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主要年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9
大班幼儿大约是五到六岁的儿童,他们是幼儿园中最年长的一群。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发展进入到了自我认知和社交能力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他们开始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个性和特点。
在幼儿园老师的指导下,大班幼儿将会迎来更多的变化和挑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1.自我认知:大班幼儿开始逐渐认识自己的身体、性格、能力等方面。
他们开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和自信心,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和活动。
2.社交能力:大班幼儿开始懂得与他人沟通和合作,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和秩序。
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愿意与同伴分享玩具和经验。
3.情感表达:大班幼儿的情感表达愈发丰富和多样化,他们能够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同时,他们也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学会善待他人。
4.认知能力: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开始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积累经验和知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认知框架。
在指导大班幼儿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1.起到榜样作用:教师是大班幼儿的榜样和引导者,需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教育专业知识,做到言传身教,引导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品行和行为。
2.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大班幼儿正处于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包括课堂教学、游戏活动、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注重个性化发展:每个大班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教师需要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和教学计划。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习惯和态度,引导他们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认知品质。
4.培养社交能力:大班幼儿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合作游戏、小组活动等形式,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意识。
5.激发创造力:大班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正在逐渐发展,教师需要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创造性发展空间,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1. 生理特点:小班幼儿的身体发育迅速,身高、体重都有显著的增长。
他们的大肌肉开始发展,但小肌肉还不够发达,精细动作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他们的眼睛和耳朵也开始逐渐成熟,能够更好地接收和处理信息。
2. 心理特点: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正在快速发展,他们开始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他们的记忆力也在提高,能够记住一些简单的事物和事情。
他们的情绪也开始复杂化,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
3. 社会性特点:小班幼儿的社会性也在发展,他们开始学习与他人交往,形成初步的人际关系。
他们对自我有一定的认识,但自我认知还不够清晰。
他们开始学习遵守规则,但规则意识还不强。
4. 学习能力特点:小班幼儿的学习能力强,好奇心旺盛,喜欢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他们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5. 语言能力特点: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快速发展,他们开始学习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的词汇量在不断增加,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1/ 1。
年龄特征教育总结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身体发育和情绪特征。
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来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不同年龄段的特征进行概述,并探讨如何在教育中应用这些特征。
幼儿期(0-3岁)在幼儿期,孩子们的身体和神经系统正在迅速发育。
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观察、模仿和探索。
在这个阶段,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和经验,通过游戏和互动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幼儿更喜欢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图像来理解事物。
因此,在教育中使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交流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此外,幼儿对身体活动也有较高的需求,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机会让他们参与体育运动、音乐和舞蹈等活动。
学龄前期(4-6岁)学龄前期是孩子们开始接受正式教育的阶段。
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和社交互动。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机会,鼓励孩子们参与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
学龄前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比较强烈,因此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该鼓励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小学阶段(7-12岁)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的阶段。
他们开始学习更多的学科知识,并逐渐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
小学生开始理解和运用逻辑推理,因此在教育中可以采用更为系统和抽象的教学方法。
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青少年期(13-18岁)青少年期是孩子们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
他们开始面对更多的责任和挑战,同时也在形成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
儿童归属感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各年龄段教学活动的中心点3—4岁儿童归属感的最重要对象是家庭,他们在情感上表现出对家庭的依恋,尤其是对于主要照料者的信赖与亲近。
他们大多知道自己的家所在社区的情况、家庭成员的情况等。
在刚入园阶段,面对幼儿园新环境,他们大多会表现出与家庭成员分离后所产生的焦虑情绪,这其实也是幼儿归属感的一种表现。
这种分离焦虑说明幼儿对于家庭有着深切的归属感,而对幼儿园以及班级还未产生信赖感与认同感。
3—4岁儿童分离焦虑的表现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1)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2)失望阶段——仍然哭泣,但是断断续续的,带有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3)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3—4岁儿童归属感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克服分离焦虑,对于幼儿园和班级中的同伴及教师产生信赖感与认同感,从而产生对于幼儿园及所在班级的归属感。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渐调整依恋对象的范围,除了家庭中的主要照料者以外,还会扩大到老师,表现为寻求老师的关注与赞许,并开始适应幼儿园与班级的新环境,在新环境中获得安全感。
《指南》对于3—4岁儿童归属感的特征作了如下概括: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与信赖长辈。
能说出自己家所在街道、小区(乡镇、村)的名称。
认识国旗,知道国歌。
其中,前两项是3—4岁儿童归属感的真正体现,而后两项是为了对社区、家乡与国家产生归属感而进行的认知上的准备。
4—5岁儿童归属感的主要表现是归属对象扩大至幼儿园和班级。
该阶段儿童产生了对自己所在班级的集体荣誉感,表现出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为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而感到高兴,也十分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比较关心所在班级和小组是否获得荣誉,在被老师和同伴认可与接纳时感到愉快,反之则会感到沮丧、失落。
这一阶段儿童的归属感主要和其集体融合感密切相关,他们开始在意老师和同伴对自己的看法。
幼儿教育中儿童的年龄特点及指导要点幼儿教育中儿童的年龄特点在幼儿教育中,儿童的年龄特点对于教师的指导和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着不同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
0-2岁- 身体发展迅速,头脑灵活- 注意力短暂,易分散- 通过感官来感知世界,进一步探索环境- 情感依赖强,需要稳定的关系和安全感3-5岁- 逐渐发展出自我意识和自主性- 跨出家庭,开始与同伴交往- 观察力增强,开始表达对外界的认识和情感- 情感丰富,对于赞赏和鼓励有较高的需求6-8岁- 知识掌握逐渐扩大,开始研究各种学科- 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开始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动发展迅速,善于运用身体参与研究幼儿教育中的指导要点关注发展阶段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应关注孩子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指导。
了解儿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
创设丰富环境为儿童创设丰富多样的环境,提供各种有趣的教育资源。
通过游戏、艺术、音乐等活动,激发儿童的研究兴趣,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提供支持和鼓励给予儿童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认可他们的进步和成就,增强儿童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研究动力。
倾听和沟通倾听儿童的想法和需求,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
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理解他们的情感和动机,满足他们的研究和成长需要。
结论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了解和关注儿童的年龄特点,并通过合适的教学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创设丰富多样的教育环境,提供支持和鼓励,并与儿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将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与学习,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小班幼儿主要年龄特点及对教育得启示小班(3岁-4岁)得孩子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一方面,她们不免带有一些婴儿得“痕迹”;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迅速,她们又开始具有幼儿期得显著特点。
因此,小班幼儿得年龄特征十分突出。
(一) 动作发展快小班幼儿处于身体迅速发展得时期,而动作发展又就是其重要标志、她们身体与手得动作已经比较自如,可以掌握各种粗动作与一些精细动作。
由于动作发展得需要,小班孩子特别好动。
由于骨骼肌肉得发展与大脑调节控制能力得不断增强,在小班这一年中孩子动作得颈部非常快、3岁幼儿在动作发展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得个体差异。
我们发现,这些差异与她们得先天身体素质、性别、个性及早期教养环境有关。
对教育得启示:为了给幼儿提供尽可能多得活动机会与条件,小班得一日生活必须由形式多样得游戏贯穿,如通过运动游戏发展幼儿粗动作、在活动区提供各种工具与材料发展幼儿精细动作、对幼儿动作发展得个体差异,我们要予以充分得理解与接纳,并为每位幼儿提供有效得帮助。
(二)认识靠行动幼儿动作得发展不仅对她们得身体发育,而且对她们得思维发展都有重要得价值。
刚刚走过婴儿期得3岁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得过渡阶段,她们得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同时,3岁幼儿得口语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与中班、大班相比还较差,她们也常常通过自己得行动表达需求。
对教育得启示:那种要求小班幼儿“坐好了”唱歌、听故事得做法本身就没有尊重与把握它们得年龄特征。
教师应充分理解与接纳幼儿“边做边说”或“先左后说”得行为,给她们用口头与肢体语言同来表达思想得机会,使她们生活得更愉快。
(三) 情绪作用大情绪对3岁幼儿得支配作用很大。
她们容易激动,而且激动起来就难以控制。
她们对成人表现出强烈得依恋,初次离开父母,会表现得极为不安。
小班幼儿不仅依恋成人,而且伙伴之间得交往对她们得情绪也有很大影响。
她们得认识主要受外界事物与自己得情绪支配,她们得许多活动也都就是“情绪化”得、对教育得启示:教师应该像妈妈一样去体贴、关爱幼儿,同时利用同伴群体这一宝贵得教育资源,使幼儿逐渐减少分离焦虑,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养策略3至4岁孩子的年龄特征1、学着按指令行动,生活自理能力增强3岁儿童的一个显著进步,就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学着按指令行动。
在承认的指导下,形成了许多生活自理能力,能适应集体生活了。
2、行为明显受支配3岁儿童的行为受情绪支配作用大,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冲动。
但是已经开始产生调节情绪的意识,在实际行动上不能完全控制。
3、对他人的情感反应明显增强移情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感受情绪,理解他人情感。
对于别人的意见、别人情感的反应敏感性增强。
4、对同伴、教师产生认同感、亲切感3岁儿童社会交往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他们开始认同、接纳同伴。
3岁后期,孩子与同伴共同玩的意识增强,逐步学会与同伴共同分享玩具。
5、动作的协调性增强3岁儿童喜欢跑、跳等大动作,动作开始协调。
手部小肌肉发展相对较迟。
6、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7、已形成与生活经验相关的概念行动自如,认识范围扩大,逐步形成了一些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实物概念。
8、很大程度上认识依赖于行动认识活动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容易受外部事物及自己情绪影响。
9、模仿性强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
10、能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要语言发展的飞跃期,基本掌握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言。
但发音还不够准确。
11、会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愿望绘画能力的发展由涂鸦期进入到象征期,一形多义是儿童这个时期绘画的主要特征。
12、喜欢音乐,能唱简单歌曲喜欢学唱歌,会反复跟唱,会试着用1—2种打击乐器打基础不同的节奏。
3至4岁孩子的教育策略1、正确分析儿童的情绪化行为,认真对待每个儿童的要求,为他们体验独立提供机会,并夸奖他们的成功。
2、为儿童的独自游戏、平行游戏以及同伴的合作游戏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
3、为儿童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从事自选活动,鼓励探索,满足好奇心。
4、在生活中帮助儿童形成自然依次行走的习惯,不宜让幼儿玩固定的统一的游戏。
一、健康领域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3——4岁幼儿1、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情绪基本安定、愉快2、逐步学会独立进餐和入厕,在成人帮助下学习洗脸、刷牙、穿脱衣服,学习坐、站、行、走的正确姿势3、了解简单的卫生保健知识,乐于接受疾病预防和治疗,认识五官及主要功能,懂得并学会保护。
爱吃多种食物,养成喝水的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爱清洁。
4、知道并学习避开日常生活中电、火、车辆等不安全因素5、乐意参加体育活动,发展走、跑、跳、钻、攀爬等动作4——5岁幼儿1、学习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2、独立进餐、盥洗,穿脱衣、裤、鞋,学习整理床铺、管理自己的物品3、知道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基本功能,学习对自己的身体进行适当的保护。
爱吃各种食物,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注意生活环境卫生。
4、了解必要的安全常识,面对陌生人和危险事物有警觉5、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承受气温变化的适应力,动作自然,协调5——6岁幼儿1、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情绪安定,愉快活泼2、生活有规律,形成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物品的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注意公共卫生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基本功能和保护方法,会对自己的身体进行适当的保护4、认识有关安全的标志,学习交通规则和用水,用电,用火的安全知识。
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5、喜爱体育活动,逐步养成运动的习惯,动作协调,灵活,有耐力,增强合作和竞争意识,具有一定的勇敢精神和坚持性二、语言领域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说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1、学习安静地倾听他人讲话,听懂日常用语并学习按语言调节自身行为2、继续学说普通话,乐意用普通话与人交流。
幼儿发展指南摘抄及感悟一、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时期是儿童生命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得到关注和呵护。
一方面,幼儿的身体发育迅速,需要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来支撑成长;另一方面,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也在这个阶段得到迅速发展。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的指导和关爱将对幼儿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幼儿的情感发展幼儿的情感发展是幼儿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情感世界,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与他人建立起亲密的情感联系。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恐惧、培养同理心,从而促进幼儿健康的情感发展。
三、幼儿的智力发展在幼儿的智力发展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喜欢探索和学习新事物,因此,在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幼儿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启发式的教育,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为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幼儿的社交发展幼儿的社交发展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幼儿园和家庭环境中,幼儿将与同龄人和成年人共同生活和学习,这种交往将促进幼儿的社交技能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幼儿的身体发育在幼儿的身体发育过程中,体育锻炼和充足的睡眠对幼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运动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机能的发展,增强其免疫力,预防患病。
同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幼儿的大脑发育,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和适应能力。
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保障其健康成长。
六、幼儿的创造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关键。
在幼儿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激发其创造潜能。
通过启发式的教育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帮助幼儿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四五岁幼儿身心发展有着怎样的特点,也必须认真地思考这些特点对我们的教育有着什么样的启示与要求。
对这些问题的再认识,将对中班阶段幼儿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幼儿活动水平的明显提高,需要更为丰富充实的活动空间。
中班幼儿的动作能力明显地发展起来,幼儿活动的范围大大扩展,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
中班幼儿由于其能力比以前略有发展,因此,他们更加好动,而且探索的欲望更加强烈。
对教育的启示:活动区的活动适应中班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水平,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加充足的活动空间,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让他们在尝试与探索中获得发展。
2、幼儿游戏水平的极大提高,需要不断拓展游戏空间。
小班幼儿已经有了游戏活动,但对复杂的游戏还不太会玩,需要成人领着玩。
中班幼儿则大不一样,他们不但爱玩而且会玩,能够自己选择和规定游戏的主题,寻找不同的玩法,游戏能力和游戏积极性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中班阶段是幼儿游戏水平蓬勃发展的时期。
中班幼儿非常喜欢象征性游戏。
他们在游戏中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特定角色,如:如当售货员、医生、或者爸爸妈妈等。
游戏的情节也比以前更加丰富了,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某个童话或故事中的人物,尤其是对故事的表演很感兴趣。
他们还喜欢伴随着动作和手偶讲述,也喜欢对同一个故事重复讲述。
对教育的启示:幼儿对象征性游戏感兴趣,游戏的有意性水平有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还没有更好地发展起来。
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选择中班的教育形式时,要考虑提供促进幼儿不断发展的游戏活动条件--注重发挥活动区的作用。
3、幼儿进一步发展的自主性与主动性,需要宽松、安全的探索环境。
中班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活动想法,有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与能力,能努力完成自己选择的活动。
活动的自主性在活动区、游戏以及其他活动中都明显地表现出来。
对教育的启示:幼儿自主与主动性的发展,使得他们在活动中的目的性有所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处理“意见”。
幼儿园是儿童迈入学前教育的重要阶段,将他们从家庭环境带入社交环境中。
在幼儿园,儿童会接触到不同年龄段的班级,每个班级都有其独特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下面将对幼儿园各班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1.托班(2-3岁)托班的儿童正处于探索世界和建立自我认知的阶段。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通常处于自主行为期,他们开始学会说话和表达自己的需求。
他们的注意力较为短暂,容易分散,并且缺乏耐心。
托班的儿童还缺乏社交技能,需要通过幼儿园的活动来培养他们与他人互动和分享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托班的教师应该鼓励儿童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班(3-4岁)在小班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加强,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逐渐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小班的儿童在语言和沟通方面的发展突飞猛进,他们能够用句子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此外,小班的儿童对身边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触摸、探索和玩耍。
小班的教师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和材料,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引导他们建立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3.中班(4-5岁)中班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迈向学龄前教育的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注意力和耐心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对绘本、游戏和玩具等具有一定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中班的儿童也逐渐展示出独立性和自主性,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
此外,中班的儿童对友谊和团队合作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开始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
在中班阶段,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和活动,培养儿童的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大班(5-6岁)大班是儿童迈入小学阶段前的最后一年,他们需要准备迎接学习挑战的同时,也需要发展成为自信、独立和合作的个体。
在大班阶段,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成熟程度,他们能够倾听和遵循指令、理解故事和描述事物。
大班的儿童对学习感兴趣,他们渴望获取新知识并展示自己的能力。
此外,大班的儿童对社会规范有了基本的认知,他们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
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对于中班、小班的幼儿来说,5-6岁的大班幼儿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呈现出一个新的水平和阶段。
具体来说,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主要有:(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探索欲是幼儿的共同特点,由于生活经验不足、知识匮乏,他们对周围未知的一切充满浓厚的兴趣,乐于探索和发现,从而满足自己的探索欲望。
相对于中小班的幼儿而言,大班幼儿不再局限于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兴趣,他们喜欢探究事物的内在,喜欢问诸如“为什么小鱼要生活在水里”“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为什么妈妈没有胡子,而爸爸有胡子”等问题。
大班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主要表现在仔细观察、动手尝试、拆卸探究等各种活动中。
比如有的幼儿会趴在地上看蚂蚁怎样搬东西,有的会把闹钟拆开,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让闹钟每天走个不停,等。
幼儿的好奇心还表现在好动,幼儿拆卸闹钟和玩具的行为并非故意搞破坏,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出现的探究行为。
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幼儿提供一定的条件,提供丰富的半成品材料,允许幼儿自主操作,使幼儿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而不能粗暴制止幼儿的探究行为。
总之,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由其年龄特点决定的,不管教师还是家长都应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禁止责怪、置之不理的做法,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自控能力显著增强5-6岁的幼儿处于学前晚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其大脑额叶进一步发育,神经纤维髓鞘化接近完成,这意味着大班幼儿的神经系统的发育相对于中小班的幼儿更加成熟。
年龄较小的幼儿,由于大脑皮质抑制机能没有完善,兴奋过程占主导地位,表现为爱动、活泼,所以自控能力较差。
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的大脑皮质抑制机能逐渐成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平衡。
随之而来的是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不仅表现为幼儿对各种动作准确性的控制上——能按照要求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而且还表现为幼儿对自身行为的控制上——在活动中遵守活动规则以及教师的要求。
幼儿期是儿童生命周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
了解幼儿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以下是幼儿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的详细介绍。
1.幼儿年龄特点:-快速身体发展:幼儿期是身体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之一、他们会经历身高和体重的快速增长,头部和四肢的相对比例也会发生变化。
-运动能力提升:幼儿期孩子们的大肌肉运动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可以爬行、站立、行走甚至奔跑。
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新发展的运动技能探索周围的世界,并与环境互动。
-语言加快发展: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孩子们开始发展词汇量,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他们还可以理解和遵循简单的指令。
-自我认知增强:幼儿期孩子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得到提升,他们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并能以自己为中心解决问题。
不仅如此,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2.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意志力与独立性:幼儿期的孩子们开始表现出强烈的意志力。
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做事,如穿衣、吃饭、洗手等。
同时,他们可能会经历一些困难和挫折,如学会控制情绪和延迟满足等。
-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期的孩子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假想游戏创造出世界,并用他们的想象力来解决问题和探索。
-对外界的好奇心:幼儿期的孩子们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会提出各种问题,并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寻找答案。
通过探索和发现,他们可以积极地学习和理解世界。
-情绪的变化和表达:幼儿期的孩子们经历着情绪的快速变化。
他们可能经历愤怒、沮丧、喜悦等复杂的情绪,并尚不具备很好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
因此,他们需要成人的指导和支持来处理情绪问题。
-同伴关系发展:幼儿期的孩子们对同伴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渴望与其他孩子互动,并从中学会合作、分享和尊重等社交技能。
同时,他们也开始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并开始构建自己的同伴关系网络。
应针对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进行教育儿童教育非常重要,以下几篇文章非常好,特提供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学龄前的儿童能力培养针对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比如,对学龄前的儿童,家长要着力于培养“会讲话”的、爱动脑筋的、爱观察的、手巧的、识数快和认识时间早的聪明的孩子。
对小学生,家长要努力培养爱集体的、爱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的孩子;要注意提高孩子的“有意注意”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识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4岁幼儿年龄特点及相应的教育措施我班的孩子虽然已经经历了一个学期的中班生活,但是很多家长找到我询问孩子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发展,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跟家长讲讲你们关心的一些问题。
首先小班和中班的教育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在小班年龄段是以“养”为主,“教”为辅,也就是说家长也只要过多地关心自己的孩子在托儿所内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今天在幼儿园乖不乖,有没有打架等一些问题,而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到了中班,意味着您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我们的教育策略已经从托班的“养”为主,“教”为辅逐渐过渡到——以“教”“养”并重——最后过渡到“教”为主,“养”为辅。
因此如果家长仍然把重点局限于孩子是否吃饱穿暖的话,实际上是已经满足不了您孩子的需要了,所以要满足幼儿的需要,就要了解什么是孩子需要的,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就必须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年龄特点,才知道什么是孩子最需要的。
我现在在这里向各位家长简单的介绍一下3—4岁幼儿的年龄特点。
从生理方面看,他的脑部结构已经基本成熟,表现为睡眠时间减少,脑的机能也已经发展起来,因此三岁以后的幼儿学习儿歌只要唱几遍就记住了,并且不容易忘记。
身体动作发展得也非常快,他的身高每年可增长8—10厘米,动作发展非常迅速,3—4岁的幼儿已掌握行走、跑、闪避、扔、停、拐弯、减速等大动作,而且也已经掌握了一些精细动作,比如能自己吃饭,会解扣子,会自己倒水等等许多事情,所以就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主要表现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主要表现
小班幼儿的年龄段一般是3-6岁,也称为学前幼儿阶段。
这一阶段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一定的社交能力,他们既有初步意识形态,又具有开放性思维,有自主性和合作性,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的独立性和学习能力。
小班幼儿的特点是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善于表达、爱交流、爱模仿、好奇心强、创造力高。
在这一年龄段,孩子们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他们有着一定的想法、情绪和行为,也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不够成熟,所以有时会觉得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
小班幼儿的主要表现是丰富多彩,他们做事有规律,比如他们喜欢唱歌、跳舞、玩游戏、拼图等,虽然有时会显得比较随性,但是他们也能够按照规则完成相应的任务,既能够按照教师的指导完成学习任务,也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比如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等。
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也是十分让人惊艳的,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多样化,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
感受,也能够用大脑去理解教师和同伴说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问题,能够更好地与同伴进行交流。
小班幼儿的社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他们需要有一定的社交能力,能够在自己的行为上体现出尊重、同情、友谊等价值观,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有影响力的,能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比如讲话、活动等,培养自己的社会能力和责任感。
总之,小班幼儿的特点是精力充沛、善于表达、爱交流、爱模仿、好奇心强、创造力高,他们的主要表现是丰富多彩、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一定的社交能力,有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会独立思考、培养自我心理、培养社交能力以及责任感。
小班幼儿主要年龄特点及对教育得启示小班(3岁—4岁)得孩子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一方面,她们不免带有一些婴儿得“痕迹";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迅速,她们又开始具有幼儿期得显著特点.因此,小班幼儿得年龄特征十分突出。
(一)动作发展快小班幼儿处于身体迅速发展得时期,而动作发展又就是其重要标志。
她们身体与手得动作已经比较自如,可以掌握各种粗动作与一些精细动作。
由于动作发展得需要,小班孩子特别好动。
由于骨骼肌肉得发展与大脑调节控制能力得不断增强,在小班这一年中孩子动作得颈部非常快.3岁幼儿在动作发展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得个体差异。
我们发现,这些差异与她们得先天身体素质、性别、个性及早期教养环境有关.对教育得启示:为了给幼儿提供尽可能多得活动机会与条件,小班得一日生活必须由形式多样得游戏贯穿,如通过运动游戏发展幼儿粗动作、在活动区提供各种工具与材料发展幼儿精细动作。
对幼儿动作发展得个体差异,我们要予以充分得理解与接纳,并为每位幼儿提供有效得帮助.(二)认识靠行动幼儿动作得发展不仅对她们得身体发育,而且对她们得思维发展都有重要得价值.刚刚走过婴儿期得3岁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得过渡阶段,她们得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同时,3岁幼儿得口语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与中班、大班相比还较差,她们也常常通过自己得行动表达需求.对教育得启示:那种要求小班幼儿“坐好了”唱歌、听故事得做法本身就没有尊重与把握它们得年龄特征。
教师应充分理解与接纳幼儿“边做边说"或“先左后说”得行为,给她们用口头与肢体语言同来表达思想得机会,使她们生活得更愉快。
(三) 情绪作用大情绪对3岁幼儿得支配作用很大。
她们容易激动,而且激动起来就难以控制。
她们对成人表现出强烈得依恋,初次离开父母,会表现得极为不安。
小班幼儿不仅依恋成人,而且伙伴之间得交往对她们得情绪也有很大影响。
她们得认识主要受外界事物与自己得情绪支配,她们得许多活动也都就是“情绪化”得.对教育得启示:教师应该像妈妈一样去体贴、关爱幼儿,同时利用同伴群体这一宝贵得教育资源,使幼儿逐渐减少分离焦虑,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小班(3-4周岁)幼儿年龄特点1、学习按指令行动,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小班幼儿的一个显著进步,就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学习按指令行动。
在成人的指导下,他们形成了许多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时所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会自己用勺进餐,会自己穿衣裤、会解会扣较容易操作的扣子,会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会自己洗手等,这表明小班幼儿已开始能适应集体生活了。
2、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小班幼儿的行为受情绪支配作用大,他们的情绪仍然很不稳定,容易冲动,常会为了一件小事大哭大闹。
但是较之3岁儿童,他们已开始产生调节情绪的意识,但在实际行动上尚不能真正控制。
小班幼儿仍然十分依恋父母和老师,尤其需要得到亲近成人的微笑、拥抱、拍拍、摸摸等肌肤相亲的爱抚动作。
在幼儿园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程度,会说:“x老师喜欢我,x老师不喜欢我。
”愿意和喜爱的教师接近,在喜爱的教师身边,往往情绪愉快,行动积极。
3、对他人的情感反应敏感性增强小班幼儿移情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开始能站住他人的立场上感受情境,理解他人的感情。
看见生病的同伴、摔跤的弟妹.会表示同情,在老师启发下,会作出安慰、关心、帮助等关切他人的行为。
小班幼儿对别人的意见、别人感情的反应敏感性增强,当做错事受到成人批评时,会感到害羞、难为情。
在羞耻感的体验和发现上.女孩比男孩更为明显。
羞耻感的出现,为儿童遵守集体规则提供了动力基础。
4、开始认同、接纳同伴与教师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从家庭成员扩大到老师。
他们会经常主动地拉拉老师的衣服.以动作引起老师的注意,表达对老师的亲近和与老师交往的意愿。
他们开始认同、接纳同伴,但并不太在意同伴间的协作,往往只是各玩各的。
只有在宽松的户外活动时,才会相顽追逐、奔跑、喊叫,以动作活动的方式开展有联系的交往。
小班后期,孩子与同伴共同玩的意识加强。
逐步学会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
此期儿童也爱管同伴的事,经常把同伴的事告诉成人。
5、动作的协调性增强小班幼儿喜欢跑、跳和踏小轮车等大动作,动作开始协调,逐步学会自然地有节奏地行走,但还无法控制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某—动作. 我们在户外活动中发现孩子们的动作协调了,喜欢追跑.喜欢和老师一起参加简单的体育活动.小班幼儿手部小肌肉发展相对较迟缓,但双手协调技能有了较大发展,他们会折纸,会用蜡笔画画,电会使用剪刀有控制地沿线剪直条,动作逐步精细化了。
幼儿园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进行教育培训总结在幼儿园的教育培训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时期是孩子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特点。
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培训,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以下是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进行教育培训的总结:一、小班(3-4岁)小班的幼儿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在初步形成。
因此,针对小班幼儿的教育培训应以基础能力的建立为主。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幼儿需要学会基本的自理能力,如自己穿脱衣服、洗手洗脸、整理玩具等。
2.促进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提问等方式,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习兴趣:为小班幼儿提供多种感官刺激,如颜色、形状、声音等,引导他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认识周围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建立初步的社交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集体活动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友好相处。
二、中班(4-5岁)中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开始对事物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探索。
因此,针对中班幼儿的教育培训应以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为主。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操作材料、探索性问题等方式,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合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团队游戏等方式,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3.拓展认知范围:为中班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体验机会,如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拓展他们的认知范围。
4.促进创造力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艺术创作、手工制作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三、大班(5-6岁)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具备较为复杂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
因此,针对大班幼儿的教育培训应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
小班幼儿主要年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小班(3岁—4岁)的孩子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一方面,他们不免带有一些婴儿的“痕迹”;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迅速,他们又开始具有幼儿期的显著特点。
因此,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十分突出。
(一)动作发展快小班幼儿处于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而动作发展又是其重要标志。
他们身体和手的动作已经比较自如,可以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
由于动作发展的需要,小班孩子特别好动。
由于骨骼肌肉的发展和大脑调节控制能力的不断增强,在小班这一年中孩子动作的颈部非常快。
3岁幼儿在动作发展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我们发现,这些差异与他们的先天身体素质、性别、个性及早期教养环境有关。
对教育的启示:为了给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机会和条件,小班的一日生活必须由形式多样的游戏贯穿,如通过运动游戏发展幼儿粗动作、在活动区提供各种工具和材料发展幼儿精细动作。
对幼儿动作发展的个体差异,我们要予以充分的理解和接纳,并为每位幼儿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认识靠行动幼儿动作的发展不仅对他们的身体发育,而且对他们的思维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
刚刚走过婴儿期的3岁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
同时,3岁幼儿的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与中班、大班相比还较差,他们也常常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需求。
对教育的启示:那种要求小班幼儿“坐好了”唱歌、听故事的做法本身就没有尊重和把握它们的年龄特征。
教师应充分理解和接纳幼儿“边做边说”或“先左后说”的行为,给他们用口头和肢体语言同来表达思想的机会,使他们生活的更愉快。
(三)情绪作用大情绪对3岁幼儿的支配作用很大。
他们容易激动,而且激动起来就难以控制。
他们对成人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初次离开父母,会表现的极为不安。
小班幼儿不仅依恋成人,而且伙伴之间的交往对他们的情绪也有很大影响。
他们的认识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他们的许多活动也都是“情绪化”的。
对教育的启示:教师应该像妈妈一样去体贴、关爱幼儿,同时利用同伴群体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使幼儿逐渐减少分离焦虑,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一日生活用有趣的游戏贯穿,益于引发幼儿的积极情绪。
教师还应该理解和接纳小班幼儿活动“情绪化”的特点,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四)爱模仿爱模仿,三岁幼儿突出的年龄特征。
他们喜欢模仿老师、家长和伙伴。
小班幼儿正三在模仿中学习、成长的。
模仿可以成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
幼儿的模仿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临摹,他们在模仿中同样一有创造,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表达。
对教育的启示:从仅研究教师如何教,到重点关注幼儿如何学,放映了人们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
成人首先要理解和接纳幼儿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并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
教师、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榜样,同时充分利用幼儿同伴群体的资源,给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向同伴学习的机会。
(五)常把假想当真实幼儿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使他们想象夸张性的表现。
成人不理解幼儿的这一特点,往往误认为他们在“说谎”。
幼儿喜欢游戏,就是因为他们沉迷于想象的情景,把自己真的当成了游戏中的角色。
这一特点在3、4岁的幼儿身上十分突出。
对教育的启示:成人应该充分理解和接纳幼儿的这一特点,同时可以因势利导,引发幼儿等良好行为。
根据这一年龄特点,小半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都需要游戏,这不仅可以使幼儿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也是我们的教育便的非常自然。
(六)常把动物或物体也当作人幼儿常常把动物也当成人,甚至觉得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说、会动、会想,是他们的同类。
他们常和“娃娃”说话,跟小椅子“再见”,这是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体现。
正因如此,3、4岁的幼儿喜爱童话故事,自己也常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
对教育的启示:教师要理解和接纳幼儿的这一特点,并运用这一特点进行教育,如:用拟人化的口吻与幼儿做游戏,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有效的多,它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同时把教育的要求顺利转化成幼儿自身的需求。
中班幼儿年龄特点1、有意行为开始发展,有接受别人命令的意识,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务,初步形成责任感、规则仪式。
2、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内控能力开始发展。
3、在活动中学习交往、分享,开始有妒忌心。
4、体力明显增强,动作发展更加完善。
5、活泼好动,积极动用感官。
6、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按事物的表面属性概括和分类。
7、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8、能独立地表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9、具有丰富而生动的想象力。
10、通过手、口、动作、表情来进行表达、表现、创作家长指导方法:1、幼儿活动水平的明显提高,持久性增强,更加好动,而且探索欲望更强烈。
家长可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幼儿协助做一些日常劳动,利用他们对劳动的热情来培养勤劳的美德。
2、喜欢象征性游戏,对故事表演很感兴趣,喜欢伴随着动作和手偶讲述,也喜欢对同一故事重复讲述。
家长在家中可多让幼儿进行故事表演等。
3、活动自主性与主动有了进一步发展,有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与能力,目的性也有所增强。
4、同伴间交往需求增多,合作性游戏多,但由于社会行为的规则没建立起来,因此容易发生冲突,爱告状与监督他人。
在与同伴交往中,家长要给孩子确定规则,鼓励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
5、想象有意性水平提高。
家长可在家中多提供一物多玩的玩具与废旧材料。
6、思维形象性最为突出,表现在解决问题判断事物时,表现在幼儿各活动中。
7、学习活动能都建立在操作物体的主动性活动上。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上。
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依从性评价向独立性评价发展,他们不再轻信成人的评价,当成人的评价与儿童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时,他们会提出申辩。
同时,儿童的自我评价开始从个别性评价向多面性评价发展,例如;犬班儿童在评价自己时会说:“我会唱歌跳舞,但画画不行。
”·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5、6岁儿童的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
儿童开始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例如,摔痛了能忍着不哭。
此时,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例如当自己的表现或作品被忽视时会感到不安。
而当让他们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时会表现得很尽职。
·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这一阶段的儿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较前更独立了,他们能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饭、夹菜,也能不影响别人安静地入睡。
学前后期的儿童已能将劳动与游戏分开,对劳动持认真态度,关心劳动结果,也能初步理解一些劳动的社会意义:他们喜欢参与成人的劳动,在家里会扫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
在幼儿园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喂养、值日生劳动等:在劳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
·合作意识逐渐增强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
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
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
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戏中几个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规则意识逐步形成大班儿童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例如,游戏结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上课发言要举手等等。
大班后期的儿童特别喜欢有规则的游戏,像体育游戏、棋类游戏等。
对在活动中违背规则的行为,儿童常常会“群起而攻之”。
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
规则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儿童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自我中心。
·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5岁儿童的走路速度基本与成人相同,平衡能力明显增强,可以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活动,并且还能伴随音乐进行律动与舞蹈。
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运用手指活动,例如,灵活地使用剪刀,会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种造型等,还能正确地使用画笔、铅笔进行简单的美工活动。
·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学前后期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什么做的?”儿童还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走?鱼儿为什么能在水里游?”“电视机里的人怎么会走路、说话?”有的儿童喜欢把玩具拆开探索其中的奥秘。
儿童开始对自然现象的起源和机械运动的原理等产生兴趣,渴望得到科学的答案。
·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5、6岁的儿童开始能从内在的隐蔽的原因来理解各种现象的产生。
例如,在解释乒乓球从倾斜的积木上滚落时说:“乒乓球是圆的。
积木是斜的,球放上去就会滚。
”说明儿童已能从客体的形状与客体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即“圆”与斜”的关系中寻找乒乓球滚落的原因。
但由于周围现象中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即使到了5、6岁,儿童对不同现象中因果关系的理解水平也不可能一致,而且对日常生活中所不熟悉的复杂的因果关系也还很难理解。
·能根据周围事物的属性进行概括和分类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5、6岁儿童开始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初步的概括分类,如把人们饲养的身上有皮毛、四条腿的猫、兔、猪归为家畜类。
然而,由于受知识、语言、抽象概括水平的制约,这一阶段的儿童对类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初级的、简单的,还不能掌握概念全部的精确含义,缺乏进行高一级抽象概括的能力。
因此,儿童在概括归类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概念外延上的错误,例如,有的儿童只能把家畜、家禽概括为动物,而把昆虫排斥在动物之外。
·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不但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
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谈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逐步减少,能依据别人的言语调整谈话内容。
看图讲述能力也明显提高,儿童在讲述时根据图片内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
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
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语言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方面还存在个体差异。
·阅读兴趣显著提高大班儿童不但对图书的阅读兴趣浓厚,能较长时阔专心地看书,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强。
而且开始对文字产生兴趣,当他们在书中或广告招牌中看到自己认识的汉字时会非常兴奋,还常常缠着成人教他们认字,识字的积极性很高,记忆力也很强。
他们还常常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写上歪歪扭扭的汉字?到了大班下学期儿童会聚在—起边看图书边连猜带懵地念书中的文字;阅读成了他们很大的乐趣。
.创造欲望比较强烈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双手的灵巧,使儿童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他们越来越喜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刨造欲望的各种多变性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