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实践 用心用智 让课堂闪亮智慧
- 格式:docx
- 大小:22.35 KB
- 文档页数:4
潜心实践用心用智让课堂闪亮智慧
中原路小学分校陈楠
(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智慧课堂,提倡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被动的接受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语文教学中并不是教师讲多少学生就能接受多少,更多的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能学会自主学习,这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自主学习也可为课堂中的合作打下基础,促进课堂生成。
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就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一个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努力创建一个全新的教学情境,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轻松自如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保证学生在轻松自如的课堂环境中进行探究学习,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入
认真尝试如何聪敏地把“教”细微无痕地融入到“学”的活动中去,培养“能”,提升“能”,运用“能”,我相信这才是智慧教学,智慧课堂。下面就本次教学比赛中的教学课例,谈谈自己践行智慧课堂粗浅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活动、思维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场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采取激趣的方式,(让学生在识字、写字、理解、朗读、表演等各个教学环节里,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
理解课文内容。既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予学生,教师做好巧导,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基础知识怎样落实
1、学会“取舍”,是一种教学智慧。
对于课堂教学,简约是一种智慧,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我们在研读教材时,常常感觉这是作者刻意着笔的精心刻画,那是寓意深刻的深情表达。动哪哪疼,处处欲舍又难抛,结果是眉毛胡子一把全抓,领着学生到处“走马观花”,忙乎了半天,老师讲得头昏脑胀,学生脑袋一团浆糊。所以我们一定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是否捕捉到了课文的关键所在,择取重中之重,敏锐地引领学生发现此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最大的结构特色和语言特色,并能敏锐地发现挖掘隐藏在文本中的语言增值点。
本课教学我把握了课文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分拆和组合的方法实施教学,跳出了中规中矩,体现了灵活性。“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我就以此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在第一课时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插图分别学习第一、四两段,感受葫芦开始长得很可爱及后来葫芦都落了,第二课时中再探究其缘由学习课文重点段二、三两段。通过进行分拆和组合教学,做到了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2、主动记忆“识字”,激发学生智慧。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还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二年级学生已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认识“葫芦藤”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想”等8个生字,会写“从前、细长”等10个词语,无论是要求认识的,还是要求会写的生字特别多。我在教学时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如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形声字归类和生活经验等来辅助学生识字,使学生能在愉快轻松、自主平等
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自主发现学会认“蚜、啊、盯”等生字。以“盯”字教学为例。首先让学生做动作理解盯是怎么看?出示实物“葫芦”,让学生睁大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盯着葫芦看,感受种葫芦人眼里只有小葫芦。然后引导学生看图,你瞧他,他的目光聚焦在哪儿?(种葫芦的人盯着……,打球的时候盯着……,上课的时候盯着……,读书的时候盯着……)再次感受那个人的眼里只有小葫芦。最后,帮助学生积累相同意思的四字词语“目不转睛”。
这样的识字过程激发识字兴趣,学生会主动挖掘记忆中已有的知识来记忆识字,通过精彩交流,拓宽了识字途径,学会了识字方法,学生记忆识字的本领越来越强。
3、抓语气朗读,理解句意,是一种阅读教学智慧
通过朗读熟悉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思维的基础。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句子前首先要读,不止是读通,还要设计一个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问题,读懂句子。所以在教学时我没有直接出示两句话,告诉学生反问句该怎么读,陈述句该怎么读,而是先让他们读懂“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种葫芦人认为用不用治蚜虫?在明白种葫芦人的意思是不用治之后,再出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通过语气对比,让学生自然领悟不同的句子,不同的语气,可以表达同一种意思。(例举,如何运用)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来体会葫芦先生不听劝告,不治蚜虫,才导致最后葫芦都落了。
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和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师生合作读、组内交流读等不同方式,从多个角度的“读”来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书画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在有趣的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
4、启发“想象”用智慧
低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从而使之更有效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孩子们进入人物的内心,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创设了几个情景:问“那个人看见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的情景时,心里会想什么?”为了启发学生想象,我设计用“那个人看见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地说:“()”这样的句式来理解课文。(学生出现了什么情况,作用体现)
当然充分地读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文字,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我设计了一个语言拓展训练:“第二年春天,那个年轻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___________________。”让学生续编故事,学生依托文本,发挥想象,都能有话说,语言表达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锻炼。在说话练习中学生觉得自己变聪明了,思维快速活跃起来,自信心爆满,人人跃跃欲试,因为他们触碰到了用不同语言表情达意的奥妙之处。
上完这节课,我沉浸在思考中,课堂中的个别教学缺陷该怎样弥补。语文书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精品”,那些美、那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潜伏在语言的深处。智慧的老师能以其独特的视角展开教学,引领孩子们在阅读中兴奋和感叹,在阅读中思考和探索,在在阅读中想象和表达,这就是学习语文的智慧,这就是快乐的智慧的课堂。只有充满爱心的教师,只有智慧的教师,只有善于思考和反思的教师,才会在每一节课中不断收获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