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大环境水利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79.50 KB
  • 文档页数:2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环境水利学

形成性考核册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分校班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制

使用说明

本考核册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环境水利学”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依据,与《环境水利学》教材(许士国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配套使用。

形成性考核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和调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反馈学习信息,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保证。

“环境水利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学科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水利的发展过程,认识水环境干扰与变化的规律,掌握水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其评价方法,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课程主要包括:环境水利基础知识;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水环境的修复与管理;水质模型与水环境容量;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了解水利工程的环境管理等内容。为从事与环境有关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紧密联系水利水电建设实际,同时由于国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建设坚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课程相关内容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另外,环境水利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除了水利工程技术,还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课程内容也比较多,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开放式教育是新型的远距离教育模式。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以在第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以业余学习为主要方式,旨在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本形成性考核册的编写,考虑到学员的能力和环境,贯彻以“学生自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介绍学科最新知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以计分作业方式进行形成性考核。全部课程要求完成4次计分作业,分别对应于文字教材的1~2章、3~4章、5~6章和7~8章。学员应按照教学进度及时完成各次计分作业。每次计分作业满分为100分,由教师按照学员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定分数,并按4次作业的分数计算学员的计分作业总成绩。因各次作业量不同,应按4次作业的加权平均分数计算总成绩(即形成性考核成绩),计算公式为:

形成性考核成绩

= 计分作业总成绩

= 第1次作业分数╳0.2 + 第2次作业分数╳0.3 + 第3次作业分数╳0.3

+ 第4次作业分数╳0.2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课程总成绩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

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1至2章,应按相应

教学进度完成。

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4分,共44分)

1答:环境的含义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社会环境则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锁创作的人工环境。

环境保护就是利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河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污染和破环环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的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造福人民,贻惠于子孙后代。

2答:环境水力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绪论、水环境与生态学基础知识、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水质模型与水环境容量、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分析、水利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期的环境管理。

3答: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了解环境水利的发展过程,认识水环境干扰与变化的规律,掌握水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极其评价方法,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为从事与环境有关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学习特点:环境水利学是水利科学与环境密切结合、相互渗透的新科学,是环境学建立后,向水利工程学渗透而形成的一个分支。环境水利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研究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以及变化的环境给水利科学提出新问题的一门学科。

4答:现代水利学是对传统水利的发展,是立足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形成的系统的水利发展理论体系。与传统水利相比,现代水利以谁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盒优化配置为重点,突出了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现代水利在治水原则、水功能开发和利用、防洪减灾的手段、管理机构的设置、水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将体现其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也必然对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5答:通常把生态系统的这种结构与功能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一方面系统内外因素的改变、干扰总是会使平衡状态破环,另一方面遭破环的生态系统又能通过自我调节机制向平衡状态过渡。生态平衡也是有条件的平衡。只有满足输入输出物质数量的平衡,结构、功能稳定的基础上,生态系统才可能成为一个

个因素相互适应、协调的平衡系统。

6答:生态系统的功能越久表现在生态系统中有规律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7答: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就是通过食物链之歌渠道来实现的。食物链上的各个环节交营养级。一般生态系统有4-5个营养级。所有的食物链中,都是以绿色植物为基础环节。通常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大都沿着:绿色植物----食草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这条最典型的食物链逐级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有2个特点,意识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数量逐级递减;二是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单程不可逆的。

8答:水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除了贮水体中的水外,还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质、水生生物和底泥。

9答: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的综合体就是生态系统,即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它由4种基本成分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10答:氧平衡指标是影响水质变化的关键指标,他表示水中溶解氧的情况,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11答:通常把未受污染的自然状态下,水体中某种污染物质的固有含量成为该物质的背景含量或水质本底。通过水质现状与水质本底的对比,不同水体在各自生态平衡状态下的水质本底各不相同,但有一定的变化范围。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3分)

1.水中溶解氧的来源一是空气;二是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向水中释放的氧气。

2.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是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的一种表现。

3.生态系统的功能由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三部分组成。

4.水资源要用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两个指标衡量。

5.在水质指标中,1L水中还原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毫克数称为化学耗氧量(COD)。

6.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河、湖、海等地表水的蒸发,植物叶面蒸腾,

使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大气 ,然后又通过雨、雪或其他降水形式重返地球表面,

从而完成水的循环。

7.水是导致湿地的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

8.以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联系在一起的链环称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9.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联系形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和行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