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方法与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水墨山水画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在绘画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我国土地广大,地质也因地域而不同。
以描线为基本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凹凸)的方法比较多。
不过,主要的方法可分为下面六种,其概要说明如下:斧劈皴——表现火成岩山岩崩溃的部分与突出的部分的主要方法,往往和披麻皴一起使用。
披麻皴——表现土山外观的主要方法,多用来画我国南方的山水。
卷云皴——表现古老山脉的圆形山顶的主要方法,能表现出苍劲的感觉。
雨点皴——表现被烟雾所笼罩的山岳的主要方法。
荷叶皴——表现水成岩所形成的山和岩的主要方法。
折带皴——表现水成岩所形的山岳,特别是崩塌的斜面和堤防的主要方法。
以上各种皴法的应用,须视地质构成的关系而定,必要时可将两种方法混合或折衷使用。
皴法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
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
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
早期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手法为以线条勾勒轮廓,之后敷色。
随着绘画的发展,为表现山水中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向背,逐渐形成了皴擦的笔法,形成中国画独特的专用名词“皴法”。
其基本方法是以点线为基础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凸凹),因地质构造的不同,表现在山石的形貌亦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类型的皴擦方法与名称,一般称为披麻皴、乱麻皴、芝麻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卷云皴(云头皴)、雨点皴(雨雪皴)、弹涡皴、荷叶皴、矾头皴、骷髅皴、鬼皮皴、解索皴、乱柴皴、牛毛皴、马牙皴、斫皴、点错皴、豆瓣皴、刺梨皴(豆瓣皴之变)、破网皴、折带皴、泥里拔钉皴、拖泥带水皴、金碧皴、没骨皴、直擦皴、横擦皴等。
清?郑绩将它列为十六家皴法。
《梦幻居画学简明?论皴》:“古人写山水皴分十六家。
曰披麻,曰云头,曰芝麻,曰乱麻,曰折带,曰马牙,曰斧劈,曰雨点,曰弹涡,曰骷髅,曰矾头,曰荷叶,曰牛毛,曰解素,曰鬼皮,曰乱柴,此十六家皴法,即十六家山石名目,并非杜撰。
传统山水画的描绘方法
传统山水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山、水、云、石等自然景观为主要表现对象,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
传统山水画的描绘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图方法
传统山水画的构图方法主要包括“重心法”和“对称法”。
重心法是指画面中心的物体或景观成为画面的重心,而其他元素则在重心周围布置。
对称法则是指画面中心的景物对称,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呈现出平衡和谐的感觉。
二、绘画手法
传统山水画的绘画手法主要包括“写意法”和“工笔法”。
写意法是指画家以自由、灵活的线条描绘山水的形态,强调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力。
工笔法则是强调细节的表现,画家使用精细、细致的线条描绘山水,强调画家的技巧和功力。
三、色彩运用
山水画的色彩表现多以青、绿、蓝、灰为主,强调自然色彩的变化和渐变。
传统山水画中,不同的山水景观通常使用不同的颜色,以突出山水的特点和气质。
四、创意表现
传统山水画的创意表现主要体现在构思和选题上。
画家通常会在自然景观中寻找灵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画家也会通过创新的方式,将传统的山水画元素融入到现代艺术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总之,传统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通过描绘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表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承和发展传统山水画的描绘方法,是现代艺术家们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的重要任务。
山水画意境的表达技巧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通过对山川河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和深邃。
表达山水画意境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韵生动:山水画注重表达自然山水的气韵和生动感。
通过笔墨的运用,使山、水、云、石等自然元素生动地呈现在画面上,使观者感受到山水的生命力和活力。
2.运用意境:山水画追求的不仅仅是写实,更追求意境的表达。
艺术家通过构图、造型、色彩、墨法等手法,营造出富有诗意和抒情的氛围,使观者产生联想和共鸣。
3.追求形神兼备:山水画既追求形态的准确和传神,又注重神韵的表现。
艺术家通过对山、水、树、石等景物形态的描绘,同时注重捕捉景物背后的精神境界和情感意义。
4.虚实结合:山水画中常常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留白和淡墨表现远山远水,使画面更具空间感和深度感,增强观赏者的想象空间。
5.依据写生:虽然山水画追求意境和诗情,但其创作基础仍然是对自然景物的写生和观察。
艺术家需要通过实地写生或参考自然景物,掌握山水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地表现出自然的美妙和壮阔。
6.笔墨运用:山水画中的笔墨运用至关重要。
除了传统的水墨技法外,还可以运用淡彩、设色等技法进行表现,以丰富画面的层次和色彩的变化。
7.情境营造:山水画的意境表达也离不开对情境的营造。
通过山、水、树、石的组合和搭配,以及配以诗文或题跋,营造出各种情境,使观者更容易沉浸其中,感受到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总的来说,山水画的意境表达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有深厚的绘画功底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理解,同时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把握,使画面不仅能够传达自然景色的美感,还能够触动观者心灵深处的共鸣。
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方法与技巧“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选化,中得心源”,是唐代水墨山水的张燥提出来的。
据说,张操有一次在荆州官吏陆伴家作客,轩外森森牵竹引起了他的创作激情,就主动要求主人取绢素,当场作画。
张操在众多宾客的围观中,旁若无人,挥笔直扫,“若流电激空,惊飓戾天,毫飞墨喷,摔掌如裂”,不多时就完成了一幅奇异的山水画,画面上有苍松怪石,有激水流云,十分生动感人。
有一次他的朋友毕宏,向他请教创作经验,他回答了八个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造化”,指的是大自然,“心源”是指画家思想感情。
说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要把客观对象与主观思想感情结合起来,首先是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原料,忠实于所描绘的对象,但做这个步还不够,还需要在头脑中加工制作,并融入自己的激情。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八个字,揭示了一个准确的创作过程,千百年来,成为指导绘画创作的法则。
张操的创作经验是十分宝贵的。
学习山水画创作,一是要深入到大自然中去,以真山真水为创作素材,不能闭门造车,把别人的作品作为创作的依据,关起门来搞“搬山运动”,那不是成材之路。
二是要把自然形象加工制作为艺术形象,不能当“照相机”,在照相技术非常发达的今日,绘画之所以没有被照相所代替,正因为它包含着画家的主观精神。
画作来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
人们说“西湖风景美如画”,说明风景虽美,但毕竟不如画家笔下的风景美。
一幅绘画,如果没有溶入画家的思想感情,就不是好作品。
“意在笔先”早在唐代,一些书画家已理解到准确的创作过程,应该是“意在笔先”。
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中说:“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
美术评论家张彦远更明确指出:“笔墨形似,皆本于立意归乎用笔”。
于是“意在笔先”就成为指导画家实行创作的准则。
五代山水画大家荆浩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元代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也说:“或画山水一幅,先立题目,然后著笔。
若无题目,便不成画。
”用现代文学语言来说,就是要有“主题”,如果写文章没有主题,没有明确的中心,想到什么写什么,结果必然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知所云了。
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和成就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以下是对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和成就的详细介绍。
一、独特的构图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讲究布局和章法,通过巧妙地安排画面元素,达到整体与局部、动与静的和谐统一。
在构图中,画家常常运用"远近法"、"高远法"等技巧,创造出层次感、立体感和空间感。
例如,"远近法"是通过画面中景、近景、远景的层次感,表现出山水的深远和辽阔;"高远法"则是通过强调山峰的雄伟、崇高,来营造一种崇敬自然、俯瞰万物的境界。
二、笔墨的运用笔墨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通过笔墨的运用,画家能够生动地表现自然景观中的线条和墨色。
在中国山水画中,笔墨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传达情感和意韵的方式。
画家通过运用不同的笔法和墨色,表现出山石的肌理、树木的生机、流水的动态等自然景观,使画面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意境的营造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它通过画面所表现出的氛围和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联想。
在山水画的意境中,往往寄托了画家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追求。
例如,在表现山水的静谧和恬淡时,画家常常运用淡雅的色调和简洁的画面,创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而在表现雄浑和壮丽时,则运用浓重的笔墨和鲜明的色彩,展现出大自然的宏伟与壮观。
四、风格的多样中国山水画的风格十分多样,不同地区的画家在创作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南方的秀美山水到北方的苍茫大地,从西部的崇山峻岭到东部的湖光山色,不同地域的山水画风格各异,但都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此外,不同时代的画家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诸如青绿山水、水墨山水、工笔山水等不同流派。
五、传承与创新中国山水画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历代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使山水画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
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艺术技巧分析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一种重要绘画形式,它以山水为题材,以表现自然景色为主要内容,反映了中国人文精神和艺术理念。
山水画的构图艺术技巧是其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表现山水之美、抒发心情、表达思想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前景、中景、远景的分割山水画的构图应该分成前景、中景和远景三个区域。
前景即画面最前方的部分,通常是些草木、石头、流水等细节。
这些元素在两侧或中间点缀出一个小而精致的前景,有时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引导视线进入画面。
中景是画面中部,描绘的是山水的主题,如山峦、水流、树林、村落等。
这个部分作为画面的主体,应该通过适当的构图突出它的主题性和韵律美,以达到艺术效果。
远景是画面最后部分,通常为空间和深远感的表现,利用恰当的透视技法,可以使前景、中景和远景三个区域形成空间对比。
二、点、线、面的运用山水画中点、线、面的运用是构图的重要技巧之一。
点是构图的最基本要素,它通常用来点缀或衬托出画面中重点部分。
例如,在画面中巧妙地安排一些点缀元素,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具有跳跃性。
线是构图的另一个重要要素,通过线条和灰调的运用,可以表现出山势、水流和树木等。
同时,线条可以体现出画面的横竖、婉曲与直,加大了画面的动感和节奏感。
面是构图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通常用来表现整个画面的空间结构。
在画山的时候,石山、云雾、林木等可以看出是用面的处理技巧来处理。
三、对称与平衡对称与平衡是构图技巧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对称,可以使画面具有一种宏伟、庄严、稳定的格局。
例如,在画山时,可以采用左右对称的手法,将山峰平分为左右两半,使画面富有坚定而豁达的某种意味。
但是,对称也容易让画面过于沉闷,因此在使用对称的同时要重视画面的整体平衡。
平衡可以使画面的各部分相互协调,每个部分不会产生过分的压迫或扭曲。
平衡通常由色彩、明暗度、形状、空间等几个方面来达到。
例如,在画树时,可以利用空间距离的远近、体量的大小、枝叶的弯曲来体现平衡和协调性。
中国山水画透视、设色与运笔技巧(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随笔、案例分析、专家观点、童画教程、美术知识、对话家长、国画技法、国外艺教、艺术纷纷、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ssays, case analysis, expert opinions, children's painting tutorials, art knowledge, dialogue with parents, Chinese painting techniques, foreign art education, art in succession, other materials, etc.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山水画透视、设色与运笔技巧散点透视透视,是绘画术语。
中国山水画常用的透视方法
中国山水画常用的透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条分透视法:将画面划分为多个平行条块,并以一定的间隔递进,从远到近,使整个画面呈现出近大远小的效果。
2. 饱满透视法:通过将远近景物的大小适当拉长或缩短,使整个画面呈现一种透视效果,增强远近景物的立体感。
3. 近大远小透视法:在画面中将远处的景物绘制得比近处的景物小,从而表现出远处的远近感,并强调近处的立体感。
4. 洗墨透视法:通过使用水墨的深浅描绘物体的远近关系,使整个画面呈现出透视效果,增强景物的立体感。
5. 重叠透视法:通过将不同位置的物体相互重叠,使远处的物体叠在近处的物体上,从而表达出远处的景物位于近处景物的背后,增强远近感。
这些透视方法结合山水画的特点,使画面更加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让观者能够感受到远近处景物的距离和深度。
传统山水画的学习方法和技法基础一、中国传统山水画学习方法1、文房四宝笔:大、中、小狼毫毛笔各一支备用,一定要选硬毫的笔毛。
破笔一支,将笔毛打散成散毛状,或刮成扁锋,不要刮成尖头。
秃笔一支,用中狼毫将笔毛剪去一半长度,只留一个秃头,秃头要平整。
刀笔一支,用刀片将中狼毫笔毛削成象手术刀一样备用。
钝笔一支,用中狼毫将笔毛尖剪去一点备用。
锥笔一支,将笔毛削成锥状备用,如商家能制作些异形笔更佳。
(图9)图9墨:墨分五色,是指焦墨、干墨、浓墨、淡墨、湿墨,用这五种浓度不同的墨可代替色彩表现不同的层次感,焦墨浓度相当于用墨锭作画,干墨相当于不加水的墨汁,这二种不常用,山水多用浓、淡、湿墨。
在墨汁中加入一至五倍清水为浓墨,五至十倍清水为淡墨,十至二十倍清水为湿墨。
纸:熟宣不浸染,常用于工笔山水画,历史上的山水画家大多也用于写意山水画,初学用熟宣易成。
生宣易浸染,常用于写意画,因浸染不易控制掌握初学难度较大。
此外,不同的纸画法亦不同,熟宣通常按勾、皴、点、染的步骤,将染墨染色放在最后,这是因为,熟宣作画笔触显得生硬毛刺,最后通过三矾九染,可消除毛刺,使画面柔美滋润。
生宣可按勾、染、皴、点的顺序,先染后画,这是因为,生宣易浸,如画好再染,往往墨色会浸到画面外去,这叫跑墨,跑墨会破坏画面的整体美,染后再皴再点,可根据浸染的程度进行修正,才能保证画面整洁美观。
此外,生宣画写意采用枯笔简约干画法为好,此种画法勾、皴、点而少染或不染,远山也用勾画法或飞白法,少用塗染法。
由于塗染法不太好掌控,易使画面浸花,所以初学者少用为宜。
即便是使用塗染法,也应注意塗染面积不应过大,且应快准,落笔即成,忌讳反复塗抹,并及时用电吹风将边缘吹干,現在有一种半生宣画山水较理想。
砚:可多备几个碟用于配色配墨。
画山水配色配墨与人物、花鸟画有些区别,人物、花鸟画多是干画法,很少渲染,而山水画因渲染用墨用色量较大,应一次多调些墨色,保证渲染时整幅画的墨色统一。
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艺术技巧分析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自然风景为主题,具有悠久的艺术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构图艺术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前后层次法山水画中常采用前后层次法创造空间感。
通过几个层次的交错和远近距离的变化,营造出山水深远无边的视觉效果。
前层通常描绘较高的靠近观者的物体,后层则描绘远处的山水景物。
近层与远景之间的层次感使观者产生距离感,增强了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二、左右对称法山水画中常采用左右对称的构图形式,将画面平均分为两半。
左右对称的布局增加了画面的稳定感和平衡感,使观者感到安宁和和谐。
画面的左右两侧可呈现出不同的景物和元素,形成互补和对照,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三、倾斜法山水画经常使用倾斜的构图形式,将山水景物安排在画面的左上角或右上角,倾斜向下。
这种构图形式通常被称为“太和倾斜”或“安史倾斜”。
通过倾斜的布局,画面呈现出一种透视感和动感,使观者感到山水的博大和峻险,同时也能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四、三分法三分法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方法,将画面分为左、右、中三个部分。
山水画中常将元素安排在三个部分,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稳定。
常见的三分布局为:左边有高山,右边有水脉,中间有树木或建筑。
这种构图形式常见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画和人物画,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和美观。
五、斗方法斗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山水画构图方法,也被称为“方斗法”。
斗方法将画面分为四个相等的部分,四个角落没有重要景物,而是用来强化画面的对比。
斗方法能够有效地调节画面的平衡和和谐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艺术技巧是通过前后层次法、左右对称法、倾斜法、三分法和斗方法等方法来塑造画面的形象和氛围。
这些构图技巧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布局,使画面更富层次感、深度感和立体感,同时也能表达出自然风景的壮丽和优美。
山水画创作说明山水画的创作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构图、笔法、墨法和其他相关技巧。
1.构图:构图是山水画创作的首要步骤,也是决定作品品质的关键环节。
中国画的结构图,或称之为“章法”、“布局”,被广泛应用在中国传统绘画中。
在山水画中,构图的形式必须与内容相互协调,以体现出主次、虚实、疏密、远近、大小、聚散等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
这样可以使画作看起来更具美感和艺术性。
比如,中国南北宋的“以大观小”和“以小观大”的构图方法,就是应用三远法进行构图创作,很多画作都充分表现出了画作的内容和山水的气势。
此外,还有用英文字母来融入构图的创作形式,如S形、V形、C形等。
山水画创作者应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要表达的内容来灵活运用,更要对构图形式进行创新,使作品保持新颖。
2.笔法:笔法是进行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步骤。
自古以来,用笔讲求“笔意”、“笔理”、“笔法”、“笔趣”,好的中国画合起来看,笔笔都是形象,拆开来看笔笔都是书法。
好的用笔要求平、留、圆、重、变。
平如“锥划沙”,力量匀实,不结不滞;圆如“折钗股”,丰腴、圆润、富有弹性;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积点成线;重如“高山坠石”,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变如“百川归海”,极尽变化,复归统一。
3.墨法:墨法在山水画的创作中也非常重要。
要点有五:第一遍干后再加第二遍;第二遍要墨迹未干时加点水,造成变化;第三遍干后用浓墨染;第四遍全染,第五遍将笔全部打散,点上去叫作点苔。
4.其他相关技巧: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技巧和方法也需要创作者掌握和运用。
比如在色彩运用方面,要学会运用对比色、互补色等色彩关系来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在画面处理方面,要注重虚实结合、主次分明,突出主题;在细节处理方面,要注重刻画细节,如树枝、水波等,以增强画面的生动性和细腻感。
总的来说,山水画的创作需要创作者有全面的绘画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还需要创作者对自然景观有深入的观察和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意境的山水画作品。
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艺术技巧分析【摘要】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山川河流、云雾松柏为主题,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情感体验。
构图艺术技巧在山水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决定了画面的美感,更能表达画家对自然的理解与情感。
线条运用是构图的基础,它可以表现出山水的轮廓与纹理,引导观者的视线;色彩搭配则赋予作品生动的色彩与情绪;明暗对比则产生画面的光影效果,增强立体感;前中后景的安排可以营造深度感;形与背景的统一性则保持画面的整体性。
构图艺术技巧对中国山水画至关重要,它们不仅决定了作品的质量与水平,更展现了中国绘画传统的深厚底蕴。
通过对各项技巧的分析与应用,画家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独特理解,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感。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山水画,构图艺术技巧,线条运用,色彩搭配,明暗对比,前中后景的安排,形与背景的统一性,重要性,结论。
1. 引言1.1 介绍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就被视为中国绘画的灵魂,代表着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审美追求。
山水画以山、水为主题,借以表现大自然的壮美和恢弘,体现出中国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敬畏和赞叹。
中国山水画有着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绘画技法,其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工笔精美,也有写意的潇洒飘逸。
艺术家们通过山水画,表现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生命的体会,展现了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山水画的绘画内容广泛丰富,既有山水人物、山水花鸟等,也有山水村舍、山水寺观等。
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们通过构图艺术技巧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构图艺术技巧对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决定了作品的整体效果,还体现了艺术家们的审美追求和创作功力。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进一步分析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艺术技巧,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绘画形式。
1.2 概述构图艺术技巧的重要性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便受到人们的追捧与喜爱。
中国画的⼗⼤基本要素中国⼭⽔画的三⼤创作基本规律记得上学时写作⽂写⽂章,总是要提到三要素,中国画也会有很多要素,现在总结归纳在⼀起,就⽐较⽅便,既然是基本要素,难免要概况⼀些,只能是有时间在细细详解。
1.笔墨 笔墨是中国画以⽂载道的表现⼿段,并不仅仅是绘画技巧。
这⼀点好多⼈或不知,或不会⽤,会⽤了⼜没有⽂化的关怀。
⽂化的缺失是笔墨⽆法得以理解、⽆法得以传承的'硬伤'。
什么是笔墨呢?清⼈刘熙载有云:'⾼韵、深情、坚质、浩⽓,缺⼀不可以为书。
'书者,⼼画也。
若不懂笔墨,何谈以⽂载道,中国画⼜有何内涵之说? 2.⽓韵 '⽓韵⽣动'不只是南齐谢赫的六法之⼀,⼤凡中国之艺术,中国之⽂学、武术、医学,都离不开'⽓韵'。
'⽓韵⽣动'亦不只是⼀个⽂学概念,它已然是中国⼈的⼀种⽣存理念。
所以说,中国画是⼈⽂的,是科学。
五代荆浩提出笔有四势⽈:筋、⽓、⾻、⾁。
⽽'⽓韵'来于笔墨,笔墨来于学养、来于⼈格、来于作者感时悯天的浪漫情怀。
所以有'⼈格不⾼,画格难求其⾼'之说。
3.势'势'是⼀种画⾯关系,更是⼀种修为,没有'势'就不会有'⽓韵⽣动'。
'势'有两种:⼀是画⾯结构之势(造险);⼆是笔墨运动之势(⽓韵⽣动)。
中国画是鲜活的、'形⽽上'的,'势'是扑⾯⽽来的第⼀印象,或险绝、或敦厚、或野逸、或俊秀,⽆论⼭⽔、⼈物、花鸟,皆是⼀种圆融的开合关系,绵绵不绝,⽣⽣不息。
4.境 中国画之境,远⾮⾃然之景或西画之景。
若画家不明事理,误⼊景区,越描越像,越像越描,离中国画的本真意义越来越远。
殊不知'境⽣于象外'、'境由⼼造'之理。
⽯涛有'名⼭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必怪'的警句,画家当深悟。
画一幅山水画的创作说明创作一幅山水画的创作说明Introduction: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以描绘自然山水景色为主题。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山水画的创作说明,帮助大家了解山水画的构图要点、技巧和创作思路。
一、选择题材和构图在创作山水画之前,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题材和构图。
题材可以是山脉、河流、湖泊、瀑布或者孤树等。
构图要考虑到远近景的关系,通常将主题放在画面的前景,背景则是远山、云雾和天空,给人一种广袤深远的感觉。
二、准备材料和工具准备好绘画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括画笔、颜料、布纸和水盆等。
对于山水画,一般使用宣纸或者宣纸跟带背景,选择合适的画笔,如羊毫和狼毫,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笔头大小。
颜料方面,可以选择水墨颜料或者彩色水粉,以表达不同的效果和氛围。
三、构建基础线条和轮廓在开始创作之前,先用淡墨或者淡颜色水粉勾勒出整体轮廓。
山水画强调线条的流动和呼应,要注意画面的整体平衡和层次感。
采用淡墨或者淡颜色可以让线条更加柔和,也便于后续的着色和渲染。
四、运用水墨技巧表现山水特色山水画的特点之一是运用水墨的技巧表现山水景色的变化和特色。
可以运用干笔写意、湿笔渲染等技法来营造不同的效果。
比如使用干笔写出树木的枝叶,用湿笔表现云雾的流动和水面的波纹。
五、突出画面的焦点和层次感在山水画中,突出画面的焦点和层次感非常重要。
焦点是画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可以是一座山峰、一片水面或者一棵参天大树。
要通过精心的构图和明暗对比来突出焦点,并让视线有导向性,引导观者的目光。
六、注重光影的运用和细节的处理山水画要注重光影的运用和细节的处理。
通过运用明暗对比表现山体的起伏和纹理,突出山水的质感和层次。
同时,要注意细致刻画一些细节,如树叶的形状、山石的纹理等,这些细节将增加画面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七、加入适当的色彩和氛围除了传统的水墨画外,山水画也可以加入适当的色彩和氛围。
可以使用水粉、颜色笔等彩色媒介,给画面增添一些明亮的色彩和丰富的层次感。
山水画创作说明怎么写山水画创作说明一、引言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山水为题材,以墨色为主线,追求意境的表现和审美的享受。
它以自然风景为对象,通过线条、墨色和构图的运用,呈现出宏伟壮丽的山河景观。
本篇创作说明将介绍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和技巧,以期帮助广大爱好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二、素描与构图在开始山水画创作之前,首先要进行素描与构图的准备工作。
通过素描,我们可以准确勾勒出画中的山水形态,为之后的上色打下基础。
构图是整个画面的布局设计,包括前景、中景和远景的安排,以及主题物体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等。
要注意画面的平衡感和层次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有趣。
三、墨色的运用墨色在山水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表现出山川的纹理和质感,还可以体现出意境的含义。
在创作中,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墨色技法,如点、勾、染、洒等,来使画面更富有变化。
墨色的运用要注意轻重变化的处理,通过水墨的渗透、拔白和晕染等技巧,营造出浓淡相间、虚实有致的艺术效果。
四、山水的表现山水是山水画的重要表现对象,它是整个画面的核心。
在描绘山水时,我们需要注意山的造型和纹理的表现。
对于山的造型,可以采用“狮子山”、“蛇腰山”、“翠绿山”等技法勾勒出山的形态特征。
而对于山的纹理,可以通过使用层次细致的勾勒、水墨的灰笔、淡墨之间的对比等技巧来表现山的质感和纹理。
五、水的描绘水是山水画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它不仅可以增添画面的变化和层次感,还可以体现水的流动之美。
在描绘水时,我们可以运用点、勾、染和洒等技法,勾勒出水面起伏的波澜,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还可以通过水的倒影和光影的表现,增强画面的逼真感和立体感。
六、树木与植物的描绘在山水画中,树木和植物是画面的点缀与衬托,它们不仅可以起到画面平衡的作用,还可以增添画面的神韵和气息。
在描绘树木和植物时,我们可以运用墨色的干湿和深浅变化,勾勒出树枝的曲折和叶子的细腻纹理,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中国山水画的主要技法中国山水画是中国古典绘画的一种重要分类,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它不仅涵盖了景观山水、草堂山水、写意山水,同时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而备受中国人民和外国友人的热烈欢迎。
本文以“中国山水画的主要技法”为标题,简要介绍山水画创作的基本技法,以及中国山水画艺术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
首先,做好山水画的基础工作,尤其是在绘画准备阶段,为绘画确定主体的形象类型、结构类型,可分为四大部分,即全图构图、山水构图、树木构图、云纹构图。
把握好上述构图,才能真正发挥画面的空间效果,有助于把握画面的意境,从而让画面充满诗情画意。
在绘画材料选择上,中国古代山水画绘画材料多以绢本为主,古代绘画材料由竹纸、石印和纸札组成,以绢本为主,竹纸用于创作写意山水,石印主要用于纪胜,而纸札则用于粉彩画。
在绘画色彩上,中国山水画承载出古代士大夫对自然的生活情感和审美美学,其色彩多以色砂、榨色和掺色为主,用色适中,有深有浅,清晰可见,有的还采用金属的色彩来绘画,使得画面锋芒更加鲜明。
其次,中国山水画的绘画技法,也称作“洗墨”,洗墨技法包括虚实、断面、抹、拍、划、拉、延法,这些技巧可以灵活运用,山水画以笔迹自然,勾勒出山形、水形及天地景象,体现出中国古代的自然观的精华。
抹技法则是用笔把线条抹掉,抹得自如,在做法上多以湿毛笔为主,抹平过度部分,使画面有自然的通逸感;抹法的抹的笔触尤其重要,它不仅能使画面简洁,更能突出山水的层次与质感,令画面更加活跃。
笔划技法,也是画山水最基本而重要的技法,它主要是笔画的沿着画面形成虚实,断线条,以及轻重把握,避免笔触太多,从而使画面充满平静的诗意。
此外,中国山水画的拉法、延法也是绘制山水的基本技法,它们的共同作用可以使山水细节更加到位,强调景物的质感,体现出气势磅礴的自然情趣。
最后,中国山水画绘制艺术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等几个朝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具有节奏疏密、通透清新、表现技法丰富、思想内涵丰厚等特点。
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方法及审美特点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它通常表现自然景色,通过山水的各种变化来表现出自然的神韵。
在中国山水画中,透视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审美特点。
透视方法
1.远近法:远离画面前景的物体,画面中的大小逐渐缩小,透视线逐渐收敛,形成远近有序的透视效果。
2.透视法:通过画面中的主体物体来表现空间的深度感,透过物体的大小,位置及身份的安排表现出深度的变化,从而形成三维的立体效果。
3.压缩透视法:通过画面中主体物体的比例增大,使画面中的物体表现出一种压缩的透视效果,从而表现出更强烈的空间感。
审美特点
1.追求山水的神韵:中国山水画中追求的不是真实的描绘,而是景物之神韵,表达了古人对自然之美的敬虔。
2.以画境代人境:中国山水画注重画境而非人境,画面中很少出现人的身影,旨在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意境超脱:中国山水画注重意象和意境,通过意象的渲染达到观者的心灵共鸣,以达到人心舒畅之效。
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方法与技巧
时间:2015-02-09 16:17来源:我爱画画网作者:乐而言点击:619次山水画是中国画的其中一种,同时也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
而很多学生都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创作山水画,其实我们每个人创作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都是会有所不同的,我们不必硬是要一致。
现在我来看一下山水画创作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山水画创作的方法与技巧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选化,中得心源”,是唐代水墨山水的创始者张燥提出来的。
据说,张操有一次在荆州官吏陆伴家作客,轩外森森牵竹引起了他的创作激情,就主动要求主人取绢素,当场作画。
张操在众多宾客的围观中,旁若无人,挥笔直扫,“若流电激空,惊飓戾天,毫飞墨喷,摔掌如裂”,不多时就完成了一幅奇异的山水画,画面上有苍松怪石,有激水流云,十分生动感人。
有一次他的朋友毕宏,向他请教创作经验,他回答了八个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造化”,指的是大自然,“心源”是指画家思想感情。
说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要把客观对象与主观思想感情结合起来,首先是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原料,忠实于所描绘的对象,但做这一步还不够,还需要在头脑中加工制作,并融入自己的激情。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八个字,揭示了一个正确的创作过程,千百年来,成为指导绘画创作的法则。
张操的创作经验是十分宝贵的。
学习山水画创作,一是要深入到大自然中去,以真山真水为创作素材,不能闭门造车,把别人的作品作为创作的唯一依据,关起门来搞“搬山运动”,那不是成材之路。
二是要把自然形象加工制作为艺术形象,不能当“照相机”,在照相技术非常发达的今日,绘画之所以没有被照相所代替,正因为它包含着画家的主观精神。
画作来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
人们说“西湖风景美如画”,说明风景虽美,但毕竟不如画家笔下的风景美。
一幅绘
画,如果没有溶入画家的思想感情,就不是好作品。
“意在笔先”
早在唐代,一些书画家已认识到正确的创作过程,应该是“意在笔先”。
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中说:“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
美术评论家张彦远更明确指出:“笔墨形似,皆本于立意归乎用笔”。
于是“意在笔先”就成为指导画家进行创作的准则。
五代山水画大家荆浩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元代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也说:“或画山水一幅,先立题目,然后著笔。
若无题目,便不成画。
”用现代文学语言来说,就是要有“主题”,如果写文章没有主题,没有明确的中心,想到什么写什么,结果必然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知所云了。
画山水也是如此,落笔之前如果没有“立意”、“存想”,便画不好一幅画。
就拿前面说那位落笔如惊雷掣电、急风骤雨的泼墨山水画大师张操来说,据目击其作画的符载介绍,张燥在下笔前的神态是“箕坐鼓气,神机始发”。
意思是说,他静静地坐在绢素前,凝神屏气地思考,片刻以后,感情奔放才开始作画。
可见张燥在作画前也有一个构思立意的过程,否则他也画不出好画来。
至于构思立意包含些什么内容,要解决哪些问题,清代山水画家王原祁有一段详细论述,现摘录于下,以供参考:
“意在笔先,为画中要诀。
作画于榻管时,须要安闲恬适,扫尽俗肠(可理解为排除杂念,集中注意力)。
默对素幅,凝神静气。
看高下,审左右,幅内幅外,来路去路,胸有成竹,然后儒毫吮墨。
先定气势,次分间架(即主体结构),次布疏密,次别浓淡。
转换敲击,东呼西应,自然水到渠成,天然凑拍。
其为淋漓尽致无疑矣。
若毫无定见,利名心急,惟取悦人,布立树石,逐块堆砌,扭捏满幅,意味索然,便为俗笔。
”
“大胆溶笔,细心收拍”
古人说,作画要“大胆落笔,细心收拾”,这是一条重要的创作经验。
意思是说落笔作画时,胆子要大,当章法结构大势勾定之后,就要放笔直写,或提或按,或粗或细,或浓或淡,或干或湿,随机主发,一气呵成,这样画出来的画就清,能贯气,变化也多。
等大局已定之后,再回过头来把欠妥的笔改一改,.不足之处补一补,以求细部的完美。
如果是用积墨法,·也在这个基础上层层积染,画完画足。
为什么要“大胆落笔”?原因是:1.山水画重气势,如果作画时胆小气弱,运笔欲行不行,用墨心存犹豫,画出来的画就不能得气势,全神气,缺乏艺术感染力。
2.山水画景物繁杂、琐碎,如果作画一开始就注意于细部的描绘,谨小慎微,画出来的画就容易气脉不连贯,涣散而缺乏神彩。
但是“大胆落笔”还需要结合“细心收拾”,因为落笔之后,可能出现败笔或遗漏,需要修补,再说有时落笔之后,由于灵感迸发,有新的章法生发出来,需要因势利导,以取得意外的情趣。
“功夫在诗外”
宋代大诗人陆游教导他儿子怎样学做诗说,“功夫在诗外”。
学画也是一样道理,不能光是学点笔墨技法,要重视其他方面的修养,才能搞好创作。
重视画家修养,是中国绘画的优良传统,宋代鉴赏家赵希鸽要求画家要有三个方面的修养:“胸中有万卷书,目饱前代奇迹,又车辙马迹半天下,方可下笔。
”他说的第一个方面,是指要有文学修养。
在我国,文学对绘画的影响是深刻的,自苏东坡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著名理论之后,诗与画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仅创造诗的意境,成为中国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且诗文题跋直接入
画以后,文学更成为绘画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如果缺乏文学修养,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画家。
第二个方面,指的是传统的继承。
文化总是有继承性的,今天的绘画是从昨天发展而来,不研究传统就不能发展新的绘画。
第三个方面是指要有深厚的生活基础,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没有生活就不可能画出好画。
学中国画,除了上述三个修养之外,还要学书法。
如果还有余力,再学点篆刻也是大有好处的。
一幅中国画常是由诗、书、画、印综合构成的。
许多有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都一致认为学画要重视“画外”的功夫。
潘天寿说:“一天到晚画画,不是办法。
画画,不单是技巧问题,有各方面的关系,一天到晚画,手要滑了。
要多读书,又要用心读。
”陆俨少说:“把全部精力都扑在画上,不问其他学问,也不一定可以得到不断提高的效果。
尤其到了相当水平,再想往上提,更是这样。
”
关于山水画,上面介绍了不少大家们的意见,但是这些都是他们创作的思路,我们可以参考参照,并不是一定要我们根据他们的思路来进行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