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4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简介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是指公司或组织对自身内部业务工作进行监督、监控和管理的一种内部控制制度。
它旨在确保公司或组织的内部流程、事务、财务以及其他关键方面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旨在确保一个合法、规范、透明、高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这种管理制度有着显著好处,包括提高决策的质量,提高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和透明度,减少决策制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流程1.制定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公司或组织需要设计并建立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根据公司或组织的实际需求,制定具体的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并根据控制程序的要求,建立相关的审核机制。
2.实施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根据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内部审核行为,并记录实施情况。
审核内容包括业务流程、财务、内部控制、人员管理等方面。
3.审核结果分析根据审核情况以及审核结果,进行结果分析,并提取问题和不足点。
通过分析结果,对审核控制程序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其更加准确和有效。
4.提出整改建议根据审核结果分析,制定整改方法和方案,提出可行的整改建议,并落实整改计划。
同时特别要注意,整改计划需要按照公司或组织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最高标准进行实施。
5.效果检查对整改计划进行跟踪检查,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并根据公司或组织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标准,进行检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效果检查,总结和提高审核控制程序效果和质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特点1.具有多元化和综合性。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所监督的业务范围包括公司或组织的未来战略规划、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人力资源、销售管理及其它方面的事务。
2.性质综合。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对于公司或组织的分钟事务都可以进行审核和监控。
3.独立性。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审核相关责任人与被审核部门的业务员是相互独立的,并不干涉被审核部门的正常运营流程。
4.预防性。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是预先进行预防,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漏洞,提高整个公司或组织的效率和效能。
1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方案的策划、实施及报告等工作进行控制,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与持续性,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改进。
2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的控制。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提出内审要求,组织审核组,任命组长,批准审核计划与报告。
3.2内审组长:组织、领导内审策划、实施、报告及后续工作。
3.3内审组:编制内审计划、检查表,实施现场审核,提出内审报告,进行跟踪验证。
3.4企发部:协助内审实施,保存有关记录。
3.5各部门:接应内审,进行相应整改。
4程序4.1内审方案的策划每年在1月份内,要覆盖全公司范围和过程进行一次全面内审方案策划,形成“年度内审计划”,包括:内审的时机、范围、准则、内审员的资格培训等内容。
4.2成立内审小组4.2.1管理者代表在“年度内审计划”规定的日期前10天提出具体内审的要求,在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中选定和组成审核组,同时任命组长。
4.2.2审核组对审核日程、目的、准则、范围、方法、人员等进行策划,审核员不得安排审核自己的工作,并于内审实施一周前形成“内部审核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公布。
4.3内审的准备4.3.1审核组组织熟悉、准备相关文件,并按分工编写“内部审核检查表”。
4.3.2内审实施前审核组要召开一次预备会,对准备情况进行沟通、检查和充实。
4.4内审的实施4.4.1召开首次会议:要求总裁、管理者代表、决策层、各部门负责人及审核组全体人员准时参加,并在“首/末次会议签到表”上签到,由内审组长主持。
4.4.2首次会议议程:宣布会议开始T宣布内审计划T征求时间安排意见(可做适当调整)T总裁(参加时)、管理者代表提出具体要求T宣布会议结束。
4.4.3现场审核:根据审核准则和内审计划及检查表要求,对过程或部门进行现场审核,收集客观证据,并在“审核检查表”上形成记录。
4.4.4组内沟通:审核过程中,审核组每天至少要沟通一次,交流有关信息,并由组长根据情况协调有关审核工作。
文件制修订记录1 目的本程序是为了规范公司内部审核管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军品和民用产品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
3 术语3.1 内部审核:内部审核即第一方审核,是公司对其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所进行的审核;3.2 内部审核员:内部审核员简称内审员,是指得到最高管理者授权并有能力实施内部审核的人员。
4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主持内部审核工作,批准“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和“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4.2 质量部是公司内部审核过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下发公司“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
4.3 公司各有关单位负责配合完成内部审核过程的各项工作。
5 工作程序5.1 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5.1.1 每年12月30日前由质量部编制次年的“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应明确:审核范围、时间、负责单位等内容。
5.1.2 内部审核频次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两次内部审核间隔时间应不超过12个月,且应覆盖所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产品、过程、管理活动和班次。
当内部、外部发生严重不符合或顾客有重大抱怨发生时,适当增加内部审核的次数。
5.1.3 内部审核策划时,应考虑审核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并确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5.1.4 “年度内部审核计划”经质量部部长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可纳入公司“年度质量工作计划”一并下发到各单位。
5.2 审核前准备5.2.1 审核实施前两周,管理者代表负责组建内部审核组、任命审核组组长。
审核组的审核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a) 审核人员应具备本公司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b) 具有诚实、公正、较强的工作责任心;c) 具有交流合作、分析判断、独立工作和善于应变的能力;d) 具有内部审核员资格;e) 熟悉产品及过程;f) 审核人员不得审核本职工作。
5.2.2 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部审核实施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提前一周下发到各有关部门及人员。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控制。
2引用文件在下面所引用的文件中,对引用的标准和文件没有写出版本号,使用时应以最新发布的为有效版本。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Q/QMS质量手册。
3术语和定义无。
4职责4.1行政部负责本程序的组织实施与归口管理。
4.2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和审核报告并组织审核实施。
4.3内审员负责编制检查表,并实施现场审核。
4.4行政部负责组织不符合的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和审核记录的归档、保存。
4.5管理者代表批准内部审核计划、确定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和批准内部审核报告。
4.6受审核部门提供必要的审核条件,负责制定并执行本部门对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
5内部审核流程图6管理内容6.1审核策划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审核策划,审核组长编制《内审计划表》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实施。
策划时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6.1.1审核目的a)验证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GJB9001C标准要求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
b)确认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6.1.2审核范围根据需要可专门审核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活动及其涉及的所有部门。
6.1.3审核准则a)GJB9001C标准。
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c)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6.1.4审核时机及频次质量管理体系每年一次,一般安排在每年年底或在第三方认证机构现场审核之前进行,每两次内部审核的时间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
当出现下述特殊情况时可提前进行或增加审核频次:a)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
b)当发生产品重大不合格或体系多项严重不符合或顾客多次重大投诉时。
c)第三方认证或监督审核之前。
d)每季度实施滚动审核。
6.2审核方法6.2.1审核方案每次现场审核之前,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审核策划,指定具有内部审核员资格和审核工作能力的人员组成审核组,明确审核组长,并由审核组长编制《内审计划表》(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和审核准则,审核的部门和时间安排,审核组的成员及其分工)。
1.目的通过内部质量审核,审核质量体系涉及的各部门所开展的质量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并为质量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产品审核、及制造过程审核工作。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主持、策划和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负责年度体系审核计划的编制。
3.2 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部体系审核计划,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审核。
3.3 质量部负责主持、策划和组织内部产品(模具)审核。
3.4 工程部负责主持、策划和组织内部制造过程审核。
3.5其他相关部门应对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进行全面的配合,对发现不合格项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
4.名词解释无5.程序&流程5.1体系审核流程5.2 产品(模具)审核5.2.1工程部策划和组织对每个项目(的模具)进行审核,以确保模具满足合同或技术协议约定的所有要求。
5.2.2 模具审核须在模具开发的不同阶段进行:a)设计验收阶段;b)生产准备阶段:生产计划及工艺;c)模具各主要部件的检验;d)模具厂内调试阶段:T0、T1、T2、T3,预验收;e)顾客处终验收阶段。
5.2.3 各阶段模具审核实施要求参见《产品审核作业规定》(按VDA6.5)。
5.3 制造过程审核5.3.1质量部策划和组织对每个项目的制造过程进行审核,以确保过程的适用性及有效性。
5.3.2 制造过程审核实施要求参见《过程审核作业规定》(按VDA6.7)。
5.4内审员资格审核组组长及组员应为具备资格的内部审核员,他们根据本程序的要求进行审核。
6.引用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过程审核作业规定》《产品审核作业规定》7.质量记录《年度审核计划》《内部体系审核实施计划》《内部体系审核查检表》《首次会议签到表》《末次会议签到表》《不合格项报告》《内部体系审核报告》《文件发放与回收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内部审核控制流程说明内部审核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了确保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而进行的一系列审核和监督措施的总称。
内部审核控制流程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内部对业务活动进行审核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内部审核控制流程的具体内容。
一、目标设定与计划制定1.确定审核控制的目标和目的:明确内部审核的目标,例如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合规程序的执行等。
2.确定内部审核的范围和周期:确定需要进行内部审核的业务范围和时间周期,例如财务报表、人力资源管理等。
3.制定内部审核计划:根据目标和范围制定内部审核计划,包括审计对象、审计程序、分工和时间安排等。
二、内部审核程序的执行1.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收集与内部审核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证据,包括财务报表、合同、审计程序等。
2.审核程序的实施:按照内部审核计划和程序进行检查和审计,对业务活动进行评估和分析。
3.发现问题和异常:在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异常和风险,并记录和报告给相关人员。
三、问题报告和风险评估1.编写内部审核报告:根据内部审核的结果和发现,编写内部审核报告,包括问题、风险和建议等。
2.问题解决和改进计划:根据内部审核报告,制定问题解决和改进计划,并确定责任人和时间进度。
3.风险评估和控制:对内部审核中发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四、监督和跟踪1.监督和评估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对问题解决和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执行。
2.监测和检查:对业务活动进行定期或随机的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
3.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根据监督和检查的结果,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问题和风险再次发生。
五、评估和改进1.对内部审核控制流程的评估:定期对内部审核控制流程进行评估和审查,找出不足和改进的空间。
2.内部审核流程的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内部审核流程进行改进,提高审核效率和效果。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概述首先,什么是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指的是一个组织或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实施的一种保证财务报告准确和遵守法规的重要制度。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组织内部的经营、财务和管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同时也保证了业务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内部审核控制流程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核心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认审核目的内部审核的目的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审核流程。
例如,某公司希望确认其财务报告的准确性,那么内部审核的流程就应该围绕这个目的来制定。
2. 设计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应当细化到具体的工作步骤和任务,包括谁来实施、何时实施、如何实施等等。
针对不同的审核目标,可采用不同的审核方法和技术,例如文档审查、物理检查、观察和交谈等。
3. 实施审核计划内部审核应由经验丰富的审核员或者专业团队负责,他们应该具备深入了解业务流程、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制度等知识,同时应该具有熟练的审核技能。
在实施内部审核计划时,应当重点关注组织内部运营的核心环节,确保对重要信息的准确性进行甄别。
4. 发布审核报告审核报告应当记录审核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和不符合之处,同时也应当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审核报告应当更加注重析、实用性和实际性,注重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原因,提供改进的建议。
5. 监督审计跟进审核的结果应当得到组织内部的重视,并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确保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内部审核报告也为组织对业务过程、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内部审核流程中的控制环节内部审核流程需要各种控制环节来确保高质量实施,其中最重要的控制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员管理控制人员管理包含着人员的招聘、考核、培训等方面,对于内部审核流程来说,需要保障审核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让他们能够熟练、正确地完成审核的任务。
2. 审核计划的控制审核计划是整个审核大计的基础,一份合理,全面和切实可行的审核计划可以为内部审核的高效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是一种旨在确保组织运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的管理工具。
该程序涵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旨在识别和纠正在组织中发生的潜在问题和风险。
以下是一个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详细步骤,以确保组织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第一步:建立内部审核策略和计划内部审核程序的第一步是制定内部审核策略和计划。
这包括确定审核目标、确定审核风险和关注领域、制定审核计划、分配审核资源和制定审核时间表。
内部审核策略和计划通常需要根据组织的性质和规模进行调整。
第二步:开展内部审核内部审核程序的第二步是实施内部审核。
这包括进行审核准备、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进行内部审核测试、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制定内部审核报告并提出建议。
第三步:跟踪问题和建议内部审核程序的第三步是跟踪问题和建议。
这包括确保内部审核问题和建议得到及时解决,并确保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这可以通过跟踪问题和建议的实施进展、审计报告撰写和审核结果跟踪来实现。
第四步:持续改进内部审核程序的最后一步是持续改进。
这涉及到分析内部审核结果,识别改进机会,并制定和实施改进计划。
持续改进包括在内部审核策略和计划中纳入改进措施、培训员工、更新和改进内部控制程序等。
除了这些具体的步骤之外,一个有效的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还需要以下几个关键要素:风险评估:内部审核程序应该基于一个全面的风险评估,以确定组织面临的主要风险和关注领域。
这有助于确保内部审核资源和活动集中在最重要的领域。
独立性:内部审核程序应该独立于被审核的部门或职能,并由专门的内部审核人员负责。
这确保了内部审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合规性:内部审核程序应该确保组织合规性。
这意味着内部审核人员需要了解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确保组织在其运作中符合这些要求。
沟通和合作:内部审核程序应该与组织内的其他职能和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这包括与管理层和员工进行沟通,以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反馈,并确保内部审核的推动力和影响力。
培训和发展:内部审核程序应该包括培训和发展内部审核人员的计划。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1.1为了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否被正确执行,以便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适宜性及寻找任何改进的机会。
1.2为验证产品批量生产前(产品诞生过程)和批量生产时,各生产过程的控制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并具备可可靠的过程和工艺流程,确保过程控制有效并持续改进,实施过程审核。
1.3验证和评审了最终检验后(待发运)的产品是否与技术文件、图纸、规范、标准、法规以及其它额定的“质量特性”的要求相符,对产品的质量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顾客接收满意的产品,确保产品的质量水平,实施产品审核。
2.0范围适用于本厂的产品审核、过程审核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3.0权责3.1品质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包括年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
3.2品质部负责制定过程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
3.3品质部负责制定产品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
3.4总经理负责批准年度审核计划并监督计划的实施。
3.5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年度审核计划和批准审核实施计划;负责任命审核组长、成立审核小组、负责组织计划的实施,组织审核不合格项的纠正、预防及验证,并批准审核报告。
3.6各部门负责协助进行审核的实施及不合格项的纠正和预防。
4.0程序4.1审核计划的拟定4.1.1每年12月拟定次年年度体系审核计划,每年审核至少一次2人天,相隔时间不超过12人月,审核实施前由审核组长编制审核实施计划。
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增加:a)组织结构或产品结构发生变化;b)当内部和外部审核不符事以及产品质量投诉、客户投诉,增加审核的频率;c)国家政策或法律法规发生变化;d)其他领导人认为有必要时。
e)增加文件评审:由审核组长安排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全面评审,评审内容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检验文件、设计输出文件(如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等),特别是关于检验记录是否符合检验规范及控制计划的规定。
内部体系审核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制定合适的内部审核计划,验证公司内部体系是否符合客户要求、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法规要求,为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及不断得到完善提供依据并对公司体系的符合性及有效性进行定期审查。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及质量、环境负责人共同参与管理体系审核之策划。
3.2、管理者代表:审核组长的指派、审核不符合项跟踪结果的确认及审核报告的审批。
3.3、审核组长:指派审核员组成审核组,编制年度审核计划及审核实施计划,编制审核报告。
3.4、内审员:实施内部管理体系审核及审核不符合项的跟踪。
3.5、各部门:协助审核组完成审核任务及本部门不符合项的改善。
4、定义:无5、作业内容:5.1、每年年底ISO办根据公司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制订《年度内审计划》报告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实施,每年至少进行1次内部体系审核,对体系涉及的部门每年至少审核一次,并且每两次内审之间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
必要时,可适时进行。
5.2、内审员应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具有内审员的资格证书。
5.3、在以下几种情况,必要时应进行计划外的临时审核:a、法律、法规及其它外部要求变更;b、相关方的要求;c、发生重大品质、环境事故;d、管理体系大幅度变更。
(注:年度内审计划外的审核由质量、环境体系负责人及管理者代表临时组织。
)5.4、审核准备:5.4.1、管理者代表指派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具备内审员资格的人员作为公司内部体系审核小组。
5.4.2、审核组长指定审核员组成审核组,审核阶段的工作均由审核组长全权负责。
5.4.3、审核组长根据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进而编制《内审实施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实施,审核实施计划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审核目的、审核依据、审核范围、审核日期、审核组成员及审核分工等。
5.4.4、审核组成员必须与被审部门无直接的责任关系。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公司内部审核,验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改进、完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同时,给管理评审和外审提供依据。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3.1.1是内部审核的主管领导,负责内部审核工作。
3.1.2确定内部审核目的、范围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批准内部审核计划。
3.1.3主持成立内部审核小组,任命审核组长。
3.1.4批准内部审核报告,必要时召集会议制定纠正措施。
3.2质安部3.2.1负责内部审核的具体工作,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3.2.2确定被审核对象,成立内部审核小组,报请管理者代表批准。
3.2.3负责内部审核的会议记录及资料、文件的管理。
3.2.4负责纠正措施跟踪检查及其验证工作。
3.3审核组长3.3.1确定本审核组成员,审核员应经培训取得资格,并由总经理聘任。
3.3.2编制“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和组织编写“内部审核报告”。
3.3.3批准审核员的“内部审核检查表”。
3.3.4有权对内部审核结果作出最后决定,并对审核报告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负责。
3.4受审核部门3.4.1接受审核计划后,将审核目的、范围通知有关人员,并指派代表配合审核小组工作。
3.4.2负责提供审核过程所需的资料,保证审核工作顺利进行。
3.4.3根据实施审核结果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
4.工作程序4.1编制审核计划4.1.1内部审核半年进行一次,通常在每年的5月和11月进行。
每年每个要求至少应审核一次。
当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出现严重质量问题,顾客有重大投诉等特殊情况时,应进行追加审核。
4.1.2每年年初由质安部编制“内部审核计划表”,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2审核前的准备工作4.2.1质安部组建审核组,提出审核组长人选。
D 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认为有必要的事项4.1.3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由管理者代表临时组织进行计划外的审核(临时审核采用集中审核的方式):4.1.3.1 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4.1.3.2 相关方的要求;4.1.3.3 发生重大的质量/环境事故;4.2 审核前的准备4.2.1 审核组的组成4.2.1.1 由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长及内审员组成审核组。
4.2.1.2审核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并经管理者代表任命。
4.2.1.3 管理者代表指定具有内审员资格,并具有较强独立工作能力的内审员任审核组长,审核组长除参加审核外,还应进行整体组织管理。
4.2.1.4 审核组成员必须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的责任关系;必须诚实、客观、公正,并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4.2.2 审核组会议在审核前1天,由审核组长召开一次审核组会议,根据《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进行具体事项的分工,讨论此次审核的重点及其涉及的深度和广度,并解决实施计划下达后各部门的反馈意见,必要时对实施计划作出日程调整。
4.2.3 内审检查表的编制4.2.3.1 审核组长根据审核实施计划组织内审员编制相应的《内部审核检查表》,检查表可依据实施计划和审核组会议的决定“以条款为主导展开,跨部门审核”或“以部门为主导展开,跨条款审核”的形式编制。
4.2.3.2 检查表的设计要求:对照标准和手册要求、选择典型的质量/环境问题、结合受审部门的特点、抽样有代表性(3-6个)、时间要留有余地、有可操作性。
4.3 审核的实施4.3.1 首次会议4.3.1.1 首次会议的目的:由审核组长主持并说明审核的目的和范围,介绍实施审核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澄清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说明审核的重要性。
4.3.1.2 首次会议必须正规进行,出席人员要签到、并作好会议记录。
4.3.2 文件和资料的审查4.3.2.1 内审员检查受审部门的质量/环境活动有关的程序文件、工作文件等,确保这些文件属现行有效的受控版本,并检查其实施情况。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的内部审核工作,强化内部审核控制,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益,特制定本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第二条本程序适用于本企业所有业务部门。
本企业的全体员工和领导干部都必须遵守本程序。
第二章内部审核目标第三条本企业的内部审核旨在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合规性情况,提供独立且客观的意见和建议,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第三章内部审核组织第四条本企业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核部门,由内部审核部门负责内部审核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第五条内部审核部门的组织和职责如下:(一)制定和完善内部审核控制制度;(二)组织和实施内部审核计划;(三)进行内部审核工作,包括审核方案的制定、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分析和报告编制等;(四)向管理层提供内部审核结果,发表独立的意见和建议;(五)协调外部审计工作,与外部审计人员合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第四章内部审核工作第六条内部审核工作应按照内部审核计划进行,内部审核计划应由内部审核部门编制,并报送管理层核准。
第七条内部审核的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文件审查、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并可以随时抽查和跟踪审核对象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情况。
第八条内部审核工作应由经过合格培训的内部审核人员进行,内部审核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保证审核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第九条内部审核应及时收集和整理审核资料,并做好备案工作。
内部审核报告应详细记录审核过程、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并及时向管理层报告。
第十条内部审核部门应按照职责划分,制定并落实内部审核工作的责任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审核人员。
第十一条内部审核部门应与其他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和合作,及时了解各部门的业务情况和变动,提供相关的内部审核支持。
第五章内部审核结果处理第十二条内部审核结果应及时报告给管理层,由管理层根据内部审核结果,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
第十三条内部审核部门应跟踪和监督管理层对内部审核结果的处理情况,并及时汇报给企业主管部门。
文件制修订记录1.0 目的验证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管理和服务实现的策划,是符合标准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以确保公司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的保持、实施和改进。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
3.0 职责3.1 体系负责人负责审核内部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内审报告,总经理批准。
3.2 体系负责人全面负责内部环境/安全体系审核工作,对内部环境审核的策划、组织和管理进行控制。
3.3 行政部负责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协助体系负责人制定审核计划和开展内审活动,并保存审核记录。
3.4 内审组长负责编制实施本次内审计划和编写内审报告。
3.5 出现问题的部门负责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3.6 内审员负责编制《内审检查表》,进行现场审核,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后验证。
4.0 工作程序4.1 审核频次的确定4.1.1公司每年至少一次进行一次内部审核,两次内部审核间隔不超过一年。
4.1.2当公司内外部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由体系负责人确定是否增加内部审核频次。
4.2 审核计划4.2.1内部审核计划由行政部在每年年底之前制定,由总经理批准后发至各部门实施。
4.2.2内部审核计划主要包括:年度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内审时间安排和方法。
4.2.3按内部审核计划,由审核组长编制每年一次的《年度内审方案》,体系负责人批准。
4.2.4内审分为审核前期活动、现场审核和审核后续活动三个阶段组成。
具体工作由行政部和审核组组长共同组织。
4.3 审核前期活动4.3.1成立审核组,由体系负责人任命审核组长,审核员,成立内审审核组。
4.3.2编制审核计划由审核组长依据审核活动和过程、部门重要程度和以往的审核结果来制,体系负责人批准。
审核计划包括以下内容:a、审核的目的b、审核的范围c、审核的依据d、审核的时间e、审核组成员名单、分组情况f、日程安排审核计划批准后应于审核10天前发至被审核部门和审核员手中,有修改意见的,在审核实施的前3天反馈到审核组,进行协调。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工作程序内部质量审核控制工作程序一、编制目的内部质量审核是指为了评估和改进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而进行的一项活动。
其目的是通过审核来发现、纠正和预防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组织达到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
二、审核范围内部质量审核范围涵盖了整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各个部门、环节及关键过程。
三、审核标准内部质量审核按照国际标准ISO 9001:2015进行执行,并结合组织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
四、审核组成1. 审核组长:负责审核的组织、协调审核的进行,编制审核计划和审核报告。
2. 审核员:根据审核计划,参与实施审核,收集、整理和评价审核所得证据,提交审核报告。
五、审核计划1. 审核组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商制定审核计划,确定审核的时间、地点、审核标准等。
2. 审核计划应提前通知被审核部门,包括审核目的、内容、要求等。
六、审核准备1. 审核组成员应对被审核部门的相关文件、记录进行充分了解和准备。
2. 审核组成员应带齐必要的工作用具,如:笔、纸、相机等。
七、审核实施1. 审核组按照审核计划进行入场会议,概述审核目的、方式、程序和要求。
2. 审核组根据审核计划,对被审核部门进行分组或分工,开始实施审核。
3. 审核组根据审核依据,进行现场核查、记录采集等工作。
4. 审核期间,审核组应与被审核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工作情况。
5. 审核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被审核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八、审核报告1. 审核组应在审核结束后,及时填写审核报告,包括审核目的、范围、方法、依据、结论等内容。
2. 审核报告应包括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 审核报告应及时提交给被审核部门,要求被审核部门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整改措施和改进方案。
九、整改和改进1. 被审核部门应根据审核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和改进方案。
2. 被审核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审核组。
1. 目的规划与执行内部审核,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ISO 9001:2015标准的要求以及本公司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
2. 范围凡与本公司质量体系运作有关的过程活动均属于内部审核的审核范围。
3. 定义无4.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宣布内审,任命审核组长4.2. 审核组长负责内审计划的拟定、实施、结果确认,审核人员任命,以及审核不合格项改善之跟进;4.3. 审核员负责按照审核计划执行内部审核。
5. 程序5.1. 内审的时机5.1.1. 本公司每年进行一次内部审核。
5.1.2. 在以下情况下由管理者代表或本公司总经理决定是否增加审核。
5.1.2.1 质量体系运行有重大变化时;5.1.2.2 发生重大质量异常或严重客户投诉时。
5.2. 审核的准备5.2.1. 审核前由管理者代表任命具有内审员资格人员为审核组长,成立审核组。
5.2.2. 由审核组长选择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组成内审小组。
5.2.3. 审核组长编制《内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于正式审核前一星期内发到各内审员及相关部门。
为保持审核的公正独立性,内审员不能对自己所在部门进行审核。
5.2.4.内审员在实施审核前,根据现行之质量体系文件及上次审核之结果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
5.3.审核小组行前会议必要时,在审核前,审核组长召开审核小组的行前会议,以讨论审核行程的安排及确定内审员已熟知审核目标、范围与审核所使用的标准及了解内审员自己的责任。
5.4.首次会议按审核计划实施内部审核,审核前举行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管理者代表及各部门负责人、内审员参加。
会议时间以简短为原则,会议议程可为:5.4.1.确定审核范围及目标与审核所采取的方法。
5.4.2.介绍审核小组成员。
5.4.3. 确认审核日程与结束会议的时间和与会人员。
5.4.4. 澄清与会人员的问题。
5.5. 现场审核5.5.1. 由各内审员按照内审计划进行现场审核,相关部门需要予以充分配合。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目的实施内部审核,验证管理处的各项管理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达到规定的目标,形成自我完善机制,确保管理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管理处内部审核工作的控制。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组织、领导内部审核工作。
3.2政工科为内部审核的负责部门,审核组具体实施内部审核。
3.3各科室、单位配合内审工作,并负责对指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4工作程序4.1年度审核计划为保持内部审核活动的持续性,政工科根据管理体系的实际运行状况,每年年初编制年度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处长批准。
4.2审核频次及要求内部审核为滚动审核,每季组织一次,与管理处的季度检查相结合,每12个月至少完成一次完整的滚动;如遇特殊情况(如外审前需要全面审核时),管理者代表报处长同意后,可适时安排临时审核。
4.3审核准备4.3.1每次审核(季度检查)时,由处长任命审核组长和审核成员。
审核组成员应由具备内审员资格的人员组成。
4.3.2审核组长编制审核实施计划,经处长批准后,由政工科在审核(检查)开始前一周通知到各受审核部门和单位。
审核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审核目的、范围;2)审核依据;3)审核组的组成;4)审核日程安排和审核分工安排(审核员不参加本部门的审核);5)审核注意事项。
4.3.3组长组织审核员熟悉有关审核文件,编制检查表。
4.4审核实施4.4.1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管理处领导、各被审核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审核组成员及有关人员参加,会议主要内容是:1)明确审核的目的和范围;2)重申审核计划;3)介绍审核程序和方法;4)协调审核日程。
4.4.2现场检查审核员根据审核计划和检查表所列的检查项目,通过现场检查(问询、查阅文件和记录等),收集管理体系运行的客观证据,并做好审核记录。
4.4.3审核结果整理现场检查结束后,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会议,研究分析审核情况,汇总审核结果,确定不符合项,填写审核(检查)报告,提出管理体系运行的评价意见。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目的:对内部审核进行策划和控制,以验证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与“1+4标准”的符合性及有效性,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在本公司得到有效实施、保持及持续改进。
2、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控制。
3、职责:3.1总经理对内部审核工作提供资源等相关方面的支持,并确保各部门对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3.2管理者代表负责策划并组织内部审核工作;3.3综合部负责负责内部审核的具体组织、文件资料提供及内部审核记录的保存;3.4内审组组长负责组织内部审核工作的实施,并作出审核结论;3.5内审员按分工准备、实施内部审核工作;3.6各职能部门配合内部审核的实施,并对本部门的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
4、工作程序:4.0内部审核控制流程图:附后。
4.1年度内部审核策划4.1.1综合部每年初根据管理者代表的策划意见,按集中审核的方式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至各有关部门。
4.1.2公司每年对质量管理体系涉及的职能部门,至少开展两次内部审核,两次内部审核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6个月。
当组织机构发生变化、或出现顾客重大投诉、或接受第二、三方的审核前、及法律法规、外部环境变化时,管理者代表可考虑增加审核频次。
4.2审核准备:4.2.1每次内部审核前,管理者代表指定一名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组织能力、且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担任内审组组长;并在内审组组长的协助下,选定内审员。
内审员必须由经过相关授权机构培训并取得内审员资格的人员担任。
4.2.2内审组组长编制《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计划要充分考虑受审核过程的状况和重要性,对重要岗位或相对薄弱环节,在时间上适当延长,并确保内审员不审核自己的工作;《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由综合部须提前三天发至受审核部门。
4.2.3内审员应根据《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对所分工审核的部门及内容提前作好审核准备。
在内部审核实施前,内审员必须仔细研究每个审核的问题,并考虑每个审核问题如何审核和抽样等问题,必要时在检查表上标注。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规定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是组织内部对其财务和业务活动的自我监督机制,用以保障组织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准确和合法合规。
本文将就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进行规定,旨在明确制定、实施、监控以及修订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步骤和管理要求。
一、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制定1. 鉴定审核学科要求组织内部的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必须基于既定的审核学科要求,包括企业管理、内部审计与控制、财务会计以及信息技术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组织应通过合适的资格认证和审计培训,保障内部审核控制程序与业务风险、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之间的一致性。
2. 确定审核目标在整个审核控制程序制定的过程中,组织内部必须明确审核的目标,即旨在什么目的下,通过什么控制手段达到目的。
这要求组织必须充分了解自身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代码遵守以及适用法规,从而明确审核目标并制定对应计划。
3. 指定审核职责在制定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时,组织必须指定负责审核的人员或组织环节,并明确审核职责和范围。
审核职责是指审核人员所负责的特定审核职能,包括财务审计、信息技术审计、保险审计以及合规审计等。
审核范围则是指应受审核业务、部门或流程的范围。
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实施1. 规定审核计划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实施必须基于审核计划进行,即审核人员根据执行标准,计划所需的审核工作量和审核时间,确定审核工作的细节,并将其融入审核计划之中。
2. 判断内部控制有效性审核人员需通过具体的内部监督、编码控制及各种业务活动的检查来判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他们必须保证审核流程及其控制措施符合业务规定、法律法规及组织的要求。
3. 提供使用方法操作手册审核人员要为各个审核工作提供合适的操作手册,以指导人员如何处理审核流程中的各个环节。
他们还需提供适当的培训,以确保使用方法准确性及其控制机制的正确运转。
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监控1. 审核内部控制组织需要定期审核内部控制措施,不断评估和改进审核控制体系。
通过对自身业务的反思来逐步完善审核控制程序,从而保证组织能够更好地应对经济风险。
一:目的:
通过内部管理体系审核,验证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是否被正确、有效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以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二: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过程。
三:术语和定义
3.1内部审核:指一项内部系统化及独立性之查验,查对各项活动和相关之结果是否与原先规划一致,
以及规划是否有付诸实施,且达到管理体系目标。
3.2严重不符合(主要不符合):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a.管理体系缺项或不符合管理体系要求。
若对于某项要求出现多个次要不符合,而使整个管理体系无
法运行,则同样视为主要不符合;
b.任何有可能使不合格产品装运的不符合。
任何可能导致产品或服务失效或预期的使用性能严重降低
的不符合;
c.审核员根据经验和判断表明很可能导致管理体系失效或严重降低对产品和过程控制能力的不符合。
3.3一般不符合(次要不符合):文件偶尔未被执行,管理体系的功效未受到伤害,后果不严重,是孤立、
偶然、性质轻微的问题。
3.4观察项:尽管没有发现主要不符合或次要不符合,凭审核员的判断和经验未使用最佳方法。
为了保
证顾客的利益,应在最终的审核报告中将需改进的内容记录下来。
3.5集中式审核:在计划时间内安排的集中几天内全部审核完相关体系确定的范围
3.6滚动式审核:每个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或管理要素进行审核,逐月展开。
对重点部门或重要要素的
审核频次可适当增加。
四: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制订体系审核计划,并负责滚动式审核
4.2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集中式内部审核计划,组织内部质量审核活动。
4.3审核小组负责集中式审核计划的执行及不符合项的跟踪验证。
4.4受审核部门负责对不符合项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有效实施。
五:流程
六:相关记录
6.1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6.2内审审核实施计划
6.3内部审核检查表
6.4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
6.5 内部审核报告
6.6内部审核会议签到表七:相关文件
7.1文件及记录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