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的CT影像学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848.02 KB
- 文档页数:2
阑尾炎是外科系统的常见急症[1-2],其诊断较为简单,依据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检查即可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较常用,对急性阑尾炎CT检查也有较多报道[3-6],但慢性阑尾炎的CT检查相对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43例慢性阑尾炎患者的CT检查资料,探讨其CT影像学特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4—2012年随访经临床表现或手术治疗证实的慢性阑尾炎患者43例,其中男18例,女25例;年龄15~60岁,以30~45岁较多。患者均有阑尾炎病史,反复右下腹疼痛,局部压痛,隐痛不适,剧烈活动或饮食不节常诱发,无反跳痛及肌紧张。15例腰大肌试验阳性,10例闭孔内肌试验阳性,血白细胞均升高,均无发热。有5例碘水造影后,碘水未见进入阑尾。
1.2检查设备参数采用日本东芝螺旋AsteionCT机,扫描均先用层厚10mm,层间距10mm,扫描范围从腰3至耻骨联合水平,再用层厚3mm、层间距3mm对回盲部进行扫描,有15例行高压静脉推注碘海醇30g,注射流率3.0mL/s,总量93mL造影,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
2结果
43例患者CT表现:阑尾均有增粗,31例全长增粗,12例部分增粗,增粗段直径6~10mm,周围脂肪间隙均较清晰,阑尾腔狭窄。4例阑尾内见小结石影,阑尾内未见液体密度影,增强扫描炎症阑尾明显均匀强化。
3讨论
典型的阑尾炎依据转移性右下腹痛的临床症状,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升高等临床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阑尾肿胀,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甚至有积脓或淋巴结肿大,即可作出诊断。如果患者有阑尾炎病史、反复右下腹疼痛、局部压痛、隐痛不适,但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清晰、阑尾增粗、没有积脓,往往淋巴结肿大不明显,则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较困难,而进行CT薄层扫描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
慢性阑尾炎的CT影像学特征
胡春洪,鲁黎(重庆建设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50)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分析慢性阑尾炎患者阑尾的CT影像学特征,探讨慢性阑尾炎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不确定时CT检查的优越性。方法对2004—2012年在该科进行CT检查的慢性阑尾炎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阑尾炎患者在CT影像上均表现为阑尾不同程度增粗。结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慢性阑尾炎有困难时,CT发现阑尾增粗超过6mm对慢性阑尾炎有肯定诊断价值。
【关键词】阑尾炎/放射摄影术;慢性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20-3126-02中图法分类号:R574.61文献标识码:B
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10月30日第28卷第20期J Mod Med Health ,October 30,2012,Vol.28,No.20血管直接增强成像低场强磁共振脑静脉窦血管成像(MRV )技术就是在所要观察区域的静脉内连续灌注向心性流动的稀释造影剂,并且使用三维梯度回波序列及造影前后所采集到的图像数据,经过图像后处理所获得的三维静脉减影图像[1-2]。所使用的技术应用于下肢静脉血管造影,需要的造影剂量少,配合使用磁共振床的渐进分段扫描技术,可以获得下肢深、浅静脉的减影图像。本文旨在探讨静脉系血管直接增强成像技术(CE -MRV )在下肢静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怀疑有下肢静脉疾病的患者20例,其中男
14例,女6例;年龄36~65岁。正常下肢深、浅静脉10例,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5例,下肢静脉血管曲张3例,下肢浅静脉炎2例。
1.2方法
1.2.1
增强检查前准备
预先在患者足背浅静脉建立静脉注射
通道(如果患者双侧下肢静脉造影则分别在双下肢建立两条静脉注射通道),固定好留置针。钆喷酸葡胺(Gd -DTPA )造影剂15~20
mL ,生理盐水200mL ,首先按10∶1~15∶1用生理盐水稀释15~20mL 的造影剂至200~400mL 备用[2]。
1.2.2扫描成像技术使用SIEMENS 公司Avanto 1.5T18通道
磁共振成像系统,两个体线圈、头线圈和颈部线圈,患者取足先进入仰卧位,对于呼吸不规律者应采用呼吸门控。应同时在患者足踝部、小腿及膝关节处垫上沙袋,从而使下肢能够保持在同一扫
描平面位置内(为减少扫描范围从而减少扫描时间),扫描中心线应定于踝关节上方5cm 处(可以根据患者身高调节中心线),再于患者踝关节处扎止血带,叮嘱患者闭眼,放松,勿动。将床进至
1.5T 磁共振在下肢静脉血管增强中的应用
李军锋,蒋
维,朱
楠(柳铁中心医院放射科,广西柳州545007)
【摘
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对下肢静脉血管成像的应用,评价磁共振静脉系血管直接增强成像技术(CE -MRV )对
静脉系血管成像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SIEMENS 公司Avanto 1.5T 18通道磁共振成像系统,采用自动移床多节
段拼接法对20例临床或超声多普勒检查疑有下肢静脉系疾病的患者进行低场强磁共振脑静脉窦血管成像(MRV )检查,并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 )、多平面重建(MPR )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观察下肢静脉病变在MRV 中的显示。结果20例患
者均获得信号强、边界清楚、伪影少,且观察直观的下肢深、浅静脉图像。结论静脉血管直接增强成像MRV 技术是下
肢静脉系造影的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下肢/血液供给;
血管造影术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20-3127-03
中图法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B 帮助。
正常阑尾直径约0.5~0.6cm ,长约5~7cm ,有文献报道阑尾平均直径为5.1mm ,阑尾壁平均厚度为1.7mm ,平均长度为8cm [7]。由于阑尾固定位于回盲部回盲瓣下方2~3cm ,同时阑尾被肠系膜和腹腔内脂肪包绕,应选用10mm 层厚CT 先扫描,发现回盲部后以此为中心,再用1~3mm 薄层CT 扫描,可以提高诊断阑尾炎的准确度,同时调整窗宽、窗位,有助于显示阑尾。本组选用窗宽350~400Hu ,窗位10~20Hu ,阑尾显示良好。慢性阑尾炎的CT 影像学特征包括阑尾全长增粗31例,部分增粗12例,阑尾结石
4例,8例见阑尾周围粘连改变,周围脂肪间隙均显示清晰,阑尾
内未见液体密度及气体密度影,阑尾增粗均大于6mm ,边缘部分略毛糙,壁增厚大于2mm 并有明显均匀强化。慢性阑尾炎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数由于患者抵抗力强,开始就呈慢性过程,主要病变为阑尾壁不同程度纤维化及慢性炎症细胞浸润,黏膜层和浆肌层可见淋巴细胞和嗜酸细胞浸润为主,管腔狭窄。有文献报道,当阑尾直径超过6mm 时,阑尾腔内有炎性液体聚集有助于鉴别阑尾炎性增粗和正常阑尾粗大。使用2.6mm 作为腔内液体最大宽径的临界值[8]
。而作者认为慢性阑尾炎患者应有阑尾炎病史,同时阑尾增粗,直径超过6mm ,周围脂肪间隙清晰,未见液体及气体影,增强有均匀强化,阑尾腔狭窄,可以见阑尾腔内结石影为其影像学特征。
慢性阑尾炎增粗阑尾需要与正常变异粗大的阑尾相鉴别,正常变异粗大的阑尾无反复下腹部疼痛的临床症状,CT 增强扫描不会异常强化。同时也需要与急性阑尾炎鉴别,急性阑尾炎常在阑尾增粗基础上有积液或气体,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临床症状重。
慢性阑尾炎增粗的阑尾还要与阑尾肿瘤鉴别,当阑尾增粗,阑尾腔超过15mm ,增强扫描阑尾壁增厚并有强化壁结节[9],常见于
50岁以上的人,同时缺少阑尾炎临床症状。当有急性阑尾炎病史
的患者发生右下腹痛,不能明确诊断时,螺旋CT 检查尤其是进行增强扫描检查是一种较好的确诊慢性阑尾炎的可行检查手段。参考文献
[1]欧阳植庭,欧阳洋.阑尾炎误诊误治的反思[J].中国医师杂志,2005,
7(12):1694.
[2]刘继刚,邓曾旭,邹辉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07,28(13):1509.
[3]高兴军,王春红,李建红,等.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 评价[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12):12-13.
[4]李华莉.64排螺旋CT 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83-85.
[5]刘万军,郭艳军.多层螺旋CT 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2-83.
[6]赵峰.多层螺旋CT 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11,27(16):2437-2439.
[7]韩德义,戴洪修.腹部CT 正常阑尾表现[J].中国辐射卫生,2006,2(2):
368.
[8]
Munchen F K.New CT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ppendicitis :appendicitis thickening more than 6mm[J].Fortschr Rontgenstr ,2007,179(12):1226-1227.[9]
张燕,唐猛.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CT 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
20(8):1149-1151.
(收稿日期:2012-08-14)
·3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