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3
课程导入
儿童教育心理学指出,游戏是学前儿童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幼儿教学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占据着重要地位。游戏在幼儿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化和人格化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游戏与幼儿的生理发展
1、游戏促进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体育游戏:跑步、单脚跳)。
2、游戏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大动作技能:抬头、走、跑;精细动作技能:手指游戏、穿珠游戏、捏橡皮泥)。
3、游戏促进大脑发展(观察力、注意力、判断力:角色游戏,交流合作,反应灵活)。
二、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把儿童游戏解释为“一种同化超过顺应的优势”,同化意味着接纳和整合,即主体用自己原有的动作图式去整合外部事物,从而加强和丰富自己的动作。顺应就是主体改变自己原有的动作图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协调就是适应或智力活动的特征。泛灵化)
1、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①游戏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为儿童自由表达创造适宜的语言环境。
②游戏(特别是语言游戏),本身就是儿童学习语言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谁躲起来了?。。躲起来了)。
③游戏不仅使语言理解深刻化,而且使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调节功能获得发展的机会。
2、游戏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研究表明创造型儿童的典型特质:对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思维敏锐、主意多而新奇、很强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注意力持久等)
①游戏,是儿童创造性的源泉。
②游戏中获得的技能,有助于问题的创造性解决。
③游戏,特别是结构游戏,有助于改善儿童的认识结构,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
④游戏提供了一种激励创造性思维的适宜气氛。
3、游戏与儿童智力发展(数学游戏、建构游戏)
①智力游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
②游戏中问题的解决或新颖的联想,能够改善或组化儿童的智力结构,使智力转化为一种认识策略和机制。
③游戏过程中,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智力活动。
三、游戏与儿童社会化
游戏与儿童社会化密切相关,它是儿童以后能否成功地适应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游戏中,儿童不仅获得一些粗浅的交往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逐渐地解除自我中心,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关心他人,认识并认同成人的社会角色,发展道德责任感,从而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行为和观点上这现象称为自我中心主义(或称自我主义)。
1、游戏促进儿童性别社会化。
2、游戏促进儿童情感社会化。
3、游戏促进儿童道德社会化。
4、游戏促进儿童更好地接受文化。(娃娃家游戏:是角色游戏的一种,是幼儿在特定的“家庭”及相关区域内,通过扮演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再现家庭及周围生活中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验与周围其他人、事、物情感与态度的角色扮演活动过程。我是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小伙伴,发展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能有礼貌的与人交往,学习礼貌用语。
四、游戏与人格发展(婴幼儿人格发展理论研究表明:缺少玩伴和同伴玩耍的时间,让孩子失去与同班玩耍的快乐,会造成孩子孤僻、冷漠等性格特征)
1、游戏是儿童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或方法。
2、游戏可以促进儿童人格和谐,保证儿童心理健康。
①游戏有利于儿童积极情感的发展,也有利于疏导消极情绪
②游戏有助于幼儿意志品志的培养。
③游戏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
④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作业思考:结合幼儿园见习中的游戏活动案例,思考不同的游戏活动中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了哪些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