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演示教学
- 格式:docx
- 大小:21.15 KB
- 文档页数:8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一、概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将会计业务处理自动化,以及实现会计信息的自动化存储、加工、分析和报告的系统。
其核心是会计软件,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录入、分析和处理,快速地输出各种财务报表、账票和分析报告等。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信息准确性,同时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
二、结构和功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一般包括两个层次的结构:前台和后台。
前台包括计算机硬件、终端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打印机等组成;后台包括数据库、财务软件、网络平台等组成。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质上是一个集成化的系统,它涵盖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决策、财务分析、财务监控等多个方面,并且能够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相互配合。
1. 会计核算。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创建一套完善的会计科目和账户体系,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不间断的监控、分析和跟踪。
该系统能够实现会计凭证的自动生成、自动化记账、自动化对账等功能,有效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财务管理。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全面、及时、科学地收集、处理、分析、统计、管理和利用企业财务信息,从而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精确的信息支持。
它包括财务收支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功能,能够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3. 财务决策。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实时账务查询、简明易懂的财务报表,还能够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当前市场环境,对公司未来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决策。
它可以帮助企业预测未来的收入、支出、盈利情况,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4. 财务分析。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种财务指标、比率、趋势等,帮助企业了解自身财务状况和竞争力。
它可以对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帮助企业发现问题、优化运营模式。
5. 财务监控。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财务数据的变化,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提醒。
2.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应用层次、物理结构和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
使学生能够运用本章所学的一些知识,初步了解会计软件开发的一般原理,一般会计软件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相关方面的问题。
掌握不同会计软件在功能结构上的一般设计思路。
【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内容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会计信息系统中各职能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本章难点内容是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原理2.1 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概念2.1.1 数据和信息数据是反映事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性质的符号,它是对客观事物属性的描述。
数据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客体、属性、属性值,缺一不可。
比如:“教室的高是4米”,这就是一个数据,其客体为“教室”,属性为“高”,属性值为“4米”。
而信息则是对数据加工的结果,有用的数据即为信息。
数据和信息都可以用数字、符号、文字、图表、声音、影像等形式来表示。
会计数据是指在会计工作中记录下来的会计事实,包括数字数据和非数字数据,如:各种原始资料、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等都属于会计数据。
对会计数据按一定要求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为对使用者有用的东西即成为会计信息,这种信息能满足不同方面使用者的需要,如:管理者、股东、债权人、税务部门等等。
会计信息按其用途可以分成三大类:①财务信息:指反映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信息,如:各类凭证、账簿反映的信息;②管理信息:指对管理者而言有用的会计信息,如:资产负债率等指标信息;③决策信息:指为预测决策活动直接服务的信息,如:量本利分析信息。
2.1.2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一系列彼此相关、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整体。
简单地说,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输出信息的这样一个整体系统。
一般来说,系统都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独立性: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
目标性:系统有自己独立的目标,系统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集中各种资源并按一定结构组织起来的。
层次性:系统是分层次的,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这个若干部分就是子系统,一个系统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
联系性:组成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物质或信息的交换关系,称为物质流或信息流。
运动性:系统总是不断地接受外界的数据输入,经过加工处理后变成有用的信息,并向外界输出,因此系统总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适应性:系统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建立自适应机制,能根据要求进行变革。
一个系统内部同时存在着物质流和信息流,如一个企业为了不断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它就必须不断进行供、产、销的经营活动,它要组织一定的人、财、物并进行相应的配比和运作,因此这些资金、设备、材料等物质形式就要在企业内部进行不断的流动,这就是物质流。
与此同时,反映这些资金、设备、材料的数量、质量、速度、形态、结构、金额等方面的信息也将随着物质流的流动而流动,这就形成了企业内部的信息流。
因此物质流和信息流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为企业管理者来说,信息流能更加综合全面方便地反映企业的各种复杂的情况。
例如:企业资产现有两台车,四个仓库,五台车床,这是物质表现形式,不能组合在一起表示。
用信息表示形式,就可以用它们的价值形式来表示即:企业现有资产500万元。
任何信息系统都具有五大基本功能,即:数据的收集和输入功能、数据的存贮功能、数据的加工功能、数据的传输功能和信息的输出功能。
2.1.3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是一个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按照会计的原则和程序,采用会计的方法和手段,对特定的部门或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的系统。
它具备系统应有的基本环节,即:输入环节、处理环节和输出环节,也具有系统的独立性、目标性、层次性、联系性、运动性和适应性。
会计的各项活动都可以体现为对信息的某种作用:如取得原始凭证是信息的获取,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是对信息的提取和确认,设置会计账户是对信息的分类,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是对信息的传送和存储,成本计算是对成本信息的进一步变换和处理,报出会计报表是对信息的输出,会计管理和决策是对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应用。
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AIS)是指利用会计信息处理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输入、处理、存储、传送、输出,以完成会计核算、监督、管理和辅助决策任务的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是财务会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科学等学科相互结合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电算化会计主要强调了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和方法来改造传统会计以创建新的会计学科分支体系。
2.1.4 会计信息处理技术会计信息处理技术是指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提取、确认、存储、处理、加工、传送、输出和利用等使用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方法和技术。
随着经济管理工作对会计信息处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行业发展的一日千里,会计信息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变化,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大致经历了手工处理、机械处理和计算机处理三个阶段。
手工处理阶段: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应用算盘作为运算工具,用纸和笔进行登记,完全靠人工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
后来出现了手摇计算机、计算器等工具,会计人员也应用这些工具,但也仅仅是作为算盘的替代物,而且还存在着速度慢、出错率高等弊病,在运用加减法运算时有时还不及算盘快和准确。
手工处理方式历史漫长,至今在我国还有不少企业在采用。
机械处理阶段:20世纪初,出现了卡片穿孔机、卡片分类机、机械式计算机和制表机等计算机器,在国外有少数大型企业应用这些机器进行会计数据处理以代替手工处理。
这种机械处理方式增强了数据处理的功能,但无法存储程序和大量的数据,同时由于设备庞大、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不能得到广泛的普及,仅在少数大型的企业中得到阶段性的应用。
计算机处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日益普及,使信息处理技术得到迅速的提高,并且随着计算机成本的迅速下降,使得大量应用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成为可能,计算机在会计数据的采集、分类、计算、存储、传送、输出和利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 信息系统应用层次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层次也得到不断提高,从最初的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到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再发展到目前的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2.2.1 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这个阶段主要是会计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初级阶段,主要是模仿手工操作,对那些数据量大、计算重复次数多的专项会计业务核算工作进行自动化操作,以大幅度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例如应用计算机进行工资计算、固定资产核算、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主要体现在岗位级的应用层次上。
这个阶段也称电子数据处理阶段,系统操作平台为DOS系统,数据存储采用小型数据库。
2.2.2 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这个阶段是会计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中级阶段,企业要利用计算机对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信息进行处理,对发生在企业各业务环境中的会计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为企业内外部管理部门提供有关的管理和决策辅助信息,此时的会计系统已开发成具有管理功能的软件而且和其他管理子系统在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功能已从全面会计核算发展到会计管理。
系统的应用层次从财务部门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直到客户、供应商和政府机构等相关的企业外部实体。
这个阶段也称综合业务处理阶段,系统的操作平台为Windows95/98/NT/2000操作系统,数据存储采用中大型数据库。
2.2.3 决策支持型会计信息系统这个阶段是会计利用计算机技术的高级阶段,决策支持型会计信息系统在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模型库,综合利用各种数据、信息、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方案,是为协助管理者进行决策的一种人-机交互系统。
系统的功能主要向会计决策系统、会计专家系统和会计高层主管系统等方向发展,以挖掘专家经验,建立各种财务分析和管理的方法库、模型库和知识库。
这个阶段也称会计决策支持和专家系统,系统的操作平台为Windows2000/XP系统,数据存储采用大型或超大型数据库。
当前,互联网正在改变企业的业务形态和运营方式,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方式也从桌面应用走向网络,一个全新的网络财务时代已经到来。
基于网络计算技术,以综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能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工作方式及其各项功能的财务管理系统正扑面而来。
会计信息系统在一个良好的开放性的互联网环境下,动态、及时、快速、准确地获取和处理会计信息,实现财务信息数字化、财务与企业内外部业务协同化、财务人员工作方式网络化,所有这些将给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带来更高的发展。
2.3 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2.3.1 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会计信息系统的物理构成有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员、法规和制度,它们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实体。
1、计算机硬件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硬件一般包括数据采集设备、存储设备、处理设备、输出设备和网络通信设备等。
其中采集设备包括:键盘、各类扫描仪等;处理设备指的是计算机主机设备;存储设备包括:软盘、硬盘、移动硬盘、光盘等;输出设备包括:打印机、显示器等;网络通信设备包括:交换机、服务器、光纤等。
计算机硬件设备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了不同的硬件体系构成,不同的硬件体系构成也决定了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功能。
综合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一般可以分成以下三种结构方式:1)单机结构。
整个系统由一台微型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构成,这一般在会计电算化的最早阶段应用较多,属于单一用户、单任务工作方式。
这种结构有灵活简便、开发周期短、价格低等优点,但也有输入、输出速度较慢从而导致数据处理的速度过慢的缺点。
2)多用户结构。
整个系统由一台主机和多个终端构成,并由通信线路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
这时可以由多个用户在多个终端上分散进行输入,由一台主机进行集中处理,处理结果又可以直接返回至各个终端,因此属于多用户、多任务工作方式。
这种结构解决了输入、输出的“瓶颈”问题,又能集中进行数据处理,实现数据交互共享,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
但它也有一个致命伤,即如果主机发生故障就会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
3)网络结构。
将各个多用户结构或单机结构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利用功能强大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组成一个功能强大的超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
这种结构可以实现系统的软件、硬件以及数据资源的共享,利用分布式处理方式,可以将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进行分解处理。
在这个网络结构内,各个计算机都可以进行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系统的功能和灵活性从理论上说可以达到无限,但这种结构对数据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