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废料的处理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251.22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性废料的处理问题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放射性废料的处理问题

(一).实验类型:综合型 (二).实验类别:基础实验 (三).每组人数:1 (四).实验要求:选修 (五). 实验学时:3个学时

(三).实验目的:巩固和理解微分方程理论及其应用。

(四).预备知识:常微分方程理论和Mathematica 解方程的命令。 (五).【实验内容与要求】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以往处理浓缩放射性废料的方法,一直是把它们装入密封的圆桶里,然后扔到水深90多米的海底。生态学家和科学家们表示担心,怕圆桶下沉到海底时与海底碰撞而发生破裂,从而造成核污染。原子能委员会分辩说这是不可能的。为此工程师们进行了碰撞实验,发现当圆桶下沉到海底时的速度超过12.2 m/s ,圆桶与海底碰撞会发生破裂。为避免圆桶碰裂,需要计算圆桶沉到海底时的速度是多少这时已知圆桶重为239.46 kg ,体积为0.2058 m 3,海水密度为1035.71 kg/m 3。如果圆桶下沉到海底时的速度小于12.2 m/s ,就说明这种方法是可靠的;否则就要禁止用这种方法来处理放射性废料。假设水的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其正比例常数为。 (1)根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2)根据数学模型求解的结果,判断这种处理废料的方法是否合理

(六).实验解答

一、问题分析及建立模型 圆桶运动规律:

f F G F --=合 (1)

22dt

s

d m dt dv m ma F ===合 (2) 其中mg G =,gV F ρ= dt

ds

k kv f ==

由题设可得圆桶的位移和速度分别满足如下微分方程:

⎪⎪⎪⎩

⎪⎪⎪⎨

⎧===--==0)0(0)0(022s v dt ds

dt ds k

gV mg dt

s d m t ρ (3) kv gV mg dt

dv m --=ρ (4) 2、若

2

2

⎪⎭

⎫ ⎝⎛==dt ds k kv f ,类似上面,可得到这时圆桶的速度分别满足如下微分方程: 二、计算过程

1、由(1)(2)(3)(4)以及题设的初始数据,通过如下Mathematica 程序就可以求出圆筒的位移和速度的方程。 源程序:

In[1]:=m = ; w = ; g = ; p = ; k = ;

DSolve[{m*s''[t] == m*g - p*g*w - k*s'[t], s[0] == 0, s'[0] == 0}, s[t], t] DSolve[{m*v'[t] == m*g - p*g*w - k*v[t], v[0] == 0}, v[t], t] Out[1]=

s t 2.71828

0.00250564t

171511.

171511.2.718280.00250564t 429.7442.71828

0.00250564t

t

(5)

v t

429.744429.7442.718280.00250564t

0.00250564t

(6)

2、由(5)及S(t)=90m ,由下面程序

得到:t= ,带入(6),运行如下命令

得V=>,此时说明此法处理废料不行。

三、结果分析

在实际情况中k 与 v 的关系很难确定,所以上面的模型有它的局限性,且对不同的介质比如在空气中和在水中k 与 v 的关系就不同。

在一般情况下,k应是v的函数,即k=k(v),至于是什么样的函数很难确定。

四、模型推广

这个模型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比如说一个物体从高空落向地面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尽管物体越高,落到地面的速度也越大,但决不会无限大。

实验三路程估计问题

(一).实验类型:综合型

(二).实验类别:基础实验

(三).每组人数:1

(四).实验要求:选修

(五). 实验学时:3个学时

(三).实验目的:能用数学软件进行数据拟合。

(四). 预备知识:多元函数的极值求法;线性拟合的最小二乘法原理。

(五)【实验内容与要求】

外出旅行或行军作战等,都可能涉及到两地路程的估计问题。当身边带有地图时,这似乎是件很容易的事。然而,从地图上量出的距离却是两地的直线距离d,你能由此估计出两地的实际路程s吗建立s关于d的模型:)

s 。

f

(d

(1)要确定s与d的近似函数关系,必须收集若干s及与之相应的d的具体数据,通过分析找出规律。这里将《中国地图》中量得四川省彭州市到其他几个城市的直线

距离,并按比例尺(1cm为20km)进行转换,以及从到汽车站了解到的对应的实际路程的有关数据列于表2-2。

表2-2 城市间直线距离和实际路程

(2)启动数学软件,将上表中d与s两组数据,按拟合时所需形式输入。

(3)画出数据散布图,观察它们是否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

(4)进行直线拟合,并在同一图中显示拟合直线与数据点。观测拟合情况,并记下所得到的模型(称为经验模型)。

(5)在只作粗略估计的情况下,为便于计算,若将上面得到的模型修改成

s-

=5.1(简单模型)行吗根据表中数据,取b=3,试画出简单模型与样本数据点d

b

的图形,并与(4)所得到的图形相对照。

(6)试计算由两个模型得到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的差(残差),以大致观测一下两个模型的差异。在只作粗略估计的前提下,你愿意用哪个模型

(六)实验解答

一、问题分析与建立模型

问题的关键在于收集数据,然后描出数据散布图,通过观测,决定用什么函数去拟合。由所给数据,发现它们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故用直线拟合,又因d=0时,S必为零,因此,不妨设模型为S=ad。

二、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