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姚江新区启动区(JB16)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
- 格式:doc
- 大小:11.70 MB
- 文档页数:10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关于宁波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7.27•【字号】甬政办发[2008]190号•【施行日期】2008.07.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关于宁波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甬政办发〔2008〕19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市发改委提出的《宁波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转发,请遵照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八年七月二十七日宁波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方案(市发改委二○○八年七月)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党的十七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为了进一步明确我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工作要求、组织分工、进度安排等内容,做好我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重大意义和基本原则(一)重大意义编制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的落实和细化,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现状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
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将全市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明确功能定位,确定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为把宁波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编制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六大联动”,努力实现“六大提升”,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构建“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市域发展格局,实现宁波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总则第1条随着城市经济与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城市功能的转变所带来的发展契机,为明确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实现高新区可持续发展,并为编制下一层次规划提供依据,特编制本分区规划。
第2条规划范围:高新区总用地面积18.9平方公里,主要分为两块,一是位于世纪大道西面约1平方公里的启动区,另一部分具体范围为:西起世纪大道,东至东外环路,南至通途路,北至甬江,占地17.9平方公里。
第3条规划期限:近期2007——2010年;中远期2011——2020年。
第4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12,《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1992.1,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3,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宁波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控制性详细规划》、《科技园区分区规划调整前期研究》、宁波市、高新区政府的有关政策、规划意图。
第5条规划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协调发展原则;近远期相结合原则;弹性发展原则。
第6条本规划是高新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性文件,下一层次规划应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要求进行编制。
本规划经批准后,应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规划管理、指导城市建设的依据,规划范围内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
对本规划进行重大修改,应按法律程序报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认可。
第7条规划成果包括文本、说明书、图纸三部分。
文本带下划线条文为强制性内容。
第8条本规划的解释权属宁波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章发展战略和目标第9条发展目标树立超前意识的规划思想,以发展科技新城为目标,加快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强调自身功能的综合性,形成一个复合型的融经济、文化和生态于一体的有机系统,增强城市活力。
宁波东部新城拟调整核心区部分区块规划
昨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成岳冲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资委委员和市人大代表视察东部新城,了解建设进展,察看具体区块情况。
东部新城开发建设,一直依据2007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进行。
目前,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总投资有近700亿元,已建成和在建功能项目用地覆盖率已达到60%,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新城核心区,核心区面貌初步呈现。
核心区部分区块规划调整,需要在不影响新城整体品质、不改变刚性指标的前提下,对《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作出修订。
参加视察活动的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资委委员和市人大代表普遍认为,东部新城核心区是《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宁波中心城市重要发展区域,是展示宁波二十一世纪跨越式发展的形象与地标。
这些年来,东部新城开发建设很好地贯彻执行了《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的规定,成效明显。
现在根据发展实际需要对部分区块规划作出调整,确有必要,条件也已成熟。
据悉,《宁波市东部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修订》稿将于近期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
姚江南岸提升工程方案最新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姚江南岸地区的经济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交通和人流涌入导致该区域的交通压力不断增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姚江南岸提升工程方案应运而生。
该工程方案旨在通过对江南岸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提升和改造,从而改善交通状况,提升人民群众的出行体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项目背景1. 城市发展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姚江南岸地区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涌入。
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姚江南岸地区的交通压力不断增加,交通堵塞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和城市的发展。
2. 姚江南岸交通现状目前,姚江南岸地区主要依靠桥梁和道路连接对岸城市地区,但受制于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狭窄、断桥、单孔桥,车辆通行受到很大的限制,容易出现拥堵和交通事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三、提升工程方案1. 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姚江南岸地区的交通状况,提升工程方案将对现有的桥梁和道路进行改造和扩建,以提高交通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具体包括增加过江通道的数量和规模,完善道路网络,提高交通效率。
2. 建设新的交通枢纽为了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工程方案将规划建设新的交通枢纽,包括新的桥梁、隧道和立交桥,以增加通行能力,提高交通效率。
3. 联通城市周边提升工程方案还将致力于完善姚江南岸地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包括规划建设城市快速路和城市环线,促进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
4. 加强交通管理为了提高交通安全和交通有序性,提升工程方案还将加强交通管理,包括提高道路交通信号化水平,完善道路标识和标线,加强交通执法力度。
五、示范工程建设为了更好地推进提升工程方案,我们将建设一批示范工程,包括新的交通枢纽、改造桥梁和道路、建设环保绿道等,以展示提升工程的成果和效果。
六、社会效益1. 改善出行体验通过提升工程方案的实施,将有效改善姚江南岸地区的交通状况,提高人民群众的出行体验,增加城市的便利性和吸引力。
宁波市火车南站地段(HS16)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01、总则1.1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深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明确本编制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同时根据宁波铁路系统“南客北货”的未来格局,结合城际快速铁路的开通和延伸,对宁波未来铁路客运枢纽及周边地区进行规划,满足火车客运南站的改扩建要求,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2)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4)《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10;(5)《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6)《宁波中心城海曙片区分区规划》;(7)各类专项(专业)规划;(8)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的其它法律法规;(9)其他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等。
1.3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火车南站地段位于海曙区,东至护城河,南至南郊河,西至环城西路,北至柳汀街,规划面积为283.8公顷。
1.4规划期限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保持一致,规划基准年为2008年。
1.5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和附件三大部分。
法定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件;技术管理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控制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文本、图纸和地块图则;附件是对规划内容和规划过程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包括研究报告、规划编制与修改情况说明等。
火车站站房最终方案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和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联合体提交的最后实施方案为准。
1.6法律效力本规划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本规划由宁波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概念规划第1章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概念规划研究的背景分析1.1 姚北工业新区概念规划研究的背景余姚,位于浙江省东部,面积为1527平方公里,人口81万,是长江三角州经济区南部的新兴工业城市。
余姚秦时置县,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东汉高士严光(子陵),晋代天文学家虞喜(仲宁),唐代政治家、书法家虞世南(伯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阳明),明末清初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朱之瑜(舜水),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梨洲)等,都诞生在这块古老而又充满着灵气的土地上。
因此,余姚有"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的美誉,1973年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使余姚成为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享誉海外。
21世纪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而三个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区、城镇密集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塘地区--也将继续发展和壮大。
余姚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端,比邻上海、杭州、宁波,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经济百强县市。
改革开放二十年,余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余姚经济基础较为扎实,工业门类齐全,其中化纤纺织、塑料加工、模具制造、电子仪表、机械等为支柱产业。
余姚化纤棉纺织总厂是全国5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
余姚又有"塑料之乡"、"仪表王国"的美称,塑料、仪表工业的规模和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几年来,名牌产品迭出,涌现出"玉立"、"帅康"吸油烟机和"富达"吸尘器等中国名牌产品。
1994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59.9亿元。
在社会经济及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余姚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姚北工业新区的发展战略。
宁波市江北核心区(JB01)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01、总则1.1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深化《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进一步协调、整合江北核心区现有的各类规划,进而指导下阶段的规划和管理,使本区的建设更为切合“中提升”发展战略的有关要求,达到完善城市核心区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加强城市中心集聚力,提升城市建设品位的目的。
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2)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4)《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10;(5)《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6)《宁波市江北核心区及甬江东岸详细规划》;(7)各类专项(专业)规划;(8)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的其它法律法规;(9)其他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等。
1.3规划范围宁波市江北核心区位于城市中心,东、南、西以甬江、余姚江为界,北至通途路,规划面积约为2.7平方公里。
1.4规划期限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保持一致,规划基准年为2006年。
1.5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包括文本、说明书、图纸、图则四部分。
经批准后的文本、图则,应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和指导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依据。
1.6法律效力本规划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本规划由宁波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1.7其他规定技术管理文件中相关规划内容的实施应遵守《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
02、功能定位、控制规模和规划结构2.1功能定位通过对现状、区位、历史、城市CBD功能组成和原有规划的分析,规划将本区定位为宁波城市核心滨水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展现东方商埠历史韵味和创新特色的标志地段。
具体功能策略:以总部办公辐射带动,以历史文化凸现特色,以商业娱乐彰显活力,以宜居环境集聚人气,以生态绿化提升品质。
宁波市中心城区城西北片分区规划宁波市规划局2016.05-可编辑-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城西地区位于宁波中心城西部,机场路以西,东连三江口核心区、南部新城区,西靠四明山区。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西地区凭借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地区发展迅速,特别是姚江新区、临空经济区、集士港卫星城、轨道沿线等地区,呈现出与中心城粘连发展的趋势。
但长期以来由于城西地区处于总规建设用地之外,城镇建设以乡镇模式为主,各镇利益与区域整体发展的矛盾突出,空间配置粗放低效,亟需进行整体统筹安排。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对城西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提出未来三江片重点发展西部和北部地区,将绕城高速以内的集士港、古林、高桥三镇纳入到城市建设用地管控范围,实行规划统一管理。
同时,结合新的空间布局结构,加强对城市西部地区的规划引领,在姚江新城规划新的市级副中心,集士港作为片区中心,西部地区迎来了从乡镇发展模式向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的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受规划局委托,开展中心城区城西片分区规划,并把城西片以杭甬高速为界分为城西北片、城西南片两个分区,分别编制分区规划。
第2条规划目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城西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城西地区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彰显城市风貌特色,进一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要求,有效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区域内村庄规划编制,特开展城西地区分区规划编制工作。
第3条规划原则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近远结合,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公交先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人为本,完善公共设施布局第4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一致,规划期限至2020年,远景展望到2030年。
第5条规划范围城西北片分区规划范围为机场路以西,绕城高速公路以东,杭甬高速公路以北,主要包括江北姚江新区、江北投创、洪塘街道、高桥镇等,规划面积69.2平方公里。
《宁波市甬江东岸控制性详细规划》已于2007年3月13日经市政府批准。
为监督规划的有效实施,现将规划的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宁波市规划局一、规划编制目的意义甬江东岸片区位于江东核心区北侧,主要包括甬江以东,通途路以南,曙光北路以西约117.52公顷的用地范围。
该片区是早期宁波城市工业集聚区,目前已趋于衰落,从现状土地使用情况来看,约有34.54%的用地已完成拆迁储备。
当前,为促进城市化战略由重视平面扩张向优化空间组织结构、提升功能的方向转变,实现城市内涵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区域发展战略。
按照“中提升”发展战略,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应由从满足生活住房为主向产业集聚、提升服务为主转变,城市建设面临新的选择。
为了深化新一轮的宁波城市总体规划和江东分区规划,落实市委、市政府“中提升”的战略要求,强化该片区公共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引导下一步规划建设的合理实施,特编制甬江东岸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规划的基本思路1、提升公共功能,塑造空间景观特色规划区作为城市核心区的外延部分,在城市功能方面,应以完善和提升核心区公共功能为主导,并且在功能选择上与城市核心区之间保持有机延续,体现城市功能整体性。
在空间景观方面,应充分利用规划区濒临甬江的区位优势,塑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滨水区空间景观,并且与三江口核心滨水区保持空间景观的呼应与渗透。
2、强调文化内涵,构筑甬江文化序列三江百里文化长廊对甬江文化作了整体定义,重点突出城市商业文化和港口文化。
规划区所辖区段是三江百里文化长廊的标志性地段,是近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处。
规划在此段岸线的改造中,将文化功能与商业功能结合起来,以公建用地为主,可以设置商业设施、文化设施、或以工业为题材,反映工业变迁的博物馆等设施,来延续城市的商业文化,同时体现源远流长的港口工业文化。
两岸区域相互呼应,打造宁波的甬江公建带,强化商业氛围,共同演绎甬江文化序列中近现代工业文化的经典篇章。
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1总则目旳和根据为统一宁波市都市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旳内容和深度,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旳原则化和规范化,根据国家、省、市旳有关法律、法规、原则和技术规范,特制定本导则。
合用范围宁波市都市规划区内旳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应当遵守本导则。
其他地区旳控制性详细规划旳编制,可参照执行。
编制任务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突出规划强制性内容,根据都市总体规划、专业(项)规划、分区规划等已同意旳各项规划成果,对一定期期内编制区旳土地使用、空间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详细安排,对各项建设进行规划引导,形成规划实行管理旳重要根据,并指导规划条件旳制定、修建性详细规划旳编制和建设方案旳设计。
规划成果为保障规划旳严厉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旳需要,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旳成果分法定文献、技术管理文献和附件三大部分。
法定文献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旳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件;技术管理文献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旳技术控制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文本、图纸和图则;附件是对规划内容和规划过程旳必要补充和阐明,包括基础资料汇编、研究汇报、规划编制与修改状况阐明等。
规划编制区为实现宁波市都市规划建设用地内控制性详细规划旳全覆盖并保证规划编制区域旳无缝衔接,根据实际状况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划定规划编制区。
规划编制区包括一般编制区和特定编制区。
特定编制区指工业功能区、历史街区、风景名胜区等需要提出特殊规划控制和规划编制规定旳功能区域。
特定编制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旳特殊规定应在规划设计任务书中另行规定。
控制性详细规划原则上按划定旳编制区组织编制,确需调整编制区范围旳,由市规划局有关处(室)或规划分局提出调整方案,经论证后确定。
控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旳控制单元(如下简称控制单元)是为了确定规划容量和设施配套,而在规划编制区内划定旳功能构造单元。
控制单元应结合基层小区旳界线,有明确旳四至范围,用地规模适度,功能上具有内在旳关联性。
宁波市火车南站地段(HS16)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文件01、总则1.1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深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明确本编制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的要求,同时根据宁波铁路系统“南客北货”的未来格局,结合城际快速铁路的开通和延伸,对宁波未来铁路客运枢纽及周边地区进行规划,满足火车客运南站的改扩建要求,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
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2)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4)《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10;(5)《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6)《宁波中心城海曙片区分区规划》;(7)各类专项(专业)规划;(8)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的其它法律法规;(9)其他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等。
1.3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火车南站地段位于海曙区,东北至长春路,东南至南塘河,西南至南苑街,西至环城西路,北至柳汀街,规划总用地面积290.63公顷。
1.4规划期限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保持一致,规划基准年为2008年。
1.5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和附件三大部分。
法定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件;技术管理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控制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文本、图纸和地块图则;附件是对规划内容和规划过程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包括研究报告、规划编制与修改情况说明等。
火车站站房最终方案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和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联合体提交的最后实施方案为准。
1.6法律效力本规划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宁波市中心城区城西北片分区规划宁波市规划局2016.05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城西地区位于宁波中心城西部,机场路以西,东连三江口核心区、南部新城区,西靠四明山区。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西地区凭借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地区发展迅速,特别是姚江新区、临空经济区、集士港卫星城、轨道沿线等地区,呈现出与中心城粘连发展的趋势。
但长期以来由于城西地区处于总规建设用地之外,城镇建设以乡镇模式为主,各镇利益与区域整体发展的矛盾突出,空间配置粗放低效,亟需进行整体统筹安排。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对城西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提出未来三江片重点发展西部和北部地区,将绕城高速以内的集士港、古林、高桥三镇纳入到城市建设用地管控范围,实行规划统一管理。
同时,结合新的空间布局结构,加强对城市西部地区的规划引领,在姚江新城规划新的市级副中心,集士港作为片区中心,西部地区迎来了从乡镇发展模式向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的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受规划局委托,开展中心城区城西片分区规划,并把城西片以杭甬高速为界分为城西北片、城西南片两个分区,分别编制分区规划。
第2条规划目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城西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城西地区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彰显城市风貌特色,进一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要求,有效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区域内村庄规划编制,特开展城西地区分区规划编制工作。
第3条规划原则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近远结合,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公交先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人为本,完善公共设施布局第4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一致,规划期限至2020年,远景展望到2030年。
第5条规划范围城西北片分区规划范围为机场路以西,绕城高速公路以东,杭甬高速公路以北,主要包括江北姚江新区、江北投创、洪塘街道、高桥镇等,规划面积69.2平方公里。
编号:RXP2017HPB110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宁波姚江新区启动区茅家河西河潺浦河整治工程建设单位:宁波两江投资有限公司(盖章)编制日期:2017年2月项目名称:宁波姚江新区启动区茅家河西河潺浦河整治工程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适用的评价范围:一般项目法定代表人:张冰(签章)主持编制机构:浙江仁欣环科院有限责任公司(签章)宁波两江投资有限公司宁波姚江新区启动区茅家河西河潺浦河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人员名单表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5)三、环境质量状况 (10)四、评价适用标准 (12)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5)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18)七、环境影响分析 (19)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22)九、结论与建议 (2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茅家河、西河、潺浦河三条河道现状流动性较差,河水浑浊,透明度低,河道两岸场地现状详见表3-1~表3-3。
河岸空地茅家河岸边泥浆池现状河道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项目基地位于宁波江北姚江新区启动区内。
具体位置为:茅家河东侧;西河东西两侧;潺浦河东西两侧驳岸绿化工程。
项目所在地为海绵城市试点区内,具有重要的海绵城市示范意义。
项目附近敏感目标主要有和塘雅苑、逸嘉新园、亲亲家园、宁静家园、第九医院、星健兰庭(在建)、孙家丽园、滨江实验学校及潺浦河北侧一在建小区,最近敏感目标为潺浦河北侧在建小区,距离潺浦河约60m 。
另根据调查,本项目西河东侧,拟建一公办学校,宁波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局已对其项目建议书进行批复(北区发改基[2016]102号)。
2、自然环境简况 1)地形、地貌、地质本项目处于宁波市江北区,江北区是宁波市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地处宁波市“三江”片,位于宁波市区西北侧,区位优势独特,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和塘雅苑逸嘉新园亲亲家园宁静家园在建小区第九医院星健兰庭孙家丽园滨江实 验学校茅家河西河潺浦河奥体中心公办学校本项目。
宁波市鄞州区中河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
二〇一六年九月
一、调整依据和背景
由于中河街道教育设施的紧缺,急需新建一所中学,但原规划布置中的初中位置面临拆迁压力,近期建设地块无法保证足够的建设规模,需要在原规划校址周边选择用地,调整为初中用地。
因此需要对原控规局部地块进行调整。
二、调整范围
本次调整范围为鄞县大道北侧、宁横路东侧地块(主要涉及原控规中YZ06-14- e8、e10、e11地块)。
地块调整范围图
三、主要调整内容
1、原商业用地(YZ06-14-e11b)调整为中学用地,与北侧原中学用地(YZ06-14-e8a)合并,作为规划42班初中用地;
2、YZ06-14-e11b地块内的公共停车位和公厕调整到YZ06-14-e10地块内。
四、图纸
图一、调整前用地规划图
图二、调整后用地规划图。
宁波市姚江新区启动区(JB16)控制性详细
规划局部调整
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6.3
一、调整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加快构筑现代都市,结合江北区经济、社会建设的实际要求,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为了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姚江新区引入高品质民办学校,不仅能够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教育管理工作,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姚江新区整体环境。
2015年9月宁波市政府下发《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2015年下半年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计划的批复》(甬规字[2015]100号),原则同意对宁波市姚江新区启动区(JB16)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局部调整。
为满足多种教育需求,江北区拟在姚江新区启动区内新增一所36班高品质民办学校,并统筹地段内学校整体布局,对控规用地做局部调整。
要求规划部门尽快做好相应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修改工作。
据此,特组织编制《宁波市姚江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论证报告》。
二、调整依据
规划调整主要参考依据有:
(1)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甬政发【2015】100号);
(2)《宁波市姚江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相关的规划、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等;
三、调整范围
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甬政发【2015】100号文件,结合《宁波市姚江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各地块边界的限定和道路布局情况,本次规划调整范围具体包括:JB16-01-1b,JB16-02-6b,JB16-02-7三个地块。
调整范围现状影像及调整地块编号如下所示:
现状影像图
四、调整内容及论证
规划综合考量地块内部条件、周边区位、交通影响分析等因素,并结合不同性质地块的自身要求,保证原配套设施及建筑空间层次控制,协调周边,总体建议调整如下(如图):
1.规划对范围内JB16-01-1b,JB16-02-6b,JB16-02-7三个地
块用地性质、面积及各指标进行了相应调整,并结合新的用
地布局重新予以编号(详见规划调整后用地编号图)。
调整后地块编号
原地块编号
图
2.本次规划调整对控规配套设施也予以论证,按照规划及相关
配套要求,用地调整后,规划居住人口没有增加,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包括学校无需要增加,其他设施配套标准仍能满足调整后的使用需求。
对原JB16-01-1b内的一所12班幼儿园及一处社区中心予以保留,配建于JB16-01-1b-01内,原JB16-02-7地块配建的200个社会停车位考虑到学校交通需求,分配到现规划JB16-02-6b地块内100个公共停车位,结合36班名办学校建筑设置,另外100个公共停车位考虑到片区交通组织需求配与滨江绿带内。
表2 相关地块调整后用地性质及控制指标一览表
五、结论
综上,规划顺应教育体制改革,满足多种教育需求,新增一所36班高质民办学校,为更进一步合理利用沿江区位优势,将地段内教育用地进行了整体布局。
姚江新区控规调整在原有用地的基础上未新增人口,教育、公共服务等相关设施配套仍满足控规地段内人口需求,调整方案是可行的。
按照环保部门出台的相关规定、规范要求,就北环西路高架对南侧规划学校的噪音污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优化建议。
图纸一、原控规用地规划图
图纸二、调整后用地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