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篇总论 (1)

第一章预可研工作概况 (1)

1.1 编制依据 (1)

1.2 背景介绍 (1)

1.3 工作内容 (4)

1.4 工作进展和分工情况 (5)

第二章首都国际机场的历史和现状 (7)

2.1 机场的基本情况 (7)

2.2 机场建设历程 (8)

2.3 现有设施概况 (10)

2.4 机场运行方式 (12)

2.5 机场周边环境 (13)

第三章民用航空业的发展形势 (15)

3.1 世界航空运输枢纽网络的兴起 (15)

3.2 枢纽机场 (16)

3.3 亚洲枢纽机场的竞争 (18)

3.4 我国的枢纽建设 (21)

第四章北京机场的发展要求 (24)

4.1 北京长远发展的需要 (24)

4.2 北京建设枢纽的条件 (26)

4.3 北京机场的战略目标 (28)

第五章航空业务量预测 (29)

5.1 概述 (29)

5.2 首都国际机场航空业务量的现状 (29)

5.3 首都机场年航空客、货运量预测 (38)

5.4 航空业务量其他基本参数的预测 (44)

5.5 基本设施的预测 (46)

5.6 航空业务量预测汇总 (48)

5.7 本期扩建工程目标年的确定 (49)

第六章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1)

6.1 满足航空市场的需要 (51)

6.2 北京承办奥运会的要求 (53)

6.3 建设大型枢纽机场的要求 (53)

6.4 完善现有设施的需要 (55)

第七章第二机场选址概况 (56)

7.1 首都地区空域主要情况 (56)

7.2 对现有机场场址评估 (57)

7.3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59)

7.4 对北京市预留场址评估 (60)

7.5 新选场址 (61)

7.6 初步结论 (68)

第八章北京机场的建设方案

——首都机场扩建和新建第二机场的方案比较 (70)

8.1 一个城市多个机场的情况介绍 (70)

8.2 北京机场设施本期扩建的几种方案胶比较 (72)

第九章对首都机场中远期规划的再研究 (81)

9.1 已完成的首都机场中远期规划研究工作概况 (81)

9.2 现状条件的分析 (84)

9.3 面临的问题与抉择 (87)

9.4 对“中远期规划”中推荐方案的评价 (94)

第二篇工程

第一章机场总平面规划 (96)

1.1 主要工作内容 (96)

1.2 预测参数 (97)

1.3 机场总平面规划的原则 (97)

1.4 总平面规划方案 (100)

第二章场道工程 (107)

2.1 场道现状 (107)

2.2 场道工程扩建方案 (108)

第三章助航灯光工程 (120)

3.1 助航灯光系统现状 (120)

3.2 助航灯光系统扩建方案 (120)

第四章航管、通信、导航、气象工程 (124)

4.1 航管、通信、导航、气象设施现状 (124)

4.2 扩建工程方案 (132)

第五章旅客航站工程 (140)

5.1 航站设施现状 (140)

5.2 航站区扩建思路 (142)

5.3 专机区及公务机区 (145)

第六章货运区工程 (146)

6.1 货运设施现状 (146)

6.2 航空货运扩建方案 (149)

第七章航空配餐工程 (152)

7.1 机场航空配餐设施现状 (152)

7.2航空食品扩建方案 (153)

第八章供油工程 (159)

8.1 供油系统现状 (159)

8.2 航煤耗油量预测 (161)

8.3 油库建设总容量的确定 (163)

8.4 供油工程本期扩建的项目及规模 (163)

8.5 供油工程本期扩建的投资匡算 (167)

第九章供电工程 (169)

9.1 供电系统现状 (169)

9.2 供电系统扩建方案 (171)

第十章供水工程 (177)

10.1 供水系统现状 (177)

10.2供水系统扩建方案 (178)

第十一章供冷、供热、供气工程 (183)

11.1 供冷设施现状 (183)

11.2 供热工程 (185)

11.3 供气系统现状 (189)

第十二章消防工程 (191)

12.1 机场消防救援设施现状 (191)

12.2 机场消防救援扩建方案 (192)

第十三章雨、污水、污物处理工程 (194)

13.1 雨水工程 (194)

13.2 污水管线 (195)

13.3 污水处理厂 (196)

13.4 污物处理工程 (198)

第十四章机场辅助生产设施及其它服务设施 (200)

14.1 首都机场辅助生产设施现状 (200)

14.2 辅助生产设施及其它服务设施规划方案及扩建规模 (202)

14.3 关于机场辅助生产设施拆建工程 (204)

第十五章首都机场进场交通与城市公用设施保障 (207)

15.1 机场周边道路网及交通现状 (207)

15.2 机场外部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210)

15.3 机场外部道路交通组织方案 (212)

15.4 机场内部交通组织方案 (217)

15.5 机场轨道交通组织方案 (219)

15.6 工程数量及投资匡算表 (223)

15.7 城市公用设施保障系统 (226)

第十六章征地拆迁 (228)

第十七章环境保护 (229)

17.1 影响机场飞机噪声的主要因素及控制对策 (229)

17.2 机场大气污染控制对策 (230)

17.3 机场水污染治理对策 (230)

17.4 机场垃圾染治理对策 (231)

第十八章首都机场本期扩建方案比较 (232)

18.1 东扩方案与北扩方案对比表 (232)

18.2 结论 (234)

第十九章项目工期安排 (236)

第三篇经济

第一章本期工程投资匡算 (238)

1.1 扩建工程投资匡算总表 (238)

1.2 投资匡算表 (238)

第二章资金筹措及安排 (257)

2.1 资金筹措计划 (257)

2.2 资金年度安排计划 (257)

第三章经济效益评价 (258)

3.1 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258)

3.2 基础数据 (258)

3.3 财务评价 (259)

3.4 国民经济评价 (261)

3.5 经济评价结论 (262)

结论与建议 (275)

结论 (275)

建议 (277)

附件

附件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征求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总体规划研究报告》意见的函”——民航机函[2001]679号

附件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总体规划研究报告意见的复函——京政函[2001]114号

附件三: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开展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民航规函[2002]39号

附件四: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筹备组有关开展首都机场扩建工程预可研工作的委托函

附图

附图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现状图

附图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与周边村庄相对关系图

附图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与周边机场相对关系图

附图四:北京第二机场预选场址相对位置图

附图五: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总体布置图(东扩方案)

附图六: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规划图(东扩方案)

附图七: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飞机运行示意图(东扩方案)

附图八: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净空障碍物限制图(东扩方案)

附图九:首都机场东扩方案外部交通系统条件图

附图十: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总体布置图(北扩方案)

附图十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规划图(北扩方案)

附图十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飞机运行示意图(北扩方案)附图十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净空障碍物限制图(北扩方案)附图十四:首都机场北扩方案外部交通系统条件图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预可研工作概况

1.1 编制依据

本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包括以下四个文件,文件内容详见附件一至附件四。

(1)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征求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总体规划研究报告》意见的函”民航机函(2001)679号

(2)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规划研究报告意见的复函”京政函(2001)114号

(3)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开展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民航规函(2002)39号

(4)2002年3月29日北京首都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筹备组委托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即中国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负责编制首都机场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2 背景介绍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首都机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的顺义区天竺镇,距市中心25km,是首都地区唯一一个用于民用航空运输的大型机场,是我国最大的门户机场,也是全国民航运输网中最重要的中心机场,在我国民航运输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都机场自1959年建成以来历经多次扩建,上一次扩建于1999年完成,是按照2005年机场达到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78万吨、飞机起降架次19.32万次的目标要求建设的。机场的主要设施有两条远距离平行跑道(跑道长度分别为3,800m 和3,200m)、两座旅客航站楼(总建筑面积约40.6万m2,实际功能面积为

35 万m2)以及配套设施。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首都机场航空运输量增长迅速,近三年主要航空业务量的百分比增长率均达到两位数。2001年旅客吞吐量已达2,417.6万人次,飞机起降架次22.16万架次,货运吞吐量81.11万吨。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发展趋势基本与上一次扩建的预测吻合,而飞机起降架次和货运吞吐量均超过预测值,现有主要设施已接近饱和,机场设施亟待扩建,新的设施应在2005年前后投入运行,以满足航空市场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使本次扩建工程趋于合理,首先需要对原先批准的首都机场总体规划进行复核和修订。北京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首都机场”)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于2000年初分别委托三家设计和咨询机构,对首都机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战略和机场规划框架进行了研究。其中,美国盖兰德航空事务咨询公司负责首都机场有关枢纽功能的发展战略的研究,法国巴黎机场公司负责首都机场总体规划方案的研究,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负责首都机场中远期规划的研究。三家公司的研究报告于2001年4~6月陆续完成。此项工作得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北京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充分关注和大力支持,工作中在不同范围、就不同主题进行了数十次的汇报、协调和研讨,最终形成了以下共识:

1、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尤其我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国家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的推动,首都机场的发展将迎来新的高速增长期。

2、国际航空业在近十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国际航空公司联盟的枢纽航线网络逐渐形成,大型枢纽机场的强大功效日益凸现,这一切开创了航空运输业的新纪元。这些变化为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竞争风险。为了应对变化、壮大自身、走向世界,我国民

航从城市对航线结构向中枢航线结构的改造势在必行。首都机场在我国航空运输网络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它的发展方向、它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民航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

3、首都北京应尽快建设一个大型的国际、国内综合型的枢纽机场,其发展目标是达到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180万吨,这是市场发展的需要,更是国际竞争的需要。

4、按照上述发展目标,应对首都机场原有规划做出相应调整,本着深入挖掘机场潜力、尽量利用周边资源、充分发挥规模效应的原则,在用地及环境可行的条件下,把首都机场发展到运行效益最高的规模。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首都机场发展的方案,并要求通过方案比选及国际方案征集,进一步优化、深化规划方案,使首都机场有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进而指导现有设施的改造和扩建项目的实施(详见附件一、附件二)。

首都机场扩建工程的时间要求已十分紧迫,2008年北京将举办夏季奥运会,这要求扩建工程必须在2007年6月底以前投入运行。从现在算起,总共5年时间,这期间包括前期立项、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等工作,也包括建设期间的征地、拆迁、施工与设备的招投标、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和竣工验收等。民航总局3月下文要求立即开展扩建工程的立项工作,并于2002年5月中旬完成工程预可行性研究(详见附件三)。

首都机场的发展引起国内外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北京周边地区的政府机构纷纷表达了与首都机场协同发展的强烈意愿。国家计委于2002年3月向民航总局和北京市政府传达了相关信息,要求在本次立项工作中,对扩建首都机场和着手建设第二机场这两种选择进行充分论证,以保证建设工作更加科学。

北京市政府和民航总局早就认识到,随着民用航空运输的发展,北京迟早需要建设第二机场。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曾在北京西南大兴区(庞各庄)和北京东南通州区(张家湾)地区预留了第二机场的场址。1995年,民

航华北管理局曾组织有关专家从空域条件入手,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寻找可行的第二机场场址,当时推荐的初选场址位于北京东南方向60km处的廊坊市曹家务地区。

根据国家计委的指示精神,民航总局马上组织力量开展工作。一方面,首都机场扩建工程的立项工作不能松懈、继续向前推进。另一方面,组织班子立即着手对首都第二机场进行更大范围的选址和论证工作,要求在2002

年4月底提供第二机场场址的选址初步报告。首都机场扩建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把第二机场的有关资料与首都机场扩建工程方案进行比较和论证。

1.3 工作内容

本次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由于本次首都机场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是老机场的扩建工程,首先应对机场现有设施的规模、容量、运行状况作深入、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以便为合理确定本期扩建工程项目及规模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对国际国内航空运输新形势的分析,对首都机场的性质、作用和发展目标做出新的分析和论证,并结合第二机场选址工作情况,对首都机场扩建的必要性作出论证。

3、航空业务量预测是确定扩建工程项目和规模的依据。面对新的形势,预测除了采用通常的方法外,必须结合机场的性质和定位,分析市场资源,研究机场的发展趋势,结合项目功能和特点,提出相应的设计参数。

4、结合北京机场的性质和定位,从有利于我国航空运输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展现首都和国际大都市形象、有利于圆满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原则出发,对本次扩建方案从发展战略、也从技术、经济、建设周期等方面进行比较,推荐出相对合理的方案。

5、对推荐的方案做出工程投资匡算、工期安排、资金筹措及经济效益

评价分析。

6、进行扩建方案的环境影响初步评价。

1.4 工作进展和分工情况

机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很广,这次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立项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了使这次立项工作开展得更好,在民航总局、北京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各项工作已在明确分工下有序进行。

1、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成立了首都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筹备组,筹建机场建设工程指挥部,成立了相关部门,各项工作如资金筹措、总体规划修订方案国际征集、前期工作委托、征地拆迁预备方案等已全面展开。

2、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承担了首都机场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工作,并作为本次预可行性研究的主体研究编制单位,除完成机场扩建预可研外,还负责协调并汇总各协作或分项研究单位的研究和成果。

3、在首都机场股份公司的组织下,民航华北空管局、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新时代民航机场建设公司和北京市规划研究院组成了首都第二机场选址工作组,2002年4月底对第二场址选址提出了初步成果。

4、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委托华北空管局对机场现有设施和新的规划方案开展空中及地面运行的计算机仿真模拟。该项工作由美国波音公司承担,研究工作已经开始,华北空管局、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派技术人员予以配合,该项工作将于年内完成。

5、华北空管局承担首都机场本期扩建工程的飞行程序和空域调整研究,作为本期扩建工程预可性研究的专题报告。

6、北京市规划研究院和北京市市政设计院负责提供机场扩建的外部规划条件和配套的城市交通及公用设施的建设方案。

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首都机场扩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做出初步评价。

8、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建设工程指挥部筹备组(以下简称指挥部筹备组)已于4月中旬进行了首都机场总体规划修订方案的国际征集,邀请了四家国外公司进行总体规划修订方案的研究,将于7月22日完成,并进行方案评比,再通过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最终确定机场的总体规划方案。待本期扩建工程立项以后,再开展新航站楼建筑方案的国际招标工作。该项工作应在年内完成,以便与下一阶段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工作相结合。

北京是个世界瞩目、国人关注的大都市。北京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大北京都市圈的宏伟蓝图何时实现,目前仍然难以预计。我国民航现在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在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北京机场的发展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会影响机场工程的决策,我们在报告中对有关问题提出了我们的分析和意见,难免会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在此,对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的有关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章首都国际机场的历史和现状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区的东北方向,距离市中心天安门广场25.35km,机场占地960公顷,是我国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运输生产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

2.1 机场的基本情况

2.1.1 机场性质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国家门户机场、大型综合枢纽机场和全国航运集散中心。

2.1.2 机场位置及气象条件

机场位置:北京市东北方向的顺义区天竺镇

机场基准点:天安门真方位44°距离25.35km

机场位置点:东经116°35?48.7?

北纬40°04?19.6?

机场标高:33.15m(黄海高程)

磁差:6°西

基准温度:30.6℃

主导风向:北风、西北风占23%

最大风速:36m/s

平均年风沙日数:9.3日(能见度<1.0km)

平均年积雪深度:15cm

年平均降水量:510.1mm

平均冰冻日数:0℃以下日数为80天

平均年雾日数:15.5日

2.2 机场建设历程

1954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兴建首都机场,经过5年建设,于1959年3月1日正式投产使用。投产时有一条长2,500m,宽80m的水泥混凝土跑道和相应的滑行道、停机坪、全套助航灯光和通信导航设备;10,000m2航站楼(1980年后改作国航办公用房)和其他业务、工作、生活用房以及飞机维护、供油、场内外各项公用设施和交通设施,还修建了一个飞机维修基地。截至1958年止,首都机场总投资7,900万元,机场的规模和现代化程度,五十年代在远东地区堪称前列。

六十年代中期,为适应国际通航需要,国务院决定开放北京为国际通航点,首次扩建首都机场。将原跑道从2,500m延长到3,200m,以接受当时国际上通用的大型客机。全部工程项目共投资16,050万元,于1966年完成。

七十年代前后,由于对外友好往来不断发展,首都机场通往世界各地的国际航线已增加到十几条,国内航线亦不断增加,运输业务日趋繁忙,大型飞机增多,运量迅速增长,机场各项设施已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1974年8月至1984年,历时10年,首都机场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工程,总投资35,700万元。包括修建按高峰小时吞吐量1,500人次设计的新航站楼(1号航站楼)约6万m2;修建第二条跑道(平行的西跑道长3,200m,宽50m),可满足波音747等类型飞机起降要求,原有跑道(东跑道)从3,200m延长至3,800m,宽度改为60m,加厚道面按能承载今后可能生产的更大的飞机的假定荷载设计;增设快速出口滑行道;建立先进的航站指挥和通讯导航系统,两条跑道安装了全套仪表着陆系统及新型助航灯光设备;修建了包括72m跨度机库在内的大型飞机维修基地和货物仓库;并相应新建和扩建供电、供水、供暖、供油及其它生产、生活所需的配套设备。由此,使首都机场达到或接近现代化国际机场的水平,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大型机场的行列。第二期的大规模扩建大体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新建西跑道及包括立交桥在内的配套工程。第二阶段主要项目是新航站楼(1号航

站楼)及与之配套的站坪、广场、进场道路以及各项公用设施。新航站楼于1975年11月动工,1980年元旦正式使用(老航站楼改作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办公用房)。第三阶段主要项目是东跑道改造工程及新建航管楼,分别于1978年10月动工,1981年12月25日竣工验收。第四阶段的主要项目是大型飞机维修基地、货物仓库以及航管楼进口设备等。除市内售票处外,其余项目均于1984年基本完成,首都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宣告结束。

八十年代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在强劲的需求推动下,中国民航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机场设施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为缓解紧张状况,首都机场自筹资金多次改扩建。1988年,为适应客运量增长和迎接1990年9月在北京召开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需要,对航站楼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增加10,430 m2,改造了内部平面布局和流程,投资3,700万元,于1989年11月竣工验收、使用。1992年为应付日益增长的旅客吞吐量和改善服务工作,航站楼迎送大厅向南展宽,扩建面积约7,000 m2,投资5,700万元。1993年又扩建联检厅1,480 m2,投资700万元,航站楼经三次改扩建,最终面积达到7.9万m2。

到九十年代,1992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达870万人,原有的设施容量严重不足,为了根本上解决首都机场设施落后的问题,国家计委于1992年以计通(1992)879号文批复了首都机场新建第二航站楼及各项配套设施的请示。本次扩建以2005年的航空运输量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货邮吞吐量78万吨,年飞行架次19.32万架次作为扩建规模的依据,建设以32.65万m2的新2号航站楼为主体,加上配套工程16项,其中包括46.4万m2的站坪,17万m2的停车楼,1.6万m2的货运站,机场道路、特种车库、供热站、制冷站、110/10KV变电站等,扩建总投资为91.8亿元。扩建工程于1995年10月正式开工,1999年1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1号航站楼在2号航站楼运行半年后停止使用,等待改造和整修。至此,首都机场形成了以两条相距1,960m的平行跑道,两座航站楼(总建筑面积面积为40.6万m2,功能面

积为34.6万m2)及相应配套设施的基本格局条件,增加了运量,提高了服务质量,进而跻身于世界级机场的行列,为迎接新的发展作好了准备。

2.3现有设施概况

本节主要介绍飞行区和航站区设施,其它设施现状详见第二篇有关专业各章节。

2.3.1 飞行区设施

首都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设有南北方向两条跑道,两条跑道中心线相距1,960m。西跑道南端与东跑道南端向北错开2,200m,主降方向为由南向北(占70%),由于受周边环境限制,东跑道主要用于由南向北降落,西跑道主要用于由南向北起飞。

东跑道(36R/18L):长3,800m,宽60m,原为水泥混凝土道面,1996年在原道面上加盖沥青砼。两端设防吹坪60m×60m。配有一条平行滑行道(A滑行道),东跑道中心线与A滑行道中心线相距242m,有四条快速出口滑行道及垂直联络道。东跑道中心线与东侧围界相距190m。36R为II类精密进近,18L为I类精密进近。

西跑道(18R/36L):长3,200m,宽50m,原为水泥混凝土道面,2000年在原道面加盖沥青砼,两端设停止道60m×50m,端安全道200m×300m。配有一条平行滑行道(C滑行道),西跑道中心线与C滑行道中心线相距187m,有快速出口联络道和垂直联络道各一条。西跑道中心线与西围界相距137m。36L为I类精密进近,18R为II类精密进近。

客机坪:1号航站楼站坪,机位14个,编号101-114

2号航站楼站坪,机位36个,编号205-240

3号机坪(原北客机坪),机位17个,编号22-38 专机坪:4号机坪,4个,编号401-404

国航停机坪:5号机坪35个(东跑道南部)

货机坪:6号机坪6个(西跑道南部)

校验机坪:7号机坪(西跑道北部)

公务机坪:8号机坪(专机坪北侧)

新华航停机坪:9号机坪(7号坪北侧)

2.3.2 航站区设施

首都国际机场航站区共占地234.5公顷,现有航站楼两个,1号航站楼和2号航站楼。设计容量为高峰小时12,100人次,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的需要。

1号航站楼1980年元月1日投入使用,建筑平面构形为卫星式,地下一层、地上二层,为“两层式”流程,经几次改、扩建总面积达79,460m2。最繁忙时高峰小时曾处理旅客达4,200人,年旅客吞吐量高达1,700余万人。

1号航站楼主楼一层为进港业务大厅和出港行李分拣厅,进港行李提取厅设有6个环岛式行李提取转盘,国内、国际各3个。主楼二层为出港业务大厅,有89个值机柜台,其中国际46个,国内43个。楼前设高架桥,两层车道边,二层出港,一层进港。

主楼与两个卫星用廊桥联接,廊桥长达100m,设双向自动人行步道,两个卫星分别为国际、国内候机使用,每个卫星各7个机位,可接纳B747及以下类型的飞机使用。

1999年11月1日随着2号航站楼投入运营,1号航站楼关闭,准备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和翻新。

2号航站楼设计容量为处理年旅客吞吐量2,650万人,其中国际875万人,国内1,775万人(1号航站楼应承担国内旅客吞吐量850万人)。建筑面积32.65万m2,建筑平面呈“H”字型,共五层,地下二层、地上三层。其中地下室有6万m2不能用于旅客服务和商业使用,因此,2号航站楼实际功能面积只有26.65万m2。旅客工艺流程为“二层式”,其流程是按城市对航线要求设计的。站坪设置36个近机位。南区为国际区,北区为国内区。

一层为进港区和行李处理区,建筑面积分别为24,670 m2和17,750 m2,进港大厅有17个行李提取转盘,其中国内9个,国际8个。二层为出港区和候机区及部分商业设施,出港大厅建筑面积21,100 m2,设有168个值机柜台,其中国内66个、国际102个。国际部分另设有海关区、边防区、卫检及动植物检疫。国际、国内各设有12个通道,另有国际航班国内旅客通道2个,国际转国际通道1个。候机区25,700 m2,设置44个登机口,其中国内23个(包括4个远机位),国际21个(包括4个远机位)。三层分为西区、东区,西区为商业餐饮区和航空公司办公区,建筑面积分别为2,817 m2和940 m2;东区为旅客进港通廊,面积为16,900 m2。地下一层分西区、东区、南北区。在一些主要活动区设置了部分商业服务设施和一些设备、办公用房及预留区,其合计建筑面积约4,000 m2。地下二层预留了地铁车站,建筑面积650 m2。

与2号航站楼同时建设的还有一座独立停车楼,建筑面积16.7万m2,建筑分为五层,地下四层、地上一层,楼顶也开辟广场,共计六层停车区,可停车5,500余个,其中大型车位96个。

在1号楼南侧设有平地停车场30,000 m2,可停车1,075辆,现在作出租车等候排队场地。

航站区站前道路在2号航站楼建设同期进行了改造、调整,至1999年共建桥6座,各种道路9条,建成了主要道路系统,改善了进场交通状况。

2.4 机场运行方式

根据首都机场场道结构、空域、周边地区用地、导航设备等的情况,目前首都机场使用一起一降的运行方式,36L/18L跑道主用起飞,36R/18R跑道主用着陆。首都机场两条平行跑道相距1,960m,理论上应该可以作为两条独立起降的跑道,主降方向为由南向北,但是由于从西跑道降落运行的噪声对位于西跑道南侧的天竺镇影响较大,因此西跑道目前主要用于由南向北起飞,避开对天竺镇的影响,对应的东跑道就作为由南向北降落使用。在雷达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介绍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介绍(组图) (建筑成本167亿)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3号航站楼简介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主楼由荷兰机场顾问公司(NACO)、英国诺曼?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2000年6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开始进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规划研究。2004年3月26日,3号航站楼完成施工及监理招标,正式签订了施工和监理合同,首都机场开始三期扩建工程。共征用了22200多亩土地,搬迁了9个村庄,共涉及1.2万人。扩建工程将于2007年底全面竣

工,2008年2月试运行,确保2008年奥运会之前投入正常运营。3号航站楼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东边。T3主楼及其配套工程位于现有东跑道和新建跑道之间。3号航站楼建成后将是中国国内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3号航站楼(T3)由主楼和国内候机廊、国际候机廊组成,配备了自动处理和高速传输的行李系统、快捷的旅客捷运系统以及信息系统,总建筑面积98.6万平方米。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满足F类飞机的使用要求,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类精密自动飞机引导系统,这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起降导航系统,在很低的能见度下仍可实行飞机起降。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中客车A380能够顺利起降。跑道试飞成功后,于2008年10月份投入试用。此外,新建北货运区,相应配套建设场内交通系统,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导、航空公司基地等设施。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3号航站楼概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由T3A主楼、T3B、T3C主楼、T3D、T3E国际候机廊和楼前交通系统组成。T3主楼地面五层和地下两层,T3主楼一层为行李处理大厅、远机位候机大厅、国内国际VIP;二层是旅客到达大厅、行李提取大厅、捷运站台;三层为国内旅客出港大厅;四层为办票、餐饮大厅;五层为餐饮。T3C(国内区)和T3E(国际区)呈“人”字形对称,在南北方向上遥相呼应,中间由红色钢结构的T3D航站楼相连接。南北向长2900米,宽790米,建筑高度45米。三号航站楼比已有的两座航站楼要大得多。 3号航站楼南北两座建筑(T3C和T3E)由于距离过长,两座楼之间会建造旅客捷运系统以方便乘客。旅客捷运系统(APM)是一套无人驾驶的全自动旅客运输系统。捷运系统采用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轨旁和中控传递信号控制车辆的运行。行车路线单程长2080米。分别设置在T3C、T3D、T3E 共有3个车站。 3号航站楼行李系统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分拣和高速传输系统,行李处理系统由出港、中转、进港行李处理系统和行李空筐回送系统、早交行李存储系统组成,覆盖了T3C、T3E及连接T3C与T3E行李隧道的相应区域,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系统总长度约70公里。航空公司只要将行李运到分拣口,系统只需要4.5分钟就可以将这些行李传送到行李提取转盘,大大减少旅客等待提取行李的时间。 交通中心(GTC)位于3号航站楼前,地下有两层总面积为30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停车7000辆。旅客从停车场下车后,乘坐电梯可直达候机楼内。在交通中心的地面上,是轻轨交通车站,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椭圆形玻璃壳体结

北京首都机场大巴路线时刻表-附图及站点

北京首都机场大巴路线,时刻表(附示意图) 一线:西单(民航营业大厦)-> 东直门桥东50米-> 京信大厦西门-> 首都机场 市内至机场 机场至市内 经停站: [相关公交车站 首班车 首班车 .三元桥,东直门, ] 6 : 00 ,末班车19 : 8 : 00 ,末班车22 : 东四十条桥,西单民航大厦 30。 30。 15分钟一班 30分钟一班 £ O a 青土南店 Off 営歹 6 太平庄 西三旗桥 q 上地 A 1 清河南桥 岭 —亠— 咼 北沙滩侨 .速 学院桥憾翔桥枣安急桥 ■卜 O 独卜书. / O 清洵?村 0 味营 钳村 -、 Q 新生村 京 O 洼里診 O 福碱 门 6 西白辛庄 \4 \=_ 0下辛曲、,二薛大人庄O 龙山 O 北判 西村 O 些河乡、 北或f 友谊宾馆北门 (人大)-> 北太平庄路口东 50米-> 安贞大厦-> 首都机场 市内至机场 —— 首班车6 : 00 ,末班车19 : 30。 15分钟一班 机场至市内 ——首班车8 : 00 ,末班车 22 : 00。 30分钟一班 经停站:国展中心,西坝河,安贞桥,马甸桥,北太平庄,蓟门桥,友谊宾馆(人大) 花园桥,航天桥,公主坟 [相关公交车站] ,北京电视台,紫竹桥,

北京首都机场成功案例

科传O2O全渠道解决方案,构建首都机场智能运营管理平台 企业简介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建成于1958年,运营50多年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从1978年的103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8612.83万人次,位居亚洲第1位、全球第2位。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位于中国北京市顺义区,是中国的空中门户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国际民航权威认证机构Skytrax发布的“2015年世界前百位主要机场排名”中,位列榜单第10位。 科传系统能适应机场的特殊性质,针对性的构建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任何经营模式下的数据收集和数据接口整合,并能满足多样化的运营、管理需求。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信息化管理需求

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增长、机场商业管理思路的变化、新的特许经营合同所致的租金核算和财务流程的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系统技术更新的要求等,都需要机场能针对性的对原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用以满足原商业系统在投产运营7年后无法满足的机场业务需求。 ●需要构建一个会员管理系统,用于管理首都机场庞大的人流吞吐量,挖掘、分析短 时间滞留于机场内客流的潜在价值; ●筛选合适的商户进驻机场商铺,需要精准有效的数据分析作为支撑; ●首都机场作为中国重要的对外窗口之一,需要为应对机场内商业涉及到的多币种交 易和复杂的分类税收政策提供相关解决方案; ●针对客流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区这一特性,机场内商户需为顾客对应提供邮购或异 地取货服务; ●需要灵活对接应需求增设的各种便捷化服务App的数据接口。 科传购物中心解决方案在首都机场信息化应用中的核心价值 ●打通了会员管理系统,从多个渠道获取首都机场下辖大量商户的销售数据和会员数 据,支撑会员营销管理所需的数据分析,最终达到提高消费者转化率、复购率的作用; ●提供可视化BI报表功能,保证数据采集的及时性、有效性和数据分析准确性,同时 丰富报表的图像展示形式,帮助企业优化营销策略和提升运营能力; ●完善的商户管理平台和灵活的商务条款合同管理体系,在便捷管理操作的同时,对 商户、商铺从入驻到运营的全过程(包括铺位管理、商品进销存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监控管理,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增创企业经济效益;

从北京站到首都机场详细攻略(乘南航航班)

北京站——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 1.从北京站乘地铁:出站后上右手边的过街天桥,左手边下桥口下桥,进地铁口(不要去左手边的地铁口,人太多了,过了天桥去对面人少)。 2.乘地铁(需要买两次地铁票,北京站一次,东直门机场快轨一次,机场快轨是单独 售票的): (1)行李过安检后,在售票窗口排队买票,一张2元,人手一张票,检票进入地铁(检票时用票面接触检票处即可,如下图所示)

(2)进入地铁后,按照地铁两旁大柱子上站点和箭头的方向,乘坐去往东直门方向的地铁(我印象中在左手边乘坐,北京站距离东直门4站,乘坐反方向的会绕远耽误时间,乘坐前参考大柱子上的指示图数一数是不是4站) (3)到东直门后,按照地铁里面两侧墙面以及上方的指示,找机场快轨,不清楚的话及时询问工作人员,这段路比较长,找到机场快轨后,需要把地铁票插入检票口,检票口会自动把票吸进去,(检票口上方是绿色箭头的代表工作中的检票机,红色叉叉的不能检票)

(3)检票出去后购买机场快轨票,25元1人,购完票后乘电梯下楼乘坐机场快轨。(4)上机场快轨后,会先经过T3(三号航站楼),不要下,继续乘坐到T2(二号航站楼,即终点站)下地铁,去往南方航空公司窗口办理行李托运及登机牌(如果行李里面没有超过100ML的液体,且窗口排队的人多的话,可以不去柜台办理托运和登机牌,去南航的自助服务系统用身份证打印登机牌,安检后,找登机牌上显示的相应登机口候机)。

3.自助登机牌办理流程 第一步:将二代身份证放在身份证扫描处,系统会自动显示订票信息,扫描不成功的话也可手动输入身份证号 第二步:核对航班信息,选择“自选座位”: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市区巴士运营信息出炉2019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市区巴士运营信息出炉 2019 一、大兴机场—北京站 1。设站情况及运营时间: (1)北京站—大兴机场方向:北京站、蒲黄榆、榴乡桥。首班车5:00—末班车20:30 (2)大兴机场—北京站方向:榴乡桥、蒲黄榆、天坛、磁器口、崇文门、北京站。首班车7:30-末班车23:00 2。班次信息:运营前期发车间隔暂定每隔30分钟(左右)一班,随线路客流情况随时调整。运营初期计划每天发车32班次。 二、大兴机场—北京西站 1。设站情况及运营时间: (1)北京西站—大兴机场方向:不设中途站。首班车5:00—末班车20:30 (2)大兴机场—北京西站方向:夏家胡同、马连道、北京西站南广场。首班车7:30-末班车23:00 2。班次信息:运营前期发车间隔暂定每隔30分钟(左右)一班,随线路客流情况随时调整。运营初期计划每天发车32班次。 三、大兴机场—北京南站 1。设站情况及运营时间: (1)北京南站—大兴机场方向:不设中途站。首班车5:00—末班车20:30 (2)机场—北京站方向:右安门西、北京南站。首班车7:30-末班车23:00 2、班次信息:运营前期发车间隔暂定每隔30分钟左右一班,随线路客流情况随时调整。运营初期计划每天发车32班次。 四、大兴机场—通州 1。设站情况及运营时间:

(1)通州—大兴机场方向:太阳花酒店。首班车5:00—末班车20:30 (2)大兴机场—通州方向:太阳花酒店。首班车7:30-末班车23:00 2。班次信息 运营前期发车间隔暂定每隔30分钟左右一班,随线路客流情况随时调整。运营初期计划每天发车32班次。 五、大兴机场—房山 1。设站情况及运营时间: (1)房山—大兴机场方向:交通局、良乡北关、良乡大角、四季酒店、瑞雪春堂。首班车5:00—末班车21:00 (2)大兴机场—房山方向:瑞雪春堂、东羊庄、伟业嘉园、良乡大角、良乡北关、交通局。首班车7:00-末班车23:00 2。班次信息 运营前期发车间隔暂定每隔30分钟(左右)一班,随线路客流情况随时调整。运营初期计划每天发车33班次。 六、大兴机场—前三门夜航线 1。设站情况:榴乡桥北、刘家窑、蒲黄榆、崇文门、前门、宣武门 2。运营时间:首班车23:30—至当日航班结束一小时 3。班次信息:根据现场调研及运营预测,运营前期发车间隔暂定每隔30-60分钟(左右)一班,根据客流情况随时调整。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基本情况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基本情况(一) 定位为“世界枢纽、中国门户、区域引擎、生态新城”,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29.4平方公里(北京16.89平方公里、河北12.51平方公里),总投资约790亿元,建设民用机场跑道4条,军用跑道1条,征地拆迁预计今年启动,2018年实现首航,预计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200万吨。二期再建两条跑道,预计到2040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240万吨。与机场建设同步配套建设新航城,占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人口40万,重点发展航空企业总部、航空物流、商务会展、旅游休闲等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等。机场涉及红线内和噪声区村庄36个。其中,拆迁村28个(民航19个、军航9个)、仅征地不拆迁村庄8个;拆迁村户籍人口2.14万人,预测动迁人口5.2万人;涉及村域总面积10.69万亩。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基本情况(二) 管控措施:健全组织机构。两镇成立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巡查巡防队伍,整合流管员、志愿者等群防力量,组成立体交叉防控体系,确保重点地区全天候、全时段防范。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出台以“多建不多得、少建不少得”和“不让老实人吃亏”为导向的拆迁政策,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夯实群众基础。落实属地责任。与村签订限控工作责任书,明确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要求各村制定具体管控工作方案,防止空闲地内非法占地、违法建设现象的出现。保持高压态势。组建240人的“踹墙队”,购置钩机等大型机械11辆,对违章建筑“当天发现、当天拆除”。截至目前,累计拆除违法建设1500宗,60余万平方米,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增长势头,实现了“四无”目标(无非法占地、无违法建设、无抢种抢栽、无侵街占道)。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基本情况(三) 工作进展:可研报批,已报国家发改委待批复。拆迁准备,完成征地拆迁、安置房建设和新航城建设成本匡算,初步确定规模。围绕环评和稳评,制定并上报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公参工作。加紧开展平原造林、剩余土地国有化等措施的研究,保障农民长远利益。服务保障,制定临时供水、供电、道路及施工管理、安全生产、服务保障等一系列方案。加强机场周边管控,加大拆违打非力度,严禁非法占地、违章建设和抢栽抢种行为,控制外来人口和低端产业涌入周边地区。规划编制,初步完成11项专题规划,提出了新航城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力争明年将临空产业规划报国家发改委批复。招商引资,已与南航、中石化签了战略合作协议,正与各大航空公司深入对接,今年以来新增储备项目30个,累计储备项目60余个。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

土木工程鉴赏报考 题目: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T3)航站楼系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本电气自动化101班 姓名:邹志强 学号:2010020143104 指导老师:陈铃培 日期:2012年12月16日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T3)航站楼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该工程的独特与创新之处 (3) 三:该工程的设计理念 (4) 四:该工程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5) 五:该工程对于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应用 (6) 六:我欣赏这个伟大建筑的原因 (10) 七:参考文献 (12)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土木工程鉴赏报告 一:工程概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T3)航站楼主楼由荷兰机场顾问公司(NACO)、英国诺曼·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负责方案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管理和施工图设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 ,民航机场(成都)电子工程设计所负责弱电/信息系统专项设计。2000年6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开始进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规划研究。2004年3月26日,3号航站楼完成施工及监理招标,正式签订了施工和监理合同,首都机场开始三期扩建工程。共征用了22200多亩土地,搬迁了9个村庄,共涉及1.2万人。扩建工程已于2007年底全面竣工,2008年2月试运行,确保了2008年奥运会之前投入正常运营。 3号航站楼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东边。T3主楼及其配套工程位于现有东跑道和新建跑道之间。3号航站楼是世界第二大的单体航站楼。3号航站楼(T3)由主楼和国内候机廊、国际候机廊组成,配备了自动处理和高速传输的行李系统、快捷的旅客捷运系统以及信息系统,总建筑面积98.6万平方米。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 满足F类飞机的使用要求,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类精密自动飞机引导系统,这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起降导航系统,在很低的能见度下仍可实行飞机起降。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中客车A380能够顺利起降。跑道试飞成功后,于2008年10月份投入试用。此外,新建北货运区,相应配套建设场内交通系统,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导、航空公司基地等设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新增机位99个;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客A380也能够顺利起降。此外,新建北货运区,相应配套建设场内交通系统,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导、航空公司基地等设施。这是一场浩

北京机场巴士线路图

序号线路停靠站点运营时间 1线首都机场-方 庄 1.亮马桥 2.白家庄 3.大北窑(国贸) 4.潘家园 5.十里河(京瑞大厦) 6.方庄(贵友大厦) 首班车:7:00 末班车:24:00 方庄-首都机 场 1.方庄(贵友大厦) 2.大北窑(南航大酒店) 3.首都机 场 首班车:5:30 末班车:21:00 2线 首都机场-西 单1. 三元桥2.东直门3.东四十条桥 4.西单(民航营业大厦) 首班车:7:00 末班车:当日国内航班 结束

西单-首都机 场1.西单(民航营业大厦)2.东直门(桥东50米)3.京 信大厦(西门)4.首都机场 首班车:5:30 末班车:21:00 3线首都机场-北 京站 1.渔阳饭店 2.东大桥(22:30后不经停) 3.朝阳门 4. 雅宝路 5.北京站 首班车:7:00 末班车:24:00 北京站-首都 机场 1.北京站 2.国际饭店(西门) 3.东直门(桥东50米) 4.京信大厦(西门) 5.首都机场 首班车:5:30 末班车:21:00 4线首都机场-公 主坟 1.国际展览中心 2.西坝河 3.安贞桥 4.马甸桥 5.北 太平庄 6.蓟门桥7.友谊宾馆8.北京电视台9.紫竹 桥10.航天桥11.公主坟(新兴宾馆) 首班车:7:00 末班车:当日国内航班 结束 公主坟-首都 机场 1.公主坟(新兴宾馆) 2.友谊宾馆(北门航空售票处) 3.北太平庄(路口东50米) 4.北京外贸安贞大楼 5. 首都机场 首班车:5:30 末班车:21:00 5线首都机场-中 关村 1. 小营 2. 亚运村(安慧桥) 3. 学院桥 4. 中关村(四 号桥) 首班车:7:00 末班车:24:00 中关村-首都 机场 1.中关村(四号桥) 2.北航(北门) 3.惠新西街(安徽 大厦)4.惠新东街(中国石化集团)5.首都机场 首班车:5:30 末班车:21:00 6线首都机场-望 京 1.望京花园西区 2.望京街西口 3.广顺大街北口 4.望京 (民航干院) 首班车:7:00 末班车:23:00 望京-首都机 场 1.望京(民航干院) 2.花家地北里 3.南湖渠 4.望京街 西口5.望京花园西区6.首都机场 首班车:5:45 末班车:20:45 7线首都机场-西 客站 1.朝阳公园桥站(桥南50米) 2.通惠河北路站(新 北京电视台东侧路边) 3.广渠门站(路口西侧路北 200米)4.磁器口站(路口西侧路北100米)5.珠 市口站(路口东侧路北100米)6.菜市口站(路口西 侧路北100米)7.广安门站(桥西路北500米)8. 中盐饭店站(西客站南广场) 首班车:7:30 末班车:24:00 西客站-首都 机场 1.中盐饭店站(西客站南广场) 2.广安门站(白广路 北口东侧路南50米)3.磁器口站(路口西侧路南100 米) 4.朝阳公园桥站(桥南路东200米) 首班车:5:10 末班车:21:00 8线 首都机场-上 地1.东方普罗旺斯(正门东侧路北50米)2.望都家园 (正门西侧路北50米)3.天通苑北(地铁5号线终 首班车:7:30 末班车:22:00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新航站楼工程概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新航站楼 一、工程概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国际航空港,工程总投资250亿元,是国家重点工程,同时也是2008奥运会最重要的配套工程,其规模宏大、举世瞩目。 T3航站楼分为T3A、T3B和T3C三部分,其中T3B工程主楼建筑面积约38.7万m2,平面布置呈“Y”字形,为大面积、大跨度抽空三角锥钢网壳结构,屋面为双曲面外形,呈飞行体状。南北方向长约958m,东西方向宽约775m,其投影面积约为11万㎡,屋顶顶标为42m。 3号航站楼南北两座建筑(T3C和T3E)由于距离过长,两座楼之间会建造旅客捷运系统以方便乘客。旅客捷运系统(APM)是一套无人驾驶的全自动旅客运输系统。捷运系统采用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轨旁和中控传递信号控制车辆的运行。行车路线单程长2080米。分别设置在T3C、T3D、T3E共有3个车站。 3号航站楼行李系统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分拣和高速传输系统,行李处理系统由出港、中转、进港行李处理系统和行李空筐回送系统、早交行李存储系统组成,覆盖了T3C、T3E及连接T3C与T3E 行李隧道的相应区域,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系统总长度约70公里。航空公司只要将行李运到分拣口,系统只需要4.5分钟就可以将这些行李传送到行李提取转盘,大大减少旅客等待提取行李的时间。

交通中心(GTC)位于3号航站楼前,地下有两层总面积为30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停车7000辆。旅客从停车场下车后,乘坐电梯可直达候机楼内。在交通中心的地面上,是轻轨交通车站,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椭圆形玻璃壳体结构。旅客可从城内乘坐轻轨交通直到航站楼。东直门至首都机场的轻轨线路会分岔后分别达到2号和3号航站楼,3号航站楼与原有2号航站楼之间也会建立轨道连接。第二机场高速路、机场南线高速路、机场北线高速路、机场轨道交通等场外配套工程的建设,为旅客来往首都机场提供了方便通道。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投入使用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第三条跑道在3号楼投入使用之际完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三座航站楼,双塔台、三条跑道同时运营的机场,机场滑行道由原来的71条增加到137条,停机位由原来164个增为314个。 T3B主屋面吊顶工程施工需搭设脚手架10万㎡,所用钢管构件约1万t,搭设高度随屋面曲线高度变化而变化,核心区最大高度达到37.45m跨度达到21m,最大悬挑7.5m,是目前国内已知规模、高度和跨度最大的满堂红脚手架。 二、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搭设高度高,距地面高度25m~50m,大部分天花区域距地面高度在30m左右,最大高度达到37.45m(相对地下轻轨轨道悬空高度近50m)。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自重超过楼板允许承受载荷。

北京南站开通机场直达巴士半小时发车一次

北京南站开通机场直达巴士半小时发车一次 发表时间:2011-7-6 0:00:00 来源:《北京晨报》浏览量:26533 [导读]京沪高铁开通后,商务旅客大增,为方便部分旅客转乘飞机,北京南站至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简称“首都机场”)的机场巴士已经开通。昨天(5日),记者从交通部门获悉,该线路试运营期间 京沪高铁开通后,商务旅客大增,为方便部分旅客转乘飞机,北京南站至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简称“首都机场”)的机场巴士已经开通。昨天(5日),记者从交通部门获悉,该线路试运营期间只有北京南站和首都机场两站,半小时发车一次。 据了解,北京南站至首都机场的机场巴士票,每张16元。发车时间为7时30分至19时30分,发车地点在南站北广场出口处,从站内可以按照相应的提示标识找到。该机场巴士从南站开出后,经由二环到达东直门,走首都机场高速路,先后到达二号航站楼(T2)、一号航站楼(T1)和三号航站楼(T3)。 从首都机场至北京南站线路发车时间为9时30分至21时30分。 据该线路负责人介绍,机场巴士开通以来,从南站出发去首都机场的乘客平均每天有100多人,从首都机场到南站的乘客每天约有400人。目前乘客主要是因为家乡没有直达 目的地的航班,只能到首都机场转机,所以才坐火车到达北京南站,随后赶往首都机场。 有。北京南站有直达首都机场的大巴。在南站的北出口。如果你下了动车,从地下向北出口一直走,出来就能看到机场大巴的车在停着。如果你从1层出的站,穿过站前小广场,下几节台阶就看到了。出站后最多步行2分钟可达。记得大概半个小时一趟车,大概1个半小时能到机场(考虑到堵车时间)。 地铁也可直达首都机场,但是看来你行李多,家人也多,坐地铁要倒2次,爬上爬下的不太方便。你的家人回来也可以坐大巴,怎么去的怎么回来:)出租车能做4个人,如果4人或以下,打车回南站更方便,车费大概110元-120元。如果人多,还是大巴更好。 50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一、项目简介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北京联外主要的国际机场,是目前中国最繁忙的民用机场,也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基地机场。 中国地理位置最重要、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运输生产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不但是中国首都北京的空中门户和对外交往的窗口,而且是中国民航最重要的航空枢纽,是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的辐射中心。 首都机场于1958年3月2 日投入使用,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时期首个投入使用的民用机 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开 通国际航班的机场(前三个开 通国际航班的分别是上海龙华 机场1926年、昆明巫家坝机场 1937年及重庆白市驿机场1939 年)。机场建成时仅有一座小型 候机楼,称为机场南楼,主要 用于ⅥP乘客和包租的飞机。 1980年1月1日,面积为6万平方米的一号航站楼及停机坪、楼前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一号航站楼按照每日起降飞机60架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1500人次进行设计。扩建完成后,首都机场飞行区域设施达到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4E标准。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拥有三座航站楼。 1号航站楼为海南航空集团国内航班专用(包括海南航空公司、大新华航空、大新华快运、首都航空、天津航空)。 2号航站楼为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重庆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国际航班),以及天合联盟的外航和非联盟的外航服务。 3号航站楼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山东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以及星空联盟的外航,寰宇一家的外航和非联盟的外航服务。 3号航站楼、行李高速传输系统、旅客快速通行系统、城市轻轨到楼前系统、自动飞机引导系统是首都机场的5大亮点工程,均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项目。其中旅客快速通行系统、行李高速传输系统、自动飞机引导系统为国内首创,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新机场将体现出“国内一流,世界一流”的“中国第一国门”新形象。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顾客服务提供航站楼内的一站式服务,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面向旅客、航空公司以及其他驻航站楼客户的唯一对外服务窗

坦桑尼亚首都机场概况

坦桑尼亚机场概况
坦桑尼亚(TANZANIA)位于非洲东部,面积 945087 平方公里。 人口 2740 万人,分属 126 个部族,官方语言为英语。居民中信奉原 始拜物教、天主教、基督教新 教、伊斯兰教等。东北部乞力 马扎罗山的基博峰海拔 5895 米,为非洲最高峰。 坦桑尼亚 1964 年 4 月 26 日与我国建交,是联合国宣布 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主要以 农牧业为主。农业人口占总人 口的 87%。主要粮食作物有玉 米、小麦、稻米、高粱、小米、
乞力马扎罗山
木薯等。 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有剑麻和丁香, 其产量居世界首位。 此外, 咖啡、棉花、腰果、茶叶、蓖麻、烟叶、除虫菊等也具有重要的经济 价值。畜牧业历史悠久,牧区主要东北部和西南部,草原面积 3500 万公顷,有牛、绵羊、山羊、猪等牲畜。主要靠天然放牧。工业基础 薄弱,主要是加工制造业。内陆主要以农产品加工和进口替代型轻工 业为主。桑给巴尔岛主要有椰子加工、丁香油、碾米、石灰等工厂。 林业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 45%,其中 14.5%为森 林保护区,出产安哥拉紫檀、乌木、樟木等名贵木材;水产和水力资 源均较丰富。

首都是达累斯萨拉姆(DAR ES SALAAM) ,有达累斯萨拉姆国 际机场, 位于南纬 6.88 东经 39.20, 距市中心约 80 分钟的出租车程。 三字代码 DAR,四字代码 HTDA,机场基准点标高 55.47 米,拥有 2 条垂直相交的跑道:05/23 号跑道,长 3000 米,I 类仪表跑道,道面 等级 PCN56/F/A/W/T,有 1 条部分平行滑行道;14/32 号跑道,1000 米。另外,还有两个国际机场,即乞力马扎罗机场,三字代码 JRO, 四字代码 HTKJ,和桑给巴尔机场,三字代码 ZNZ,四字代码 HTZA。
达累斯萨拉姆国际机场卫星图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班航站楼查询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2号航站楼、3号航站楼航空公司名单 北京首都机场1号航站楼航空公司名单 Terminal 1 Airlines List CN 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GS 大新华快运航空有限公司 JD 金鹿航空有限公司HU 海南航空公司(国内航班)京沪空中快线(海南航班) 北京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航空公司名单 Terminal 2 Airlines List MU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FM 上海航空公司ZH 深圳航空公司 OQ 重庆航空公司京沪空中快线(东航、南航航班) KE 大韩航空公司SU 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KL 荷兰皇家航空公司JS 朝鲜航空公司 ET 埃塞俄比亚航空股份公司E3 多莫杰多沃航空公司 GA 印度尼西亚鹰航空公司UM 津巴布韦航空公司MH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FV 普尔科沃航空公司/俄罗斯国家航空公司T5 土库曼斯坦公司HY 乌兹别克航空公司 H8 远东航空公司HZ 萨哈林航空公司CZ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EU 鹰联航空公司 HU 海南航空公司(国际航班)MF 厦门航空公司 AF 法国航空公司NW 西北航空公司(美) KC 阿斯塔纳航空公司 PK 巴基斯坦航空公司PR 菲律宾航空公司 XF 海参崴航空公司7B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航空公司

OM 蒙古航空公司UL 斯里兰卡航空公司 VV 乌克兰空中世界航空公司IR 伊朗国家航空公司VN 越南航空公司AB 柏林航空公司(目前停航计划09年4月开航)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航空公司名单 Terminal 3 Airlines List CA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O 大陆航空公司京沪空中快线 (国航、上航航班)OS 奥地利航空公司LH 德意志汉沙航空公司AC 加拿大航空公司NH 全日空航空公司MS 埃及航空公司 SQ 新加坡航空公司CX 国泰航空公司 BA 英国航空公司KA 港龙航空公司 LY 以色列航空公司S7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航空公司 NS 东北航空公司SC 山东航空公司 3U 四川航空公司SK 北欧航空公司 OZ 韩亚航空公司UA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 TK 土耳其航空公司TG 泰国国际航空公司 AY 芬兰航空公司QF 澳大利亚澳洲航空公司 JL 日本航空公司EK 阿联酋航空公司 QR 卡塔尔航空公司NX 澳门航空公司EY 阿联酋阿提哈德航空公司CI 台湾中华航空公司BR 长荣航空公司AE 华信航空公司 NZ 新西兰航空公司

北京首都机场航站楼航空公司名单

北京首都机场航站楼航空公司名单 北京首都机场1号航站楼航空公司名单 Terminal 1 Airlines List CN 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GS 大新华快运航空有限公司 JD 金鹿航空有限公司HU 海南航空公司(国内航班) 京沪空中快线(海南航班) 北京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航空公司名单 Terminal 2 Airlines List MU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FM 上海航空公司ZH 深圳航空公司 OQ 重庆航空公司京沪空中快线(东航、南航航班) KE 大韩航空公司SU 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 KL 荷兰皇家航空公司JS 朝鲜航空公司 ET 埃塞俄比亚航空股份公司E3 多莫杰多沃航空公司 GA 印度尼西亚鹰航空公司UM 津巴布韦航空公司 MH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FV 普尔科沃航空公司/俄罗斯国家航空公司 T5 土库曼斯坦公司HY 乌兹别克航空公司 H8 远东航空公司HZ 萨哈林航空公司 CZ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EU 鹰联航空公司 HU 海南航空公司(国际航班)M F 厦门航空公司 AF 法国航空公司 NW 西北航空公司(美) KC 阿斯塔纳航空公司 PK 巴基斯坦航空公司PR 菲律宾航空公司 XF 海参崴航空公司7B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航空公司 OM 蒙古航空公司UL 斯里兰卡航空公司 VV 乌克兰空中世界航空公司IR 伊朗国家航空公司 VN 越南航空公司AB 柏林航空公司(目前停航计划09年4月开航)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航空公司名单 Terminal 3 Airlines List CA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O 大陆航空公司 京沪空中快线 (国航、上航航班)OS 奥地利航空公司

北京首都机场航空安保有限公司招工简章

北京首都机场航空安保有限公司招收简章 一、招工岗位 安全检检:根据工作区域不同,主要职责如下: 1、航站楼内安检员主要负责出港旅客的人身检查通道、随身行李、交运行李的安全检查业务以及航站楼内出入隔离区、控制区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查任务; 2、外围道口安检员主要负责进入首都机场东、西飞行区外围通道工作人员、车辆及进入隔离区的各项物品的安全检查业务; 3、特检业务安检员主要负责首都机场乘坐专(包)机的旅客、相关保障人员、进入专(包)机楼的相关迎送人员、工作人员、记者等的安全检查业务; 二、招工条件 (一)年龄在18-25周岁,学历要求大专以上学历; (二)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品行端正,思想健康; (三)未参加邪教组织,没有不良记录,未受过少年管教、劳动教养或刑事处分; (四)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具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专业知识; 三、录用程序 (一)笔试、面试:根据招工条件,对应聘人员进行文化素质笔试和招工面试。 (二)健康体检:经笔试、面试择优选用的人员参加公司统一安排的体检。 (三)信息收集与背景调查 对拟录用人员提供的相关证件资料,学习、工作经历,以往行为记录等进行审查、确认和信息收集备案。 (四)办理入职手续:经面试、体检、背景调查合格后,确定录用人选,人事培训部为录用人员办理入职手续。 (五)入司培训:由人事培训部组织录用人员进行规定课时与内容的入司培训。 四、劳动合同试用期考核

正式录用的安检岗位员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三年以上(含试用期6个月),试用期期间将组织员工进行航站楼准入培训(航站楼内员工必考科目)、岗位技能培训(安检员岗位民航局要求持证上岗,必须考取国家安检员职业技能鉴定五级证书),并开展行为表现考核,达到以上培训要求且用人单位评价良好的方可视为符合岗位录用条件,待试用期期满后转正、晋升工资。 五、薪资福利待遇 (一)试用期工资 第1至3个月试用期工资为1160元/月,代缴各项保险个人应缴部分,实发工资不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第4至6个月试用期工资为转正后安检岗岗位工资的80%,绩效工资的60%。 (二)试用期期满转正后待遇(以下标准未扣减各类个人应缴保险、所得税、公积金) 月收入:710(岗位工资)+1800(绩效工资)+260(劳保卡)=2770元。(缴税和扣缴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后会略有减少,实发2200~2500元) 半年奖:3000元,说明:截止到每年6月底在册的员工,工作满6个月(不含试用期)的发放全奖,不满6个月的按实际工作月份(不含试用期)发放奖金。 全年奖:3000元,说明:截止到每年12月底在册的员工,工作满1年(不含试用期)的发放全奖,不满1年的按实际工作月份(不含试用期)发放奖金。 防暑费:每年6、7、8三个月发放,700元/月 综上,月均收入为3000以上元,年均收入为30000--50000元。 公司同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为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按标准缴纳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由公司从员工工资中代扣代缴。费用2万5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1]主楼由荷兰机场顾问公司(NACO)、英国诺曼·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航站楼是世界最大的单体航站楼。3号航站楼(T3)由主楼和国内候机廊、国际候机廊组成,配备了自动处理和高速传输的行李系统、快捷的旅客捷运系统以及信息系统,总建筑面积98.6万平方米。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t3航站楼夜景 满足F类飞机的使用要求,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类精密自动飞机引导系统,这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起降导航系统,在很低的能见度下仍可实行飞机起降。 人性化设计 在机场内转向是很多乘客经常碰到的问题,但是在3号航站楼内,您再也转不了向了。因为航站楼的屋顶是由钢架结构组成,由于这些屋顶钢管都是正南正北走向的,所以只要您抬头看看屋顶线,就知道哪边是北了。航站楼内的屋顶色彩也独具匠心,是由红-橙-黄渐变的三种颜色构成的,这三种颜色分别位于航站楼内不同的区域,只要您看看屋顶的颜色,也就知道自己身处哪个区域了。 设计方案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的设计具有一个简洁明了的平面,体现了工程技术在其建筑构成和机场系统中的运用。设计由连续3个候机大厅构成.并与航空港主建筑相连。A厅为国内候机厅,与航空港直接相连。国际大厅B和C沿中轴排成一列,通过自动人流传送系统与航空港相连。每个机场大斤都是十字形平面,从空侧区的核心向四面延伸出4个航空码头。这种布局有效地集中了机场服务设施,最大程度地缩短了乘客到登机口的步行距离.同时也营造了最有效的空侧区设计。乘客的流动是直接的,他们姗要做出行进方向选择的次数被降到最低。 几大看点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的设计方案出自英国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之手,从空中俯视犹如一条巨龙,形成了充满整体动感的建筑体量。这种完整的建筑格局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都将形成令人震撼的出行体验。整个3号航站楼工程可以看成为“龙吐碧珠”、“龙身”、“龙脊”、“龙鳞”、“龙须”五部分。 龙吐碧珠——指的是旅客进出的“集散地”,即交通中心(GTC),俗称停车楼。这一次扩建的停车楼面积为34万平方米,拥有7000个停车位。 龙身——是扩建工程的主体。作为“龙身”的3号航站楼建筑面积42.8万平方米,南北向长2900米,宽790米,建筑高度45米,由T3C主楼、T3D国际候机指廊、T3E国际候机指廊组成。两个对称的“人”字形航站楼T3C(国内区)和T3E(国际区)在南北方向遥相呼应,中间由红色钢结构的T3D航站楼相连接。 龙脊——指的是主楼双曲穹拱形屋顶,这也是整个T3工程中最为壮观的地方。这里的钢网架由红、橙、橘红、黄色等12种色彩起伏渐变而成,如同彩色云霞托起腾飞的巨龙。

首都机场航站楼分布

T1航站楼 CN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JD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HU海南航空有限公司(国内航班) GS 天津航空公司京沪空中快线 T2航站楼 MU 中国东方航空有限公司CZ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EU 鹰联航空公司CQ 重庆航空公司HU 海南航空公司(国际航班)京沪空中快线MF厦门航空公司FM 上海航空公司 KE大韩航空公司CO大陆航空公司SU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AF 法国航空公司 KL荷兰皇家航空公司NW西北航空公司(美)JS 朝鲜航空公司 KC阿斯塔纳航空公司ET埃塞俄比亚航空股份公司PK 巴基斯坦航空公司 PR菲律宾航空公司GA 印度尼西亚鹰联航空公司 XF海参崴航空公司UM津巴布韦航空公司 MH马来西亚航空公司 UL斯里兰卡航空公司T5土库曼斯坦股份公司VV 乌克兰空中世界航空公司 HY乌兹别克斯坦航空公司IR伊朗国家航空公司 VN越南航空公司8U 利比亚泛非航空公司 U8 亚美尼亚航空公司5J宿务国际航空公司DL 美国达美航空公司 DT 安哥拉航空公司AH 阿尔及利亚航空公司UO 香港快运航空公司 HX 香港航空公司 T3航站楼 CA中国国际航空公司SC 山东航空公司3U 四川航空公司ZH 深圳航空公司 京沪空中快线OS 奥地利航空公司SK 北欧航空公司LH德意志汉莎航空公司 OZ韩亚航空公司AC 加拿大航空公司UA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NH全日航空公司 TK土耳其航空公司MS埃及航空公司TG泰国国际航空公司SQ 新加坡航空公司AY 芬兰航空公司CX国泰航空公司QF澳大利亚澳洲航空公司BA 英国航空公司 JL日本航空公司KA港龙航空公司EK阿联酋航空公司LY 以色列航空公司 QR卡塔尔航空公司S7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航空公司NX 澳门航空公司 CI台湾中华航空公司EY 阿联酋阿提哈德航空公司BR 长荣航空公司 AE 华信航空公司NZ新西兰航空公司CO大陆航空公司OM 蒙古航空公司 U6 乌拉尔航空公司AA 美国航空公司UN俄罗斯洲际航空公司

北京首都机场大巴路线时刻表 附图及站点(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北京首都机场大巴路线,时刻表(附示意图) 一线:西单( 民航营业大厦)-> 东直门桥东50 米-> 京信大厦西门 -> 首都机场市内至机场——首班车6 :00 ,末班车19 :30 。15 分钟一班 机场至市内——首班车8 :00 ,末班车22 :30 。30 分钟一班 经停站:.三元桥,东直门,东四十条桥,西单民航大厦 [相关公交车站] ·西单·西单商场·东直门·东直门北小街·东直门长途站·东直门大街·东直门内·东直门外 二线:公主坟( 新兴宾馆)-> 友谊宾馆北门(人大) -> 北太平庄路口东50 米-> 安贞大厦-> 首都机场 市内至机场——首班车6 :00 ,末班车19 :30 。15 分钟一班 机场至市内——首班车8 :00 ,末班车22 :00 。30 分钟一班

经停站:国展中心,西坝河,安贞桥,马甸桥,北太平庄,蓟门桥,友谊宾馆(人大),北京电视台,紫竹桥,花园桥,航天桥,公主坟 [相关公交车站] ·公主坟·北太平庄·北太平庄西站 三线:北京站口(国际饭店西门)-> 东直门桥东50 米-> 京信大厦西门-> 首都机场 市内至机场——首班车6 :00 ,末班车19 :30 。15 分钟一班 机场至市内——首班车8 :00 ,末班车22 :30 。30 分钟一班 经停站:渔阳饭店,东大桥,朝阳门,雅宝路,北京站(国际饭店西门) [相关公交车站] ·北京站·北京站东街· 北京站口·北京站前街·北京站西街

四线:方庄-> 大北窑(南航大酒店)-> 首都机场 市内至机场——首班车6 :00 ,末班车19 :30 。15 分钟一班 机场至市内——首班车8 :00 ,末班车22 :30 。30 分钟一班 经停站:亮马桥,呼家楼,国贸,潘家园,十里河(京瑞大厦),方庄 [相关公交车站] ·方庄·方庄北口·方庄购物中心·方庄南口·芳城园·芳古园·大北窑·大北窑南站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设计

ARCHICREATION 2004.06112 overview of the section facing land/陆侧剖面鸟瞰 1model of the terminal building/3 号航站楼整体模型 2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 楼设计 terminal building 3 of Beijing Capital Airport 莫扎?马加迪 罗隽 邵韦平 Mouzhan?Majidi, Luo Juan, Shao Weiping 1 自2003年10月底,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宣布 NACO-FOSTER-ARUP设计联合体赢得3号航站楼的国际设计竞赛 以来, 设计联合体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03年12月5日 共同完成了方案设计,并于2004年3月20日提交了初步设计。目 前正进行初步设计深化和部分施工图设计。工程已于3月28日奠 基开工。 首都机场作为中国的门户机场,近年来旅客流量年平均增长 幅度超过12%。2002年旅客流量达2716万人次,货物吞吐量达 88.61万吨。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 会,到2015年,机场年旅客流量将从每年2700万人次增长到6000 万人次。为了满足北京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民航 工业的要求,实现国际枢纽机场功能,增强与亚太地区其他大型 机场的竞争力,扩建现有机场设施十分重要。2003年8月,国家 发展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立项报告》, 2003年10月,中国民航总局完成了申报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 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号航站楼是首都机场此次扩建工程的主体部分,包括航站 楼内旅客捷运系统(APM)、行李处理系统(BHS)和信息技术系 统(IT)3个机场特殊系统。辅助基础设施项目包括航站楼前的地 面交通中心(GTC)、空侧跑道、滑行道和站坪系统等其他设施, 也将新建一条从东直门直达新航站楼的城市轻轨和第二条机场高 速公路, 新航站区空侧规划 新的3号航站楼设施将分期实施,设计容量到2015年为旅客 2004.06 ARCHICREATION 1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