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发展简史

  • 格式:pptx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5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邪气向里传变,并不是如《伤寒论》所说的那样按六经传变,而 是由于病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分别有九种传变形式,应该分别针对 其病情进行治疗,可以用吐法、可以用清法、也可以用下法。
《瘟疫论》的局限性
《瘟疫论》所讲瘟疫 瘟疫 温病
• 袁班,字体庵,明末江苏秦邮人。公元1643年。《证治心传》。
• 史可法:“阐古今所必由之理,实天下所未见之书。”
•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自序》中说:“至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 辨证温病。” “惜其论之未详,立法未备。”
明、清时期—形成与发展阶段
• 张鹤腾,字风逵,安徽颍州人(现在的阜阳人),生卒年代大约 是公元1557-1635年。《伤暑全书》
• “署证不分表里,一味清内,得寒凉而解,苦酸而收,不必用下” • 叶天士引用到《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中并加以发挥。“张风
• “缘瑭十九岁时,父病年余,至于不起,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 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于天地间。遂购方书,伏读于苫块之余, 至张长沙外逐荣势,内怠身命之论,因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
• 《证治心传》,共一万三千多字,其中涉及到温病的部分有两篇。 一篇是“治病必审四时用药说”,一篇是“温热瘟疫辨”。
• 他提出一年四季气候不同,用药也不一样。其中讲到了治疗春季 的风温、春温、夏季的暑热,长夏的湿温,秋季的秋燥,冬季的 冬温等各种温病所用的药物。在秋燥中虽然没有提出凉燥、温燥 的名词,但是他已经提出了秋燥有兼凉和兼温的不同,用药也不 一样。
• 亡于兵燹
• 《伤寒论》中提到了温病的内容
•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 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第二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 第三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
逆,脉阴阳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紧者,名为伤寒”
• 第六条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贡献
• 一:寒温分论。 • 二: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 • 是温病学派形成的标志。 • 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再,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齿若 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 • 对温病过程中斑、疹、白痦的形态、色泽、治法、预后都讲得非 常清楚,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诊断学的内容。
• 若时值初春,严寒将退,风木司权,其气善升而近燥,多犯上焦 ┈┈取轻清之味清肃肺卫。若失治久延,渐入荣分,有逆传、顺传 之候┈┈又有热极旁流,名为顺传胃腑。”
•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1条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 包”。
• 王孟英等:有逆必有顺,逆传是传入心包,顺传就应该是向下传 到胃。
• 《证治心传》公元1643年完成的。 •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叶天士(1666-1745)晚年口授。 • 史可法作序“俟锋焰稍息,亟付手民,以饷世之习医者。” • 1858,修邑志,赵观澜, “蠹蚀过半”。 • 1924,浙江人裘庆元,字吉生,在杭州成立了“三三医社”,于
逵云: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可 称要言不烦。”
• 吴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代大约是公元1582-1652年。 《温疫论》(公元1642年)--世界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
• 他一生中经历过多次温疫的流行。 • 《温疫论·序》中说“崇祯辛巳年”(公元1641午)发生了一场大
• 《尚论篇·卷首·详论温疫以破大惑》中,他提出了温疫病的邪气 入侵途径及所犯部位,他说:“然从鼻、从口所人之邪,必先注 中焦,以次分布上、下……此三焦定位之邪也。”明确地指出了邪 气从口、鼻先进入中焦,然后再弥漫到上焦、下焦。
• “伤寒邪中外廓,故一表即散;疫邪行在中道,故表之不散。伤 寒邪入胃府,则腹满便坚,故可攻下;疫邪在三焦,散漫不收, 下之复合。”
• “未病前,先饮芳香正气药,则邪不能人,此为上也。邪既入, 急以逐秽为第一义。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 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
• 吴鞠通--银翘散:“本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 佐以苦甘之训’,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银翘散里用银花、 薄荷、芥穗等芳香药,就是“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的具体体 现。
• 唐,孙思邈《备急干金要方》,公元652年。《千金翼方》,公 元681年。
• 滋阴解表—葳蕤汤 • 清热凉血—犀角地黄汤 • 《备急千金要方》中收载“辟疫气”、“辟温气”、“辟温疫气”
方剂36首。 • 《千金翼方》中有治疗温病的“杂方附”6首。
• 唐,王焘《外台秘要》,公元752年。书中也收载了治疗与预防 温病的数十个方剂。
• 隋唐时期的成就:有进展,有方剂,理论、辨治体系发展不大。
宋、金、元—成长阶段
• 宋,郭雍, 《伤寒补亡论》。 • 生于北宋、南宋之间,字子和,号白云先生,后世多称他为郭白
云。《伤寒补亡论》大概成书于公元1181年。 • “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
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 “伤寒宗仲景,热病用河间”
• 元末明初,王履,字安道。《医经溯洄集》
• “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 “伤寒即发于天令寒冷之时,而寒邪在表,闭其腠理,故非辛甘 温之剂不足以散之……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喧热之时,火郁自内 而达于外,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 足以解之。”
• 指出了伤寒与温病病因、病机、治法的不同。伤寒是寒邪在表, 闭塞腠理,治疗必须用辛温发散;温病是热邪从体内向体表而来, 郁滞在腠理,治疗必须用寒凉清解。
• 《伤寒论·伤寒例》:“《阴阳大论》云:……中而即病者,名曰 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 “太阳中风,“桂枝汤主之”
• “太阳伤寒,“麻黄汤主之”
• 太阳温病?
• 《伤寒卒病论集》-《伤寒论原序》
•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 《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 合十六卷”。
《薛生白湿热病篇》 湿热病辨证论治的代表性文献
• 薛雪,字生白,号一瓢,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代大约为公元16811770年。
• 湿热病辨证论治的代表性文献,补充了《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的 不足。
《温病条辨》 温病学的集大成之作
• 吴瑭,字配珩,号鞠通,江苏淮阴人;生卒年代大约是公元1758-1836 年。
乃作。” • 书中提到了温病的名称(共60处)、病因。 • 有的篇目中还提到了温病的症状、体征,《灵枢·论疾诊尺》“尺
肤热甚,脉盛壮者,病温也。” • 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
《灵枢·热病》“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
《难经》
• 《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 热病、有温病。”
• 《伤寒论·伤寒例》 “《阴阳大论》云:……中而即病者,名曰伤
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
• 《伤寒论》,清法:如麻杏石甘汤、白虎汤

下法: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隋唐时期
•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公元610年。 • “源”:病因 • “候”:证候。 • 温病:三十四候,对它的病因和证候进行了分析。 • 仍未形成辨证论治的体系。
• 叶桂,字天士,号番岩,晚号上 津老人,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代 大约为公元1667-1746年。
意义
• 温病学形成的标志。 •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1条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
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 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 第8条“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 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 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胶、 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 矣。”
的温疫,波及到“山东、浙省、南北两直”。 • “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
气所感”。 • “异气”“疠气”“戾气” • 戾气侵犯人体的途径不是《伤寒论》所说的由皮毛而人,而是从
口、鼻进人人体。
• 不以六经传变

中道
• 口、鼻
募原(膜原)
• 膜原:半表半里。
• 疏通气机。
• 《广瘟疫论》成于1675年,刊于1778年。 • 《瘟疫明辨》 • 辨证方面: “意在辨瘟疫之体异于伤寒,而尤慎辨于见证之始,
开卷先列辨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五条。”
• 治疗:汗、下、清、和、补五法。
• 局限:恽铁樵“此书浅而狭隘,读之既久,恒偏于用凉,转以凉 药误事。”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温病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温病学发展简史
总论
• 温病学是一门临床基础课程,是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 • 《黄帝内经》最先提出,《伤寒杂病论》中亦有记载,但发展缓
慢,至清代中期方形成独立学说。 • 现在作为单独的学科存在。 •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 温病学就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
科。
萌芽阶段-战国至隋唐
• 1、《黄帝内经》-战国时期 • 2、《难经》,稍晚于《黄帝内经》 • 3、《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 • 4、隋唐时期的其它医史文献。
《黄帝内经》
• 《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气乃大温,草木乃荣,民乃疠,温病
•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耳”。
• 《医门法律》 • 秋燥论 • 刘完素扩展了病机十九条,提出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
于燥” • 喻嘉言作清燥救肺汤。 • “秋燥论”与清燥救肺汤,为后世对秋燥病的认识与治疗产生了
较为深远的影响。
• 《广瘟疫论》对《温疫论》的发挥
• 戴天章,字麟郊,号北山,江苏上元(就是江宁县)人,生卒年 代大约为公元1644-1722年。
• 《史通·人物志》(唐·刘知己) 引唐代甘伯宗《名医录》云:
• 《伤寒论序》(宋·林亿等)
张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
• 《医说》(宋·张杲)
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
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
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
•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 • 1、战乱 • 2、自然灾害 • 公元156年(东汉永寿二年)5649万 • 蜀国有28万户,94万人,;吴国有52.3万户,230万人,魏国有
•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宣 明论方》等。
• 外感六淫,热证居多。 • “六气皆从火化”
• 刘氏强调“六气化火”、“五志化火”,认为外感病、内伤病都 以火热为主,在治疗上主张寒凉清热,因此后世称他为“寒凉派” 的代表人物。
• 双解散、防风通圣散、天水散
• 用表里双解的方法治疗热病,发表用麻黄,清里攻下用石膏、大 黄、芒硝,以辛温药与寒凉药配合使用,这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 日本中西惟忠《伤寒之研究》:“谓邪而为寒,盖古义也。”
伤寒论
• 张仲景(150~154------215~219)
• 曹操(155-220)
• 刘备(161-223)
• 华佗(?-208)
• 范晔《后汉书》和陈寿《三国志》
无传
• 《伤寒卒病论集》(汉·张仲景)
• 《针灸甲乙经序》(晋·皇甫谧)
公元1924年刻版印书,称为《三三医书》,共99部书。刊于《三 三医书·第二集·第二十五种》。
• 赵观澜:此书与《瘟疫论》同时,水平更高。
• 喻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江西南昌新建人,《尚论张仲景< 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简称《尚论篇》)公元1648年; 《医门法律》,公元1658年。
• 涉及温病学的问题
103万户,443.28万人;共767.28万。(公元263) •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45.9840万户,1616.3863口。
•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 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 《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 合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