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月和7月气温的分布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1
我国1月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1)1月份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大致与纬线平行,等温线的排列密集。
(2)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是黑龙江省北部,温度最高的是南海诸岛。
(3)0℃等温线大致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4)在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祁连山地等地区,出现了封闭状的等温线;4℃等温线经过四川盆地时明显向北弯曲,这些地区冬季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地区不同。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比南方短,得到的太阳高度比南方少,同时,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值出现在黑龙江北部漠河一带。
这时候太阳辐射或者纬度是影响等温线的主要因素。
我国7月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1)等温线排列稀疏,东部大致与海岸平行。
(2)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大部分地区气温在20℃以上,南方许多地方还超过了28℃。
(3)东北北部与南海诸岛的7月份温差仅8℃左右。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
我国夏季大多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这时候海陆分布,季风影响和地形影响比较显著。
第29节我国的气候考点梳理1.气温(1)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爱、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寒气候区,1月份0℃等温线(秦岭一淮河一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天山一长城一线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3)温度带的分布及对农作物的影响3.我国的干湿地区(1)概况: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
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我国东部以湿润、半湿润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为主。
(2)划分和分布如下图4.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A.原因:我国地域辽阔,跨纬度、经度广,气温和干湿状况的空间差异大,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B.影响: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动物资源极其丰富。
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2)季风气候显著A形成原因:我国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5.我国气候类型及分布我国主要气候分布图6.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7.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1)季盛行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西北风,寒冷干燥,加剧了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
受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低。
(2)我国自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小。
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夏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高。
8.我国东部雨带与夏季风进退关系密切时间雨带位置4-5东南沿海一带6月中旬-7月中旬长江一淮河流域(梅雨)7-8月华北、东北地区(此时江淮伏旱)9月南撤到东南沿海一带10月退出我国大陆受此影响,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大,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少。
气候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设计说明气候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特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两大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
因此,教材先介绍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
气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本节课通过与气温有关的两个情境故事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学习。
学习目标1.阅读我国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说出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结合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结合实例,说明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难点: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二、学习任务模块三、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气温是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
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1月0 ℃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在20 ℃以上,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将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不同温度带内,各地冷热状况不同,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有差异。
五、布置作业建议所有学生完成《七彩作业》本课时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设计说明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之一。
因此,在学习完气温之后,教材安排了降水分布的有关内容。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
本节课通过外国游客在中国的奇遇故事引入,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学习探索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学习目标1.根据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简要归纳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简要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专题04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知识梳理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一、气温的分布与变化1月平均气温和7月平均气温以及年平均气温都是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
1月份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0℃以下,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极洲、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平均气温最低,大洋洲大地内部平均气温最高。
7月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0℃以上,南极洲平均气温最低,非洲北部和西洲西部平均气温最高。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
一、降水的分布和变化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附近地区降水量多;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量较多,大陆西岸降水量较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量一般多于内陆地区;两极地区降水量少。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于()A.日出前后B.正午时分C.日落前后D.午后2时【分析】气温指空气的温度,用℃表示,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解答】解:气温的日变化中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也就是午后2点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某同学在元旦观测巴中市的气温日变化,填表记录时,有一个值他记为K,则K值有可能为()A.6B.﹣1C.2D.4【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解答】解:一个地方的气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在一年内会发生变化,在一天内也会有变化。
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出现在午后14时,最低气温是在日出前后,所以图中K的气温应该是4℃以上,故A正确。
故选:A。
3.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上海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A.A B.B C.C D.D【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解答】解: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A地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B地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C地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D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3.结合实例,说明气温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技能。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德育目标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1. 分析判读有关气候图,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3. 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4.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1.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观察对比、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展示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 (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
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一)冬季南北温差很大1、数一数,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2、计算两条相邻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3、学生计算海口和漠河的大约温差?(学生先个人思考、分析、计算,后小组交流探究。
)教师展示: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为-30.6℃。
那里曾经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达50℃。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样大呢?(先个人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展示课本“图2.13中国1月份气温的分布图”和中国冬季风图,教师提示讲解: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时间越长,反之,白昼时间越短。
1、我国1月和7月气温的分布特点:1月等温线密,说明南北气温差别大;7月等温线稀,说明南北温差小。
2、1月南北气温温差大的主要原因:冬季风的影响;纬度位置的影响。
3、0℃等温线(经秦岭——淮河),此线南北河流冬季有何差别?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4、秦岭——淮河也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5、我国7月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平均气温为330℃,人称“火洲”;1月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重庆、南京、武汉号称我国“三大火炉”,7月份平均气温分别为28.6℃、29.0℃、28.2℃.
6、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带、青藏高原)
7、我国的降水量: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就越严重。
8、认识800mm、400mm等降水量经过的地区及其重要性: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经过的省区主要有:山东、河南、陕西四川西藏等。
400毫米年降水量线经过的省区主要有: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甘肃、青海、西藏等。
200毫米年降水量线经过的省区主要有: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西藏等。
由此可总结出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降水最多(火烧寮)和最少(托克逊)的两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