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数学教学基本要求(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439.52 KB
- 文档页数:24
(终级)高中数学课程要求(全国版)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全国版高中数学课程的要求,以帮助学生、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把握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
2. 课程目标全国版高中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在生活中、工作中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 教学内容全国版高中数学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模块:3.1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 集合与函数概念- 函数、导数与极限- 平面几何- 立体几何- 概率与统计- 数列- 解析几何3.2 选择性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线性代数- 离散数学- 应用数学4. 教学要求4.1 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高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2 过程与方法学生应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认识数学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5. 评价与反馈教师应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平时作业、测验和考试等,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家长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与教师保持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 课程实施与保障学校应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7. 附录7.1 课程标准全国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详细描述了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7.2 教材推荐使用全国版高中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7.3 教学计划教师可根据本课程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课程的有序进行。
8. 修订历史- 2023:初稿完成9. 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数学(理科)教学和学习的基本要求和安排(初稿)一、总纲第一条本计划适用于高一、高二、高三一轮复习前的复习或者预习。
第二条本计划针对的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对于基础牢靠的学生,本计划不适用或者部分使用。
第三条本计划包括的知识有高中数学必修系列和选修2系列,包括部分选修4系列的内容。
由于2017年高考考纲中去除了高考里面关于《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中的内容,因而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选择自学。
第四条由于学时有限,因而本计划只涉及知识点中最核心的部分予以展开和细致讲解,其余知识点学生应该在课前或者课后予以自学。
第五条本计划虽然初衷是为了高考,但题目的来源比较多样化,有可能会摘选其他国家的相关习题,并且,部分国家的习题不会予以翻译(语言一般为英语或者简单的日语),这部分习题中的大部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去完成,一小部分会作为课堂习题或者考试题给出。
第六条本计划坚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命题才会去解题”的思想来安排教学任务。
第七条鉴于高考大纲的变动,学生有必要在私下里学习有关数学文化的知识,并且将此体现在命题训练中。
第八条本计划希望在教学结束后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记录笔记的规范化,同时能扩充学生的视野,最后能够利用这些经验来应对之后的学习生活。
第九条本计划不是为了短期的学习拔高而制定的,我们试图通过一些新的手段来弥补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不足,希望能够在学习结束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我们也计划对学生们的今后的学习计划的制定有所启发。
二、教学安排和学生要求第十条由于是寒假期间的补习,占用了很多学生的娱乐时间和做家庭作业时间,因而学生有必要在决定补习后展示其寒假作业,补习团队的老师有义务监督学生完成基础的家庭作业。
第十一条为了防止增加学生的负担,本计划要求学生每日的习题量一般为3道题以内,难度一般不会很大,但是,本计划要求学生学会自己根据所留下来的习题给予变式,变式题的答案没有必要给出(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做出来)。
高中数学上课基本要求一、数学学科上课的基本目标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借鉴成功的授课经验,遵循学生认知事物的基本规律,采用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根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评价能力为目标,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让我们的课堂能成为高效的课堂,成为学生认知实物的主要平台。
二、基本流程复习回顾--联系实际--学生自学--提出问题--讨论总结--知识训练--自查分析-- 总结内容三、实施过程(一)复习回顾:回顾已学过的的知识,其目的是帮助更好的学习本节新课,复习的知识主要是和本节课有联系的知识很在本节课要用到的知识,以免对学习新知识有阻碍的影响,以便更好的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复习可以是以教师的引领进行复习,也可以以小组间的互相提问进行,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因人而异,因课而异。
(二)联系实际:数学学科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知识,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联,我们要通过社会生活中的例子来提出问题从而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知识,并体会学习本节课的重要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从日食的现象作为情境引入,让学生从天体的知识去认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更加的直观更有实际意义。
(三)学生自学: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自学能力,我们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自学空间,学生能自己理解的我们不要讲,我们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和理解。
(四)提出问题:在学生的阅读和理解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把在自学中产生的问题提炼出来,可以是对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是自己在学习中思索出来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阅读。
(五)讨论探究:让小组进行对每个问题进行讨论,小组的编排要科学,每个小组的平均水平相同,小组中学生的层次要各个兼顾这样在讨论中一方面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解答自学中提出的问题,同时成绩好些的同学也可以给基础差些的同学进行对内容上的理解给以帮助,让学生们教学相长。
高一B部数学学科教师教学要求(一)精备1.备课要集体讨论,一人主备并且在集体备课时主讲,其他组员要事先初备.2.集体备课时认真安排下周的课时计划和课时目标.3.备课的教案上要强调教学方法且符合新课标的要求.4.大型考试的试卷讲评要准备课件,且有纠错练习.5.集体备课和静校教研要守时,积极发言,用足时间.(二)精讲1.知识形成过程要立足基础,抓住核心,摒弃发散.2.试卷讲评时按照讲评课基本流程,紧扣问题,突出错因分析,同类合并.3.复习课突出重点,适度拓展,讲练结合(切忌满堂灌).(三)精听1.听课要有目标,认真总结,听课时不允许做与听课无关的事情.2.公开课要提前集体安排,确定一个主题.3.开课人认真准备,建议用课件.4.初上高一的老师建议尽量听一课上一课.(四)精管1.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面的学生.2.注意学生的听课效率,笔记的记录情况.3.适时找学生谈话,了解其学习动态.4.时常在课堂上强调时间的紧迫性.(五)精批1.学生作业的批改要有统计并且有分析.2.重点学生的作业适时面批.3.学生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载, 以便效益检测和巩固使用.(六)精练1.作业要精挑细选, 少做陈题,不做与授课无关的题目.2.作业的格式要有统一要求.3.作业要体现分层要求(否则不予印刷)4.练习事先下水,准备好答案(否则不予印刷)(七)精辅1.与学生共同确定补差时间.(如有可能,晚自习第一节上班转转)2.补差内容要有针对性,连贯性.3.补差的学生要及时跟踪.(八)精诚精诚合作,共同进步。
高一B部数学学科学生学习要求1.预习环节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2.听课环节①课前的准备②听课重点听分析、思维方法③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⑤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3.作业环节先看笔记后做作业,作业要独立完成4.复习环节采取回忆式的复习5.总结环节充分利用教材每章后面的复习小结,可以从基本知识和习题进行总结6.反思环节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7. 改错环节找错、析错、改错、防错8. 合理规划制定一个较长远的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24年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24年版)前言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24年版)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和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制定的,旨在指导高中数学课程的编写、实施和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总体目标1. 学生会使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和问题。
2. 学生能运用数学逻辑进行思考和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学科间的综合问题。
5. 学生能参与数学探究活动,发展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具体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高中阶段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 学会使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和问题。
- 学会运用数学逻辑进行思考和推理。
-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数学探究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
-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法。
-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学科间的综合。
- 学会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 认识数学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 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内容1. 必修课程-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实数与函数- 函数的性质- 方程与不等式- 三角函数- 数列- 空间几何- 解析几何- 统计与概率2. 选择性必修课程-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学建模- 数学竞赛实施建议1. 教学建议-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
- 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
- 注重学科间的综合。
2. 评价建议-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
3. 教材编写建议- 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最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完整版)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高中数学课程目标是建立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探索和创造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1.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三角、概率统计、离散数学等内容。
基本技能:包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数学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数学抽象思维:包括数学概念、公式、方法和理论的概括、分析和综合,以及通过数学模型来理解现实世界的能力。
数学推理能力:包括逻辑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以得出合理的结论。
3.综合素养数学建模:能够用数学的思维和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解释观察到的数学现象。
问题解决:能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以及评估和优化解决方案。
数据分析:能够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根据数据进行决策。
创新思维:能够应用数学知识,发挥创新思维,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想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1.数学必修课程包括四个模块:数与代数、几何与三角、概率统计、离散数学。
2.每个模块的学习时间为一年,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如下:数与代数:学习数的概念、运算性质、代数方程和不等式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几何与三角:学习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几何证明等。
概率统计:学习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抽样分析、概率分布、回归分析等。
离散数学:学习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图论等。
3.学生需要修满必修课程的4个模块,共计2个学分。
4.必修课程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选修课程1.选修课程包括多个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
数学教学大纲基本要求(最新)数学教学大纲基本要求高中数学课程是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以下是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1.课程性质:高中数学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基础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课程理念: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与基础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数学教育的规律,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体现了数学的教育性。
3.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基础素养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内容标准: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为8学分,包括4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为6学分,包括4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
选修课程为2学分。
5.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数学硕士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学分析(基础课程)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包括极限、微积分、级数等。
授课内容:主题1:极限-定义和基本性质-极限的运算法则-极限的存在性主题2:微积分-导数的定义和性质-导数的运算法则-导数的应用(如函数的最值、极值、拐点等)-积分的定义和性质-积分的运算法则-积分的应用(如函数的最值、极值、拐点等)主题3:级数-级数的定义和性质-级数的运算法则-级数的敛散性(如正项级数、交错级数等)-级数的应用(如求和、近似计算等)授课方式:课堂讲解、习题课、自学指导课程评估:作业、课堂测试、期末考试。
北师大数学教学大纲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学大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__数学分析基础(上、下册)。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完整版)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技能:学生应该掌握高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原理和算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推理、证明和解决问题。
2.数学思维: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等。
3.应用能力: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生活、科学、工程、经济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4.数学语言: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数学语言,包括符号、公式、图形、图表等,能够进行数学交流。
5.数学文化:学生应该了解数学的历史、文化、应用和发展,培养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
这些教学目标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需要在教学中全面考虑和落实。
高中数学教学具体教学目标高中数学教学的具体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技能:学生应该掌握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和统计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数学概念、方法和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基本的计算和推理能力。
2.数学思维: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数学思维,包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方法。
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能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数学应用:学生应该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如数学建模、函数分析、数列求和等问题。
同时,学生应该具备创新思维,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不断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的来说,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灵活应用,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高中数学教学目标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如下: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知道其意义和结论,掌握基本方法,理解基本的技能。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新高考数学教学要求和目标(具体)新高考数学教学要求和目标新高考数学教学要求和目标如下:1.数学基础: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想等方面。
2.代数部分:包括数与代数、集合与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极限与导数等。
3.几何部分:包括几何基础、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
4.统计与概率:包括统计、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随机变量的极限分布等。
5.数学建模活动:包括数学建模活动,如数学建模竞赛等。
6.数学文化:包括数学文化,如数学史、数学家等。
7.数学思维:包括数学思维,如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等。
8.数学应用:包括数学应用,如解决实际问题等。
9.数学交流:包括数学交流,如数学交流活动等。
10.数学学习:包括数学学习,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高考数学教学目标标准高考数学的教学目标总体上应该达到以下标准:1.掌握100个左右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是数学的基本组成部分,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并能够进行基本运算。
2.掌握100道左右的基础题,这些题目涵盖了相应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能够熟练解决。
3.掌握20道左右的中等难度题,这些题目需要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并有一定的解题技巧。
4.掌握5道左右的难题,这些题目需要学生灵活运用知识,难度较大。
总体来说,高考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培养解题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高考数学教师教学目标高考数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知识技能:学生应该掌握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内容。
2.过程方法:学生应该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应该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总之,高考数学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20210308高中数学学科教学设计具体要求一、基本要求:1.教学设计理念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数学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
②充分理解数学课程“科学性、系统性、思维性和应用性融合统一”的课程特点,实践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教学”的观念。
③关注主题意义,制定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单元设计内容参评教学设计以章为整体,有机整合课程内容,避免脱离主题意义或碎片化的呈现方式,经得起教学实践检验且形成教学反思。
3.章设计原则①整体性设计者要有整体的章意识,要结合章教学要求,对照“课程标准”设置章整体教学目标:每个课时目标的设定都为达成章整体目标服务;以此确保教学目标可达成,可操作,可检测;教学设计要为学生构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
②合理性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要切实符合学情;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逻辑连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教学评价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
学习活动的设计有情景,有层次,有实效。
③实效性教学设计要应体现现代教学技术对教与学的加持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支持和激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开展主动、个性化的探究活动,实现深度学习,从而取得实际效果。
④一致性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教学设计应通过数学活动实施各种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形成性特征,充分发挥诊断性评价的功能,真正确保教、学、评一致性。
二、设计模板:各参评小组按照设计模板的栏目进行设计,所有正文均为小4号宋体。
A4纸张打印。
行距为固定值16。
三、任务分工:本次评选既是一次评比活动,更是资源建设活动。
在课题上为避免重复进行分工,请大家按照分工表进行设计,各县区在分配学校课题时也不要重复。
注意:章教学设计的1(章解读)~5(章整体教学思路)条需要承担学校的所有参评小组共同完成,且只排在每一章的第1课时教学设计之前。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24年版)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适用于2024年版高中数学课程的标准。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标准旨在确保高中数学课程的质量和一致性,为学生提供全面和系统的数学学习。
2. 课程目标2.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3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和证明能力。
2.4 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建立和应用能力。
2.5 培养学生的数学沟通和合作能力。
3. 课程内容3.1 数与代数3.1.1 数的性质与运算3.1.2 代数式与因式分解3.1.3 方程与不等式3.1.4 多项式与分式3.1.5 函数与图像3.2 几何与拓扑3.2.1 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定3.2.2 空间与立体几何3.2.3 三角学3.2.4 变换与对称3.3 数据与概率3.3.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3.2 统计与概率3.3.3 矩阵与向量4. 教学方法4.1 注重问题解决和实际应用4.2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和方法4.3 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和讨论4.4 利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学5. 评价方法5.1 综合评价5.2 学业水平考试5.3 学科竞赛与评比5.4 课堂表现和作业评定6. 师资要求6.1 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与专业知识6.2 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6.3 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7. 标准实施与监测7.1 学校应按照本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
7.2 相关部门应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标准的贯彻和落实。
8. 结语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基于2024年版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此标准应作为教学和评价的参考依据,为高中数学教育提供指导和支持。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
2.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乐趣;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列与数列的性质;
2. 函数及函数的应用;
3. 集合论及应用;
4. 三角函数与应用;
5. 概率论及应用。
教学要求:
1. 学生要认真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学生要掌握相关的解题方法,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3. 学生要注重实际应用,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 学生要勇于提出问题和思考,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教学方法:
1. 讲授与互动相结合,老师主导学生参与;
2. 引导学生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评价:
1. 考试评价:定期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作业评价: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4.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教学反馈:
1.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给予学生积极的激励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3. 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4. 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要求,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意识,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
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制定具体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过程。
(一)教学内容解析教学内容主要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年版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的内容标准中所规定的数学知识及其由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
教学内容解析的目的是准确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做到教学的准、精、简。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学内容解析要做到:正确阐述教学内容的内涵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阐明其核心,明确教学重点。
正确区分教学内容的知识类型(如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等)。
正确阐述当前教学内容的上位知识、下位知识,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
从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角度分析内容所蕴含的思维教学资源和价值观教育资源。
数学课堂基本要求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课堂教学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现结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特点,制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如下:一、新授课新授课是课堂教学主要的授课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
新授课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在以下基本环节中要精心设计、认真落实:1.目标展示,提出问题学习目标作为课堂教学任务与学习内容的浓缩,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应达到以下要求:(1)目标明确,少而精,符合学生实际(2)书写规范,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3)体现数学学科特点,既有方法上的引领又有思想领域的渗透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通常可由与新课密切相关的概念、定义、公式或复习提问已学过的知识作为铺垫,引入新课题。
也可以用相关的日常生活或历史上有关数学知识的趣事进行引入。
“引入”的要求是,引人入胜、有的放矢、激发兴趣、贴合实际。
3.精心设计,学习新知对新授知识所涉及的问题要分析透彻,通常每一堂课都应该有一至两道精讲例题。
精讲例题必须有规范的板书和解答过程。
板书要工整,布局要合理,画图要规范,充分发挥教师的板演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量与度,要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新知的发现、生成、应用的过程。
4.巩固训练,培养能力通常在新授课中安排一至两组相关练习,一组是跟踪练习,放在精讲例题之后,另一组是课堂检测。
通过练习,要让学生能剖析解题思路、抓住解题要领、明确解题思维方法,总结规律。
教师不仅要关注练习的最后答案,更应关注解答的过程及相应的情感态度,注意巡视与点拨、倾听与关注的有机结合。
5.理清脉络、反刍归纳一个目标一个知识点或一道例题精讲后,要根据学习目标可分别由教师、学生或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课堂反刍”,小结学习收获体会。
上海市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数学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a. 数集与运算b.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c. 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d. 指数与对数e. 排列与组合f. 概率与统计2. 几何与空间a. 平面几何b. 空间几何c. 相似与相等d. 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式e. 解析几何f. 立体几何3. 函数与微积分a. 函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b. 导数与微分c. 积分与不定积分d. 微分方程4. 数据与统计a.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b. 数据的分析与解读c. 统计分布与概率分布d.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和案例分析来发现数学规律和解题方法。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演绎法和归纳法相结合:通过示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演绎和归纳,加深对数学概念和定理的理解。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软件,辅助讲解和演示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5. 案例教学:通过真实案例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和考试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 个别评价:针对学生的不同差异和特点,进行个别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教学大纲和要求的教材,包括教学参考书和习题册。
2. 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教学平台、学习网站等,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资源。
六、教学环境1. 教室: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投影设备、多媒体设备等。
第一单元集合与函]_集合与命题1.内容要目集合的基本概念、空集、子集和真子集、集合的相等;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四种命题形式、等价命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基本要求理解集合、空集的意义,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理解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等概念,能判断两个简单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或相等关系;理解交集、并集,掌握集合的交、并运算,知道有关的基本运算性质,理解全集的意义,能求出已知集合的补集。
理解四种命题的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能写出一个简单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能在简单问题的情境中判断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或充分必要性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难点是对集合有关概念的理解,命题的证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别。
4.知识结构二函数及其基本性质1.内容要目函数、函数的运算;函数的奇偶数、单调性、周期性:函数的最人值或最小值。
2.基本要求理解函数的概念。
能使用函数的记号v=f (x)表示y是x的函数,会求函数值f(a), 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理解函数运算的意义,会求两个函数的和或积。
掌握函数奇偶数、单调性、周期性概念,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数、单调性、周期性;掌握函数奇偶数、单调性、周期性与函数图像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最人值或最小值。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函数关系的建立,函数奇偶数、单调性、周期性等的判断,以及由函数图像研究其性质和由函数性质研究其图像的一般方法。
难点是求函数的值域、最人值和最小值。
4.知识结构三二次函数与幕函数1.内容要目二次函数的单调区间、最人值或最小值;幕函数的概念及其在(0,+8)内的单调性。
2.基本要求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单调区间及最人值、最小值的求法;掌握幕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性质,特别是在(0,+8)内的单调性,会画幕函数的图像。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二次函数的图像、最人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幕函数性质的探求。
附件2四川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四川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说明《四川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遵照《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和我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实际制定.本《要求》以知识点为单位,对课程标准中各个模块的“内容标准”提出比较明确、具体的教学“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和相应的“教学建议”.在本《要求》中,“内容标准”列举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该模块的所有知识点,“基本要求”则对“内容标准”中的知识点按照三维课程目标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并对学习目标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学习要求,是四川省普通高中毕业生数学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依据.“发展要求”则针对在数学学习上有更大兴趣和更高学习需求的学生,对“内容标准”中部分知识点提出较高的学习要求,可供高中毕业生参与的选拔性考试命题时参考.“教学建议”是对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以及在教学中如何落实相关知识点、怎样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等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教师们认真学习,遵照执行.(说明:其中注有“*”的内容,是《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中规定的选学内容,不作为我省普通高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考试内容,供同学们选学和教师们选教.)四川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一、必修模块数学 1本模块的内容包括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作为高中数学课程五个必修模块的第一个模块,它是学生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是高中数学的基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的一些内容.高中数学课程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学生将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研究函数的基本性质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也是数学本身的自然要求.研究函数性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方法,也是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函数的思想方法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始终.在本模块中,学生学习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是三类基本的、重要的典型初等函数.通过学习基本初等函数,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化函数概念的理解,熟悉函数性质的具体应用,掌握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与方法;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学会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体会函数与方程的有机联系;能初步运用函数思想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简单问题,结合实际问题,感受运用函数建立模型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函数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数学 2本模块的内容包含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在立体几何初步部分,学生将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认识空间图形;再以长方体为载体,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能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并对某些结论进行论证.学生还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解析几何的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代数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并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数学 3本模块的内容包括算法初步、统计、概率.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算法思想已是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统计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上,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学习随机抽样、样本估计总体、线性回归的基本方法,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及其特征的思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较为系统地经历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全过程,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学生将结合具体实例,学习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概率模型,加深对随机现象的理解,能通过实验、计算器(机)模拟估计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数学 4本模块包含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简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实例,学习三角函数及其基本性质,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问题中的作用.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在本模块中,学生将了解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用向量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有一定的应用,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在本模块中,学生将运用向量的方法推导基本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由此出发导出其他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并能运用这些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数学5本模块的内容包含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学生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中的边长与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生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种数列模型,探索并掌握它们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感受这两种数列模型的广泛应用,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学习数列这种特殊的函数,学生将会从离散的角度再次认识函数,深化对函数本质的理解.不等关系与相等关系都是客观事物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学生将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能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并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体会优化思想和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在解决优化问题中的广泛应用;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认识基本不等式及其简单应用;体会不等式、方程及函数之间的联系,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二、选修模块选修1-1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及其相互关系,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等有关概念,学会使用常用的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形成自觉地利用逻辑知识对一些命题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和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利用数学语言准确贴切地描述问题、规范简洁地阐述论证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学交流;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优化学生数学思维的品质,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圆锥曲线与二次方程的关系,掌握圆锥曲线的基本几何性质,会求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能用坐标法解决一些与圆锥曲线有关的简单几何问题(例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和实际问题;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体会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了解平面解析几何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对数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独立钻研的习惯,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进而具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树立运动变化和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微积分的创立是数学发展中的里程碑,它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开创了向近代数学过渡的新时期,它为研究变量与函数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导数的概念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有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广泛的应用.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大量实例,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刻画现实问题的过程,理解导数的含义,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应用导数探索函数的单调、极值等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感受导数在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微积分的产生对人类文化发展的价值.注:标注“*”的内容为《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中规定的选学内容.选修1-2本模块包含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扩充与复数的引入和框图.在必修课程统计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将在统计案例部分,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了解和使用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进一步体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认识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应用.“推理与证明”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归纳、类比是合情推理常用的思维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具有猜测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思路的作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演绎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得到新结论的推理过程.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联系紧密、相辅相成.证明通常包括逻辑证明和实验、实践证明,数学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通过逻辑推理、证明来保证,即在前提正确的基础上,通过正确使用推理规则得出结论.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体会合情推理、演绎推理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体会数学证明的特点,了解数学证明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证明的方法(如分析法、综合法)和间接证明的方法(如反证法);感受逻辑证明在数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言之有理、论证有据的习惯.数系扩充的过程体现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同时体现了数学发生发展的客观需求和背景,复数的引入是中学阶段数系的又一次扩充.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数系扩充的过程以及引入复数的必要性,学习复数的一些基本知识,体会数系扩充中人类理性思维的作用.框图是表示一个系统各部分和各环节之间关系的图示,它的作用在于能够清晰地表达比较复杂的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习本章让学生了解流程图和结构图的特征,体验用框图表示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以及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优越性,提高抽象概括、逻辑思维、清晰表达和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