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250.22 KB
- 文档页数:5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知识总结测量的历史一.测量①测量的目的。
②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
其次,要有。
③国际上制定了一套统一的量度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SI)。
·【长度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例1A、“选”B、“观”和。
C、(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E、“记”: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时间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打点计时器a)实验室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直线运动的物体等时间所在的位置,可判断物体在任意两个位置间所经过的。
b)工作特点:连接交流电源伏;通电时,振针每秒钟上下振动次,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秒。
例2、如图为甲、乙两同学通过打点记时器向右拉出的纸带,分析纸带可知(1)纸带中,A到D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秒,A到F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秒。
(2)比较甲乙两条纸带上A到F点的情况,甲纸带拉动的快慢情况是_______,乙纸带拉动的快慢情况是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3)______学拉动纸带较快(选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质量表示。
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实验室常用的有和单摆实验:1. 世界上第一只摆钟是根据________原理制成的,此原理是由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的。
2. 结论:摆球摆动周期只与有关,与和无关。
3.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
例2、400页同样的白纸迭合压紧后,用刻度尺测出总厚度为15.0mm,每张白纸的厚度等于____um。
例3、一名粗心的学生测量时忘记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补上:课桌长为0.580 一场足球赛时间约90 一只水笔质量约为1×104一个苹果质量为0.2 农夫山泉矿泉水体积约为550________声一.声波的产生和传播①任何声音都是由于而产生的。
②声波无法再中传播,因为中没有传播振动的。
八上物理知识点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一)认识科学家及各自的成就托勒密:地心说哥白尼:日行说伽利略:实验物理学的先驱,望远镜牛顿:牛顿运动三大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普朗克波尔量子力学居里夫人:发现并命名新元素“镭”“钋”(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机械运动: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2、参照物:定义: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选择原则:除研究对象本身可以任意选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
(3)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
mm)”、“微米(µm)”、“纳米(nm)测量的五会: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
(4)长度的估测:受条件的限制,有时需要对长度进行估测,此时可以借助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比如指头的宽度大约为1cm,拳头的宽度大约为10cm等。
(1)(h)、”“分(min)”、“毫秒(ms)”、“微秒(µs)”等。
它们之间的关(2)(3)时间的估测:可以借助脉搏的跳动次数等对时间进行估测。
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误差的减小: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改进仪器材料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④设计更合理的测量方案(三)快与慢1、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的路程比时间②相同的时间比路程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2、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期末考试总复习提纲物理是中考的一项内容, 我们要学习好物理, 找对方法很重要, 而且要做好物理复习提纲,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复习提纲,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欢迎阅读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复习提纲一、温度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 沸水的温度为100度, 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 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换算关系T=t+273K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 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 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 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 体积变化大, 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 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 吸热, 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 先变软变稀, 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
⑵继续吸热。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 放热, 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 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 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一. 测量1.测量的目的是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2.测量所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分度值决定。
3.测量所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由测量的要求决定。
4.测量需要测量工具和单位。
5.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6.长度(l)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其他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7.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千米= 1000米; 1分米= 0.1 米1厘米= 0.01 米; 1毫米= 0.001 米8.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分度值(2)沿着被测物放正刻度尺,一端对准零刻度线,并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4)读出准确值(精确到最小分度值);(5). 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9.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秒表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t)的单位是秒,用符号s 表示. 其他单位有:时,分,毫秒。
1h= 60 min= 3600 s.10.质量(m):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1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千克,用符号kg表示.其他单位有:克,毫克,吨等,1吨= 103千克= 106 克= 109毫克1.12.物体的质量不随状态 ,温度,形状和位置而改变。
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13.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14.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
(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4)在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调节平衡螺母,左右盘不能对调二.声现象15.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沪科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光部分1 光现象的区分(1)光沿直线传播①有东西遮挡住眼睛例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②瞄准例如:打靶,排队③影子的形成例如:立竿见影,形单影只,形影不离④日食月食⑤小孔成像例如:树下的光斑(2)光的反射①照镜子②倒影(水里没有的东西)例如:镜花水月,水中的树影③潜望镜④遥控器朝向墙壁依然可以控制到电视⑤凸面镜凹面镜( 3 ) 光的折射a.水里东西变浅例如:潭清疑水浅,鱼翔浅底b.东西错位例如:筷子向上弯,通过玻璃看钢笔错位c.海市蜃楼d.岸上东西变高e.通过玻璃看东西2.光的反射(把练习卷上光反射规律的实验认真理解记下来)(1)光的反射光路图: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OB 法线:NO 入射角:∠i反射角:∠r(2)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统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注意:定律里反射写在前面(3)反射分类:镜面反射:平整光滑的物体表面,只有一个方向能看见。
(黑板反光)漫反射:一般物体的表面都很粗糙,在各个方向都能看见。
(黑板上的字)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平面镜成像实验(把练习卷上的实验题认真理解记下来)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成像特点:正立、等大、虚像注意:不管物远离还是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它的大小取决于物的大小。
注意:作图时一定记得平面镜成虚像画虚线。
平面镜成像实验的几个必记问题:(1)为什么用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刻度尺作用: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3)两个大小相同的蜡烛:比较像与物的大小(4)多次实验好处: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5)平面镜进行比较像与物大小的操作:将另一个相同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进行比较。
4.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复习题一、单选题1.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在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路边的树木都在向北运动,以下说法中不可能的是()A.甲车和乙车都往北运动B.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C.甲车和乙车都向南运动D.乙车向南运动,甲车静止2.关于测量误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出现误差,说明测量时一定出了差错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完全可以避免误差C.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是可以减小误差的D.误差是由于测量时的操作不规范造成的3.采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块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采用甲刻度尺读数更精确些B.甲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对齐物块的一端,故测量方法是错误的C.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D.采用乙刻度尺,物块长度应记录为4.小徐用一把刻度尺对同一长度测量进行了4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1.94cm、11.95cm、11.65cm、11.96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A.11.70cm B.11.95cm C.11.7cm D.11.950cm5.小王和小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王都要比小李提前10m到达终点,若让小王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10m,小李仍在原起点处与小王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A.小王先到达终点B.小李先到达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有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他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s时,甲比乙运动的路程长B.0~2s内,乙的速度比甲快C.4s时,甲、乙速度相同D.甲的速度始终比乙快7.如图所示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个物体的s﹣t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相遇时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8.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该实验不能说明的问题()A.用槌敲击A音叉能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用槌敲击A音叉可说明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C.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在月球表面进行该实验现象和地球上相同9.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是()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D.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10.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耳能听到超声波B.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C.声呐可以探测海底,利用的是次声波D.蝙蝠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捕捉昆虫1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远离法线B.入射光线与反射面夹角为20°时,反射角是20°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2.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A.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C.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D.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13.如图所示,人在B处观察到一个彩色玻璃球沉在水池底A处,则玻璃球的真实位置在()A.A处B.A处的偏上方C.A处的偏下方D.A处的左侧14.我们看到学校的国旗呈红色是因为()A.国旗发出红色的光B.国旗吸收太阳光的红色光C.国旗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D.国旗能发出白色的光15.发光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距凸透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则()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厘米B.发光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20厘米C.把发光物体放在距凸透镜30厘米处,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把发光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0厘米处,一定成缩小的实像1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是指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温度升高,则质量变大B.根据可知,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则密度越大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密度的大小通常与质量和体积无关D.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若其体积增加一倍,则它的密度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17.某同学为了测量碎玻璃和沙石的密度,用一只质量为1kg的空桶装满水,测得桶和水的质量为11kg,再将lkg的碎玻璃放入盛满水的水桶中,水溢出后测得剩余质量为11.6kg。
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总复习一、选择题1.剧场等场所的墙壁上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A.装饰美观B.增强对声音的吸收C.减弱对声音的吸收D.防止墙体振动发出声音2.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前2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min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h内的平均速度是()A.35km/h B.40km/h C.45km/h D.50km/h3.实验课上,小华将一枚一元硬币放到碗的底部,然后向后退到恰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如图所示,小明向碗内缓缓注水,再次看到硬币的光路是()A B C D4.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
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之外C.为了使像变小,消费者应靠近摄像头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5.小明要用天平称取10.5克食盐,在称量过程中发现分度盘指针向左偏转,要使天平平衡,小明的操作是()A.移动游码B.调节平衡螺母C.向右盘中加砝码D.减少左盘中的食盐6.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为1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0g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的质量大C.甲、乙体积相同时,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D.甲、乙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7.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在旅行箱下端装有底轮B.衣服的拉链不好用时在上面抹一点石蜡C.汽车轮胎上制有较深的花纹D.磁浮列车运行时使车身与轨道分离形成间隙8.如图所示,将两只重力忽略不计的弹簧测力计A、B挂钩拉在一起,然后用手同时沿水平方向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当左边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8N时,两个弹簧测力计均保持静止,那么右边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及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分别是()A.0N8N B.8N0N C.8N8N D.I6N16N 二、填空题9.瞎子阿炳是我国著名的民间艺人,他创作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成为了民族文化的性)。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 、 、 的一门科学。
2、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 → → → →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 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 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 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 。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
练习 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
二、机械运动1、 定义: 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观众比较百米运动员的快慢采用:⑵裁判比较百米运动员的快慢采用: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 。
4、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Ⅰ 匀速直线运动:A 、 定义: 。
速度定义: 。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计算公式: 变形 , B 、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运输中单位 两单位中 单位大。
换算:1m/s= km/h 1km/h= m/s 。
人步行速度约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C 、路程时间图象: 速度时间图像:Ⅱ 变速运动:A 、 定义: 叫变速运动。
B 、 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 、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 、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 测路程,用 测时间。
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
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1、v 2、v 则v s t = t s v= v t s =E 、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Ⅲ实验中数据的记录: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八上物理期末复习一. 测量1. 测量的目的是 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2. 测量所能够到达的正确程度由测量工具的 最小分度值 决定。
3. 测量所需要到达的正确程度由 测量的要求 决定。
4. 测量需要测量工具和单位。
5.长度的测量是最根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6.长度〔 l 〕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其他单位有: 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 .7. 长度的单位关系是:1千米 = 1000米; 1 分米 =米1 厘米=米;1毫米 =米8.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零刻度线、量程 和 最小分度值(2) 沿着被测物放正刻度尺,一端对准零刻度线,并使 刻度线紧贴被测物;(3).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 垂直;〔 4〕读出正确值〔精确到最小分度值〕;(5). 测量结果由 数值和单位 组成。
9. 测量时间的根本工具是秒表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 (t) 的单位是 秒 ,用符号 s表示 . 其他单位有: 时,分,毫秒。
1h=60 min=3600s.10. 质量 (m)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1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符号kg 表示 . 其他单位有:克,毫克,吨 等36克 = 9毫克,1 吨=10千克 = 10101. 12. 物体的质量不随 状态 , 温度, 形状和 地址 而改变。
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实验室常用天平 测质量。
13. 天平的正确使用: (1) 把天平放在 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零刻度处 ;(2) 调治 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处,这时天平平衡; (3) 把物体放在左 盘里,用镊子向 右 盘加减砝码并调治游码在标尺上的地址,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 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 质量 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14. 使用天平应注意: (1) 不能够高出 最大称量; (2) 加减砝码要用 镊子,且动作要轻。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
1.对于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取决于所选择的的参照物,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的情况也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长度和时间单位的换算:1Km=1000 m ,
1m=10dm=100cm=1000mm=106μm=109nm,1h=60min,1min=60s,1s=1000ms,1ms=1000μs
3.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避免不了,只能通过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较小误差。
测量结果有三部分:精确值,估读值,单位
分度值是指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数值,测量时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例题:黑板擦的长度为11.25cm,从测量数据来看,该同学所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准确值是(),估读值()
4.①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也可以应用变形公式s=vt,或t=s/v 来计算路程和时间。
速度单位:m/s和Km/h,换算关系:1m/s=3.6Km/h.
②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特征: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是相同的,表现为图像则是: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③对于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我们用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求平均速度,一定是求一段路程或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同的路程段或时间段所对应的平均速度是不同的,计算时一定严格按照公式。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并不意味着声音消失
6,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例子: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
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
光路是可逆的。
7,光的反射,一点:入射点,两角:入射角、反射角,三线:入射线、反射线、法线;三线共面,分居两侧,两角相等。
反射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他们依然遵循反射定律。
反射应用: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
8,①平面镜成像,大小相同,距离相等,对称,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做平面镜成像图时注意:辅助线和虚像用虚线表示
.
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使用玻璃板是为了确定虚像的位置,像和物没有重合的原因:一是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二是两只蜡烛大小不同。
③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应用:转弯镜,倒车镜等。
凹面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应用:太阳灶手电筒
9,光的折射:折射规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折射时,空气中的这个角要比水中或玻璃中这个角要大。
实例:海市蜃楼,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断,捉鱼时要往下一些,凸透镜,凹透镜的应用等。
注意: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看到的像在实际物体上方,在岸上看水中的东西,看到的像也在实际物体的上方。
10,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
本质:光的折射。
其中红光的折射能力最弱,紫光的折射能力最强,所以红光在最上面,紫光在最下面。
实例:彩虹光的三基色:红、绿、蓝,原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11,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②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③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像远大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蜡烛的像的原因:一是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等于一倍的焦距,二是光屏中心烛焰中心透镜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
12,近视和远视,近视需要凹透镜来矫正,远视需要凸透镜来矫正
13,(1)天平使用规则简记:一放平,二调零,三调平,四左物右码,量筒使用时,读数既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仰视读数结果偏小,俯视读数结果偏大,正确操作是:平视
(2)密度计算公式:ρ=m/v, 在计算过程中要保持单位的一致性,注意换算单位,国际单位:Kg/m3 ,常用单位:g/cm3 ,1g/cm3=1×103 Kg/m3 ,水的密度需要记住。
考试中还有一中题型是,实验误差分析,即判断实验测得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3)4C o时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C o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C o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4)判断空心还是实心的方法:①、把物体看成是实心的,用组成这种物体的物质的密度乘以这个物体的体积,得实心物体的质量,如果实心物体的质量大于物体本身的质量,物体就是空心的
②、用物质的质量除以物质的密度,得实心部分的体积,如果实心部分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物体就是空心的。
③、用物体的质量除以物体的体积,得这个物体的密度。
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组成这个物体物质的密度,物体就是空心的
14,(1)力的作用效果: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比如:手推墙
(2)弹力:物体放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发生弹性形变,也即是说,没有接触就没有弹力,接触而没有弹性形变,也不会有弹力,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其实都是弹力。
弹簧弹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拉挂钩的那个力的大小决定。
(3)重力: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计算公式:G=mg, 通常根据物体重力也可以计算物体的质量,m=G/g,在计算当中单位是不可以省略的,m的单位是Kg,g的单位是N/Kg,g=9.8N/Kg
(4)摩擦力: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两物体之间产生一种阻碍这种运动的力。
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接触面积无关。
增大摩擦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④使接触面脱离接触(加润滑油、充气垫)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拉动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如下图所示
(5)力的示意图:
f代表摩擦力,F代表拉力,F N代表支持力,G代表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