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考试合考试复习提纲汇总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考试合考试复习提纲汇总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考试合考试复习提纲汇总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考试合考试复习提纲汇总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考试合考试复习提纲汇总

古代文学:

《诗经》与楚辞

上编《诗经》

第一章献诗说采诗说孔子删诗说四家诗三家诗(今文三家)

第二章《诗经》的分类四始说四诗说(二南独立说)风、雅、颂

第三章周民族史诗周民族史诗

第四章农事诗《诗经》农业生活诗的社会价值、史料价值

第五章燕飨诗燕飨诗

第六章战争徭役诗《诗经》战争诗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诗经》徭役诗所表现的情感内容

第七章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讽喻精神讽喻诗人的精神品格

第八章婚姻诗和爱情诗《诗经》婚姻爱情诗的主要内容

第九章《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第十章《诗经》的艺术形态《诗经》创作的三大特征《诗经》语言艺术的特征

第十一章《诗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风雅比兴

下编楚辞

第一章楚辞的文体、传播与结集楚辞的来源及其文体特征《楚辞章句》

第二章诗人屈原的时代与生平屈原的生平

第三章《离骚》《离骚》的情感内容《离骚》的美学内涵《离骚》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

第四章《天问》《天问》的内容和艺术表达方式

第五章《九章》《九章》的代表作品

第六章《九歌》《九歌》的艺术特色及代表作品

唐诗宋词部分

第一章绪论“初唐四杰” “沈宋体” 韩孟诗派元白诗派新乐府运动敦煌曲子词花间词

南唐词辛派词人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

第二章山水田园诗词论析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王维、李白的山水诗孟浩然、王维的田园诗第三章友情送别诗词论析

唐人七绝送别诗的代表作以言志为主的宋代送别词的特点及其代表作送别诗词中常见意象南浦、杨柳

第四章咏史怀古诗词论析盛唐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及王维、李白、杜甫作品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

第五章咏物诗词论析唐人咏物诗的艺术特点苏轼、周邦彦、王沂孙的咏物词

元明戏曲

第一章元明杂剧创作综述元杂剧繁荣的原因元杂剧剧本形式的特点

第二章关汉卿关汉卿剧作的思想特征关汉卿剧作的艺术成就

第三章白朴及元初期的杂剧创作白朴《梧桐雨》的艺术成就《赵氏孤儿》《李逵负荆》《曲江池》

第四章马致远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剧作的特点

第五章王实甫及元中后期的杂剧创作“董西厢” 王实甫《西厢记》的独到价值《倩女离魂》第六章明初至嘉靖的杂剧创作

朱有燉剧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康海、王九思剧作的独到价值冯惟敏的《不伏老》汪道昆的《大雅堂乐府》

第七章徐渭《四声猿》阳明心学对徐渭创作的影响《狂鼓史》

第八章隆庆至明末的杂剧创作吕天成的《齐东绝倒》王衡的《郁轮袍》沈自徵的《渔阳三弄》孟称舜的戏曲理论及其《桃源三访》的婉丽风格

下篇南戏与传奇的创作

第一章南戏与传奇创作综述南戏传奇

第二章宋元南戏的创作《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四大南戏(荆刘拜杀)高明的《琵琶记》及其

对戏曲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南戏向传奇转化期的创作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及其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鸣凤记》

第四章汤显祖的创作与影响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 ) 《牡丹亭》的成就

第五章沈璟的剧作及其影响沈璟的戏剧理论及其影响沈璟剧作的特点吴江派临川派汤沈之争

《明清小说》复习提纲

第一章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和明清小说的繁荣

志人小说志怪小说《搜神记》《世说新语》唐传奇话本小说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传统

第二章《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以曹操和刘备为例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第三章《水浒传》

《水浒传》描写农民起义的思想特色怎样认识《水浒传》中关于招安的描写

《水浒传》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以林冲和武松为例《水浒传》的细节描写

第四章《西游记》

《西游记》的本事和题材演变从孙悟空的形象掞《西游记》的时代特色《西游记》的现实性《西游记》的艺术魅力

第五章《金瓶梅》

《金瓶梅》的作者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金瓶梅》中的妇女形象潘金莲悲剧的社会意义第六章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繁荣的原因“三言”和“二拍”冯梦龙凌濛初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时代内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思想和艺术

第七章《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生活和《聊斋志异》创作的关系《聊斋志异》的版本《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和代表作《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第八章《儒林外史》

吴敬梓的生活和创作从周进和范进的形象看《儒林外史》的思想特色和讽刺艺术正面形象和作者的理想《儒林外史》的艺术风格

第九章《红楼梦》

曹雪芹和身世和《红楼梦》的创作脂砚斋脂评本程甲本程乙本高鹗怎样评价后四十回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贵族之家的罪恶史和衰亡史《红楼梦》的艺术创造

第十章晚清的谴责小说

晚清的时代条件和谴责小说的产生《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

现代文学:

第一讲:鲁迅研究四题

1,重点分析鲁迅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讨论其历史合理性。

2,以具体作品为例,讨论鲁迅的国民性批判。

3,掌握鲁迅的《呐喊》《彷徨》在创新价值。

第二讲: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1,结合郭沫若的历史接受,谈谈“专业”与“非专业”两种阅读方法不同的价值。

2,以一首诗作为例,分析郭沫若的诗歌创造力。

第三讲:茅盾研究的“矛盾”

1, 80年代以来学术界有关茅盾小说曾有怎样的争议,试作评析。

2,熟悉茅盾的重要作品,对其小说创作的风格要有总体把握。

第四讲: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

1,老舍文化批判的独特性是什么?

2,老舍小说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第五讲: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1,分析曹禺话剧的诗意特征。

2,重点把握《雷雨》中主要人物的丰富内涵。

第六讲: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1,以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为例,讨论“京派”文学的理想。

2,沈从文是如何塑造“湘西世界”的。

第七讲:张爱玲的《传奇》与“张爱玲热”

1,结合作品谈谈张爱玲笔下的女性。

3,张爱玲小说中“新”与“旧”之间的关系。

第八讲:穆旦与九叶诗派

1,讨论穆旦等九叶诗人诗歌创作的现代性特征。

第九讲:现代散文五家

1,从周作人、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何其芳等人的散文创作出发,简要梳理现代散文的发展脉络。

当代文学:

第10讲阅读第2、3节,思考:1、通过与《创业史》、《山乡巨变》的比较,弄清《三里湾》有哪些特点。2、赵树理小说的历史贡献和局限。

第11讲阅读第1、2节,思考:1、“样板戏”产生的历史语境及江青的作用。2、观众与专业工作者对“样板戏”的影响。

第12讲阅读第2、3节,思考:1、舒婷、北岛、顾城三人诗歌的异同。2、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有何不同。

第13讲阅读第1节和第2节的第3部分,思考:1、汪曾祺小说的整体特点。2、汪曾祺小说文体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意义。

第14讲阅读第2、3节思考:1、20世纪中国文学中女性写作的三次高潮。2,《长恨歌》中城市与女性的关系。3,怎样评价“三恋”?4,《叔叔的故事》的叙事。

第十五讲阅读第3、4节,思考王朔作品的大众文化特征。

第十六讲阅读第2、3节,思考:1,余华创作的前后变化。2,分析《呼喊与细雨》、《现实一种》、《活着》。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复习提纲:

1.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2.卡夫卡的主要作品。

3.作为文学术语的“意识流”的三层含义。

4.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只要求掌握作家名称及作品名称}。

5.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及艺术特征。

6.萨特与加绍的主要作品(只要求掌握作品名称)。

7.“零度写作”的含义。

8.新小说派的革命性。

9,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作品(只:要求掌握作家名称及作品名称)。

10.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

11.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作家作品(只要求掌握作家名称及作品名奶。

12.“黑色幽默”的含义及其艺术特征。

13.黑色幽默地代表作家作品(只要求掌握作家名称及作品名称) 。

14.后现代主义写作的特征。

15.“元叙述”和“元小说”的含义。

16.卡尔维诺的“时间零”理论。

17.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的主要作品(只要求掌握作品名称) 。

18.20世纪德,法、英、美等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俄苏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作品

(只要求掌握作家名称及作品名称)。

19.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韵含义。

古代汉语:

一、考试内容的基本依据是《古代汉语知识教程》。为复习方便,参考《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学习指导书》。

二、古代汉语知识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文字、语法、词汇和音韵)考试均有涉及。

1. 文字

1) 汉字字形变化的几个阶段;

2) “六书”的概念;

3) 能够根据“六书”分析一些简单的汉字的字形结构并说明它们的本义。

2. 词汇

1) 理解字和词的几种基本的对应关系:繁简字、异体字、区别字(古今字)、假借字、同源字和同形字;能够对具体例证进行分析。

2) 解释句子中词语(实词)的意义。

3. 语法

1) 分析句子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2) 分析句子中宾语前置的现象;

3) 分析句子中常用虚词的用法。

4. 音韵

掌握音韵学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参考《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学习指导书》)。

现代汉字学复习要点提示:

一、汉字的特点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

二、如何认识现代汉字是开放系统?

三、选取通用字和常用字有哪些标准?

四、为什么要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五、什么叫做部件?有哪些类别、如何拆分部件?

六、什么是合体字?部件组合成合体字有哪些结构模式?

七、什么是字符,可分哪些类别?

八、什么是新六书?与传统六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九、什么是理据性?现代汉字的理据情况如何?

十、为什么说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简化?简化字有什么利弊?谈谈你的看法。

十一、现代汉字有哪些字序法?简要谈谈其优劣。

十二、什么是现代汉字的四定?有什么重要性?

十三、确定规范的主体有哪几种?互相之间是什么关系?

十四、谈谈你对海峡两岸“书同文”的看法。

十五、什么是规范汉字、

十六、谈谈你对汉字前提问题的看法。

关于英语考试

教材:《高等学校专升本教材》(非英语专业本科用)第5、6册,《英语》教材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英语参考大纲:《北京地区成人高等教育本科英语统测考试大纲及学习指南》,北京市高等教育协会成人教育研究室编,经济科学出版社,48元,含光盘。考试以大纲词汇为中心点,词汇量为3550——4000个。

题型:参照《北京地区成人高等教育本科英语统测考试大纲及学习指南》中2003年题型。一:三篇阅读文章(30分)二:词汇、语法(30分)30个不完整句子(每句一题),ABCD单项选择填空。三:识别(改错)(10分)10个句子(每句一题),划ABCD四处,不改错,指出错处即可。四:完形填空(10分)一篇文章,20个填空,每空有ABCD四项选择。五:英汉互译(20分)英译汉(10分),5个句子。汉译英(10分),5个句子。

关于综合考试

各门课程的比例和基本题型:

1、古代汉语15分,填空和简答;

2、现代汉语:15分,简答题;

3、古代文学:30分,名词解释、简答题;

4、现代文学:20分,问答题;当代文学,10分,简答题;

5、外国文学:10分,简答题。

教材:

1、古代文学:《诗经与楚辞》(褚斌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唐诗宋词》(程郁缀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元明戏曲》(李简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明清小说》《周先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以及四本配套的导读。

2、外国文学:《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吴晓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注意:本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两种版本,我们所用的是八章的版本)。

3、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5、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及其学习指导书,北京大学出版社。

6、现代汉语:2004年7月份考试使用《现代汉字学纲要》(苏培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秋季和2002年春季入学的学生综合考试都是用这本教材。2002秋季以后的同学改考《现代汉语专题教程》。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1.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 ⒉填空题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以。()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跑?()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了。()⒋默写题: (1)把成语补充完整 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 再接再()按()就班颠()不破 床架屋()枕()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孟子》)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 ④感时花溅泪,()。(杜甫)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

小学美术教师业务考试试卷及答案1

2008大庆市大同区小学美术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二、1、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 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主体)的地位。 三、2、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自主)性学习方法进 行(探索研究)和合作交流。 四、3、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索性和(多元性)。 五、4、京剧人物扮演的角色分别叫:生、(旦)、(净)、(末)丑。 六、5.中国著名的“四大名绣”是苏绣、蜀绣、粤绣和湖南的(湘绣) 七、6、太阳光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组成的。 八、7、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出的颜色叫(原色)。 九、8、人物黑白画是运用黑白两色对人物结构、服装和明暗色调进行高度(概 括)使画面(简练)而富有(韵味)。 十、9、紫色可由蓝色加(红色)色调合而成。 十一、10、以画虾闻名于世的我国当代国画大师是(齐白石) 十二、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十三、1.美术欣赏教学的一般过程包括感知、分析、理解和( c) 十四、A.共鸣 B.想象 十五、C.评价 D.欣赏 十六、2.美术教师常用的教法有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及以_________为主的教学方法。( d) 十七、A.讲授 B.示范 十八、C.参观 D.引导探究 十九、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c ) 二十、A.环境教育 B.历史教育 二十一、 C.艺术教育 D.科学教育 二十二、4、平面类型的民间工艺美术包括民间剪纸、民间镂印、地方戏剧脸谱以及(d ) 二十三、A、民间编织B、民间泥塑C、民间竹刻D、民间年画 二十四、5、美术教学备课的主要内容是(c ) 二十五、A、明确定义与把握原则B、熟悉课标与了解学生 二十六、C、钻研教科书与确定教法D、编写教案与设计板书 二十七、6、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关羽、张飞、曹操这三个人物的脸谱颜色分别应该是(b ) 二十八、A.A.黑、白、红B.红、黑、白C.红、蓝、白D.红、白、黄二十九、7、被历代民间画工和士大夫誉为“画圣”和“画祖”的唐代画家是(b )

政治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

一、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分析 (一)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道德政治观 1.孔子:“政者,正也。”-仁义礼智信。柏拉图: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亚里士多德:国家等同“最高的善”,是人们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2.道德政治观的根本弱点: (1)从哲学思辨出发,具有浓厚的“神秘和思辨的色彩”; (2)掩盖了社会阶级对立和利益冲突。 (二)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神权政治观 1.“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托马斯.阿奎那:黑格尔:绝对精神 2.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三)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1.法家-韩非:政治就是用权 马基雅佛利(意大利):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马克斯.韦伯(德国):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利或力求影响力的分配。哈罗德.拉斯韦尔(美):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2.权力政治观: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恩格斯)。 (四)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1.孙中山:“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吴恩裕:政治乃是用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G.庞顿和P.吉尔(美):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地集体活动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2.众人管理政治观的特点:政治的公共性;政治的管理性 (五)其他观点: 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是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5.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政治的定义 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政治的含义: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四、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主要由利益关系的状态和政治权力关系的状态、性质双方力量强弱等因素决定的) 1.指令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宣传媒介,以指示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事。 2.压力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以此使权力客体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作出行为选择。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三部分问题分析及对策(30分) 1,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作为教师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学活动主要在课堂展开。大多数人评价一节好课,往往把课堂气氛的好坏作为评定这节课好坏的一大依据。其实,更要紧的还在于看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主阵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的发挥程度。可这往往被忽略,特别是中下学生的学习很难顾及。对这一现象,往往教师应有明确中的认识,要让学生的课学教学有效,依赖于教师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依赖于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驾驭,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熟悉和理解,依赖于教师教学素养和智慧的提升。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 一、注意问题的设计。尽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 二、注意能作出有效“激励”,有激励性人格的教师,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也能决定教师教学和有效程度,让更多学生的信任,也能决定教师教学的有效程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 总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我们教师努力的目标方向。 2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

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作为教师你将如何对待学生插嘴?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 的现象。主要表现是: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两种现象固然就影响了正常的教学,但带给教师们更多的是欣喜与思考。 传统教学的"问答式"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教学就是"满堂灌",学生只有先举手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 "学生插嘴"的现象。然而,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 "学生插嘴"现象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对于学生的插嘴现象,我们的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让学生先做判断、分析,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数学课程标准》在"情感与态度"中强调:学生应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面对学生的"插嘴",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经常创造让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并抓准时机表扬鼓励,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使学生积极

《统计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日期:年月日 适用专业.班级: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要了解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则总体单位为( C ) 个职工个职工的工资收入 C.每一个职工 D.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收入 2.统计认识的过程是 ( C ) A.从质到量 B. 从量到质 C.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 D.从量开始到质,再到量与质的结合 3.以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衡量某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4.企业按利税额分组 (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5.某市2007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之比为1::,这是一个( C ) A.结构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6.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 的 组 中 值 ( A ) .510 C 7.某经济学家对非法地下钱庄运作模式很感兴趣,他通过某种渠道深入某地下钱庄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D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8.某市工业企业200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9.某企业A 产品本年计划降低成本5%,实际超额%完成计划,则实际成本比上年 ( C ) A.降低% B.降低3% C.降低7% D.提高% 10. 简 单 表 和 分 组 表 的 区 别 在 于 ( A ) A.主词是否分组 B.宾词是否分组 C.分组标志的多少 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 11.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它的算术平均数为100,众数为74,则这组数据的分布呈 ( B ) A.左偏分布 B.右偏分布 C.对成分布 D.无法判断 12.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 B ) A.减少20% B.增加20% C.不变化 D.增加40% 13.已知某企业产值连续四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9%,则该企业产值平 均 每 年 增 长 速 度 为 ( D ) A.4/%)9%3.8%5.7%8(+++ B.1%)109%3.108%5.107%108(-??? C.1%9%3.8%5.7%84 -???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2)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填空(数学课程标准基础知识)(15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_______ 性________ 性和________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__________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________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__________的发展。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3、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的基础上。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 案例1:《年、月、日的认识》情境创设 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1994-- 之间共十年的年历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从这些年历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1999年是兔年,是从2月16日开始的。 生2:我发现是蛇年,是从1月24日开始的。 听到这里,上课教师的表情凝重,可是学生的回答依然在这无关的信息

上进行着,教学进入了尴尬的境地.原来教师发给学生的每一张年历表的表头上都有这样的字眼:X年(X月X日开始)。 请你对此情境创设进行分析。如果是你讲这节课想怎样创设情境。(10分) 案例2: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数学的进位加法中有这样一个片断:35+7= 3 5 + 7 ————— 4 2 当学生完成了竖式计算教师针对书写进行评价时全班学生围绕竖式中的进位点展开了讨论: 生1:认为进位点应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这样我就明白它是一个进位点。 生2:我认为进位点应该写在十位上这样很明白它是十位上的数。 生3:我认为它应该写成标准的1。 生4:我认为它应该写成倾斜的点。 师:你们的看法都有道理但老师最喜欢的还是把它写在十位上这样我在加的时候就不会出错。如果把它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我会糊涂:它到底是个位的点呢还是十位的点呢?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 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5、区间估计就是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参数。(错) 6、在假设检验中,方差已知的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要计算Z统计量。(错)

马基期末复习重点

马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基本形式。 3、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5、时间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二、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为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湖边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饭凑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的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三、阐述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4、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四、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五、阐述认识运动的发展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其发展过滤为以下三点: 1、 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无限发展 六、什么是改革?它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哪里?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复习资料大全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复习资料大全 一、古诗名句积累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2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3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3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3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4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马基考试重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其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组成部分:⑴马克思主义哲学,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⑶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及理论意义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理论意义: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三种历史形态:(实物、结构、系统)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物质的定义的意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文明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物质运动在一定的条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意识的本质、能动作用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实质、核心⑴内因、外因⑵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⑶质量互变规 律⑸辩证否定观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补充: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内因、外因: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指事物的外部矛盾。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1)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和( 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4、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简答题知识点汇总(附记忆口诀)

教育学基础知识 1.简述20世纪之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等。 5.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2.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 二、教育的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3.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政治功能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基本途径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社会舆论

4.传播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青一代政治社会化 4.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5.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简述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7.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业务考试考务会上的讲话

讲话提纲 2017年教师业务考试考务会上的讲话 2017年2月23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7年全旗教师年度业务水平考试考务工作会议,主要议题是对本次考试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部署,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此次教师业务水平考试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考试重要性 教学质量有效提高是我旗人民对教育工作的一致诉求,是我旗教体工作在全市能否实现晋位升级的关键。而教师业务素质和执教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高低。本次教师业务考试就是贯彻xx旗委、政府实施教育教学质量三年提升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此次考试涉及到1700多名教师,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能否做到公平、公正,直接关系我旗教师素质提升工作的成败,关系到我旗教体系统大局的稳定,也关系到旗委、旗政府和旗教体系统的形象。因此,本次考试虽然不是高考,但是各项考试要求和标准要跟高考看齐。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一丝不苟地做好考务工作,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取得预期效果。 二、强化管理,着力抓好考试各环节

为确保业务考试的顺利进行,旗教师业务水平考试工作领导小组抽调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过硬的同志参与这项工作,今天参与监考的人员都是经过局党委精心选拔出来的。各位考务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尽职尽责做好本次考试的各项工作。 1.所有工作人员、监考员都必须按照要求、按照工作分工,及时到岗、守岗守时,不得出现脱岗误事现象。 2.工作人员从试卷的接收、保管、分发、收集、密封、运送等环节都必须认真按照要求进行,保证试卷不泄密,不出任何纰漏;司钟人员要缜密细致、核准时间,精确司时、不出任何问题。 3.监考员同志从组织考生进场、考生身份验证、试卷启封、下发、收取、装订、上交、考场突发情况的处置等方面都要按照要求,规范操作,一丝不苟地完成工作。监考员在监考期间要认真遵守纪律,不得中途离岗外出,不得带手机进场监考,不得在考场吸烟、谈闲话等。 此次招聘考试工作中,工作人员、监考员如有违纪行为的,教体局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三、严明纪律,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 应该说参加业务水平考试的教师都是高素质人才,不会有违规违纪行为,但我们应该注意到,个别人为提高成绩不择手段,现在高科技也被一些人用来作弊,令人防不胜防,

统计学期中考试题答案

统计学期中试卷 考试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 1、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2、一般说来,数据值大,标准差数值也大;数据值小,标准差数值也小。 3、某连续变量组距数列,某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 ,又知其邻组的组中 值为480 ,则末组组中值为520 。 4、数据离散程度测度值中的标准差,也称为方差。 5、利用组中值计算均值是假定各组数据在各组中是均匀分布的,计算结果是准 确的。 二、填空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2、通常,被称为位置平均数的集中趋势的测度值是。 3、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0,众数为12,则均值为,该组数据 呈分布。 4、算术平均数有两个重要的数学性质,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和________。 5、某柜组9名售货员,日销商品件数分别为:5、 6、 7、 8、 9、10、11、12、13。则中位数为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商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 A.每一个商业企业 B.每一件商品 C.每一个商业职工 D.每一个销售班组 2、确定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是()。 A.交叉的 B.重叠的 C.顺序的两个自然数 D.间断的 3、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8%,实际降低了5%,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130% B.96.8% C.103.3% D.3.3% 4、某企业的产品产量、产品库存量()。 A.都是时点数 B.都是时期数 C.当前是时点数,后者是时期数 D.当前是时期数,后者是时点数

5、抽样调查抽取样本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 A.灵活性 B.可靠性 C.准确性 D.随机性 四、计算题 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 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0、 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并绘制直方图。(6分) (2)根据次数分配表,计算该班学生统计学的均值、众数和中位数。(9分) (3)根据次数分配表,计算该班成绩的标准差(3分) (4)请说明其属于哪种偏态形式。(2分) 2.某农场进行小麦产量的抽样调查,该农场小麦播种面积为10000亩,采用不重复的简单随机抽样从中选100亩作为样本,进行实割实测,得到样本的平均亩产量为400千克,样本标准差为12千克。则: 若以95%的可靠程度保证,该农场10000亩小麦的平均亩产量可能范围是多少? 3.根据过去学校的记录,学生的统计学考试的平均分数为75分,标准差为16分。现在学校改革了教学方法,经抽取64名学生作调查,得平均分数为79分,问平均分数有无显著提高?(α=0.05) 4.某公司为了解男女推销员的推销能力是否有差别,随机抽取16名男推销员和25名女推销员进行测试。男推销员的平均销售额为30250元,标准差为18400元,女推销员的平均销售额为33750元,标准差为13500元。假设男女推销员的销售额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试建立男女推销员销售额之差的95%的置信区间。 5.已知:279,30268,1481y xy ===∑∑∑∑∑2 n=6 , x=21 , y=426 , x 那么: (1)计算变量x 与变量y 间的相关系数; (2)建立变量y 倚变量x 变化的直线回归方程。(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小数。) (3)结合本题谈谈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西方法律思想史期末复习重点

西方法律思想史 一、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主要内容及学习。 西方法律思想史可以归纳为两个文化起源,一个思想核心,三大法学流派和多元的法学思想运动。 两个文化起源,古希腊罗马的法律遗产和中世纪基督教法律传统。 一个思想核心是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的古典自然法学。 第一,自然状态,说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之下,第二,自然权利说,在自然状态下,人们想要不变的自然权利, 第三,自然法在自然状态下,人们普遍遵循一定的法则, 第四,社会契约论。人类通过社会契约的方法,从野蛮的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第五分权原则,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权利必须分立和制约。 第六,法治原则,政治的通知必须以法律为基础,法律就是以非暴力的方式协调人们之间的冲突, 第七,法律平等,要求法律公正对待。 19世纪的,法理学的形成与西方法学流派的出现为标志,主要流派有三,第一,哲理法学派,是指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来研究法律现象,认为法哲学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分析法学,注重对法律概念法律结构法律体系的研究, 第三,历史法学派,用历史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法律现象。 20世纪,西方法律思想呈现多元的特征。 第一,法律社会,社会法学是以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法律现象,他强调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二,法律规则,法律是规则或规范的体系, 第三,法律道德,认为法律与道德不可分,第四,法律政治,批判法学运动研究法律的内在政治意识形态,认定法律是乔装打扮后的政治。 学习意义: 第一,学习和研究西方法律思想史,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学习西方法律思想史是培养高层次法律伦理人才的需要。 第三,有利于提高法律实践水平。 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他主张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第一,法律不会感情用事,而任何人都不免有感情。 第二,法律不会在政治中加入偏向,而任何个人也不免有热诚,会在其执政之中加入个人的偏向。 第三,集体智慧胜过一个人的智慧。 第四,法治不易腐拜,一人之治易于腐败。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题试题及答案

教师业务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________。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和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4.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为主________,教师的教学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工具性与逻辑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3.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4.教育的多元化就是指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5.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一)填空题(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填充成语(4分) ①贪lán②yùn酿③mǐn灭④chóu躇 ⑤含辛苦⑥角分明⑦笑容可⑧名其实 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2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 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支援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 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 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 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 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 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三)默写题(11分) 1.前事不忘,。(1分) 2.根据举例,在每一个成语中填入一组意思相反的字。(4分)

2020年中小学物理教师招聘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完整版)

2020年中小学物理教师招聘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同一物体的同一运动,由于所选的参照系的不同,对运动的描述也可能不同。 3,一般都选地面或地面上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如房屋、树木、桥梁为参照系,否则要进行说明。 二,质点 1,定义: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中不起作用,或所起的作用可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把物体看成是一个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三,时间和时刻 1,运动的质点在空间某一位置的一瞬间叫时刻。两个时刻的时间间隔叫时间。 2,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时间是表示两个时刻的点间的距离。(判断前5s、第5s、5s前、后5s、5s后5s中的含义)四,位移和路程 1,定义;从运动质点的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叫位移。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运动轨迹的长度叫路程。 3,位移和路程的大小一般不同,只有在直线运动(不包括折线运动)中它们的大小才相等。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五,运动分类 机械运动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般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抛体运动平抛运动 斜抛运动 一般曲线运动 六,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速度不变),这种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变,位移和时间成正比。 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位移--——时间图像(2),速度——时间图像 直线的斜率(t gθ=x/t=u)直线和时间轴的中间从t1到t2部分的面 表示速度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七,变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八。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运动的绝对性是说宇宙中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是运动的。运动的相对性是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哪个物体而言的。 九,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速度方向描述物体的运动方向。 2,定义:速度等于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3,公式:u=Δx/Δt 4,单位: 1m/s=3.6km/h 5,速度是矢量,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

2019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 ) A.自给(jǐ)自足不卑不亢(kànɡ)如饥似(sì)渴崇(chónɡ)山峻岭 B.自怨自艾(yì)屡见不鲜(xiǎn) 处(chù)心积虑随声附和(hè) C.不屈不挠(náo)瞠(chēnɡ)目结舌茅塞(sāi)顿开从(cónɡ)容不迫 D.无的(dì)放矢揠(yè)苗助长宁(nìnɡ)死不屈买椟(dú)还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B ) A.好高务远兴国安邦再接再厉举世无双 B.引人注目莫明其妙斩钉截铁爱不释手 C.勇往直前翩翩起舞言简意该(ɡai) 惊弓之鸟 D.一张一驰(弛) 争分夺秒喜出望外轻而易 3.有些汉字非常奇妙,几个字经过组合后会成为一个新字,一个字中又可能含有其它字。仔细观察,“器”字里面藏有多少个汉字?正确的一项是(D ) A.5个B.6个C.7个D.最少8个 4.先认真分析成语“前俯后仰”包含的四个词在意义上的关系,再在下列成语中找出与“前俯后仰”的这一特点相一致的一个成语。( D ) A.化险为夷B.口蜜腹剑C.前赴后继D.阳奉阴违 5.写动物叫喊的词语有较为固定的搭配和习惯用法。下列词语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C ) A.狗吠猿鸣B.马嘶蝉噪C.鹤啼虎啸D.鸡叫狼嚎 6.下列句子中,表示的是“亮亮告诉别人,明明起床了”这个意思的一个句子是(D ) A.亮亮,明明起床了。B.明明起床了,亮亮。 C.亮亮说:“明明,起床了。”D.亮亮说:“明明起床了。” 7.把“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这个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C )A.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B.巴金说他爱月夜,他也爱星天。 C.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D.巴金爱月夜,也爱星天。 8.整理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 ) ①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②银杏树又叫白果树。③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④那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⑤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⑥原来是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 A.②→①→④→⑤→⑥→③B.①→④→⑤→⑥→③→② C.②→③→①→④→⑤→⑥D.①→④→⑤→⑥→②→③ 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B ) A.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能力B.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C.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D.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和评价能力 10.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高度重视考察学生的( A ) A.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B.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