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主政治的扩展

民主政治的扩展

民主政治的扩展
民主政治的扩展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教案:三、民主政治 的扩展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基本内容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 3、比较两部宪法出台的背景、内容,找出异同点,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参照,认识法国、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 过程与方法 情境再现,分析材料。 通过学习,搭建知识框架。结合法德两国在当时的国内形势、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当时欧洲的民主思潮等多方面因素去探寻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历史渊源,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学习过程由简单记忆到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学习法国人民为进步事业勇于斗争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并积极投身到现实生活的民主实践中去,正确积极地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德国和法国的民主政治,尽管其有很多不完善或保守之处,但民主政治的确立仍是历史的一股进步潮流,是值得肯定的。 重点和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 难点:分析比较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能结合其国内外气势探究其原因 教学方法 谈话法、问答法、探究法,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强直观性并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现任的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吗? 生:法国总统是希拉克,德国总理是施罗德,他们曾多次到中国访问。 师:对,法德两国是欧盟的的重要成员国,与中国的关系密切,两国元首曾多次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大家知道这两国的国体和政体吗? 生:法国和德国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师:那么两国的国体和政体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不知道。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就会清楚法国和德国的国体和政体的渊源了。 讲授新课 (一)法国的1875年宪法 1、历史背景——震荡中的法国 ⑴政局动荡不安 问:自1789年以来,法国政局是如何变换的? 答: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帝国——巴黎公社——梯也尔任总统——麦克马洪任总统 ⑵德军占领法国部分领土: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在普法战争中获胜的德军还占领着法国近20个省。 ⑶人民革命力量较强大;一些大城市的人民还掌握着武装。 ⑷共和与帝制的斗争激烈: 各派政治力量围绕着共和与帝制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了反复较量。 ①在国民议会中的议席情况:保皇派占430个席位,共和派只有200个席位。 ②保皇派内部:分三个派系,但有共同目标,即恢复帝制,都分别推出自己的王位继承人。 ③梯也尔任总统: 问:梯也尔是什么人? 答:是镇压巴黎公社的刽子手,是保皇派。 问:梯也尔任总统后想干什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3《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课型] 新授[第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2、对两部宪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认识资产阶级宪法的本质;分析资产 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用及对世界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表,再现法兰西共和国之路的艰难; 2、通过史论结合分析方法,与学生共同探讨法兰西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意义。 3、比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出两部宪法的异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法、德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及其影响的学习,明确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作用是一致的,即为资产阶级管理国家提供了政权组织形式,保障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力。 2、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具有反封建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教学重点]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 [教学难点] 分析比较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能结合其国内外气势探究其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 1)同学们知道现任的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吗? 法国总统是希拉克,德国总理是施罗德,他们曾多次到中国访问。 2)法德两国是欧盟的的重要成员国,与中国的关系密切,两国元首曾多次到中国进 行友好访问。大家知道这两国的国体和政体吗? 法国和德国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1 / 7

3)那么两国的国体和政体是怎样形成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就会清楚法国和德国的国体和政体的渊源了。 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历史背景——震荡中的法国; 1)法国近代政体的演变:政局动荡不安(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 自1789年以来,法国政局是如何变换的?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国之路 1589年—1792年波旁王朝的统治 1792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 1814年—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1848年“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 1848年—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二战后1946第四共和国、1958第五共和国) 2)德国军队:在普法战争中获胜的德军还占领着法国近20个省。 3)人民革命力量:(巴黎公社)一些大城市的人民还掌握着武装。 4)共和与帝制的斗争:各派政治力量围绕着共和与帝制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了反复较量。 ①在国会中:保皇派占430个席位,共和派只有200个席位。 ②梯也尔政府:“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梯也尔是保皇派,他虽然想恢复帝制,但害怕巴黎公社革命重演,不敢贸然废除共和制,法国名义上仍是共和国,但由于他继续疯狂破坏“国际工人协会组织”,野蛮屠杀巴黎公社战士,取消出版、结社自由,制造白色恐怖,压制共和派,所以做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 ③麦克马洪政府:直接着手恢复帝制,甚至定制了迎接国王的马车,缝制了国王的衣服,准备发动政变。 2 / 7

7-3民主政治的扩展导学案

第七专题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2、对两部宪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认识资产阶级宪法的本质;分析资 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用及对世界的影响。 3、比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出两部宪 法的异同。 4、对法、德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及其影响的学习,明确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作用 是一致的,即为资产阶级管理国家提供了政权组织形式,保障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力。 5、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具有反封建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二、情景设计: 播放《英雄交响曲》,提问曲名作者;打出贝多芬、拿破仑的图片。提出问题:贝多芬的这篇交响乐是歌颂拿破仑的,得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他愤怒地撕毁了手稿,后来改为《英雄交响曲》,这反映出什么问题?贝多芬与拿破仑的分道扬镳,反映了法国社会哪两种政体选择观念的斗争?法国是怎样艰难走上共和道路的呢? 三.学习任务: (一)基础知识整理:(学生预习,自主完成) 一、民主政治扩展的背景:(运用已有知识) 1、经济:的发展。 2、政治:或阻碍发展。 3、思想:欧洲思想的传播。 4、外力:的推动。 二、民主政治扩展的表现: 1、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⑴背景:震荡中的法国。 ①概况:自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了、第一共和国、、 、、第二共和国以及的覆灭。 ②基本特点:政局一直,党派林立,斗争激烈。 ③焦点:的政权形式之争。 ⑵标志:1875年的通过。 ①“一票多数”赢得共和制说明:力量强大。 ②宪法内容: A、1875年宪法赋予了极大的权力。 a总统任期年,是和军队的最高统帅。 b经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B、议会采取,参议院通过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负责。 C、在宪法审议中,将定为法国国歌,定位法国国庆日,在法律上阻断了复辟的道路。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震荡中的法国(背景) (1)政权更迭:自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了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以及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 (2)政局动荡:党派林立,执政者变换频繁,政治运动和人民斗争此起彼伏。 (3)保皇派梯也尔和麦克马洪积极准备恢复帝制。 2.“一票共和”(确立) (1)标志: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2)宪法内容: ①总统:拥有极大权力,任期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③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规定共和体制永远不得动摇。 3.共和体制的影响 (1)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2)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3)法国的共和政体并不巩固,共和派人士还需进行长期的顽强斗争。 二、脆弱的德国民主 1.背景:德意志的统一 (1)过程:俾斯麦的三次王朝战争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标志: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皇帝。 2.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 (1)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等权限,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2)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授予德意志皇帝巨大权力,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等大权。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3(人民版必修1)

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标要求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基本内容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 3、比较两部宪法出台的背景、内容,找出异同点,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参照,认识法国、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过程与方法 情境再现,分析材料。 通过学习,搭建知识框架。结合法德两国在当时的国内形势、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当时欧洲的民主思潮等多方面因素去探寻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历史渊源,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学习过程由简单记忆到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学习法国人民为进步事业勇于斗争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并积极投身到现实生活的民主实践中去,正确积极地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德国和法国的民主政治,尽管其有很多不完善或保守之处,但民主政治的确立仍是历史的一股进步潮流,是值得肯定的。 重点和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 难点:分析比较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能结合其国内外气势探究其原因 教学方法 谈话法、问答法、探究法,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强直观性并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现任的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吗? 生:法国总统是希拉克,德国总理是施罗德,他们曾多次到中国访问。 师:对,法德两国是欧盟的的重要成员国,与中国的关系密切,两国元首曾多次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大家知道这两国的国体和政体吗? 生:法国和德国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师:那么两国的国体和政体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不知道。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就会清楚法国和德国的国体和政体的渊源了。 讲授新课 (一)法国的1875年宪法 1、历史背景——震荡中的法国 ⑴政局动荡不安 问:自1789年以来,法国政局是如何变换的? 答: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帝国——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5(人民版必修1)

《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帝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单了解法兰西人民为争取共和制所经历的艰辛历程;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两部宪法出台的背景、内容,找出两部宪法的异同点,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主动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对法、德民主政治特点的学习不能用英美模式去生搬硬套,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是马克思唯物辨证主义的灵魂,即结合德国和法国当时的国内形势,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当时欧洲的民主思潮等多方面的因素去探寻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历史渊源,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浅显到深刻,学习的过程也由简单的记忆到主动的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法国人民为了争取共和捍卫民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要培养学生学习法国人民为进步事业勇于斗争的精神;树立民主意识,并积极投身到现实的民主实践中去,正确积极地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德国和法国的民主政治,尽管其有很多不够完善或保守之处,但民主政治的确立仍是历史的一股进步潮流。 [教材分析] 一、法兰西第三帝国宪法 1、背景:共和制与帝制的较量 (1)保皇派企图恢复帝制的举动 A、梯也尔时期:“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梯也尔是保皇派,他虽然想恢复帝制,但害怕巴黎公社革命重演,不敢贸然废除共和制,法国名义上仍是共和国,但由于他继续疯狂破坏“国际工人协会组织”,野蛮屠杀巴黎公社战士,取消出版、结社自由,制造白色恐怖,压制共和派,所以做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 B、麦克马洪时期:直接着手恢复帝制,甚至定制了迎接国王的马车,缝制了国王的衣服,准备发动政变。 (2)结果:梯也尔由于得不到保皇派和共和派的支持而宣告辞职。麦克马洪也难以实现其计划。 (3)难以成功的原因:一方面面临着外部危机——德国仍占据着法国近20个省;一方面内部广大工农群众强烈反对,而巴黎公社展示了人民的力量,同时人民还控制着一部分武装,资产阶级共和派强烈反对。 2、通过:1873~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内容: (1)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利:总统任职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议会采取两院制,即参议院和众议院,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众议院是由普选产生。 (3)确定国歌、国庆日:国歌——《马赛曲》、国庆日——7月14日。

民主政治的扩展 教案

第三课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震荡中的法国 (一)频繁变动的法国政坛 第一共和国 公元前高卢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1337年因法国王位继承问题,爆发“百年战争”。初期,法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和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特权阶级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第三等级纷纷要求限制王权、实行改革。1789年法国人民攻占了法国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爆发大革命, 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宣布人生而平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并废除君主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次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经过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掌权。 第一帝国 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第一帝国。参加反法同盟的欧洲大陆各君主国害怕法国革命会引起本国革命,自己也落得与路易十六同样的下场,因而十分仇视革命的法国,拿破仑先后多次打垮了欧洲各个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同盟”,保卫了由法国资产阶级进行的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但是拿破仑称帝后开始逐步从正义的自卫战争转变成为谋夺利益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拿破仑曾把比利时、荷兰及意大利一部分合并为法国领土;他入侵埃及,攻打莫斯科,还想霸占西班牙,以及派兵远征海地等。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同盟军占领,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流亡英国的普罗旺斯伯爵返国即位为法王路易十八。1815年3月,拿破仑率领不足1000士兵杀回巴黎,重建帝国,立百日王朝。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路易十八于7月8日回到巴黎,复辟波旁王朝。 1830年7月,法国七月革命爆发,七月王朝建立。1848年2月爆发“法国二月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称拿破仑三世。 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德意志,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况,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决心用武力来统一德国,并实现德国称雄欧洲的梦想。企图保持多年欧洲霸权地位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历来竭力阻止德意志的统一,爆发了普法战争,法国遭到惨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推翻了第二帝国的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逼近巴黎的普鲁士军队采取了屈膝投降的态度,并同德国签订了割阿尔萨斯和洛林,赔款50亿法朗的条约。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

民主政治的扩展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标要求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基本内容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 3、比较两部宪法出台的背景、内容,找出异同点,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参照,认识法国、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 过程与方法 情境再现,分析材料。 通过学习,搭建知识框架。结合法德两国在当时的国内形势、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当时欧洲的民主思潮等多方面因素去探寻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历史渊源,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学习过程由简单记忆到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学习法国人民为进步事业勇于斗争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并积极投身到现实生活的民主实践中去,正确积极地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德国和法国的民主政治,尽管其有很多不完善或保守之处,但民主政治的确立仍是历史的一股进步潮流,是值得肯定的。 重点和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 难点:分析比较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能结合其国内外气势探究其原因 教学方法 谈话法、问答法、探究法,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强直观性并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法国的1875年宪法 1、历史背景——震荡中的法国 ⑴政局动荡不安 问:自1789年以来,法国政局是如何变换的? 答: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帝国——巴黎公社——梯也尔任总统——麦克马洪任总统 ⑵德军占领法国部分领土: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在普法战争中获胜的德军还占领着法国近20个省。 ⑶人民革命力量较强大;一些大城市的人民还掌握着武装。 ⑷共和与帝制的斗争激烈: 各派政治力量围绕着共和与帝制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了反复较量。 ①在国民议会中的议席情况:保皇派占430个席位,共和派只有200个席位。 ②保皇派内部:分三个派系,但有共同目标,即恢复帝制,都分别推出自己的王位继承人。 ③梯也尔任总统: 阶级共和派强烈反对帝制拥护共和。第二,保皇派内部分歧。 2、宪法的通过——“一票共和” 请问:为什么叫“一票共和”? 3、宪法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法国1875年宪法主要有哪些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 4、宪法的影响 师:法国宪法的颁布有什么影响呢?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有什么积极的意义,请同学们思考。 生:确立了共和政体,符合时代的潮流,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师补充: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相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它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

民主政治的扩展

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 年月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2013年晋级为省一级达标高中。2014级高一招收10个班,包括两个重点班和一个艺术班。 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 由于我市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学生对历史往往存在这样一些印象:历史是“副科”;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由于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 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反复推敲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⑵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⑶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⑷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⑸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考试内容与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学习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 难点: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去寻找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能结合其国内外局势探究其原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简单了解法兰西人民为争取共和制所经历的艰辛历程。 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比较两部宪法出台的背景、内容,找出两部宪法的异同点,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对法、德民主政治特点的学习不能用英美模式去生搬硬套,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是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活的灵魂,即结合德国和法国当时的国内形势、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三.民主政治的扩展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教学设计
汪霞 2018 年 4 月
浙江省余姚中学
Ⅰ.三维目标 本节课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中的第三课《民主政治的 扩展》 。本专题以英美法德四国的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进程,突出了 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主流。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因此,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并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将三维目 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 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运用史料阅读法,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和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提升学 生独立思考、多元联系的历史思维能力等。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法国、德国时代背景的了解,进而掌握各国不同的代议制是与本国国情相 符合的,教师应该运用课文标题来突出法国是“一票共和”、德国是“脆弱民主”。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用阅读法、比较法、归纳法、史论结合等方法学习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体会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性。 进而树立民主意识,积极投身到现实生活的民主实践中,并认识民主政治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历史发 展的客观规律。酽锕极額閉镇桧猪。 Ⅱ.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才接触到的知识点,高一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而且在学习 过英国和美国代议制民主后,对西方民主政治有了初步的认识。彈贸摄尔霁毙攬砖。 但是教材对本课知识要求理解的层次比较高,同时要掌握两个国家代议制确立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还要比较差异、体会代议制的作用,在一个课时内完成时间比较紧张。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材料 的补充阅读和分析对比,来帮助学生理解、降低难度、突出重点。这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掌握知识,更重 要的是借此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謀荞抟箧飆鐸
怼类。
Ⅲ.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难点:在对比中寻找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结合时代背景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 作用 Ⅳ.教学流程 课前播放《马赛曲》 ,并 PPT 显示其歌词。 导入语:大家刚才所听到的是《马赛曲》 ,哪国国歌?(法国)原名莱茵军团战歌,在法国大革命期间 创作,从歌词和旋律中体现了法国人民反对专制暴政、争取民主自由的精神。最终法国建立民主政治,促 1/8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8(人民版必修1)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2、对两部宪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认识资产阶级宪法的本质;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用及对世界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表,再现法兰西共和国之路的艰难; 2、通过史论结合分析方法,与学生共同探讨法兰西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意义。 3、比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出两部宪法的异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法、德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及其影响的学习,明确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作用是一致的,即为资产阶级管理国家提供了政权组织形式,保障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力。 2、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具有反封建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教学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 教学难点分析比较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能结合其国内外气势探究其原因 教材要点 本课主要介绍了在英、美民主政治确立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在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潮流中,法国、德国也在重重的矛盾和斗争中颁布了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尽管由于两国的国情决定了法国只是“一票赢得的民主”,德国也是行“专制”之实的“脆弱的民主”,但毕竟是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民主政体,这自然是历史的一个重大进步。 本课从内容结构上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通过对这两部宪法内容的介绍来展现两国代议制度的特点,其中第一部分还用了大量篇幅介绍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出台时的国内局势,可以辅助我们对宪法的内容及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震荡中的法国】1789年以来,法国的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法国人民追求民主的斗争也是此起彼伏。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政治派别,其中反对民主共和提倡建立帝制的保皇派在法国政界占很大比例。但是,法国人民的长期斗争,尤其以1871年法国的巴黎公社让统治者真正体味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和民主潮流的势不可挡。另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在法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大发展时期。统治阶级意识到:此时再实行与民主潮流背道而驰的帝制,是无论如何也难有立足之地的。因此,在各种政治力量的角逐中,在广大工人群众和士兵的强烈要求下,保皇派恢复帝制的幻想只能破产,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艰难的斗争中得以确立。 【“一票共和”】本目主要介绍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宪法的颁布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和国家权力的分配结构,从而在法律上堵塞了保皇派妄图复辟的道路,使法国早在大革命中确立的代议制度稳定下来。但是,在这部宪法中,仍能明显地看到共和派与实力强大的保皇派之间相妥协的许多痕迹。譬如,宪法赋予了总统很大的权力,他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再如,宪法赋予了参议员很

高中历史民主政治的扩展复习教案人民版选修1

专题七(3)民主政治的扩展(总2、3) (一)考点要求: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二)基础知识导学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历史背景——震荡中的法国; 讨论:政体的变化反映什么历史问题?政局____思想观念__________ ㈡普法战争后的局面: 德国军队:在普法战争中获胜的德军还占领着法国近20个省。 人民革命力量: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失败后,一些大城市的人民还掌握着武装。 共和与帝制的斗争:各派政治力量围绕着共和与帝制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了反复较量。 2、宪法的通过——“一票共和”;1875年1月国民议会通过。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3、宪法的内容; ①行政权归总统:权力极大;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官员、缔结条约、大赦等; 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总统制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②立法权归议会:实行两院制: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内阁对参 议院负责。众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举。 ③规定国庆日、国歌,防止复辟的措施等 ④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等内容写入了宪法之中,从而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可能。 4、宪法的影响; ①进步性:确立了共和政体,符合时代的潮流,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时期的必然结果。它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局限性:宪法中规定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法国共和政体没有因为1875年宪法的颁布而巩固。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人士还需进行 长期顽强的斗争) 【问题探究】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确立的标志是?确立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1)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2)根本条件:工业革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延伸拓展】1875年宪法只是以一票的多数通过,说明当时保皇派的势力非常强大,但法国的 共和制度是逐步得到了巩固,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1)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 2)法国人民包括资产阶级为民主共和而进行的不懈的斗争。 3)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脆弱的德国民主; 1,历史背景:德意志的统一; 1)以方式打败了,领导人,领导阶 级。 2)完成:时间,标志。 2,宪法颁布:1871年4月。——帝国宪法的通过,确立了德意志帝国立国的基本原则。 3,宪法的内容: 1)国体——联邦制国家; ①由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等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 ②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和银行立法、征收间接税、颁行民法及刑法等权限;各邦则 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2)政体——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家担任,称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 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

作者:丁晓平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简单了解法兰西人民为争取共和制所经历的艰辛历程。 ②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两部宪 法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图表,再现法兰西共和国之路的艰难; ②通过史论结合分析方法,与学生共同探讨法兰西共和国宪法和德意 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意义。 ③比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引导学 生归纳出两部宪法的异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对法、德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及其影响的学习,明确资产阶 级代议制的作用是一致的,即为资产阶级管理国家提供了政权组织 形式,保障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力。 ②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具有反封建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历 史进步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 难点: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去寻找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能结合其国内外局势探究其原因。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四、教授新课

导入新课:ppt播放《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的视频,请同学们思考奥朗德是怎样当选为法国总统的?(通过选举方式产生) 这段视频讲的是2012年5月,社会党领导人奥朗德以51.9%的支持率击败萨科齐当选法国新一任总统。下面,请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老师刚才提的那个问题:“奥朗德是怎样当选法国总统的?”(……) 对,这种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国家最高领导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民主政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128页,先大致浏览一下本课的内容。(板书:民主政治的扩展) 新课讲授:(过渡)据我们所知,在19世纪后期,法国实行了共和制。那么这一制度是如何确立的呢?要学习这一制度的建立过程,我们首先就要来了解一下这一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巴士底狱在当时是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也就意味着他们展开了与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也由此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在大革命以后,法国政体频繁变更,其中既有封建王朝的复辟,也有帝制和共和制的较量。这一时期的法国也因此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28页的内容,结合老师提供的这则材料,思考一下:大革命后,法国政体是如何变更的?(ppt播放攻占巴士底狱的图片和材料,课件5)(板书: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背景)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确立起君主立宪制——1792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到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的“七月王朝”恢复了君主立宪制——1848年“二月革命”后建立起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1870年建立起法兰西第三共和国。(ppt演示课件动态图,课件6)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法国近代政体的演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呢,就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震荡中的法国》之一子目的内容,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政治局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出关键词进行作答。【动荡不安;党派林立;斗争激烈】(ppt展示问题和答案,课件7)好,同学们都找的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民主政治的扩展合作探究教案第3节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专题七

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程目标】 1、识记巴黎公社失败后在国民议会中的派系和权力之争、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2、对两部宪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认识资产阶级宪法的本质; 3、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用及对世界的影响。 【三维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过程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过程】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共和派和保皇派之间的斗争: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但是,法国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和帝制派之间进行着长期的斗争,政权在两者之间反复易手 一票共和:1870年普法战争后第二帝国灭亡,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案,颁布了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度。 宪法内容: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和批准条约,实行大赦等,在参议院赞同下可以解散众议院。

评价: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总统、参议院的权力很大是资产阶级和保皇派政治妥协的产物。 ⑤法国1875年宪法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了最终的确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 ①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②1871年春,《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 内容: A、全国二十多个邦和几个自由市享有一定自主权,帝国政府掌握国家的军事、外交、海关和立法权。 B、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授予帝国皇帝巨大的权力。作为国家元首,皇帝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可以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等。 C、帝国宰相主持政府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D、宪法规定,帝国设立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议长由帝国宰相担任,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行使立法权,但任何法案都要通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作用很小。 评价: A、《德意志帝国宪法》表明德意志帝国是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民主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B、但是,帝国的成立和宪法的颁布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便利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问题探究一】1787年宪法使美国成为一个总统制共和国国家,而1875年宪法使法国成为一个议会制共和制国家。两者各有何异同?

历史试题人民版必修1 课时作业:专题3 2 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选择题 1.孙中山在回忆19世纪末广州起义时说:“当初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这种现象得以改变应该是在 ( ) A.鸦片战争后 B.太平天国运动后 C.中日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解析: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因此舆论对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的看法有所改变。 2.下图题为《饭桶》的漫画是张聿光于1911年创作的。对这幅漫画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 A.批判清王朝为还债搜刮民脂民膏 B.反对思想禁锢,提倡民主和科学 C.讽刺野心家袁世凯窃夺革命果实 D.讽喻清王朝腐败无能、愚蠢自大 解析:选D。漫画是当时某种社会现实的反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1911年的时代背景。1911年辛亥革命斗争的主要矛头指向清政府,正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愚蠢自大,成为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 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与日本》中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帝国军队的兵变。”这场兵变带来的结果不包括 ( ) A.中国实现了近代化B.清政府垮台 C.中华民国成立D.皇帝制度结束 解析:选A。由题干材料可知“这场兵变”指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

会性质,没有使中国实现近代化。 4.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 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D.《临时约法》的颁布 解析:选C。中华民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 5.2014年为中华民国成立102周年,若将公元2014年换算成中华民国纪年,则是( ) A.99年B.100年 C.101年D.103年 解析:选D。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即中华民国1年,换算的公式:公元年数=民国年数+1911,民国年数=公元年数-1911,因此2014年为中华民国纪年103年。 6.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 )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解析:选C。五色旗,旗面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寓五族共和,实现民族团结之意。 7.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 )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6(人民版必修1)

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简单了解法兰西人民为争取共和制所经历的艰辛历程; 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比较两部宪法出台的背景、内容,来找出两部宪法的异同点,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对法、德民主政治特点的学习不能用英美模式去生搬硬套,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是马克思唯物辨证主义的活的灵魂,即结合德国法国当时的国内形势、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当时欧洲的民主思潮等多方面的因素去探寻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历史渊源,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肤浅到深刻,学习的过程也由简单的记忆到主动的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法国人民为了争取共和捍卫民主,进行了艰苦绝卓的斗争,要培养学生学习法国人民为进步事业勇于斗争的精神;树立民主意识,并积极投身到现实生活的民主实践中去,正确积极的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 要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德国和法国的民主政治,尽管其有很多不够完善或保守之处,但民主政治的确立仍是历史的一股进步潮流,是值得肯定的。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在英、美民主政治确立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在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度的潮流中,法国、德国也在重重的矛盾和斗争中颁布了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尽管由于两国的国情决定了法国只是“一票赢得的民主”,德国也是行“专制”只实的“脆弱的民主”,但毕竟是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民主政体,这自然是历史的一个重大进步。 ●本课从内容结构上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通过对这两部宪法内容的介绍来展现了两国代议制度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