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场所作业安全防护措施标准范本
- 格式:docx
- 大小:55.18 KB
- 文档页数:22
易燃易爆场所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管理,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易燃易爆场所包括石油化工企业、仓库、加油站、油库、液化气储存站等。
第三条易燃易爆场所的管理目标是预防事故、降低事故危害、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条易燃易爆场所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专业化的安全管理人员。
第五条易燃易爆场所的负责人应当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第六条易燃易爆场所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第七条易燃易爆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组织定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八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给予处罚,并要求整改。
第二章建筑设计规范第九条易燃易爆场所的建筑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范,保证建筑结构牢固稳定。
第十条易燃易爆场所的建筑布局应合理,设备设施应安全可靠,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第十一条易燃易爆场所应设置有效的防火墙、防火门等防火设施,确保人员疏散安全。
第十二条易燃易爆场所应配备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有效使用。
第十三条易燃易爆场所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采取措施扑灭。
第十四条易燃易爆场所应当设立专门的消防通道和疏散通道,保证人员疏散迅速。
第十五条易燃易爆场所应配备防爆电器设备,避免电气设备引发火灾事故。
第十六条易燃易爆场所应建立完善的供气、供油、供电、供水等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七条易燃易爆场所应建立完善的储存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储存设施,确保安全。
第十八条易燃易爆场所应建立油气泄漏应急处理制度,及时处理泄漏事件,防止扩散。
第三章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九条易燃易爆场所的负责人应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
第二十条易燃易爆场所应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警机制,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第二十一条易燃易爆场所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二十二条易燃易爆场所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管理制度范文作业场所是指各类生产、经营、储存、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危险物质或进行危险作业的场所。
为了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防止火灾、毒气泄漏和爆炸事故发生,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火、防毒、防爆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份____字的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管理制度范文,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对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防止火灾、毒气泄漏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作业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厂、仓库、实验室等。
第三条术语定义1. 作业场所:指各类生产、经营、储存、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危险物质或进行危险作业的场所。
2. 防火:指通过建立有效的防火措施,预防火灾的发生或者减少火灾的危害程度。
3. 防毒:指通过建立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有毒气体泄漏或者污染,保护职工免受有毒物质的危害。
4. 防爆:指通过建立有效的防爆措施,预防可燃气体、蒸汽、粉尘等物质的爆炸事故。
第二章防火管理第四条建立火灾预防制度1. 每个作业场所都要建立健全火灾预防制度,明确火灾预防的责任人和措施,并定期对员工进行火灾预防和应急疏散演练。
2. 每年进行一次维修和检查,确保消防设备完好,消防通道畅通。
第五条加强火源管理1. 严禁在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质周围使用明火或者其他容易引发火灾的工具和设备。
2. 定期检查火源设备,确保没有异常情况。
第六条建立消防设施1. 每个作业场所都要建立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栓、灭火器、疏散通道等,并保持其畅通和有效。
2.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七条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技能1. 进行定期的消防培训,使员工掌握基本的灭火方法和自救技能。
2. 指定消防责任人,负责组织消防演习和应急疏散。
第三章防毒管理第八条建立毒气泄漏预防制度1. 每个作业场所都要建立健全毒气泄漏预防制度,明确预防责任人和应急措施,定期对员工进行毒气泄漏预防和应急疏散演练。
易燃易爆场所动火安全要求范本一、总则易燃易爆场所是指储存、生产、加工或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为了确保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安全, 保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制定以下动火安全要求。
二、动火前的准备工作1.动火前, 必须对场所内的易燃易爆物品进行清理, 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无隐患。
2.动火作业前, 必须核对动火设备和防护设备的完好性, 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3.动火前,要确保动火人员具备相关的动火操作证,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
4.动火前,应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确定周围环境的风向和通风条件,制定合理的安全操作方案。
三、动火作业的操作要求1.动火操作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 包括防火服、防爆鞋、安全帽、防静电手套等, 并按照规定检查设备的完好性。
2.动火操作人员应对动火设备进行检查和试验, 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如发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人员。
3.动火作业前需将周围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物品清除, 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4.动火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动火操作, 严禁擅自更改操作程序, 切勿违反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
5.动火作业期间,必须保持清醒状态,不得饮酒、吸烟或干扰他人正常工作。
6.动火作业完成后,动火操作人员应进行整理,清除动火设备,确保现场整洁。
四、动火安全措施1.动火作业前, 应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分区管理, 确保物品存放的安全性和密封性。
2.动火作业前, 应进行火灾危险评估, 制定合理的动火方案, 明确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3.动火作业现场应设立消防器材, 并保证器材的正常运转和及时补充。
4.定期进行现场演练和应急救援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火灾逃生技能。
5.定期对设备和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使用。
五、动火作业的管理要求1.动火作业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和管理, 不得擅自进行动火操作。
2.动火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经过培训和考核, 并持有相应的动火作业证。
施工现场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维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施工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易燃易爆物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品:1. 汽油、柴油、润滑油等石油类产品;2. 炸药、雷管等爆炸物品;3. 液化气、煤气等可燃气体;4. 硝化纤维、硝酸甘油炸药等火药类物品;5. 工程建筑中常用的喷漆、涂料、溶剂等化学品;6. 其他易燃易爆的物品。
第四条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易燃易爆物品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和使用第六条易燃易爆物品应存放在专门的储存仓库内,仓库内应配备灭火器材,并设置禁止明火、禁止吸烟的标志。
第七条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仓库应具备以下条件:1. 储存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2. 储存仓库应远离火源、热源和静电产生的设备;3. 储存仓库内应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等必要的防火设施;4. 储存仓库内的燃气罐应远离火源、热源,并设置防护栏。
第八条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应符合以下规定:1. 施工单位应制定使用计划,合理安排使用时间和数量;2. 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3. 使用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使用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4. 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产生火花和静电,并做好通风工作。
第九条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时,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
第三章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和清理第十条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应符合以下规定:1. 运输车辆应配置专门的防火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2. 运输车辆应禁止使用明火、禁止吸烟,确保车辆内不积存易燃易爆物品;3. 运输过程应注意避免碰撞、剧烈摩擦等可能导致火花产生的情况;4. 在公路、铁路、水路等公共交通工具中运输易燃易爆物品时,应向相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易燃易爆场所作业安全防护措施易燃易爆场所指的是可能发生火灾、燃烧、爆炸等意外事件的场所,如油库、化工厂、气体储罐等。
在这些场所进行作业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
1. 作业前的准备在进行作业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1 环境检查对作业场所进行全面的环境检查,检查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品、氧气浓度是否过高等危险因素。
1.2 资料核查对相关的作业资料进行核查,了解作业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1.3 立即救援预案制定针对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应制定立即救援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
2. 作业中的安全措施在进行作业过程中,需做好以下安全措施。
2.1 与相关人员开展合理沟通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必要时明确各自的职责、注意事项、应急措施等。
2.2 使用特殊工具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需要使用特殊工具,如静电接地装置、防爆灯、防爆电源等,确保操作过程中不会导致火花引起事故。
2.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需要佩戴防护面罩、防爆鞋、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对人体的损害。
2.4 加强气体检测对易燃易爆场所的气体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做出相应措施,比如调整通风管道,及时疏散人员等。
3. 作业后的安全措施作业结束后,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3.1 清洗各种工具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完成后,需要对相关工具进行清洗,保证不会引起事故。
3.2 检查作业区域在作业完成后,需要检查作业区域,确保没有遗留的易燃、易爆物品或火种。
3.3 故障排查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防止设备故障引起意外。
4. 总结易燃易爆场所的作业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需要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在作业前,应对场所进行全面的环境检查,制定立即救援预案;在作业过程中,需要加强气体检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作业后,要对工具进行清洗,检查作业区域,确保没有遗留的危险因素。
最终目的是确保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
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的安全,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确保安全。
第二章防火防爆管理第四条单位应当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进行分类管理,采取合理的防火防爆措施。
第五条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
第六条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防火防爆标识。
第七条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应当按照规定的容量和数量进行存放,保证通道畅通。
第八条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应当禁止使用明火、使用符合防爆要求的电气设备,确保电气线路安全。
第九条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防火设施和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验。
第十条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应当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章应急措施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制定健全火灾和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责任和处置措施。
第十二条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应当建立应急疏散通道,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三条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应当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第十四条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做到隐患及时发现和整改。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五条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的监管,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第十六条单位应当配合相应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和接受监督。
第十七条相关部门应当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
第十九条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范文(2)1.引言本防火防爆制度范本适用于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旨在确保安全生产,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防火防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范和减少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风险,保护人员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企业、石油加工企业、气体储存企业等。
第三条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标准进行管理,并制定本制度。
第四条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应当建立健全防火防爆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对场所的防火防爆措施、设施设备进行规范和监督。
第五条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应当定期进行防火防爆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章管理责任第六条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部门,负责防火防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明确管理责任和授权。
第七条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应当明确防火防爆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配备相应的防火防爆工具和设备。
第八条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能力,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学习,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
第九条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员工应当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防火防爆意识和技能。
第十条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第三章防火措施第十一条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设置火灾报警系统,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疏散和灭火。
第十二条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设置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火源。
第十三条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设置防火墙、防火隔离带等防火设施,确保火灾能够局部扩散。
第十四条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应当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场所的安全。
第十五条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应当设置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水源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六条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应当制定灭火预案和疏散预案,并进行演练,提高员工的火灾处置能力和疏散逃生能力。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防火防爆制度模版1、易燃易爆单位不得设置在居民区内。
2、按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和器材。
3、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必须安装避雷设施和静电导除装置,并在夏季来临前必须进行防雷防静电检测。
4、生产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应当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爆、防毒、检测、报警、降温、防潮、隔离等消防安全设施。
5、易燃易爆物品露天存放时,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
6、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储存在地下室和其他地下建筑内。
7、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设置员工宿舍。
8、性质互相抵触的物品不得混存。
9、易燃易爆物品必须附有产品的安全说明书。
10、易燃易爆物品产品包装必须符合《危险物品运输包装通用条件》的要求。
11、生产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用火用电管理制度,在生产使用时,必须有消防安全防护措施和用具。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防火防爆制度模版(2)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确保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安全,防范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和财产安全。
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工厂、仓库、实验室、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
二、基本要求1.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2.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责任、监督检查、应急救援等工作具体措施。
3.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必须具备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定期演练,以确保员工对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
三、防火防爆管理措施1. 生产场所布局和建筑设计:1.1 合理规划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存放区域,确保与其他物品的分隔和防火防爆措施。
1.2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放区域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气体不积聚。
1.3 合理设置火灾报警器、灭火设备和应急出口,保证紧急情况下的员工疏散和灭火救援。
2.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放管理:2.1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必须分类存放,并在存放区域明显标识。
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检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检修作业安全,预防火灾和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检修作业,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化工、涂料、医药等行业。
第三条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检修作业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作业安全可靠。
第四条检修作业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修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所有参与检修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随时掌握应急处置措施。
第六条管理机构应制定并落实管理制度,包括人员配备、物资准备、作业程序和安全培训等,确保检修作业的安全性。
第七条检修作业现场应明确标记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监控设备,并定期检查维修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八条检修作业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作业程序进行操作,禁止违反规定行为的发生。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九条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检修作业操作人员应经过身体健康检查,同时具备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合格证。
第十条检修作业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包括但不限于消防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等。
第十一条检修作业操作人员须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工作服、安全帽、防滑鞋等个人防护用品,严禁穿戴超大超长发饰物。
第十二条检修作业操作人员应按规定接受工作准入培训,并持有效证件,方可上岗。
第十三条检修作业操作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严禁饮酒、吸烟、用火,禁止私自泄露企业机密。
第十四条检修作业操作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应保持沟通畅通,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物资准备第十五条检修作业应按需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工具、设备和材料,严禁使用损坏、过期的物品。
第十六条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检修作业现场应设置应急设备和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修保养。
第十七条检修作业现场应设立安全出口,确保人员紧急疏散。
第十八条检修作业现场应保持清洁整洁,杜绝杂物堆放,防止堵塞消防通道。
易燃易爆场所作业安全防护措施易燃易爆场所是指具有易燃易爆危险性的工作场所,如化工厂、油库、危险品仓库等。
在这些场所进行作业时,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易燃易爆场所作业安全防护措施:1.制定和执行严格的作业安全规范:制定易燃易爆场所的作业规范,包括作业程序、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熟悉危险品的性质、危害和防范措施。
2.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实行班组人员轮班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与演练,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得到提高。
3.严格管理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和使用:建立健全易燃易爆物品的存储标识、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对存储区域的巡查,确保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符合规定。
4.加强火源管理: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靠近易燃易爆物品的区域吸烟、使用明火等,实行严格的火源管理制度。
5.安全用电: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6.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7.配备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根据作业环境和工作任务的不同,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服、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正确的使用和保养指导。
8.建立应急救援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9.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配备符合要求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组织消防演练和培训,确保消防安全的有效性。
10.常态化安全考核: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总之,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防护措施是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只有加强管理、进行培训、完善制度,规范作业操作,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易燃易爆场所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易燃易爆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储存、使用、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第三条易燃易爆场所的管理责任单位应当根据本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实施细则,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第二章管理责任单位的职责第四条易燃易爆场所的管理责任单位应当负责制定、组织实施和监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第五条管理责任单位应当组织对易燃易爆场所进行分类,并实施风险评估,确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六条管理责任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对易燃易爆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
第七条管理责任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并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安全管理要求第八条易燃易爆场所应当配备消防设施,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消防水系统、灭火器材、疏散通道等。
第九条易燃易爆场所应当制定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第十条易燃易爆场所应当建立火灾事故报警制度,配备相应的火灾报警设备,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易燃易爆场所应当建立访客登记制度,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防止非法人员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场所。
第十二条易燃易爆场所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
第四章管理制度的执行第十三条易燃易爆场所的管理责任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实施细则,明确各项管理要求和责任追究机制。
第十四条易燃易爆场所的管理责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五条易燃易爆场所的管理责任单位应当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六条易燃易爆场所的管理责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有效运行。
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确保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的安全管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生产、储存、销售和使用单位,以及易燃易爆场所的管理单位。
二、责任与义务1. 本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的防火防爆工作。
2. 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编制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宣传教育,并监督落实。
3. 领导干部应带头执行相关安全制度,传达政府有关安全政策和法规,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4. 人员应遵守安全制度,在工作中认真履行安全责任,严禁违章操作和违反安全规定。
三、安全设施与设备1. 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单位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灭火器应符合国家标准,数量充足,定期进行检查和充装。
3. 阻火器官应布置合理,保持畅通,并进行定期维护。
4. 电气线路和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定期检测维护。
四、储存管理1. 所有易燃易爆危险品应按照规定的分类、分级、储存条件进行储存。
2. 危险品仓库应安装温湿度监控设备,并保持干燥、通风良好。
3. 危险品仓库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警示标识,防止误人误入。
4. 危险品应进行分类储存,防止混储造成事故。
五、生产作业1. 生产单位应制定详细的生产操作规程,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 生产现场应保持整洁,定期清理易燃物和垃圾,防止火源和爆炸物堆积。
3. 生产现场不得乱堆乱放易燃易爆物品,绝缘和隔热措施应做好。
4. 生产设备应定期检测维护,确保其运行安全可靠。
六、使用管理1. 使用单位应建立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的使用台账,做好物品出入库登记。
2. 使用单位应制定使用规程,严禁非专业人员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3. 使用单位应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在册。
七、应急预案1. 所有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负责人和应急队伍任务和职责。
易燃易爆场所动火安全要求1、一级、二级动火,由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结合,编制《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和专项施工动火方案(包括风险识别、潜在事故风险、动火时间、地点、负责人、人员设备投入、具体工艺流程的切换、详细动火措施)。
2、一、二级动火的审批实行会签制度。
技术管理部审批施工技术措施的可行性,生产协调部审批施工组织的合理性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审批级别确定的准确性和安全措施的严密性,并进行现场会审。
3、《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和专项施工动火方案经三个部门审批后,由施工单位告之公司技术管理部、生产协调部、安全质量环保部组成联合组,会同HSE监督站进行现场监护。
4、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组织有关专业管理人员对以下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一)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现场交底,人员的教育培训;(二)建设单位单位对动火的设备设施置换、清洗及分析情况;(三)作业使用的检测仪器、消防器材、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等配备;(四)作业现场的消防通道、行车通道畅通;5、清除动火区域周围5米之内可燃物品或用阻燃物品隔离;6、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及警戒线(施工安全隔离),非工作人员和车辆严禁入内,包括建设单位人员。
7、动火作业前切断物料来源并加盲板,经吹扫、清洗、检测合格后方可动火,动火超过1小时,对气体再次检测,合格后继续作业。
8、进入设备内部进行动火作业,必须对设备内部可燃气体、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含量分析检测合格;9、施工人员使用相应防爆等级的防爆电器和工具;10、高处动火作业设置有围栏和扶手的固定平台,佩带安全带,在架空管线及脚手架上施工的人员,要系安全带。
11、埋地管线操作坑内动火人员系不燃材料的安全绳。
12、每个作业区域要安排2名现场监护人,配备必要的救护器具和消防器材,对作业的安全措施给予确认并做好监护工作。
易燃易爆场所动火安全要求(二)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动火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不仅需要合理的准备和计划,还需要严格的安全要求。
油库、加油站场所的雷电及静电安全防护范文油库和加油站是储存和处理可燃液体的重要设施,然而,由于其特殊性质,雷电和静电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必须加强雷电和静电的防护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库和加油站场所的雷电和静电安全防护范围。
一、油库和加油站雷电安全防护范围1.1 雷电的基本原理雷电是指大气中的电荷在云与地面(或物体)之间通过放电而形成的自然现象。
为了有效防护雷电,必须了解雷电的基本原理。
雷电放电是由于云与地面之间的电荷差异引起的,通过云与地之间的电离气体从而发生放电现象。
当云层中的正电荷与地面的负电荷之间的电荷差达到一定值时,放电就会发生。
1.2 雷电对油库和加油站的危害由于油库和加油站内储存和处理的可燃液体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雷电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雷电击中油库和加油站可能引发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必须对油库和加油站进行雷电防护。
1.3 雷电防护的措施为了保护油库和加油站不受雷电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防护措施:1.3.1 地雷防护确保油库和加油站周围的地面符合规范,并按照地雷防护标准安装接地设备。
接地设备应是金属材质,埋入地下,以提供稳定的接地能力。
同时,还需定期检查接地设备,确保其良好状态。
1.3.2 避雷针安装在油库和加油站的建筑物顶部安装良好的避雷针,以保护建筑物免受雷电侵袭。
避雷针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进行合理的设置,并与接地系统连接在一起,以确保有效地引导雷电电流。
1.3.3 避雷网安装在油库和加油站周围安装避雷网,以创造雷电的路径,使雷电可以通过避雷网和接地系统安全地导向大地。
避雷网应采用可靠的金属材料,与接地系统连接紧密。
1.3.4 室内防护油库和加油站的室内设施和设备也需要进行雷电防护。
可以在容易受到雷电影响的设备上安装防雷器,来吸收并释放雷电过电流。
二、油库和加油站静电安全防护范围2.1 静电的基本原理静电是指物体相对平衡的电荷分布而产生的电荷积聚现象。
易燃、易爆作业安全防护范本易燃和易爆作业是许多工作场所中存在的重要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必须采取正确的安全防护措施。
本文将向您介绍易燃、易爆作业的安全防护范本,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种危险。
1.了解易燃、易爆物质在进行易燃、易爆作业之前,首先必须了解所使用的物质是否属于易燃、易爆范畴。
对于易燃、易爆物质的性质、特点和危险性要有清楚的认识,包括燃点、爆炸极限、燃烧产物等。
只有正确了解这些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确保设备安全在易燃、易爆作业中,设备的安全至关重要。
所有的设备和工具必须经过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符合安全标准。
对于易燃、易爆物质的输送、储存、处理设备要进行专门的设计和选用,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于易燃、易爆作业而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防范事故的基本前提。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并确切遵守相关规程,包括严禁吸烟、明火禁止、开关设备的顺序等。
同时,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爆眼镜、防滑鞋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4.储存和处理易燃、易爆物质在易燃、易爆作业中,储存和处理物质的方式和场所直接关系到安全风险的大小。
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仓库和容器必须符合标准,保持整洁、通风,并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防火、防爆装置。
处理过程中必须确保物质的正确配比和操作温度,避免产生意外。
5.紧急救援措施在易燃、易爆作业中,事故的发生往往来不及预料。
因此,建立健全的紧急救援措施至关重要。
必须制定出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执行流程;设置相应的紧急救援装备和应急设施,如喷淋系统、消防器材、安全出口等;定期进行事故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
6.注意环境因素在易燃、易爆作业中,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静电等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必须对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和控制,避免因环境因素引发事故。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要加强防火措施、加强通风;在存在静电风险的场所,要进行防静电保护。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模版一、施工现场火灾防控措施1. 建立健全施工火灾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2. 编制施工现场灭火预案,明确火灾爆炸的预警、报警与紧急疏散措施。
3. 在施工现场设立各类消防器材,保障灭火和疏散的需要。
4. 加强电气设备和用火用电的管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消除火源。
5. 严禁在施工现场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保持场地整洁,防止火灾隐患。
6. 定期组织施工现场消防演练,提升员工的火灾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
7. 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和器材,确保其完好有效。
二、施工现场防爆安全技术措施1. 对施工现场危险区域进行标识和封闭,设立警示标志,防止非相关人员进入。
2. 对具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和设施进行分类管理,做到专人操作、定期检查和维护。
3. 建立施工现场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存储和运输。
4. 配备专业的防爆工具和设备,确保施工现场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5. 加强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防爆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爆意识和操作技能。
6. 加强对施工现场气体、液体等易燃易爆物品的排查和监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7. 定期组织防爆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三、施工现场应急管理措施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和任务,确保应急响应的及时和有效。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配备应急救援队伍,提供专业的急救和救援服务,确保伤员的及时救治。
4.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配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应急灯具、防护装备等。
5. 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环境监测,及时掌握危险品泄漏、有害气体等异常情况。
6. 健全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实时传递信息和指示。
7. 对施工现场的应急演练和事故处理进行记录和总结,及时改进和完善应急措施。
以上是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模版的一个简要概述,具体的实施细节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技术措施标准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技术措施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使用和储存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特殊性质,其使用和储存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确保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技术措施标准,以下将对该标准进行探讨。
一、危险品分级制度危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引起爆炸、燃烧、剧烈反应、产生毒性或者其他危害的物质。
为了对危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各国都制定了危险品的分级制度。
以我国为例,我国按照危险品的威胁程度将其分为七个等级,分别是:特别危险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与有机过氧化物、毒性、腐蚀剂和放射性物质。
根据不同的危险等级,针对危险品的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也有所不同。
二、储存场所的规划与设计危险品的储存场所是确保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储存场所的规划和设计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标准。
首先,储存场所应远离人口密集区、通风良好的地方。
其次,储存场所要有防火墙和防烟排烟系统,以防止火灾蔓延和烟气积聚。
此外,储存场所应设置合适的温湿度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温度和湿度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储存容器的选择和保养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对于保障危险品的安全储存至关重要。
常用的储存容器包括钢质容器、玻璃容器、塑料容器等。
针对不同危险品的特性,选择相应的容器材质。
储存容器的保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储存容器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容器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同时,储存容器的存放应符合规定,避免容器之间的物质相互反应和被外界热源影响。
四、作业操作的控制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作业操作的控制至关重要。
作业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危险品的性质和相关安全技术措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在作业现场,应加强监督和管理,使用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本制度是为了保障作业场所内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防止火灾、有毒气体泄漏和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作业场所的正常生产运营。
所有在作业场所内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
二、防火管理1. 作业场所内禁止吸烟,禁止使用明火进行任何活动或操作。
2. 所有电气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按照规定操作。
3. 作业场所内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并在明显位置标识出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 作业场所内必须保持通道畅通,不得堆放杂物,且必须定期清理作业场所。
5. 所有作业场所内的易燃物品必须进行合理存放和标识,禁止在通风不良的地方堆放易燃物。
6. 作业场所内必须设有独立的防火安全出口,并保持通畅,不得被堵塞或封闭。
7. 对于火灾报警设备和应急疏散标识,必须保持有效,不得擅自拆除或遮挡。
三、防毒管理1. 高毒物品必须经过专业人员批准,方可进入作业场所,禁止私自携带高毒物品。
2. 作业场所必须配备适当数量的防毒面具和防护服,确保人员在有毒气体泄漏事件中的安全。
3. 作业场所内必须定期检测空气质量,确保达到国家标准,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四、防爆管理1. 作业场所内必须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分类储存,并按照规定标识,禁止将易燃、易爆物品置于高温或阳光直射的地方。
2. 所有作业场所内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防爆标准,并定期检测和维护。
3. 禁止在作业场所内进行不符合规范的焊接、切割、打磨等活动,必须有专门的区域进行这些操作。
五、处罚措施1.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人员,视情节轻重,采取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或者停工整顿等措施,并进行记录。
2. 如果违反本制度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涉及刑事责任的,将依法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六、应急预案作业场所必须制定防火、防毒、防爆等相关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以保障在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和灾害的最小化。
七、监督检查1. 作业场所必须定期进行自查和整改,并请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
解决方案编号:LX-FS-A74115易燃易爆场所作业安全防护措施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易燃易爆场所作业安全防护措施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防止火灾措施气体燃烧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体、氧或氧化剂、点火源。
因此防火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特别是从防点火源入手。
1.易燃易爆场所如油库、气瓶站、煤气站和锅炉房等工厂要害部位严禁烟火,无关人员不得随便进入。
2.火灾爆炸危险较大的厂房内,应尽量避免明火及焊割作业,最好将检修的设备或管段拆卸到安全地点检修。
当必须在原地检修时,必须按照动火的有关规定进行,必要时还需请消防队进行现场监护。
3.在积存有可燃气体或蒸汽的管沟、下水道、深坑、死角等处附近动火时,用可燃气体报警仪分析气体浓度,必须经处理和检验,确认无火灾危险时,方可按规定动火。
4.熬炼设备的操作,要坚守岗位,防止熬锅破漏。
同时熬炼设备必须设置在安全地点作业并有专人值守。
5.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应禁止使用明火烘烤结冰管道设备,宜采用温水等化冰解堵。
6.对于混合接触能发生反应而导致自燃的物质,严禁混存混运;对于吸水易引起自燃或自然发热的物质应保持使用贮存环境干燥对于容易在空气中剧烈氧化放热自燃的物质;应密闭储存或浸在相适应的中性液体(如水、煤油等)中储放,避免与空气接触。
7.易燃易爆场所必须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还应做好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8.易燃易爆场所的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服装鞋帽,严禁穿钉子鞋、化纤衣物进入,操作中严防铁器撞击地面。
9.对于有静电火花产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场所,提高环境湿度,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危害。
10.可燃物的存放必须与高温器具或设备的表面保持有足够的防火间距,高温表面附近不宜堆放可燃物。
11.熔渣、炉渣等高热物要安全处置,防止落入可燃物中。
12.应掌握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不能用水扑灭碱金属、金属碳化物、氢化物火灾,因为这些物质遇水后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可燃气体,释放大量的热,使火灾进一步扩大。
13.不能用水扑灭电气火灾,因为水可以导电,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也不能用水扑灭比水轻的油类火灾,因为油浮在水面上反而容易使火势蔓延。
14.钢铁水泄漏发生火灾,不可用水扑灭,因为高温金属液遇水会发生爆炸。
二、火灾限制措施一旦发生了火灾,则必须认真果断地采取防止火焰蔓延的限制措施,在限制措施中,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防止可燃物的堆积火灾扩大多数是在离起火点较近的地方堆积有可燃物而使火焰蔓延开来,在有火灾危险的工作场所中,如果大量堆积不必要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等是十分危险的。
如果要贮存这些东西必须设置安全的仓库和堆场。
2.使建筑物、设备成为非燃烧或难燃烧体建筑物应当采用非燃烧或难燃烧体的结构,对里面的家具、器具等设备,也应尽量采用难燃烧材料制成。
另外,特别要注意,一些材料或制品虽然具有难燃性能,但在火灾时能产生大量烟和有害气体的材料,也应避免使用。
3.设置防火墙、防火门、防油堤、防液堤等在建筑物内要设置防火墙,或在走廊内设置防火门等;在可燃液体罐周围设置防油堤;在液化气罐周围设置防液堤,以免贮罐泄漏时,使其液体流散得很远。
4.留出空地在危险物贮存场所,或者在进行危险操作的建筑物周围,要留出一定的空地,或者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火灾危险波及到其他设施。
另外,根据城建规则,有必要采取在工厂区和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林带,避免公害影响,以保护居民的安全。
5.将危险物设施埋在地下汽油罐、液化气罐等在防火上最为安全的是一种地下罐的形式。
在城市供油站中采用的汽油罐、液化气罐很多都是埋在地下设置的。
对于原油罐,最近也采用半地下式的大型油罐。
三、灭火措施1.初期灭火就是刚刚起火后,最初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
(1)在初期灭火中可使用灭火机,灭火机有多种,如干粉、二氧化碳、挥发性液体(如氯溴甲烷、泡沫、酸碱等)灭火机。
(2)随着灭火剂性质或结构的不同,适应的火灾也不同,对于可燃物质,应选择最为适合的灭火机。
(3)在初期灭火中,使用砂土、水等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作为初期灭火的设施,它可在适当的场所中设置自动喷水器、喷雾,泡沫等固定式灭火设备。
(4)为及时抓住初期灭火的机会,在适当的场所中可设自动灭火报警装置。
2.正规灭火正规灭火,是指企业消防队或城市消防队的灭火活动,当火灾扩大到某种规模以上时,不依靠这些消防力量是不行的。
四、疏散措施如果发生火灾,就必须从危险区撤到安全区。
平时就要充分估计到可能有重大事故的发生,事先指定安全疏散区,对室内的疏散楼梯,尾部必须有防火门,以防止烟火侵入,对室外的疏散楼梯,必须设在火焰从窗户喷出而燃烧不到的地方,如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时,可设滑梯。
在室内和走廊等处可设置疏散方向指示牌,在无窗建筑物内或在夜间停电,应设置能够看清的感应指示灯。
五、爆炸的定义及危险场所的分类物质自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伴有巨大声响的称为爆炸。
国家标准《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将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三类八级。
1.第一类是有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分为三级(1)Q1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2)Q2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而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3)Q3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而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可能性较小的场所。
2.第二类是有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分为两级(1)G1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2)G2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而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3.第三类是有火灾危险的场所,分为三级(1)H1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使用、加工、贮存或转运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其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2)H2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悬浮状、堆积状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3)H3级场所:固体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六、爆炸事故预防措施1.控制与消除火源(1)明火工业生产中的明火主要指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及其他火源。
①加热易燃物质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而采用蒸汽或其他载热体。
如果必须采用明火,设备应严格密闭,燃烧室应与设备分开或妥善隔离。
②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车间内,尽量避免焊接作业,进行焊接作业的地点要和易燃易爆的生产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需对生产、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和管道进行动火作业时,应严格执行隔绝、置换、清洗、动火分析等有关规定,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
③烟囱飞火,汽车、拖拉机的排气管喷火,都能引起可燃物的燃烧、爆炸。
为防止烟囱飞火,炉膛内燃烧要充分,烟囱要有足够的高度。
汽车、拖接机的排气管上要安火星熄灭器等。
(2)摩擦与撞击机器的轴承等转动部位的摩擦、铁器的相互撞击或铁制工具敲打混凝土地坪等都可能产生火花,当管道或容器破裂后物料喷出时也可能因摩擦而起火。
因此要采取以下措施:①轴承要及时注油,保持良好的润滑,并经常清除附着的可燃污垢。
②安装在易燃易爆场所的易产生撞击火花的部件,如鼓风机上的叶轮等,应采用铝铜合金、铍铜锡或铍镍合金;撞击工具用铍铜或镀铜的钢制成;使用特种金属制造的设备应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等。
③为了防止金属零件随物料进入设备内发生撞击起火,可在粉碎机等设备上安设磁铁分离器清除物料中的铁器。
当没有安装磁铁分离器时,危险物质(如碳化钙)的破碎应采用惰性气体保护。
④搬运盛有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容器、气瓶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抛掷,防止相互撞击。
不准穿带钉子的鞋进入易燃易爆车间。
特别危险的场所内,地面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软质材料铺设。
(3)电器火花电火花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和爆炸物质的性质,对车间内的电气动力设备、仪器仪表、照明装置和配线等,分别采用防爆、封闭、隔离等措施。
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等要遵照有关标准执行。
(4)其他火源要防止静电、雷电引起的灾害;要防止易燃物料与高温的设备、管道表面相接触;高温表面要有隔热保温措施。
2.危险物品的处理(1)首先应尽量改进工艺,以火灾爆炸危险性小的物质替代危险性大的物质。
(2)对于物质本身具有自燃能力的油脂,遇空气能自燃的物质以及遇水能燃烧爆炸的物质,应采取隔绝空气、防水、防潮或采取通风、散热、降温等措施,以防止物质自燃和爆炸。
(3)相互接触会引起爆炸的两类物质不能混合存放,遇酸、碱有可能发生分解爆炸的物质应防止与酸碱接触,对机械作用较为敏感的物质要轻拿轻放。
(4)根据物质的沸点、饱和蒸汽压,确定适宜的容器耐压强度、贮存温度及保温降温措施。
(5)对于不稳定物质,在贮存中应添加稳定剂。
例如,含有水分的氰化氢长期贮存时会引起聚合,而聚合热又会使蒸汽压上升导致爆炸,故通常加入浓度为0.01%~0.05%的硫酸等酸性物质做稳定剂。
丙烯腈在贮存中易发生聚合,为此必须添加稳定剂对苯二酚。
某些液体如乙醚,受到阳光作用时能生成过氧化物,必须存放在金属桶内或暗色的玻璃瓶内。
(6)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要考虑到容器破裂后液体流散的问题。
3.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工业生产中,严格控制各种工艺参数,防止超温、超压和物料泄漏是防止爆炸的基本措施。
对可能发生反应失控的场合尤为重要。
(1)温度控制不同的化学反应均有其最适宜的反应温度,正确控制反应温度不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防火防爆所必须的。
温度过高,可能引起剧烈反应而发生冲料或爆炸,也可能引起反应物分解着火。
温度过低,有时会使反应停滞,而一旦反应恢复正常时,则往往会由于未反应物料过多而发生剧烈反应甚至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