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音乐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中国通俗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中国通俗音乐。
3. 能够欣赏并分析中国通俗音乐代表作品。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一、中国通俗音乐概述1. 中国通俗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中国通俗音乐的分类和特点。
二、中国通俗音乐代表作品欣赏1. 经典的中国通俗音乐代表作品。
2. 分析作品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三、学生自主创作小作品1. 学生自行组队,选择一种中国通俗音乐类型。
2. 学生按照所选类型自主创作一首简单的中国通俗音乐作品。
3. 分享和演示创作成果。
教学过程:一、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了解(2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通俗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中国通俗音乐的分类和特点。
二、中国通俗音乐代表作品欣赏(30分钟)1. 教师播放几首经典的中国通俗音乐代表作品。
2. 学生欣赏并记录自己的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三、学生自主创作小作品(40分钟)1. 学生自行组队,选择一种中国通俗音乐类型(如流行音乐、摇滚乐等)。
2. 学生班内分享和讨论自己喜欢的中国通俗音乐代表作品。
3. 学生按照所选类型自主创作一首简单的中国通俗音乐作品。
4. 学生演示创作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四、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成果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和表达。
教学方法:1. 听觉欣赏法: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和欣赏中国通俗音乐。
2.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中国通俗音乐的分类和特点,促进学生彼此交流和合作。
3. 自主创作法:鼓励学生自主创作一首简单的中国通俗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音乐播放器和扬声器:用于播放音乐作品。
2. 纸笔和录音设备:用于学生的讨论和创作过程。
教学评估:1. 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起源和发展历史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不同类型中国通俗音乐的分类和特点的准确性。
通俗音乐在中国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1. 通俗音乐的起源与发展2. 通俗音乐在中国音乐市场的发展3. 中国通俗音乐的特点与风格4. 经典通俗音乐作品欣赏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通俗音乐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音乐领域的地位与影响。
2. 培养学生对通俗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认识中国通俗音乐的特点与风格,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通俗音乐在中国音乐市场的发展及其对中国音乐风格的影响。
教学重点:通俗音乐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中国通俗音乐的特点与风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通俗音乐在中国》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流行通俗音乐视频,引发学生对通俗音乐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通俗音乐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音乐市场的发展。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通俗音乐作品,并简要介绍作品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平凡之路》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及在中国音乐市场的地位。
a. 通俗音乐在中国音乐市场的发展特点;b. 中国通俗音乐的风格特点;c. 你最喜欢的通俗音乐作品及原因。
六、板书设计1. 通俗音乐的起源与发展2. 通俗音乐在中国音乐市场的发展3. 中国通俗音乐的特点与风格4. 经典通俗音乐作品欣赏:《平凡之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拓展了解其他通俗音乐作品,选择一首进行分析,包括创作背景、音乐风格等;b.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通俗音乐对你的影响。
2. 答案:b.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使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通俗音乐发展动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音乐素养。
中国通俗音乐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中国通俗音乐概览”,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通俗音乐的定义、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演唱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理解通俗音乐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 培养学生对通俗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引导学生通过通俗音乐,了解我国历史、文化、民俗等,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演唱特点及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通俗音乐的定义、代表作品及音乐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音乐鉴赏》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播放周杰伦的《青花瓷》,引导学生感受通俗音乐的魅力。
(2)提问:这首歌属于哪种类型的音乐?它与古典音乐有什么区别?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通俗音乐的定义、发展历程、代表作品。
(2)分析通俗音乐的演唱特点及鉴赏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播放邓紫棋的《泡沫》,引导学生从歌词、旋律、演唱等方面进行鉴赏。
(2)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泡沫》这首歌会受到大众的喜爱?4.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分析《泡沫》这首歌的歌词、旋律、演唱特点。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5. 随堂练习(10分钟)(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通俗音乐的价值和鉴赏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中国通俗音乐定义:……发展历程:……代表作品:……2. 通俗音乐的演唱特点及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作品1:《平凡之路》作品2:《岁月神偷》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时间分配上,可以适当增加学生讨论、互动的环节,提高课堂氛围。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通俗音乐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特点和发展;2. 培养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欣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与特点;2. 学习和演唱中国通俗音乐的曲目;3. 创作和表达个人对中国通俗音乐的理解。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2. 中国通俗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源;3. 学生乐器(如吉他、键盘等);4. 课堂展示板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中国通俗音乐的概念,并与传统音乐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其区别;2. 播放一段中国通俗音乐,引发学生对其的兴趣,并让他们谈论自己的感受。
探究(2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包括不同时期的代表性音乐人物和作品;2.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时期或音乐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3. 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中国通俗音乐,如摇滚、流行、民谣等,并让学生分析其特点。
实践(30分钟):1. 学生分组,选择一首中国通俗音乐的曲目进行学习和演唱;2. 指导学生使用乐器伴奏,并鼓励他们进行个人或小组的创作;3. 学生进行排练,并在课堂末尾进行演示。
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演唱和创作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中国通俗音乐的重要性和价值;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欣赏和探索中国通俗音乐。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并研究其他中国通俗音乐的曲目,并进行演唱或创作;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节,拓宽他们对中国通俗音乐的了解和体验;3. 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工具制作关于中国通俗音乐的展示或报告。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的小组研究和分享;3. 学生的演唱和创作成果;4. 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案扩展:1. 将中国通俗音乐与其他文化的流行音乐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2. 组织学生进行中国通俗音乐的创作比赛,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3. 引导学生分析中国通俗音乐的歌词和主题,探讨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课题:中国通俗音乐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学习中国通俗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3.提高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学习中国通俗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3.提高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流行音乐的比较。
2.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设备。
2.老师准备的中国通俗音乐录音或视频。
3.学生手册或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老师介绍中国通俗音乐的概念和特点,并向学生提问他们对通俗音乐的理解。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老师简要介绍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如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流行音乐风格。
2.老师讲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特点,如流行曲调、明快欢快的旋律等。
三、音乐欣赏与分析(30分钟)1.老师播放一段中国通俗音乐,让学生先自由欣赏,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讨论这首歌曲的风格、表现力等方面的特点。
四、合作演唱(3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中国通俗歌曲,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合作演唱。
2.老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协助学生进行歌曲的编排和表演。
五、总结(10分钟)1.学生展示他们的演唱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老师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并和学生共同反思这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拓展活动:1.学生可以在课后自己对其他中国通俗音乐进行欣赏,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2.学生可以找到一些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视频,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通俗音乐的异同之处。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并通过欣赏和演唱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该音乐形式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教师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案例和实例,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高中音乐《中国通俗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中国通俗音乐》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自己讲述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以及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2.能认真聆听本节课的作品,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演唱等活动。
3.能对众多通俗音乐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学习重点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关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三、学习难点单一作品的分析(音乐鉴赏方法)四、教学过程设计将中国通俗音乐发展分为四个历程。
1.【设计环节】第一个历程: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这一部分采用视听的方法,安排欣赏一首电影《十字街头》中的插曲《春天里》,并教唱这首歌曲的片段。
简单了解黎锦晖的人物介绍及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设置一个问题:中国通俗音乐在这一时期后进入了低落时期的原因。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对80 年前的音乐几乎没有接触过,所以单纯的听音乐是不能吸引他们的,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学生就会很自然的被带入到那个年代的音乐中,对学生理解那一时期的音乐也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问题的设置,能帮助学生了解音乐与历史的关系。
2【. 设计环节】第二个历程:新中国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
欣赏轻音乐作品《青春友谊圆舞曲》。
在听音乐的同时,学生思考问题:分析这首音乐的节奏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感情。
教师讲解圆舞曲的相关知识,带学生体验圆舞曲的律动感。
教师提问:这一时期的通俗音乐为什么被轻音乐所取代。
【设计意图】分析圆舞曲的节奏特点,为了让学生了解圆舞曲能自然而然让人产生律动感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神奇之处的兴趣。
教师演唱《九九艳阳天》的片段,从歌词表达的意思上说起,由于“大跃进”、“文革”等历史原因,类似于表达爱情的音乐被称为“小资产阶级情调”,所以这类音乐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这样设置是为了强调音乐的时代性。
3. 【设计环节】第三个历程:20 世纪80 年代的通俗音乐。
这一时期,港台音乐、西北地区音乐还有摇滚等各种类型的音乐共同推动了通俗音乐的发展。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第一章:中国通俗音乐概述1.1 通俗音乐的定义与特点1.2 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1.3 中国通俗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4 中国通俗音乐的社会影响与价值第二章: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2.1 20世纪50-70年代的流行音乐2.2 80年代的中国流行音乐复兴2.3 90年代至今的流行音乐多元化2.4 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第三章:华语流行歌手与歌曲解析3.1 华语流行歌手的代表作品及风格3.2 歌曲的歌词特点与音乐风格3.3 歌曲的演唱技巧与表演风格3.4 华语流行音乐的传播与影响力第四章:中国摇滚音乐的发展4.1 中国摇滚音乐的起源与特点4.2 中国摇滚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4.3 中国摇滚音乐的舞台表演风格4.4 中国摇滚音乐的社会意义与影响第五章:中国民谣音乐的魅力5.1 中国民谣音乐的历史发展与特点5.2 中国民谣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5.3 中国民谣音乐的演唱技巧与风格5.4 中国民谣音乐的社会意义与影响第六章:中国说唱音乐的魅力6.1 中国说唱音乐的起源与发展6.2 中国说唱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6.3 中国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与技巧6.4 中国说唱音乐的社会影响与文化意义第七章:中国电子音乐的探索7.1 中国电子音乐的起源与特点7.2 中国电子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7.3 中国电子音乐的制作技术与风格7.4 中国电子音乐的市场发展及影响力第八章:中国乡村音乐的特色8.1 中国乡村音乐的起源与发展8.2 中国乡村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8.3 中国乡村音乐的演唱技巧与风格8.4 中国乡村音乐的社会意义与影响第九章:中国区域性通俗音乐特色9.1 华北地区通俗音乐特色9.2 东北地区通俗音乐特色9.3 华东地区通俗音乐特色9.4 华南地区通俗音乐特色9.5 西南地区通俗音乐特色第十章:中国通俗音乐的融合与发展10.1 中西音乐融合的案例与影响10.2 传统与现代音乐融合的实践与成果10.3 跨界合作与创新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影响10.4 中国通俗音乐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一章:中国通俗音乐与流行文化11.1 中国通俗音乐与流行文化的相互作用11.2 音乐电视与流行音乐的结合11.3 网络音乐平台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影响11.4 中国通俗音乐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第十二章:音乐选秀节目与通俗音乐新人12.1 音乐选秀节目的兴起与发展12.2 选秀节目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影响12.3 选秀出身的通俗音乐新人及其作品12.4 音乐选秀节目的未来趋势与挑战第十三章:中国通俗音乐的版权保护13.1 音乐版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13.2 音乐版权保护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影响13.3 数字时代下的音乐版权保护策略13.4 音乐版权保护的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十四章:中国通俗音乐教育与传承14.1 中国通俗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14.2 通俗音乐教育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影响14.3 通俗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14.4 中国通俗音乐传承与创新的教学实践第十五章:中国通俗音乐的未来展望15.1 新技术与新媒体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影响15.2 跨界合作与创新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15.3 中国通俗音乐的国际化与本土化15.4 面对未来,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策略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音乐类型、音乐家与作品、音乐与社会文化以及音乐教育等多个方面。
通俗音乐在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通俗音乐在中国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2.分析通俗音乐在中国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其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3.培养学生对通俗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通俗音乐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2.通俗音乐各个时期的特点3.通俗音乐与时代背景的关系4.通俗音乐的欣赏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通俗音乐在中国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通俗音乐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以及如何欣赏通俗音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通俗音乐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音乐知识,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通俗音乐吗?它在中国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2.讲解通俗音乐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1)通俗音乐的起源:20世纪初,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通俗音乐在中国逐渐兴起。
(2)通俗音乐的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通俗音乐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通俗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互动环节(1)让学生举例说明通俗音乐的特点。
第二课时:通俗音乐各个时期的特点1.讲解通俗音乐各个时期的特点(1)20世纪30-40年代:以爵士乐、摇滚乐等为主,表现出较强的西方音乐特点。
(2)20世纪50-60年代:以民间歌曲、革命歌曲为主,强调政治性和革命性。
(3)20世纪70-80年代:以流行歌曲、摇滚乐为主,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4)20世纪90年代至今:以流行歌曲、电子音乐为主,更加注重个性化表达。
2.互动环节(1)让学生举例说明各个时期通俗音乐的特点。
第三课时:通俗音乐与时代背景的关系1.讲解通俗音乐与时代背景的关系(1)通俗音乐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风貌和审美需求。
(2)通俗音乐在各个时期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2.互动环节(1)让学生举例说明通俗音乐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第四课时:通俗音乐的欣赏方法1.讲解通俗音乐的欣赏方法(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意图。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设计理念 为了适应⾼中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依据当代⾼中学⽣的知识结构以及实际需求,教材选编了《中国通俗⾳乐》的教学内容安排,其主要⽬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了解中国通俗⾳乐发展的过程,感受各时期代表性的通俗⾳乐作品的魅⼒,并能唱两三⾸通俗歌曲,模仿表演⽚段,体验其情感及风格特点。
本课重视⾳乐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的艺术创造性,激发学⽣参与⾳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通过师⽣的共同参与,让学⽣了解并熟悉部分优秀的中国通俗⾳乐作品,提⾼学⽣对⾳乐的鉴赏能⼒。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选⾃《湖南⽂艺出版社》出版的《⾳乐鉴赏》(下册)第五单元第七课《中国通俗⾳乐》。
设计思路如下: 1、确⽴主题 以“中国通俗⾳乐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本课的教学活动,通过让学⽣观看画⾯、聆听⾳乐,调动学⽣主动参与体验⾳乐的积极性。
根据⾼中⾳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学活动主要由“欣赏与体验”和“活动与探究”两个部分组成。
2、教学选材 为了增强信息量,加强学⽣对通俗⾳乐的感受和理解,除教材所提供的⾳响材料外,还选择⼀些具有代表性的视听作品,例如:罗⼤佑的《童年》、周杰伦的《双截棍》及⼀些健康的络歌曲作为本课的补充欣赏。
另外,还参考了长江⽂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外通俗歌曲鉴赏》⼀书。
3、课件运⽤ 运⽤多媒体进⾏教学辅助,充分调动学⽣的视、听觉器官,引导学⽣通过⾳乐和直观的画⾯,更好地感受、体验通俗⾳乐的韵味;在充分感受、体验、理解的基础上,采⽤学⽣⾃做DV短⽚、提问、吉他弹唱、集体演唱、模仿表演等多种⽅式,拓展探究通俗⾳乐的特点。
4、活动与探究 通过视听等教学活动激励学⽣参与讨论与通俗⾳乐相关的话题,参与演唱与表演,以此增强学⽣对通俗⾳乐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感受和理解。
高中音乐学音乐鉴赏教学设计大众音乐——中国通俗音乐授课年级:高一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音响、钢琴等选用教材:(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音乐与社会第二节大众音乐——中国通俗音乐设计理念为了适合高中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依据当代高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实际需求,教材选编了《中国通俗音乐》的教学内容安排,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过程,感受最具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的魅力,并能唱两三首通俗歌曲,体验其情感及风格特点。
本课重视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性,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理解并熟悉部分优秀的中国通俗音乐作品,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水平。
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概况,对“通俗歌曲”这种音乐形式有一定的理解和鉴别水平。
2、感受、体验通俗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内涵,并从中感悟人生真谛,激发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精神。
3、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水平,进而提升对通俗歌曲的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通俗歌曲,体会歌曲的含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课堂艺术体验,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赏析――感受、参与――体验、表现――讨论、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前准备:1、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史和适合中学生演唱的通俗歌曲的资料。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让学生课上展示交流。
2、音响、影像等相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演唱歌曲导入新课。
(1)教师演唱歌曲。
(2)师:请同学说出这首歌属于哪种类型的歌曲?生:通俗歌曲。
(3)师: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俗音乐已成为同学们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节课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通俗音乐的艺术殿堂,共同去感受它的艺术魅力。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第一章:中国通俗音乐概述1.1 通俗音乐的定义与特点1.2 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1.3 中国通俗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第二章: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2.1 20世纪20-40年代的流行音乐2.2 50-60年代的革命歌曲与样板戏2.3 70-80年代的流行音乐复兴2.4 90年代至今的多元化发展第三章:华语流行歌手与作品3.1 华语流行乐坛的崛起3.2 台湾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代表歌手3.3 香港流行音乐的繁荣与代表歌手3.4 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代表歌手第四章:中国通俗音乐的传播与影响4.1 通俗音乐的商业化运作4.2 音乐传媒与互联网的影响4.3 中国通俗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4.4 通俗音乐对社会文化的推动与影响第五章:中国通俗音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5.1 音乐市场的竞争与多元化5.2 音乐风格的融合与创新5.3 独立音乐与网络音乐的发展5.4 中国通俗音乐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六章:中国通俗音乐的演唱技巧与训练6.1 通俗唱法的基本技巧6.2 呼吸与发声训练6.3 咬字与音准控制6.4 情感表达与舞台表现力第七章:通俗音乐的创作与制作7.1 通俗音乐的创作流程7.2 作曲与编曲技巧7.3 歌词创作与诗意表达7.4 音乐制作与录音技术第八章:中国通俗音乐的演奏技巧与乐器8.1 键盘乐器与电子乐器8.2 吉他与贝斯演奏技巧8.3 打击乐器与节奏感8.4 民族乐器在通俗音乐中的应用第九章:中国通俗音乐的舞台表演与实践9.1 舞台表演的准备与技巧9.2 合唱与乐队协作9.3 音乐现场的调度与控制9.4 实践项目:组织一次小型通俗音乐会第十章:中国通俗音乐的教育与研究10.1 通俗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10.2 通俗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10.3 通俗音乐研究的重要领域10.4 通俗音乐学术活动的参与与交流这十个章节的教案构成了中国通俗音乐的教学体系,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现状、演唱技巧、创作制作、演奏实践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
高一音乐-中国通俗音乐教案(五篇)第一篇:高一音乐-中国通俗音乐教案流行音乐一.教学设想:1.根据学生的兴趣趋向特点设计教学的思维与模式2.建立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抽象认识,利用学生已掌握和理解的知识概括方法和表现手法进行延伸的拓展教学3.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语言诱导,让学生在这课堂中轻松有条理地认识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并能更进一步理解中国流行音乐二.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关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2.对不同时期的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特点有所了解,并能举出不同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流行作品3.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喜爱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三.教学重点:能够较好掌握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主线历程,热爱中华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四.教学难点:在欣赏探究中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正确认识通俗音乐的发展一定要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才是世界的,才是流行的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教学组织:[放影音资料]〈〈天堂〉〉导入:相信同学们对这首歌曲耳熟能详,是由蒙古歌手腾格儿演唱的〈〈天堂〉〉,那么同学们最喜欢在音乐课上唱什么类型的歌曲呢?——流行歌曲今天老师有幸和大家共同来探寻一个话题:中国通俗音乐及其发展历程[放课件] 同学们光喜欢唱流行歌曲,那你们又是否知道: [放课件]a.流行歌曲的正确定义b.流行歌曲是什么时候在中国才有的呢?c.中国最初的流行歌曲的“鼻祖”是谁,其音乐作品的特点怎样?d.它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的呢?在今天这节课里,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带着这些问题,一一找寻答案。
(二)新课教学:[放课件]通俗音乐又称流行音乐,它是指自身朴素简洁的音乐语言,流畅易记的旋律,活泼而富有特点的节奏以及更加贴近生活的情景和感受,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乐器曲和歌曲。
这是用文字对流行音乐的概述,在今天这节课里,我们着重欣赏找寻的是流行歌曲的发展历程。
同学们都知道不同地域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也是一样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那么探究为同学们所喜爱的通俗音乐的民族发展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条主动脉,下面我们就以时间年代为线索以作品民族化发展为创作元素,对中国流行音乐作详细的追根寻底。
通俗音乐在中国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四章“通俗音乐”部分,具体内容包括:通俗音乐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历程;通俗音乐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影响;通俗音乐代表作品欣赏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发展历程,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使学生认识到通俗音乐在中国音乐市场的重要地位,了解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通俗音乐的特点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教学重点:通俗音乐的基本概念、代表作品欣赏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音乐CD、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音乐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流行通俗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类型。
(2)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曲属于哪一类音乐吗?为什么?2. 新课内容:(1)讲解通俗音乐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发展历程。
(2)分析通俗音乐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影响。
(3)欣赏通俗音乐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1)播放一首通俗音乐作品,让学生判断其特点。
(2)讲解判断依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通俗音乐作品,并与同学分享。
(2)分组讨论:通俗音乐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通俗音乐在音乐市场的重要地位,鼓励学生多关注、欣赏优秀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通俗音乐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
2. 通俗音乐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影响。
3. 通俗音乐代表作品及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通俗音乐的特点。
(2)举例说明通俗音乐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3)分析一首你喜欢的通俗音乐作品,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进行阐述。
2. 答案:(1)通俗音乐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歌词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感等。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理解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2. 学会分析通俗音乐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3. 通过学习经典老歌和当代流行歌曲,激发学生对通俗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音乐特点、代表作品及其社会影响。
难点:通俗音乐的风格区分及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PPT课件、音乐播放设备、黑板、粉笔。
学生:笔记本、笔、音乐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经典老歌《夜来香》,引导学生感受通俗音乐的魅力,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音乐特点、代表作品及其社会影响,让学生对通俗音乐有全面的了解。
3. 实践情景引入:对比播放经典老歌《茉莉花》和当代流行歌曲《小幸运》,引导学生分析两者在音乐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鉴赏通俗音乐作品。
六、板书设计1. 中国通俗音乐2. 内容:历史发展音乐特点代表作品社会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通俗音乐作品,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进行鉴赏。
2.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条理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兴趣浓厚,课堂氛围活跃。
但部分学生在分析通俗音乐特点时,表述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通俗音乐作品,关注音乐发展动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推荐一些音乐鉴赏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中国通俗音乐的历史发展、音乐特点、代表作品及其社会影响。
难点:通俗音乐的风格区分及鉴赏能力的培养。
中国通俗音乐教案范文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中国通俗音乐的起源与发展;2. 中国通俗音乐的基本特点;3. 著名通俗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掌握其基本特点;2. 通过欣赏与分析,提高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通俗音乐的基本特点,著名通俗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难点:对中国通俗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审美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乐教材、相关音响设备。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通俗音乐作品,如《我的中国心》,让学生初步感受通俗音乐的魅力。
2. 章节讲解:(1)中国通俗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介绍通俗音乐的起源,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
(2)中国通俗音乐的基本特点:讲解通俗音乐的民族特色、旋律特点、节奏特点等。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如《青藏高原》,进行分析,讲解其音乐特点及审美价值。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聆听一首未知作品,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是否为中国通俗音乐,并简要分析其特点。
5.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通俗音乐作品,互相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中国通俗音乐的起源与发展;2. 中国通俗音乐的基本特点;3. 著名通俗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七、作业设计:1. 《青藏高原》2. 《我的中国心》3. 《小苹果》答案示例:我选择的作品是《青藏高原》。
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我我国青藏高原的壮丽景色和藏族人民的生活状态。
在欣赏过程中,我被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深深吸引。
歌曲的高音部分令人惊叹,展现出藏族人民的坚韧精神。
通过这首歌曲,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多元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我对民族的自豪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对中国通俗音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其起源、发展、基本特点以及著名作品。
---------------------------------------------------------------最新资料推荐------------------------------------------------------中国通俗音乐(教案)贝多芬《命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 1、:欣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 2、贝多芬的生平,主要作品及创作特征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2、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自我的意志品质,完善自我的人格魅力。
3、通过流行歌曲《贝多芬的悲伤》、《不想长大》加深同学们对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的理解。
4、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使他们爱上古典音乐。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用钢琴弹奏贝多芬的钢琴曲《献给爱丽丝》。
并提问: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乐曲,那么谁能说出它的作曲者和乐曲的名称?生: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
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有一首歌曲叫《贝多芬的悲伤》,里面的贝多芬是不是老师所说的贝多芬啊?师:对啊。
(我确实听过这首歌,而且会唱)生齐:这首歌很好听,老师能不能教我们唱这首歌?师:1 / 6既然同学们都喜欢这首歌,那我们就先来学习这首歌。
可是我事先没有准备,没有这首歌的录音呢?学生当场用手机在网上下载了这首歌。
接下来老师放了两遍录音,大部分同学都能大致唱出个歌曲的旋律框架。
(尽管个别句子音不准,但都学得特别认真,唱得特别认真。
)二、新授课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贝多芬的悲伤》这首歌,里面提到的这个人主人翁到底是谁,值得歌者这么赞颂呢?(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生平简介)。
2、教师做简要的介绍。
3、播放完整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同时让学生在乐曲播放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
《中国通俗音乐》
一、课题《中国通俗音乐》
二、课时:一课时
三、课型:欣赏课
四、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过程;鉴赏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2、引导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正确认识,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品位。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随音乐演唱两、三首中国通俗歌曲并乐于参与讨论相关话题。
2、在鉴赏中国通俗音乐的过程中,乐于参与“模仿秀”表演。
五、难点与重点
1、重点:鉴赏中国通俗音乐各时期的代表作品。
2、难点: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特点;参与“模仿秀”表演。
七、教学评价
《中国通俗音乐》评价试卷
一、选择题
1、中国通俗音乐的奠基人是谁?()。
A、黎锦晖
B、周璇
C、赵丹
2、通俗音乐的开放多元时期是指()时期。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C、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3、全国九大音乐学院中率先设立通俗系的是()。
A、中央音乐学院
B、上海音乐学院
C、武汉音乐学院
4、“西北风”盛行在()时期。
A、再生模仿期
B、独立发展期
C、探索深化期
二、问答题
在课后请大家列举出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各个时期及代表作品。
中国通俗的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通俗音乐中的“民族元素”,知道通俗音乐创作的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
在探究通俗音乐之“中国元素”的过程中,能够大胆演唱自己喜爱的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感受、交流、体验、探究,来深层次的感受中国通俗音乐与民族元素融合的艺术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身边的通俗音乐寻找民族的根,从而增强民族意识,培养民族主义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8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元素在通俗音乐中的具体体现,更深层次的感受中国通俗音乐与民族元素融合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了解通俗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关系,正确选择欣赏高雅通俗音乐远离低俗音乐欣赏品味。
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创意:教学过程模拟一期电视栏目将音乐课堂变为电视栏目《音乐开心岛》,主持人是教师,学生为特邀嘉宾,教学内容在栏目中完成。
)一、导入(一)组织教学:教师以《音乐开心岛》栏目语开场,组织安排学生有序就座。
(二)创设情境:春天来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在这个生机盎然的世界里“音乐开心岛”又迎来了新朋友----(来自夷陵中学的莘莘学子们)让我们从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中暂时走出来活动筋骨,跳起来、唱起来吧!(播放视频:凤凰传奇《最炫民族风》师生互动,一起唱一起跳。
设计意图:解放学生天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音乐艺术氛围)提问: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是通俗音乐还是民族音乐?学生说出自己观点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通俗音乐中的民族元素(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展示课题:中国通俗音乐――“最炫”民族风二、新课教学(一)通俗音乐与地方民歌元素相融合1、教师范唱《黄土高坡》,并讲解其“西北风”的风格特点。
2、带着一下问题观看视频:这两首歌曲是歌唱爱情的吗?用什么方式演唱?2、观看视频:《我热恋的故乡》、《信天游》、集体探讨:(作品民族元素:以北方音调为主旋律,歌词不以爱情为主转向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和寻根的思潮,喊唱的表演方式。
课题:中国通俗音乐
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关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
2.对不同时期的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特点有所了解,并能举出不同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流行作品。
3.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喜爱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
教学重点:能够较好掌握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主线历程,热爱中国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
教学难点:在欣赏探究中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正确认识通俗音乐的发展一定要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才是世界的,才
是流行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放影音资料《天堂》)
相信同学们对这首歌曲耳熟能详,是由蒙古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
那么同学们最喜欢在音乐课上唱什么类型的歌曲呢?——流行歌曲今天老师有幸和大家共同来探寻一个话题:中国通俗音乐及其发展历程
同学们光喜欢唱流行歌曲,那你们又是否知道:
1、流行歌曲的正确定义
2、流行歌曲是什么时候在中国才有的呢?
3、中国最初的流行歌曲的“鼻祖”是谁,其音乐作品的特点怎样?
4、它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的呢?
在今天这节课里,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带着这些问题,一一找寻答案。
二、新课教学:
通俗音乐又称流行音乐,它是指自身朴素简洁的音乐语言,流畅易记的旋律,活泼而富有特点的节奏以及更加贴近生活的情景和感受,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乐器曲和歌曲。
这是用文字对流行音乐的概述,在今天这节课里,我们着重欣赏找寻的是流行歌曲的发展历程。
同学们都知道不同地域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也是一样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那么探究为同学们所喜爱的通俗音乐的民族发展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条主动脉,下面我们就以时间年代为线索以作品民族化发展为创作元素,对中国流行音乐作详细的追根寻底。
(一)30年代末40年代初:
中国流行音乐的源头在哪呢?
1927年,著名音乐家黎锦辉先生创作《毛毛雨》标志着中国通俗音乐歌曲的诞生。
黎锦辉先生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的“鼻祖”。
这时期的佳作还有贺渌汀的《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聂耳的《告别南洋》《梅娘曲》,任光的《渔光曲》代表人物有:周旋。
(互动)哼唱其中的作品,学生对最初流行歌曲的认识程度
播放《春天里》,学生可跟着影音资料看着曲谱轻声哼唱
时代背景及其特点: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通俗歌曲起步并不健康,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通俗歌曲,走上了一条远离时代的畸形道路,总体说早期中国通俗歌曲作品题材狭窄,情调萎靡,趣味平庸,演唱矫揉造作,打上了浓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烙印,随着抗日救亡的时代要求和救亡歌曲的兴起,当时的通俗歌曲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新中国成立——70年代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通俗音乐的概念一度被轻音乐所取代。
1955年天戈创作的《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影响较大的优秀作品,旋律轻快,活泼,加上三拍子的圆舞曲律动,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注:附带介绍轻音乐
60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是当时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一批优秀抒情的歌曲被戴上“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受到公开的批评,在此后二十多年间,中国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通俗音乐基本上销声匿迹,期间代表作品有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九九艳阳天》
(注:收集更多的这时期的代表作品)
播放《九九艳阳天》
总结:1949年新中国成立——70年代末:强调阶级斗争,通俗音乐处于空白状态。
(三)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
黎锦辉先生音乐在当时渲染了一种萎靡颓废的情调,但他的音乐民族化的创作方向很好的在台湾,香港继承和发展,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一些新的文化理念和思潮一涌而进,音乐领域人们疲倦了“强,硬,响,快”的风格,很容易或者说一股脑儿就接受了港台音乐的“清新,温和,优美,流畅”和“软绵,颓废,情爱,小资”等音调和思潮,使大陆音乐在一段时间里音乐创作和演唱风格都一味地模仿,港台艺人也首次在中国大陆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最具代表的有张敏明《我的中国心》奚秀兰《阿里山的姑娘》。
这一时期题材健康,旋律清新的优秀作品有《乡恋》《乡间小路》。
设问:你还知道这时期还有哪些家喻户晓的流行作品及其人物代表吗?
如:邓丽君,成方圆,朱明瑛,徐小明
播放《乡恋》
(四)80年代末——90 年代初
“我曾经问个不休……”一声惊天动地反叛性的呐喊,终于从中国摇滚乐先锋崔健那嘶哑爆破而又富有磁性的喉咙里蹦出。
是啊!人们是应该问一问“什么是我们自己的音乐,我们的音乐怎么了”“脚下的路在走,身边的水在流”难道我们还仅仅是“总在笑一无所有吗”。
崔健那富有反叛困惑和号召性的呐喊,终于唤醒了中国的通俗乐坛,80年代末90年代初,音乐家们开始踏上了继西扬中,通俗音乐民族化,艰难而有意义的漫漫长路。
总结: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港台音乐。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历经60年的风风雨雨,最终找到中国流行音乐的精髓:通俗音乐民族化
播放《黄土高坡》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伴随着这一优美独特的风格性旋律,通俗乐坛的创作者们终于唱出了自己的酸楚和欣喜。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不都是我们自己的歌吗?此时以独特个性风靡一时的“西北风”席卷而来,其代表作品有我们刚刚听到的《黄土高坡》还有《信天游》《我热恋的故乡》《少年壮志不言愁》等等。
这些作品采取了陕北民间音调,明显引入了欧美摇滚思维,挖掘和吸取了我国北方以黄土高坡信天游的苍凉挺劲的阳刚之气在中国乃至世界流行乐坛一展风采。
(注:要会唱例举的每一首作品并简单介绍信天游。
)
从音乐体裁方面,器乐,舞蹈,戏曲等民间音乐流源也是流行音乐创作的素材源泉,流行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音乐主体吸取了我国著名琵琶曲《彝族舞曲》中的音调,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则是将东北二人转和评剧的曲调相融渗。
(注:要会哼唱《彝族舞曲》的音调。
)
从民歌民谣素材的运用方面,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有为流行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另一个广阔天地,少数民族音乐象一朵朵艳丽的奇葩为这个风格的流行音乐创作增添了新的色彩。
如:陈明《快乐老家》——是新疆特色乐器和现代配器手法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
郑钧《回到拉萨》——揭开藏风流行音乐神秘的面纱。
《青藏高原》《天路》《神奇的九寨》
各地汉民族的音乐也是流行歌曲创作的又一源泉,一首河北民歌《小白菜》曾为程琳演唱的台湾歌曲《酒干淌卖无》那英演唱的《山不转水转》提供了创作基础,其旋律走向和乐句落音都与《小白菜》极为相似。
总结: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其创作素材来源:
a.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坡,信天游
b.器乐,舞曲,戏曲等民间音乐流源
c.各少数民族的音乐
d.各地汉民族音乐
随着音乐世界的接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走向了国际化,21世纪的流行音乐趋于开放式,多元化,涌现了一批同学们喜欢的流行创作歌手,喜闻乐道的就是:周杰伦,王力宏,张韶晗,李宇春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代表性歌手并列举他们的作品。
三、课堂小结
播放“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一览表”。
回顾我们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已走过了坎坎坷坷80年的风雨历程,其间,有一段时间手当时社会的客观影响,曾经一度迷茫,停止不前,甚至是空白,在寻觅自己创作方向的过程中,终于走向中国特色民族化发展的正确道路,通过今
天这节课的了解,我们不仅找到了课前提出的四个问题的答案,同时我们大家更应该正确认识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一定要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才是世界的,才是流行的。
课后反思:
流行音乐一直是高中生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
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本节课向他们介绍了几十年来中国流行乐的发展情况。
年代离现在越久,他们就越没有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上如何抓住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对流行音乐进行探究、对当前流行音乐产生理性认识等应该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可由于经验的缺乏,使得本课有点落入“罗列”的俗套,值得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