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伶官传序
教学目标:
1.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了解史论的一般写法。
2.庄宗成败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
1.诵读,理清思路。
2.人生启示。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欧阳修的散文名篇《伶官传序》。对于这篇文章,《古文观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欧阳修自己也认为是生平最得意之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看看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二、释题
伶,封建时代演戏的人,艺人,乐工。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伶官传》,欧阳修所著史书《新五代史》中的一个部分。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暴乱,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书序。
三、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我们来看这个句子,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
难道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这是个什么句式?反问。改成陈述句。
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这是由于人的作为。
改成陈述句后表达意思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反问句语气更加强烈,起强调突出的作用。强调兴盛与衰亡的道理在于人的所为。强调人事。
读第一段。
朗读指导:呜呼,感叹。哪些地方需要重读?体现作者感情和暗示作者观点在词句庶重读。读出重音,“岂非人事哉”和“得”“失”二字应重读,通过重读可以暗示作者的观点,即认为国家的盛衰在于人事,同时传递出理论的根据就是在庄宗得天下的对比。
“可以知之矣”和后文“自然之理也”应以十分肯定的语气去读,要读得从容缓慢,给人不容置疑的感觉。
2.论据
论点是盛衰之理,在于人事。那么国家兴盛于衰亡的道理,究竟在于怎样的人事呢?本文选取的论据是什么?庄宗得天下与是天下的事实。
就是怎样做就能得天下,让国家兴盛,怎样做又会导致国家衰亡呢?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写了庄宗通过忧劳得到天下,却因逸豫而失天下,身死国灭的事例。
课文中哪些地方集中表现了忧劳得天下。请一生读第二自然段。
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庄宗接受父亲遗命、完成父亲遗命的过程。
还有什么地方写到庄宗得天下?第三段。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写的是什么内容?庄宗成父亲遗命意气风发,手刃仇敌后告慰父亲在天之灵的过程。
庄宗失天下在课文什么地方?一生找。第三自然段,一句话,第四自然段,一句话。
一生读第三自然段,及仇雠以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群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庄宗同光四年,贝州将领黄埔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
第四自然段,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读第三段写庄宗盛与衰的两组句子。
写庄宗得天下,表达作者的赞叹,写失天下,惋惜与谴责,可谓壮哉,
朗读指导。赞叹庄宗意气风发,读得激昂振奋。方其领起的五个分句要一气贯通,读出声势,表现出庄宗不可一世的气概。衰,惋惜之情,读得低沉慢。盛和衰要读出对比的感觉来,体现出文章的抑扬变化来。
男生读盛,女生读衰。
3.论证
作者用庄宗得失天下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论点,盛衰之理,在于人事。课文是怎样来论证这个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以庄宗为例,举例论证;写庄宗得天下之盛与失天下之衰,正反对比论证;书中还用到了引用论证:《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板书: 举例对比引用
四、本文的现实意义
我们一起来看看,面对庄宗得失天下的历史事实,欧阳修是如何评价的?他给当代的人以何种启示?
一起读后面的句子。“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欧阳修是如何看待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的?我们可以从他的名言警句当中来体会他的态度。
庄宗犯了哪些错误?满足,不谦虚,逸豫,没有忧劳,困于所溺,玩物丧志。没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作者在课文的最后说道:岂独伶人也哉?伶官误国只是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但作者得出的是带有
普遍性在历史定论,对所有的人都适用。使得文章具有了现实意义。
这些警句,道理适用于庄宗,是否也同样适用于其他人呢?欧阳修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借古讽今。对北宋王朝是否有现实意义呢?
欧阳修(1007—1072),北宋(960—1127)欧阳修正好生活在北宋中期。北宋中期的社会特点,我们学了历史,请同学来说说。
危机严重,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官员数量很多,待遇高,军队总数增加,但战斗力低,每年还要向辽和西夏输送岁币,内忧外患。表面的繁荣背后潜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在这样的情况下,欧阳修想为统治者敲响警钟,于是借《伶官传》的序文来讽谏统治者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要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我们联系古今历史来看一看,是不是也有很多这样的因为自满,逸豫,不注意防微杜渐,玩物丧志而失败的例子呢?国家的兴盛衰亡,尚且与人事有关,那么集体,个人的命运更应该和人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很多像伶人一样的角色,影响着我们的进步呢?请同学们来谈一谈。
君王: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贪色误国。夏桀,秦始皇,暴政误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个人:网络如伶人,个别人沉溺其中,荒废学业。手机。
五、小结
我们从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得到的启示真是太多了。从写作上来说,这是一篇极好的议论文写作的范文。结构严谨,论证严密。
从思想意义上来说,文中的名言警句都是我们人生的指路灯。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欧阳修在乱世中,在仕途多舛中,一片肝胆忠心,义正辞婉劝君王,《伶官传序》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庄宗的得失,照出了一个朝代的兴替,这面镜子,也让我们谨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我们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要玩物丧志,重复古人的错误和悲剧。
板书伶官传序
欧阳修
论点:人事盛衰
论据:庄宗(事)得失
论证:举例对比引用
结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让我们一起来背诵文中的名言警句。
朗读课文,再次品味这篇文章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