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性实验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设计性实验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的实践-实验教学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目的: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免疫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方法:围绕免疫血清的制备及效价测定这个实验,制定具体的设计性实验方案,在2014级检验本科中实施,并给予考核和评价分析。
结果:设计性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同时增加学生对免疫学实验的学习兴趣,能较好的掌握免疫学基本技能。
结论:设计性实验能提高免疫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免疫学实验;设计性实验1绪言设计性实验是在老师指导下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实验课,该实验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做的模式到学生自己主动查文献、自主设计实验。
为了推进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许多院校都陆续开展了免疫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在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验课上引入设计性实验教学,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
不仅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让学生充分利用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创新的思想贯穿他们以后的发展道路。
此类实验有助于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通过抗体的提取和效价测定实验,对当前免疫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优点和面临的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
2目的免疫学实验已经从单一学科的实验过渡到融合医学微生物、寄生虫、生物化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原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思考,也不利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现在开设的实验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学生比葫芦画瓢,处于被动状态,学生不能很好的发挥思考的能力。
而设计性实验目的就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将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应用于实验中。
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同时弄清楚做什么,为什么做,要得到什么。
实验设计基本知识1.实验设计(1)何谓设计性实验?其目的及作用是什么?设计性实验是机能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同学们在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和 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自行提出问题,进行选题并设计研究方案,通过实施实 验、观察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等环节最终得出正确的研究结论。
开设设 计性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 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有重要意义。
(2)设计性实验有哪些基本程序?进行设计性实验要经过选题、设计、实验、收集实验资料、整理分析实验资料和撰写论文几个阶段。
选题是实验设计的前提,决定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是发现问题和 提出问题的过程。
一个好的选题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需要认真查阅大量文献资 料,了解有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已取得成果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结合实验室的条件、 仪器设备,经过科学思考,找出所要探索研究的内容, 形成假说,进而确立明确的研究题目; 设计即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和方案,实验设计应遵循随机、重复、对照的三大原则,以有效 的控制干扰因素,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高效率;实验分为预实验和正式实验,前者是对选题 进行初步实验,以熟悉实验技术,确定正式实验的各项条件,然后进行正式实验;实验中应 准确操作,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各项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实验资料,统计实验数 据,分析实验结果,最终作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并写出论文。
(3)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进行实验设计时,应围绕处理因素、实验对象、实验效应三方面考虑。
处理因素(study factor)即所研究问题的作用因素。
处理因素可以是物理因素,如电刺激、温度、手术等, 也可以是化学因素,如药物、毒物、缺氧等。
设计处理因素时,应考虑处理因素的性质、作 用强度或剂量、作用时间等。
一般的实验常用单因素设计,即除了某特定的实验因素可变动 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实验设计基本知识1.实验设计(1)何谓设计性实验?其目的及作用是什么?设计性实验是机能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同学们在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和 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自行提出问题,进行选题并设计研究方案,通过实施实 验、观察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等环节最终得出正确的研究结论。
开设设 计性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 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有重要意义。
(2)设计性实验有哪些基本程序?进行设计性实验要经过选题、设计、实验、收集实验资料、整理分析实验资料和撰写论文几个阶段。
选题是实验设计的前提,决定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是发现问题和 提出问题的过程。
一个好的选题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需要认真查阅大量文献资 料,了解有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已取得成果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结合实验室的条件、 仪器设备,经过科学思考,找出所要探索研究的内容, 形成假说,进而确立明确的研究题目; 设计即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和方案,实验设计应遵循随机、重复、对照的三大原则,以有效 的控制干扰因素,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高效率;实验分为预实验和正式实验,前者是对选题 进行初步实验,以熟悉实验技术,确定正式实验的各项条件,然后进行正式实验;实验中应 准确操作,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各项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实验资料,统计实验数 据,分析实验结果,最终作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并写出论文。
(3)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进行实验设计时,应围绕处理因素、实验对象、实验效应三方面考虑。
处理因素(study factor)即所研究问题的作用因素。
处理因素可以是物理因素,如电刺激、温度、手术等, 也可以是化学因素,如药物、毒物、缺氧等。
设计处理因素时,应考虑处理因素的性质、作 用强度或剂量、作用时间等。
一般的实验常用单因素设计,即除了某特定的实验因素可变动 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已成为医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我校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开设了系列综合设计性实验。
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既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又促进了教师专业和实验技能的提高。
关键词: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能力培养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实验教学在医学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更显突出,教育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成为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1]。
为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我校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机能实验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解剖学五个实验中心)为平台,开设了一批综合设计性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将探索和实践过程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为促进多学科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掌握多种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经反复论证,现主要开设以下综合设计性实验:大鼠压力负荷过重对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酒精对小鼠肝脏损伤的机制、家兔急性阑尾炎病理生理变化、滴虫标本留取培养与鉴定。
(二)教学对象与形式以选修课的形式面向临床本科三年级学生,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相关实验教学基本技能和初步学习医学科研基本。
例如:大鼠压力负荷性过重对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实验,开设于临本三年级第一学期后半程,该学期初已开设了机能实验学、病理学实验等相关实验课,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实验动物的捉拿、手术器械的使用、动物麻醉、给药方式、常用仪器使用等基本操作技能和医学科研基本知识,为综合设计性实验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
二、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一)选题与实验设计课前将准备开设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向学生公布,同学们自由选择实验内容,四人一组,通过文献检索,确定观察指标、技术关键、技术路线等,完成开题报告的书写。
每个小组制作PPT,讲解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答辩,就其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最后各组修改实验设计、确定实验方案。
设计性实验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药理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医学类学科,是学生掌握基础药理学知识的关键,有关实验课程更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
在以往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大多数都是验证性方面的实验,实验过程学生依靠既定的实验步骤方法来进行,整个实验过程较为被动,学生的思考机会较少。
而设计性实验则采取了更加科学的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科学的手段来对实验技术和方法进行重新设计,整个实验的探索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对学生自主研究、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设计性实验;药理学;实验教学;应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落实,设计性实验已经成为了各个专业学科所大力推崇的一项重点教学内容。
在医学类专业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设计性实验的应用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校自2001年9月正式开设机能实验学课程以来,药理学实验包含的实验类型有验证、综合和设计3个类型,尤其是设计型实验的引入使得学科内综合逐步的过渡到了学科间综合,不仅符合现阶段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科研意识成长的需求,也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此,本文对设计性实验在药理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1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设计性实验的应用情况教研室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科研方向如心血管药物、抗炎药物及镇痛药物的研究等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科研选题。
选题后,带教老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学生讲授实验设计的原则及如何设计实验,开题报告的格式和要求,实验数据的归纳整理;如何根据科研选题查阅资料,如何用相应的网络工具查阅资料;实验结束后论文式实验报告的撰写格式,答辩汇报幻灯片的制作模板等等。
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根据所选课题,利用图书馆数据库检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实验室的基本条件,经过小组讨论,设计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包括所需实验动物的品种、性别和数量;所需实验器材与药品的规格和数量;拟采用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拟观察指标和相应检测手段以及预期实验结果。
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封利君王方连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第24期摘要: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验证性实验旨在加深学生对课堂基础知识的理解,而设计性实验对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集成运放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230实验教学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进行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形式。
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取或巩固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和利用实验手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大多的验证性实验并没人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学生仅仅是将它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而设计性实验则完全不同,学生的兴趣浓厚,会主动地去查阅一些相关资料,进行方案的选择与设计,主动来实验室的人多了,一些学生连下课后都不愿意离去。
疑虑、喜悦交织在孩子们的脸上、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通过与学生的交谈,他们表示,通过这种设计性实验,才真正理解所学相关知识的用途和作用,从而激发了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学到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后,我们开设了相关的基础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做集成运放的加、减法运算、积分运算、微分运算等基础性实验中,学生往往是按实验指导书的实验线路图接好、验证、走人,大家都没问题,很少有人去思考“为什么”?但在随后开设的设计性实验时,情形则完全不同。
我们要求学生用集成运放和实验室中现有的毫安表表头设计一个电子温度计,这时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出现了,“集成运放还有这用途?”“电流表不是测电流的吗,怎么还能测温?”带着种种疑问,学生们会开始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阅各种相关资料,一有时间就来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这也是一种学习啊,而且是主动性的学习!1 下面是一个学生的部分实验报告集成运放实际上是一个高增益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器,由于它通用性强,有“万用半导体器件”之称,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检测控制、仪表的通信等诸多领域。
临床研究中的实验设计与临床实践结合实验设计与临床实践结合在临床研究中的重要性在医学领域的临床研究中,实验设计与临床实践结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验设计是一项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环节,它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本文将探讨实验设计和临床实践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实验设计与临床实践结合在临床研究中的重要性。
首先,实验设计与临床实践结合能够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临床研究中,实验设计是确定研究方案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够避免实验中的偏差和杂音,使得实验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
而临床实践则能够将实验设计中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并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只有实验设计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研究结果才能更加可靠和准确。
其次,实验设计与临床实践结合能够提高研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临床研究中,实验设计的目标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设计通过对研究课题的系统分析和规划,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步骤,以及评估研究结果的方法。
而临床实践则是将实验设计的理论应用于临床环境,验证实验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实验设计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能够确保研究成果对实际临床问题的解决具有参考价值,并为临床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实验设计与临床实践结合还能够推动临床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实验设计和临床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实验设计可根据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和需求,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创新理念。
而临床实践则能够根据实验设计中的理论指导,将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评估其疗效和可行性。
实验设计和临床实践的相互作用,能够激发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创新意识,推动医学领域的研究发现和技术创新。
综上所述,实验设计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对于临床研究至关重要。
它能够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研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推动临床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因此,在进行临床研究时,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应该注重实验设计和临床实践的结合,以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医学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在教学中实施设计性、开放性、综合性实验课的重要性整理:唐任光,许桂丹,袁锡华,张良,覃羽华,黄跃斌,邢丽丹,覃月平【关键词】生物化学;设计性试验;开放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基金项目:右江民族医学院立项项目,右医教字[2006]48号,编号:KF2006003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重要专业学科。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临床生化实验课教学内容是以验证性、简单性、重复性实验为主,主要为课堂传承知识服务,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何提高临床生化实验课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新世纪要求的高综合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始终是临床生化教育工整理探讨的新课题。
通过两年的探讨,笔者认为临床生化在教学中实施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增设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1 传统临床生化实验课教学存在的弊端传统的临床生化实验课都是一些验证性、简单性、重复性的实验,例如,每个学期固定的八个实验组合测定项目:①TP、Alb,②AST、ALT,③BUN、Cr,④GLU、Alb1c,⑤LDH、CK,⑥Ca、Pi,⑦CHO、TG,⑧AMS、CHE。
每个实验组合测定项目用7个学时,这些实验内容大部分都是条块分割,往往限制在某个章节的内容且陈旧过时、起点低,每一个实验步骤都经过了无数前人的总结和实践,学生无需自己设计,只要按部就班,照方抓药,机械、被动地按照实验指导完成指定的课题,规定的任务,既定的方法,固定的步骤即可。
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只在规定的框架和既定的思维进行实验操作,学生思维受束缚,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将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1],同时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诊断学教学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应用及探讨李宇【摘要】@@ 诊断学是医学生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是学生从学校理论学习阶段向医院实践阶段过渡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学习其他临床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利用实验教学从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着手,与理论课程相结合,组成合理的教学体系.尝试在诊断学教学中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2(016)001【总页数】2页(P190,封3)【作者】李宇【作者单位】北华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治疗中心,吉林吉林市132013【正文语种】中文诊断学是医学生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是学生从学校理论学习阶段向医院实践阶段过渡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学习其他临床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利用实验教学从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着手,与理论课程相结合,组成合理的教学体系。
尝试在诊断学教学中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1 实验背景和方法1.1 实验背景实验对象选择我校2008、2009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由于本学年学生已学习人文科学及医学基础知识,实验分别于2009年春季及2010年春季两个学期依次展开。
1.2 实验方法教学组教师商讨、选定开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实验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按照实验项目内容要求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实验实施方案,组织学生选取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及交流讨论,批改学生报告,完成实验成绩评定[1]。
教师要明确目标,及时掌握实验进程,准确地进行示范并纠正错误,保证实验进程的顺利进行。
2 教学实施及评价2.1 教学实施根据诊断学实验项目特点,选择三项具有代表性实验内容,如心脏检查,腹部检查等,组织学生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及专科知识检索文献,设计典型病例和实验实施方法,组织学生分组,以病人和医生角色扮演形式完成收集一般资料及体格检查过程,给出明确诊断及治疗措施,解决病人健康问题。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设计性实验的意义目前在医学领域发展阶段中,很多传统的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模式已不能再满足现代的教学需求。
为了提高教学中的质量,增加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验课中必须引用设计性的实验,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能力和主动性,使实验教学效果得到强化。
通过学生调研报告结果和总结座谈会可知,学生对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的应用无论是兴趣上和主动性上都有很好的满意度,均比传统的教学效果满意程度高。
设计性实验;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教学改革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中最主要的一门学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学习这门课程中,实验教学是本学科中必要学习环节[1]。
目前我国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实行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教学效果很差。
而在实行设计性实验的开放课程后,教育模式得到了改变,以学生为主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在实验中涉及到的器材和程序,都要自行安排。
这种实验教学的方法与临床实践方式的结合,对教学效果有极大的提高和应用。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分析的对象主要是以医学院本科的检验专业20__级学生共200人,对照组为20__级学生150人。
1. 2 方法1. 2. 1 教学方法对照组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为传统实验法,是教师以主导进行板书讲解,然后进行距离说明,之后再教师的随机分配下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最终形成实验报告。
实验组要进行自主把握实验题目和内容,并且要了解实验中使用的器材和操作的方法,提前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然后分组,确定小组的负责人,小组中的组长要根据实验题目进行相关文件的检查,检查过程中要时刻与临床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制定方案计划。
实验方案一般包括:实验的内容和题目、实验的要求和目的、实验的原理、实验的器械、实验方法、检测内容、检测标准等进行总结和分析。
要在实验开始进行前提出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
最后由教师发起座谈会,全班同学进行实验总结探讨。
浅谈设计性实验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黄作良王文晟姚辉来源:《求知导刊》2018年第31期摘要:随着检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常规的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因此,需要在常规教学中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热情,将科研发展方向与前沿内容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科研及创新思维。
此次研究对设计性实验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具体应用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设计性试验;基础试验教学;教学模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需要将实验技能与过硬理论知识相结合,且基础性实验教学在整体实验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1]。
1.合理引导,提高学习兴趣目前,大多数学生教学模式较为传统,仍采取“填鸭式”教学,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及学习热情,教师讲解课本重点知识时无法将其实际经历相结合,学生则听课、记笔记,不能自主思考问题,导致独立思考能力匮乏,创新意识较弱,影响教学效率。
因此,要改善常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对实验的操作水平。
此外,教师要将实际操作经验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为学生讲解更详细的知识体系,鼓励检验学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积极交流、探讨。
2.创新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基础试验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多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
为此,教师需在满足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的前提下创新实验。
同时,对于学生的要求,教师要尽量使用教学手段满足,以促进学生对新媒体教学产生的浓厚兴趣。
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学条件,有利于学生提高试验技能及学习效率。
在实验操作中若发现典型细胞或是可疑细胞时,应用影像设备在屏幕上播放,而学生有疑问时,可使用语言系统和教师联系,便于回答与提问,加强师生之间互动,让学生能够更快掌握重点内容及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熟练度,优化教学质量。
浅谈设计性实验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检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常规的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因此,需要在常规教学中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热情,将科研发展方向与前沿内容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科研及创新思维。
此次研究对设计性实验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具体应用作简要阐述。
标签:设计性试验;基础试验教学;教学模式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需要将实验技能与过硬理论知识相结合,且基础性实验教学在整体实验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1]。
1.合理引导,提高学习兴趣
目前,大多数学生教学模式较为传统,仍采取“填鸭式”教学,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及学习热情,教师讲解课本重点知识时无法将其实际经历相结合,学生则听课、记笔记,不能自主思考问题,导致独立思考能力匮乏,创新意识较弱,影响教学效率。
因此,要改善常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極性,加强学生对实验的操作水平。
此外,教师要将实际操作经验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为学生讲解更详细的知识体系,鼓励检验学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积极交流、探讨。
2.创新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基础试验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多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
为此,教师需在满足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的前提下创新实验。
同时,对于学生的要求,教师要尽量使用教学手段满足,以促进学生对新媒体教学产生的浓厚兴趣。
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学条件,有利于学生提高试验技能及学习效率。
在实验操作中若发现典型细胞或是可疑细胞时,应用影像设备在屏幕上播放,而学生有疑问时,可使用语言系统和教师联系,便于回答与提问,加强师生之间互动,让学生能够更快掌握重点内容及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熟练度,优化教学质量。
3.与临床相结合,加强思维建设
学校在不影响医院及检验科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可安排学生参与医疗机构相关检验科室的工作,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培养丰富的临床思维,并提高对于医疗事业的责任心。
同时,学校要定期开放实验室,支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科研工作,让学生进行课题研讨,例如,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提出课题,并组织完成实验,针对整体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加以分析总结,并上交有关实验的论文。
实验操作中,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教师及其他学生展现实验成果、设计思路等,针对学生及教师的疑问积极回答。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水平。
还可培养科研思维,最终达到高效率学习的目的。
4.结合科技前沿,创新实验内容
对基础实验教学而言,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意识尤其重要。
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如实验课题、实验方式等。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具体条件,合理优化、筛选及更新,如血细胞的计数检验、先进计数板、标本染色及涂片等,以提高实验技能水平。
此外,可在教学中加大实验教学比例,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临床思维能力。
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方案选择与了解实验课题原则,但要注意,针对学生实验结果及步骤要有严格的标准,出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处理,便于学生吸取经验,避免下次类似问题发生。
5.反馈与考核
教学期末可实行考核制度,考核内容上增加实验技能比例,以提高学生及教师对实验技能重视,并且实验技能不仅只包含技术操作,也应包含理论知识、实验态度及实验报告情况,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验独立能力。
在教学中,可借助微信群、校内网及QQ群收集意见及反馈信息,便于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设计性实验对基础实验教学非常重要,不仅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还可提高实验操作水平,让学生对检验学科产生积极性与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中,更新教学方案、创新教学内容,教师合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加大实验技能考核比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于实验技能的重视性,使设计性实验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岚,徐静.浅析设计性实验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7(10).
[2]户林燕.浅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改革[EB/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