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53.09 KB
- 文档页数:11
受教育者:教育活动的实践对象,即各级各类学生,他既有人类实践活动对象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形。
学校文化: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的共同体。
课程论:研究课程的理论。包括课程基本理念的研究探讨,关于课程编制和设计的探讨。班级:依据一定的标准,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统一内容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学生申诉制度: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与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从新做出处理的制度。
教育的目的:教育主体对其所希望达成结果的设定,具体说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能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生何种性质的影响。
课程: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懂得。
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法律救济: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当公民权利收到侵害时,可以从法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或其它机关给于解决,使受损害的权益受到补救。
学校物质文化:只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完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与神。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暗示教学法:保加利亚医学博士萝扎洛夫创立,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教师广泛利用环境信息,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是理智与感情统一,尤其是发觉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在愉快欢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信息。
评价: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包含定性描述或价值判断,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兼有。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机器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代表任务是德国的梅益曼和拉伊。该学派所强调的是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美育: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追求人的情趣和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学模式:一某种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份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和典型的教学实践形式。
学生集体:是青少年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式。
标准化测验:在试题编制、施测和评分过程中有着严格规范的测验。
教师文化: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社会起源说,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该学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的需要,在劳动过程
中形成与积淀了社会生产或生活经验,正是传递这些经验的需要促使人类产生了教育。同时在劳动过程中人类的语
言意识的发展有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所以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社会活动。
范例教学法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克拉夫斯基创立的教学方法,不特别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问题或者事例,要求学生分析研究,获得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知识结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能力。
考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
文化教育学:19实际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是迪尔泰等人,认为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教育目的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并将个体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世界,从而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过程,研究教育要采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培养人格的主要途径则是陶冶和唤醒。
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儿童个体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的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里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如何理解儿童个体发展观1儿童的发展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2蕴含与儿童的主体活动之中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学校咨询与辅导: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
教育评价:就是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来评量教育所期望的一切效果,又可分为广义、狭义两种。广义的教育评价包括对于教育活动一切方面的评价,狭义的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又称为学生评定。
教育学:在我过“教育学”包括三层含义:一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及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三是一种教材的名称。学习教育学的价值或意义1、启发教育自觉。2、扩展理论视野。3、培植教育信念。4、提高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
学生主体性: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基础,只有发挥主体性,对外界刺激做出选择性反应,外界刺激才能转化为主体自身认识结构的一部分。
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和完整结合。二是指克服人发展中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发展。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所有学生有效的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教育国家化:19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教育向世俗化的过渡和公共的国民教育的迅速普及,教育开始称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性事业。欧美各国纷纷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中,扩大国家直接干预和调整文化教育发展的职能,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教育制度。这一趋势,就被称为教育国家化。
学制:现代学校制度的简称,是在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数量和规格产生新要求的推动下形成的,学制由纵向的学校阶段和横向的学校系统构成,前者行成学校体系的阶段性,后者形成学校体系的类型。
智育: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提升教育对象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德育: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