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识与能力目标】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图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人合作,树立辨证看待问题的意识;2.通过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习惯。
1、【教学重点】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
1、【新课导入】如果没有微生物的作用,动植物的遗体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将失去生存空间!那你知道这些微生物在生物圈由什么作用呢?【新课讲授】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生物圈的循环2、寄生细菌和真菌使动植物和人患病。
由小麦叶绣病和香港脚的原理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3、微生物与动植物共生。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死亡,这种现象叫做共生,如地衣和根瘤菌。
具体阐述地衣和根瘤菌对生物圈的作用。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
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讲解完与植物共生的原理,接下来讲解与动物共生的方法:细菌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为细菌提供生存场所和食物,并且有些细菌生活在人体肠道内,成为人体内正常的菌群。
人体肠道内的大量细菌,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益处。
4、利用微生物变废为宝。
如将落叶、秸秆放入沼气池中,在甲烷菌的作用下产生甲烷(沼气),用草履虫等微生物净化污水。
5、白色污染造成的危害,呼吁学生保护环境。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教案第一章:微生物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微生物的特点和生物学特性。
1.2 教学内容1. 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细菌、真菌、病毒、原生生物等。
2. 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数量多、代谢类型多样等。
3. 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
1.3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展示微生物的图片和视频。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微生物的特点和生物学特性。
1.4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微生物定义和分类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对微生物特点和生物学特性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2.1 教学目标1. 了解微生物在土壤形成和改良中的作用。
2. 掌握微生物在土壤养分循环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1. 微生物在土壤形成和改良中的作用:有机质分解、矿物质转化等。
2. 微生物在土壤养分循环中的作用:氮循环、磷循环、钾循环等。
2.3 教学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微生物在土壤形成和改良中的作用。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微生物在土壤养分循环中的作用。
2.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微生物在土壤形成和改良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对微生物在土壤养分循环中的作用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微生物在水体中的作用3.1 教学目标1. 了解微生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微生物在水体净化和富营养化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1. 微生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
2. 微生物在水体净化和富营养化中的作用:有机物分解、氮磷去除等。
3.3 教学方法1. 通过水体生态系统的模型和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微生物在水体中的作用。
2. 利用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微生物在水体净化和富营养化中的作用。
3.4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微生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对微生物在水体净化和富营养化中的作用的掌握情况。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教案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教案
(2)请描述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
(六)教师总结:
运用本节的知识,自我评估:
(1)埋在土壤中的鱼内脏,几天后什么都不见了,这是因为()A、被植物的根吸收利用了B、被细菌分解成了空气,然后进入了大气中
C、被土壤中生活的小动物吃掉了
D、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了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2).细菌对自然界的最重要影响是( )。
A.分解动植物遗体
B.制造有机物
C.杀死多余动植物
D.净化空气(3)豆科植物的根瘤是由哪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形成的?( ) A.根瘤菌和豆科植物 B.藻类与真菌 C.藻类与细菌 D.原生动物与根瘤菌
梳理归纳本节课的知识,收获了哪些知识,拓展了哪些思维。
独立思考认真完成
生生检查互相批改
(1)D(2)D(3)A提高归纳能力,纵贯整体的整合能力。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限时完成,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规范学生答题的良好习惯。
分层检测
当堂达标
(10分钟)A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助学P96的当堂达标1-----7题。
出示答案互批互改
对出错多的题目精讲。
B类:独立完成助学P97的第8题
独立完成助学P96的当堂达标内容。
核实答案,互相纠错。
目标达成进行堂清
A类作业面向全体学生,课堂独立完成。
B类作业:有一定的难度。
有挑战性,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教案】。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教案标题: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 理解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不同类型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了解微生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投影仪。
2. 生物圈模型或图表。
3. 微生物样本或图片。
4. 学生实验室用品,如显微镜、培养皿等。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幻灯片或投影仪展示一些微生物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微生物可能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
2. 引发学生对微生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兴趣,例如它们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等。
探究:1. 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并研究该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学生可以使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研究。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讨论他们所选择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教师补充:根据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关于微生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重要信息,例如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氮循环、食物链中的角色等。
实践:1. 学生实验:安排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以观察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例如,学生可以将一些食物残渣放入培养皿中,然后观察并记录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 学生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个简短的报告,描述微生物在实验中的作用。
总结:1. 教师总结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并强调其重要性。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检查他们对微生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理解程度。
拓展:1. 学生自主研究: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其他作用,如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药物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微生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评估:1. 学生报告和实验结果的评估。
2.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评估。
3. 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的回答。
教学延伸:1. 将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与其他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如生态学、环境科学等。
第十八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一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的类型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其生物圈中的作用3、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教学重点微生物及其种类,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教学难点探究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常见、常接触的微生物现象,设疑:它们是生物吗?是哪一类生物?引入教学主题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什么是微生物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微生物的概念1、微生物的种类从观察教材插图,听“形象大使”介绍,看媒体展示图片三个方面认识微生物,并小结微生物的种类2、微生物的生活场所由学生自学后得出结论3、探究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展示课前准备的发霉食品,提示空气中存在微生物,引导学生列举身边微生物现象(二)微生物的生活方式1、先让学生阅读教材P54,初步了解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再结合图片分析这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简介寄生生活的微生物,明确其生物圈中的角色,区别腐生寄生的异同点3、简介自养,生活方式4、简介根瘤菌,黏球菌的固氮作用(三)微生物的繁殖特点学生阅读56页第1自然段后,小结微生物的繁殖特点提示:微生物的繁殖与环境中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因素有关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根据表中已知部分完成未填空内容2、算一算,假如你的手上有100个细菌,细菌按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4个小时不洗手,你的手上将有多少个细菌?四、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课件展示五、练习六、感悟与反思通过学习,我知道微生物的特点:个体结构分布代谢类型代谢强度繁殖速度我还知道,微生物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成分,尤其是腐生性微生物作为生物圈中的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2.概述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对比细菌、真菌、病毒结构的区别,培养对比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纠正对微生物的片面认识,建立辩证的观点。
【教学重点】1.细菌、真菌及病毒的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2.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判断哪些属于微生物。
微生物这么小,结构又如此简单,它们如何维持生存?在生物圈中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二、挖掘元素,建立模型。
1.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殖方式。
出示细菌形态示意图,结合实例归纳细菌的三种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
出示细菌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细菌有哪些结构组成,细菌细胞与动物、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哪些结构不是所有细菌都具备的?归纳细菌的结构特点。
给出细菌繁殖数据,引导学生思考细菌怎样产生后代?回忆细胞的增值方式,归纳细菌通过分裂方式产生后代,速度快。
2.真菌形态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
我们上节课还观察了酵母菌和霉菌,它们的特点和细菌一样吗?出示酵母菌和霉菌的图片,对比细菌进行讲解、归纳。
酵母菌和霉菌是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动植物类似。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霉菌是多细胞的真菌,还有一类大型真菌——蘑菇类。
视频——真菌的繁殖,与细菌对比,酵母菌用出芽生殖产生后代,霉菌、蘑菇等真菌通过孢子生殖产生后代,同样具有繁殖速度快的特点。
3.病毒形态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
展示病毒不同形态的图片,展示病毒、细菌、细胞大小关系的图片,展示病毒结构图片,归纳病毒形态结构特点。
病毒式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结构非常简单,通常只有蛋白质和核酸两部分。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3.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5.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收集资料、交流表达、观察实验等方法,学习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是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教学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教学过程】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细菌、真菌,那么从形态上讲,细菌和真菌的最大区别是什么?(细菌没有细胞核,只有核区;而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具有细胞完整结构).我们学习过的细菌按形态分,可分为哪几种?(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学过的真菌有哪些种?(酵母菌、青霉、曲霉,还有蘑菇等食用菌).细菌和真菌虽然个体小,不像动植物那样惹人注目,但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关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从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逐步展开,非常自然地引出课题.新课教学:(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提问:谁能展示细菌真菌是分解者的证据?各小组展示探究“细菌、真菌使食品生霉、腐烂”的结果,其他同学或提问或思考或补充.首先弄清以下两问题: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你会想到什么问题(面包和水果为什么会腐烂?)从而探究出细菌、真菌与水果生霉、腐烂的关系.通过这样层层推进的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学法指导,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技能训练:为了能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请你来评价一下哪个方案更好,这样很自然地开始技能训练.在这里,我把技能训练提前到此进行,是我认为这个时候进行技能训练,与前面知识有联系,比上完全部内容后单独进行要显得自然,有意义.既有知识的连贯,又能训练技能.设计本训练关键在于通过对3种实验方案的选择让学生领悟到设置对照组时,要根据实验目的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只有方案3排除了所有影响实验的干扰.因此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这个评价过程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理性思维,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讲座让他们难免说明各个实验方案可行可不完善的道理,这学生学会选择最佳设计方案打下基础.展示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提问: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分解者)?想一想,细菌和真菌是靠什么生活的?(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引导思考:细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观看大屏幕,分组讨论并回答.(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过渡:既然细菌和真菌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的,那它们与动植物和人有什么关系呢?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类患不同的疾病.下面,就由学生把各自从不同途径(网络、报纸、实际生活,)获取的有关资料(实物、标本、实例、报道等)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实物展示、讲小故事、谈体会感受、经验介绍、角色扮演、新闻播报等)呈示出来.通过学生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培养学生课前探究能力,并且让学生自主选择各自喜爱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教师或主持人利用课件呈示相应的图片标本以补充并把各类疾病分类归纳:人(扁桃体炎、猩红热、痢疾、丹毒、足癣、臂癣)提问:这与细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关吗?引导思考:我们能否利用细菌和真菌治疗疾病?列举“抗生素”如安比仙(青霉素)、红霉素、金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等,展示收集的药盒,介绍该种抗生素的治疗范围.怎样才能预防和防止动物或人患病?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抗生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提示: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如细菌会产生抗药性,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等,应遵照医嘱,根据病因、病情、合理使用).给农作物带来哪些危害?(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粉病都是真菌引起的)提问:细菌和真菌会给农作物带来危害,使农作物患病,那我们能否利用细菌和真菌帮助农业生产利用细菌和真菌来防治农业病虫害?列举微生物农药如防治稻瘟病的春雷霉素、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庆丰霉素等,另外不可利用细菌和真菌制造除草剂,它们都具有环保作用,值得我们大力推广.指导学生阅读P83“以菌治虫”各向学生渗透STS教育,理解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价值.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三)与动植物共生师: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还能与动物或植物共生在一起,那什么是共生呢?仔细默读81页内容,找出关键词.指导学生看书.呈示地衣和根瘤,播放学生观察采集地衣的录像,请一位兴趣小组的同学结合录像介绍地衣的生活环境和特征,并请其他同学观察桌上的地衣标本,欢迎其他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理解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再次强调共生的概念.观看大屏幕:观察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说说豆科植物的根瘤的共生现象与地衣有何不同.现在化肥生产很发达了,为什么还要用这种“生物固氮”的方法来提高土壤肥力,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呢?总结出生物固氮的优点:环保、高效、节能、收益大等.还知道哪些植物有共生现象?天麻是密环菌与植物的共生体,没有密环菌,就不能形成天麻.开麻可治头痛、眩晕、抽搐痉挛、小儿惊风等病.细菌和真菌不仅与植物共生,有的还能与动物共生,阅读P81课文,提出疑问.维生素B12缺乏会导致恶习性贫血,维生素K有凝血功能.【课堂小结】【课堂练习】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一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三.与动植物共生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2. 使学生理解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研究的兴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2.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3.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4. 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5. 保护微生物,维护生态环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微生物,维护生态环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微生物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3. 讨论法:探讨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4. 实践活动法:设计保护微生物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微生物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微生物案例资料。
3. 保护微生物的实践活动方案。
4. 教学课件和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微生物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享微生物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4. 小组讨论:探讨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保护微生物的实践活动。
七、教学反思:2.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笔记。
2. 搜集更多关于微生物的资料,加深对微生物的了解。
3.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微生物,维护生态环境。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十、教学拓展:1. 微生物相关科普读物推荐。
2. 微生物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掌握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学会观察和描述微生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图片和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
培养学生珍视生态环境,意识到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可以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和生物化学特性等进行分类。
2. 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
微生物代谢类型多样,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发酵等。
微生物繁殖速度快,数量庞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微生物的形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问:“你们听说过微生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教学内容讲解使用PPT或板书,讲解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通过实例讲解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如微生物在土壤改良、污水处理、食品制作等方面的应用。
3.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微生物观察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微生物观察实验中的操作规范性和观察准确性。
3.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微生物定义、分类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延伸1.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探讨微生物在食品制作、药物研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食品中毒、抗生素抗性等。
2. 微生物的利用与创新介绍微生物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中的应用,如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
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的利用前景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让学生理解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细菌、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分解有机物、循环养分、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二章:微生物的生态作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解有机物、促进土壤通气和水保持、参与土壤形成和改良等。
微生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解有机物、维持水质稳定、参与水体自净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微生物在土壤和水体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采用互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认识和体验。
第三章: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在食品制作、药物研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发酵、腌制等。
微生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抗生素、疫苗等。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废水处理、生物降解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和应用。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微生物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潜力和挑战。
第四章:微生物的采集和培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采集和培养方法。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实验技能。
4.2 教学内容微生物的采集方法:样本选择、采样工具的使用、采样注意事项等。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培养基的选择、接种方法、培养条件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法,展示微生物的采集和培养方法。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手进行微生物的采集和培养实验。
第五章:微生物的观察和鉴定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观察和鉴定方法。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微生物观察和鉴定技能。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教案主题: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2. 掌握微生物在土壤、水、空气、人体等方面的应用;3. 学会运用知识,探讨如何保护和利用微生物资源。
教学内容:一、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介绍1. 微生物对自然界的影响;2. 微生物的分类;3.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应用(土壤、水、空气、人体等方面)。
二、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应用1. 土壤微生物的分类和功能;2. 微生物对土壤的作用;3. 微生物在土壤修复和肥料制作中的应用。
三、微生物在水中的应用1. 水体微生物的分类和功能;2. 微生物在水质处理和生物工程中的应用;3. 微生物在水产品加工和农业水源中的应用。
四、微生物在空气中的应用1. 空气微生物的分类和功能;2. 微生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3. 微生物在生产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应用。
五、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应用1. 人体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2. 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 微生物在医学和保健方面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案例分析的方法;2. 辅以PPT演示及图片展示的方式;3. 通过小组合作、提问答疑及讨论等方式加强学生互动。
教学过程:一、引入老师通过展示一张气候变化的世界地图向学生介绍气候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以此为引入,引出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二、知识学习1.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老师通过PPT演示,向学生介绍微生物对自然界的影响、微生物的分类及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同时引领学生思考,探讨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应用。
2.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应用老师向学生介绍土壤微生物的分类和功能,并详细讲解微生物对土壤的作用,以及在土壤修复和肥料制作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
3. 微生物在水中的应用老师向学生介绍水体微生物的分类和功能,并详细讲解微生物在水质处理和生物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在水产品加工和农业水源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列举微生物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演示法、观察法、分析讨论法来提高观察分析能力2、归纳总结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生态意识,提高爱护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性2.形成自觉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思想.【教学重点】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二、信息技术平台及技术手段简述:本节课用到了希沃白板,其中用到的信息系技术平台有课件、视频、和课堂活动中的超级分类关系、思维导图和蒙层功能,班级优化大师课堂抽测,当堂评价、白板连线等…当堂练: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其中花瓣化作春泥的过程其重要作用的是()A.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B.被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C.花瓣本身的呼吸作用D 细菌、真菌的合成作用.2.豆科植物的根瘤是由哪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形成的?( )A.根瘤菌和植物根部B.藻类与真菌C.藻类与细菌D.原生动物与根瘤菌3、如果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那么自然界会()A 动物尸体会很快腐烂B 植物会很茂盛C 植物的营养会很困难D 动植物不会受到影响4、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A.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B.氧、水和无机盐C.二氧化碳和水D.水和无机盐板书设计: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参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腐生)2.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寄生和共生)3.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讲稿1.知识与技能:1) 概述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2) 举例说出微生物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解方法归纳总结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过程。
3.情感与态度:树立生态意识,提高爱护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性。
【学习重点】1)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2)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关系。
【学习难点】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方法】比较分析、讨论,多媒体演示法、观察法相结合。
【教学用具】有关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三大作用的多媒体片断或相关挂图。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笔一、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 腐生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微生物中绝大多数营腐生生活。
腐生微生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思考:自然界中每天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但是地球上并没有被越积越多的动植物遗体所充塞,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养料也没有枯竭。
为什么?2. 寄生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少数细菌、真菌和所有病毒营寄生生活。
寄生微生物寄生在人体和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中吸收营养物质,导致人和家畜、家禽、农作物等患病。
例如:2. 共生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什么是共生?2)举例:▲实验·探究:<观察小动物内脏的分解>【实验结论】自然界中大量的腐生细菌和腐生真菌,能促使动植物遗体逐渐腐烂分解。
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又被绿色植物吸收和利用,为制造有机物提供了原料。
所以,埋在土壤中的小动物内脏,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
二、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1)沤制肥料:例如:2)沼气发酵:例如:3)污水净化:例如:4)轮作、间作:例如:5)制作菌肥:例如:【课堂学习• 研讨】根据所学过和知识,总结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过程,并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来。
★ 课堂同步训练 ★一.穿针引线枯草杆菌使动物患癣类恶疾链球菌使小麦叶产生锈病寄生在动物体内的真菌使人患扁桃体炎等 寄生在植物体内的真菌使某些植物的果实腐烂 二.画龙点睛1.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进而制造___________。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第一部分:导入引入:微生物正在你的身体内部和周围的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它们存在于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问:你知道微生物在生物圈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吗?第二部分:探究微生物的作用1. 促进土壤健康微生物是土壤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
此外,某些微生物还能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为植物提供额外的养分。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2. 维持水体健康微生物在水体中的作用同样重要。
它们可以降解有机物质和污染物,保持水体的清洁和透明度。
此外,一些微生物还能够利用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并提供给其他生物使用。
因此,微生物对于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保护人类健康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体内有大量的微生物群落,被称为微生物群。
其中一些微生物起到保护作用,帮助我们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调整和改善微生物群落来维持身体健康。
例如,饮用益生菌酸奶能够增加肠道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促进消化和营养吸收。
第三部分:应用案例案例一:生物修复微生物在生物修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油污染的土壤或水体中,一些具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可以吸收和分解石油类物质,从而恢复受污染的环境。
这种方法成为生物降解技术,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案例二:微生物肥料一些微生物可以和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更多的养分。
这种微生物肥料不仅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
第四部分:总结微生物在生物圈中起到了多种重要作用,包括促进土壤健康、维持水体健康和保护人类健康等。
通过了解微生物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改善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
因此,加强对微生物的学习和研究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微生物的类型;2.分析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能力目标】1.通过图书、网络和身边的人获得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学会从中获得信息;2.学会用实验法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增强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学会辩证地分析事情、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微生物及其种类【教学难点】: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三、教学方法安排(1)教学用具:PPT多媒体(2)教学方法:比较分析、讨论、多媒体演示法、观察法相结合。
四、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在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积极进行生生、师生交流,学会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学会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知识点。
在课后,指导学生积极利用网络收集相关材料,完成“假如地球上没有微生物”活动,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课时1. 微生物的概念:即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①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蓝藻2.微生物分类②多细胞微生物,如食用菌蘑菇、药用菌灵芝、霉菌③无细胞结构微生物,如HIV病毒、类病毒3.微生物主要的活动场所——土壤;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动植物的体表、体内和其它环境。
4.“探究我们生活中存在微生物”实验方案设计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为“微生物在生物圈的作用”,主要给学生介绍微生物的概念、类型、生活以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学生刚开始接触微生物,在此之前,微生物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能正确认识微生物。
而本节知识涉及的都是微观生物,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展示图片、视频等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
对于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性活动,由于课堂时间和学校条件的限制,并不能够完全展开,教师可以借助此活动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加深学生对实验法的理解,让学生学会利用实验法进行问题探究。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题课型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年级日期初二新授主备人复备人授课人教学目标1、简述微生物定义;2、列举常见微生物类型;3、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重点1、简述微生物定义;2、列举常见微生物类型;3、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难点1、简述微生物定义;2、列举常见微生物类型;3、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授课人标注一、检查预习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哪些?二、引入新课复习导入新课三、新课讲授(一)腐生微生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腐生细菌和腐生真菌,能促使动植物遗体、粪便逐渐腐烂分解,分解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又被绿色植物吸收利用,为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提供原料。
(二)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1、微生物的营养方式类型:大部分是异养生活:分为腐生生活和寄生生活。
2、共生关系:有些细菌或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利用,不能分离。
3、农家肥里含有复杂的有机物,不能被农作物直接利用,必须进行堆沤,利用腐生微生物的作用,才能将这些有机物分解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喝无机盐等。
4、建设沼气池发酵罐: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开发农村新能源。
学生自主完成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习题检查预习情况为新课作准备讲授分析,了解运动的基础当堂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布置作业,巩固本节内容沼气发酵的沼渣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是庄稼的好肥料。
5、利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人们还常采用豆粮间作、瓜豆轮作等方法来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增产的目的6、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净化污水,改善环境。
7、塑料瓶、塑料袋等“白色垃圾”难以被腐生微生物分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
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四、课堂小结腐生微生物是生物圈中沟通无机环境和生物界的桥梁。
五、巩固练习当堂练练习书本123页六、布置作业创新练习:基础夯实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四章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2、举例说出微生物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运用图解方法归纳总结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过程。
(三)情感目标
树立生态意识,提高爱护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关系。
难点: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多媒体播放《小猫种鱼》的视频,提问:小鱼为什么不能收获很多小鱼呢?这是哪一类生物的作用?
(二)学习新课
一、微生物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出示图片:腐烂的梨
提问:
1、枯草杆菌使梨腐败,它们与水果的关系是怎样的?
2、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3、细菌和真菌主要的营养方式是什么?
观察图片,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思考并回答问题:
秋季,瑟瑟秋风吹落了大量树叶,使校园的卫生清扫工作加大,为此有些人就将落叶点燃以减少垃圾
量。
(1)你认为这么做合理吗?为什么?
(2)如果我们将这些落叶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作为植物的肥料。
这些肥料能被植物吸收吗?为什么?
出示图片: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
观察图片,归纳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二、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展示图片:足癣、小麦叶锈病、玉米黑粉瘤病等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寄生的特点
出示图片,列举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共生的特点。
结合教师列举的实例,归纳寄生与共生的特点。
三、对微生物的利用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
观察图片,阅读教材,了解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
(三)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总结概括,构建知识体系。
五、板书设计
第四章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二、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寄生:
共生:
三、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
沼气发酵、秸秆还田、净化污水、豆粮间作等。
六、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同步练习》
七、教学反思
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例,学生能够理解腐生、寄生与共生三种生活方式,明确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了解了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