下游企业开具大量虚开发票,用于抵扣税款、骗取出口退税等非法目的。
2. 法律依据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甲公司的行为构成了以下违法行为:(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开发票。
”(2)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照规定开具发票的;(二)虚开发票的;(三)伪造、变造发票的;”三、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甲公司虚开发票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还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具有以下社会危害性:(1)损害国家税收利益。
甲公司通过虚开发票,逃避税款缴纳,使国家税收收入受到损失。
(2)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甲公司虚开发票的行为,可能导致下游企业虚列成本、虚增利润,进而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破坏社会诚信体系。
甲公司虚开发票的行为,损害了企业间的诚信关系,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
2. 法律责任的追究针对甲公司的违法行为,税务机关依法对其进行了查处,并追究了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案例1会计法规的案例分析课件背景:某公司是一家以销售家居用品为主的公司,该公司的财务管理一直不够规范,经常发生账目错误、漏报、错报等问题。
为了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该公司决定聘请一位会计师进行全面的财务管理。
分析:在全面财务管理过程中,会计师需要深入了解会计法规,并遵守会计准则的规定。
具体来说,以下是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1. 财务报告法规的遵守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公司需要将每年的财务情况通过财务报告的方式进行公布。
财务报告中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这些内容需要精确、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以便投资人和上级机构了解公司的情况。
因此,会计师在编制财务报告时需要严格遵守财务报告法规的相关规定,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如果有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纠正。
会计师需要全面了解公司的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公司的业务操作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例如,在销售家居用品时,公司需要遵守国家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等法规的要求。
如果销售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会带来巨大的商业风险和信誉损失,因此会计师需要督促公司落实相应的质量管控措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水准。
会计师还需要深入了解财务管理的各项规定,督促公司遵守财务管理法规的要求。
例如,在公司进行投资时,需要严格执行投资管理规定,确保投资合规和安全性。
如果公司违反投资规定,可能会面临政策风险和资金亏损,影响公司长期发展。
因此,会计师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控制能力。
结论:在全面财务管理过程中,会计师需要深入了解会计法规,规范公司的财务管理行为。
只有保证了财务管理的规范性,才有望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的长期发展。
会计从业《法规与道德》会计法律制度案例分析会计法律制度案例分析1考核:原始凭证金额错误+不相容职务+财政监督+借款收据明光公司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度发生以下事项:(1)2月14日,公司从外地购买了一批货物,收到发票后,经办人员王某发现发票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不相符,便将发票退回给出具单位,要求对方重开。
(2)3月22日,公司从事收入、支出、费用账目登记工作的吴某休产假,公司决定由出纳员李某临时顶替其工作,并按规定办理了交接手续。
(3)5月15日,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张某根据工作需要,对部分会计工作岗位进行调整,原从事总账登记工作的陈某被调到稽核岗位协助另一位稽核员进行稽核工作,使该岗位一岗两人。
(4)6月8日,市财政部门要求到该公司进行检查,公司领导以“分管财务工作领导及财务部门负责人出差”为由,予以拒绝。
(5)9月22日,公司供销科钱某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1700元,同时将多余现金300元退回给出纳员李某,李某随即退还给钱某2000元借款收据。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及会计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司经办人员王某退回金额错误的发票,要求出具单位重开的做法是否符合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为什么?【答案】该公司经办人员王某的做法符合规定。
根据规定,原始凭证金额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2)该公司决定由出纳人员李某临时顶替吴某兼管收入、成本、费用账目的登记工作是否符合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为什么?【答案】该公司决定由出纳人员李某顶替吴某兼管收入、支出、费用账目登记工作的做法不符合规定。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3)该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调整部分会计工作岗位,使稽核岗位一岗两人的做法是否符合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为什么?【答案】该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调整会计工作岗位并使稽核岗位一岗两人的做法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