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化基层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以人为本深化电子政务应用

强化基层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以人为本深化电子政务应用

强化基层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以人为本深化电子政务应用
强化基层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以人为本深化电子政务应用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 公管091:陈滢旭 学号:09095104 “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是这几年很流行的词语。我们在电视新闻、报纸杂志、日常生活中经常都能听到这两个词语。但是,我们却没有真正地明白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也没有想过“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是近几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一个新术语。简单从字面上理解,电子政务就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是指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政府可公开的信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公众发布,并使政府的服务工作网络化。它实质上是构建一个电子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目前,关于电子政务的科学概念还没有统一的描述,一般我们将电子政务的概念定义为: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这是我们教材第一章中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解释。 关于“服务型政府”,有关专家将其定义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从“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它们各自的概念来看,两者有一个共同之处,既它们都是朝着能更好的为人民提供服务为目标的。其中,“电子政务”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我们首先要让将传统的政府转变为电子化的政府,然后由电子化的政府过度到服务型的政府。但是我们不能将“电子政务”等同于“服务型政府”来看待。电子政务是政府行政中所借助的一种工具,它能为实现服务型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所以我们要发展好电子政务,更快,更好地实现服务型政府。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了。不管是欧洲发达国家还是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网络。网络已经浸透了我们的生活,因此在科技新时代要想建立服务型政府,就要使用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有其自身的很多功能:1.政子政务可以有力地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2.电子政务可以很好地促进政府提高办事效率3.电子政务可以有效地增强政府的监督力度。4.电子政务可以方便地提供决策支持。5.电子政务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公众服务。6.电子政务可以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借助电子政务可以大大增加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为政府提供一种全新的为工作服务的方式。我们可以不必进出政府部门,在家点击网页进入政府网站就能了解政府的工作运作和相关手续的办理。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得政府提供的服务。 网络时代的政府承载着大量的公众业务,它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顺利运行的核心和调节器。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提高政府现代化服务效能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必然趋势。所以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有着社会自然发展选择的必然性。创建服务型政府就要克服传统政府所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风气。改变政府部门服务效率低,服务态度差,政府办事成本居高不下的负面影响。这些综合因素最终导致民众对政府的认同程度产生了质疑。这样传统的政府办事方法,不仅影响了人民政府的形象,同时也违背了人民

电子政务应用场景

三年前的8月份,由国务院办公厅和科技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正式立项。试点一共包括了23个子课题。除了综合性、专题性研究如电子政务战略研究、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等外,还涉及中央和地方16个试点示范单位。组织方选择了国务院所属的9个部门和7个地方政府进行各方面项目的试点,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商务部、科技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海关总署;地方政府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广东深圳市、山东青岛市、四川绵阳市、广东南海市。 2005年6月,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验收工程顺利完成。该项目的跨地区、跨部门幅度之大,涉及到的应用范围之广,是以往的重大科技示范项目少有的。 经过各方面近三年的艰苦努力,尘埃初定,各部委和城市的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的成效也初步彰显。各个项目都验收合格通过,部分项目甚至得到了“超额完成课题任务”的评语。 中国各项改革历来也是先进行试点,然后再进行成功经验推广,常常被用作解决规模大、周期长、复杂性及不确定性高的问题的“法宝”。“试点加推广”也是我们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常用的一种“建设模式”,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有效规避风险、缩短项目周期,并节省总的建设成本。如果运用不当,先前的巨资投入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那么,现在电子政务试点结果到底究竟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试点是否能保证电子政务建设少走弯路?项目的成本控制与效益评估能否降低或防范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风险?作为电子政务试点项目组织者之一的科技部,在项目通过验收之后的三个月,面对媒体有关该试点的详细内容询问仍然三缄其口。所以,对此次试点到底碰上了哪些具体问题我们不得而知。 因为此次试点涵盖各个层面,上至部委,下至区县,横跨各个子系统,试点成功地难度和指导意义都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从中找到信息化建设的误区和问题是试点工程最主要的工作,主管部门耗资几千万元的投资(不包括地方投资部分)相对每年千亿元电子政务市场,还是九牛一毛。正因为如此,试点需要

电子政务-奥派系统资料

天津师范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政务 一、实验的目的: 首先,电子政务模拟实习选择的电子政务实践平台是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通过在这个个相对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上进行模拟操作,让我们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电子政务给政府传统办公带来的巨大变革,掌握大量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技巧。 其次,通过实践操作体验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将电子政务和实际教学结合

起来,让我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快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政府机关办公单位的办公流程,并能初步掌握实施电子政务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最后,实践教学中了解政府内部办公和为公众服务方面等学习,提高实际动手能力,通过模拟政府内部办公的流程和实际业务,从而真正理解和领悟电子政务实施和应用的重要性和便民性。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奥派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包括档案管理、会议管理、政府信息门户、行政审批系统、政府办公系统、公文传输平台、招标采购平台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八大模块。 该平台按照电子政务成熟阶段的政府组织机构和运行方式,建立模拟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体系,让我们在模拟环境下,分别以公众、企业、政府公务员等不同的角色进入教学模拟系统的前台和后台进行实际的操作,使我们了解电子政务的整体形态;政府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方式。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对电子政务形成感性认识,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从而感受到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并能够初步掌握实施电子政务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奥派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面向多个应用对象,成功地将政府机构、企业、政府工作人员等方面的应用需求整合在一起,学生可以以同一用户分别登陆不同的模块当中,并扮演同一模块中的不同角色,独立一人模拟全部的业务过程。 软件当中的各个模块均是高度仿真了目前电子政务建设领域内的最先进的应用手段和技术,将协同办公、网上一站式服务、电子签章等技术应用到软件中,让学生在学习时就处在最领先的环境当中。 三、实验过程: 本学期运用的电子政务模拟实习平台是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奥派推出的电子政务教学软件旨在构建一个虚拟的各级政府机构的一个基于国际互联网的信息交互与应用平台,通过营造一个真正快捷、共享、安全的政务工作环境,建立"一站式"的政务服务体系。系统具有网上申报、登记、审批、查询等行政管理功能。在网上公开行政审批项目的办理机构、申办条件、办理时限、办理程序、办理材料,有条件的可以实现网上查询、申办、登记和审批。电子政务的办公系统无疑是合理发挥这些作用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电子政务所体现出的便捷、高效和透明

物联网与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

物联网与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在政府网络基础设施、政府门户网站、政府核心业务支撑、公共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以此为基础,电子政务发展的重心将逐步从更多关注经济领域转向更多关注社会领域。物联网的发展为政府更好地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造了条件,一些地方开始制定政务物联网发展规划,更多的地方开展了利用物联网完善公共服务的尝试。 1.物联网应用开始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部门开始采用网络、RFID和传感器、GPS监控、视频监控等技术,在城市交通、市政市容管理、水务、环保、园林绿化、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实现自动化的监测和管理。随着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涌现了一批物联网技术新应用,如市政交通一卡通、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ETC)、水文水质监测、环境质量监测、食品药品溯源等。 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各地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都对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给予了极大关注,一些省份和城市还制定了专门的物联网发展专项规划,纷纷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从规划和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看,物联网应用已逐渐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内容。 江苏省在2009年就较早制定了《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提出在示范应用方面,到2012年要以相对

成熟的物联网应用领域和项目为切入点,建设智能工业、智能环保、智能交通等十大示范工程。到2015年要在全省大规模推广成熟的物联网应用,将江苏省打造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物联网应用先行区。在公共管理领域,提出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为目的,围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重大突发事件响应、重点区域环境监测等领域,重点建设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公共安全、智能环保和智能灾害防控等示范工程。在公众服务领域,提出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以物联网与3G 网络融合应用为突破口,推动面向公众领域的应用创新,建设智能医护和智能家居等示范工程。 2010年4月,上海市对外发布《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提出将在上海建设10个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具体包括:环境检测、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物流管理、楼宇节能管理、智能电网、医疗、农业、世博园区、应用示范区和产业基地。 北京市也在2010年制定了《政府部门物联网应用发展初步规划》,提出的三年总体发展目标是:依托现有电子政务基础,建立开放、共享的政务物联网架构体系,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能和决策能力、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提升智能化城市管理服务水平,逐步形成政府各部门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新局面。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城市政务感知体系,推动北京市物联网相关产业发展。发展北京市政务物联网,力争在3年内初步建

电子政务 四种主要应用模式探析

电子政务四种主要应用模式探析 作为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与服务中的基本应用,电子政务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必将对传统的政府管理活动产生根本性的变革。电子政务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可以包括传统政务活动的各个方面。根据近年来国际电子政务的发展和我国电子政务的实践,目前,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有G to G模式、G to E模式、G to B模式和G to C 模式等四种。 G to G模式 G to G电子政务即政府(Government)与政府 (Government)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2G,它是指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G to G模式是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政府内部网络办公系统 政府内部网络办公系统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它是指政府部门内部利用OA系统和Internet /Intranet技术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许多事务性的工作,实现政府内部办公的自动化和网络化,在实现内部资源充分共享的基础上,提高政府的作业效率和业务水平。 政府内部网络办公系统可分为领导决策服务子系统、内部网站子系统、内部财务管理子系统等,通过不同子系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政府内部管理实现向网络化管理转型。 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颁布和实施各项政策法规是各级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政策法规的牵涉面广、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因此,制定、发布、执行各种政策法规历来是政务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电子化方式传递不同政府部门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使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具有十分明显的速度和管理成本优势,既可做到政务公开,又可实现政府公务人员和老百姓之间“信息对称”。目前,众多政府机构的网站都开设了不同形式的政策、法规的宣传窗口,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电子公文系统 公文处理是政府部门的基本职能,传统的公文处理方式是依靠纸张作为载体,借助盖章、签字等形式实现公文的传递与处理。这种公文处理方式不但浪费资源,而且因为周期长、效率低,常常会出现因公文“长途旅行”而影响政府决策的效率,比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因为公文处理过程复杂漫长而失去吸引外资的机会,不能不令人痛心。 电子公文系统借助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政府间的报告、请示、批复、公告、通知;通报等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在不同的政府部门间实现瞬时传递,大大提高了公文处理的效率,彻底改变传统的、司空见惯的“公文长途旅行”现象。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软件平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b18567506.html,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软件平台 作者:程静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8年第33期 摘要:电子政务系统是实现政务信息化,建立电子政府的基础技术平台。为了更好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与综合管理能力,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我们必须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要充分发挥先进管理模式的作用,软件是关键,必须通过借助先进的软件平台来实现。 关键词:电子政务系统;软件;信息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3-1369-01 电子政务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政府政府信息服务和业务处理平台。随着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政府管理对电子政务系统的依赖性逐步增加,电子政务在政府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政府的公文往来、资料存储、服务提供都以电子化的形式来实现。电子政务的建设涉及计算机硬件、网络、软件等,没有先进的软件,电子政务就好像没有车的高速公路,再好的网络,再多的硬件也没用,只有通过软件平台才能使科学的政务管理流程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实现,政府信息化最终也是靠软件实现的。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软件平台,包括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服务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等。 1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一组控制程序的总称。操作系统处在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最底层,它是对硬件系统功能的扩充,为其他软件提供支持,是整个软件系统的基石。操作系统的选择在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软件选择中是最重要的,不仅仅牵涉到操作系统本身的问题,还直接影响其他软件的选用,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UNIX、LINUX、Windows等。 2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在网络上,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才能进行通信。为了实现异种机、异种操作系统之间进行通信,必须建立一套网络协议标准。常见的协议有:TCP/IP 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目前,网络一般采用的是TCP/IP协议。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区别和联系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是一对有所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所谓“电子商务(E-Business Commerce)是指企业通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广泛利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电子化,其过程既包括网上广告、订货、付款、客户服务,也包括货物的投递、销售以及市场调查分析、财务核算等,以达到优化生产经营流程,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和增进客户满意度等多方面的目的;而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通过对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以改善和优化行政流程,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为公众、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要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为宗旨,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而后者宗旨是利用电子手段实施商业管理。它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经济行为,属于经济范畴,是一种交易活动,那么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电子方式提高交易事务的效率和交易主体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电子商务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经济主体的效率和利益最大化,而非社会公正。此外,二者的框架结构也有所区别。电子商务的框架结构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树型结构;而政府部门则不同,它是一个条块结合的网状立体交叉结构。 然而,二者在支撑体系、基础管理、信息技术基础、系统安全与服务理念等方面存在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都是强调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二者都是利用电子化手段来实施“政务”、“商务”活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同质的。电子政务的行为主体主要有政府机构(包括政府公务员)、企业和社会公众。因而其业务模式也就包括政府与政府之间(G2G)、政府与公务员之间(G2E)、政府与企业之间(G2B)和政府与公民之间(G2C)四种。类似地,电子商务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企业、政府机构以及消费者,电子商务也包括四种业务模式,即B2B (Business-Business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G( Business-Government.),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B2C (Business-Customer),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 (Customer-Customer )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二者在很多方面还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G2B、B2G就是二者的交集。它是既涉及到政府又涉及到企业的相关活动,如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电子报关、电子报检、信息咨询服务等。它们既有政府的参与,又有企业的参与;既是政府行为,又与商务活动有关。G2B、B2G使政府和企业因此形成一个有机的政企链而相互推动。电子商务的广泛实施可以帮助政府提高宏观监控能力,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大推动力。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细胞,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各级政府机构共同的责任。电子政务对传统政府进行信息化改造则为电子商务的正确、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本身也是电子商务的指导者和监督者。

电子政务(11018360)

一、基本概念 1、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概念。 答:信息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信息技术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 信息产业指专门生产、收集、整理、传递信息,并制造各种信息设备的工业。分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信息产业指与电子计算机有直接关联的工业。包括电子计算机的研究及制造、程序设计等行业。2、谈谈你对电子政务的理解。 答:在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政治制度下,“社会治理”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代表和领导人民掌握政权、运行治权的过程,是强调在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统筹各方的格局下,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组织、人民群众各方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治国理政。“社会治理现代化”包括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层面。其中,“社会治理体系”是保障治国理政有效运行的各项制度所构成

的制度体系,“社会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现阶段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重要任务就是全面建设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现代国家制度,更加有效地发挥国家和政府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电子政务作为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模式,对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电子政务有助于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并促进治理结构扁平化、网络化,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优化社会治理环境,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电子政务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1、电子政务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在新时期,电子政务平台的发展加快了简政放权的步伐,加快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 2、使政府服务更加丰富多样 传统的政府服务很难覆盖所有领域,而电子政务利用统一的信息资

[最新]电大《电子政务》期末考试题

多选题 1.电子政务用户层次分为()。 A、核心层 B、受众层 C、连接层 D、网络层 2.政府信息化中建设中“三网一库”是指() A、政府信息内网 B、政府信息公众网 C、政府信息内联网 D、信息资源数据库 3.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包括()。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路工程 D、金卡工程 4.电子政务具有的作用包括()。 A、促进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 B、便于廉政建设 C、更好地为民服务 D、降低办公费用 5.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包含有()。 A、人员 B、系统 C、软件 D、维护与管理 6.电子政务系统的“三网一库”是指()。 A、政务内网 B、政务外网 C、政务专网 D、信息资源数据库 7.数据加密技术主要有()。 A、非对称加密 B、公开加密 C、非公开加密 D、对称密钥 8.电子政务系统的层次模型包括()。 A、网络系统层 B、信息资源管理层 C、应用服务支撑层 D、应用业务层 9.防火墙技术的核心有()。 A、包过滤技术 B、安全网关技术 C、数据维护技术 D、代理技术10.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在层次 上分为()三级。 A、中央级网络平台 B、省市级网络平台 C、地市级网络平台 D、部门级网络平台 11.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保证体系包 括()。 A、技术保障体系 B、运行管理体系 C、安全基础服务体系 D、数据安全体系 12.在电子政务的影响下,政府决 策在以下哪些方面有了创新()。 A、决策主体多元化 B、决策手段更 科学。 C、决策机制得到创新 D、决策方法 更多样 13.电子政务技术安全框架由() 部分构成。 A、物理层 B、网络安全层 C、系统层 D、应用层 14.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是建立并运 行在()上。 A、计算机系统 B、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C、计算机网络 D、互联网 15.在各级政府部门内部网络信息 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设立负责地 区政府电子政务的专业机构,其作 用()。 A、加强统一规划 B、统一协调与统一规范 C、替代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 D、给予各部门的政务信息化建设给 予专业指导和监督,避免浪费 16.计算机数据管理已经历了() 等多个阶段。 A、人工管理 B、文件系统管理 C、数据库管理 D、数据仓库管理 17.电子政府给政府管理职能的发 展带来的变化主要包括()。 A、促进了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B、改变着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主要 方式 C、降低了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成本 D、提高了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成本 18.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的过程主要 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工作。 A、运行环境的搭建 B、政务网站的设计、 C、政务网站的制作 D、维护和运行 19.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 包含了()结构的计算模式。 A、客户机/服务器 B、浏览器/服务器 C、云计算 D、分布式 20.在政府部门间实行电子政务的 一个巨大变化是()。 A、打破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 间文件传递的繁琐性 B、打破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 间职责权利的界限 C、可以用最快捷的电子方式在政府 以及部门之间传递信息 D、解决了部分共用信息的共享问题 21.电子政务网站的导航系统可以 使以()方式出现。 A、导航条 B、框架结构 C、菜单 D、其它方式 22.数据库模型主要有()。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分布模型 23.我国电子政务的应用形式主要 表现在()。 A、公布政府职能 B、机构设置 C、办事程序 D、新闻发布 24.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在办公手 段上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A、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B、信息交换的网络化 C、信息资源少 D、信息交换安全性好 25.我国电子政务中信息资源的利 用缺陷包括()。

智慧政务信息系统介绍

智慧政务信息系统介绍 根据国家要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颁布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通常意义下的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由网络基础设施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和公众服务层组成,信息安全与管理贯穿于各个层面中。我们提出了电子政务平台的总体框架,采用分层的思想对电子政务建设任务进行分解,以明确接口定义,并发建设,易于整合资源,缩短整体建设周期。 如图所示为电子政务平台的分层逻辑模型,整个逻辑结构按照功能可以自下而上划分 为三个层次: ?基础设施层 ?应用支撑层 ?应用层 同时,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运行监控和维护贯穿于电子政务平台的各个层次。 基础设施层是为电子政务平台提供政务信息及其它运行管理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平台,牵涉到互联网、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三个部分。其中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实现物理隔离,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网络交换管理中心、网络、服务器、存储系统以及配套的基础软件和数据库等。 应用支撑层主要是针对电子政务平台的一些公共应用服务单元或特点进行归纳和抽象,建立相应的服务元素,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基础的模块化构件或服务,有效地简化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有助于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优化设计。应用支撑层的内容主要包括多样化接入服务、统一的WEB公众门户服务平台、通用的电子政务构件、数据

中心和数据交换、工作流程管理、应用集成模块、统一的用户管理等。 应用层是整个电子政务体系面向最终用户的层面,主要包括面向公众服务的公众服务系统、面向政府决策支持的内部办公系统和内部业务系统,以及电子政务门户网站。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主要是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通用安全服务,包括各个层次的安全措施,和一个智能化的提供认证和授权的平台。 另外,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过程必须在国家相关电子政务的标准、政策、法规指导下进行。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在国家标准和政策法规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标准体系和政策法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6 方案应用框架描述 结合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并针对城市电子政务建设实际情况,规划出城市电子政务系统与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接口及数据交换模型。旨在深化政务关键业务重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政务公开,改进管理体制,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及更好的便民服务,实现高效、廉洁、公正、严明的政府行政体系。 针对一站式办公平台与业务协同信息模型图,其电子政务系统平台结构总体设计如下: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doc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写作提纲 绪论: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和关系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而电子政务是将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之上,是实施政府改造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切人点.因此,从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人手,提出构建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对于发展电子政务,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关系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而言的,它以一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取代了传统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价值观,从而成为与传统政府截然不同的现代政府管理模式。 本论: 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 (一)以人为本 (二)依法行政 (三)注重服务 (四)政务公开 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促进作用 (一)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组织结构扁平化 (二)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 (三)电子政务能够有效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 (四)电子政务促进公务员管理理念的更新 结论:

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路 (一)转变传统行政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二)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三)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加强政府责任与监量机制 (四)建设以人为本的政府网站,积极消除数字鸿沟 (五)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法律制度 (六)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与公共服务理论研究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内容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电子政 务是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手段。有效推进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曲须厘清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明确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促进作用,认清当前电子政务环境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转变传统行政观念,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建设以人为本的政府网站,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与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等方面入手,综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而电子政务是将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之上,是实施政府改造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切人点.因此,从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人手,提出构建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对于发展电子政务,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关系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而言的,它以一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取代了传统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价值观,从而成为与传统政府截然不同的现代政府管理模式。或者说,服务型政府是以表达和体现公众意志为根本,以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诚信守责为基本施政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要为目的,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政府管理模式,服务型政府将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发展的方向。电子政务是以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以为公民、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服务为宗旨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电子政务的建设为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特质设备与技术支撑,它使政府由管制型转变为服务型成为必然。因此,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驱动力。在2008年7月召开的“数字长江万里行”武汉论坛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指出:“电子政务的发展促进了政府转型.这一转型反过来促进了电子政务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的重点发展。电

智慧园区电子政务平台及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园区电子政务平台及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1.1 综述 在电子化社会,政府作为国家的权力中心和社会管理机构,将实现从管理型到管理服务型的转变。政府机构在管理和规范国家政治经济活动之外,将借助强大的网络技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会公众服务中去。社会信息资源和各种政策法规不再会尘封库中或者是层层传达,而将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与公众见面,通过网络,政府可以广纳贤言,迅速了解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动态,甚至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信息,并以此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这对更好的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好处不言而喻。 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型如下图所示:

1.2 解决方案 一、与政府、企业原有系统的接口由于当前政府或企业 各部门已陆续建立起多个自动化办公系统(如OA、资 源管理等系统),大量数据资源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如果不能将这些信息有效 地共享,将产生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并且导致不同部门中同一个用户数据的不一致等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彻底推翻原有的应用体系,重新建立一个统一的,大而全的应用系统。不过,对于目前的企业或政府是不现实的;为了能够共享其他应用系统的数据,本方案将采用消息中心的集成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架构图如下所示:

这是一个利用消息作为应用数据交换中心的系统集成方案架构,所有的应用都和交换中心相连,任何一个应用数据请求通过这个交换中心传递到相应的目的应用,任何一个消息可以在交换中心按照要求转换成所需的数据结构,再传输给目的应用系统。这种结构产生的优点就是: ●任何系统将不对其他应用开放,避免可能的恶意修改和破坏; ●一个应用系统的修改或升级,将不影响其他应用的继续运 行,如果发生数据结构的变化,可有应用交换机将数据结构转换成新的格式而不需要修改应用。减少维护成本。 ●由于系统结构的清晰,简化了编程、排错与纠错工作量 ,降低了应用开发与整合的成本。 ●增加了系统扩展的能力。由于新的系统与旧的系统没有 必要从系统结构、系统环境的方面发生关系,因此,将无限制应用系统的扩充。 二、电子政务平台架构模型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关系

湖南警察学院 学生毕业实习调研报告 题目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关系 电子政务这个概念本身而言,尚存在不同的说法;经过几年的发展或淘汰,目前被经常使用,也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两个概念之间有区别,但是在很多表述中也有相当程度的重合。 从名称上,存在着诸如以下几种相近的称谓:“电子化政府”(李永刚、张成福等);“数字政府”(梁木生);“连线政府”、“网络政府”、“在线(on-line)政府”、“虚拟政府”(李绥州),“电子政府”(赵晖),等等,另外还有政府信息化等类似概念。 在这些说法之间,常常区分的不是那么明确,甚至常常是混为一谈的。有的学者从信息化的角度上,认为“电子政府”(或电子政务)是“政府工作信息化建设下的一个子概念”(姚江);也有说法,“电子政府”(或电子政务)一般也可通俗地称为“政府上网”(王颖);有的说法是,所谓政府上网,也就是政府职能上网,在网上建立一个虚拟政府(virtual government),等等。

“电子化政府又叫虚拟政府、网上政府或政府在线,而在我国是妇孺皆知的‘政府上网’。”[1] “电子化政府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虚拟政府’(Virtual Government),即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2] 二、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概念 “与e-commerce一样,e-government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学者和媒体多将其译为‘电子政务’,最近‘电子政府’的称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3]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是诸多说法中最需要加以明晰的两个概念。 诚如上文所言,从缘起上,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差异,在很大程度是由于对 E-government这个英文名词中文翻译的差异。而在很多人的实际理解中,两者仅仅是翻译 )。 收并解决其部分需求,而将大部分信息传递到后台——实体政府,由其作出响应,具体处理各种事务,并通过“网上政府”反馈给公众,或者就处理结果直接与公众联系。电子政府是虚拟与实体的“无缝隙”结合,是人与组织与现代技术,在社会政治领域的理想统一体。 三、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比较和关系 对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两个概念分别做出一定的明确之后,也更容易明确两者的基本关系。把握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的关键在于两者的范围或发展的阶段性。 1.范围的区分

电子政务给力基层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

电子政务给力基层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 平台上移服务下延电子政务给力基层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 作者:张晓莉 政府网站基层覆盖率不断提高,门户网站已经发展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 近些年,各地纷纷将电子政务向区县、街道、乡镇、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机构延伸,许多省区市制定了覆盖基层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有计划、分阶段推进。不仅在东部、中部地区取得了显著进展,西部地区这几年也加快了步伐。电子政务的网络覆盖不断下延,为基层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95%以上的县级政府已开通了政府门户网站。江苏省全省106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政府网站。陕西省略阳县5个试点乡镇已经把办公网络延伸到村“两委”和社区居委会,预计今年年底党政办公网络将覆盖全县所有乡村、社区。宁夏22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政府网站,约45%乡镇建立了网站。 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一直把利用电子政务平台,特别是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2008年5月,《政府公开信息条例》实施以来,电子政务平台和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已经发展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各地各部门结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和执行,从当地实际出发,纷纷制定了相应细则。大部分省市编制了信息公开指南和信息公开目录,把公开信息与业务流程相结合,把政务公开、电子监察与电子政务应用发展相结合,创造了很好的典型经验。许多省市制定了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意见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建设的实施方案,并采取各种措施丰富网上信息公开的内容,提高信息公开的质量,增进政府与公众的交流互动。 广西自治区玉林市卖酒镇根据“三农”的需求,建设政府网站,有效支撑了“一网式”政务公开。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德庆等地建设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公开平台,以电视、手机、固定电话、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为群众查询村务公开信息、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广东省湛江市通过构建“村务e路通”平台,对农村党务、村务、财务和强农惠农信息等29项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公开,完整覆盖了国家规定的农村信息公开的内容,实现了农村信息公开的电子发布、电子查询、电子监督、电子投诉和电子评价“五个电子化”功能,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88个乡镇1503个行政村已全部应用该平台。 以政府门户网站为核心的基层电子政务平台,连接着企事业单位,连接着千家万户,成为倾听公民呼声、反映社情民意和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桥梁。各地纷纷设立省长信箱、市长信箱、区长信箱,人大、政协、纪检监察、信访、财政、商务、公安、工商、税务等许多部门开通网上便民服务窗口,成为实时了解各方诉求、化解民忧、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江苏省在70%的省辖市建立了数字化城管平台,开展意见征集、网上调查、社会听证活动,接受群众咨询,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了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辽宁省沈阳市利用“民心网”,搭建网络诉求渠道,为群众提供各项咨询、投诉件办理,受理群众各类问题近万件,做好群众问题的答复和解决,提高了办件效率,缩短了办件时间,丰富了政民互动模式。 整合信息资源、促进业务协同发展 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业务协同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的基层,这项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更加突出。许多地方以统筹规划和建立协调机制为抓手,推动基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开展了整合信息资源、深化电子政务应用社区信息化试点工作,把地理空间、人口普查、户籍管理、计划生育等18个部门的10035项数据整合为198项,并统一整合到信息资源交换平台上,为各类

推进电子政务 提高服务水平.doc

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服务水平 如皋市委党校石伟 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服务效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公众,许多地方政府部门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政府服务模式,即如何运用信息手段,合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用信息技术构建政府和服务对象之间的桥梁,推动政府服务高效化。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政府服务由目前以管理者为中心的模式逐步实现以被管理者为中心的模式将成为必然。 一、如皋市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如皋市各镇、各部门逐步开始重视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工作,并采取了一定的有效措施,积极有序推进,呈现出电子政务稳步发展,政务公开逐步推进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市政府成立了电子政务推进领导小组,一些镇区、部门和单位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的电子政务推进工作。大多数部门和单位建立了电子政务工作机构,配备了技术和应用管理人员,确保了电子政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电子政务干线网络和硬件设备已经形成。如皋市广电、电信、移动、供电等部门已形成多个光纤网络,基本遍布全市镇村、部门和社区,尤其是市广电局在原有230多公里

光缆网的基础上,又投入300多万元增加了光缆芯数,并增架了循环光缆网,光缆已送到各镇区和部分单位、社区,基本建成了党政数据网,确保了网络容量和信息正常传输。 应用系统的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不少单位、部门科学规划,分步建设,立足应用,先后建立了局域网,并根据本单位工作特点和需要,通过开发引进,一批应用系统建成使用,应用水平日益提高,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政府网站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如皋市已有不少镇区和部门建立各具特色的网站并与政府网站做了链接,网络运行情况良好,网上办文、办事效率得到提高,政府网站已经成为如皋市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的主阵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欢迎。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基本配备。通过培训或招聘,各镇区、各部门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保障网络畅通运行和应用软件开发维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如皋市电子政务的存在问题 对照实现电子化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领导对电子政务建设缺乏认识,意识不强,重视不够。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不一样,决心就不一样,措施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推进电子政务同样也是如此。 领导认识是关键。目前部分镇、部门和单位电子政务建设跟进的速度很慢,未按目标任务要求实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领导对电子政务建设缺乏认识,重视不够,认识不到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困境与出路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困境与出路 摘要:随着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尤其是近两年来,电子政务对于政府的公共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尽管我国电子政务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基于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来指出目前我国电子化公共服务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改革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电子政务的发展渐渐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适应了信息社会对政府的要求,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和透明度。到目前位置,电子政务的建设已经覆盖了海关、税务、银行、公安和医疗等各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通过电子政务来提供公共服务更是政府的重要职能,特别是我国政府目前强调从“管制”到“服务”的一个转变,更需要利用电子政务来提供公共服务,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 所谓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的不以盈利为的服务,具有信息化、服务时间任意、服务地点不受限制、服务效率高等特点。电子化公共服务是衡量一个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指标,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电子政务还处于起步和探索的阶段,虽然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距离真正的实现电子化公共服务还相差甚远。 二、发展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意义 (一)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灵活性和效率。 政府提供电子化公共服务,利用网络作为传媒手段,改变了政府与社会交流的结构与流程,由传统政府自上而下转变为双向、多向乃至互动的行为。1可以使政府部门及时获得外部的信息,加快政府内部信息的传递与流动,提高了信息的储存量、安全性,同时也使得信息的可靠性和保留性增加,可以通过最小的失真程度和最快的反应速度把信息传递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和人民。不仅如此,网络化的公共服务,打破传统的民众办事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问题,通过网络政府可以24小时为民众提供服务。 (二)促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个性化。 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向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为了适应电子政务的特点,政府必须形成一套全新的管理体系,促进公共服务标准化,从而适应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要求、明确发展目标、规范工作流程、有利于政府自身的决策、执行和监督,这就是公共服务的标准化;所谓均等化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做到使人们平等享有,满足基本物质需求。 (三)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我国政府正处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管理型政府”的过渡期,通过电子政务来提供公共服务,使得公民不需要到达政府机关就可以获取海量的信息,只需要一个门户网站就能实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随时随地的可以咨询自己所不了解的问题。应该说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实际上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服务型政府为电子政务提供了基本的理念,于此同时,电子政务给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使得政府能有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减少办公成本,提高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树立良好的服务型政府的形象,从而真正建立一个“服务型政府” 三、我国电子化公共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以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例 (一)“条块分割”明显影响“资源共享” 我国现行的是“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其主要表现在政府组织结构纵向层级制和1李艳波《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现状及发展目标》[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0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