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同步备课教案(第1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3
匆匆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挪”、“蒸”两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正确认读“涔涔”、“潸潸”、“伶伶俐俐”、“徘徊”,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理解课文中的不同修辞手法,并体会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抓住重点语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朱自清简介和朱自清的作品介绍、惜时名言与警句
学生准备:预习本(查字典理解词语:涔涔、潸潸、徘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1.会写本课的“挪”、“蒸”两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正确认读“涔涔”、“潸潸”、“伶伶俐俐”、“徘徊”,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一、导入新课
1.惜时名言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格言或警句吗?
媒体出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听了这些名言,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板书:珍惜时间)
2.揭题: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啊!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来体会他笔下的时间是怎样的?(板书课题:匆匆)“匆”与“勿”
的字形十分相似,请注意它的最后一笔是点(用红粉笔着重)。
3.指名读课题。谁来读读课题?
那“匆匆”又是什么意思呢?谁能用“匆匆”来造个句。(形容十分急忙的样子)。在课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时间很快地流逝)。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匆匆》这篇脍炙人口的美文中,在他轻灵、细腻、诗意化的语言中触摸时间这个精灵。
齐读课题
说明: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他们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般,所以在课的开始需要注意营造氛围,围绕中心,以惜时的名言导入,直奔主题,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率。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直线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2.生字学习,并反馈检查。
媒体出示:饭碗伶伶俐俐头涔涔泪潸潸徘徊赤裸裸挪移蒸融游丝
正音:涔(前鼻音)潸(翘舌音)伶(后鼻音)
3.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一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学生交流。
师适时点评:第一节作者感受到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第二节作者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
第三节作者感慨一天时间的匆匆流去。
第四节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及。
第五节作者内心发出的感叹,对时间的担忧。
4.找出文中前后呼应的句子并为课文分段。
媒体出示: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男女生朗读。
(第一节// 第二——四节// 第五节//)学生在书上作记号。
齐读
说明:理清文章的脉络可以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在初读
中做到读通读准,知道课文围绕着“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展开叙述,为感悟、品评做准备。
5.默读课文第一小节。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用波浪线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
6.根据学生交流,顺学而导,重点品读关键句。
媒体出示: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学生谈感受。
第一句话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大自然的景物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此番景色年年都有。但是相比时间却是一去不复返了。(板书:一去不复返)
师适时引导:句子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燕子、杨柳、桃花)在句子的结构上又有什么特点?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平时看似十分普通的事物焕发出的勃勃生机。男女生读。
经过这番对比,你有什么感觉呢?预设:让人感觉十分的无奈,难以释怀。(板书:无奈、郁闷)
(2)指导朗读。
指导朗读,把朱自清对时间的感慨和无奈通过朗读来表现出来。
师生合作读。齐读。
说明:“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积累和发展语言,体会感情。因此让学生以读的多种形式来触摸文本,在读中与文本、与作者对话,并产生共鸣,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加深了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