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审计独立性

政府审计独立性

政府审计独立性
政府审计独立性

政府审计独立性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对具有经济监督职能的审计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希望和要求。政府审计、注册师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监视体系的三大主体,三者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各有特点、各司其职,相互不可替换。由于政府审计机关是最早的审计组织形式,也是现代各国审计机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其对审计的独立性有特殊的要求。目前,我国政府审计独立性问题日益突出,影响政府审计职能的发挥,制约了政府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应致力于改变现行的审计领导体制,排除不当的行政干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审计模式,以确保政府审计的独立地位。

关键词:政府审计独立性对策

一、政府审计概述

政府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关对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进行独立检查,其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结果进行独立的监督。我国政府审计包括中央、地方以及行政单位预决算审计。政府审计的目的,一方面是监督国家财政预算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另一方面是对财政决算情况作出客观的鉴定与公证,为财政管理提供改进措施,并揭露违法行为。

目前各国根据其审计机构设置的不同,可将审计分为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政府审计的独立性也有差异,如下表所示。审计类型主要国家代表主要特点

立法型英国、美国审计范围广,独立性强,权威性高。但需要强有力的立法机构体系和完善的立法程序,才能发挥作用。

司法型法国、西班牙权威性和独立性较大,但其作用的发挥往往受到业务量等多方面的限制,较适用于中小国家。

行政型

匈牙利、罗马尼

亚、芬兰、俄罗

斯、中国审计机关往往兼负其他行政监督职能,审计监督具有广泛性和直接性,但其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独立性

日本、德国国家审计机构自称体系,地位独立,虽然同时向立法和行政部门提供服务,但更侧重于立法部门,具有较强的宏观服务职能。

我国政府审计机关是代表政府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行政机关,它具有宪法赋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经济发展和体制完善过程中,政府审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机构设置复杂,企事业单位数量众多,审计中也出现很多问题。审计独立性是审计最根本的特征之一,也是审计结果客观公正的前提条件。在我国,政府审计机构隶属于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属于单向独立,

仅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区别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双向独立。独立性实质上要求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与被审计人之间不存在任何利益关系,并且在依法履行审计职责时,不受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干涉。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决定了审计监督是较高层次的监督,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严肃性。

二、我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目前,我国政府审计实行行政型管理体制,行政型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在所有政府审计管理体制中是最弱的。我国政府审计在这种体制的管理下,独立性自然经常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怀疑。我国《宪法》规定,政府审计部受任何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从此规定来看,我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是很高的,也有很高的权威性。但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因此,审计署仅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之一,为加强政府管理服务,其独立性开始遭到削弱。《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九条、十一条又明确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人员调配、办案经费受本级政府管辖。这样看来,审计机关虽然独立于财政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但是并不独立于各级政府。审计有三种重要的关系人:审计主体、被审计单位和授权委托者。审计的主体只有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授权委托者才能独立的进行监督活动,我国政府审计体制中,各级审计机关接受本级政府的领导,又接受本级政府委托对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以及其他经济活动进

行监督,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省的机制,完全丧失了审计的独立性。这与《宪法》要求审计机关不受任何其他行政机关干涉的规定相违背,也直接导致了其他一系列损害其独立性的问题。

其次,地方审计机关虽然在具体审计业务上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但是审计人员调配和审计经费来源都受本级政府节制,这对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又是一项致命伤。审计人员也需要在这个社会生存,审计机关给审计人员劳动报酬,同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负责政府审计机关的经费来源,这样的关系,如何能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呢?同时,审计机关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也必然受着本级政府的影响。显然,从我国地方政府审计机关的经费来源和人员调配上来看,政府审计是缺乏独立性的。

此外,审计是委托代理关系的衍生物,产生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人民委托政府对国家进行管理。人民政府代表着全体人民的利益,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民政府不会出现道德风险。但是中央政府将具体的社会资源经营管理权委托给具体的各级部门时,委托代理风险就会出现。中央政策立足于全体人民,儿各个地方部门在实际行动时,就会立足于自身甚至假公济私。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范围是受到限制,无权以完全中立者的身份对审计范围做出独立判断。即使审计机关合理推断某个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可能存在侵吞国家财产的行为,本级政府也不一定会将这个部门纳入审计范围。因此,审计机关的独立性是受到了限制的。

最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不完善,这也制约着政府审计的独立性。从审计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国家的法制和社会的民主水平,是决定审计能否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国家法制越健全,民主水平越高,政府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就越强,其监督职能就能更好的发挥。我们目前法律法规还有待发展完善。

总之,我国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个地方政府审计机构隶属于各级政府部门,是一种典型的行政型体制,这种凭借政府的行政权力,在开展审计工作和执行审计建议方面虽具有较有利的条件,但却严重削弱政府审计的独立性,这不利于深入开展廉政勤政工作,不利于政府在审计体制中的地位,因此强化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势在必行。三、强化政府审计独立性的对策

首先,改革现有的政府审计组织机构和审计经费来源安排。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审计机关的关系上,改变双重领导体制,消除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保证中央政府的调控力度。即各级政府审计机关均由国家审计署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在机构、人员编制、经费来源、领导干部职务的任免等方面,一律实行垂直领导,避免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避免经费上的财政牵制,对当地政府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收支情况能够独立、客观的进行审计并做出意见。

其次,借鉴“立法型”审计模式,强化人大预算监督职能。立法型审计体制是一种被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等50 多个国家采用的政府审计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最高审计机关隶属于立法机关,审计机关依据法律授予的权力独立行使审计权,直接对议会

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总署与地方审计机关相互独立,无业务及行政上的领导关系,最高国家审计机关仅对联邦政府资金或牵涉到使用联邦政府资金的项目及活动进行审计,州政府资金的审计由各州审计机关负责实施。立法型审计体制的制度安排在提升政府审计独立性,增强审计报告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上发挥了明显的制度优势。但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有着本质区别,推行立法型审计模式需要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立法改革,而改革的牵涉面广、难度大,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借鉴立法型审计体制的设计理念,对人大在预算监督的机构、技术和人员等方面进行调整,增加审计方面的力量,逐步向专业化职能化的审计机构过渡。

再次,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法律法规上明确规定对政府审计人员违规现象处理程度,根据违法行为的轻重给予相应的惩处,而不仅仅停留在行政处罚的层面上。并对审计机关的机构设置、人员选拔、审计范围、审计职权、经费来源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使审计人员实际操作时有法可依,并可以受到法律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杨海林,张集琼. 论我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J]. 会计与审计, 2010.

[2]陈淑云,刘艺军. 政府审计独立性刍议[ J]. 事业财会,2008.

[3]吴华. 增强政府审计独立性的对策研究《理论学习》2009年第1 期.

国家审计准则考试模拟题目.doc

国家审计准则考试模拟题目 《国家审计准则》知识竞赛模拟试题 (答案仅供参考、以法律原文为准) 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审计机关对审计业务实行(A)级质量控制。 A. 7 B. 5 C. 4 D. 3 2.审计组长对应审计组成员的「1.作实施(B )。 A.监督 B.督导 C.指导 D.评估 3.审计机关对(A ),可以不进行可行性研究。 A、必选审计项日B>初选审计项1=1 C、自选审计项日 D、年度计划项H 4.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未遵守《国家审计准则》(D )的,应当说明原因。 A.指导性条款 B.杳证要求 C.实施细则 D.约束性条款 5.( A )是指反映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 A、真实性 B、合法性 C、效益性 D、合规性 6.( C )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 A、相关性 B、可靠性 C、适当性 D、充分性 7.审计组实行(A )负责制。 A、组长 B、主审 C、协审 D、副组长 8.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小需要持续关注标准的(A )。 A、适用性 B、相关性 C、可靠性 D、适当性

A 、 主题突出、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建议适为。 B 、 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内容精炼、格式规范、反映及时。 C 、 主题突出、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内容精炼 D 、定性准确、内容精炼、格式规范、反映及时 9?审计人员应当运用职业判断,根据可能存在问题的性质、数额及-其发生的具体坏境,判断其(A )。 A、重要性 B、必要性 C、严重性 D、有效性 10、某项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能够防止重要 问题的发生,应当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D) A、可行性 B、健全性 C、效率性 D、有效性11.国家审计准则屮规定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原则上应当由(B)审定。 A、审计机关主管领导 B、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会议 C、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 D、审计业务部门负责人 12、(C)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报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 A、一般项日B.必审项日C、重要项日D、备选项目 13、不同來源和不同形式的审计证据存在不一致或者不能相 互印证时,审计人员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措施,确定审计证据的(B) Q A、适当性 B、可靠性 C、适用性 D、真实性 14、审计人员在检查重人违法行为时,应当关注重人违法行为的高发领域和(C )。 A、过程 B、原因 C、坏节 D、后果 15、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不包括下列基木要索(B ) A、标题 B、文号 C、被审计单位名称 D、审计项日名称 16、专题报告应当(A ) 17、新准则废除了旧准则和规定(B)个。

政府审计习题

精心整理 政府审计 一.单选题 1.我国在( B )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1.政府审计的特点包括(ABCD) A.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B.审计监督的强制性 C.审计机关设置的系统性 D.审计内容的广泛性 2.关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CD) A.审计署是国家最高审计机关,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

B.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 C.我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审计组织体系 D.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设立审计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 3.确定审计管辖范围的三项原则是(ABC) A.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原则 B.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原则 C.指定管辖原则 D.属地原则4. A. B. C. D. 监督 5. A. 6. A. 划 7.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其核心是选择合适的审计项目,选择项目应当考虑的因素有(BCD) A.上级领导关心的问题 B.法律法规的要求 C.审计机关的资源状况 D.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对审计工作的要求

8.审计准备阶段应当做好的工作有(ACD) A.组成审计组,进行审前调查 B.实施内部控制测试 C.编制审计方案 D.制发审计通知书 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D) A.审计机关按照本级政府的要求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提出审计机关的审 B. C. D. 10. A. B. C. D. 三. 1. 2. 3. 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 4.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工作没有指导和监督的职责。F 5.政府审计的本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的监督。T 6.政府审计的主体是财政部门。F 解析:政府审计的主体是独立的政府审计机关。 7.政府审计的客体是经济效益。F解析:政府审计的客体是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具有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重要作用。随着政府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对政府投资审计关注越来越高,认真履行好政府投资审计职责,保障审计质量,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努力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政府投资审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招投标审计。随着工程招标计价方式逐步由费率招标、工料单价招标向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招标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招投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一是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描述不准确、不完整,缺项、漏项丢项,容易造成工程结算时产生较多的变更及纠纷,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某大型钢结构建筑在招标工程量清单中钢构件没有列入对防火涂料的描述,也没有单独列防火涂料的分项,在工程结算时施工单位提出防火涂料增项变更,涉及金额300多万元。清单工程量描述不准确、不完整是造成费用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审计中需要对招标标代理机构、工程量编制单位加强监督,通过审计及主管部门规范加强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特别是装修工程由于材料价格差异较大,工程量清单必须正确、完整、合理。二是投标文件不响应招标文件,在审计中发现一些投标文件工程

量清单分项、数量与招标文件不一致,随意删增减分项,修改工程量,仍通过评标委员会评审中标。如某农业设施项目,施工单位投标文件删除部分清单子目和修改工程量低价中标,在施工中,利润没有达到施工单位预期,提出了增加删减子项和增加投标修改减少工程量的变更。按照《清单规范》规定对于没有填人单价或合价的项目,其费用应视为已包括在工程量清单其他的项目的单价或合价中,按照《合同法解释》投标文件属于邀约,中标通知书属于承诺,视建设单位接受了一个不合理的邀约,按照合同解释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矛盾,应以投标文件为准。就会在结算审计中会造成极大的争议,而这种情况本应在评标的时候解决。在审计中应关注评标委员会是否到尽责,是否按评标办法认真履职,加强对评标委员会不负责行为的追究,建议主管单位加强评标人员素质的管理。理顺招投标计价过程。三是先开工后招标的结算。对于先开工后招标的工程结算,应确定投标文件的有效性,如某项目先开工后招标混凝土价格远远高出一般情况报价。通过收集招投标文件、评标报告、招标控制价和招标控制价的详细组成,发现招标控制价单价编制错误,虽然责任不在施工单位,但是存在先开工后招标的程序问题,报价是否有效是存疑的,通过审计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障建设资金安全有效。

政府审计案例答案

政府审计案例答案

案例1:某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 问题: 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案:审计本级预算的编制、批复、执行和决算情况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 背景介绍 根据《审计法》有关规定和市政府《关于批转A市审计局2010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的通知》精神,A市审计局决定对市本级2010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问: 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指的是什么? (答案:主要是指预算外的资金。) 按照A市审计局的______1_____,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共分五个审计组,其中财金审计科负责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包括______2_____;经贸审计科负责地税征管情况的审计;其他三个审计组分别负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教育局、民政局、社保局、建设局、卫生局九个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 问: 1、审计组是根据什么书面文件来成立的? 2、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需要审计的两个基本的部门是什么? (答案: 1、审计组是根据审计局编制的审计工作方案来成立的。 2、最基本的两个部门:财政局和国库。) 方案要求:4月10日前各审计组全部进点,6月20日前提交审计报告;7月12日完成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提交给______3_____审阅;7月26日向____4_____提交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问: 3、审计结果报告提交的主体是谁?向谁报告? 4、审计工作报告提交的主体是谁?向谁报告? (答案: 审计结果报告,是由审计局向本市的政府领导,和上一级的审计厅报告;审计工作报告是由本市的政府领导委托审计局,向本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报告。) 2011年3月25日,赴A市财政局审计的审计组开始了______5_____,结果显示: 2010全市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三项指标分别完成预算的108.31%、115.09%和108.40%,同比分别增长12.60%、18.74%和19.39%,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时,该市坚持“有进有退,有保有压”的财政支出方针,基本保障各项重点支出需求,及时足额拨付各项工资福利,偿还政府债务,保证了政府工作正常运转,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问: 5、在审计组进点前,各审计组应开展什么工作?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方式有哪些? 6、在本案例中应该怎么进行?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答案: 5、进点之前,应该先做准备工作,即先进行审前调查,审前调查主要的内容有七个方面,从被审计单位的外部环境,到内部组织结构、相关的财务信息,以及内部控制设置情况。重点了解内部控制设置情况,主要的方式可以是:查询相关的文件、资料,访问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6、在本案例中,因为审计对象是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所以,首先必须关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预算和决算情况,并了解其与预算相关的内部控制的设置情况。)

浅谈政府审计现状及问题对策

浅谈政府审计现状及问题对策 摘要:本文对政府审计进行探讨,通过分析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建议,以期对发展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有所启示。 关键词:政府审计现状对策 一、我国政府审计的现状及重要作用 政府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部门及其他公共机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运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进行审计。政府审计制度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巩固其政治统治和完善政治体制的重要机制。我国的政府审计在经济活动和行政权力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审计职能已不能满足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因此处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传统政府审计制度面临着各种特殊的严峻考验。政府审计的监督作用,是国家审计机关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政府审计监督对于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均能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1)制约作用:揭露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经营行为;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揭露经济资料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2)促进作用:促进经济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内控制度建设和完善;促进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正确处理。 二、我国政府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审计机关成立伊始就已经意识到政府绩效审计的重要性,把政府绩效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审计内容,在1985年发布的《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和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及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中都先后提到要进行绩效审计。但从我国目前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情况看,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审计与绩效审计轻重不一 由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产生的时间比较早,理论上已比较成熟,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去指导审计实践,并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审计人员执行财务收支审计驾轻就熟;而政府绩效审计起步较晚,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很不成熟,这就使得我国审计机关在分配审计资源时,偏重于财务收支审计。这种重财务收支审计、轻绩效审计的做法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因为财务收支审计主要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公允、合法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前后期会计处理方法是否遵循了一贯性原则发表审计意见。它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成果只能提供很粗的衡量尺度,不能提供其他情况,例如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垄断的产生等,这些情况却能使该单位在无效管理中盈利,而且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也无法从财务收支审计报告中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获得了最大利润;另外,对于一些政府部门的特殊项目,例如对下岗人员提供帮助的项目、救助失学儿童的项目等,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则无法判断所提供帮助的质量和效果。然而绩效审计却可以对这些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提供独立的评价。因此,重财务收支审计,轻绩效审计,使政府审计无法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严重制约了政府审计的发展。 2.我国政府审计的进展和“独立性”受制约 由于在现阶段,我国政府审计仍然采取行政型的隶属模式,审计报告向政府做报告后再向人大报告。这样的体制使审计往往受到各级政府“一把手”对审计的认识程度的影响,还有些问题会被政府隐瞒不报。目前,我国政府审计受同级政府的制约较大,即使在审计业务上规定了某些独立性,也往往因干部任免等受制于同级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测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测试题 部门姓名成绩 选择题(每题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请直接根据准则条款判断选择),每题1分共10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自 B 起施行。准则附件所列的审计署以前发布的审计准则和规定同时废止。 A.2011年6月1日 B. 2011年1月1日 C.2011年4月1日 D. 2010年12月1日 2.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开展下列 ABD 工作,不适用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 A.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案件 B.与有关部门共同办理检查事项 C.接受交办属于法定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 D.接受委托办理不属于审计法定职责范围的事项 3.审计机关应当针对 ABCDE 要素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A.审计质量责任 B.审计质量监控 C.审计职业道德 D.审计业务执行 E.审计人力资源 4.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包括 ABC 。 A.遵守国家审计准则,保持审计独立性 B.按照分工完成审计任务,获取审计证据 C.如实记录实施的审计工作并报告工作结果 D.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 5.审计组组长应当从下列 ABD 方面督导审计组成员的工作 A.将具体审计事项和审计措施等信息告知审计组成员,并与其

讨论 B.检查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进展,评估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质量,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C.配臵和管理审计组的资源 D.给予审计组成员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6.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应当及时发现和纠正审计组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对审计组请示的问题未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导致严重后果、要求审计组不在审计文书和审计信息中反映重要问题等事项承担责任。上述表述 B 。183 A.正确 B.错误 7.审计项目归档工作实行审计组组长负责制,审计组组长应当确定立卷责任人。立卷归档工作由 C 审查验收。 A.立卷责任人 B.所在处室领导 C.审计组组长 D.其他审计人员 8.审计机关可以通过查阅有关文件和审计档案、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方法,检查下列事项 ABCD 。 A.审计结论的适当性、审计处理处罚意见的合法性和适当性 B.建立和执行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情况 C.审计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审计准则的情况 D.与审计业务质量有关的其他事项(有a?)191 9.审计机关(法规部门)在审计业务质量检查中,发现被检查的派出机构或者下级审计机关应当作出审计决定而未作出的,可以依法直接作出审计决定;发现其作出的审计决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可以依法直接变更、撤销审计决定。上述表述B 。 A.正确 B.错误193(多法规部门,少在规定的期限内)

论我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doc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我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On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Goyernment Audit in China 作者赵天寿 专业2012届审计学 指导教师陈茂霞讲师 分院会计学院 二〇一二年五月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陈茂霞指导下独立研究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发表的论文。若有抄袭,愿承担一切后果。特此声明 完成人签名: 2012年04月26日

论我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摘要:政府审计监督的有效与否取决于审计独立性是否得到较强的保证。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在组织、人事、经费等方面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府审计独立性,使我国政府审计在一定程度受制于本级人民政府,审计的力度和效果不佳。我国政府审计起步晚,至今才近三十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是存在很多的干扰因素,不利于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对政府审计的需求越来越大,政府审计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本文就我国政府审计体制上存在的限制审计独立性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政府审计;独立性;体制改革 On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Government Audit in China Abstract:Effective audit and supervision by the Government whether or not depends on auditor independence has been a strong guarantee. Current audit system in China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personnel, and funding has seriously affected China's government auditor independence, make to a certain degree are subject to government audit-level people's Governments, and poor results of the audit. Government audit in China started late,so far only nearly 30 years, although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a lot of distraction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 audit work. As the socio-economic progress, increasing demands for government audit, the growing role of government auditing too. This article on government auditing system in China there are restrictions on the independence of Auditors summarized analysis of the issue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 Key word: effective audit ;independence ;structural reform s

最新EPC模式的特点以及审计重点资料

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可行 性研究、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工程总承包企业必须取得国家住建部或省市级颁发的相应资质证书。 工程总承包模式可按照过程内容与融资运营两种方式分: 过程内容: 1、E+P+C模式(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总承包 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即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采购)、Construction(施工)的组合)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是我国目前推行总承包模式最主要的一种。 交钥匙总承包是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业务和责任的延伸,最终是向业主提交一个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项目。 2、E+P+CM模式 设计采购与施工管理总承包(EPCM:即Engineering(设计) 、procurement (采购)、Construction management(施工管理)的组合)是国际建筑市场较为通行的项目支付与管理模式之一,也是我国目前推行总承包模式的一种。EPCM 承包商是通过业主委托或招标而确定的,承包商与业主直接签订合同,对工程的设计、材料设备供应、施工管理进行全面的负责。根据业主提出的投资意图和要求,通过招标为业主选择、推荐最合适的分包商来完成设计、采购、施工任务。设计、采购分包商对EPCM承包商负责,而施工分包商则不与EPCM承包商签订合同,但其接受EPCM承包商的管理,施工分包商直接与业主具有合同关系。因此,EPCM承包商无需承担施工合同风险和经济风险。当EPCM总承包模式实施一次性总报价方式支付时,EPCM承包商的经济风险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承包商承担的经济风险相对较小,获利较为稳定。 3、设计+施工总承包(D+B) 设计—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4、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类型和业主要求,工程总承包还可采用设计—采购总承包(E-P)、采购—施工总承包(P-C)等方式。 融资运营 1、项目BOT模式 BOT(Build-Operation-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移交,指一国政府或其授权的政府部门经过一定程序并签订特许协议将专属国家的特定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或工业项目的筹资、投资、建设、营运、管理和使用的权利在一定时期内赋予给本国或/和外国民民间企业,政府保留该项目、设施以及其相关的自然资源永久所有权;由民间企业建立项目公司并按照政府与项目公司签订的特许协议投资、开发、建设、营运和管理特许项目,以营运所得清偿项目债务、收回投资、获得利润,在特许权期限届满时将该项目、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有时,BOT 模式被称为“暂时私有化”过程(Tempo- rary Privatization)。而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位于五棵松的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等项目实践了BOT模式,由政府对项目建设、经营提供特许权协议,投资者需全部承担项目的设计、投资、建设和运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商业利润,期满后需将场馆交付政府。 BOT可演化的方向: 1)、BOO(build—own—operate)即:建设—拥有—经营。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何滨(江苏省扬州市审计局) 2009年03月17日 <摘要>我国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有其独特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本文通过回顾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着重分析在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并提出八点对策,以更好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服务。 <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制约因素模式 一、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发展 (一)绩效审计的定义 世界审计组织的审计准则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审计。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又称3E审计,是经济审计、效率审计和效果审计的合称。 (二)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政府绩效审计对我国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绩效审计这个概念随着审计署的诞生被引进我国,前后发展不过二十余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意识的增强,人民不仅要求一切取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而且要求必须经济有效的用之于民,否则政府仍要负责,同时为了促进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解决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家公共支出成倍增加,公营部门大批涌现,促使人们要求提高公营部门支出的效益和明确支出的经济责任,所以,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异常迅速,这二十多年以来,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已经取得了以下成就:在专项资金投资项目的审计方面逐步注入了绩效审计的内容,在外资投资领域,明确提出其审计目标是提高外资的使用效率,同时积极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二、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 (一)传统观念的制约 我国的审计事务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始建设的,不可避免的带有传统观念的影响,绩效审计是近些年才被逐渐被人们提起的一个新兴的概念,这种认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领域才会产生经济效益,而政府等非盈利性组织则没有效益可言,因而也就没必要进行绩效审计的传统观念深深制约着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政府职能部门等行政事业机构,经济建设就无人来协调,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得以高效、健康地发展。事实上,政府职能部门等行政事业机构的活动就体现了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2016年政府审计练习试题(1)

一、单选题 1、()是审计的本质特征 A 独立性 B 强制性 C 系统性 D 广泛性 2、中国政府审计最早产生于() A 汉朝 B 唐朝 C 西周 D 清朝 3、()是现代政府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现代政府审计理论的重要基石 A 公共受托责任 B 经济审计责任 C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 D 金融审计经济责任 4、当今政府审计的主流是()。 A、绩效审计 B、经济责任审计 C、财政收支审计 D、金融审计 5、政府审计的目标不包括()。 A、真实性 B、效益性 C、合法性 D、公允性 6、按照审计范围划分,政府审计可以被划分为()。 A、全部审计、局部审计和专项审计 B、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 C、委托审计、联合审计和突击审计 D、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7、政府审计的职能不包括() A 经济监督 B 经济评价 C 经济规范 D 经济鉴证 8、现代政府审计的工作范围突破了财务审计领域,还包括针对政府各项活动的()的绩效审计内容 A 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B 实用性、判断性和经济性 C 经济性、实用性和效果性 D 判断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9、司法型审计模式的隶属关系是() A 议会 B 国会 C 总统 D 司法序列 10、我国政府审计的体制模式是() A 立法型 B 司法型 C 行政性 D 独立型 11、下列不属于政府审计的组织模式的是() A 司法模式 B 行政模式 C 独立模式 D 法律模式 12、关于我国审计署审计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审计署的行政首长 B 由国务院任免 C 由国务院总理提名 D 由全国人大决定人选 13、政府审计的权力来源于(),必须依法设立,依法取得 A 经济法 B 法律 C 宪法 D 行政法规 14、审计机关职责的特征不包括()。 A、不可推卸责任 B、法定性 C、权威性 D、审计权限的并存性 15、我国在 ( B )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20060120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废止)

审计署关于印发《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的通知 (审投发〔2006〕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厅(局),署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各派出审计局: 现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二○○六年一月二十日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的审计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政府投资项目是指各级政府为建设主体的投资项目。主要包括: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含国债资金)投资项目;国家主权外债资金项目;使用各类专项建设资金项目;法律、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政府投资项目。 第四条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

行审计监督,依法对与政府投资项目有关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审计或调查。 预算执行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包括检查建设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真实和合规,评价投资效益情况,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 第五条审计机关应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及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安排,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确保质量的原则,将拟审计的政府投资项目编入本机关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审计工作。 各级审计机关按照确定的审计管辖范围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应加强计划协调,避免重复监督。 第六条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应当在相关合同中列明:必须经审计机关审计后方可办理工程结算或竣工决算。 第七条审计机关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应确定项目法人单位或其授权委托进行建设管理的单位作为主要被审计单位,审计通知书只发送建设单位。同时应当在审计通知书中明确,实施审计中将对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单位进行延伸审计或审计调查。延伸审计发现相关单位存在问题需要做出处理处罚的,应当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补发审计通知书,在审计职权范围内进行处理处罚。

审计重点整理

审计重点整理

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 1、会计与国际趋同,但有实质性差异:①关联交易②资产减值损失不可转(如固、无、生产性、投资房等,不包括应收、存、金融资产)审计与国际一致 2、南海公司事件——查尔斯·斯耐尔——第一位注册会计师 3、1918年,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1981年,新中国第一家由财政部审批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上海会计师事务所) 四大: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德勤 4、会计: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审计: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AAA:美国会计协会 5、注会审计方法的演进: 账项基础审计(审计方法是详细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审计方法是以内部控制为基础) 风险导向审计(以企业环境和面临的经营风险、企业经济业务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为

出发点,根据审计风险模型来制定相适应的审计计划确保效率) 6、审计监督体系: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 1、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①监证业务——审计、审阅、其他鉴证业务 ②相关服务 2、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①独资会计师事务所 ②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中国) ③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中国) ④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3、注册会计师协会(大部分为民间组织,因政府不能同时兼“运动员”“裁判员”一体)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①个人会员:执业会员、非执业会员

②团体会员:依法批准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1、法律责任的出现,是因为注册会计师没有保持其职业谨慎,因此导致了他人权利的侵害。 2、经营失败:企业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的变化(如经济衰退、不当的管理决策或出现意料的行业竞争等)而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预期。 审计失败: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会计准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 审计风险: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 3、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逐步加重的社会原因: ①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主义兴起 ②有关审计保险论的应用 ③注册会计师对商业领域的参与日渐拓展 深口袋理论:任何看上去拥有经济财富的人都可能受到起诉,不论其应当受到惩罚的程度如

基层反映:浅谈基层政府投资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基层反映:浅谈基层政府投资审计存在的主要问 题及对策 近年来,基层政府投资审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审计业务水平、审计队伍人数和整体素质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问题和困难依然存在,本文就此作些探讨。 一、目前政府投资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计范围和内容未实现全覆盖。许多政府投资审计覆盖的是本级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国家投资、部门单位投资的项目涉及有限;而且审计范围往往只限于项目造价本身,工程财务基本未纳入投资审计范围,审计监督覆盖面有限。 2.审计力量相对薄弱。一是投资审计人员数量相对不足。市本级政府投资审计人员10人左右,县级政府投资审计人员仅有3-5人,一人同时兼顾多个项目审计的情况非常普遍,往往造成大量投资项目审计任务长期积压不能完成,审计结果报告不能按时提交,社会公众不理解。二是政府投资审计专业性极强,政府投资项目往往涉及到多个专业,审计机关往往难以兼顾。三是审计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对保障审计队伍战斗力、保证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和风险防控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四是经验丰富且具备专业资格的高端专业人才难以引进,如具备造价师执业资格且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人才市场上年薪在二十万元左右,基层审计机关受限于各方面原因往往难以引进和留住此类人才;既懂工程又懂财务又懂计算机的的复合型人才匮乏。 3.软硬件设备相对不足。软硬件设备投入不足,基本还依靠手工测量,计算机硬件和专业计价软件相对落后。 4.大数据采集分析能力有限。有的市级政府投资审计数据库建设尚才起步,不仅采集的数据量有限,物理和逻辑结构也相对简单,与采用大数据分析查找问题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5.相关规范和制度尚不健全。与财政财务审计相比,政府投资审计最大的软肋在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目前尚没有法律法规对政府投资审计的形式、审计程序、处理处罚依据和措施等方面给出单独的条款来规范,基层审计机关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审计结论中采用的法律法规条款也是各个行业内的法律法规,这对高速发展的政府投资审计工作造成较大障碍。 6.风险防控任务艰巨。由于政府投资审计接触的人员环境复杂、执业能力要求高、项目信息(特别是隐蔽工程和签证)不对等、基层审计力量相对薄弱、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多种因素影响,政府投资审计风险一直较高,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进一步控制并降低审计风险将是基层审计机关的一项长期任务。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暂行办法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促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政府投资管理暂行规定》(京发改[2004]2423号),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使用市、区财政资金及其他财政性资金、上级补助投资、债券、由区政府承诺还款的贷款资金,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建设项目,以及区政府指定审计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区审计局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以及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安排,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确保质量的原则,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审计工作。 第四条凡列入年度审计计划的政府投资项目,区审计局应对项目的建设程序、招投标、合同、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及使用、工程结算、决算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监督。 第五条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或投资额不 足3000万元,但属于区政府指定或社会特别关注的政府重

点投 -2- 资项目,区审计局实施全程跟踪审计。 第六条区政府各部门以及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单位、企业和个人,应积极协助配合区审计局开展审计工作。 第二章审计内容 第七条对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审计的内容: (一)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项目建设规模、总投资批准情况; (二)项目资金来源和资金到位情况; (三)项目征地、拆迁费用支出管理情况; (四)供水、供电、供气、道路、通讯和场地平整等前期费用支出情况;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对政府投资项目概(预)算审计的内容: (一)项目概(预)算审批、执行、调整情况; (二)项目招投标、工程承发包、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 (三)有关内部控制制度情况;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对政府投资项目决算审计的内容: (一)竣工决算报表和竣工决算说明书的真实、合法情况; (二)项目建设规模及总投资控制情况; (三)工程价款结算的真实性、合法性;

政府审计案例答案

案例1:某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 问题: 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案:审计本级预算的编制、批复、执行和决算情况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 背景介绍 根据《审计法》有关规定和市政府《关于批转A市审计局2010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的通知》精神,A市审计局决定对市本级2010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问: 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指的是什么? (答案:主要是指预算外的资金。) 按照A市审计局的______1_____,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共分五个审计组,其中财金审计科负责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包括______2_____;经贸审计科负责地税征管情况的审计;其他三个审计组分别负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教育局、民政局、社保局、建设局、卫生局九个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 问: 1、审计组是根据什么书面文件来成立的? 2、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需要审计的两个基本的部门是什么? (答案: 1、审计组是根据审计局编制的审计工作方案来成立的。 2、最基本的两个部门:财政局和国库。) 方案要求:4月10日前各审计组全部进点,6月20日前提交审计报告;7月12日完成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提交给______3_____审阅;7月26日向____4_____提交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问: 3、审计结果报告提交的主体是谁?向谁报告? 4、审计工作报告提交的主体是谁?向谁报告? (答案: 审计结果报告,是由审计局向本市的政府领导,和上一级的审计厅报告;审计工作报告是由本市的政府领导委托审计局,向本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报告。) 2011年3月25日,赴A市财政局审计的审计组开始了______5_____,结果显示: 2010全市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三项指标分别完成预算的108.31%、115.09%和108.40%,同比分别增长12.60%、18.74%和19.39%,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时,该市坚持“有进有退,有保有压”的财政支出方针,基本保障各项重点支出需求,及时足额拨付各项工资福利,偿还政府债务,保证了政府工作正常运转,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问: 5、在审计组进点前,各审计组应开展什么工作?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方式有哪些? 6、在本案例中应该怎么进行?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答案: 5、进点之前,应该先做准备工作,即先进行审前调查,审前调查主要的内容有七个方面,从被审计单位的外部环境,到内部组织结构、相关的财务信息,以及内部控制设置情况。重点了解内部控制设置情况,主要的方式可以是:查询相关的文件、资料,访问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6、在本案例中,因为审计对象是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所以,首先必须关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预算和决算情况,并了解其与预算相关的内部控制的设置情况。)

方案-浅谈政府采购的审计

浅谈政府采购的审计 '对政府采购行为实施审计监督,是促进政府采购行为规范,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但从现实情况看,不少财政部门内审机构及审计部门的人员对此还比较生疏,甚至有的还无所适从。为此,本文试就政府采购审计的对象、内容及方法,试作粗浅的介绍,以求推动政府采购审计 。 政府采购审计的对象有四方面:财政部门中的政府采购主管机构,即各级财政部门的内设机构,如政府采购管理处、政府采购管理科;集中采购机关,一般指各级政府采购中心;采购单位,一般指各级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 团体,以及使用财政性资金办理政府采购事项的非企业性单位;政府采购中介机构,是指依法成立、具有法人资格和招标能力,并经财政部门资格认定后,从事政府采购招标等中介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如招投标中心、招投标事务所等。 1.对政府采购主管机构审计的内容。首先,审计主管机构是否建立健全了政府采购 管理制度,是否依据人大批复的部门预算,按品目或项目汇总编制政府采购计划,并批复给采购机关执行。其次,审计政府采购主管机构行使的审批职能是否合法合规。如对社会中介机构 取得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审批,被批准的申请者是否具备下列条件:依法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熟悉国家有关政府采购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过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政府采购业务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机构人员的20%以上;具有一定数量能胜任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中具有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 的人员,分别占机构人员总数的60%和20%以上;具有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完成政府采购代理工作的能力;财政部及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再次,审计政府采购主管机构履行监督职能的情况。如监督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符号财政部[2000]11号《政府采购运行规程暂行规定》中的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六个方面要求;是否对查出的违纪问题,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等。第四,审计政府采购主管机构对政府采购资金的支付情况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否提前支付等。 2.对集中采购机关审计的内容。概括起来讲有五个方面:一是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是否符合财政部门主管机构的要求,是否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层层编制,是否按规定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二是有否按照批复的政府采购计划实施采购,有无存在无计划、超计划采购的行为,追加政府采购支出是否按规定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有无随意追加政府采购支出的行为。三是审计政府采购的方式是否符合规定。不仅要审查所运用的采购方式是否正确,有否“张冠李戴”,而且要审查某一具体采购方式在运用中是否符合规定,如实施邀请招标采购方式的,招标人是否以投标邀请书方式邀请了五个以上特定的供应商投标,凡没有这样做,就说明所采用的邀请招标采购方式,在具体操作上违规了。四是审查招投标程序的合规性。着重审查三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招标人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投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人数以及与招标、投标有关的其他情况;评标委员会是否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方面的专家组成,评标人数是否达到要求,其中专家是否占成员总数的2/3,有评标库的是否随时选取评标人员;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是否向招标人提供书面评标,并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然后按程序定标。五是对采购 签订和履行情况的审计。首先,审查招标人是否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签订采购合同。其次,中标人在采购合同签订后,集中采购机关是否按规定向中标人收取合同金额10%的履约保证金,所购物品经采购单位验收无误后,是否及时退还保证金。再次,审查集中采购机关在发现中标人提供不合格的商品后,是否作违约处理,限期由供应人更换,并负责追回由此造成的损失。

审计准则与法规

审计准则与法规【重点】 审计准则重点 为方便大家复习,故整理此重点,基本涵盖所有主观题的内容,答案来源PPT以及毕博上其他材料,仅供大家参考,若有不妥之处,还请见谅。 1.审计法规的三个层次 (一)法律层次(通过人大立法程序建立的) 如:《宪法》《注册会计师法》主要规范社会审计《审计法》主要规范国家审计(94/06) 《会计法》85/93/99(7条) (二)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制定并颁布或由其有关部门制定经国务院批准颁布 如:《审计法实施条例》1997/2010 经济责任审计的两个(暂行)规定(审计署起草,国务院发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三)部门规章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自行制定并颁布或地方人大、政府、协会制定颁布 如:《国家审计准则》2010;经济责任审计的两个暂行规定实施细则2000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06;《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2003;《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2003 2.国家审计准则的演变和现状(此题是结合了老师三个章节PPT的内容,较为零散,大

家自己整合一下) (1)1996年12月38条审计规范 (2)2000年审计署1、2号令 1号令2000年1月《中国国家审计准则序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审 计机关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审计机关审计听证的规定》《审计机关审计复议的规定》2号令2000年8月《审计机关审计方案准则》《审计机关审计证据准则》《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底稿准则(试行)》《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 (3)2001年8月审计署3号令(发布日实施) 《审计机关专项审计调查准则》《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审计机关审计档案工作准则》《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 (4)2003年11月审计署5号令(2004年2月1日实施) 《审计机关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则》、《审计机关分析性复核准则》、《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准则》和《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 (5)2004年4月审计署6号令(2004年4月1日在署机关和派出机构试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 (6)2008年8月审计署7号令发布日生效 审计署关于废止部分审计规章的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