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测量的基本仪器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94
电磁辐射测量仪器
电磁辐射测量仪器是用于测量和定量分析电磁辐射的设备。
它可以用于测量各种频率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辐射。
常见的电磁辐射测量仪器包括:
1. 电磁辐射功率测量器:用于测量电磁辐射的功率强度,常见的仪器有功率计和频谱分析仪。
2. 电磁辐射场强测量仪:用于测量电磁辐射场强度,常见的仪器有电磁辐射场强仪和电磁辐射密度仪。
3. 辐射源探测器:用于探测和识别电磁辐射源,常见的仪器有辐射源探测器和辐射源定位仪。
4. 电磁辐射监测系统:用于监测电磁辐射的长期变化和趋势,常见的仪器有电磁辐射监测系统和电磁辐射数据采集仪。
这些仪器可以帮助人们评估和控制电磁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影响,保护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几种放射性仪器简介5.1 FD-3013 数字γ辐射仪FD-3013 数字γ辐射仪是一种便携式γ总量测量仪器,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探测器为N a(Tl)闪烁计数器,它将入射γ射线转换成电脉冲信号,其计数率正比于射线强弱。
放大器将探测器给出的脉冲加以放大,以利后面的电路工作。
甄别器的阈压为40 keV,它剔除掉对应能量小于40 keV的脉冲,而让能量大于40 keV 的脉冲通过,使仪器进行积分测量。
分频器的作用是进行每秒计数与含量间换算;测量结果的归一化。
由于该仪器的灵敏度大致为5s-1/10-6eU(每10-6eU能引起每秒钟5次计数),通过微调仪器时钟频率,可以得到以仪器时钟为标准的仪器灵敏度5s-1/10-6eU 。
这样在1秒钟内,甄别器输出的脉冲数经过5分频后,即是以10-6eU为单位的测量值。
当测量时间分别为2s,4s,16s的时候,则分别经过2分频,4分频和16分频,最后得到归一化的10-6eU测量结果。
计数选通门根据测量要求,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选择经过不同分频的脉冲计数通路。
计数、锁存、译码电路将通过了计数选通门的脉冲数记录下来,并送往显示器显示测量结果。
显示器为四位液晶显示器,当计数器进行下一周期的计数时,液晶屏上仍显示原来的内容,直到计数器又完成一个周期的计数才显示新的内容。
定时器给出了测量时间信号,使控制器能够根据要求协调仪器的工作。
它分别给出ls、2S、4S、16S、64s等时间信号,其中2S、4S、16s信号为测量10-6eU的时间信号,64s信号为测量64S的脉冲时间信号,1s为量程判别和监测的时间信号。
控制器包括量程判别电路、计数通路控制、报警控制等部分。
量程判别电路根据计数率的大小确定测量10-6eU的时问,当计数率小于100~199S-1时,将测量时间定为16 S,当计数率为100~19 9 S-1时,测量时间定为4S,当计数率大于200S-1时,则测量时间定为2S 计数通路控制电路则根据量程判别电路给出的测量时间或指定的测量方式,给出控制信号,使经过适当分频的信号通过计数选通门进入计数器,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
测量环境中核辐射的仪器标准
一、测量范围
核辐射测量仪器应能够测量多种类型的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β射线、α射线等。
其测量范围应涵盖常见的辐射类型和能量范围,同时应具备适应不同环境和测量需求的能力。
二、准确性
核辐射测量仪器应具备高准确度,能够准确测量辐射剂量和剂量率。
仪器的测量误差应符合国际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在测量过程中,仪器不应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气压等。
三、灵敏度
核辐射测量仪器应具备高灵敏度,能够检测到较低的辐射剂量。
仪器的灵敏度应与测量范围相匹配,以便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准确测量辐射剂量。
四、稳定性
核辐射测量仪器应具备高稳定性,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仪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性能和准确度。
五、响应时间
核辐射测量仪器应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给出测量结果。
这对于需要实时监测辐射剂量的情况尤为重要。
六、量程
核辐射测量仪器应具备宽广的量程,能够适应不同环境和测量需求。
仪器的量程应足够大,以便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进行准确的测量。
七、防护等级
核辐射测量仪器应具备较高的防护等级,能够保护操作者和设备免受环境中的有害辐射影响。
仪器的防护等级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八、便携性
核辐射测量仪器应具备便携性,方便携带和移动。
这使得操作者能够轻松地将仪器带到不同地点进行测量,同时也降低了仪器的运输和维护成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 10.2-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Guidline on Management of Radioact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 Instruments and Methods1 电磁辐射测量仪器本导则所称电磁辐射限于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的测量按测量场所分为作业环境、特定公众暴露环境、一般公众暴露环境测量。
按测量参数分为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电磁场功率通量密度等的测量。
对于不同的测量应选用不同类型的仪器,以期获取最佳的测量结果。
测量仪器根据测量目的分为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和选频式辐射测量仪。
1.1 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1.1.1 工作原理偶极子和检波二极管组成探头这类仪器由三个正交的2~10cm长的偶极子天线,端接肖特基检波二极管、RC滤波器组成。
检波后的直流电流经高阻传输线或光缆送入数据处理和显示电路。
当D≤h时(D偶极子直径,h偶极子长度)偶极子互耦可忽略不计,由于偶极子相互正交,将不依赖场的极化方向。
探头尺寸很小,对场的扰动也小,能分辨场的细微变化。
偶极子等效电容CA、电感LA根据双锥天线理论求得:CA= (π・ε0・L)/{ln(L/a)+S/2L-1}……………………………………(1.1)LA = μ(ln -)……………………………………(1.2)式中:a --天线半径;S --偶极子截面积;L --偶极子实际长度。
由于偶极子天线阻抗呈容性,输出电压是频率的函数:V= ・………………………………(1.3)式中:ω--角频率,ω=2・π・f ,f频率;CL--天线缝隙电容和负载电容;RL--负载电阻。
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6-05-10批准 1996-05-10 实施由于CA、CL基本不变,只要提高RL就可使频响大为改善,使输出电压不受场源频率影响,因此必须采用高阻传输线。
辐射计工作原理辐射计是一种测量电离辐射的仪器,它通过测量电离辐射的能量和强度来评估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辐射计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在辐射检测、核反应堆监测和医学放射线控制等领域中的应用。
一、辐射计的工作原理辐射计基于电离辐射产生的荷电粒子对电气测量的影响进行测量。
辐射计通过电离辐射产生的电子和正离子在强电场中移动时产生的电流来测量辐射剂量。
辐射计通常由两个电极组成,一个在辐射源的电离辐射之后收集电子和正离子,另一个用于吸收电离辐射的能量。
换句话说,每当荷电粒子穿过空气时,它们会产生一些自由的电子和正离子。
这些自由粒子会在强电场中移动,产生一个电子流,这个电子流是源辐射强度和辐射计放置位置的函数。
在辐射计的第一个电极上,所有的电离辐射产生的自由电子和正离子都被收集起来,形成了一个电子云,同时在电压的作用下,这些电荷向着第二个电极移动,产生一个电流。
第二个电极被设计为完全吸收电离辐射的能量,以确保只有来自第一个电极的电荷形成的电流得到测量。
辐射计的两个电极通常被分隔,以便对第一个电极收集的荷电粒子形成的电流进行放大和测量。
辐射计还可以根据用于收集荷电粒子的材料类型和探头安排来进行分类。
最常见的辐射计类型包括闪烁体计数器、GM计数器和光电计数器等。
二、辐射计的基本原理辐射计的工作原理基于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和电离辐射与电气测量的关系。
当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可能会发生三种类型的相互作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正电子湮灭。
这些相互作用的结果会在物质中产生能量沉积和电离。
当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它会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物质,并通过电离离子对产生电离。
离子化作用产生的电离离子会激发周围分子,并激发剩余的电子。
这些自由的电子和正离子会在强电场中移动,并产生电流。
这些电流与辐射剂量的强度和类型相关联,可以用于测量辐射剂量。
电离辐射的强度通常用剂量率来表示,单位是戈瑞(Gray)每秒。
辐射剂量通过衡量辐射对物质的能量沉积来衡量。
隔墙辐射仪器
隔墙辐射仪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建筑物中隔墙辐射的仪器。
隔墙辐射是指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波穿过建筑物的隔墙材料,对周围人体产生辐射危害的现象。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增加,建筑物内部的电磁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短期影响,如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另一个是长期影响,如癌症、生殖问题等。
隔墙辐射仪器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测量电磁波的强度和频率来评估建筑物内部的辐射情况。
它通常由一个电子传感器和一个数字显示屏组成。
电子传感器可以感知电磁波的强度,并将数据传输到数字显示屏上,供用户查看。
使用隔墙辐射仪器时,首先需要将仪器放置在要测量的位置,然后打开仪器并等待一段时间,让仪器自动检测辐射情况。
然后,数字显示屏上将显示当前的辐射强度和频率等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人们可以判断建筑物内部是否存在辐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隔墙辐射仪器的优势是操作简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它可以帮助用户了解建筑物内部的辐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辐射危害。
同时,它还可以用于评估建筑物内部设计和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为建筑物的电磁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总之,隔墙辐射仪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建筑物内部隔墙辐射的仪
器,可以帮助用户了解辐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在电磁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隔墙辐射仪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测量辐射的仪器
测量辐射的仪器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
1. 伽马射线计(Geiger-Muller计数器):用于测量γ射线和X
射线的强度和能量。
该仪器通过测量放射性物质的电离来确定辐射水平。
2. 电离室:用于测量空气中的辐射水平,包括α、β和γ射线。
电离室通过测量辐射物质与空气中的电离相互作用来测量辐射水平。
3. 闪烁体探测器:使用闪烁体材料,如钠碘晶体或聚四氟乙烯,测量辐射的强度和能量。
当辐射入射到闪烁体中时,闪烁体发出可见光,并通过光电倍增管等器件进行测量。
4. 电子剂量仪:用于测量人体接受到的辐射剂量。
电子剂量仪使用电离室或其他传感器测量人体周围的辐射剂量。
5. 电离辐射剂量仪(TLD):使用热释光材料,如磷光体,测量辐射剂量。
TLD将辐射所产生的能量存储在其晶体结构中,并通过测量热释光来确定辐射剂量。
6. α粒子计数器:用于测量α粒子的数量和能量。
α粒子计数
器通过测量α粒子与探测器中的气体或固体相互作用来测量α
粒子的存在。
这些仪器可用于不同领域,如核能、医学、环境保护和工业安全等。
热辐射测量实验测量物体的热辐射能力热辐射是指物体由于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而放射出的热能,也称为热辐射能力。
研究物体的热辐射能力对于深入理解物体的热学性质以及工程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而热辐射测量实验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热辐射能力。
在进行热辐射测量实验时,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仪器设备,如红外测温仪、热辐射计等。
重要的是,实验环境要尽可能地减少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例如尽量降低周围温度的起伏,减少热辐射的干扰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热辐射测量实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是仪器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红外测温仪是一种能够通过红外线来检测物体温度的仪器,它可以在非接触的情况下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
这对于需要避免破坏或无法接触的物体非常有用。
而热辐射计则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辐射出的热能来确定其温度的仪器。
它可以精确测量物体辐射的热能,并将其转换为温度值。
其次是实验环境的控制。
为了准确测量物体的热辐射能力,实验环境应尽量消除干扰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实验室温度的相对稳定,避免任何可能的温度波动。
此外,实验时还需避免周围环境中的热辐射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例如遮光罩的使用可以避免外部光源的影响。
最后是数据处理与分析。
通过热辐射测量实验所得到的数据可以用于研究物体的热学性质和工程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测得的热辐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辐射率和表面温度分布。
这些数据对于热辐射传热模型的建立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热辐射测量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测量物体的热辐射能力。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仪器设备,控制实验环境,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物体的热学性质,并为工程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热辐射测量实验的发展将为我们探索更多关于热辐射的秘密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辐射探测仪器原理一、引言辐射是指电磁波或粒子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能量传递过程。
辐射的探测对于环境监测、辐射防护以及核能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辐射探测仪器是用于测量和监测辐射水平的设备,其原理和工作方式决定了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二、辐射探测仪器的分类辐射探测仪器可以根据其探测对象和工作原理进行分类。
常见的辐射探测仪器包括辐射剂量仪、辐射监测仪、辐射警报仪等。
1. 辐射剂量仪辐射剂量仪是用于测量辐射剂量率或累积剂量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基于辐射粒子与探测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辐射粒子穿过探测器时,会引起探测器中的电离作用。
通过测量电离作用产生的电流或电荷,可以确定辐射剂量的大小。
常见的辐射剂量仪包括Geiger-Muller 计数管、电离室、半导体探测器等。
2. 辐射监测仪辐射监测仪是用于监测环境中辐射水平的仪器。
其原理是利用辐射探测器对环境中的辐射进行实时测量,并通过显示屏或报警器等方式向操作人员提供辐射水平信息。
辐射监测仪可以实时监测γ射线、X射线以及α、β粒子等辐射。
常见的辐射监测仪包括γ射线计数器、多道分析仪等。
3. 辐射警报仪辐射警报仪是用于及时发出辐射警报的仪器。
其原理是通过辐射探测器对周围环境中的辐射进行监测,当辐射水平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警报仪会发出声音或光信号以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辐射警报仪广泛应用于核电站、医院、实验室等场所,用于提醒人们避开辐射源或进行防护措施。
三、辐射探测仪器的原理辐射探测仪器的原理基于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
辐射可以通过电离、激发或相互作用过程而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辐射探测仪器通常利用这些相互作用过程来测量和监测辐射水平。
1. 电离作用辐射粒子在物质中穿过时,会与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引起电离作用。
这种电离作用会产生自由电子和正离子,进而形成电离电流。
辐射剂量仪利用电离作用测量辐射剂量,通过测量电离电流的大小来确定辐射剂量的大小。
2. 闪烁效应某些物质在受到辐射激发后会发生闪烁效应,即发出可见光或紫外光。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 T 10.2-1996)1 电磁辐射测量仪器本导则所称电磁辐射限于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的测量按测量场所分为作业环境、特定公众暴露环境、一般公众暴露环境测量。
按测量参数分为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电磁场功率通量密度等的测量。
对于不同的测量应选用不同类型的仪器,以期获取最佳的测量结果。
测量仪器根据测量目的分为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和选频式辐射测量仪。
1.1 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1.1.1 工作原理偶极子和检波二极管组成探头这类仪器由三个正交的2~10cm长的偶极子天线,端接肖特基检波二极管、RC滤波器组成。
检波后的直流电流经高阻传输线或光缆送入数据处理和显示电路。
当D≤h时(D偶极子直径,h偶极子长度)偶极子互耦可忽略不计,由于偶极子相互正交,将不依赖场的极化方向。
探头尺寸很小,对场的扰动也小,能分辨场的细微变化。
偶极子等效电容CA、电感LA根据双锥天线理论求得:CA= (π·ε0·L)/{ln(L/a)+S/2L-1}……………………………………(1.1)LA = μ(ln - )……………………………………(1.2)式中:a --天线半径;S --偶极子截面积;L --偶极子实际长度。
由于偶极子天线阻抗呈容性,输出电压是频率的函数:V= · ………………………………(1.3)式中:ω--角频率,ω=2·π·f,f频率;CL--天线缝隙电容和负载电容;RL--负载电阻。
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6-05-10批准 1996-05-10 实施由于CA、CL基本不变,只要提高RL就可使频响大为改善,使输出电压不受场源频率影响,因此必须采用高阻传输线。
当三副正交偶极子组成探头时,它可以分别接收x、y、z三个方向场分量,经理论分析得出:Udc = C·|Ke|2·[|Ex(r·ω)|2+|Ey(r·ω)|2+|Ez(r·ω)|2]= C·|Ke|2·|E(r·ω)|2……………………………………(1.4)式中:C --检波器引入的常数;Ke --偶极子与高频感应电压间比例系数;Ex、Ey、Ez --分别对应于x、y、z方向的电场分量;E --待测场的电场矢量。
测瓷砖辐射
测量瓷砖辐射是为了确定瓷砖是否放射出辐射性物质,如放射性元素。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来测量瓷砖辐射:
1. 选择一台辐射测量仪器,如Geiger-Muller计数管或放射性
测量仪。
确保这些仪器是经过标定、准确可靠的。
2. 将测量仪器的探头或传感器放置在待测瓷砖的表面上,并确保与瓷砖表面紧密接触。
3. 在测量过程中,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外部干扰。
这意味着关闭附近的电子设备或其他放射源。
4. 启动辐射测量仪器并等待一段时间,以获取足够的测量数据。
5. 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单位、峰值辐射值、平均辐射值等。
6. 将测量结果与国家或地方的辐射标准进行比较。
如果测量结果高于标准值,则可能存在辐射问题,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测试或调查。
请注意,这些步骤只是一种通用的测量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因仪器类型、测试环境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为了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请遵循仪器制造商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