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整理]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整理]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整理]

1、限流电路限制电路内部元件电压,防止元件电压过高而发生损坏。

2、在限流电路中,可以采用熔丝保护、快速开关管、开关晶体管、三极管等元件,其中熔丝保护电路比较常用,它提供热保护,在线路过载时将限制电流,释放热量,保护线路不受过载热损坏。

3、快速开关管电路运行快,人控制方便,可以手动控制电流,并可以快速释放过载电流,较好的保护线路设备。

4、开关晶体管电路利用晶体管效应,在接近临界状态时,当引起结电位改变,此时此刻输出电流随即剧变,以抑制过载电路产生瞬态过载。

5、三极管保护电路也是一种限流电路,它能够提供高保护和低放电容量,可以有效地保护电路不被过载热损坏。

1、分压电路的选取,一般情况下选用电阻分压电路,其根据支路电阻大小的不同可将负载准确地分为两部分,实现对电路和负载的正确分压,为其正常工作提供保障。

2、另外,还可以使用变阻器、可变电容器、可变变压器等来完成分压工作,它们都具有便捷的操作性和较灵活的调节能力,用于控制所需的分压电流。

3、此外,太阳能分压电路也已成为常用的分压电路。它采用太阳能传感器等元件进行检测,以测量电路中太阳能电压,然后将电流按比例分配到各个电路中。

4、最后,还可以使用晶体管、集成管等电子开关器件进行分压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分压过程中出现的电压波动,为线路设计分压提供有力保障。

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

WORD 格式可编辑 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 1. 限流和分压接法的比较 ( 1)限流电路: 如图 2 所示,实际上滑动变阻器的右边部分并没 有电流流过。该电路的特点是: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 R 用两端的 电压调节范围: U ≥U 用≥UR 用/(R 0+R 用),电流调节范围: U/R 用≥I 用 ≥U/(R 0+R 用 )。即电压和电流不能调至零,因此调节范围较小。要使 限流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调节范围变大, 可适当增大 R 0。另外, 使用该电 路时,在接通电前, R 0 应调到最大。 ( 2)分压电路: 如图 3 所示,实质上滑动变阻器的左边部分与 R 用 并联后再与滑动变阻器的右边串联。 注意滑动变阻器的两端都有电流流 过,且不相同。该电路的特点是: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 R 用 两端 的电压调节范围为 U ≥U 用≥0,即电压可调到零,电压调节范围大。电 流调节范围为 E/R 用≥ I 用≥ 0。 使用分压电路,在当 R 0

高二物理-分压法、限流法

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两种接法的选择 滑动变阻器是电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近几年高考电学设计性实验命题对其应用多次直接或渗透考查.如何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接法设计控制电路仍是历届考生应考的难点. 一、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的特点: 如图10-2所示的两种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对负载R L的电压、电流强度都起控制调节作用,通常把图(a)电路称为限流接法,图(b)电路称为分压接法. 负载RL上电压调节范围 (忽略电源内阻) 负载RL上电流调节范围 (忽略电源内阻) 相同条件下电路消 耗的总功率 限流 接法 E U E R R R L L L≤ ≤ + 0L L L R E I R R E ≤ ≤ + L EI 分压 接法 E U L ≤ ≤ L L R E I≤ ≤ 0) ( ap L I I E+ 比较分压电路调节范围较大分压电路调节范围较大限流电路能耗较小①限流法: 如图(a)所示,待测电阻上电压调节范围为E E R R R L L~ + .显然,当R0<>R L时,滑动触头在从b向a滑动的过程中,先是

2.下列情况可选用限流式接法 (1)测量时对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没有要求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只是小范围内测量,且R L与R0相差不大或R L略小于R0,采用限流式接法. (2)电源的放电电流或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太小,不能满足分压式接法的要求时,采用限流式接法. (3)没有很高的要求,仅从安全性和精确性角度分析两者均可采用时,可考虑安装简便和节能因素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 三、例题赏析 例1:如图10-3所示,滑动变阻器电阻最大值为R,负载电阻R1=R, 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 (1)当K断开,滑动头c移动时,R1两端的电压范围是多少? (2)当K闭合,滑动头c移动时,R1两端的电压范围是多少? (3)设R的长度ab=L,R上单位长度的电阻各处相同,a、c间 长度为x,当K接通后,加在R1上的电压U1与x的关系如何? 【审题】电键断开或闭合导致电路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控制电路:限流和分压,把握限流和分压电路的原理是关键 【解析】(1)若K断开,则该控制电路为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故≤U1≤E (2)若K闭合,则该控制电路为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故0≤U1≤E (3)U1=IR并,R并=,I=得:U1= 【总结】该题考察两种控制电路的原理即两者获取的控制电压范围不同 例2:用伏安法测量某一电阻Rx阻值,现有实验器材如下:待测电阻Rx(阻值约5 Ω,额定功率为1 W);电流表A1(量程0~0.6 A,内阻0.2 Ω);电流表A2(量程0~3 A,内阻0.05 Ω);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3 kΩ);电压表V2

物理重点突破第15讲 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的选择技巧

第15讲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的选择技巧 【技巧点拨】 1、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比较 2.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的选择技巧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从减小电能损耗的角度,变阻器通常选用限流接法,但在以下情况下选用分压接法: (1)若采用限流接法时,如果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大于被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所给电表的量程时,必须选用分压接法。 (2)滑动变阻器的全电阻远小于被测电阻,而实验要求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时,必须选用分压接法。 (3)实验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并且连续变化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对点题组】 1.关于下列甲、乙电路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滑动变阻器R0属分压接法

B.甲图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调节 C.乙图中滑动变阻器R0属限流接法 D.乙图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调节 2.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电阻只有几欧,给定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0~20Ω范围内连续可变,那么在测金属丝的电阻时,应选电路图中的____(填“A、B、C、D”代号)。在上述选定的电路中使用滑动变阻器R的接法在电路中起________(填“限流” 或“分压”)作用。 A.电路A B.电路B C.电路C D.电路D 3.在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实验中,所用器材有:灯泡L、量程恰当的电流表A和电压表V、直流电源E、滑动变阻器R、电键S等,要求灯泡两端电压从0开始变化.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_______接法(填“分压”或“限流”). (2)某同学已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的c端到直流电源正极之前,请 指出其中仅有的2个不当之处,并说明如何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提供了如下器材: ①待测电阻R X,(约100Ω); ②直流毫安表(量程0~20mA,内阻约50Ω); ③直流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5kΩ); ④直流电源(输出电压3V,内阻可不计); ⑤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Ω,允许最大电流lA); ⑥电键一个,导线若干条。 实验要求最大限度的减小误差,则毫安表的连接应选择(填“内接”或“外接”)的连接方式;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应选择(填“限流”或“分压”)的连接方式。

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

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有什么不同?怎样选择? [思路分析] 如何选择分压与分流电路呢?如果实验中要求被测元件的电压是从零伏调起的,或者是要求电压调节范围较大的情况,就应该选择分压电路,其分压电阻尽量选择阻值较小并且允许电流较大的滑线变阻器。如果没有上述电压的限制,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都可以的情况下,应该首选限流电路。 答:为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或被测电阻中的电流强度),常用滑动变阻器与电源的连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如上图所示,图中甲为限流接法,图中乙为分压接法。 这两种接法区别之处是: (1)L彼测电阻R上的电压调节范围不同.当滑动触头P由 移动过程中(电源内阻不计).被测电阻两端电压调节的范围,图甲为,图乙为。

(2)对被测电阻R上的电流强度的控制情况有区别.对于图甲有 ,当时,调节的大小可使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有明显变化,但当时,无沦怎样改变的大小,也不会使通过R 的电流有明显变化,可见,只有在(或两者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改变变阻器的触头的位置才会使电阻R上的电流有明显变化,从而起到对电阻R上的电流的控制作用。但对于图乙中,不管电阻R的大小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都可以使通过被测电阻R的电流由0变到,通过被测电阻R的电流有明显变化。 (3)从电能损耗方面分析图甲比图乙要小,且图甲具有电源负担轻、电路连接简便等优点。 综合上述,可得到如下结论: (1)若需要被测电阻R两端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需要从零开始连读可调电压,应选图乙的分压电路; (2)若采用限流电路时,如果电路中最小电流大于或等于被测电阻R的额定电流,必须采用分压电路; (3)当时,为使被测电阻中电流有明显变化,也应选分压电路;

限流分压接法选取原则顺口溜

限流分压接法选取原则顺口溜 限流分压接法选取原则顺口溜 一、匀压分压,流分还压; 二、阻值相等,稳定可靠; 三、选取需谨慎,巧妙安排; 四、限流分压,智慧结晶; 五、功耗平衡,安全防护; 六、电路设计,灵活多变; 七、限流分压,用心谨慎; 八、精心设置,电压分流; 九、理论结合,实践检验; 十、限流分压,工程实践。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限流分压接法在电路设计中应用广泛。限流分压是指通过在电路中设置适当的电阻,来限制电流的大小,并分压到不同的部分电路中。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限流分压接法,以确保电路稳定可靠地工作。本文将从匀压分压、阻值相等、选取需谨慎、功耗平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限流分压接法的选取原则。

1. 匀压分压,流分还压 匀压分压是指在电路中设置相同阻值的电阻,将电流按比例分配到不 同的分压电阻上,实现电压的稳定输出。在电源输出端设置电阻限流,可以使电流均匀地分配到各个分压电阻上,实现限流和分压的效果。 匀压分压的关键在于电阻的选择和连接方式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电 路的各种参数,确保电压稳定而可靠。 2. 阻值相等,稳定可靠 在选择限流分压电阻时,需要保证各个分压电阻的阻值相等,以确保 电流的均匀分配和电压的稳定输出。阻值相等是限流分压接法的基本 原则之一,也是确保电路稳定可靠工作的关键。在实际应用中,我们 需要根据电路的具体要求和特性,选择合适的电阻数值和连接方式, 以满足电路设计的需求。 3. 选取需谨慎,巧妙安排 在实际电路设计中,选择限流分压接法需要谨慎对待,需要充分考虑 电路的特性和环境条件,巧妙地安排各个分压电阻的位置和数值。我 们需要根据电路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限流分压接法,以确保电路 稳定可靠地工作。在选择限流分压接法时,需要全面考虑电路的各种 参数和特性,做出合理的安排和选择。 4. 限流分压,智慧结晶 限流分压接法是电路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需要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 在测量待测电阻以及电学实验的创新设计类问题中,常常涉及到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或 限流式接法,这类问题常常困绕着老师们的教与学生们的学。笔者在此问题上有一点粗浅的认识,现提出来与同仁、专家们商榷。 一、两种接法 1、限流式 R X 图 1 如图 1所示的电流中变阻器起限流作用,待测电阻 R x ~ R x的电压可调范围为 R x R (电源内阻不计)。在合上开关前要使变阻器所使用的阻值最大,因此,在闭合开关s 前一定要检查滑动触头 p 是否在 B 端。 2、分压式 如图 2所示的电路中变压器起分压作用,待测电阻R x的电 压可调范围为0~ε(电源内阻不计),显然比限流时电压调节 范围大。在合上开关 s 前滑动触头 p 应在 A 端,此时对 R x的输出电 压为 0,滑动触头 p 向 B 滑动过程,使待测电阻 R x的电压、电流从 最小开始变化。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总的来说,应从测量的要求和电路的 调节两个方面考虑。 图 2 二、测量要求 若题目中明确要求电压从0 开始测量,电路的连 接一定用分压式。 例 1:(1999广东卷)用图3中所给的实验器材测量一 个“ 12V , 5W ”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其中 电流表有 3A 、 0.6A 两档,内阻可忽略,电压表有 15V 、 3V 两档,内阻很大。测量时要求加在灯泡两端 的电压可连续地从0V 调到 12V 。 ⑴按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其中部分线路已连好)。 ⑵其次测量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下图(b)所示,其 读数为A 分析:对于“ 12V 、5W”的小灯泡其额定电流大约是I=5 <0.6A,12 故安培表的量程应选0~ 0.6A 。根据测量要求,电压连续地从0V 调到 12V ,应接成分压电路,而不应接限流电路。又因为电流表内阻可忽略,电压表内阻很大,对电路无影响,电流表内接或外接都可以。图 3

伏安法测电阻的四项选择(精品)

“伏安法测电阻的”四项选择 (甘肃兰州第五十一中学 边刚 730000) 用伏安法测电阻,是高中电学实验的一个重点内容。由于要涉及到电路和电学器件的选择,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从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对于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考核,已定位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要求,并且在今后的高考中,仍将是一个热点。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涉及到四方面的选择: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选择;滑线变阻器的选择;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的选择;电压表、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本文拟对此四方面给予讨论。 一、 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选择 (一)限流电路 通常,当用电器(或待测电阻)的电阻值小于滑 线变阻器的全阻值时(Rf <R),常选择此电路。 1、采用限流电路的目的.. 在于通过R对电路中的电流强度起调节控制作用。 2、只有Imin (Imin =r R R E f ++)小于(1)用电器的额定电流(2)电路中所接电流表的量程时,才能采用限流电路。 3、R为Rf 的几倍,要根据电流强度需要调节的范围大小确定。通常取5~2=f R R 4、当用电器电阻Rf >R时,限流电路起不到限流作用。因为此时的总电阻主要由R f 决定,R 的变化并不能引起电路总电阻大的变化,当然也不能引起干路电流大的变化。因而起不到限流作用。产生的结果可能有两个:(1)可能烧毁用电器(2)通过用电器的电流的强度的可调范围很小。(电压或电流的可调范围,是选择电路时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在实验当中,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多组U 、I 值,通过求平均值来减小实验误差) 5、在已确定选择限流电路的前提下,对于多个能满足R >R f 的滑线变阻器,又应.选择..其中相对较小.... 的滑线变阻器,因为滑线变阻器的全阻值越小,在滑动触头移动同样的长度时,其阻值变化越小,可起到微调作用,以提高测量精度。 (二)分压电路 分压电路能使用电器获得的电压U f 在大范围内变化。采用分压电路的目的.. 也在于通过调节滑线变阻器触头P 的位置,向Rf 提供大范围的连续变化的电压(0 ~ E ) 1、在使用分压电路时,应使滑线变阻器的 全阻值相对远小于用电器电阻(R<Rf )(注意 此时的电路结构是R f 与R Pa 的并联再与R Pb 的 串联)这样R f 与R Pa 的并联电阻近似等于R Pa (并联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的电阻,且接近于电

分压式与限流式的选择

高考物理难点分析 ——限流式与分压式的选择 一个简单的方法,一般电路都要就限流式,因为可以节能,但是有下列三种情况必须用分压式。 1.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时,要求电压和电流必须从零开始测量,就必须用分压式。可以归结为:实验中要求从零开始测量的,就必须用分压式。 2.如果整个电路中,滑动电阻器比较小,对整个电路几乎没有影响的,也必须用分压式。例如:测量电阻实验时,待测电阻大约是1000欧姆,而滑动电阻器仅有20欧姆,因为还要考虑到各种仪器的内阻问题,所以滑动电阻器对整个电路就几乎没有影响,这时就必须用分压。 3.在测量电路中,如果电压表或者电流表的量程比较小,(比限流式电路中的最小电流还要小)这时候为了安全起见,也必须用分压。 只有这三大类必须用分压法,而其他的就要用限流法了。当然,能用限流法的也可以用分压法,但是要考虑到节能问题,就只好选用限流法了。 综上所述,可以简记为:零起必分(压),滑小必分(压);滑大可限(流),但烧表必分。 选用分压法的时候要选用小的滑动电阻器,同样还是为了节能。 ①负载Rx两端电压变化范围限流ERx/(Rx+R)~E (R是变阻器最大阻值)分压0~E ②能用限流一定能用分压。以下情况只能用分压: a.电阻or滑动变阻器or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限流法与分压法的区别与选取原则

限流法与分压法的区别与选取原则 限流法与电路串联,分压法与电路并联(如果在有箭头的划变导线上联有用电器,且划变接有三根导线时就为此) 区别: 1.限流接法线路结构简单,消耗能量少; 2.分压接法电压调整范围大,可以从0到路端电压之间连续调节; 选用原则: 1.优先限流接法,因为它电路结构简单,消耗能量少; 2.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1)当测量电路的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阻值,采用限流接法不能满足要求时; (2)当实验要求多测几组数据(电压变化范围大),或要求电压从0开始变化时; (3)电源电动势比电压表量程大很多,限流接法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仍超过电压表量程时时。 分压,电压的变化范围是0-E (滑动变阻器的两端接电源的正负极,滑片接一条支路,也就并联在电路中) 限流,电压的变化范围是X-E(也就是不能调处0电压,这个是一端不接,也就是只连接两根导线,串联在电路中) 一般接电路优先考虑的是限流,因为,功耗小。 但是需要电压从0开始变化的时候,就要使用分压法了,测伏安特性的时候,一定要采用分压法。 区别—— 1.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法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法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2.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法的电压可从零开始调节,而限流法不能从零开始调节 (即分压法比限流法的可调节范围大) 3.限流法消耗的功率比分压法少。 应用—— 1.需要调节范围大,且可从零开始调节时,用分压法。 2.要使电路中消耗的功率较小时,用限流法。

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接法的选择滑动变阻器常被用来改变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根据连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分压接法和限流接法.分压法是把整个变阻器的所有阻值接入电路,再从滑片和变阻器的一个端点上引出部分电压向外供电.限流法是变阻器的部分阻值串入电路,通过改变有效阻值来改变整个电路的电流.通常变阻器应选用限流接法,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必须选择分压连接方式. (1)若采用限流电路,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仍超过用电器的额定电流时,必须选用分压电路.(2)当用电器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全值电阻,且实验要求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要求测量多组实验数据时,必须选用分压电路. (3)要求回路中某部分电路的电压从零开始可连续变化时须选用分压电路. 物理电学实验中分压法的一个小知识点!!!!救命 什么叫做滑动变阻器处于分压为零的地方?分压为零是什么概念?怎么移动滑片啊??谢谢大家!!很急!! 最佳答案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连入电路时,它分担得的电压也是零。移动滑片方法是;滑动变阻器下端有两个接线柱,连接线时。总有一根线要连到下端的一个接线柱上吧,移动滑片时。只要把滑片最大限度的移近这个已接了线的下端接线的上就可以了 物理电学实验半偏法和改表不会,能一两句话让我明白原理吗 最佳答案 半偏法利用的就是分流的模型,由于串联电路上的电阻很大,因此电流表上并联一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影响不大,总电路的电流就没有太大的变化,并上一个电阻后分流,并联电路两支路的电流相同,则阻值相同,改表也是用分流或是分压的原理 半偏法 1.前提:滑动变阻器比电流表内阻大得多-----与电流表并联的电阻箱接入电路是电流变化可忽略不记 2.原理:电流表半便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与通过电阻箱的电流相等,并联电压相等,所以二者电阻相等 3.误差:测量值实际为电阻箱阻值,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实际为电阻箱阻值与真实值比较。接入电阻箱,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通过电阻箱电流大于通过电流表电流,电压相等,所以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将电压表看作可读取其两端电压的电阻;将电流表看作可读出通过其本身电流的电阻;然后根据串并联规律求解。

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

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 1. 限流和分压接法的比较 (1)限流电路:如图2所示,实际上滑动变阻器 的右边部分并没有电流流过。该电路的特点是:在电 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R 用两端的电压调节范围:U ≥ U 用≥UR 用/(R 0+R 用),电流调节范围:U /R 用≥I 用≥U /(R 0+R 用 )。即 电压和电流不能调至零,因此调节范围较小。要使限流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调节范围变大,可适当增大R 0。另外,使用该电路时,在接通电前,R 0 应调到最大。 (2)分压电路:如图3所示,实质上滑动变阻器 的左边部分与R 用并联后再与滑动变阻器的右边串联。 注意滑动变阻器的两端都有电流流过,且不相同。该 电路的特点是: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R 用两端的 电压调节范围为U ≥U 用≥0,即电压可调到零,电压调节范围大。电流 调节范围为E /R 用≥I 用≥0。 使用分压电路,在当R 0

图3 有电源负担轻,电路连接简便等优点。 B 如果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够用,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① 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要求从零开始连续可调。 例1、1993年全国高考题)将量程为100μA 的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 mA 的电流表,并用一标准电流表与改装后的电流表串联,对它进行校准.校准时要求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能从零连续调到1 mA ,试按实验要求画出电路图. 例2、(1999广东卷)用图3中所给的实 验器材测量一个“12V ,5W ”的小灯泡在 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其中电流表有3A 、 0.6A 两档,内阻可忽略,电压表有15V 、3V 两档, 内阻很大。测量时要求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可连续地 从0V 调到12V 。 ⑴按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其中部分线路已连好)。 ⑵其次测量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下图(b )所示,其读数为 A ②要求电器的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大,负载电阻的阻值远大于变阻器的总电阻,须用分压式电路。若接成限流式,当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时,电路中电流变化不明显,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取值范围小。

限流法与分压法的区别与选取原则

限流法与分压法(de)区别与选取原则 限流法与电路串联,分压法与电路并联(如果在有箭头(de)划变导线上联有用电器,且划变接有三根导线时就为此) 区别: 1.限流接法线路结构简单,消耗能量少; 2.分压接法电压调整范围大,可以从0到路端电压之间连续调节; 选用原则: 1.优先限流接法,因为它电路结构简单,消耗能量少; 2.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1)当测量电路(de)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阻值,采用限流接法不能满足要求时;(2)当实验要求多测几组数据(电压变化范围大),或要求电压从0开始变化时;(3)电源电动势比电压表量程大很多,限流接法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仍超过电压表量程时时. 分压,电压(de)变化范围是0-E(滑动变阻器(de)两端接电源(de)正负极,滑片接一条支路,也就并联在电路中) 限流,电压(de)变化范围是-E(也就是不能调处0电压,这个是一端不接,也就是只连接两根导线,串联在电路中) 一般接电路优先考虑(de)是限流,因为,功耗小. 但是需要电压从0开始变化(de)时候,就要使用分压法了,测伏安特性(de)时候,一定要采用分压法.

区别—— 1.滑动变阻器(de)限流法是串联在电路中(de). 滑动变阻器(de)分压法是并联在电路中(de). 2.滑动变阻器(de)分压法(de)电压可从零开始调节,而限流法不能从零开始调节(即分压法比限流法(de)可调节范围大) 3.限流法消耗(de)功率比分压法少. 应用—— 1.需要调节范围大,且可从零开始调节时,用分压法. 2.要使电路中消耗(de)功率较小时,用限流法. 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接法(de)选择滑动变阻器常被用来改变电路(de)电压和电流,根据连接方法(de)不同,可分为分压接法和限流接法.分压法是把整个变阻器(de)所有阻值接入电路,再从滑片和变阻器(de)一个端点上引出部分电压向外供电.限流法是变阻器(de)部分阻值串入电路,通过改变有效阻值来改变整个电路(de)电流.通常变阻器应选用限流接法,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必须选择分压连接方式. (1)若采用限流电路,电路中(de)最小电流仍超过用电器(de)额定电流时,必须选用分压电路.(2)当用电器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全值电阻,且实验要求(de)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要求测量多组实验数据时,必须选用分压电路. (3)要求回路中某部分电路(de)电压从零开始可连续变化时须选用分压电路. 物理电学实验中分压法(de)一个小知识点救命 什么叫做滑动变阻器处于分压为零(de)地方分压为零是什么概念怎么移动滑片啊谢谢大家很急 最佳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