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套教案(全册)
- 格式:doc
- 大小:233.50 KB
- 文档页数:125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养花》教学设计古诗二首(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山中杂记》教学设计《爸爸带我去爬树》教学设计《美猴王》教学设计《综合活动1》教学设计《长城赞》教学设计《索桥的故事》教学设计《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白鹤梁的沉浮》教学设计《秦始皇兵马俑》教学设计《综合活动2》教学设计《可爱的中国》时教学设计《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吾腰千钱》教学设计《爷爷的毡靴》教学设计《综合活动3》教学设计《野草》教学设计《琥珀》教学设计之一《人生礼赞》教学设计《孟子语录》教学设计《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综合活动4》教学设计《寓言二则》教学设计《小抄写员》教学设计《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甘罗十二为使臣》教学设计《我看见了大海》教学设计《综合活动5》教学设计《你,浪花的一滴水》教学设计《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白衣天使》教学设计《苏武牧羊》教学设计《南沙卫士》教学设计《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詹天佑》教学设计《床头上的标签》教学设计《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教学设计《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学步》教学设计《在学校的最后一天》教学设计《万岁,母校》教学设计《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综合活动8》教学设计《养花》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自生自灭、一来二去、门道、昙花、秉烛夜游、见识。
2.有感情地朗读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3.能从文中找出点明中心的句子,并能说出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中心的。
【教学重点】知道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以及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中心的,有感情地朗读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时一、前谈话,引入本你喜欢养花吗?谁说说养花有什么好处?那么我们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养花的?板书:13养花。
·第一单元乐趣单元备课:本单元以“乐趣”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两篇课外阅读.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热爱生活,就能享受生活之趣,热爱自然,就能体会到自然之乐.·《养花》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体会到乐趣所在,有所感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作者心情,能将作者高兴处读出.3、找到你最能体会作者心境句子,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4、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学习乐趣.教学重点:知道课文所要表达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生活中有许多有趣事,要用细心人能够将他们记录.有时候自己高兴事儿,越回味越觉得心情愉快,非常想告诉他人,今天这么高兴人就是老舍.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快乐吧!!板书:13养花.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一篇散文.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他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事.)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词句.3、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内容.四、检查自学情况1、读准字音:拼读,读生字,注意纠正错误.记清字形,理解词义:有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时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秉烛夜游:部首:禾或丿.笔顺:秉,与“乘”区别.词义:秉,拿.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 纠正字音:乐趣、计较、虽然、适当、尽管、倾盆2、多音字:3、读课后“读读写写”中词语.如有不理解提出来大家讨论.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理睬.4、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方面来讲?(整体感知)(养花给“我”带来乐趣.)5、提出不理解词句,质疑.(写养花乐趣为什么还写忧?)五、练习朗读课文,读熟课文六、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说出段意,理清线索.老师板书1、为什么养花;2、养什么花;3、养花要摸门道;4、养花有益身心;5、养花使人喜悦;6、养花使人伤心;7、养花乐趣.七、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读熟课文.3、想想自己喜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点和为什么喜欢,以及在养过程中有什么感受?·第二课时教学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2、给课文编写提纲.3、背诵自己喜欢自然段.4、选择一种你喜欢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乐趣写具体.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乐趣写具体.2、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花草写一个片段.教学过程:一、复习、谈话,引入本课谁养过花?请举手,说说你感受.老舍先生养花有什么感受呢?(乐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二、读讲课文1、请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养花乐趣?(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请同学按提纲上内容读一读相关段落.2、请你再默读课文,举例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养花乐趣写具体,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自读——批注——讨论——交流)点拨:(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花?什么叫“奇花异草”?教师:这与老舍性格有关,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奋斗.老舍一生就是勤勉奋斗一生.有感情地朗读.养花乐趣是什么?(人生启迪:勤勉奋斗.)(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得很好.)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用一句话归纳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养花能得到知识?(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养花乐趣在哪里?(增长知识)(3)作者收获给了我们怎样启示?(只有按规律办事,花才能养活,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摸到门道,增长知识.)(4)“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养花乐趣在哪里?(养花须付出劳动,但有益身心,有所收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板书:付出劳动,有益身心.(5)那么养花乐趣是什么?(板书:有喜有忧)“喜悦”是乐趣,那么“忧”也算乐趣吗?(养花有喜有忧,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才是有趣人生,无忧只有喜,生活平淡无味.而人生意义就在于奋斗.)(6)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作用,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分、总),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照应)养花乐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3、自己背诵喜欢段落.三、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乐趣.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3、投影出示本课提纲:文章中心: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乐趣.材料安排:1、把养花当作乐趣.2、分述养花乐趣:①养自己能奋斗花——人生启迪②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③养花要付出劳动——有益身心④养花使人喜悦——有喜⑤养花使人忧伤——有忧3、总结养花乐趣.四、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1、说说你喜欢花草有哪些.2、说说这些花草特点.3、比较一下哪种花草最有特点,然后说说你为什么喜爱它.4、构思.5、写出来.板书设计:1、为什么养花;2、养什么花;3、养花要摸门道;4、养花有益身心;5、养花使人喜悦;6、养花使人伤心;7、养花乐趣.教学反思: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有疑”.有了“疑”,才会去探其究竟,才会获得新知.可以说,生疑是创新开始,解疑是创新过程,答疑则是创新成果.因此,教者要注重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培养,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文采质疑,大到联系全文,探究篇章中可能出现问题与矛盾,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能力,激起他们求知欲望.而对学生质疑,教师不要急于评价,更不可越俎代疱,应让学生去讨论,适时加以点拨,使学生获得“质疑,而后答疑”快感.在学生质疑、解疑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扮演好“配角”,要起好“主导作用”,以确保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质疑──解疑──答疑过程中,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性,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 11个生字;2.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3.能用自己话说说诗句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景象,激发学习古诗兴趣;4.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情趣,养成积累习惯.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田园生活,培养学生阅读诗歌兴趣并养成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诗歌习惯.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痛苦,官吏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话说一说题目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三、学习诗文内容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词语,并记录自己疑难问题.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①昼: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家庭责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参加.⑧耕织:耕田织布. 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男女都担家.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行为,目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生活.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五、总结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美好.六、布置作业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我们学习《古诗二首》第二首诗.《小儿垂钓》.(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播放课文朗读录音)1.认读生字词: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借问、遥招手、不应人.(注意生字“蓬、稚、遥”字音字形.)2.教学生字“钓”,注意右边“勺”里面“点”不要丢掉.3.学生试读全诗.三、释题介绍作者读课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理解丝线一头向下可以说成是垂下来线.并引导学生理解:“垂钓”什么意思?“小儿垂钓”什么意思?四、学习前两句1.指名读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样小孩在钓鱼?从哪看出他年龄很小?理解“蓬头、稚子”.这个头发很乱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纶”什么意思?理解“学垂纶”就是学钓鱼意思. 2.指名读第二句.思考:小孩儿学钓鱼是怎么坐?什么是“侧坐”?坐在哪?理解“莓苔”和“草映身”.3.指导朗读.小孩年龄这么小,却独自坐在草丛中模仿大人样子学钓鱼,你觉得小孩怎么样?(板书:天真可爱).这样小孩你们喜欢吗?要读出对小孩喜爱之情.教师范读,学生试读.4.指名说前两句诗意.边读边体会,想像诗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说这两句诗意.五、学习后两句1.齐读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鱼儿上钩,出现了什么情景呢?从哪看出路人在问路?“借问”什么意思?想象路人来问路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问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遥”是什么意思?2.指名读第四句.思考:小孩为什么摆手?从哪看出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呢?除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还怕什么声音呢?读后半句,思考“应”是什么意思?“不应人”呢?3.小孩既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回答声吓跑鱼,他一门心思扑在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钓得怎么样?(板书:专心认真)4.学生扮路人、小孩表演,体会小孩紧张心理和天真可爱形象.5.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孩紧张心理和活泼可爱特点.6.指名看图说后两句意思.六、体会待意境学生观察图,边看课文朗读边体会,想像诗意境.指名到前面讲全诗内容,要展开想像.指导朗读,读出诗意境美.七、指导背诵全诗八、总结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小孩样子和钓鱼姿势,后两句描述了小孩专心致志学钓鱼神态,把一个天真可爱小孩描绘得活灵活现,用词准确,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色.九、作业1.背诵《小儿垂钓》.2.预习《我和企鹅》一课,试读全文,不懂字词查字典解决.十、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景象情趣描写衬托(对劳动人民赞美对田园风光热爱)教案反思:这篇课文是学生升入中年级后学习第一课古诗,该教学设计示例抓住这一特殊性,在第一首古诗教学上,重点放在教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古诗,如何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自己学习古诗,并最终理解古诗.在第二首古诗教学上,就适当放手让学生利用学习方法自己学习.《山中杂记》学习目标:1. 基础知识目标生字:驯xùn(驯服、顺从)瞥piē(很快地看一下,大略地看)蹒跚pán shān 槭qì(落叶小乔木)正音字:触chù,不读chǔ瑰guī,不读guì词语: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样子.本文是形容小鸟.庞然大物:形容外表上庞大东西.玲珑娇小:细致,娇嫩小巧.弱不禁风: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热身赛:正式比赛前进行训练、比赛.作家:冰心:除了《小资料》介绍外,需要补充是:冰心女士早年小说多揭示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代表作有《斯人独憔悴》等.《寄小读者》是她散文最高水平体现.诗集有《春水》和《繁星》.班马:当代儿童文学作家.2. 能力目标学习用详略结合手法叙事.继续学习用平淡、自然、流畅、亲切语言叙事.3. 思想情感目标对“我”(冰心)从各种动物身上获得乐趣原因理解.对爸爸带“我”爬树目理解.三、重点、难点重点:文章语言特色.难点:对博爱思想理解.理解父亲带我去爬树深层用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过程:《山中杂记》这篇文章是冰心女士留美期间在山中养病时写.原来是一组,共十篇,我们学习这篇是第十篇.这篇小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许多可爱动物和昆虫生活情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无限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喜爱之情.这篇文章思路清晰,描写对象具体,先写马,次写小狗,再次之是小猫,重点写小鸟,一笔带过是小虫儿们(小蝴蝶、小蜗牛、蜜蜂、青蛙、萤火虫).在具体描写过程中,表现了作者对动物关爱、尊重、平等、欣赏情感态度.例如:写马:温驯地磨动它松软大口和齐整大牙.侧转那狭长而又善良脸来看我,表示它欢迎与等待 .它虽然不说话,它必每日地怀念我.写狗:它看我吓怔了,才住了吠,得了胜利似,垂尾下山而去.它竟摇尾走了过来.它总算助了我不少胆子.写猫:它并不抓人,仰卧在草地上,用前面两只小爪,拨弄着玫瑰花叶,自惊自跳,充满了活泼欢悦.从上述所举例子中能看出,冰心笔下各种动物有情有意,充满人性和灵性,个个都可爱极了.这些动物为什么这么可爱,作者为什么能从它们身上获得无限乐趣?是因为冰心始终以一种平等态度对待它们,与它们深交,而不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让动物给自己服务,逗自己开心.这样平等、关爱、尊重、欣赏情感就是一种博爱思想.冰心这种博爱思想是因为接受基督教博爱思想影响和印度泰戈尔哲学思想影响,以及所受家庭教育、个人教养必然结果,也是她早期作品中所表现最高理想和一贯主题.本文重点写是小鸟,共用五段文字.作者先写各种鸟,如青鸟、知更雀,说它们是快乐象征,然后写鸟形态,鸟鸣,最后进一步详写了鸟家庭,小鸟破壳,大鸟哺育它们情景.这部分文字写得亲切、生动、感人,是文字精华,同学们应该反复品味,从中获取养料.爱——对动物爱,是贯穿全文一条线索.本文详写了小鸟,略写了小虫,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文章开头选写了大马、小狗、小猫三种动物,从描写对象数量看,已经从面上铺开了,然后收笔,集中一点,详写小鸟各个方面,把文章内容、抒发情感推向高潮,推向顶峰,最后收笔写小虫们,点到为止.如果再详写小虫,显得拖踏、臃肿、做作,读起来会索然无味.这篇小文语言细腻、柔和、含蓄而又清丽,通篇“满蕴着温柔”,充分显示了女性作家特点,这也是冰心作品语言特点.山中杂记马:温驯狗:驯良猫:活泼鸟:快乐虫:可爱教学反思:冰心这种博爱思想是因为接受基督教博爱思想影响和印度泰戈尔哲学思想影响,以及所受家庭教育、个人教养必然结果,也是她早期作品中所表现最高理想和一贯主题.本文重点写是小鸟,共用五段文字.作者先写各种鸟,如青鸟、知更雀,说它们是快乐象征,然后写鸟形态,鸟鸣,最后进一步详写了鸟家庭,小鸟破壳,大鸟哺育它们情景.这部分文字写得亲切、生动、感人,是文字精华,同学们应该反复品味,从中获取养料.这篇小文语言细腻、柔和、含蓄而又清丽,通篇“满蕴着温柔”,充分显示了女性作家特点,这也是冰心作品语言特点.·《爸爸带我去爬树》·一、教育理念一流教学活动要有一流教育理念来指导,“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应使学生得到美享受、情感体验和品德熏陶”,这一教学理念体现了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思想.而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体验、自我讨论、自我总结”则体现新世纪语文教学学生主体观.这两个教学理念为二十一世纪中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本节课设计上,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学习氛围中感悟本课“回归自然”深刻思想内涵.二、教材分析《爸爸带我去爬树》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以乐趣为主题)中一篇自读课.本文虽以一个孩子口气叙述,讲述事情又贴近儿童,但文中揭示却是“回归自然”深刻主题.因此我计划2课时完成本课.第一课时让学生了解本课内容,分析文章思路,扫清文章中阅读障碍.我讲是第二课时,让学生来赏析文章同时通过介绍亲身经历来感悟“回归自然”这一主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三、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平均年龄在12——13岁左右,少男少女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于如何正确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培养积极公德意识有着举足轻重作用.“回归自然”这一主题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可能有点抽象和陌生,但可以调动学生联系生活中感受,把这一内容具体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各抒己见.我所教教学班全班人数50人,由于年龄和阅历关系,学生学习自主性不是很强,语言表达能力也很一般.结合本课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四.教学重点体会爸爸带我去爬树深意.五.教学难点体会对比手法运用.六.德育目标通过感悟文章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情感意识.本文算不上文质兼美,更达不到催人泪下.但这篇自读课文却揭示了一个时代感很强主题——回归自然.本文最大特点是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揭示文章思想,因此根据学情,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确定上述目标.七.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八.为完成以上目标,我安排教学过程如下:1.课堂导入.是教学中重要一环,设计时应有很强针对性.由于是第二学时,既要能复习上节所学知识,又要引出本节课内容.为此我设计了一个竞争性很强题目来回顾文章主要情节,很自然就引出爸爸带我去爬树这一话题.2.分组讨论,赏析全文.导入时已经谈到了爸爸带我去爬树这一话题,这时,我就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爸爸为什么带我去爬树?这时学生进行第一次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师从中引导,最终归结为“回归自然”这一主题.这时我板书“回归自然”,解决本文重点之后,我提出第二个问题: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呢?让学生从写法角度入手赏析全文.通过讨论可知文章运用了对比写法,即我与父亲对比和我爬树前后心理对比来突出主题——回归自然.解决难点,为后文作铺垫.3.合作探究,理解主题文章通过“爬树”来突出“回归自然”,可现实生活中“爬树”又不太可能.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回归自然?有没有回归自然亲身经历和喜悦感受与我们共同分享?这时学生会拿出VCD片或照片来亲自讲解,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回归自然”有一个感性认识,顺势我提出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回归自然”?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回归自然”因为热爱自然,我们应保护自然,有基本公德和环保意识.这时我板书“热爱自然”、“保护自然”.4.课堂练习训练学生把城市人“回归自然”设想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或把亲身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5.课堂小结大自然给我们美享受和陶冶,我们在回归自然同时,应积极主动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让我们为保护美好、健康大自然去共同努力吧!九.关于板书爸爸带我去爬树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板书设计:意在体现文章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反思:+31.学生理解爸爸带我去爬树深意.2.学生了解对比手法特点.3.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美猴王》教学目标:营建开放而有活力综合学习语文课堂.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美猴王天地生成,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识特点.2、了解中国四大名著.教具准备:课文中插图,多媒体课件《西游记》.教学过程:课前两分钟视频展示猴王各种形象,目是激发学生联想.(一)温故知新学生根据第一课时学习及课下准备,以小组合作形式,使用各种文艺形式演绎《美猴王》,如评书、快板、歌唱、讲故事等方式,目是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同学们,你们改编《美猴王》完成得怎么样了?学生七嘴八舌地表示准备就绪,并跃跃欲试上前表演.其中,一组同学表演评书《美猴王》;一组同学表演快板《美猴王》;一组同学采用“猴哥”曲调改编《美猴王》成歌.虽然改编水平不高,但形式多样、场面热烈、内容丰富.(二)虚拟情境教师使用电脑课件,以漫画配旁白形式虚拟一事件:在某偏僻小镇有一名叫王洪志人,近来自称为美猴王下凡,吹嘘自己神通广大,广招猴子、猴孙,妖言惑众,把当地搞得乌烟瘴气,现紧急动员有识之士分析一下美猴王到底是猴是人还是神?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教室沸腾了,学生讨论超过了平时小组界限,他们显然被这种形式所吸引,这样形式、内容激起了他们参与欲望.(给学生三分钟集体讨论时间)教师:你们讨论结果如何?学生1:我们小组认为美猴王是神!学生2:我们小组认为美猴王是猴!学生3:我们小组认为美猴王是人!学生4:我们小组认为美猴王是神猴!学生5:我们小组认为以上观点都不对.教师:那好吧,你们准备好材料进行辩论.教师引发学习自由辨论,明确辩论要有理有据.支持观点依据可以在课文中找,也可以在原著中找.出示电脑大屏幕,按顺序提出以下问题进行提示:1.石猴是怎样来到世上,为什么要写它来历?2.石猴在山中生活是怎样?表现了他什么特性?。
第一单元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正.(zhēng)月掺和..(chān huo)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骆、驼、浒”,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时间风俗习惯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初九到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续表时间风俗习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预备充足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铺户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庙会正月初六多数铺户开张,伙计们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元宵节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3.学生汇报。
4.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
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写得详细呢?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等。
详细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节。
小学六年级下册北京版语文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体现新课标思想: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化,欣赏祖国的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发表不同见解,并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写作习惯。
教学内容:《古诗四首》、《詹天佑》、《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雨点》、练习1教学目标: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
了解课文内容。
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化,欣赏祖国的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发表不同见解,掌握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
了解课文内容。
2、掌握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
3、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养成积累古诗的习惯。
教学难点: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通过学习<詹天佑>产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课件和实物投影教学时间:9课时1、古诗四首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学会本课8个生字;解释带点的词语;了解每首诗的意思;朗读、背诵课文;默写《示儿》《春望》想象诗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用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学习古诗。
动脑,指认真思考,边读边想;动口,指读一读,说一说,不懂的问一问;动手,指圈画词句,写眉批旁注等。
要提示学生经常在阅读中运用这一方法,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诵读古诗,培养语感。
体会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掌握新字词,积累词语,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知道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材简介北师大版语文(下册)是小学语文教材,分为两册,共十三个单元,适用于六年级学生。
本教材通过精心编排的文章、课文,力求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并通过课文节选,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和提高其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北师大版语文(下册)》全册内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文化自信、创新意识;3.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审美修养。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园林午后本单元主要通过课文《园林午后》和其他相关文章,引导学生感受秋日的美景,学习描写生活的技巧,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察觉能力。
第二单元:梦里寻花本单元通过课文《梦里寻花》和其他相关文章,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了解古时候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阅读和欣赏古诗词的能力和兴趣。
第三单元:猴王捉妖本单元主要通过课文《猴王捉妖》和其他相关文章,让学生接触到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的动物人物,引导学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学习比较和归纳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传承的认识。
第四单元:书中自有黄金屋本单元通过课文《书中自有黄金屋》和其他相关文章,引导学生了解书籍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学会珍惜和保护书籍对人类文化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五单元:让我们飞跃本单元主要通过课文《让我们飞跃》和其他相关文章,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航天“神六”飞行员聂海胜的先进事迹,了解中国航天的底蕴和神奇,激发学生理想、信心和勇气。
第六单元:竹鼠之乡本单元主要通过课文《竹鼠之乡》和其他相关文章,介绍了竹鼠的生活习性、饲养技术、繁殖方法和食用价值,引导学生了解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提高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第七单元:冬天里的一片温暖本单元主要通过课文《冬天里的一片温暖》和其他相关文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中弱势群体,了解社会关爱行动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生的爱心、关爱和奉献精神。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组成。
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体会不同的趣味。
2.本单元重点:(1) 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
并能在习作时,能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北京春节的热闹非凡,腊八节的香味袭人,藏戏的生动有趣都需要仔细阅读才能体会到不同节日的快乐与享受。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3)体会作者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利用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这4篇文章都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利用不同的手法,体验到节日带来的不同感受。
1. 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第一单元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正.(zhēng)月掺和..(chān huo)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骆、驼、浒”,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时间风俗习惯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初九到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续表时间风俗习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预备充足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元旦铺户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庙会(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多数铺户开张,伙计们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元宵节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3.学生汇报。
4.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
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写得详细呢?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等。
详细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优秀教案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一 3.2—3.6二 3.9—3.12三 3.16—3.20四 3.23—3.27五 3.30—4.3六 4.6—4.10七 4.13—4.17八 4.20—4.24九 4.27—5.1十 5.4—5.8十一 5.11—5.15十二 5.18—5.22教学内容备注《北京的春节》( 3)《腊八粥》( 2)书法展评( 1)假期读书交流会( 2)《古诗》( 3)《藏戏》( 1)《习作》( 2)《语文园地》(2)《鲁滨逊漂流记》( 3)《骑鹅旅行记》( 1)《汤姆索亚历险记》( 1)《口语交际》( 1)课外阅读( 1)书法( 1)《习作》( 2)《语文园地》( 2)《快乐阅读吧》( 3)书法( 1)《匆匆》( 3)《那个星期天》( 2)《习作例文》( 1)课外阅读( 1)书法( 1)《习作》( 2)《古诗三首》( 3)清明节放课外阅读( 1)假 1 天《十六年前的回忆》( 3)《为人民服务》( 3)课外阅读( 1)书法( 1)《金色的鱼钩》( 1)《口语交际》(1)《习作》( 2)《语文园地》( 2)课外阅读( 2)五一劳动《文言文二则》( 3)《表里的生物》( 2)书法( 1)天节放假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1)《口语交际》( 1)课外阅读( 2)书法( 1)《习作》( 2)《语文园地》( 2)《难忘小学生活》( 4)古诗词阅读:《采薇》《春夜喜雨》( 1)《江畔独步寻花》《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1)《江上渔者》《泊船瓜洲》( 1)《游园不值》《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浣溪沙》《清平乐》(1 )古诗词交流(2)书法( 1)十三十四十五5.25—5.29复习( 8)6.1—6.5复习( 8)6.8—6.12分类复习( 8)十六十七十八6.15—6.19分类复习( 8)6.22—6.26综合复习( 6)6.28—7.3综合复习( 8)端午节放假一天第一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
第一单元乐趣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乐趣”为主线,一共入选了两篇课文:《养花》、《山中杂记》以及两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和两篇拓展阅读课文《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
《养花》这篇课文是我国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作品,讲述了作者一家由于爱花而养花,并且在养花的过程中,感受到无限的劳动乐趣。
课文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渡自然,逻辑性很强,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的乐趣的。
逐段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每段的意思。
《古诗二首》是宋代喜爱山水田园风光的著名的大诗人范成大的作品。
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四时田园杂兴》。
这两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山中杂记》这篇课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许多可爱的动物和昆虫的生活情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文章思路清晰,描写对象具体,先写马,次写小狗,再次之是小猫,重点写小鸟,一笔带过的是小虫儿们。
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尊重、平等、欣赏的情感态度。
《爸爸带我去爬树》以一个小孩子的口气叙述了爸爸带作者去爬树的事情。
文章贴近儿童,让孩子在童趣中理解“回归自然”的深刻主题。
《美猴王》中的美猴王是古代神话故事《西游记》中作者热烈歌颂的一个英雄人物,也是我们喜爱的亲密朋友。
他“美”在哪里?小小的猴子如何成“王”?课文向我们介绍美猴王天地生成、聪明灵巧、本事超群、有胆有识、深孚众望的特点。
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体会劳动之趣、田园之趣、动物之趣、游戏之趣和自然之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2、理解“秉烛夜游、狡猾”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名言警句和古诗。
3、体会从不同方面记叙描写、按照先后顺序记叙描写的文章结构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在记叙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
最新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优秀教案全册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优秀教案全册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一。
3.2—3.6教学内容:《北京的春节》(3)《腊八粥》(2)书法展评(1)假期读书交流会(2)改写:第一周的教学内容包括《北京的春节》(3)、《腊八粥》(2)和书法展评(1),以及假期读书交流会(2)。
二。
3.9—3.12教学内容:《古诗》(3)《藏戏》(1)《作》(2)改写:第二周的教学内容包括《古诗》(3)、《藏戏》(1)和《作》(2)。
三。
3.16—3.20教学内容:《语文园地》(2)改写:第三周的教学内容为《语文园地》(2)。
四。
3.23—3.27教学内容:《鲁滨逊漂流记》(3)《骑鹅旅行记》(1)改写:第四周的教学内容包括《鲁滨逊漂流记》(3)和《骑鹅旅行记》(1)。
五。
3.30—4.3教学内容:《汤姆索亚历险记》(1)《口语交际》(1)改写:第五周的教学内容包括《汤姆索亚历险记》(1)和《口语交际》(1)。
六。
4.6—4.10教学内容:课外阅读(1)书法(1)《作》(2)《语文园地》(2)《快乐阅读吧》(3)改写:第六周的教学内容包括课外阅读(1)、书法(1)、《作》(2)、《语文园地》(2)和《快乐阅读吧》(3)。
七。
4.13—4.17教学内容:书法(1)《匆匆》(3)《那个星期天》(2)《作例文》(1)改写:第七周的教学内容包括书法(1)、《匆匆》(3)、《那个星期天》(2)和《作例文》(1)。
八。
4.20—4.24教学内容:课外阅读(1)书法(1)《作》(2)《古诗三首》(3)改写:第八周的教学内容包括课外阅读(1)、书法(1)、《作》(2)和《古诗三首》(3)。
九。
4.27—5.1教学内容:课外阅读(1)《十六年前的回忆》(3)《为人民服务》(3)书法(1)改写:第九周的教学内容包括课外阅读(1)、《十六年前的回忆》(3)、《为人民服务》(3)和书法(1)。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组成。
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体会不同的趣味。
2.本单元重点:(1) 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
并能在习作时,能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北京春节的热闹非凡,腊八节的香味袭人,藏戏的生动有趣都需要仔细阅读才能体会到不同节日的快乐与享受。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3)体会作者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利用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这4篇文章都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利用不同的手法,体验到节日带来的不同感受。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外国文学名著”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体会人物的心态变化,感知人物的形象;培养学生阅读和想象的能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2.本单元重点:(1)反复理解阅读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节选于外国文学名著,篇幅较长,情节起伏,引人入胜,只有反复阅读才能逐渐感受到外国文学的精华。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注意阅读节选片段的方法,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2)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每篇课文中在情节发展中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人物的独特感受和心态变化。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品读精彩片段,抓住关键句子来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心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整部作品的阅读兴趣。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北京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一、导入新课播放课件(可以是有关狗的图片或是视频)多少年来,狗一直都是我们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又名犬,种类繁多。
你都知道有什么种类的犬吗?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能在军队中执行特殊任务的犬叫什么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军犬的,它的名字叫黑子。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第9课,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在小组内解决字词的问题。
(小组学习)有没有在小组内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在语言环境中或是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 字词的问题解决了,阅读障碍扫清了,现在再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三、学习课文1、课文能以军犬黑子为题,那么黑子决不是一条普通的军犬,它到底是一条怎样的军犬呢?现在我们来快速的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军犬?从哪看出来的。
(找出有关的词或句子)2、就是像同学们说的这么一条优秀的、机灵敏捷的军犬竟然变了,它变得沮丧痛苦,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如此沮丧痛苦,让我们走进训导员,走进这次特殊的测试。
请同学们自读3—10自然段,然后到小组中合作完成学习卡。
小组合作学习,汇报。
汇报驯导员的第一句话。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驯导员对黑子的态度是什么?黑子什么反应?汇报驯导员的第二句话。
这次与上次比语气有什么变化。
你能读出这种语气吗?指导朗读。
汇报驯导员的第三句话。
驯导员严厉的态度。
2020年北京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套教案(全册)《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学会7个生字,理解他们在词中的意思。
能力1.能说说每首词的主要意思。
2.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
思品体会《清平乐六盘山》中表达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以及《浪淘沙北戴河》中对“换了人间”的慨叹。
教学重点理解每首词的意思,朗读、背诵、默写词二首。
教学难点理解每首词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搜集,谁来说说你了解到毛泽东主席的哪些资料?(学生汇报资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主席的两首词。
(二)读通词,掌握相关的生字新词。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教师解释课题:清平乐,浪淘沙是词牌名,是决定音韵和格律的。
3.学生自由读词,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尽量读出韵律来。
4.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5.学生齐读生词后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理解词的意思,读懂《清平乐·六盘山》1.教师简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自学课文内容,把你的理解或问题写在句子旁边的空白处。
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的意思。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词的理解。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
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4.指名读词额上半阕,想一想,作者都写了哪些景象?5.指名反馈:上半阕,作者看到了什么?天、云、雁6.师导:这是词人远眺六盘山所见到的景象,这让他想到了什么?请大家把词中的句子画出来。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词。
8.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下半阕,说说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9.指导有感情朗读,想象当时的画面。
10.再读诗词,边读边想象,结合创作背景及搜集到的资料,想一想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
)11.试着背诵。
(四)拓展延伸,读《长征》。
1.教师:同学们,翻过六盘山,红军长征即将胜利,能不高兴吗?在这漫长的长征路上苦难重重,但是我们的红军战士从未畏难过。
你们听――课件配乐朗诵毛泽东的《长征》。
2.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诗词,集体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词并背诵词。
2.朗读《浪淘沙北戴河》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毛泽东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你们会背了吗?试着背一背。
今天,我们在学一首毛主席的诗词,齐读课题。
(二)理解词的意思,读懂《浪淘沙北戴河》1.学生或教师简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自学课文内容,把你的理解或问题写在句子旁边的空白处。
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的意思。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词的理解。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之外的打鱼船,全被汪洋所遮没,也不知漂去了哪边?往事已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
4.指名读上阙,想一想作者的写作地点是哪?你是从哪知道的?(大雨落幽燕)5.面对着大海,作者都看到了什么?(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6.有感情地读上阙,边读边想象当时的画面。
7.把你想到的画面讲给同学听。
8.同学们,是哪个字让你想象到这样磅礴的气势?(落、白)师:白浪滔天的大海,雨中的渔船,都隐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它们去了哪里了呀诗人在此发出茫茫博大的询问。
意不在询问,意在借浩大无涯的风景引出下阕的怀古情怀。
9.指名读下阙,想一想作者面对着大海又想到了什么?(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10这是一个典故,谁在课前搜集到了相关的资料,讲给大家听?(那时或许是另一个凉风送爽的夏秋之季,曹操慷慨当歌跃马挥鞭率军北征乌桓,途经碣石山,以观沧海;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动,他深感幸甚,以歌言志,写下旷代名篇《观沧海》。
)11.作者写出了自己看的,想到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2.作者写这首词是在夏天,为什么却说“萧瑟秋风今又是”呢?(借曹操诗中景物的一端,概括诗中描述景物的全部,包括登碣石观沧海的行动。
)13.有感情的朗读词,想一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4.试着背诵。
(三)课堂小结。
5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克服万难、流血牺牲争取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为祖国争光。
(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词并背诵词。
2.开展毛泽东主席诗词朗诵会。
教后反思朗读和背诵是学习诗词、加深理解、增加积累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本科的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理解了词句意思之后,通过我的声情并茂的范读,引领学生采用自己诵读、对读、创设情境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调动学生朗读和背诵的积极性,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的,同时使学生在读背中加深了对词的语言美的感悟,也实现了“把时间、空间、工具、评议权”还给学生这一理念在教学实际中的实践。
《草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预习课文学生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10个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开头两个自然段。
学习安排材料的方法,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片断,了解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美丽,感受民族团结友好,产生热爱祖国之情,通过朗读课文,欣赏自然的美丽。
教学重点:学习安排材料的方法,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片断。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体会到草原的美丽和草原人的热情好客。
教学难点:理解意思较深的句子。
教学用具: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预习课文学生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10个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够背诵开头两个自然段。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不懂得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预习课文学生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10个新词。
教学难点: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不懂得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你们学过他写的哪些文章?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时正音,特别指出易读错的字“勒”“迂”“骏”“涯”。
2.随机理解下列词语:勾勒、渲染、洒脱、云际。
3.“染”的三点水旁时九?“涩”的右上不是4.同桌检查朗读课文。
5.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6.交流不懂的问题并整理。
三、整体感知,初步读懂课文。
1.了解课文内容:这篇课文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四、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试背诵开头两个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1.生字、词2.朗读课文课后反思:新课的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铃一响,我利用大屏幕展示草原的画面,并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让学生初步从视觉、听觉中感受草原的美。
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草原的美丽景色,从而产生一种想走进草原、了解草原的欲望。
接着我进一步激发学生:“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草原旅游好不好?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自读感悟,了解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美丽,感受草原自然风光,受到美的熏陶。
有感情的朗读草原美丽景色,并且背诵下来,学习安排材料的方法,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片断,通过朗读课文,欣赏自然的美丽。
教学重点:学习安排材料的方法,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片断。
通过自读感悟,感受草原自然风光,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理解意思较深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考考你?我们学过老舍先生的那些作品?还记的《林海》课吗?老舍先生从兴安岭向西来到了哪里?内蒙古草原。
今天我们就学习《草原》。
二、整体感知,欣赏草原:1.课件欣赏草原,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草原是什么样子?2.速读课文,课文从几方面对草原进行了描写?草原风光人情三、理解课文。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老舍先生初次见到草原,美丽的景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画出描写草原的句子。
2.用心读所画的句子,从中你读出了什么?老舍先生又有什么感受?3.你能把那种感受读出来吗?4.你知道有关描写草原的诗句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而老舍先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为什么?品味(演示文稿)因为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因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理解:翠色欲流、流入云际)6.此时你的感受又如何?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7.想不想在欣赏一下让人陶醉的草原,(课件)配着画面背一背。
三、小结:当我们被美景陶醉时,不但要把所见美景描绘下来,而且此时感受也要写下来。
这样你的文章会更加形象具体。
课文第一自然段就是这样写的,再读一读,体会一下。
四、作业: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写片断。
课后反思:1.以“读”感悟,从“读”中去领会句子的含义。
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语文,首先要把握好语言的工具性。
多读、多背是古今中外公认的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
引导学生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上升到饱含深情、充满激情的诵,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感悟草原的美丽景色,我先采用自由读,边读边在文中找出描写草原美丽景色的句子并勾划出来,再一句一句地读、然后齐读,最后在学生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配乐品读。
学生在“读”中充分感受到草原中写“小丘的线条是那么美,好像只用绿色渲染、而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也让学生体会到“这种境界,既叫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接下来,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学生通过读,充分体会到“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这样就达到了增强理解,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2.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转变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地位,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在观看草原的图片后,我问学生:“你们会用什么优美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美景呢?”接着让学生自由读文,通过小组合作在文中找出描写这些美景的句子,在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再让他们抽小组长汇报学习的情况,然后通过教师的小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判断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通过互动学习,感到了学习的平等、自主、乐趣。
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信心,也避免了教师的包办代替、满堂灌输的传统教学的弊端。
3、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教学将要结束时,我安排了一项延伸活动,假如自己就是访问团中的一员,在游览了草原美丽的风光、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