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5.4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生产因素优势
从生产因素方面来看,我国具备低成本制造的要素。首先,人力资源充足,人力成本低。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提供低成本的低技术产业工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工人的平均收入等于美国工人的1%。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02年和2003年的时候,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时薪为21.11美元,而中国只有64美分。这跟我国长期的贫穷,特别是城乡隔绝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是分不开的。这一项是发达国家制造业难以逾越的。同时,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数量连年大幅增长,这对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因为我国制造业不仅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要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其次,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资本资源也相对充足。最后,我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就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电信设施、电力建设等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先进的,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最基本的支持作用。
国内需求优势
从国内需求来说,我国作为具有10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国内需求旺盛,且发展潜力巨大。2004年中国GDP占到全球总量的4%,居世界第六;按平价购买力算,占全球总量13%,居第二位。2001-2003年中国GDP增量占全球增量的1/3,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量大国。我国正在经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城市人口面临人均收入跨过1000美元关口的消费升级,消费正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过渡,对房地产、汽车、数码电子等的需求旺盛,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对家用电器等大件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我国的内需完全可以支持某些制造业的发展。
外部产业环境优势
从相关和支持产业来说,它们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国上游装备工业如机床等发展较快,普通机床产量居世界第一,高级的数控机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制造业的大宗投入品如钢材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大部分的钢材品种已经可以国内生产。
我国制造业的国内竞争已经十分激烈。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绝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竞争激烈,这有利于提高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从而使企业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更容易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空调业总产能大大超过国内需求,价格竞争激烈,这就促使各厂家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不断推出新产品。在这种市场环境的磨练下,我国的空调业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2005年空调出口量将和国内需求量平分秋色。政府因素优势
从政府的作用来看,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面,政府的决策更尊重市场规律,我国经济的制度成本急剧降低。开放使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改革使旧体制下不能做甚至不能想的发展生产力的经济组织方式成为现实。其中三件事情最重要:开放市场使得经济要素容易流动和重组;产权界定有历史性进步,奠定市场交易的基础;在政治统一的条件下开展了国内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加起来,就是中国经济运行的制度成本大幅度下降。
当然从个别产业来看,政府的作用还有待改善,本来应该快速发展、具备世界性竞争潜力的行业由于政府的管制或是产业政策失误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比如汽车产业,政府实行目录管制,民营资本进入很难,更严重的是,这种管制其实是保护了跨国公司。由于我国汽车业特别是轿车业发展落后,为了迅速提升制造水平,国家向部分外资汽车巨头开放市场,让国内大汽车厂家与外资合资,以期通过市场换技术,但是合资公司的技术开发主导权掌握在外资方手中,中方企业没有话语权,自主开发能力根本谈不上。中国汽车业繁荣的表象背后,是民族汽车品牌的弱势。如果政府适当合理地放松管制,让民营资本参与竞争,相信民
族汽车品牌会获得更大的竞争力,至少是在经济型轿车领域,如安徽的奇瑞、浙江的吉利已经在经济型轿车制造上显示了很强的竞争力,不仅在国内站稳了脚跟,而且出口势头强劲。
提升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的产品凭借低成本的竞争优势风靡世界,但也应看到这些产品的附加值普遍很低,只能以低价格销售,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和相应国家的报复,如2005年内发生的欧盟和美国分别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实施配额限制,土耳其对中国出口的轮胎实施贸易限制。我国制造业不能满足于低价格竞争,必须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就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而言,正处于要素驱动阶段和投资驱动阶段,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创新,使我国经济尽快向创新驱动阶段过渡。一般而言,前两个阶段具有竞争优势的是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但产品的附加值低,销售价格低,对国外相关产业的冲击大,容易受到贸易制裁。目前来讲,国内企业创新的动力不足,主要原因就是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假冒、模仿产品盛行,创新产品的潜在收益难以实现。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打击假冒伪劣,同时在税收等方面对创新企业给予大力支持,这样才能在企业层面形成创新的文化和环境,从而推动产业升级,使中国的高附加值产业也具有国际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