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 格式:doc
- 大小:785.50 KB
- 文档页数:9
第2节 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考纲解析会用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 =vt 求解相关问题,并能正确理解其s-- t 图、 v —t 图的物理意义。
能熟练地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v o +at , s=v 0t+at 2/2, v 2-v 20=2as 等规律求解相关问题;正确理解其 v —t 图像的物理意义。
会求平均速度。
知识归类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的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规律(1)两个基本规律: 速度时间关系:υt =υo +at , 位移时间关系:s=υ0t+at 2/2 (2)重要推论 ①υt 2-υ02=2as②s =υ一t =t t 20υυ+③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 υ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T 内的位移之比s 1:s 2:s 3…=1:3:5… ④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s 2-s 1=s 3-s 2=…=aT 2 ⑤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它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需时间之比t 1:t 2: t 3…注意:上述各公式已设物体初速度υ0方向为正,公式中的其它矢量若与初速度υ0方向相反时,要在这些矢量前添加“一”号。
(3)图像其υ-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其s -t 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如图υ-t 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知:质点沿 υ轴正方向运动;质点运动的加速度a = 图线的斜率 ; 图线与时间轴所夹梯形面积等于质点的位移。
二、两个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运动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υ0= 0 ,加速度a =g 的 匀加速直线 运动。
3、自由落体加速度: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
用g 表示。
重力加速度g 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体系建构及重难突破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及其推论应用知识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一)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1、直线;2、a 为恒量) 1.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Vt=V o+at (Vt Vo a t -=,Vt Vot a-=) (2)位移公式:S=V ot+12at 2(3)速度位移公式:Vt 2-V o 2=2aS (222Vt Vo a x -=,222Vt Vo x a-=)2.推论公式:(1)平均速度公式:2x Vo Vt V t +==(2)中间时刻速度:22t Vo VtV V +==(3)中间位置速度:2x V = (4)相等的时间间隔,相邻的位移差:2x aT =,2()m n x x m n aT -=-3.特殊规律:V o=0,则221,,22Vt at x at Vt ax === (1) 把时间等分:123:::X X X ……=1:4:9…… :::I II III X X X ……=1:3:5:…… 123:::V V V ……=1:2:3:……(2) 把位移等分: 123:::t t t ……=1……:::I II III t t t ……=1::……123:::V V V ……=1……重点突破一:基本公式的应用及技巧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3m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7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2.做匀变速度直线运动物体从A 点到B 点经过的时间t ,物体在A 、B 两点的速度分别为a v 和b v ,物体通过AB 中点的瞬时速度为1v ,物体在2t 时刻的瞬时速度为2v ,则( )A. 若做匀加速运动,则1v >2vB. 若做匀减速运动,则1v >2vC. 不论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则1v >2vD. 不论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则2v >1v3.在民航和火车站可以看到用于对行李进行安全检查的水平传送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二)【知识点】 一、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 2、速度-位移公式: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1、平均速度==2/t v v ;适用条件:2、设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位移x 的初、末速度分别为0v 、t v ,中点位置的速度为=2/x v∆ 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点位置的速度与中点时刻的速度关系:2/t v 2/x v3、逐差相等: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差是一个常量 数学表达式:三、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比例关系 1、等分位移(1)通过前x 1、前x 2、前x 3、……、前nx 位移时所用速度之比=⋯n v v v v ::::321(2)通过前x 1、前x 2、前x 3、……、前nx 位移时所用时间之比=⋯n t t t t ::::321(3)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n t t t t ::::III II I2、等分时间(1)T 1末、T 2末、T 3末、……、nT 末的速度之比=⋯n v v v v ::::321(2)T 1内、T 2内、T 3内、……、nT 内的位移之比=⋯n x x x x ::::321(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n x x x x ::::III II I【例题讲解】例1、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m s 241=,m s 642=,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s ,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解法Ⅰ:解法Ⅱ:解法Ⅲ:例2、某市规定,车辆在市区内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40 km/h ,有一辆车遇到情况紧急刹车后,经时间s t 5.1 停止,量得路面刹车的痕迹长为s=9m ,问这辆车是否违章(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例3、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 释放一颗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对在斜面上滑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 AB =15cm ,s BC =20cm ,试求:(1)小球的加速度(2)拍摄时B 球的速度v B =? (3)拍摄时s CD =?(4)A 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颗?例4、一滑块自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 s 末的速度是6 m /s ,试求(1)第4 s 末的速度;(2)运动后7 s 内的位移;(3)第3 s 内的位移例5、一物体沿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3 s 内的位移为s 1 ,最后3s 内的位移为s 2,已知s 2-s 1=6 m ;s 1∶s 2=3∶7,求斜面的总长.例6、一列车由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 车厢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一人站在站台上与第一节车厢的最前端相齐。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规律及公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v t =v 0+at ①位移公式:2021at t v x += ②速度位移公式:ax v v2202=- ③平均速度公式:0t/20+===+22v v t v v atv ④ tx=(任何运动都适用) 注意:①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涉及到v 0、v t 、a 、s 、t 五个物理量,其中只有t 是标量,其余都是矢量。
上述四个公式都是矢量式。
通常选定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余矢量的方向依据其与v 0方向相同或是相反分别用正、负号表示。
如果某个矢量是待求的,就假设其为正,最后根据结果的正负确定其实际方向。
②解题中常选用公式=s vt 及只有匀变速直线运动才成立的平均速度公式0+=2tv v v ,会使计算大为简化。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论(1)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等于一个恒量,即Δx=aT 2(或者2)(aT n m x x n m -=-) ⑤(2)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02+==2ttv v v v ⑥ (3)某段位移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v 中与这段位移初、末速度v 0和v t 关系:220=2t v v v +中 ⑦注意: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总有2tv =v =20t v v +<2x v =2220t v v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些特殊比例式(从t =0开始),设T 为时间单位,则有: 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 1∶v 2∶v 3∶……=1∶2∶3∶……②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x Ⅰ∶x Ⅱ∶x Ⅲ∶……=1∶3∶5∶…… ③1T 内、2T 内、3T 内……位移之比为x 1∶x 2∶x 3∶……=12∶22∶32…… ④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t 1∶t 2∶t 3……=5、应用速度或位移公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速度公式v t =v 0+at 和位移公式2021at t v x +=的适用条件必须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不能应用上述公式,所以,对以上两公式应用时,必须首先对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进行判断和分析。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考点扫描1、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上运动,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a 是恒量,且a 与0v 在同一直线上。
2、运动规律:t v =0v +a t s =0v t +21a t 2 2t v -20v =2as v =20t v v + s =v t 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 “+” 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
3、推论:(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s ∆=a t 2=恒量 (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2tv =20t v v+(3)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0v 和末速度t v 平方和一半的平方根,即: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还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1t 末、 2t 末、3t 末……速度之比:v 1∶v 2∶v 3∶……∶v n =1︰2︰3︰……︰n(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之比:s 1∶s 2∶s 3……∶s n =12∶22∶32∶……∶n 2(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s1︰s 2︰s 3︰……∶s n=1︰3︰5︰…︰(2n-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 n=1∶(13-)∶……∶2-)∶(2(1-n)-n二、典型例题例1、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一秒内通过2米,第三秒内通过6米。
求:(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2)6秒内的位移;(3)第6秒内的平均速度。
分析和解答:(1)设质点在第一秒内运动的位移为s1,第三秒内运动的位移为s3,则s1∶s3 =2∶6 ≠1∶5 ,所以此质点做的是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由s = v0t +1/2 at2,得:2 = v0t+1/2a×12 = v0+1/2 a6 = 3v0 +1/2 a×32 -(2v0+1/2 a×22)= v0+5/2 a解得:a = 2m/s2v0 = 1m/s(2)6秒内的位移s6= vt + 1/2 at2= 1×6 +1/2×2×36 = 42 m(3)第6秒内的平均速度即为第5.5秒末的即时速度:v6= v5.5 = v0+ at =1+2×5.5 =12m/s 。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对公式v =v 0+at 的理解和应用1.公式v =v 0+at 的物理意义描述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公式的矢量性(1)公式中的v 0、v 、a 均为矢量,应用公式解题时,一般取v 0的方向为正方向,a 、v 与v 0的方向相同时取正值,与v 0的方向相反时取负值,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a 与v 0同向,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a 与v 0反向.(2)对计算结果中的正、负,应根据正方向的规定加以说明,若v (a )为正值,表示v (a )与v 0同向,若v (a )为负值,表示v (a )与v 0反向.3.应用速度公式v =v 0+at 解决问题的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和过程.(2)画出运动草图,标上已知量.(3)选定正方向,判断各量的正、负,利用v =v 0+at 由已知条件求解,最后指明所求量的方向.4.速度公式v =v 0+at 虽然是加速度定义式a =v -v 0Δt的变形,但两式的适用条件是不同的:(1)v =v 0+at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a =v -v 0Δt可适用于任意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典例1、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C .当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时,物体一定不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 对公式v =v0+at 的应用典例2、火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前进,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为10.8 km/h ,1 min 后变成54 km/h ,再经过多长时间火车的速度才能达到64.8 km/h ?3 对刹车类问题的分析计算典例3、在某汽车4S 店,一顾客正在测试汽车加速、减速性能.汽车以36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 m/s 2的加速度加速,则10 s 后速度能达到多少?若汽车以0.6 m/s 2的加速度刹车,则10 s 和20 s 后速度各减为多少?4 对多过程问题的求解典例4、卡车原来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速减到2 m/s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立即停止刹车开始加速,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共用了12 s.求:(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开始刹车后2 s末及10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1.对v-t图象的几点说明(1)纵轴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2)横轴截距:表示物体在开始计时后过一段时间才开始运动,或物体经过一定时间速度变为零.(3)与横轴的交点:表示速度方向改变的时刻,如图甲中直线c对应的t1时刻和图乙中的t2时刻.速度图线在时间轴的上方和下方表示运动方向相反.(4)图线折点:表示加速度方向改变,如图乙中t1时刻所对应的点.(5)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6)直线的斜率(或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等于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如图丙中图线a加速度逐渐增大,图线b加速度逐渐减小.2.往返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当速度减为零之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不变,则整个运动过程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甲中的c所示,物体在t1前后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典例5、(多选)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甲、乙在t=0到t=1 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 s之间的位移为0C.甲在t=0到t=4 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6 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总结:(1)v-t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无法描述曲线运动.(2)v-t图象描述的是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3)加速与减速只决定于a与v方向是否相同,与v的方向无关,如图所示.提升训练、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在1 s末和4 s末C.乙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讲后训练:1.(多选)关于直线运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改变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而改变C.速度随着时间不断增加的运动,叫匀加速直线运动D.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的直线运动,叫匀减速直线运动2.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负值C.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D.只有在规定了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才取正值3.(多选)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方向向东;当t=2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仍向东.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 )A.3 s B.5 sC.7 s D.9 s4.一辆电车做直线运动,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为v=bt.其中b=0.3 m/s2时( )A.电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电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是0.3 m/sC.电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5.(多选)如图所示的是一火箭竖直上升的v-t图象,下列几条叙述中,符合图象所示的是( )A.在40 s末火箭已达到上升的最大速度B .火箭达到最高点的时刻是120 s 末C .在40 s 之前,火箭上升的加速度为20 m/s 2D .在40 s 之后,火箭的加速度为06.汽车原以45 km/ h 的速度匀速行驶,则:(1)若汽车以0.6 m/s 2的加速度加速,则10 s 后速度能达到多少?(2)若汽车刹车以0.6 m/s 2的加速度减速,则10 s 后速度能达到多少?(3)若汽车刹车以3 m/s 2的加速度减速,则10 s 后速度为多少?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对公式x =v 0t +12at 2的理解和应用1.对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的理解(1)矢量性:x =v 0t +12at 2为矢量式,其中的v 0、a 、x 均为矢量,使用公式时应先规定正方向.一般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2)两种特殊情况:①当v 0=0时,x =12at 2,表明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与其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②当a =0时,x =v 0t ,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2.公式x =v 0t +12at 2的应用(1)适用范围:匀变速直线运动.(2)用途:公式中包含四个物理量,不涉及末速度,已知其中任意三个物理量时,可求出剩余的一个物理量.(3)应用步骤①确定一个方向为正方向(一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②根据规定的正方向确定已知量的正、负,并用带有正、负的数值表示. ③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式或其变形式列式、求解. ④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所求量的大小、方向.1 位移公式的基本应用典例1、 骑自行车的人以5 m/s 的初速度匀减速上一个斜坡(如图所示),加速度的大小为0.4 m/s 2,斜坡长30 m ,骑自行车的人通过斜坡需要多长时间?2 巧用逆向思维法解决匀减速运动典例2 (2017·郑州高一检测)一滑块以某一速度从斜面底端滑到顶端时,其速度恰好减为零.已知运动中滑块加速度恒定.若设斜面全长为L ,滑块通过最初12L 所需的时间为t ,则滑块从斜面底端滑到顶端所用时间为( )A.2t B .(2+2)t C .3tD .2t针对训练1.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末的速度达到4 m/s ,物体在第2 s 内的位移是( )A .6 mB .8 mC .4 mD .1.6 m 2.飞机着陆后匀减速滑行,着陆时的初速度是216 km/h ,在最初2 s 内(未停下来)滑行114 m .求:(1)5 s 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飞机着陆后12 s 内滑行多远?3.某市规定,汽车在学校门前大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一次,一辆汽车在校门前大路上遇紧急情况刹车,由于车轮抱死,滑行时在大路上留下一道笔直的车痕.交警测量了车痕长度x =9 m ,又从监控录像上确定了该车从刹车到停止运动的时间t =1.5 s ,立即判断出这辆车超速,这是为什么?(请用多种方法判断)二、 对x -t 与v -t 图象的理解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1)图象形状: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12at2知x-t图象是一个二次函数图象,如图所示.(2)不是轨迹:这个图象反映的是物体位移随时间按二次函数关系(抛物线)变化,而不是运动轨迹.2.x-t图象与v-t图象的比较1 对x-t图象的理解典例3、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2 对x-t与v-t的比较典例4、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 .x -t 图象中t 1时刻v 1>v 2C .v -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两图象中,t 2、t 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总结:v -t 图象和x -t 图象的应用技巧(1)确认是哪种图象,v -t 图象还是x -t 图象. (2)理解并熟记五个对应关系 ①斜率与加速度或速度对应;②纵截距与初速度或初始位置对应; ③横截距对应速度或位移为零的时刻; ④交点对应速度或位置相同; ⑤拐点对应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针对训练1.(多选)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 、B 两质点的x -t 图象,由图可知( )A .t =0时,A 在B 的前面B .B 在t 2时刻追上A ,并在此后跑在A 的前面C .B 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 小,t 2时刻后才大于A 的速度D .A 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 大2.(2017·阜阳一中高一检测)如图甲所示是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求:(1)第5秒末的速度大小;(2)0~60秒内的总路程; (3)在v -t 坐标中作出0~60 s 内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讲后训练1.关于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线代表质点运动的轨迹 B .图线的长度代表质点的路程C .图象是一条直线,其长度表示质点的位移大小,每一点代表质点的位置D .利用x -t 图象可知质点任意时间内的位移及发生某段位移所用的时间2.(2017·徐州高一检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初速度大小是v 0,经过时间t 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表达错误的是( )A .v 0t +12at 2B .v 0t -12at 2C .v 02tD .12at 2 3.一质点沿x 轴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t =0时位于x =5 m 处,开始沿x 轴正向运动.当t =8 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 )A .x =3 mB .x =8 mC .x =9 mD .x =14 m4.如图所示,折线表示物体甲从A 地向B 地运动的x -t 图象,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 地向A 地运动的x -t 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2~6 s 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 .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5 m/sC .从计时开始至甲、乙相遇的过程中,乙的位移大小为60 mD .在t =8 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5.(2017·杭州高一月考)沪杭高铁是连接上海和杭州的现代化高速铁路,运行时的最大时速达到了413.7 km ,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沪杭高速列车在一次运行中由A 站开往B 站,A 、B 车站间的铁路为直线.技术人员乘此列车从A 车站出发,列车从启动匀加速到360 km/h ,用了250 s 时间,再匀速运动了10分钟后,列车匀减速运动,经过5分钟后刚好停在B 车站.(1)求A 、B 两站间的距离;(2)画出该高速列车的v -t 图象.第4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一、对公式v 2-v 20=2ax 的理解和应用1.对公式v 2-v 20=2ax 的理解该式为矢量式,其中的x 、v 、v 0、a 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一般选初速度v 0的方向为正方向.(1)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取正值;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 取负值. (2)若位移与正方向相同取正值;若位移与正方向相反,取负值. 2.应用(1)适用范围:匀变速直线运动. (2)选用技巧:该式不涉及时间,研究的问题中若不涉及时间,利用该式求解更加方便.典例1、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分析交通违规事例,将警示我们遵守交通法规,珍惜生命.一货车严重超载后的总质量为49 t ,以54 km/h 的速率匀速行驶.发现红灯时司机刹车,货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5 m/s 2(不超载时则为5 m/s 2).(1)若前方无阻挡,问从刹车到停下来此货车在超载及不超载时分别前进多远?(2)若超载货车刹车时正前方25 m处停着总质量为1 t的轿车,两车将发生碰撞,求相撞时货车的速度大小.提升训练(2017·黄冈中学高一检测)我国多地出现了雾霾天气,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某地雾霾天气中高速公路上的能见度只有72 m,要保证行驶前方突发紧急情况下汽车的安全,汽车行驶的速度不能太大.已知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1)若前方紧急情况出现的同时汽车开始制动,汽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多大?(结果可以带根号)(2)若驾驶员从感知前方紧急情况到汽车开始制动的反应时间为0.6 s,汽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多大?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选用2.公式的应用步骤(1)认真审题,画出物体的运动过程示意图.(2)明确研究对象,明确已知量、待求量.(3)规定正方向(一般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确定各矢量的正、负.(4)选择适当的公式求解.(5)判断所得结果是否合乎实际情况,并根据结果的正、负说明所求物理量的方向.典例2、一滑块自静止开始从斜面(足够长)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 s末的速度是6 m/s,试求:(1)4 s末的速度.(2)运动后5 s内的位移.(3)第5 s内的位移.巧选运动学公式的基本方法公式中共涉及v0、v、a、t、x五个物理量,而每个公式中都含有四个量,因此明确三个量就可求出另外的两个量,恰当选择公式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如下:(1)如果题目中无位移x,也不需求位移,一般选用速度公式(2)如果题目中无末速度v,也不需求末速度,一般选用位移公式.(3)如果题目中无运动时间t,也不需要求运动时间,一般选用速度位移公式(4)如果题目中没有加速度a,也不涉及加速度的问题,选用平均速度位移公式.提升训练、(多选)一辆汽车做匀加速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初速度为6 m/s,经28 m后速度增加到8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段运动所用时间为4 sB.这段时间的加速度是3.5 m/s2C.自计时开始,2 s末的速度为6.5 m/sD.从开始计时起,经过14 m处的速度为5 2 m/s.三、对追及、相遇问题的计算1.讨论追及和相遇问题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1)一个条件:速度相等.是两物体是否追上(或相撞)、距离最大、距离最小的临界点,这是解题的切入点.(2)两个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其中通过画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若同时出发,则两物体时间相等,则需要列速度相等方程和位移关系方程.2.解答追及与相遇问题的常用方法(1)物理分析法:抓住“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并画出运动情况示意图,找出位移关系.(2)图象法:将两者的速度-时间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然后利用图象求解.(3)数学分析法:设从开始至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碰.1 相遇中的临界条件典例3汽车正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 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6 m/s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没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离自行车多远?2 追及过程中的极值问题典例4、(2017·成都测试)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面超过汽车.(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常见的追及、相遇问题(2)Δx为从开始追赶到两者速度相等时,后面的物体多发生的位移.(3)时间关系t2-t0=t0-t1.(4)v1是前面物体的速度,v2是后面物体的速度.针对训练1.(2017·西安高一检测)一辆货车以8 m/s 的速度在平直铁路上匀速运行,由于调度失误,在后面600 m 处有一辆客车以72 km/h 的速度向它靠近.客车司机发觉后立即合上制动器,但客车要滑行2 000 m 才能停止.求:(1)客车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2)计算后判断两车是否会相撞.2.平直公路上有一辆摩托车以v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其前方有一辆静止的汽车,当摩托车距汽车l =20 m 时,汽车以2 m/s 2的加速度沿同方向匀加速启动行驶.求:(1)摩托车追上汽车所用时间;(2)摩托车追上汽车后,摩托车仍以12 m/s 速度行驶,汽车再经过多长时间追上摩托车?[随堂检测]1.已知长为L 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当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13时,它沿斜面已下滑的距离是( ) A.L 9B.L 6C.L 3D.3L 3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2 s 内的位移为x m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 A.3x 2 m/s 2B.2x 3m/s 2C.x 2 m/s 2D.x 4m/s 2 3.某航母跑道长为200 m ,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 m/s 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 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A .5 m/sB .10 m/sC .15 m/sD .20 m/s4.如图所示,假设列车在某段距离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5 m/s 增加到10 m/s 时位移为x 1.则当速度由10 m/s 增加到15 m/s 时,它的位移是( )A.52B.53x 1 C .2x 1D .3x 15.(2017·广东广州三校联考)汽车前方120 m 处有一自行车正以6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 m/s 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的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则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① v=v0+at 。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② x=v0t+at2。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③ v2-=2ax 。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平均速度公式:==④。
2.位移差公式:Δx=x2-x1=x3-x2=…=x n-x n-1=⑤ aT2。
可以推广到x m-x n=(m-n)aT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⑥1∶2∶3∶… 。
(2)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x1∶x2∶x3∶…=⑦1∶22∶32∶… 。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⑧1∶3∶5∶… 。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⑨1∶(-1)∶(-)∶… 。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⑩ gt 。
(2)位移公式:h=gt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2= 2gh 。
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 v0-gt 。
(2)位移公式:h= v0t-gt2。
(3)速度位移关系式: v2-=-2gh。
(4)上升的最大高度:h=。
(5)上升到最大高度用时:t=。
1.判断下列说法对错。
(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均匀增加的。
(✕)(4)匀加速直线运动1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1∶2∶3。
(✕)(5)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的高度与时间成正比。
(✕)(6)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上升阶段与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2.(多选)(2019贵州师大附中月考)K111次列车正以180 km/h的速度行驶,前方为终点站贵阳站,司机开始制动减速,列车制动时加速度的大小为2.5 m/s2,则( )A.4 s时列车的速度为60 m/sB.4 s时列车的速度为40 m/sC.24 s内列车的位移x=480 mD.24 s内列车的位移x=500 m2.答案BD3.(多选)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考点整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的运动.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方向〕和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向〕.2.三个根本规律:①速度公式:v = ;②位移公式:x = ;③位移速度关系式:v2t–v02 = .3.三个推论:①做匀变速直线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等于恒量,即x2–x1 = x3–x2 =……= x n–x n – 1 = ;②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平均= v t/2= ;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 x/2 =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别规律:⑴在1T末,2T末,3T末,…,n 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 n = ;⑵在1T内,2T内,3T内,…,n T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 n = ;⑶在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x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 n = ;⑸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v3∶…∶v n = ;5.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作用下,从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⑴根本特征:只受,且初速度为、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⑵根本规律:由于自由落体运动是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根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①速度公式:v = ;②位移公式:h = ;③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2 = .⑶推论:①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也等于末速度的一半,即v平均= v/2 = ;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下落的位移差Δh = 〔T为时间间隔〕.二.思考与练习思维启动1.依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物体运动性质的推断正确的选项是〔〕A.v > 0,a < 0,物体做加速运动B.v < 0,a < 0,物体做加速运动C.v < 0,a > 0,物体做减速运动D.v > 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2.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6秒到达斜面底端,斜面长为18米,则:⑴物体在第3秒内的位移多大?⑵前3秒内的位移多大?3.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5倍,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同时乙从2H高处自由下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高度H远大于10 m〕〔〕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的大B.下落1 s末,它们的速度相等C.各自下落1 m,它们的速度相等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三.考点分类探讨典型问题〖考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例1】珠海航展现场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两架“歼-10〞飞机表演剪刀对冲,上演精彩空中秀.质量为m的“歼-10〞飞机表演后返回某机场,降落在跑道上减速过程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飞机以速度v0着陆后马上翻开减速阻力伞,加速度大小为a1,运动时间为t1;随后在无阻力伞情况下匀减速直至停下.在平直跑道上减速滑行总路程为x.求:第二个减速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变式跟踪1】如下列图,是某型号全液体燃料火箭发射时第—级发动机工作时火箭的a– t图象,开始时的加速度曲线比较平滑,在120 s的时候,为了把加速度限制在4g以内,第—级的推力降至60%,第—级的整个工作时间为200s.由图线可以看出,火箭的初始加速度为15 m/s2,且在前50 s内,加速度可以看做均匀变化,试计算:⑴t = 50 s时火箭的速度大小;⑵如果火箭是竖直发射的,在t = 10 s前看成匀加速运动,则t =10 s时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如果此时有一碎片脱落,不计空气阻力,碎片将需多长时间落地?〔取g = 10 m/s2,结果可用根式表示〕〖考点2〗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例2某人在高楼的平台边缘,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不考虑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⑴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回到抛出点所用的时间;⑵石子抛出后通过距抛出点下方20 m处所需的时间.【变式跟踪2】在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0 m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A.10 m B.20 m C.30 m D.50 m考点3:实际应用:汽车的“刹车〞问题.汽车刹车问题的实质是汽车做单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0后,车相对地面无相对运动,加速度消逝,汽车停止不动,不再返回.汽车运动时间满足t≤v0/a,发生的位移满足x≤v02/2a〔停止时取“=〞号〕.例3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匀速前进,因故紧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0.2 m/s2,则刹车后汽车在1 min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A.240 m B.250 m C.260 m D.90 m【变式跟踪3】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C.25 m D.75 m四.考题再练高考真题1.〔202xX高考〕某航母跑道长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起飞需要的X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A.5m/s B.10m/s C.15m/s D.20m/s【预测1】中国首架空客A380大型客机在最大重量的状态下起飞需要滑跑距离约3000m,着陆距离大约为202xm.设起飞滑跑和着陆时都是匀变速运动,起飞时速度是着陆时速度的1.5倍,则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A.3∶2 B.1∶1 C.1∶2 D.2∶12.〔202x全国卷大纲版〕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s.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s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每根铁轨的长度为25.0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m,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⑴客车运行速度的大小;⑵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预测2】小明同学乘坐“和谐号〞动车组,觉察车厢内有速率显示屏.当动车组在平直轨道上经历匀加速、匀速与再次匀加速运行期间,他记录了不同时刻的速率,局部数据列于表格中.动车组的总质量M = 2.0×105kg,假设动车组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1倍,取g = 10m/s2.在小明同学记录动车组速率这段时间内,求:⑴动车组的加速度值;⑵动车组牵引力的最大值;⑶动车组位移的大小.五.课堂演练自我提升t/s v/m·s-1 0 30 100 40 300 50 400 50 500 60 550 70 600 801.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 s内与第2 s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在走完第1 m时与走完第2 m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x1∶x 2 = 1∶3,v1∶v2 = 1∶2 B.x1∶x2 = 1∶3,v1∶v2 = 1∶ 2C.x1∶x2 = 1∶4,v1∶v2 = 1∶2 D.x1∶x2 = 1∶4,v1∶v2 = 1∶ 22.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2 m/s,经过一段时间t后速度变为6 m/s,则t/2时刻的速度为〔〕A.由于t未知,无法确定t/2时刻的速度B.5 m/sC.由于加速度a及时间t未知,无法确定t/2时刻的速度D.4 m/s3.科技馆里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暗处,顶部有一个不断均匀向下喷射水滴的装置,在频闪光源的照耀下,可以看到水滴好似静止在空中固定的位置不动,如下列图.某同学为计算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了空中几滴水间的距离,由此可计算出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为〔g取10 m/s2〕〔〕A.0.01 s B.0.02 s C.0.1 s D.0.2 s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后停止,假设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1 s内的位移是〔〕A.3.5 m B.2 m C.1 m D.05.沙尘暴天气会严峻影响交通.有一辆卡车以5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模糊看到正前方十字路口一个老人跌倒〔假设没有人扶起他〕,该司机刹车的反响时间为0.6 s,刹车后卡车匀减速前进,最后停在老人前1.5 m处,预防了一场事故.刹车过程中卡车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A.司机觉察情况后,卡车经过3 s停下B.司机觉察情况时,卡车与该老人的距离为33 mC.从司机觉察情况到停下来的过程,卡车的平均速度为11 m/sD.假设卡车的初速度为72 km/h,其他条件都不变,则卡车将撞到老人6.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均为v,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上抛的初速度与B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都是2vB.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C.A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相同D.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的同一高度处肯定是B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7.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边上有两块路牌A、B,A在西B在东,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自东向西经过B路牌时,一只小鸟恰自A路牌向B匀速飞去,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马上折返,以原速率飞回A,过一段时间后,汽车也行驶到A.以向东为正方向,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下列图,图中t2 = 2t1,由图可知〔〕A.小鸟的速率是汽车速率的两倍B.相遇时小鸟与汽车位移的大小之比是3:1C.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是汽车的1.5倍D.小鸟和汽车在0-t2 时间内位移相等8.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产生明显的滑动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假设某汽车刹车后至停止的加速度大小为7 m/s2,刹车线长为14 m,求:⑴该汽车刹车前的初始速度v0的大小;⑵该汽车从刹车至停下来所用的时间t0;⑶在此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参考答案:一.考点整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保持不变同反2.v0 + at v0t + at2/2 2ax 3.aT2(v0 + v t)/22220tvv4.1∶2∶3∶…∶n 12∶22∶32∶…∶n21∶3∶5∶…∶(2n–1) 1∶(2–1)∶(3–2)∶…∶(n–n-1) 1∶2∶3∶…∶n5.重力静止重力零g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gt gt2/2 2gh gt/2 gT2二.思考与练习思维启动1.BCD;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假设二者符号相同,物体就做加速运动,故B、D正确;假设二者符号相反,物体就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C正确.2.⑴第1 s,第2 s,第3 s……第6 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9∶11,因此第3秒内的位移xⅢ=51+3+5+7+9+11×18 m = 2.5 m,⑵将6 s的时间分成2个3 s,前3 s内的位移x3=11+3×18 m=4.5 m.3.BC三.考点分类探讨典型问题例1如图,A为飞机着陆点,AB、BC分别为两个匀减速运动过程,C点停下.A到B过程,依据运动学规律有:x1 = v0t1–12a1t12,v B = v0–a1t1,B到C过程,依据运动学规律有:x2 = v B t2–12a2t22,0 = v B–a2t2,A到C过程,有:x = x1 + x2,联立解得:a2 = (v 0–a1t1)2/(2x + a1t12– 2 v0t1) t2 = (2x + a1t12– 2v0t1)/( v 0–a1t1)变式1 ⑴因为在前50 s内,加速度可以看做均匀变化,则加速度图线是倾斜的直线,它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就表示该时刻的速度大小,所以有:v = (1/2)(15+20)×50 m/s = 875 m/s.⑵如果火箭是竖直发射的,在t = 10 s前看成匀加速运动,则t = 10 s时离地面的高度是h=at2/2 =(1/2)×15×102 m = 750 m,如果有一碎片脱落,它的初速度v1=at=150 m/s,离开火箭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有-h = v1t-12gt2,代入数据解得t=5(3+15) s,t′=5(3-15) s舍去.例2 法1:⑴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v0 = 20 m/s,a1 = –g,v = 0,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2–v02 = 2ax,v= v0 + at,得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 v02/2a1 = v02/2g = 20 m;上升时间:t1 = v0/g = 2 s;下落过程,自由落体运动,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v02 = 0,a2 = g,回到抛出点时,x1 = H,到抛出点下方20 m处时,x2 = 40 m,依据自由落体公式,得下落到抛出点的时间:t2=2x1g =2×2010s=2 s,回到抛出点所用的时间为t = t1+t2 = 4 s.⑵下落到抛出点下方20 m处的时间:t2′=2x2g=2×4010s = 2 2 s;从抛出到落到抛出点下方20 m处所经历时间为t′ = t1 + t2′= 2(1+2) s.法2:⑴全过程分析,取向上为正方向,v0 = 20 m/s,a= –g,最大高度时v = 0,回到原抛出点时x1 =0 m,由匀变速运动公式得最大高度:H = v02/2g = 20 m,回到原抛出点:x1 = v0t–12gt2,t = 2 v0/g =4 s.⑵落到抛出点下方20 m处时,x = – 20 m:x = v0t2–12gt22,代入数据得:–20 = 20t2–12×10t22,解得⎩⎨⎧t2=〔2+22〕 s t2′=〔2-22〕 s.舍去.所以石子落到抛出点下方20 m 处所需时间t 2=2(1+2) s 变式2 A CD ;物体在塔顶上的A 点抛出,位移大小为10 m 的位置有两处,如下列图,一处在A 点之上,另一处在A 点之下,在A 点之上时,通过位移为10 m 处又有上升和下降两种过程,上升通过时,物体的路程s 1等于位移x 1的大小,即s 1=x 1=10 m ;下落通过时,路程s 2=2H -x 1=2×20 m -10 m =30 m ,在A 点之下时,通过的路程s 3=2H +x 2=2×20 m +10 m =50 m .故A 、C 、D 正确例3 B ;因汽车刹车后一直做匀减速直到运动速度为零为止,所以t = v 0/a = 50 s ,所以汽车刹车后在1 min内通过的位移为x = v 0t /2 = 250 m . 变式3 C ;因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x = v 0t +12at 2得 9=v 0×1-12a ×12,9+7=v 0×2-12a ×22,解得v 0 = 10 m/s ,a = 2 m/s 2.汽车从刹车到停止所需时间t = v 0/a = 5s ;刹车后6 s 内的位移即5 s 内的位移x = v 0t – 12at 2,代入数据解得x = 25 m .四.考题再练 高考真题 1.B预测1:B ;由x = v t /2解得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 t 1:t 2 =(x 1/x 2)(v 2/v 1) =1∶1,选项B 正确. 2.⑴ 设连续两次撞击铁轨的时间间隔为Δt ,每根铁轨长度为l ,则客车速度为v = l /Δt ,其中l = 25.0m 、Δt = 10.0/(16–1) s 得 v = 37.5m/s .⑵ 设从货车开始运动后t = 20.0s 内客车行驶了s 1米,货车行驶了s 2米,货车加速度为a ,30节货车车厢的总长度为L = 30×16.0m .由运动学公式有 s 1 = v t 、s 2 = at 2/2,由题给条件有L = s 1 – s 2,联立上述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a = 1.35m/s 2.预测2:⑴ 通过记录表格可以看出,动车组有两个时间段处于加速状态,设加速度分别为a 1、a 2,由 a =Δv /Δt 代入数据后得a 1 = 0.1m/s 2、a 2 = 0.2m/s 2.⑵ 由牛顿第二定律 F - F f = Ma ,F f = 0.1Mg 当加速度大时,牵引力也大.代入数据得 F = F f + Ma 2 =2.4×105N .⑶ 通过作出动车组的 v – t 图可知,第—次加速运动的结束时刻是200s ,第二次加速运动的开始时刻是450s .x 1 = (v 1 + v 2)/2]t 1、x 2 = v 2t 2、x 3 = (v 2 + v 3)/2]t 3、x = x 1 + x 2 + x 3,代入数据解得x = 30250m .五.课堂演练 自我提升1.B ;由x Ⅰ∶x Ⅱ∶x Ⅲ∶…∶xn =1∶3∶5∶…∶(2n – 1)知x 1∶x 2=1∶3,由x =12at 2知t 1∶t 2=1∶2,又v=at 可得v 1∶v 2=1∶2,正确.2.D ;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t/2 = (v 0 + v )/2 = 4 m/s3.C ;自上而下第—、二和三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 1 = (10.00 – 1.00)×10-2 m = 9.00×10-2 m ,x 2 = (29.00 –10.00)×10-2 m =19.00×10-2 m ,依据公式Δx = aT 2得x 2–x 1 = gT 2,故T = 0.1 s . 4.B ;设加速度大小为a ,则开始减速时的初速度大小为v 0=at =4a ,第1 s 内的位移是x 1=v 0t 1-12at 12=3.5a = 14 m ,所以a =4 m/s 2,物体最后1 s 的位移是x =12at 22=2 m .此题也可以采纳逆向思维的方法,把物体的运动看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第4 s 内的位移是14 m ,所以第1 s 内的位移是2 m .5.BD ;v 0=15 m/s ,故刹车后卡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 2 = v 0/a = 3 s ,故卡车经过3.6 s 停下来,A 错误;卡车与该老人的距离x =v 0t 1 + v 02/2a +Δx =33 m ,B 正确;v 平 = (x –Δx )/(t 1 + t 2) =8.75 m/s ,C 错误;x ′ = v ′t 1 + v ′2/2a = 52 m > 33 m ,所以D 正确.6.AC ;设两物体从下落到相遇的时间为t ,竖直上抛物体初速度为v 0,由题gt = v 0 – gt = v 得v 0=2v .故A 正确.依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B 自由落下到地面的速度为2v ,在空中运动时间为t B = 2v /2g ,A 竖直上抛,在空中运动时间t A = 2×(2v /g ) = 4v /g .故B 错误.物体A 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A = (2v )2/2g ,B 开始下落的高度h B =g (2v /g )2/2,显然两者相等.故C 正确.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为h = gt 2/2 = g (v /g )2/2 = v 2/2g = h B /4.故D 错误.应选AC7.BC ;设AB 之间的距离为L ,小鸟的速率是v 1,汽车的速率是v 2,小鸟从出发到与汽车相遇的时间与返回的时间相同,故它们相向运动的时间为t 1/2,则在小鸟和汽车相向运动的过程中有v 1t 1/2 + v 2t 1/2 = L ,即〔v 1 + v 2〕t 1/2 = L ,对于汽车来说有v 2t 2 = L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v 1 =3 v 2,故A 错误B 正确.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为x 2 = v 2t 2,小鸟飞行的总路程为x 1 = v 1t 1=3 v 2×(t 2/2) = (3/2)x 2,故C 正确.小鸟回到出发点,故小鸟的位移为0,故D 错误.应选BC .8.⑴ 由题意依据运动学公式v 2 – v 20 = 2ax 得– v 20 = 2ax 代入数据解得v 0 = 14 m/s . ⑵ 法1:由v = v 0 + at 0得t 0 = (v – v 0)/a = 2s ;法2:(逆过程) 由x = 12at 02 得t 0 =2xa= 2 s . ⑶ 法1:v 平均 = x /t = 7 m/s ;法2:v 平均 = (v 0 + v )/2 = 7 m/s .附:9.物体以肯定的初速度v 0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到达斜面X 点C 时速度恰为零,如下列图.物体第—次运动到斜面长度3/4处的B 点时,所用时间为t ,求物体从B 滑到C 所用的时间. 法1〔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x 1∶x 2∶x 3∶…∶x n = 1∶3∶5∶…∶(2n – 1),现有x BC ∶x AB = (x AC /4)∶(3x AC /4) = 1∶3,通过x AB 的时间为t ,故通过x BC 的时间t BC = t . 法2〔中间时刻速度法〕: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v AC = (v 0 + 0)/2 = v 0/2,又v 02 =2ax AC ① v B 2 = 2ax BC ② x BC = x AC /4 ③ 解①②③得:v B = v 0/2,可以看出v B 正好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因此B 点是中间时刻的位置.因此有t BC = t . 法3〔利用有关推论〕:对于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的各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t 1∶t 2∶t 3∶…∶t n = 1∶(2-1)∶(3-2)∶(4-3)∶…∶(n-n -1).现将整个斜面分成相等的四段,如下列图.设通过BC段的时间为t x ,那么通过BD ,DE ,EA 的时间分别为:t BD = (2-1)t x ,t DE = (3-2)t x ,t EA = (2-3)t x ,又t BD + t DE + t EA = t ,得t x = t .v /m·s -1t/s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406080。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概念:沿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分类(1)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方向相同。
(2)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方向相反。
3.基本规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关系式1.两个导出式2.三个重要推论(1)位移差公式:Δx=x2-x1=x3-x2=…=x n-x n-1=aT2,即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
可以推广到x m-x n=(m-n)aT2。
(2)中间时刻速度v t2=v=v0+v2,即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
(3)位移中点的速度v x2=v20+v22。
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常用推论(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1∶v2∶v3∶…∶v n=1∶2∶3∶…∶n。
(2)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xⅠ∶xⅡ∶xⅢ∶…∶x N=12∶22∶32∶…∶n2。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x1∶x2∶x3∶…∶x n =1∶3∶5∶…∶(2n-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1∶t2∶t3∶…∶t n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均匀增加的。
(×)(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小于该段时间内位移中点的速度。
(√)(4)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等于9.8 m/s2。
(×)(5)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
(×)(6)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速度变化的方向都是向下的。
(√) 2.(人教版必修1P43T3改编)某航母甲板上跑道长200 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 m/s 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 m/s ,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A .5 m/sB .10 m/sC .15 m/sD .20 m/s[答案] B3.(人教版必修1P 40T 3改编)以18 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在3 s 内前进36 m ,则汽车在5 s 内的位移为( )A .50 mB .45 mC .40.5 mD .40 m C [根据x =v 0t +12at 2得36=18×3+12a ×32,即a =-4 m/s 2。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基础必备1.(2019·江苏南京模拟)(多选)汽车从静止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恒为 2 m/s2,在加速运动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每1 s速度增加2 m/sB.第3 s末速度与第4 s末速度之比为3∶4C.第2 s内和第3 s内的位移之比为2∶3D.第3 s内的位移与第2 s内的位移之差为5 m解析:根据Δv=aΔt知,开始运动一秒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比一秒前的瞬时速度增加2 m/s,故A正确;根据v=at,可知第3 s末速度与第4 s末速度之比为3∶4,故B正确;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第2 s内和第3 s内的位移之比为3∶5,故C错误;根据Δx=at2,第3 s内的位移与第2 s内的位移之差为Δx=2×12 m= 2 m,故D错误.2.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满足v=2+t(各物理量均选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则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质点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5 s内质点的位移为35 m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2D.质点第3 s末的速度为5 m/s解析:根据平均速度v=知,x=vt=2t+t2,对比x=v 0t+at2知,质点的初速度v0=2 m/s,加速度a=2 m/s2,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C错误;5 s内质点的位移x=v0t+at2=2×5 m+×2×25 m=35 m,故B正确;质点第3 s末的速度v=v0+at=2 m/s+2×3 m/s=8 m/s,故D错误.3.(多选)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2∶1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v2=1∶1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大小之比x1∶x2=2∶1D.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1∶2解析:设加速阶段的末速度为v t,则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1==,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 2==,则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1∶2,故A 错误,D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得,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之比v 1∶v2=1∶1,故B正确;根据x= t,知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位移大小之比x1∶x2=2∶1,故C正确.4.(2019·湖北武汉调研)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由v0变为kv0(k>1),位移大小为x.则在随后的4t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A )A. B.C. D.解析:根据题述,经过时间t速度由v0变为kv0,质点加速度a==(k-1),位移大小x=v 0t+at2,在随后的4t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x′=kv0·4t+a(4t)2,联立解得x′=,选项A正确.5.(2019·河南洛阳名校联考)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由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零时刚好到达乙地.从汽车启动开始计时,下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 速度(m/s) 3.0 6.0 9.0 12.0 12.0 9.0 3.0A.汽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3.0 sB.汽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5.0 sC.汽车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 sD.汽车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2.0 s解析:根据表格中数据,汽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1==3 m/s2,加速到最大速度后匀速运动的速度v=12.0 m/s,汽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t 1==4.0 s,选项A,B错误;汽车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2==6 m/s2,汽车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t2==2.0 s,选项C错误,D正确.6.(多选)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 m,BC=3 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B.可以求得CD=4 mC.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125 mD.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5 m解析:设加速度为a,时间为T,则有Δx=aT2=1 m,可以求得CD=4 m,而B点的瞬时速度v B=,所以OB之间的距离为x OB==3.125 m,OA之间的距离为x OA=x OB-x AB=1.125 m,故B,C正确,D错误;由于时间T未知,因此无法求出加速度a,故A错误.7.把一条铁链自由下垂地悬挂在天花板上,放开后让铁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铁链通过悬点下方3.2 m处的一点历时0.5 s,g取10 m/s2,则铁链的长度为( B )A.1.75 mB.2.75 mC.3.75 mD.4.75 m解析:若铁链刚好长为3.2 m,则整条铁链通过悬点下方3.2 m处历时t0== s=0.8 s,而题设整条铁链通过该点只用了0.5 s,说明铁链长度小于 3.2 m,则铁链下端到达悬点下方 3.2 m处用的时间为Δt=t0-t=(0.8-0.5) s=0.3 s.因h-l=g·Δt2,则l=h-g·Δt2=(3.2-×10×0.32) m=2.75 m.8.在一竖直井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2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块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 s内物块的位移是6 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 10 m/s2,求:(1)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此竖直井的深度.解析:(1)设被人接住前1 s时刻物块的速度为v,有h′=vt′-gt′2,解得v== m/s=11 m/s则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用总时间为t=+t′= s+1 s=1.1 s.(2)竖直井的深度为h=v0t-gt2=12×1.1 m-×10×1.12 m=7.15 m.答案:(1)1.1 s (2)7.15 m能力培养9.建筑工人常常徒手抛砖块,当砖块上升到最高点时被楼上的师傅接住用以砌墙.若某次以10 m/s的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砖块,g 取 10 m/s2,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则( B )A.砖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0 mB.砖块上升的时间为1 sC.抛出后经0.5 s上升的高度为最大高度的一半D.抛出后上升过程砖块做变减速直线运动解析:由h=得,砖块上升的最大高度h=5 m,选项A错误;砖块上升的时间t==1 s,选项B正确;抛出后经0.5 s上升的高度h′=v 0t′- gt′2=10×0.5 m-×10×0.52 m=3.75 m,选项C错误;抛出后砖块加速度不变,故上升过程砖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错误.10.(2019·重庆一诊)一平直公路旁等间距立5根电线杆,相邻两电线杆间距为d,如图所示.一小车车头与第1根电线杆对齐,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小车从第1根电线杆到第2根电线杆历时t,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小车车头到第2根电线杆时,小车速度大小为B.小车车头从第1根电线杆到第5根电线杆历时为tC.小车车头到第5根电线杆时,小车速度大小为D.小车车头到第5根电线杆时,小车速度大小为解析:根据题述,小车从第1根电线杆到第2根电线杆历时t,由d=at2,可得小车加速度a=.由=2ad,可得小车车头到第2根电线杆时,小车速度大小为v 2=,选项A错误;由4d=a,可得t5=2t,即小车车头从第1根电线杆到第5根电线杆历时为2t,选项B错误;由=2a(4d),可得小车车头到第5根电线杆时,小车速度大小为v5=,选项C正确,D 错误.11.(2019·贵州凯里模拟)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x AB∶x BC=8∶27,物体通过B点的速度为6 m/s,通过AB,BC的时间t AB∶t BC=2∶3,且t BC=1.5 s,则( B )A.物体通过A点速度为3 m/s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C.A,B两点间距离为8 mD.物体通过A,C所用时间为5 s解析:因=,=,故=·,即=,=,联立两式求得v A= 2 m/s,v C=12 m/s,选项A错误;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4 m/s2,选项B正确;通过AB的时间t AB==1 s,A,B两点间距离为x AB=t AB= 4 m,选项C错误;通过BC的时间t BC=1.5 s,物体通过A,C所用时间为t=t AB+t BC=2.5 s,选项D错误.12.(2019·河南洛阳联考)ETC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它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设在收费站ETC通道上的微波天线进行短程通信,利用网络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实现车辆不停车就能支付路桥费的目的.2015年我国ETC已实现全国联网,大大缩短了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假设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驶向收费站,若进入人工收费通道,它从距收费窗口20 m处开始匀减速,至窗口处恰好停止,再用10 s时间完成交费;若进入ETC通道,它从某位置开始匀减速,当速度减至5 m/s后,再以此速度匀速行驶5 m即可完成交费.若两种情况下,汽车减速时加速度相同,求:(1)汽车进入ETC通道减速行驶的位移大小;(2)汽车从开始减速到交费完成,从ETC通道比从人工收费通道通行节省的时间.解析:(1)汽车进入人工收费通道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可知,加速度大小为a==2.5 m/s2,汽车进入ETC通道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1==2 s,匀减速运动的位移x1==15 m.(2)汽车在ETC收费通道,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1=2 s.匀速行驶的时间t2==1 s.从开始减速到交费完成所需的时间t=t1+t2=3 s.在人工收费通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 3==4 s.汽车进入人工收费通道,从开始减速到交费完成所需的时间t′= 14 s.节省的时间Δt=t′-t=11 s.答案:(1)15 m (2)11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