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软件工程(第2章 软件项目的需求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856.04 KB
- 文档页数:94
第1章软件与软件工程的概念1、1 举出您所知道的应用软件的例子。
办公软件、游戏软件、财务软件、银行软件、人事管理软件、工资管理软件、学籍管理软件等。
1、2 认为“软件就就是程序,软件开发就就是编程序。
”这种观点就是否正确?为什么?认为“软件就就是程序,软件开发就就是编程序。
”这种观点就是错误的。
首先,软件就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就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程序只就是软件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次,在软件开发中,编程只就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阶段。
1、3 如果将软件开发比作高楼大厦的建造,可以将软件的设计比作什么?可以将软件的设计比作建筑设计,软件设计的成果相当于建筑设计的设计图纸。
1、4 什么就是软件危机?它有哪些典型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软件危机?软件危机:软件危机就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典型表现:(1)对软件开发成本与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常常就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既跟不上硬件的发展速度,也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除了软件本身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软件开发的经验与有关软件开发数据的积累,使得开发工作计划很难制定。
(2) 软件人员与用户的交流存在障碍,使得获取的需求不充分或存在错误。
(3) 软件开发过程不规范。
如,没有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就开始编程序。
(4) 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其复杂性往往会呈指数级升高。
需要很多人分工协作,不仅涉及技术问题,更重要的就是必须有科学严格的管理。
(5) 缺少有效的软件评测手段,提交给用户的软件的质量不能完全保证。
1、5 什么就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就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工程学科。
名词解释一个三分 五个十五分第一章 绪论1. 软件2. 文档3. 软件工程4. 软件工程过程5. 软件生存周期6.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第二章 软件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开发计划1. 投资回收2. 纯收人第三章 软件需求分析1. 需求分析2. 数据流3. 数据字典4. 加工5. 数据流图第四章 软件概要设计1. 模块2. 模块化3. 抽象4. 信息隐蔽5. 模块独立性6. 耦合性7. 无直接耦合8. 数据耦合9. 标记耦合10. 控制耦合11. 公共耦合12. 内容耦合13. 内聚性14. 偶然内聚15. 逻辑内聚16. 时间内聚17. 通信内聚18. 顺序内聚19. 功能内聚第五章 软件详细设计1. PAD2. 过程设计语言(PDL)第六章 软件编码1. 程序设计风格2. 程序可移植性第七章 软件测试1. 语句覆盖2. 判定覆盖3. 条件覆盖4. 判定/条件覆盖5. 条件组合覆盖6. 路径覆盖7. 环路复杂性8. 黑盒测试9. 白盒测试10. 驱动模块11. 桩模块12. 单元测试13. 集成测试14. 确认测试15. 调试第八章 软件维护1. 维护2. 校正性维护3. 适应性维护4. 完善性维护5. 预防性维护6. 软件可维护性第九章 软件开发的增量模型1. 原型第十章 面向对象的方法1. 对象2. 类3. 消息4. 方法5. 继承性6. 单重继承7. 多重继承8. 多态性9. 抽象10. 信息隐藏11. 链12. 关联第十一章 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1. 软件可靠性2. 效率3. 可维护性4. 可移植性5. 可互操作性6. 适应性7. 可重用性8. 软件设计质量9. 软件程序质量10. 冗余第十二章 软件工程管理1. 软件配置管理2. 软件配置项3. 基线4. 文档第十三章 软件开发环境1. 软件开发环境2. 软件工具3. CASE4. CASE生存期5. CASE工作台软件工程自考名词解释答案第一章 绪论1. 计算机程序及其说明程序的各种文档.2. 文档是有关计算机程序功能,设计,编制,使用的方案或图形资料.3. 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来定义,开发,维护软件的一门学科.4. 软件工程过程规定了获取,供应,开发,操作和维护软件时,要实施的过程,活动和任务.5.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一个软件从得出开发要求开始直到该软件报废为止的整个时期.6.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第二章 软件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开发计划1. 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的时间.2. 在整个生存周期之内的累计经济效益(折合成现在值)与投资之差.第三章 软件需求分析1. 需求分析是指开发人员要准确理解用户的要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将用户非不甘落后将用户非不甘落后 需求陈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再由需求定义转换到相应的形式功能规约(需求规格说明)的过程.2. 数据流是数据在系统内传播的路径,因此由一组成分固定的数据项组成.3. 数据字典(Data Dic onary, 简称DD)就是用来定义数据流图中的各个成分的具体含义的,它以一种准确的,无二义性的说明方式为系统的分析,设计及维护提供了有关元素的一致的定义和详细的描述.4. 加工又称为数据处理,是对数据流进行某些操作或变换.5. 数据流图,简称DFD,是SA方法中用于表示系统逻辑模型的一种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第四章 软件概要设计1. 模块在程序中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或者是单独命名和编址的元素,在软件的体系结构中,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2.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要求的功能.3. 抽象是认识复杂现象过程中使用的思维工具,即抽出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性而暂不考虑它的细节,不考虑其他因素.4. 信息隐蔽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信息(过程或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他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5. 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6. 耦合性也称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序的一种度量.7. 无直接耦合指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分别从属于不同模块的控制与调用,它们之间不传递任何信息.8. 数据耦合指两个模块之间有调用关系,传递的是简单的数据值,相当于高级语言的值传递.9. 标记耦合指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如高级语言的数组名,记录名,文件名等这些名字即为标记,其实传递的是这个数据结构的地址.10. 控制耦合指一个模块调用另一个模块时,传递的是控制变量(如开关,标志等),被调模块通过该控制变量的值有选择地执行块内某一功能.11. 公共耦合指通过一个公共数据环境相互作用的那些模块间的耦合.公共数据环境可是是全程变量或数据结构,共享的通信,内存的公共覆盖区及任何存储介质上的文件,物理设备等(也有将共享外部设备分类为外部耦合).12. 当一个模块直接使用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或通过非正常口转入另一个模块内部,这种模块之间的耦合为内容耦合.13. 内聚块又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14. 偶然内聚指一个模块内的各处理元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15. 逻辑内聚指模块内执行个逻辑上相似的功能,通过参数确定该模块完成哪一个功能.16. 把需要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为时间内聚模块.17. 通信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有时称之为信息内聚),或者指各处理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者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18. 顺序内聚指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功能元素的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19. 功能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因此模块不能再分割.第五章 软件详细设计1. PAD图指问题分析图(Problem Analysis Diagram),是一咱算法描述工具,它是一种由左往右展开的二维树型结构.PAD图的控制流程为自上而下,从左到右地执行.2. 过程设计语言(Process Design Language,简称PDL),也称程序描述语言(Program Descrip on Language),又称为伪码.它是一种用于描述模块自法设计和处理细节的语言.第六章 软件编码1. 程序设计风格指一个人编制程序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习惯逻辑思路等.2. 指程序从一个计算机环境移值到另一个计算机环境的容易程序.第七章 软件测试1. 语句覆盖是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被测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2. 判定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被测程序中每个判定表达式至少获得一次”真”和”假”值,从而使程序的每一个分支至少都通过一次.3. 条件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表达工中每个条件的各种可能的值出现一次.4. 判定/条件覆盖标准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表达式中的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取值至少出现一次,并使每个判定表达式所有可能的结果也至少出现一次.5. 条件组合覆盖是比较强的覆盖标准,它是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判定表达式中条件的各种可能的值的组合都至少出现一次.6. 路径覆盖是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覆盖被测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7. McCabe定义程序图的环路为程序图中区域的个数.区域个数为边和结点圈定的封闭区域数加上图形外的区域数1.8. 黑盒测试是功能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9. 白盒测试是对程序中尽可能多和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验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10. 驱动模块是用来模拟被测模块的上级调用模块的模块,功能要比真正的上级模块简单得多,它只完成接受测试数据,以上级模块调用被测模块的格式驱动被模块,接收被测模块的测试结果并输出.11. 桩模块用来代替被测试模块所调用的模块它的作用是返回被测模块所需的信息.12. 单元测试指对源程序中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检查各个模块是否正确实现规定的功能,从而发现模块在编码中或算法中的错误.13. 集成测试是指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测试,故也称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14. 确认测试又称有效性测试.是为了检查软件的功能与性能是否与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确定的指标相符合所进行的测试.15. 调试是为了确定错误的原因和位置,并改正错误所进行的工作,因此调试也称为纠错.第八章 软件维护1. 在软件运行/维护阶段对软件产品所进行的修改就是维护.2. 为了识别和纠正错误,修改软件性能上的缺陷,应进行确定和修改错误的过程,这个过程就称为校正性维护.3.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数据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使应用软件适应这种变化而修改软件的过程称为适应性维护.4. 在犯罪分子件运行时期中,用户往往会对软件提出新的功能要求与性能要求.这种增加软件功能,增强软件性能,提高软件运行效率而进行的维护活动称为完善性维护.5. 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而对软件进行的修改称为预防性维护.6. 软件可维护性是指软件能够被理解,校正,适应及增强功能的容易程度.第九章 软件开发的增量模型1. 软件开发中的原型是软件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的版本,它反映了最终系统的重要特性.第十章 面向对象的方法1. 对象是人们要进行研究的任何事物,从最简单的整数到复杂的飞机等均可看作对象,它不仅能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示抽象的规则,计划或事件.2. 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对象的抽象就是类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对象的抽象就是类3. 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构造叫做消息.4. 类中操作的实现过程叫做方法,一个方法有方法名,参数,方法体.5. 继承性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数据结构和方法的机制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6. 在类层次中,子类只继承一个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称为单重继承.7. 在类层次中,子类继承了多个父亲的数据结构和方法,称为多重继承.8. 多态性是指相同的操作或函数,过程可作用于多用户种类型的对象上并获得不同结果.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多态性.9. 抽象是指强调实体的本质,内在的属性,忽略一些无关紧要的属性.10. 信息隐蔽是指所有软件部件内部都有明确的范围以及清楚的外部边界每个软件部件都有友好的界面接口,软件部件的内部实现与外部可访问性分离.11. 链表示对象间的物理与概念联结.12. 关联表示类之间的一种关系,就是一些可能的链的集合.第十一章 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1. 软件按照设计要求,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不出故障,持续运行的程度.2. 为了完成预定功能,软件系统所需的计算机资源和程序代码数量的程度.3. 找到并改正程序中的一个错误所需代价的程度.4. 将一个软件系统从一个计算机系统或环境移植到另一个计算机系统或环境中运行时所需的工作量.5. 将一个系统耦合到另一个系统所需的工作量.6. 修改或改进一个已投入运行的软件所需工作量的程度.7. 一个软件能再次用于其他相关应用的程度.8. 设计的规格说明书要符合用户的要求.9. 程序要按照设计规格说明所规定的情况正确执行.10. 冗余是指实现系统规定功能是多余的那部分资源,包括硬件,软件,信息和时间.第十二章 软件工程管理1. 软件配置管理,简称SCM,是一组管理整个软件生存期各阶段中变更的活动是一组管理整个软件生存期各阶段中变更的活动2. 软件配置项是软件工程中产生的信息项,它是配置管理的基本单位.3. 基线是软件生存期中各开发阶段的一个特定点,它的作用是把开发各阶段工作的划分更加明确化,使本来连续的工作在这些点上断开,以便于检查与肯定阶段成果.4. 文档是指某种数据媒体和其中所记录的数据.在软件工程中,文档用来表示对需求,工程或结果进行描述,定义,规定,报告或认证的任何书面或图示的信息.它们描述和规定了软件设计和实现的细节,说明使用软件的操作命令.第十三章 软件开发环境1. 软件开发环境是相关的一组软件工具集合,它支持一定的软件开发方法或按照一定的软件开发模型组织而成.2. 软件工具是指为支持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维护,模拟,移植或管理而研制的程序系统.3. CASE是一组工具和方法的集合,可以辅助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软件开发.4. 一个组织中的CASE系统从被始需求到完全废弃这一生存期.5. 一个CASE工作台是一组工具集,支持像设计,实现或测试等特定的软件开发阶段.。
第二章软件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开发计划2.1可行性研究在进行任何一项较大的工程时,首先都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研究。
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该软件项目是否能够开发,是否值得去开发。
2.1.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首先需要进行概要的分析研究,初步确定项目的规模,目标,约束和限制。
分析员再进行简要的需求分析,抽象出项目的逻辑结构,建立逻辑模型。
从逻辑模型出发,经过压缩的设计,探索出若干种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对每种解决方法都要研究它的可行性。
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1.技术可行性对要开发的项目的功能、性能、限制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技术风险有多大,项目是否能实现。
技术可行性是最难解决的,它一般要包括:(1)开发的风险:在给出的限制范围内,能否设计出系统并实现必须的功能和性能。
(2)资源的有效性:人力资源以及用于建立系统的其他资源是否具备。
(3)技术:目前的技术水平能否支持这个系统。
(4)开发人员在评估技术可行性时,一旦估计错误,将会出现灾难性后果。
2.经济可行性进行开发成本的估算以及了解取得效益的评估,确定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开发。
3.社会可行性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存在任何侵犯、妨碍等责任问题,要开发项目的运行方式在用户组织内是否行得通,现有管理制度、人员素质、操作方式是否可行。
2.1.2 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步骤典型性的可行性研究有下列步骤:1.确定项目规模和目标分析员对有关人员进行调查访问,仔细阅读和分析有关的材料,对项目的规模和目标进行定义和确认,清晰地描述项目的一切限制和约束,确保分析员正在解决的问题确实是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正在运行的系统收集、研究、分析现有系统的文档资料,实地考察现有系统,在考察的基础上,访问有关人员,然后描述现有系统的高层系统流程图,与有关人员一起审查该系统流程图是否正确。
这个系统流程图反映了现有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处理流程。
3.建立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根据对现有系统的分析研究,逐步明确了新系统的功能、处理流程以及所受的约束,然后使用建立逻辑模型的工具——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来描述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和处理情况。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酒店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目录1.系统需求概述01.1背景说明01.2部门划分01.3各子系统的功能02.用例建模02.1参与者列表12.2用例列表12.3用例图12.4用例规格说明22.5辅助需求23.对象建模23.1确定类与对象23.2确定关联23.3确定属性33.4确定服务33.5系统类图44.动态建模44.1顺序图44.2状态图65. 总结71.系统需求概述1.1背景说明酒店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酒店用来进行酒店日常管理的系统。
该系统能能够为酒店的管理者对酒店进行比较精确的管理。
酒店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以下内容:支持用户进行酒店客房的预定、酒店客房的退订以及退房付款等操作;支持客房部门对用户的预定、退订、退房等进行操作;当客户订房时进行客房查询:如查询客房是否可以预定;当客户退订或退房时:如进行客房状态修改等。
酒店管理系统能够支持财务部门对整个酒店财务进行正常管理。
如客房部在用户退房时的付款管理等。
并整理某一时间段内酒店的整体收益以及员工的薪水管理1.2部门划分⑴管理者用于整体的统计操作,它的主要职责有:①.管理员工。
给员工编号登记其基本信息,及其所在部门,职位等。
②.客房管理。
对客房的信息进行录入。
⑵客房服务部门对客房的管理,主要职责:①.登记旅客信息,确认其身份,登记其入住、退房时间。
②统计各类房间的客满程度。
1.3各子系统的功能系统划分为三个小部分:管理者子系统、财务子系统、住宿子系统。
①管理者子系统Ⅰ、对新来的员工进行基本信息录入。
{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部门号、职务、工资}Ⅱ、对于离职的员工信息进行删除②住宿子系统Ⅰ、来客登记:客人信息{房间号、房间类别、客人名字、证件号码、入住时间、退房时间时间}Ⅱ、房间管理:旅客入住,对用户信息进行登记并对相应房间数量进行修改;退房时,删除所有信息2.用例建模⑴员工信息管理用例描述:员工信息管理包含的用例有添加员工、查询员工信息、修改员工信息以及删除员工信息。
软件⼯程习题答案第1章软件⼯程概述参考答案⼀. 选择题1. B2. A3. B4. B5. D6. B7. D8. A9. D⼆. 填空题1. 设计编码测试2. 软件费⽤可靠性可维护性可重⽤性及⽣产率等3. 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4. 分解抽象和信息隐蔽⼀致性确定性5. 软件的总⽬标待开发软件的需求6. ⼆三7. 计划阶段开发阶段维护阶段8. 软件需求明确9. 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开发实施⽤户评估三. 名词解释1. 软件的定义如下:在运⾏中能提供所希望的功能和性能的指令集,使程序能正确运⾏的数据结构,描述程序研制过程和⽅法所⽤的⽂档。
2. 软件⼯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门学科。
3. 软件危机指的是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系列严重问题。
4. 就是从提出软件产品开始,直到该软件产品被淘汰的全过程。
5. 瀑布模型⼜称⽣存周期模型,由B.M.Boehm提出,是软件⼯程的基础模型。
其核⼼思想是按⼯序将问题化简,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便于分⼯协作。
6. 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与演化模型结合起来,并且加⼊两种模型均忽略了的风险分析,弥补了两者的不⾜。
四. 简答题1. 软件既是知识产品,⼜是与汽车,建筑物⼀样的⼯业产品,此外,软件还具有类似艺术,学术那样的知识性创造和特点,软件的特点如下:软件是⼀种逻辑实体,⽽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因⽽它具有抽象性;软件是通过⼈们的智⼒活动,把知识与技术转化成信息的⼀种产品,是在研制、开发中被创造出来的;在软件的运⾏和使⽤期间,没有硬件那样的机械磨损、⽼化问题;软件的开发和运⾏经常受到计算机系统的限制,对计算机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关系;软件的开发尚未完全摆脱⼿⼯的开发⽅式;软件的开发费⽤越来越⾼,成本相当昂贵;软件的开发是⼀个复杂的过程,因⽽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2. 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如下:产品不符合⽤户的实际需要;软件开发⽣产率提⾼的速度远远不能满⾜客观需要,软件的⽣产率远远低于硬件⽣产率和计算机应⽤的增长速度,使⼈们不能充分利⽤现代计算机硬件提供的巨⼤潜⼒;软件产品的质量差;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不准确;软件的可维护性差;软件⽂档资料通常既不完整也不合格;软件的价格昂贵,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例逐年上升。
软件工程需求分析
首先,需求获取是需求分析的基础。
开发团队需要与用户沟通,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
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会议、问卷调查或者用户需求收集工具等方式进行需求获取。
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团队需要主动询问用户的需求,以确保他们完全理解用户的期望。
其次,需求分析需要准确明确的目标。
开发团队需要对需求进行分类和排序,以确定哪些需求是最重要的。
在确定需求优先级时,开发团队可以考虑与用户合作确定,也可以参考相似项目的经验。
接下来,需求分析需要制定合适的文档。
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开发团队需要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以记录各种需求详细信息。
这样的文档需要描述软件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以及其他非功能性需求。
编写完整的文档可以确保需求准确传达给开发团队。
此外,需求分析需要广泛的共享和讨论。
开发团队需要与利益相关者进行定期的讨论和交流,以确保需求的理解和沟通。
这样可以在早期的开发阶段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或错误,降低开发风险。
最后,需求分析需要反馈和验证。
开发团队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持续地与用户沟通,获取用户的反馈。
这样可以及时调整需求和开发方向,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总的来说,软件工程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需要开发团队与用户密切合作,准确获取和理解用户需求。
通过制定合适的文档和定期的讨论,可以确保需求清晰明确并得到广泛共享。
同时,持续的反馈和验证可以及时修正需求和开发方向,提高软件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