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和所有生物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球。
教材通过图片、数据和事例,让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从而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地球面临的问题了解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了解地球面临的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和所有生物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球。
2.让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和所有生物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球。
2.难点:让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地球的美好和面临的问题。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做法,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培养环保行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3.布置教室,营造环保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地球的美好和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图片、数据和事例,让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做法。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出保护地球的方法。
4.巩固(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实践环保行为的。
4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主题为“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的课题为“生活在地球上”。
本节课重点关注的是人与地球的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了解到地球的基本情况、地球的构成、地球上的生命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和构成2.能够描述地球上的生命种类及其特点3.增强对地球的保护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1.地球的构成及其基本情况2.地球上的生命种类及其特点3.如何保护地球四、教学情境本节课采用课堂讨论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前期通过看图片、观看视频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地球的探究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然后,通过实物展示和讨论的方式,学生对地球的构成和基本情况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最后,老师利用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自主思考保护地球的具体举措。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环节1.让学生看一张地球的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地球是什么?–地球是什么颜色的?–地球有多大?2.让学生观看一段地球动态演示视频。
步骤二:知识探究1.可以放映一段有关地球的短片或者讲解,让学生对地球有整体认知。
2.询问学生对地球的了解,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3.利用投影仪或者地球仪等实物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构成,让学生对地球的基本情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步骤三:生命探究1.利用图片或者实物向学生展示地球上的生命种类。
2.利用学生掌握的知识,让学生描述不同种类生命的特点。
步骤四:保护地球1.让学生自主思考保护地球的方法。
2.让学生和同伴一起讨论并汇总各自的想法,形成班级保护地球的计划。
步骤五:总结1.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到的内容。
2.给予学生一些补充资料,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加深理解。
六、教学评价方式1.听课评估。
2.学生作品评估,如保护地球计划。
3.课程测试,给出单选、多选、填空等形式的问答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讨论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知识,在展示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的内容。
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第四课。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们共同的世界”第6条“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而编写的,与本单元的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一起组成“共同的世界——地球环境”这一学习主题。
本课一共有三个框题,分别是“我们生存的家园”“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和“我们共同的责任”,计划三课时。
《我们生存的家园》是本课的第一课时,侧重从环境认知的“知”角度予以展开,其核心内容是突出地球作为人类生存的家园的唯一性,从正面呈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与另外两课时一起形成由“知”到“行”的逐层递进逻辑关系。
《我们生存的家园》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让学生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萌发感恩与保护地球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懂得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二、学情分析地球作为人类生存的家园,六年级学生对它并不陌生,对地球已有了初步的认知,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
但由“知”到“行”,还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唤起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意识。
在课前学情调查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诸如“地球为人类提供了什么”“人与自然有哪些和谐相处的智慧”等问题的回答上,显示出在知识的系统性、情感的激发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另一方面,本课的学习需要经历一个深度的学习探究过程,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准备也显不足。
如“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就属于层次较高的探究问题,需要学生关联、整合多种信息进行深度学习,经历对比找出支撑的论据,关联多个信息,并将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结论等思维过程,最终得出“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结论,这样才可能为珍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与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我们的家园”的概念;2. 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特点;3. 提高对环保的意识,学会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1. 掌握地球的基本构造:地核、地幔、地壳的概念及特点,了解地球整体构造;2. 理解环境保护对地球的重要性,并能够通过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PPT、视频、实物模型、图片等。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出话题:“地球——我们的家园”,通过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地球上所发生的一切,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地球的构造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Step2. 感性认识地球教师出示地球仪和板块构造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地球的形态、大小、分类等方面的特征,以及地球上发生的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现象,了解其原因。
Step3. 抽象认识地球1. 地球的构造教师通过PPT、实物模型等形式,讲解地球的构造:地核、地幔、地壳。
并让学生对着实物模型,张口结合PPT的讲解,描述地核、地幔、地壳的特点。
2.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Step4. 环境保护1. 环保小常识教师分享一些常见的环保小常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并让学生能够形成环保习惯。
2. 立即行动教师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参与环保行动,如参加植树造林、捡垃圾等。
Step5. 总结教师讲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地球的保护,今后应该怎样行动。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思考能力以及实际操作的环保行动,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掌握课程内容,是否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并形成好的习惯。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课题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知道人类面临严重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积极探讨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观看大自然优美的风景、人与动物共生共存等图片、视频,体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增强珍惜地球的意识。
2.了解触目惊心的破坏地球的事例,调查、研究身边的环境问题,唤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尊重自然(地球)、敬畏自然、珍惜地球。
2.树立环保意识,自觉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3.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大力支持环保工作。
教学重点1.体会“我们生存的家园”的含义。
2.通过查阅、整理、分析资料,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发展的严重威胁。
3.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和保护自然。
教学难点1.深刻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
2.树立环保意识,做到知行合一。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我们生存的家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观看大自然优美的风景、人与动物共生共存等图片、视频,体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增强珍惜地球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尊重自然(地球)、敬畏自然、珍惜地球。
教学重点体会“我们生存的家园”的含义。
教学难点懂得尊重自然(地球)、敬畏自然、珍惜地球。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生物圈2号”的资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书法作品;了解其他星球的生存条件;设计教学PPT。
学生准备:初步了解其他星球的生存条件;关注生活中人与自然(地球)和谐相处的事例。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有个圆球真好看,不用发动自己转,一天能行八万里,春夏秋冬轮流变。
”(打一自然物)谜底:地球。
教师PPT出示地球图片。
出示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过渡语: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
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共分为四个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轴线,旨在让儿童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地球—我们的家园》是本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围绕“人与自然”的轴线,旨在让儿童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课程设计由这一课的爱护地球、了解危机到第二课的防御灾害、应对灾害,层层递进,也为后续学习各种文明与世界发展打下基础。
《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一课旨在让儿童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修养,让学生知道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懂得珍爱地球,学会树立环保责任意识,践行保护环境的道德要求,力所能及地参与环保行动。
【学情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一课的主题是环境保护。
小学阶段关于环保主题的学习一直在延续(见下图一),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能力随着知识储量的增加一直在螺旋式上升。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人类与地球(自然)关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义等有了初步了解。
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乐于探究、乐于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心理,因此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虽然他们中有部分学生比较关注书籍中有关环境的信息,关注媒体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报道,但局限于视野较窄和未成年人的思维以及极少的实际经历,他们常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议论环境问题,较少体会到环境问题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也较少从人类的角度去思考环境问题。
因此,由“知”到“行”,还需要一个过程,通过更直观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道德层面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道德修养层面(1)自觉保护地球,践行保护环境的道德要求。
(2)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公共卫生。
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地球的基本构成和结构;•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了解地球的重要性和保护地球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观察探究,自己发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能够口头和书面表达地球的构成和结构;•能够以身边日常生活为例,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地球的影响。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共同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教材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一节:“地球—我们的家园”。
2.教具和材料•活动卡片、大地球仪、自制的小地球仪、食物、水杯、水;三、教学环节1. 热身环节(1)教师先出示一张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能够看清楚地球的形状和特征,并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地球的认识和感受。
(2)教师简单介绍地球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让学生对地球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2. 导入环节(1)教师将地球放在桌子上,让学生一起观察。
观察地球的形状、颜色、分布等特征,并展示一张地球的构造图,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构成和结构。
(2)教师让学生接触一个自制小地球仪,由学生自己动手转动,观看谷歌地球图像。
3. 学习环节(1)教师用小黑板简单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再通过带有阳光标志的卡片,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让学生互动参与,并观察自己身边物体运动的特征。
(2)教师用口语和图片等形式,走进地球内部,介绍地球内部构造及理论模型,让学生从物理学角度视角看待地球。
(3)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科普阅读材料,通过科普阅读分析生活垃圾的来源及其由来,初步了解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强调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时刻提醒自己的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4. 操练环节(1)教师将学生分为三组,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对话交流,合作完成“班级遗弃物的整理归类和环境保护”这项任务。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并汇报整理一组的工作情况,并为其他组提供意见和建议。
4.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1.初步养成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的行为与习惯。
2.知道地球是目前已知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地球是目前已知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
了解地球给与人。
教学难点:初步归纳出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理由,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
教学准备:PPT ;生了解如果离开地球,人类是否还能生存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播放《地球的介绍》视频2.师:看了刚才的视频资料,你了解了什么?3.师:浩瀚的宇宙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星球,但是有一颗它很特别。
蔚蓝色的它或许是茫茫宇宙中唯一有大里生命繁殖,有着人类文明的星球。
它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
它不但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地方,更是我们美丽可爱的家园。
4.揭示课题:4.地球——我们的家园二、新知探究活动一:我们生存的家园(一)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地球1.图片欣赏我们壮美的祖国河山。
2.说一说: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3.师:茂密的森林,奔腾的江河,缤纷的花草,可爱或凶猛的飞禽走……这一切构成了可爱的地球王国。
人类依靠地球赐予的自然之物生存或繁行,人类更应该爱护珍惜这些资源。
4.思考:如果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还能生存吗?(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2)进行资料展示(4)师:那我们又可不可以自己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呢?美国在之前就做了尝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圈2号”。
8名科研人员满怀希望地走进了这个“世外桃源”,计划在这个封闭的系统中生活两年,为今后人类登陆其他星球建立居住地进行探索。
但是一年多以后,“生物圈2号”实验宣布失败。
5.学生说感受6.师小结:在太阳系中,其他星球没有具备地球赠与生命的一些条件,所以也就很难有生命。
地球是目前已知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
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应该保护地球。
2.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的负面影响。
3.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内容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需要保护它。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识地球,让学生了解地球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地球。
提高学生保护环境意识通过讲述不同的环保故事、实例、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我们让学生了解到,可以从自己做起,例如分类垃圾、饮用保温杯等等小小行动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例如,大量的工厂排放了大量的废气,造成了大气污染;随手扔垃圾,使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同时,我们要帮学生认识到,这些负面影响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身心甚至是我们的生存。
完成作业让学生完成“环保行动记录表”:环保行动时间人数效果少用纸张節约用水分类垃圾鼓励同学环保教学设计活动一:认识地球1.呈现世界地图和卫星图,并让学生观察和发言。
2.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条件如温度、气候、地形、植被等。
活动二:环保故事分享1.向学生讲述一些感人的环保故事,如《护士妈妈的魔法帽》、《小小的助力》等,让学生感受到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2.引导同学分享自己做的小小环保行动。
活动三: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让学生听取老师的讲解,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老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展示人类的一些不良习惯,如随手扔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等,让学生认识到身边的诸多环境问题。
活动四:完成环保行动记录表老师发放环保行动记录表,让学生完成。
活动五: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测,了解自己是否有绿色环保意识。
并让学生分享课堂体会。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能否认识地球,并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
2.教师观察学生不同的思考、信息处理能力,并记录下来。
3.老师检查学生完成的环保行动记录表,看是否有很多实践行动,同时可以发现一些环保观念是否被准确表达。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的责任”的第一课。
本课分为三个话题:我们生存的家园、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我们共同的责任。
“我们生存的家园”是介绍“知”,“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也是“知”,“我们共同的责任”是“行”,所以本单元坚持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人类与地球(自然)关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义等有了初步了解。
他们普遍具有好奇心强、乐于探究、乐于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心理,因此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虽然他们中有部分学生比较关注书籍中有关环境的信息,关注媒体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报道,但局限于视野较窄和未成年人的思维,他们对外界触目惊心的环境事故还是了解不多。
他们常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议论环境问题,较少体会到环境问题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也较少从人类的角度去思考环境问题。
因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1.懂得尊重自然(地球)、敬畏自然、珍惜地球;树立环保的意识,自觉维护有关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大力支持环保工作。
2.自觉养成珍惜地球、保护地球的习惯,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保护环境的践行者(如低碳出行、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3.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知道人类面临严重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积极探讨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的方法。
教学重点1.体会“我们生存的家园”的含义2.通过查阅、整理、分析资料,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发展的严重威胁。
教学难点1.对环境污染的分类及危害等世界性社会问题的认识。
2.在分析、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做到知行合一。
课前准备:搜集“美丽地球”资料、“水俣病”资料;了解其它星球生存条件;设计教学用PPT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有个圆球真好看,不用发动自己转,一天能行八万里,春夏秋冬轮流变。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园,认识地球的基本构造和特点,了解地球资源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树立珍惜地球资源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园,认识地球的基本构造和特点,了解地球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树立珍惜地球资源的价值观。
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年龄在11-12岁左右。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和判断。
但是他们对地球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对地球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地球的意识还不够明确。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呈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培养他们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可以用地球的图片作为导入,让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和颜色,并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吗?为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对我们的重要性,例如地球提供了我们生存所需的空气、水和食物,还有各种资源等。
二、认识地球1.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地球的形状和颜色,并引导学生描述地球的特点。
2.讲解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地球的构造,例如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硬壳,地幔是地壳下面的热的岩石层,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熔融的金属组成。
3.进行观察实验: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石块,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观和特点,并引导学生发现地壳的特点,例如地壳由不同种类的岩石组成,有的岩石是多彩的,有的岩石是黑色的。
三、讨论地球的特点和资源的重要性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地球的特点和资源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问题作为引导,例如地球的表面有哪些地形特点?地球有哪些重要的资源?2.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其他学生提出问题或补充意见。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作为人类的家园的重要性和脆弱性;2.掌握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以及应该如何保护和利用它们;3.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个人义务和责任,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二、教学内容《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涵盖以下内容: 1. 地球:了解地球的基本构成、形态和特点,探究地球对生命的重要性; 2. 自然资源:了解地球的自然资源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意识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 3. 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对于个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探究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应该如何减轻污染。
三、教学过程设计1. 热身活动(5分钟)给学生出示一部分地球卫星图片,鼓励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并让学生总结地球的基本特点和构成。
然后,让学生安排时间,为小组讨论提供物质和信息。
2. 小组探究(2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有关地球、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信息,包括书籍、杂志、互联网等多种信息来源。
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注意感性体验,思考以下问题: 1. 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在哪里? 2. 地球上有哪些自然资源? 3. 我们如何保护环境?3. 案例教学(20分钟)给学生出示匀称的天空图和一个介绍空气污染危害的小故事,让学生自己思考污染危害,并分享小组讨论情况。
然后,要求学生在讨论中结合小组探究的情况,进一步学习如何减轻污染,创造更健康的环境。
4. 个人思考活动(10分钟)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就其个人行为进行改进。
要求学生写下自己能参与的环境保护活动,并在班级内进行奖励和分享。
5. 课堂总结(5分钟)要求学生回顾教学内容,重点讲述以下内容: 1. 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在哪里?2. 地球上有哪些自然资源?3. 我们如何保护环境?四、板书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本节课的板书包括以下内容: 1. 地球——我们的家园 2. 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 3. 环境保护行动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思维启发和小组合作,让学生从多角度来了解和掌握地球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4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初步感知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
球。
懂得珍惜地球,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的行为与习惯。
3、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珍惜地球资源的意义,初步学会一些保护地球环境和在自然灾害
面前学会自护的基本技能。
4、过程与方法:用在情景体验、调查交流、创新展示的过程中,增强保护地球、爱护环境、
防灾避险的意识。
道德教育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法治教育点:遵守有关环保的法律。
【单元学习活动一览】
核心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实践与服务、生活自理与自我保护。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地球是目前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2.树立环保意识,了解破坏生态环境对地球造成的危害。
3.珍惜我们生存的地球环境,明白我们与地球之间休戚相关的重要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树立环保意识,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难点:珍惜我们的地球,维护我们的环境,并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相关资源图片资源:活动设计等图片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图片导入:自然灾害导入: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动不动就“百年难遇”“千年难遇”,一些灾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令人痛心不已。
出示任务:你能说出图片所展示的是哪种自然灾害吗?(图1沙尘暴图2 雾霾)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灾害造成的后果。
教师总结:这些自然灾害,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我们的地球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可最近几年,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越来越堪忧,整个人类世界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有一句话我们需要时刻警戒:人类破坏自然,最终受害的必定是自己。
我们必须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
设计意图: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对自然灾害并不陌生,但是对其产生危害的认知以及与保护自然的意识,并不是非常深刻,本环节以此为切入点,引出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的主题。
一、我们生存的家园活动一:美丽的地球我们的家导入:同学们,请大家聚焦这里(ppt),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
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出示任务1:想一想,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反馈指导:引导从不同层面讨论。
教师总结:人类生存的三个必要条件是①温度②液体水③氧气,三者缺一不可。
虽然宇宙中有很多星球,但直到今天,人类在探索的宇宙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 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保护地球环境的行动。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情况:地球的形状、大小、位置等。
2. 地球是人类家园的认识: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
3. 地球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4. 保护地球环境的行动: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保护地球环境的行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大小、位置等。
1.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地球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
2. 学习新课2.1 教师讲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如地球的形状、大小、位置等。
2.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
2.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地球是人类家园的认识,如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
2.4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3. 深入学习3.1 教师讲解地球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了解地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保护地球环境的行动,如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
3.4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4. 总结与反思4.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地球的基本情况、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球环境问题及保护地球环境的行动。
4.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4.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保护地球环境的倡议书。
4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初步感知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
球。
懂得珍惜地球,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的行为与习惯。
3、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珍惜地球资源的意义,初步学会一些保护地球环境和在自然灾害
面前学会自护的基本技能。
4、过程与方法:用在情景体验、调查交流、创新展示的过程中,增强保护地球、爱护环境、
防灾避险的意识。
道德教育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法治教育点:遵守有关环保的法律。
【单元学习活动一览】
核心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实践与服务、生活自理与自我保护。