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课程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66.17 KB
- 文档页数:6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学时:64学分:4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能强、突出知识和能力的融合,强调以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相结合的专业主干课程。
该课程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等前续课程为基础,同时为《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把整门课程知识设计成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及岗位能力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汽车技术大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该大类学生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本课程按照汽车的主要性能(即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排放性)的检测和评价为主线,按照完成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岗位能力作为课程内容安排的依据。
三、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会进行汽车各项性能及评价标准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检测操作,能够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能够承担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各工位的操作,并同时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善于自我学习的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 认知目标(1)熟悉汽车性能检测站的布局;(2)掌握汽车性能的含义及范围;(3)掌握汽车各项性能的含义及评价方法;(4)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5)掌握汽车各项性能检测的正确步骤。
《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价》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2、课程描述:《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价》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汽车、总成及组件的常见故障、诊断、检测及维修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检测故障、排除故障的基本能力,讲述汽车中、高级维修工应知知识、应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基本技能,并为解决汽车运用技术工程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课程目标:以汽车使用性能和汽车不解体情况下的性能检测为主,了解汽车检测站的基础知识,汽车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制动性能、操纵稳定性、平顺性与通过性等的检测和汽车车速表、前照灯、排气污染物、噪声等的检测,以及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合理使用等内容。
4、教学时数:40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见教学内容与要求表。
教学内容与要求表三、实施方法《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价》以学习情境为教学单元,通过完成各阶段学习任务为主线进行组织教学,具体教学实施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案例法、练习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法、分组实践法等四、课程考核评价五、教材选择与教案编写本课程教案依据本课程标准进行编写,学习情境的安排以学习任务来驱动,学习任务的基础是源于工作实践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过程的安排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使学生在综合的行动中思考和学习,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的完整过程。
本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程全部教案按年度版本进行管理,教案必须根据当年教学实践及学生学习条件的变化,由课程教学团队根据“信息反馈、团队反思、成员共享”的原则,对课程全部教案进行一次修改完善,形成当年更新版本用于下一年度的课程教学,并撰写年度改版总结报告存档备案。
六、课程教学资源及使用本课程教学资源依据本课程性质要求而加以开发,主要包括各种信息、可视光盘、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专业期刊等。
《汽车整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汽车整车性能检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汽车机电维修质量检验员及汽车检测线检测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维护》、《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原理与使用性能》等课程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轿车维修质量检验为主要内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检测仪器设备对汽车的综合性能及维修质量进行检验,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该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专业能力①制定计划,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汽车维修质量进行检查,并按计划实施;②填写工作任务单,借助于专用的检测仪器、设备对汽车状况进行评估;③提高车况水准,调整技术参数,并对此予以说明;④根据相关的制度、规范,开展服务工作;⑤制定检测规范、规定检测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对汽车的每一部分的系统运行功能进行检测,核查检测程序;⑥对已经掌握的数据,要能够解释说明、分析利用和评估;⑦在征得客户同意的前提下,排除之前已检测确定的交通安全和运行安全的隐患;⑧告知客户对车辆状况进行法定的检查,以及必须进行修理措施的可能的类型和范围;⑨评估车辆维修质量,确认是否达到维修目标。
2)方法能力①能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②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③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④能够查找资料与文献以取得有用的知识。
3)社会能力①具有团队意识和相互协作精神;②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③注重事故保护和工作安全;④遵守职业道德;⑤注意环境保护的意识。
4.课程描述1)课程总体描述(见表7・69)《汽车整车性能检测》课程总体描述表7-69学习内容:1.汽车技术状况数据;2.法定的规范;3.检脸单:4.检测的杈序方法:5.检查的范围;6.行驶安全和操作安全:7.品质保证:8.检测仪器、设备;9.服务绩效:10.质量管理;11.客户开发、客户满意度;12.质量检验合格证。
《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属性表考试考查笔试 设计(论文)其它通识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是否是否二、前言1、制定依据本标准依据《2012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2、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目标是在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地反映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培养学生了解汽车检测与维修原理,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原理,并具有对汽车检测与维修各总成的使用、维修、检测、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方面的能力。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中级汽车维修工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3、课程设计理念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模块按步骤来实施。
4、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成掌握汽车电控技术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依据社会、企业要求制定,以汽车维修业生产一线技术岗位相关的工艺知识和工艺及能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本课程基于汽车售后服务行业汽车维修岗位对汽车检测与维修的要求,按照以学习项目为主体,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理念,设置了汽车检测知识、汽车维修常用检测设备、汽车发动机检测设备、汽车底盘检测设备和汽车电器检测设备等5个学习项目,将汽车检测与维修知识与能力融于各学习项目中,在学习项目驱动中驱动教学,掌握方法,实现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目标。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原则合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编制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年9月2日审核人:专业负责人:系部主任:目录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基本理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专业知识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职业能力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职业素质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办法能力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性能检测课程类别考试课课程学分:3适用专业汽车检测技术课程代码:050521015 课程性质:专业课课程学时:48开课学期:第四学期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汽车检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主要培养在汽车检测技术职业岗位上相关汽车故障诊断、性能检测与维修的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学生应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基本要求,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职业素质。
前修课程为:汽车底盘检修、汽车电器系统检修、汽车发动机检修。
后续课程为:顶岗实习课程。
1.2设^思路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邀请行业专家对汽车检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根据汽车检测技术专业所涉及到的汽车维修和交通运输的知识内容,设计若干个学习情境。
实施情景化教学,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诊断、维修以及相关等专业知识的技能,同时养成学生职业素质,锻炼学生的方法与社会能力。
2.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各种检测仪器设备的相关操作和维修技能。
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仪器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性能分析的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具备按照规范的流程独立完成汽车检测的相关工作能力。
2・1知识目标企业工作流程及相关要求汽车检测站的相关知识汽车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检测与评价汽车制动系统检测与评价汽车转向系统检测与评价汽车行驶系统检测与评价汽车排放与噪声检测与评价汽车通过性能检测与评价汽车照明系统检测与评价2.1能力目标掌握诊断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查找并使用维修资料能够制定维修方案能够使用常见的检测仪器能够与顾客进行交流获取有效信息能够对发动机性能作出评价分析能够对底盘性能作出评价和分析能够对灯光照明系统性能作出评价和分析2.2素质目标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具有责任感具有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职业道德语言表达能力倾听的能力约束力具有亲切感3.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汽车检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过左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中专汽修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二)课程基本理念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项目按工作任务来实施。
(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维修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课程框架结构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小章主要内容讲实练考其计授践习核它一汽车的动力性426二汽车的燃料经济性22三汽车的行驶安全性44四汽车的舒适性22五汽车的通过性426六汽车检测制度22七汽车动力性检测426八汽车燃料经济性检测44九汽车制动性检测426十车轮动平衡检测336十汽车前照灯检测224一十汽车车速表检测22二十汽车车轮定位检测426三十汽车排放污染物和噪26四声检测4十汽车合理使用22五总451560计本课程建议课时为 64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47 课时,实践课时为17 课时。
本课程的总学分为 3 学分。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具有汽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了解影响汽车使用性能的各种因素,找出合理使用汽车的基本途径、掌握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有关汽车维修质量及汽车检测管理的一些相关政策和法规知识、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的内容、目标及意义、了解汽车性能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及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今后核心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术工作者所必需的发动机拆装、检查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一 ) 知识教学目的1.了解影响汽车使用性能的各种因素,找出合理使用汽车的基本途径。
2.掌握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有关汽车维修质量及汽车检测管理的一些相关政策和法规知识。
3.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的内容、目标及意义。
4.了解汽车性能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
5.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及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二 ) 能力培养目的1.能正确使用常用检测仪器、仪表和设备。
2.掌握检测结果分析,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正确处理的技术方案。
3.能合理使用汽车。
4.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的相关法规要求。
(三 ) 思想教育目的培养具有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三、内容标准单元一、汽车的动力性2、掌握汽车行驶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1、理解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与汽项目名称 1. 汽车的动力性工作任务车动力性的关系。
参考学时62、掌握汽车行驶阻力产生的原因及1 、了解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理解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与汽车动力性1、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与汽车动理论知识力性的关系的关系;2、汽车行驶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单元二汽车的燃料经济性项目名称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参考学时21 、了解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汽车节油途径和技术教学目标 2 、理解燃料经济性影响因素、发动机和底盘传动系统与燃料经济性的关系。
1 、了解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汽车节油途径和技术工作任务 2 、理解燃料经济性影响因素、发动机和底盘传动系统与燃料经济性的关系。
1 、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汽车理论知识节油途径和技术2 、燃料经济性影响因素、发动机和底盘传动系统与燃料经济性的关系。
单元三汽车的行驶安全性项目名称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参考学时41、了解制动性评价指标,理解底盘系统结构因素对汽车制动性的影响;2、了解轮胎的侧偏特性;理解底盘教学目标系统结构因素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汽车转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3、掌握转向轮的摆振与稳定、行驶跑偏1、了解制动性评价指标,理解底盘系统结构因素对汽车制动性的影响;了解轮胎的侧偏特性;工作任务 2 、理解底盘系统结构因素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汽车转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3、掌握转向轮的摆振与稳定、行驶跑偏1、制动性评价指标,理解底盘系统结构因素对汽车制动性的影响;2、轮胎的侧偏特性;理解底盘系统理论知识结构因素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汽车转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3、掌握转向轮的摆振与稳定、行驶跑偏单元四汽车的舒适性项目名称汽车的舒适性参考学时2教学目标 1 、了解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2、掌握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方法;3、掌握汽车噪声的评价方法;4、掌握汽车空气调节与居住性的评价方法。
1、了解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2、掌握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方法;工作任务3、掌握汽车噪声的评价方法;4、掌握汽车空气调节与居住性的评价方法。
1、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2、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方法;理论知识3、汽车噪声的评价方法;4、汽车空气调节与居住性的评价方法。
单元五、汽车的通过性项目名称汽车的通过性参考学时61、掌握汽车间隙失效与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教学目标2、掌握汽车通过性的支承与牵引参数;3、了解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
1、掌握汽车间隙失效与通过性的几何参数;工作任务2、掌握汽车通过性的支承与牵引参数;3、了解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
1、汽车间隙失效与通过性的几何参理论知识数;2、汽车通过性的支承与牵引参数;3、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
单元六汽车检测制度项目名称汽车检测制度参考学时2教学目标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管理规定工作任务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管理规定理论知识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管理规定单元七汽车动力性检测项目名称汽车动力性检测参考学时61、了解汽车动力性的检测方法;2、理解汽车底盘测功试验台的基本教学目标结构与原理;3、掌握汽车底盘测功试验台的测功方法。
1、了解汽车动力性的检测方法;工作任务2、理解汽车底盘测功试验台的基本结构与原理;3、掌握汽车底盘测功试验台的测功方法。
1、汽车动力性的检测方法;理论知识2、汽车底盘测功试验台的基本结构与原理;3、汽车底盘测功试验台的测功方法。
单元八汽车燃料经济性检测项目名称汽车燃料经济性检测参考学时41、掌握燃料消耗量的检测方法;教学目标 2 、理解燃料经济性的计算方法;3、了解燃料经济性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
1、掌握燃料消耗量的检测方法;工作任务2、理解燃料经济性的计算方法;3、了解燃料经济性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
1、燃料消耗量的检测方法;理论知识2 、燃料经济性的计算方法;3、燃料经济性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
单元九汽车制动性检测项目名称汽车制动性检测参考学时61、了解汽车制动性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检测标准;教学目标 2 、理解汽车制动试验台的基本结构与原理;3、掌握汽车制动试验台的测试方法。
1、了解汽车制动性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检测标准;工作任务2 、理解汽车制动试验台的基本结构与原理;3、掌握汽车制动试验台的测试方法。
1、汽车制动性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有关检测标准;理论知识2 、汽车制动试验台的基本结构与原理;3、汽车制动试验台的测试方法。
单元十车轮动平衡检测项目名称车轮动平衡检测参考学时61 、了解车轮动不平衡的危害和车轮教学目标动平衡仪的工作原理;2 、掌握车轮动平衡仪的使用方法和车轮动不平衡的校正方法。
1、了解车轮动不平衡的危害和车轮工作任务动平衡仪的工作原理;2、掌握车轮动平衡仪的使用方法和车轮动不平衡的校正方法。
1、车轮动不平衡的危害和车轮动平衡仪的工作原理;理论知识2、车轮动平衡仪的使用方法和车轮动不平衡的校正方法。
单元十一、汽车前照灯检测项目名称汽车前照灯检测参考学时41、了解汽车前照灯检测的作用和要教学目标求;2、理解前照灯检测仪的工作原理;3、掌握前照灯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1、了解汽车前照灯检测的作用和要工作任务求;2、理解前照灯检测仪的工作原理;3、掌握前照灯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1、汽车前照灯检测的作用和要求;理论知识2、前照灯检测仪的工作原理;3、前照灯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单元十二汽车车速表检测项目名称汽车车速表检测参考学时21、了解车速表误差的形成与测量原理;教学目标2、理解车速表试验台的基本结构;3、掌握车速表试验台的测速方法。
1、了解车速表误差的形成与测量原理;工作任务2、理解车速表试验台的基本结构;3、掌握车速表试验台的测速方法。
1、车速表误差的形成与测量原理;理论知识2、车速表试验台的基本结构;3、车速表试验台的测速方法。
第十三章汽车车轮定位检测项目名称第十三章汽车车轮定位检测参考学时61、理解汽车车轮侧滑台的基本结构教学目标与工作原理;2、掌握汽车车轮侧滑台的使用方法。
1、理解汽车车轮侧滑台的基本结构工作任务与工作原理;2、掌握汽车车轮侧滑台的使用方法。
1、汽车车轮侧滑台的基本结构与工理论知识作原理;2、汽车车轮侧滑台的使用方法。
第十四章汽车排放污染物和噪声检测法;3、声级计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项目名称第十四章汽车排放污染物和噪声检单元十五汽车排放污染物和噪声检测参考学时61 、了解汽车废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测及其危害、噪声及其危害; 2 、掌握教学目标汽油车怠速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方法、项目名称第十五章汽车排放污染物和噪声检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检测方法;测3 、掌握声级计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参考学时2法。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在各种条件的合理使用方1 、了解汽车废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法。
及其危害、噪声及其危害; 2 、掌握工作任务掌握汽车在各种条件的合理使用方汽油车怠速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工作任务法。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检测方法;理论知识汽车在各种条件的合理使用方法。
3、掌握声级计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1 、汽车废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及其理论知识危害、噪声及其危害;2 、汽油车怠速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检测方四、实施建议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教与学、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建议,并提供典型案例,体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建议: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景。
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二)考核评价建议:教学评价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三)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车型的选取要科学,体现地区行业特点,具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