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润表练习题

利润表练习题

利润表练习题
利润表练习题

利润表练习题

————————————————————————————————作者: ————————————————————————————————日期:

?

利润表练习题

一、新世纪公司2010年12月份各损益类账户发生额如表所示。

账户发生额表

单位:元

科目借方

发生

贷方

发生

科目

借方

发生

贷方

发生

主营业务收入

0000

其他业务收入3000

主营业务成本

0000

其他业务成本1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45

00

投资收益1500

销售费用2000营业外收入3500

管理费用8500 营业外支出1800

财务费用20

00

所得税费用

94

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公司2010年12月份的利润表。

答案:

利润表编制单位:

新世纪公司 2010年12月单位:元

项目本期金额一、营业收入93000

减:营业成本51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4500

销售费用2000

管理费用8500

财务费用2000 加:投资收益1500

26500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填

列)

加:营业外收入3500

减:营业外支出1800 三、利润总额(亏损以“-”填列) 28200

减:所得税费用9400

四、净利润(亏损以“-”填列) 18800

二、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工业一般纳税企业,假定所得税税率为30%。其销售价款不含应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2010年度内发生

如下经济业务:

(1)销售产品,销售价款为2000万元,该批产品销售成本为125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

(2)收到罚款15万元,存入银行。

(3)以银行存款支付罚款2万元。

(4)应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为25万元。

(5)计提短期借款利息8万元。

(6)以银行存款支付销售费用5万元。

(7)计提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100万元,计提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50万元。

(8)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管理费用20万元。

要求:

(1)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应交税费”应列出明细科目)

(2)计算本年度应交所得税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假设没有纳税调整事项)

(3)将有关损益类账户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4)编制2010年的利润表。

利润表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10年度单位:万元

项目本期金额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加: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三、利润总额(亏损以“-”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亏损以“-”填列)

答案:

(1)借:应收账款 234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借:主营业务成本1250

贷:库存商品 1250

(2)借:银行存款15

贷:营业外收入 15

(3)借:营业外支出2

贷:银行存款 2

(4)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5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5 (5)借:财务费用 8

贷:应付利息 8

(6)借:销售费用 5

贷:银行存款 5

(7)借:制造费用100

管理费用50

贷:累计折旧150

(8)借:管理费用 20

贷:银行存款 20

(9)应交所得税=(2000-1250-25-5-8-70+15-2)*30%

=196.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196.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96.5

(10)借:主营业务收入2000

营业外收入 15

贷:本年利润 2015

借:本年利润 1556.5 贷:主营业务成本 1250

营业税金及附加25

管理费用70

销售费用 5

财务费用8

营业外支出2

所得税费用196.5

利润表

编制单位:甲公司 2010年度单位:万元

项目本期金额一、营业收入2000

减:营业成本1250

营业税金及附加25

销售费用 5

管理费用70

财务费用8

加: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填列)642

加:营业外收入15

减:营业外支出 2

三、利润总额(亏损以“-”填列)655

减:所得税费用196.5

四、净利润(亏损以“-”填列)458.5

三、某企业2010年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无纳税调整事项,所得税税率为25%,12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8日,该企业采用交款提货销售方式销售产品200件,每件售价150元(不含增值税,以下相同),成本80元,已将提货单和发票账单交给购货单位,并收到购货方转账支票存入银行。

2.16日,委托其他单位代销产品一批,价款总额为80000元,产品成本为售价的60%。同月收到代销清单,已销产品总额为30000元,并收到代销单位汇来的款项(已扣除代销手续费5%,不含增值税)。

3.20日,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向外地销售一

批产品,售价总额为50000元,产品成本为36000元,代垫运杂费3000元。当月收到的款项存入银行。 4.28日,支付产品宣传广告费4000元,开出支票付讫。

5.29日,计算当月的城市维护建设税1000元和教育附加费500元。

6.30日,以银行存款支付赞助支出10000元。

7.31日,计算当月实现的利润总额。

8.31日,企业按本年净利润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应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5000元,结转全年实现的净利润,并结转全年的各项利润分配额。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2)将损益类账户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3)编制2010年12月份利润表。

四、2006年助理会计师考试题

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A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甲产品。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在销售时逐笔结转销售成本。2005年度,A公司相关经济业务和事项如下:(1)2月5日,销售甲产品一批,该产品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产品已经发出,提货单已经交给买方,买方用银行存款支付增值税17万元,对货款部分开具一张面值为100万元、期限为4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

(2)5月10日,销售甲产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600万元,增值税额为102万元。产品已经发出,货款和增值税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产品的实际成本为300万元。

(3)本年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300万元,机修车间领用原材料60万元,企业管理部门领用原材料20万元。(4)10月3日,销售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8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0万元,增值税为3.4万元。原材料已经发出,货款和增值税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

(5)分配本年度工资200万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10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万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40万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20万元,假定不考虑福利费。

(6)本年计提坏账准备13万元。

(7)本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00万元,其中:计入制造费用70万元,计入管理费用30万元。

(8)本年度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期发生的广告费用6万元,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用14万元(不考虑增值税),计入当期损益的利息费用及银行手续费4万元。(9)本年度用银行存款缴纳增值税60万元,所得税35万元,营业税5万元。

(10)计算并确认本年应交所得税。假定不存在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

(11)将本年度的损益类科目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

要求:(1)编制A公司上述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分录。

(2)编制A公司2005年度的利润表。(“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和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利润表

编制单位:A公司2005年度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本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三、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答案】

(1)

借:银行存款17

应收票据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借:主营业务成本60

贷:库存商品60

(2)

借:银行存款702

贷:主营业务收入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

借:主营业务成本300

贷:库存商品300

(3)借:生产成本300

制造费用60

管理费用20

贷:原材料380

(4)借:银行存款23.4

贷:其他业务收入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借:其他业务成本18

贷:原材料18

(5)借:生产成本100

制造费用40

管理费用40

在建工程20

贷:应付职工薪酬200

(6)借:资产减值损失13

贷:坏账准备13

(7)借:制造费用70

管理费用30

贷:累计折旧100

(8)借:销售费用20

财务费用 4

贷:银行存款24

(9)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60

-应交营业税 5

-应交所得税35

贷:银行存款100

(10)

应交所得税=【(100-60)+(600-300)+(20-18)—

(20+40+30)—20—4—13】×33%=215×33%=70.95

借:所得税费用70.9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70.95 (11)借:主营业务收入700

其他业务收入20

贷:本年利润720

借:本年利润579.95

贷:主营业务成本360

其他业务成本18

管理费用90

资产减值损失13

销售费用20

财务费用 4

所得税费用70.95

利润表

编制单位:A公司2005年度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本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720

减:营业成本378

营业税金及附加0

销售费用20

管理费用90

财务费用 4

资产减值损失13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215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三、利润总额215减:所得税费用70.95

四、净利润144.05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利润表及报告分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如下:

1.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本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1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73,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营业费用4,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管理费用21,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财务费用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元,增长%;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元,增长%;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万元,增长%;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 3.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8,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3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9,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补贴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说明公司利润积累有了极大增加为公司增强自身实力、将来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低于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本期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结构优化、市场开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公式会计报表(会计科目余额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表、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表等)

一、资产类 序号科目编号会计科目适应行业1 1001 现金 21002 银行存款 3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银行专用41011 存放同业银行专用51015 其他货币资金 61021 结算备付金证券专用71031 存ft保证金金融共用81051 拆ft资金金融共用9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10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金融共用111121 应收票据 121122 应收账款 131123 预付账款 141131 应收股利 151132 应收利息 161211 应收保户储金保险专用171221 应收代位追偿款保险专用181222 应收分保账款保险专用191223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201224 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211231 其他应收款 221241 坏账准备 231251 贴现资产银行专用241301 贷款银行和保险共用251302 贷款损失准备银行和保险共用261311 代理兑付证券银行和证券共用271321 代理业务资产 281401 材料采购 291402 在途物资 30 1403 原材料 311404 材料成本差异 321406 库存商品 331407 发ft商品 341410 商品进销差价 351411 委托加工物资 361412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371421 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381431 周转材料建造承包商专用391441 贵金属银行专用401442 抵债资产金融共用411451 损余物资保险专用421461 存货跌价准备 431501 待摊费用 441511 独立账户资产保险专用451521 持有至到期投资 46152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471523 可供ft售金融资产 481524 长期股权投资 491525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501526 投资性房地产 511531 长期应收款 521541 未实现融资收益 531551 存ft资本保证金保险专用541601 固定资产 551602 累计折旧

利润表分析案例

净利润分析 格力公司2011年实现净利润5,297,340,543元,比上年增长了994,135,046元,增长率为23.10% 。从水平分析表看,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是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272,237,835元引起的;由于所得税费用比上年增加278,102,788元,二者相抵,导致净利润增长994,135,046元。 利润总额分析 格力公司2011年利润总额增长1,272,237,835元,关键原因是公司营业利润比上年增长了1,795,524,606元,增长率为65.37% ;同时营业外收入减少507,538,527,营业外支出增加15,748,243,导致利润总额减少。 营业利润分析 本公司营业利润比上年增加了1,795,524,606元,增长率为65.37% 。营业收入增长是营业利润增长的一个因素,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了22,723,848,454元,增值率为36.7%。同时,由于营业成本、管理费用、投资收益的增加,以及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减少,使增减相抵后营业利润增加1,795,524,606元,增长率为65.37 %。 二、利润表垂直分析表

利润结构变动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公司2011年度各项财务成果的构成情况。其中,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46%,比上年度增长了0.92% ;本年度利润总额的构成为7.61%,比上年度的8.37%减少了0.76% ;本年度净利润的构成为6.37% ,比上年的7.12%减少了0.75%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

未来三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预测

福师教育咨询中心三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预测 预计未来三年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2014—2016年度单位:元

分析:由于福师教育咨询中心目前针对于中小学生,介于以提供优质服务以及学习环境为宗旨,班级容量缩小,采取的都是小班班教学,因而对学生的了解情况较多,因而收入较为可观。在所在的地区开展业务的时间较长,在市场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鉴于可不断发展,将会进一步增加固定资产,购买更大的校舍,为学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编制单位:心颖单位:元

分析:净利润的逐年增长说明本企业一直处于盈利的状态。随着地租,环境,管理人员等各种成本因素的增长,外加不断严重的通货膨胀,预计成本也会随收益逐年增长。营销手段的提高以及节省成本的里面不断加强, 所以销售成本预测不会再增加,维持原有的额度。随着科技发展,管理人员可相应减少有机器代替,如监控设备、电脑改卷等。节约成本减少管理费用。 未来三年现金流量表 预测资讯九十一 年度比较性历史资讯 九十年度八十九年度 营业活动之现金流量 净利润63, 0815& 970109,593调整项目: 处分投资利益一净额((( 33,839 )4, 109 )41,586 )按权益法认列之投资损 失_ 净额32, 04622, 5249, 683摊销10, 57511,7179, 631 呆帐费用10, 000—— 折旧7,4756,7525, 788 长期股权投资己实现损 失3, 080——提列(回转)短期投资(( 跌价损失1,259 )4,552 )13, 156 (已)未实现销货毛利( 576 )1,626222处分固定资产损失一净 额3159282存货跌价及呆滞损失——324 递延所得税—((

利润表计算公式

利润表计算公式 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以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为编制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采用多步式。其步骤和内容如下:第一步,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计算主营业务利润。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第二步,以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计算营业利润。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第三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计算出利润总额。其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四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计算净利润。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表的编制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分以下三个步骤编制: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例题: 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 99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630 000元,“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500 000元,“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150 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发生额为780 000元,“销售费用”科目发生额60 000元,“管理费用”科目发生额为50 000元,“财务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0 000元,“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借方发生额为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为借方发生额4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投资收益”科目贷方发生额为850 000元(无借方发生额),“营业外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00 000元,“营业外支出”科目发生额为40 000元,“所得税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1 600元。 该企业2008年度利润表中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计算过程如下: 营业利润=1 990 000+500 000-630 000-150 000-780 000-60 000-50 000-170 000-50 000-450 000+850 000=1 000 000(元) 利润总额=1 000 000+100 000-40 000=1 060 000(元) 净利润=1 060 000-171 600=888 400(元)

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

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 1、企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2、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利润表中分别列示。 3、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递延法和债务法)。(1)应付税款法:指企业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当期所得税费用二当期应交的所得税 (2)纳税影响会计法: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A、递延法: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应当按原所得税税率计算转回。 本期所得税费用二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 注: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二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 间性差异X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二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时 间性差异X现行所得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项金额二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前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X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税率 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二本期转回的增加本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即当期确认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X前期确认递延税款时的所得税率 B、债务法: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应当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所得

第20讲_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算的执行、预算的分析与考核

知识点——预计利润表 【预计利润表】用来综合反映企业在计划期的预计经营成果,编制预计利润表的依据是各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资金预算。 习题 【多选题】下列各项预算中,与编制利润表预算直接相关的有()。(2015年) A.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 C.产品成本预算 D.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答案】ACD 【解析】利润表预算中“销售收入”项目数据来自销售收入预算;“销售成本”项目的数据,来自产品成本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项目的数据来自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所以,选项A、C、D是正确的。生产预算只涉及实物量指标,不涉及价值量指标,所以生产预算与利润表预算的编制不直接相关。 知识点——预计资产负债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用来反映企业在计划期末预计的财务状况。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需以计划期开始日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结合计划期间各项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资金预算和预计利润表进行编制。它是编制全面预算的终点。

【单选题】根据企业2018年的资金预算,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期初现金余额分别为1万元、2万元、1.7万元、1.5万元,第四季度现金收入为20万元,现金支出为19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企业2018年末的预计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年末数为()万元。(2018年) A.2.7 B.7.2 C.4.2 D.2.5 【答案】D 【解析】货币资金年末余额=第四季度期末现金余额=第四季度期初现金余额+本期现金收入-本期现金支出=1.5+20-19=2.5(万元)。 【单选题】关于资产负债表预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2019年) A.资本支出预算的结果不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预算的编制 B.编制资产负债表预算的目的在于了解企业预算期的经营成果 C.利润表预算编制应当先于资产负债表预算编制而成 D.资产负债表预算是资金预算编制的起点和基础 【答案】C 【解析】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需以计划期开始日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结合计划期间各项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资金预算和预计利润表进行编制。选项A错误。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目的,在于判断预算反映的财务状况的稳定性和流动性。选项B错误。预计资产负债表是编制全面预算的终点。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多选题】编制资产负债表预算时,下列预算中,能够直接为“存货”项目年末余额提供数据来源的有()。(2016年) A.销售预算 B.产品成本预算 C.直接材料预算 D.生产预算 【答案】BC 【解析】产品成本预算可以提供产成品存货的年末成本数据,直接材料预算可以提供直接材料存货的年末成本数据,而销售预算和生产预算与“存货”项目年末余额无直接关系。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预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金额来源的有()。(2017年) A.销售费用预算 B.直接人工预算 C.直接材料预算 D.产品成本预算 【答案】CD 【解析】“存货”包括直接材料和产成品,因此“存货”项目的金额要从直接材料预算和产品成本预算中获得,所以选项C、D正确。 【预计资产负债表计算题套路分析】 题目条件分析 条件+预算表格 要求:填写某些项目年末数据 变化要点分析 现金年末数——看资金预算期末现金余额 应收账款年末数——看销售预算的期末应收余额(变形:分两期或三期收回现金) 存货年末数——产品成本预算年末数+直接材料预算年末数(最后一期期末库存) 固定资产年末数——期初减本期制造、销售、管理折旧 短期借款年末数——资金预算最后一期短期借款余额 应付账款年末数——看直接材料期末应付余额(变形:分两期或三期支付现金) 股东权益年末数——期初数+本期净利-本期支付现金股利

预测利润表

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 824,776.32 969,831.09 1,156,107.55 1,335,259.17 1,542,900.99 704,129.63 827,966.07 986,994.37 1,139,940.04 1,317,208.42 9,693.87 11,398.75 13,588.12 15,693.75 18,134.23 981.86 1,154.54 1,376.30 1,589.57 1,836.76 86,841.18 102,114.08 121,727.24 140,590.22 162,452.94 1,108.07 1,302.94 1,553.20 1,793.89 2,072.85 572.64 673.35 802.69 927.07 1,071.24 103,452.83 121,647.25 145,012.16 167,483.40 193,528.20 124,883.40 146,846.85 175,051.87 202,178.09 233,618.15 4,535.76 5,333.47 6,357.88 7,343.10 8,485.00 157.95 185.73 221.41 255.72 295.48 129,261.20 151,994.58 181,188.34 209,265.47 241,807.67 5,109.10 6,007.64 7,161.54 8,271.29 9,557.54 124,152.11 145,986.94 174,026.81 200,994.18 232,250.13

利润表计算公式

利润表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 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销售) 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 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返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 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2、商业企业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汇总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国家补贴收入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及附加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率)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率=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计划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收起 所得税费用有哪些计算方法 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倒挤的: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另一种是直接计算的: 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 注意:此处有一个前提,就是不存在预期的税率变动,如果存在预期的税率变动则不能这样直接计算。 结论:暂时性差异是不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因为: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5%+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5%-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5%+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利润表的总体分析

第3章利润表分析 二、利润表的格式 利润表的格式一般有两种: 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 1、单步式利润表是将本期发生的所有收入汇集在一起,将本期所有的成本费用汇集在一起,两者相减,一次计算出本期的净损益。 2、多步式利润表是按照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从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次来分步计算、揭示利润的形成过程。 在我国,企业利润表一般采用多步式。 多步式利润表中,企业经营成果的列示层次和计算 过程如下: 第一步: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费-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 变动净收益+投资收益 第二步: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三步: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三、利润表的内容 利润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营业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组成 2、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收益 3、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4、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5、每股收益

四、利润表分析的目的与思路 利润表分析的主要目的: 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及时揭示企业经营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报表分析者做出相应的决策。 利润表分析的基本思路: 1.增减变动分析 2.结构变动分析 3.财务比率分析 4.重点项目分析 第二节利润表的总体分析 一、利润表各项目的增减变动分析 利润表各项目的增减变动分析是对企业盈利状况及 其变化趋势所进行的总体性分析。 增减变动分析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编制比较利润表来进行横向分析。 具体有两种方式: 1、利润表水平分析 2、利润表趋势分析 利润表水平分析: 是通过编制利润的水平分析表,将企业利润表中 各项目的实际数与计划(预算)数进行比较,说 明企业完成经营计划(经营预算)的程度;将利 润表各项目的本期数与上期数进行比较,说明企 业各损益项目增减变动的情况;将本企业利润表 各项目的实际数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说明企业收益在同行业中的水平。 水平分析表的编制可以采用增减变动额(绝对额) 和增减变动百分比(相对数)相结合的方式。 利润表趋势分析: 利润表趋势分析是通过编制利润的趋势分析表,将企业利润表中各项目连续若干期的实际数进行比较,说明企业各损益项目增减变动的趋势。 趋势比较可以采用环比比较,也可以采用定基比较。 二、利润表各项目的结构变动分析 企业利润表各项目的结构变动分析是对企业盈利 构成状况及其变化所进行的总体性分析。 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编制共同比利润表来 进行纵向分析。 具体有三种方式: 1、利润表垂直分析 2、利润收支结构分析 3、利润业务结构分析 利润表垂直分析: 利润表垂直分析是通过编制利润的垂直分析表,将企业利润表中各项目的实际数与共同的基准项目实际数(一般为营业收入)进行比较,计算各利润项目占基准项目的百分比,分析说明企业财务成果的结构及其增减变化的合理程度。

利润表分析模板

利润表分析 一、利润增减变动分析 1.净利润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净利润330704万元,比上年增加110807万元, 增长了50.39%。,增长幅度较高。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加了89247万元,增长幅度57.34%,少数股东权益增加了21559.50万元,增长了33.56%。从水平分析表可以看出:公司净利润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了136601.00万元引起的,由于所得税增加了25793.80万元,二者相抵,使得净利润增长了110807.00万元。 2.利润总额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利润总额379251.00万元,比上年增加了 135810.00万元,增长幅度为55.06%。 1)营业利润增加是关键因素。营业利润增加了135810.00万元,增长率为55.79% 2)营业外收入增加是有利因素,营业外收入增加了2134.51万元,增长率为 42.04% 3)营业外支出增加是不利因素。营业外支出增加了1333.59万元,增长了326.84%。主要是处置非流动资产所致 三项内容增减相抵使利润总额增加了135810.00万元。 3.营业利润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营业利润379251.00万元,增加了135810.00万 元,增长率为55.79%. 1)关键因素是投资收益增加了70252.50万元,增长幅度为86.23%。主要是由于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所致 2)有利因素:A、主营业务收入增加。营业收入增加了162740.00万元,增长了 6.75%。从行业来看:电力行业和石油天然气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在稳步的增长, 燃煤销售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有轻微下降,综合作用使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从 地区来看:该公司华东地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开拓新市场, 向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发展。 B、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减少了1491.20万元。 3)不利因素:由于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使得营业利润减少4.其他指标分析: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增加了0.208元,增长了63.22%;其 他综合收益减少了11772.43万元减少了60.95%。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增减相抵使得综合收益增加了99034.00万元,增长了41.40%。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增加了77474.00元,增长了44.28%。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增加了21559.50万元,增长了33.56万元。 二、利润构成分析 该公司2003年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73%,比2002年增加了4.6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94%,比上年度增加4.66%;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2.85%,比上年度增加了3.73%。由此可知该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从营业利润构成看,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下降,投资收益比重上升是营业利润构成上涨的原因,利润总额构成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营业利润比重的增加。 三、营业利润水平分析 1.营业利润分析。该公司2003年实现营业利润379251.00万元,增加了135810.00万 元,增长率为55.79%.,营业利润大幅度增长。从水平分析表上看,公司营业利润增长主要是营业毛利上年增加了89670.00万元,同时投资收益增长了70252.50万元,营业税金减少级附加减少了1491.20万元也是营业利润增加的有利因素。销售

利润表计算公式(必备)

利润表计算公式(必备) 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以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为编制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采用多步式。其步骤和内容如下: 第一步,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计算主营业务利润。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第二步,以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计算营业利润。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第三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计算出利润总额。其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四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计算净利润。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表的编制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分以下三个步骤编制: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例题: 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 99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630 000元,“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500 000元,“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150 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发生额为780 000元,“销售费用”科目发生额60 000元,“管理费用”科目发生额为50 000元,“财务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0 000元,“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借方发生额为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为借方发生额4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投资收益”科目贷方发生额为850 000元(无借方发生额),“营业外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00 000元,“营业外支出”科目发生额为40 000元,“所得税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1 600元。 该企业2008年度利润表中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计算过程如下: 营业利润=1 990 000+500 000-630 000-150 000-780 000-60 000-50 000-170 000-50 000-450 000+850 000=1 000 000(元) 利润总额=1 000 000+100 000-40 000=1 060 000(元) 净利润=1 060 000-171 600=888 400(元) 本例中,企业应当根据编制利润表的多步式步骤,确定利润表各主要项目的金额,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利润表分析

企业利润表分析 从这张利润表中可以看出,营业收入作为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来源,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企业利润的含金量和持续性,因此营业收入的质量分析在利润表中是非常重要的。99年相对于98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低,说明企业经营业绩呈下降趋势,而主营业务成本呈上升趋势,成本增加,收入减少,势必会导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降低,或者是主营业务的地区分布不同,行业经济不景气,导致主营业务收入下降。 其他业务利润99年较98年有所增长,反映出企业在经营其他业务取得不错的成果,但是一个企业最主要最关键还是以主营业务收入为重,主营业务所占比重越大,才越说明企业的经营成果越好。期间费用较上一年呈减少趋势,说明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有所提升,降低了运营费用,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 99年营业利润为负数,企业出现了亏损,很大程度是因为收主营业务成本提升而利润降低的影响,所以公司的实体经济做的很差,成本提升企业没有改变经营销售策略,成本提高企业可以相应减少产品的生产数量,提高质量。以追求更大的利益。利润总额较上一年有所增长,大部分来自于投资收益与补贴收入的增加,且营业外支出较上一年有所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补贴、投资收入弥补了营业外收入,原因可能是投资股票、债券,获得投资收益的增加,公司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99年净利润呈上升趋势。 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管理费用降低,而投资收入、政府补贴等非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弥补了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使总利润大幅提高,因此净利润收益率增加,净利润也增加。但是这些营业外收入并不能说明企业的经营成果有所提升,因此企业最重要,最关键还是应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主营业务收入上去。 建议: ①要加强实体经济的建设,提高品牌建设和核心竞争力。 ②可以进行产业的结构调整,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 ④企业应保持稳定的利润水平和平稳的增长速度。

一分钟准确预测利润表--有了这项技能,财务人员再也不怕在会议上被老板问倒了!

一分钟准确预测利润表--有了这项技能,财务人员再也不怕在会议上被老板问倒了! 我们可以先假设一个场景,在我们公司当中,作为财务人员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在和老板、业务单位,或我们自己的财务领导开会的时候,经常会被问倒,怎么会被问倒了? 开会时,老板经常会一想到数据方面的问题就问财务:公司下一季度的财务情况怎样?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收入、利润水平? 很多时候,我们的财务人员突然被问到数据问题时,都会懵圈了,心里没有一个概念,不知道从何说起。那如果你学了今天的课程,你就能在老板问这个问题之后,基本上可以一分钟反应过来。你就可以知道公司第三季度财务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收入、利润、费用情况又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我今天是想重点解决大家,对公司收入利润情况一个预测,以及我们相关费用情况的预测。所有今天的课程不会涉及到《资产负债表》相关内容,主要是分解公司经营情况。 一、收入预测的方法 那我们既然要预测公司利润,首先的话要从我们的《利

润表》中的收入开始说起,因为收入是我们所有利润的来源,所有的支出也都是基于公司的收入,所以我们要预测公司的利润情况,首先我们需要准确预测公司的收入情况,那我们怎样去预测公司的收入情况呢? 这个需要结合公司预算和公司上一年或者是前三年收入情况进行预测。 举个例子,如果某公司在2017年预算收入增长是30%,2016年的收入基数是10个亿,那基本上可以判定公司在2017年的收入水平是在13个亿,如果没出现个大的波动的情况下。同时的话,我们要结合公司往年的收入增长情况,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多时候我们的收入预算,老板在制定的时候都是偏乐观的。所以我们一般要在这个收入预算的基础上打个折,我们要看以前年度的收入预算执行率情况什么样子的。如果之前年度收入预算执行率是90%,那我们要在2017年收入预算30%基础上打个九折,收入可能比较准确的一个增长率是在27%左右,那我们2017年的收入实际可能在个亿左右。 这个是我们预测年度的收入情况,其实我们在做季度收入预测的话会更加有帮助,因为经常突然需要财务预测下一个月、或者下一个季度经营业绩情况的时候会被我们公司的领导所问倒,那如果能在三季度之前能结合一季度和二季度公司的收入达成情况,预算执行情况,那在预测三季度的收

利润表及其分析

第三章利润表及其分析 一、利润表的含义 利润表,或称损益表,是集中反映上市公司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是一张动态的财务报表。 利润表的中心是“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公司生产经营的收益和成本耗费情况。 二、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的基本结构、格式 利润表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表首、表体和补充资料。 利润表的表首提供表名、编制主体、编制日期和货币单位等资料。 利润表的表体是利润表的主体。列示其具体项目,具体揭示公司财务成果的形成过程。 目前比较普遍的有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我国一般采用多步式利润表格式。它反映几个方面的内容: 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 3、构成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 4、构成净利润(或净亏损)的各项要素。 三、利润表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股利收入等。 (一)收入的特点 1、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 2、营业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 3、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建筑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四、利润表费用类项目及其他项目收入的的确认与计量 费用是企业为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是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由此可以引发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按照费用的用途一般可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两类。 主营业务成本是与主营业务收入相关的、已经确定了归属期和归属对象的成本。 期间费用是公司当期发生的费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直接计入损益的各项费用。一般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部分。 五、所得税的核算 (一)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数量差异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 应付税款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 六、分部报告及其分析 分部报告的概念 编制分部报告的现实意义 分部报告的划分 分部报告的内容、期间和披露形式 七、对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分析 对利润形成过程的分析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资产的质量以及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利润分配能力等。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综合收益的会计报表。企业编制利润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实现的收入、发生的费用以及应当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等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构成与质量。二者有如下关系: 1、两者反映的对象相同。两表反映的都是资金运动。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资金的静态表现。反映某一时点资金的状况,利润表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反映其一时期的经营状况。 2、两表都是总性报告。都是月报,都是经济业务的综合反映。 3、两表的作用相互补充,相辅为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发生损益后的结果,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构;损益表说明损益的形成过程及损益数。 4、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附表”中的“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利润总额-利润分配数)相等。 5、两表的关系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两个方程式内在联系的反映。即本期损益发生

后,资产负债表中的等量关系实为将上述个会计方程式合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一等式为综合会计方程式,其中“资产”里面包含利润,因为利润的表现形式是资产。 现以A公司2009年12月31日财务报表为例,具体说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联动关系。(报表附后) 从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看出,2009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77,111.39元,同时利润表显示,2009年度A公司净利润(本案例不考虑提取盈余公积和公益金等利润分配情况,视同净利润等于未分配利润)为78,321.78元,也就是说,2009年收入—费用+应计入当期的利得(或减应计入当期的损失)—所得税,形成了本期净利润,即78,321.78元,这一数字反映了A公司2009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综合收益,是当期资金运动的结果。这一数字直接影响了资产负债表第60行期末未分配利润的余额,即:177,111.39+78321.78=255,433.17,它反映了2009年12月31日这一时点A公司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静态表现。由此可以看出,利润表中每一个项目的变动,都会引起资产负债表余额的变化,即经营成果的变化影响着财务状况的变化,二者具有密切的联动关系。

巧用利润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

巧用利润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 【摘要】通过对利润表中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分析,可以对企业的工作业绩作出评价,同样有助于关注企业财务风险,保证企业良好运行。 【关键词】利润表;盈利能力;分析 利润表又称收益表或损益表,是反映上市公司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时期的营业收益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公司一定时期的税后净利润。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公司生产经营的收益情况、成本耗费情况,表明公司生产经营成果;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公司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由于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利润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主要报表。 一、利润构成分析 企业的利润,一般分为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将企业的利润表按照其收益来源构成划分为经营性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业务收入。通过上述收益的划分,将企业的利润构成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六种类型,从而可以判定企业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A型企业属于正常状态的利润表要素构成状况,这类企业最好,属正常企业的经营状况,当然这类企业财务状况最好。而B往往是由于非经常性的特殊情况发生损失而造成的亏损,通过采取措施,加强经营管理,也会加以扭转,故该类企业可望迅速好转。C型企业属于危险状态的利润表要素构成状况。这类企业虽有盈利但非营业所得,而是靠非正常经营业务所得,故既不能持久,也不会过多。D这类企业在不能获得主营业务利润情况下必导致亏损,该类型企业产品销售获得毛利已不能弥补期间费用的支出,产生营业亏损,继续下去亏损额越多,亏损比例越大,导致破产速度越快。E型企业属于濒临破产状态的利润表要素构成状况。这类企业虽然最终有盈利,但正常经营业务所得,既不会多,也不会持久。这种偶然性所得,

未来三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预测

心颖英语未来三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预测 预计未来三年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心颖 2012—2014年度单位:元 资产2012年末 余额2013年 末余额 2014年末 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 2012年 末余额 2013年 末余额 2014年 末余额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305323 425980 500547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付票据 应收票据应付账款 应收账款预收款项 预付款项应付职工薪酬 应收利息应交税费43543 45565 52652 应收股利应付利息 其他应收款应付股利 存货其他应付款 其他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305323425980 500547 流动负债合计 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 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 长期借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付债券 长期应收款长期应付款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非流动负债 投资性房地产非流动负债合计 固定资产120179 169479 负债合计234620 284905 359863 在建工程所有者权益: 工程物资实收资本(或股本)10000 10000 10000

固定资产清理资本公积20000 20000 20000 无形资产减:库存股 开发支出盈余公积145623 252115 314353 长期待摊费用76800 57600 38400 未分配利润343546 435341 532424 非流动资产合计20767 35777 45367 所有者权益合计301086 336395 374153 560708 656583 777297 资产总计326088 371678 417434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总计 未来三年利润表 编制单位:心颖 2012—2014年度单位:元 项目2012年金额2013年金额2014年金额 一、营业收入304000 395000 430000 减:营业成本73710 94770 105300 营业税金及附加17820 22275 24750 销售费用30957 24116 24116 管理费用14528 13320 12730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 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810882.8 1411373.8 1731323.8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81088 141130 17313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